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05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五十一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
   易五十/
劉氏績/周易正訓
   未見
 績自序曰易變易也惟其變故不滯於一其用通而
 不窮大事小事一時萬世民咸用之故曰彰往而察
[051-1b]
 來因貳以濟民行伏羲畫卦文王彖周公爻孔子十
 翼先聖後聖用心一而已矣雖然畫之所示無方言
 之所指有限故卦六位即成繫辭不一而足知幽明
 之故死生之説鬼神之情狀體也道也尚辭尚象尚
 占用也器也引申觸類又驗之以天文地理人情物
 宜然後可以進徳修業居夷險處治亂消息虚盈無
 往無時不宜成位乎中而於易庶幾焉故易非聖人
 不能作非君子不能用自孟軻沒而失其傳漢以來
[051-2a]
 紊亂古經以為卜筮之書宋儒仍之晦作者之意豈
 足以知下學上逹潔静精微之㫖哉績當道微之時
 固陋僻居懼斯文泯滅采程朱合經者附已意作訓
 使學者知易道之大千萬里之逺一轍千萬世之久
 一致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後必有知予言之不誣者
 湖廣通志績字懋功江夏人𢎞治庚戌進士
胡氏易/易經淵源
   佚
[051-2b]
 江西通志胡易字光貞寧都人𢎞治庚戌進士官吏
 科給事中
王氏緒/易學辨疑
   未見
 黄虞稷曰緒字紹夫江西樂平人𢎞治壬子舉人四
 川忠州知州
諸葛氏駿/易經集説
   未見
[051-3a]
 閩書駿字文敏晉江人𢎞治壬子舉人除永嘉縣儒
 學訓導著有易經集説
何氏孟春/易疑初筮告䝉約
  十二卷
   存
 孟春自序曰六經去聖久逺簡錯文誤後學類難讀
 易為尤難史記秦焚書周易獨以卜筮存漢募羣書
 易獨完胡乃亦錯誤而使人難讀也易自翼後五傳
[051-3b]
 至田何何後分為施孟梁邱並列學官而傳民間者
 有費直學田何之易經與傳十二篇易之本經也施
 孟梁邱同出於何大都易在漢無弗祖田氏者傳言
 劉向以中古文校施孟梁邱或脱去无咎悔亡惟費
 與古文合不知所謂古文又傳自誰氏先儒謂易家
 著書自王同始按傳何授王同周王孫丁寛服生皆
 著傳數篇何於寛有易已東矣之嘆小章句不知視
 王所著果誰先後然則謂著書自同始吾烏敢斷其
[051-4a]
 然也費學傳載其以彖象文言等十篇解上下經彖
 象文言雜入卦中實始費氏東京焉鄭皆傳之費學
 既興施孟梁邱暨京氏學皆廢歐陽公云田之學息
 而古十二篇之易亡矣春惟脱去无咎悔亡者其亡
 在文彖象文言入卦中者其亡在簡簡錯不能無軼
 文誤不能無闕錯誤軼闕於古文均之為亡而不亡
 者固存也朱子末年嘗悔解經支離與張敬夫書有
 方知漢儒善説經語以漢儒只説訓詁使人就此訓
[051-4b]
 詁玩索經㫖意味特深長也且夫易本義朱子著述
 中未嘗自滿而序吕伯恭音訓謂其猶或有所遺脱
 他日答劉君房滕珙書本義有模印之戒音訓有改
 易之屬夫音訓吕葢併陸徳明晁景迂書足之者徳
 明釋文兼存别本使人得以所見去取景迂又得九
 十五家是正其文厥功不細吕既㑹梓成書朱子欲
 修補焉漢以來諸儒傳注葢未嘗敢忽也晦菴裔孫
 鑑音訓跋云先公經傳悉加音訓易獨否者以有東
[051-5a]
 萊此書今讀者乃秪知本義而不知有音訓此春易
 疑初筮告蒙約之所為錄也此書春始名音訓補從
 晦菴志而復標今名者晦菴自言某易簡畧音訓則
 欲補其遺脱晁景迂所謂古訓詁簡而全雖數十字
 同一訓雖一字兼數用者晦菴之所甚契而春之所
 為取於約也嗚呼今之讀易君子未有不患其難者
 難則疑疑則筮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
 隅反則不復也於䝉之繇辭見之矣春此書志在從
[051-5b]
 古經傳各卷下鄙意已悉而各章句下尤詳句讀字
 義聲韻之奇詭者在我晦菴前如陸晁吕氏所輯咸
 在而春之所記憶及晦菴後各家注凡若此者參入
 焉以存其疑晦菴語錄與本義不同者必具書而互
 約飛伏象數占驗等類亦間錄一二以備其例是固
 晦菴所謂易中無所不有苟其言推而通則亦無害
 於易者也嗚呼傳有之潔静精微易之教也荀卿子
 曰善為易者不占魏管輅曰善易者不論易或勸輅
[051-6a]
 注易曰安可注唐劉迅作六書繼六經惟易闕不叙
 春之始為此書也病其弗博而終為此書序也又懼
 其病吾約因冠數圖於首以為告䝉者告非不自知
 其不可也
 林俊曰古易數家惟吕伯㳟本尤善朱子本義是據
 而音訓補有缺然者郴陽何燕泉先生是集始名音
 訓補既又曰易疑初筮告蒙約易復於古釐大象别
 之繫辭合之寓不敢當作者之意附獨得其間擴朱
[051-6b]
 子所未備其於易深矣
 張志淳曰今之談易者自程傳朱本義外無聞焉乃
 有并程傳不識者矣學官之教士如是科舉之取士
 如是況泝而上之魏晉諸家乎今觀燕泉先生易疑
 初筮之書可謂深於道矣葢推本原始則經傳分合
 之義不可忽也誦辭訂聲則音韻翻切之細不可紊
 也濳心默契則本義之未滿於朱子者不可不究也
 博求約取則漢儒之論與夫飛伏象數占驗之類不
[051-7a]
 可不知也如是則窮理致用四聖之藴庶無遺矣
 錢陸燦曰孟春字子元郴州人𢎞治癸丑進士除兵
 部職方主事厯郎中出補河南參政入為太僕卿以
 僉都御史巡撫雲南召為吏部右侍郎世廟即位詔
 議尊親禮子元率部院臺諫跪泣於左順門左遷南
 工部右侍郎無何削籍穆廟初追贈禮部尚書諡文
 簡
胡氏世寧/讀易私記
[051-7b]
  四卷
   未見
 姓譜世寧字永清仁和人𢎞治癸丑進士江西按察
 時上疏論宸濠反狀繫錦衣獄減死戍遼東濠誅起
 陞僉都御史厯兵部尚書贈少保諡端毅
何氏垕/易經解
   未見
 建昌府志何垕字朝舉新城人𢎞治癸丑進士程番
[051-8a]
 知府
陳氏鳳梧/集定古易
  十二卷
   存
 張雲章曰廬陵陳鳳梧字文鳴號静齋𢎞治丙辰進
 士武宗朝官南京吏部侍郎兼右都御史巡撫應天
 卒贈工部尚書其所著書羅允升嘗稱之曰旁搜約
 取率有定見而不為苟同此書經傳皆用古字意在
[051-8b]
 復費氏之舊上下篇惟取本義為釋彖象文言則兼
 程朱餘或取草廬吴氏其旁及他家者甚少也
童氏品/周易翼義
   未見
 人物考童品字廷式蘭谿人𢎞治丙辰進士官兵部
 員外郎所著有周易翼義春秋經傳辨疑禮記大㫖
劉氏玉/執齋易圖説
  一卷
[051-9a]
   存
 楊慎曰執齋先天後天圓圖方圖卦變説義理極精
 先儒未發觀之犁然當於心可入周易義疏不苐為
 一家之言而已
 盛子鄴曰劉玉萬安人𢎞治丙辰進士厯官刑部左
 侍郎贈尚書諡端敏
左氏輔/周易本義附説
   未見
[051-9b]
 黄虞稷曰輔字弼之涇縣人𢎞治丙辰進士寧州知
 州
周易圖説
  一篇
   存
錢氏貴/易通
   未見
 黄虞稷曰貴字元抑吴人𢎞治戊午舉人鴻臚寺丞
[051-10a]
許氏誥/圖書管見
  一卷
   存
 誥自序曰河圖洛書萬世文字之始羲文因以造易
 禹箕叙而作範凡儒者皆所當知不特習易與書者
 宜究心也河圖則孔子固已言之惟洛書未經孔子
 之論以故初學之士往往不能明其指歸暇日因采
 集諸書附以已見論著同異為十有二章以便觀覽
[051-10b]
 固未能盡究精微之藴亦可粗得乎位數之末錄而
 藏之用訓子弟非敢以示人也九疇之數合於洛書
 雖有諸儒之論皆牽合附㑹不足發明先聖之意惟
 玉齋胡氏謂禹參酌天時人事而類之不必盡協乎
 木火土金之位斯言庶幾近之矣
 人物考誥字廷綸靈寶人𢎞治己未進士厯官南京
 户部尚書
都氏穆/周易考異
[051-11a]
   未見
 錢陸燦曰穆字𤣥敬吴縣人𢎞治己未進士授工部
 都水主事厯禮部主客郎中年五十四乞休加太僕
 少卿致仕
童氏器/易經講意
   佚
 温州府志器字大用平陽縣人𢎞治己未進士鎮逺
 知府
[051-11b]
周氏用/讀易日記
  一卷
   存
 鄒元標序曰予官南比部知恭肅公之為昭代名臣
 也乃公裔孫有以先集見遺者知公學博而正近又
 從公曾孫侍御君季侯得公讀易記莊誦一再過知
 公學淵矣易之一書體天地之撰通神明之徳廣大
 悉備畢生不能殫其奥予林居三十年知千聖心法
[051-12a]
 備載無遺吾儒欲通性命之精舍此别無津筏而世
 儒於稍涉性命語輒以為禪為異端何思何慮寂然
 不動是何物乾元亨利貞作何解恐非學究語能竟
 宜公之老而屈首探其奥也公所筆記於先後天卦
 圖爻象剛柔之㫖語雖寥寥實抉窔奥先輩之軒揭
 一世豈偶然哉
 錢陸燦曰用字行之吴江人𢎞治壬戌進士授行人
 遷南京工科給事中出為廣東參議厯副使布政召
[051-12b]
 為右副都御史厯吏刑二部侍郎工刑二部尚書以
 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特詔為吏部尚書卒於位贈
 太子太保諡恭肅
鄭氏禧/周易本義音釋
   佚
 括蒼彚紀鄭禧縉雲人𢎞治甲子舉人官信陽知州
崔氏銑/讀易餘言
  五卷
[051-13a]
   存
 銑自序曰銑童丱居陜聞蜀蘇氏茂之講易心樂之
 先君子亦篤好是經手録以訓及壯仕於京官翰林
 得閲秘書至今五十年憂喜夷險履行處運無一日
 不體夫易也羲皇卦畫文王周公繫辭夫子作翼一
 也因夫子之贊明三聖之㫖以貞夫變以正其履傳
 是者倡於王弼備於程子斯時之宜也易之要也爰
 述管見以暢二氏之疑
[051-13b]
易大象説
  一卷
   存
 銑自序曰先聖贊易彖爻隨文生解繫辭以下兼明
 羲畫惟大象探卦爻之賾示民用之宜雖剝爛夷誅
 可安宅涖衆是故不待布筮列卦而能立已澤物雖
 用三聖之文别發大道於乎其孔易也與程朱傳義
 闡微挈藴於象則畧諸儒求義於賾或乃迂曲不通
[051-14a]
 先南郭君耄年讀易不輟不肖銑少受庭訓日味聖
 言今年在艾耆之間乃考諸家乃出臆見裁截敷衍
 綴為一卷差若詳明可訓蒙士
 言行錄銑字子鍾河南安陽人𢎞治乙丑進士仕至
 禮部右侍郎卒諡文敏
 黄省曾曰公性淵醇清卲卓然鉅儒燕居著書者數
 矣若易象春秋傳説皆仲尼之心也
 楊時喬曰崔公恬退力行方時學興獨首明程朱其
[051-14b]
 曰朱子之訓孔子之教也又謂時學假言知以掩其
 知之不真行之不力著洹詞數卷有功於道晚著易
 大象説多精微自得之㫖
湛氏若水/修復古易經傳訓測
  十卷
   存
 若水自序曰昔者伏羲作易有卦畫焉而已矣伏羲
 之易行數千年而後有文王周公未聞待文王周公
[051-15a]
 之彖爻而後可行也羲文之易又行數百年而後有
 孔子未聞待孔子之傳而後可行也由羲文之上其
 説簡由孔子之下其説長其説簡所以待上士也其
 説長所以待下士也世之降也孔子之不得已也自
 孔子之後又數千年善治易者吾獨取費直焉以孔
 子之十傳明羲文周公之經然而易之道直未之知
 也夫易傳孔子所以體天地之道盡人物之理窮變
 化之奥也直數焉而已哉故韋編三絶以窮夫易之
[051-15b]
 道由文王周公之易以窮伏羲之易由伏羲之易以
 窮身心之易由身心之易以窮天地人物之易是故
 十傳作焉廣大悉備至矣夫十傳所以解經者也後
 之儒者於經而解之又以傳而分附之不亦贅而支
 也乎予頗竊見此意以末學而未敢自是不輕易著
 作者數年乃江都葛生澗深知篤信懇請為學者俛
 焉正之乃為出羲文周公之易復為上下經而取孔
 子之翼為後人所分附者復合而為十傳讀孔子之
[051-16a]
 傳以明羲文周公之經曉然矣其舊本多有錯簡如
 重出亢龍有悔以下十九條乃文言之文而錯簡散
 逸於繫辭者今亦因與釐正復歸文言之後十傳篇
 次或為後人所訛者稍加更定而著其義夫然後易
 為全書矣於孔子十傳則稍出愚見因言求義而各
 為之測於三聖之經則全本文苐令葛生等采測義
 作旁識而不為之説俾學者因測以明傳因傳以明
 經庶乎天下後世復見古易之大全而四聖之心或
[051-16b]
 可得矣
 張雲章曰增城湛文簡公字元明𢎞治乙丑進士仕
 至南京吏部尚書少學於同郡陳白沙官京師與王
 陽明往復議論自後無日不講學所至為白沙建祠
 多立書院從遊者幾遍天下學者稱甘泉先生其所
 著有發揮經傳者皆以測名其書
顧氏應祥/讀易愚得
  一卷
[051-17a]
   未見
 楊時喬曰箬溪書言先後天辨歐陽子論繫辭辨京
 房郭璞變占之誤
 姓譜應祥字惟賢長興人𢎞治乙丑進士官刑部尚
 書
安氏磐/易牖
   佚
 楊慎曰安公石作易牖其説曰天下之事數往者順
[051-17b]
 知來者逆易為知來而作故其數逆數也往者順葢
 因下句而並舉之非為易有數往之順數也公石妙
 契經義此解極為超邁惜未見其全
 姓譜安磐字公石嘉定州人𢎞治乙丑進士官兵科
 都給事中以争大禮落職
穆氏孔暉/讀易録
   未見
 姓譜穆孔暉字伯濳棠邑人𢎞治乙丑進士厯禮部
[051-18a]
 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諡文簡
田氏汝耔/周易纂義
   未見
 開封府志田汝耔字勤甫祥符人𢎞治乙丑進士由
 刑科給事中轉湖廣按察副使
張氏邦竒/易説
  一卷
   存
[051-18b]
 祁承&KR3020曰易説一卷載文定公本集
 錢陸燦曰邦竒字常甫鄞縣人𢎞治乙丑進士改庶
 吉士授檢討出補湖廣提學副使遷春坊庶子國子
 祭酒南吏部右侍郎召還為吏部左侍郎以學士掌
 院以太子賓客禮部尚書掌詹改南禮部尚書贈太
 子太保諡文定
鄭氏善夫/易論
  一卷
[051-19a]
   存
 鄧原岳曰先生字繼之别號少谷山人𢎞治乙丑進
 士正徳末以禮部員外郎諫南巡杖闕下乞歸嘉靖
 改元用薦起為南京刑部郎中改吏部稽勳郎
 
 
 
 
[051-19b]
 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五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