[29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經義考卷二百九十八
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通說四/ 說緯/
桓譚曰凡人情忽於見事而貴於異聞觀先王之所
紀述咸以仁義正道為本非有竒怪虚誕之事葢天
道性命聖人所難言也自子貢以下不得而聞况後
世淺儒能通之乎今諸巧慧小才技數之人增益圖
[298-1b]
書矯稱䜟記以欺惑貪邪詿誤人主焉可不抑逺之
哉其事雖有時合譬猶十數隻偶之類 又曰讖出
河圖洛書但有朕兆而不可知後人妄復加増依託
稱自孔子誤之甚也
張衡曰聖人明審律厯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雜之
以九宫經天驗道本盡於此或觀星辰逆順寒燠所
由或察龜策之占巫覡之言其所因者非一術也立
言於前有徴於後故智者貴焉謂之讖書讖書始出
[298-2a]
葢知之者寡自漢取秦用兵力戰功成業遂可謂大
事當此之時莫或稱讖若夏侯勝眭孟之徒以道術
立名其所述著無䜟一言劉向父子領挍祕書閱定
九流亦無讖録成哀之後乃始聞之尚書堯使鯀理
洪水九載績用不成鯀則殛死禹乃嗣興而春秋䜟
云共工理水凡䜟皆云黃帝伐蚩尤而詩讖獨以為
蚩尤敗然後堯受命春秋元命包中有公輸班與墨
翟事見戰國非春秋時也又言别有益州益州之置
[298-2b]
在於漢世其名三輔諸陵世數可知至於圖中訖於
成帝一卷之書互異數事聖人之言埶無若是殆必
虚偽之徒以要世取資往者侍中賈逵摘䜟互異三
十餘事諸言䜟者皆不能說至於王莽簒位漢世大
禍八十篇何為不戒則知圖讖成於哀平之世也且
河洛六藝篇録已定後人皮傅無所容簒永元中清
河宋景遂以厯紀推言水災而偽稱洞視玉版或者
至於棄家業入山林後皆無效而復采前世成事以
[298-3a]
為證驗至於永建復統則不能知此皆欺世罔俗以
昧埶位情偽較然莫知糾禁且律厯卦候九宫風角
數有徴效世莫肯學而競稱不占之書譬猶畫工惡
圖犬馬而好作鬼魅誠以實事難形而虚偽不窮也
宜收藏圖讖一禁絶之則朱紫無所眩典籍無瑕玷
矣
尹敏曰䜟書非聖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頗類世
俗之辭恐疑誤後生
[298-3b]
班固曰聖人作經賢者緯之
蘇竟曰孔丘秘經為漢赤制𤣥包幽室文隱事明
王充曰神怪之言皆在䜟記所表皆效圗書
韓勑曰八皇三代至孔乃備三陽吐圖二隂出䜟
荀悅曰世稱緯書仲尼之作臣悅叔父故司空爽辯
之葢發其偽也或曰以已雜仲尼乎以仲尼雜已乎
若彼者以仲尼雜已而已然則所謂八十一首非仲
尼之作矣或曰燔諸曰仲尼之作則否有取焉則可
[298-4a]
曷其燔
孟達曰夫不經之言而有驗應者號曰世䜟也
劉熙曰緯圍也反覆圍繞以成經也圖度也盡其品
度也讖纎也其義纖微也
摯虞曰圖讖之屬雖非正文之制然取其縱橫有義
反覆成章
范曄曰桓譚以不善讖流亡鄭興以遜辭僅免賈逵
能附㑹文致最差貴顯世主以此論學悲矣哉 又
[298-4b]
曰河洛之文龜龍之圖箕子之術師曠之書緯候之
部銓决之符皆所以探抽㝠賾參驗人區時有可聞
者焉漢自武帝好方術後王莽矯用符命及光武猶
信䜟言士之赴趨時宜者皆馳騁穿鑿爭談之故王
梁孫咸名應圖籙越登槐鼎之位鄭興賈逵以附同
稱顯桓譚尹敏以乖忤淪敗自是習為内學尚竒文
貴異數不乏於時矣
蕭綺曰童謡信於春秋䜟辭煩於漢末
[298-5a]
劉勰曰六經彪炳而緯候稠疊孝論昭晰而鉤䜟葳
㽔按經驗緯其偽有四葢緯之成經其猶織綜絲麻
不雜布帛乃成今經正緯竒倍擿千里其偽一矣經
顯聖訓也緯隱神教也聖訓宜廣神教宜約而今緯
多於經神理更繁其偽二矣有命自天廼稱符讖而
八十一篇皆託於孔子則是堯造緑圖昌制丹書其
偽三矣商周以前圖籙頻見春秋之末羣經方備先
緯後經體乖織綜其偽四矣偽既倍擿則義異自明
[298-5b]
經足訓矣緯何豫焉乃技數之士附以詭術或說隂
陽或序災異若鳥鳴似語蟲葉成字篇條滋蔓必假
孔氏通儒討覈謂起哀平東序祕寳朱紫亂矣至於
光武之世篤信斯術風化所靡學者比肩沛獻集緯
以通經曹褎撰讖以定禮乖道謬典亦已甚矣是以
桓譚疾其虚偽尹敏戲其深瑕張衡發其僻謬荀悅
明其詭誕四賢博練論之精矣
劉昭曰緯候衆書宗貴神鬼出沒隱顯動挾誕怪該
[298-6a]
覈隂陽徼迎起伏或有先徴時能後驗故守寄搆思
雜稱曉輔通儒達好時畧文滯公輸益州具於張衡
之詰無口漢輔炳乎尹敏之諷圖䜟紛偽其俗多矣
隋書經籍志曰說者云孔子既叙六經以明天人之
道知後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緯及䜟以遺來世
其書出於前漢有河圖九篇洛書六篇云自黄帝至
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有三十篇云自初起至於孔
子九聖之所增演以廣其意又有七經緯三十六篇
[298-6b]
並云孔子所作并前合為八十一篇而又有尚書中
候洛罪級五行傳詩推度災汜厯樞含神霧孝經句
命决援神契雜䜟等書漢代有郗氏袁氏説漢末郎中郗
萌集圖緯讖雜占為五十篇謂之春秋災異宋均鄭𤣥並
為䜟律之注然其文辭淺俗顛倒舛謬不類聖人之㫖相
傳疑世人造為之後或者又加㸃竄非其實録起王莽好
符命光武以圖䜟興遂盛行於世漢時又詔東平王蒼正
五經章句皆命從䜟俗儒趨時益為其學篇卷第目轉加
[298-7a]
增廣言五經者皆慿䜟為説至宋大明中始禁圖䜟梁天
監以後又重其制及髙祖受禪禁之愈切煬帝即位乃發
使四出搜天下書籍與䜟緯相涉者皆焚之為吏所糾者
至死自是無復其學祕府之内亦多散亡
唐章懐太子賢曰七緯者易緯稽覽圖乾鑿度坤靈
圖通卦驗是類謀辨終備也書緯璇璣鈐考靈耀刑
徳放帝命驗運期授也詩緯推度災汜厯樞含神霧
也禮緯含文嘉稽命徴斗威儀也樂緯動聲儀稽耀
[298-7b]
嘉汁圖徴也孝經緯援神契鉤命决也春秋緯演孔
圖元命包文耀鉤運斗樞感精符合誠圖考異郵保
乾圖漢含孶佑助期握誠圖潛潭巴說題辭也
孔頴達曰緯文鄙近不出聖人前賢共疑有所不取
又曰龜負洛書經無其事中候及諸緯多說黄帝
堯舜禹湯文武受圖書之事皆云龍負圖龜負書緯
候之書不知誰作通人討覈謂偽起哀平者也
楊侃曰緯書之類謂之祕經圖䜟之書謂之内學河
[298-8a]
洛之書謂之靈篇
徐鍇曰圖䜟之興興於兩漢自唐堯申四岳之命箕
子陳五行之書河圖洛書聖人則之此天所以隂隲
下民而聖人知命之術也自董仲舒劉向博極其學
自餘諸子多非兼才其陳說圖䜟皆𤣥契將來然離
合文字本非其術至使所作符命文字皆俗體相兼顔
之推論之詳矣又童謡符䜟亦天所以告俗人或時
之識占候者隨事而作以傳俗聞未可以文字言也
[298-8b]
余靖曰緯候相高號雖同於怪牒典墳一貫理終異
於神經齊七政於璣衡本殊象祕立五經之管鑰當
備微文
歐陽修曰士之所本在乎六經而自暴秦燔書聖道
中絶漢興收拾亡逸所存無幾或殘篇㫁簡出於屋
壁而餘齡昏眊得其口傳去聖既逺莫可考證偏學
異說因自名家然而授受相傳尚有師法暨晉宋而
下師道漸亡章句之篇家藏私蓄其後各為箋傳附
[298-9a]
著經文其說存亡以時好惡學者茫昧莫知所歸至
唐太宗時始詔名儒撰定九經之疏號為正義凡數
百篇自爾以來著為定論凡不本正義者謂之異端
則學者之宗師百世之取信也然其所載既博所擇
不精多引讖緯之書以相雜亂怪竒古僻所謂非聖
之書異乎正義之名也臣欲乞特詔名儒學官悉取
九經之疏刪去讖緯之文使學者不為怪異之言之
所惑亂然後經義純一無所駁雜其用功至少其為
[298-9b]
益則多臣愚以謂欲使士子學古勵行而不本六經
欲學六經而不去其詭異駁雜欲望功化之成不可
得也 又曰自周衰禮樂壊於戰國而廢絶於秦漢
興六經在者皆錯亂散亡雜偽而諸儒方共補緝以
意解詁未得其真而讖緯之書出以亂經鄭𤣥之徒
號稱大儒皆主其說學者由此牽惑沒溺而時君不
能㫁决由是郊丘明堂之論至於紛然而莫知所止
禮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此天也𤣥以為天皇大帝
[298-10a]
者北辰耀魄寳也又曰兆五帝于四郊此五行精氣
之神也𤣥以為青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黃帝含樞
紐白帝白招拒黒帝汁光紀者五天也由是有六天
之說後世莫能廢焉雖然禮之失也豈獨緯書之罪
哉在於學者好為曲說而人君一切臨時申其私意
以增多為盡禮而不知煩數之為黷也
鄭樵曰讖緯之學起於前漢及王莽好符命光武以
圖讖興遂盛行於世漢時又詔東平王蒼正五經章
[298-10b]
句皆命從讖俗儒趨時益為其學惟孔安國毛公王
璜賈逵獨非之至宋大明中始禁圖讖梁天監已後又
重其制隋煬帝發使四方搜天下書籍與讖緯相渉
者皆焚之為吏所紏者至死自是無復有其學至唐
惟餘書易禮樂春秋論語孝經七緯詩二緯共九緯
而已
胡寅曰讖書原於易之推往以知來周家卜世得三
十卜年得八百此知來之的也易道既隱卜筮者溺
[298-11a]
於考測必欲竒中故分流别𣲖其說寖廣要之各有
以也易道所明時有所用知道者以義處命理行則
行理止則止術數之學葢不取也光武早嵗從師長
安受尚書大義夷攷其行事葢儒流之英傑也何乃
蔽於讖文牢不可破邪 又曰緯書原本於五經而
失之者也而尤紊於鬼神之理幽明之故非知道者
不能識自孟子而後知道者鮮矣所以易惑而難解
也㫁國論者誠能一决於聖人之經經所載者雖有
[298-11b]
緯書讖記屏而不用則庶乎其不謬於理也
晁公武曰緯書起漢哀平光武既以讖立故篤信之
陋儒阿世學者甚衆鄭𤣥何休以之通經曹褎以之
定禮厯代革命之際莫不引讖為符命故桓譚張衡
之徒皆深嫉之自苻堅之後其學殆絶使其尚存猶
不足信况又非其真也
洪邁曰圖讖星緯之學豈不或中然要為誤人聖賢
所不道也眭孟覩公孫病已之文勸漢昭帝求索賢
[298-12a]
人䄠以帝位而不知宣帝實應之孟以此誅孔熙先
知宋文帝禍起骨肉江州當出天子故謀立江州刺
史彭城王而不知孝武實應之熙先以此誅當塗高
之讖漢光武以詰公孫述袁術王浚皆自以姓名或
父子應之以取滅亡而其兆為曹操之魏兩角犢子
之讖周子諒以劾牛仙客李徳裕以議牛僧孺而其
兆為朱温隋煬帝謂李氏當有天下遂誅李金才之
族而唐高祖乃代隋唐太宗知女武将竊國命遂濫
[298-12b]
五娘子之誅而阿武婆幾易姓武后謂代武者劉劉
無强姓殆流人也遂遣六道使悉殺之而劉幽求佐
臨淄王平内難韋武二族皆殄滅晉張華郭璞魏崔
伯深皆精於天文占筮言事如神然皆不免於身誅
家族况其下者乎
吕祖謙曰讖記之偽易知只縁光武以符命起故篤
信之亦是欲蔽明也楊春卿有祖傳祕記而為公孫
述将以殺身讖記之學何益讖記出于術數之士豈
[298-13a]
無小驗然無益于治亂徒足為害耳人主以讖害政
學者以讖害身隋文帝創業大類始皇然始皇焚書
文帝焚讖利害相反也 又曰讖記之學以術數推
天人以為天災人事皆有定數如此将怠於修省急
于消伏以天變言之君子雖可假此以去小人小人
亦将假此以害君子以正治邪猶慮不勝况以邪治
邪乎襄楷以天文星象言宫女之禍雖感帝能寛其
死至上琅邪于吉神書其不以左道誅者幸也
[298-13b]
葉適曰河出圖洛出書孔子之前已有此論其後隨
有䜟緯之說起于畏天而成于誣天矣
陳善曰五經正義多引讖緯反害正經皆可刪
陳振孫曰按後漢書緯候之學註言緯七緯也候尚
書中候也讖緯之說起於哀平王莽之際莽以此濟
其簒逆公孫述效之而光武紹復舊物乃亦以赤伏
自累篤好而推崇之甘心與莽述同志於是佞臣陋
士從風而靡賈逵以此論左氏學曹褎以此定漢禮
[298-14a]
作大予樂大儒如鄭𤣥專以䜟言經何休又不足責
矣二百年間惟桓譚張衡力非之而不回也魏晉以
革命受終莫不傅㑹符命其源實出於此隋唐以來
其學寖微矣攷唐志猶存九部八十四卷今其書皆
亡惟易緯僅存及孔氏正義或時援引先儒葢嘗欲
刪去之以絶偽妄矣使所謂七緯者皆存猶學者所
不道况其殘闕不完於偽之中又有偽者乎唐志數
内有論語緯十卷七緯無之太平御覽有論語摘輔
[298-14b]
象撰考讖者意其是也御覽又有書帝驗期禮稽命
曜春秋命厯序孝經左右契威嬉拒等皆七緯所無
要皆不足深攷
真徳秀曰讖緯者末世之邪說張衡以為起於哀平
之間葢得之矣夫異端小數豈無或驗要非六經之
法言先王之正道故劉歆見之而改名公孫述因之
而僣畔是徒足以起亂臣賊子之心而已果何益於
世教哉
[298-15a]
魏了翁曰凡緯書皆三字名如乾鑿度參同契等皆
然鄭康成俱有注是經書緯書盡讀也
劉炎曰或問六經讖緯之是非曰夫子不語怪力亂
神讖緯不足信明矣用以釋經是則漢儒之罪也
王應麟曰鄭康成引圖讖皆謂之說易緯曰易說書
緯曰書說嫌引祕書也 又曰宋符瑞志云孔子齋
戒向北辰而拜告備於天曰孝經四卷春秋河洛凡
八十一卷謹已備矣是以聖人為巫史也緯書謬妄
[298-15b]
而沈約取之無識甚矣
黃震曰讖書謂孔子預知秦皇上我之堂然始皇實
未至魯
陳普曰王莽以哀章金匱用賣餅兒王盛為四将天
下所共笑也光武初興又按赤伏符用王梁為大司
空以讖文用孫咸為大司馬羣情不悅始以呉漢易
咸後欲以罪誅梁夫名應赤伏符而有可誅之罪則
所謂劉秀者何足道哉且人情所不悅而與河洛圖
[298-16a]
書同寳抑何誖也
王禕曰緯書漢儒以為孔子所演七經之緯凡三十
六篇及河圖九篇洛書六篇又别有三十篇與七緯
合八十一篇而尚書中候論語讖又不與焉大抵緯
書之說以謂孔子既叙六經以明天人之道知後世
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緯讖以遺來世其書出於漢
哀平之世葢夏賀良之徒為之以為有經則有緯故
曰緯書其言誕謾詭譎不可致詰是時王莽好符命
[298-16b]
将以此濟其簒逆而公孫述效之至光武亦以赤伏
自命篤好而推崇焉當世儒者習為内學賈逵以此
論左氏學曹褎以此定漢禮樂大儒如鄭𤣥軰專以
讖言經而何休之徒又不足言矣然惟桓譚張衡力
非之而不能回也先是孔安國毛公以來皆相承以
為妖妄亂中庸之典因魯共王河間獻王所得古文
參而攷之以成其義謂之古學而世儒惑於讖緯毁
之至魏王肅推引古學王弼杜預從而明之自是古
[298-17a]
學稍立而讖緯之學寖㣲逮宋大明中始禁讖緯之
書及隋末遣使搜天下書籍與讖緯相渉者悉焚之
唐以來其學遂熄矣然考之唐志猶存九部四十八
卷而孔頴達作九經正義往往援引緯書之說宋歐
陽公嘗欲刪而去之以絶偽妄使學者不為其所亂
惑然後經義純一其言不果行迨鶴山魏氏作九經
要義始加黜削而其言絶焉
張九韶曰讖緯之說秦以前未之聞也始皇時方士
[298-17b]
盧生入海還秦録圖書此圖讖之所始乎其後王莽
以金匱符命而簒漢遣五威將師頒符命四十二篇
於天下光武即位以赤伏符之文信用圖讖終漢之
世儒者鮮不傳習至引之以釋經先儒歐陽子嘗議
取九經注疏刪去讖緯之文惜乎當時未之能行也
胡應麟曰讖緯之說葢起於河洛圖書當西漢末符
命盛行俗儒增益舛訛日繁其學自隋代二主禁絶
世不復傳稍可見者惟類書一二援引及諸家書目
[298-18a]
具名而已易則稽覽圖乾鑿度坤靈圖通卦驗是類謀
辨終備乾坤鑿度乾元序制書則中候璇璣鈐考靈
曜帝命驗運期授詩則含神霧推度災汜厯樞禮則
含文嘉稽命徴斗威儀禮記黙房樂則動聲儀稽曜
嘉叶圖徴春秋則元命包演孔圖文曜鉤運斗樞感
精符合誠圖考異郵保乾圖漢含孳佐助期握誠圖
潛潭巴說題辭論語則摘輔象撰考讖孝經則孝經
雜緯孝經内事句命决援神契元命包左右握左右
[298-18b]
契雌雄圖分野圖弟子圖口授圖應瑞圖太平御覽
又有書帝騐期禮稽命曜春秋命厯序孝經威嬉拒等
然隋世所存僅十之三馬氏通考止易緯數種晁陳
俱斥為偽書今惟乾坤鑿度行世葢易緯又幾盡矣
又曰太平御覽又有易卦統通圖尚書鉤命决禮
記稽命曜春秋命厯序又河圖括地象河圖稽命曜
河圖挺佐輔河圖帝通紀河圖録運法河圖真鉤河
圖著命河圖矩起河圖天靈河圖祕徴河圖玉版洛
[298-19a]
書録運法洛書稽命曜等尋其命名亦易緯之類第
御覽所引用亦甚希而諸史藝文志馬鄭經籍畧并
其名亦無之葢自唐已亡高士亷等編文思博要或
掇拾於宋齊諸類書中御覽又得之博要諸書决非
宋初所有也 又曰乾坤鑿度所載緯書太古文目
有元皇介次萬形經次乾文緯次乾鑿度坤鑿度次
考靈經次制靈圖次河圖八文次希夷名次含文嘉
次稽命圖次墳文次八文次元命包共一十四緯今
[298-19b]
見於類書者惟含文嘉元命包乾坤二鑿度而已垂
皇䇿乾文緯乾坤二鑿度說易者也含文嘉則禮而
元命包春秋孝經皆有之不知何者在先而衛元嵩
易元包則又因是命名者也今乾坤鑿度全書存其
理欲深而甚淺其文欲怪而甚庸其他雜見類書者
往往不相逺也 又曰坤鑿度又有地靈母經含靈
孕易靈緯經又洛書有靈凖聽又地形經又制靈經
甚矣其名之衆也葢此又宋世偽撰乾坤鑿度者依
[298-20a]
仿御覽所存諸目創立新題故尤可笑 又曰世率
以讖緯並論二書雖相表裏而實不同緯之名所以
配經故自六經語孝而外無復别出河圖洛書等緯
皆易也讖之依附六經者但論語有讖八卷餘不槩
見以為僅此一種偶閱隋經籍志注附見十餘家乃
知凡讖皆託古聖賢以名其書與緯體制迥别葢其
說尤誕妄故隋禁之後永絶類書亦無從援引而唐
宋諸藏書家絶口不談以世所少知附其目於此孔
[298-20b]
老讖十二卷老子河洛讖一卷尹公讖四卷劉向讖
一卷雜讖書二十九卷堯戒舜禹一卷孔子王明鏡
一卷郭文金雄記一卷王子年歌一卷嵩山道士歌
一卷又有以緯候並稱者今惟尚書中候見目中他
不可攷云
朱載堉曰俗謂緯書出于哀平之世王莽好讖乃有
妄人撰作諸緯兹說不然葢緯書之文未必盡出妄
人之手其間繆妄雖亦不無要在學者擇焉而已一
[298-21a]
切皆以為妄而棄之則過矣太史公大小戴皆在哀
平之前已有通卦驗之書而引差之毫釐繆以千里
之文豈待王莽而後有哉大抵緯書起自前漢去古
未逺彼時學者多見古書凡為著述必有所本不可
以其不經而忽之也
徐常吉曰緯書八十一篇然乾鑿度外又有乾坤鑿
度魏伯陽參同契亦易緯也而說者以其入道家遂
不列於緯書之目尚書中候論語讖亦不與八十一
[298-21b]
篇之數則漢之緯書何啻八十一篇已也
顧起元曰易緯六篇書緯五篇詩緯三篇禮緯三篇
樂緯三篇孝經緯二篇春秋緯十三篇是為七緯共
三十五篇目與前章懐/太子所舉同諸書所載又有論語緯及河
圖九篇洛書六篇共八十一篇其書實不出於孔子
葢漢武購求遺書當時儒者多偽作以應命孔安國
毛公軰皆目以為妖妄哀平之世夏賀良之徒又增
為之王莽謀簒漢因符命以濟其奸光武中興復以
[298-22a]
赤伏為援於是其書始行當時張衡桓譚力爭之而
不能也賈逵以此論左氏曹褎以此定禮樂京房翼
奉以此言易鄭𤣥何休又以此談經末流既濫不可
復障先是毛公孔安國諸人因魯恭王河間獻王所
獻表而章之謂之古學至魏王肅注釋孝經推引古
學王弼杜預從而和之宋大明中始禁讖緯之書及
隋末搜天下書籍與讖緯相渉者悉焚之而緯書稍
戢至唐以來則李淳風軰專明讖學而孔頴達作九
[298-22b]
經正義亦多引緯書以證其說是時唐志所存緯書
尚有九部四十八卷葢亦不能障其流也至宋歐陽
公魏鶴山軰刪而正之而緯學始息然鶴山所作九
經要義多引孔頴達正義之說則亦豈能盡斥而逺
之哉本朝王子充以為緯書盡亡今所存者惟易緯
乾鑿度不知六經緯書世尚有繕寫之者不止一乾
鑿度已也 又曰讖緯前記之外易又有坤鑿度運
期讖乾元序制記書有期中候洛罪級春秋有演義
[298-23a]
圖玉版讖孝經有中黃讖論語有素王受命讖比考
讖河圖有㑹昌符括地象稽曜鉤握拒起帝通紀叶
光篇著命篇揆命篇洛書有甄曜度寳號命録運期
共二十一種大都此等多係漢人偽作東漢人所著
録如參同契之名皆三字其為假託者多難可斷决
也
譚浚曰從曰經横曰緯四方南北曰經東西曰緯天
象定者為經動者為緯文心曰經顯聖訓也緯隱神
[298-23b]
教也緯之成經猶絲麻不襍布帛乃成若讖緯乃書
之曲說桓譚尹敏張衡荀悅論之詳矣
項徳棻曰秦火六經隋火七緯
黃秉石曰漢好讖緯極為不經僉謂起于哀平之世
然公孫卿稱黃帝鼎書其作俑者也史記天官書曰
雖有明天子必視熒惑所在注言春秋文曜鉤有此
語是則讖緯之說久矣
孫㲄曰緯候之興其生於河出圖一語乎自前漢世
[298-24a]
有河圖九篇洛書六篇云自黃帝至周文王所受本
文又别三十篇云自初起至於孔子九聖增演以廣
其意葢七緯之祖也其録有曰括地象曰絳象曰始
開圖皆以鉤山河之賾曰帝覽嬉曰稽曜鉤皆以抉
星象之𤣥曰挺佐輔曰握矩記皆以闡運厯之要而
又有帝通紀真紀鉤著命祕徵要元考曜視諸緯為
富云
顧炎武曰史記趙世家扁鵲言秦穆公寤而述上帝
[298-24b]
之言公孫支書而藏之秦讖於是出矣秦本紀燕人
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録圖書曰亡秦者胡
也然則讖記之興實始於秦人而盛於西漢之末也
又曰自漢以後凡世人所傳帝王易姓受命之說
一切附之孔子如沙丘之亡卯金之興皆謂夫子前
知而預為之讖其書葢不一矣魏高祖太和九年詔
自今圖讖祕緯及名為孔子閉房記者一皆焚之留
者以大辟論舊唐書王世充傳世充将謀簒位有道
[298-25a]
士桓法嗣者自言解圖讖乃上孔子閉房記畫作丈
夫持一竿以驅羊釋云隋楊姓也干一者王字也王
居羊後明相國代隋為帝也世充大悅詳此乃似今
人所云推背圖者今則託之李淳風而不言孔子
胡渭曰圖讖之術自戰國時已有之漢武帝表章聖
籍諸不在六藝之科者皆不得進及其衰也哀平之
際緯候繁興顯附于六藝而無所忌憚王莽矯用符
命光武尤信讖言鄭興賈逵以附同稱顯桓譚尹敏
[298-25b]
以乖忤淪敗自是習為内學實六經之稂莠也
按緯讖之書相傳始於西漢哀平之際而小
黃門譙敏碑稱其先故國師譙贛深明典奥
讖録圖緯能精微天意傳道與京君明則是
緯讖逺本於譙氏京氏也徴之於史如亡秦
者胡明年祖龍死楚雖三户亡秦必楚已為
緯讖兆其端矣迨新莽之簒丹書白石金匱
銅符海内四出於是劉京謝囂臧洪哀章甄
[298-26a]
尋西門君惠等爭言符命遂遣五威将軍王
竒等乘乾文車駕坤六馬将軍持節稱天一
之使帥持幢稱五帝之使頒符命四十二篇
於天下不過藉以愚一時之耳目爾廼光武
篤信不疑至讀之廡下終東漢之世以通七
緯者為内學通五經者為外學葢自桓譚張
衡而外鮮不為所惑焉其見於范史者無論
謝承後漢書稱姚浚尤明圖緯祕奥又稱姜
[298-26b]
肱博通五經兼明星緯載稽之碑碣於有道
先生郭泰則云考覽六經探綜圖緯於太傅
胡廣則云探孔子之房奥於琅邪王傅蔡朗
則云包洞典籍刋摘沉祕於郎中周勰則云
緫六經之要括河洛之機於大鴻臚李休則
云既綜七籍又精羣緯於國三老袁良則云
親執經緯櫽括在手於太尉楊震則云明河
洛緯度窮神知變於山陽太守祝睦則云七
[298-27a]
典並立又云該洞七典探賾窮神於成陽令
唐扶則云綜緯河洛咀嚼七經於酸棗令劉
熊則云敦五經之緯圖兼古業覈其妙七業
勃然而興於高陽令楊著則云窮七道之奥
於郃陽令曹全則云甄極毖緯靡文不綜於
藳長蔡湛則云少耽七典於從事武梁則云
兼通河洛於冀州從事張表則云該覽羣緯
靡不究窮於廣漢屬國都尉丁魴則云兼究
[298-27b]
祕緯於廣漢屬國候李翊則云通經綜緯至
於頌孔子之聖稱其鉤河摘雒葢當時之論
咸以内學為重及昭烈即位羣臣勸進廣引
洛書孝經緯文蕭綺所云讖辭煩於漢末不
誣也然鄭康成注周官目孝經緯為說賈公
彦疏以漢時禁緯故則又未始不禁之矣自
晉以降其學寖微然釋慧皎作高僧傳稱法
䕶博覽六經游心七籍沈約作宋書於天文
[298-28a]
五行符瑞亦備引緯候之說蕭子顯南齊書
志亦然而周續之兼通五經五緯號為十經
直至隋焚禁之後流傳漸罕乃孔氏賈氏徐
氏猶援以釋經杜氏歐陽氏虞氏徐氏編輯
類書間亦引證今則樊英傳注所載隋唐經
籍志所録太平御覽所採學士大夫能舉其
名者寡矣
[298-28b]
經義考卷二百九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