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143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一百四十三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禮記六/
呉氏澂/禮記纂言
  三十六卷
   存
 澂自序曰小戴記三十六篇澂所序次漢興得先儒
[143-1b]
 所記禮書二百餘篇大戴氏刪合為八十五小戴氏
 又損益為四十三曲禮檀弓雜記分上下馬氏增以
 月令明堂位樂記鄭氏從而為之注總四十九篇精
 粗雜記靡所不有秦火之餘區區掇拾所謂存十一
 於千百雖不能以皆醇然先王之遺制聖人之格言
 往往頼之而存第其諸篇出於先儒著作之全書者
 無幾多是記者旁搜博採勦取殘篇斷簡會粹成書
 無復詮次讀者毎病其雜亂而無章唐魏鄭公為是
[143-2a]
 作類禮二十篇不知其書果何如也而不可得見朱
 子嘗與東莱先生吕氏商訂三禮篇次欲取戴記中
 有關於儀禮者附之經其不係於儀禮者仍别為記
 吕氏既不及答而朱子亦不及為幸其大綱存於文
 集猶可攷也晚年編挍儀禮經傳則其條例與前所
 商訂又不同矣其間所附戴記數篇或削本篇之文
 而補以他篇之文今則不敢故止就其本篇之中科
 分櫛剔以類相從俾其上下章文義聨屬章之大㫖
[143-2b]
 標識於左庶讀者開卷暸然若其篇第則大學中庸
 程子朱子既表章之與論語孟子並而為四書固不
 容復厠之禮篇而投壺奔喪實為禮之正經亦不可
 以雜之於記其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
 六篇正釋儀禮别輯為傳以附經後矣此外猶三十
 六篇曰通禮者九曲禮内則少儀玉藻通記小大儀
 文而深衣附焉月令王制專記國家制度而文王世
 子明堂位附焉曰喪禮者十有一喪大記雜記喪服
[143-3a]
 小記服問檀弓曾子問六篇記喪而大傳間傳問喪
 三年問喪服四制五篇則喪之義也曰祭禮者四祭
 法一篇記祭而郊特牲祭義祭綂三篇則祭之義也
 曰通論者十有二禮運禮器經解一類哀公問仲尼
 燕居孔子閒居一類坊記表記緇衣一類儒行自為
 一類學記樂記其文雅馴非諸篇比則以為是書之
 終嗚呼由漢以來此書千有餘嵗矣而其顚倒紏紛
 至朱子始欲為之是正而未及竟豈無所望於後之
[143-3b]
 人與用敢竊取其意修而成之篇章文句秩然有倫
 先後始終頗為精審將来學禮之君子於此考信或
 者其有取乎非但為戴氏之忠臣而已也
 吴尚志曰先生禮記纂言凡數易藳多所發明而月
 令檀弓尤為精密若月令言五行之祭所先不同天
 子所居每月各異檀弓申生之死延陵季子之哭子
 曾子之易簣子思之母死於衛子上之母死而不喪
 數節是皆諸説紛紜不合禮意先生研精覃思證之
[143-4a]
 以經裁之以禮於經無㨿於理不合者則闕之藳成
 尚志請鋟木得命遂與先生之甥周濂集同門之士
 相與成之先生手自點校未及畢而先生捐舘矣先
 生之孫當對門考訂於至順癸酉之春畢於元統甲
 戌之夏
 楊士竒曰禮記出於孔氏之徒而雜以吕不韋及戰
 國處士漢博士之言其㫖不能皆粹而錯簡亦多近
 世吴文正公著禮記纂言多所更定其篇次亦各以
[143-4b]
 類從如曲禮内則少儀玊藻深衣月令王制文王世
 子明堂位九篇為通禮喪大記雜記喪服小記服問
 檀弓曾子問大傳間傳問喪三年問喪服四制十一
 篇為喪禮祭法郊特牲祭義祭統四篇為祭禮其通
 論凡十二篇析為五類禮運禮器經解為一類哀公
 問仲尼燕居孔子閒居為一類坊記表記緇衣為一
 類儒行為一類學記樂記為一類大學中庸剔出合
 語孟為四書投壺奔喪二篇歸之儀禮正經不雜於
[143-5a]
 記冠義昏義郷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六篇皆所以
 釋儀禮者别輯為傳以附經後於是一書之中類分
 章别條理粲然誠不刋之典也
 魏校序曰六經聖人親所刪定秦人燔之禮樂二籍
 俄空焉世惟周官儀禮僅存而學官罕所傳習漢儒
 所補戴記列於五經純駮班如也注疏又頗傳以緯
 學經世之誼鬱而未彰今所宗者陳氏集説而已朱
 子嘗修正三禮未就惟吴氏纂言倫類明整稽合諸
[143-5b]
 儒異同厥功溥哉而世尠有傳者豈天未興斯文與
 曷絶之易而續之孔艱也雖然後有作者稽古立制
 興世太平兹書雖匪盡出於孔氏固周官儀禮之翼
 也文獻斯存殆將由是乎攷法千古之闕典可舉而
 行也君子之於禮盖終身焉學者弗及見古全書而
 此編尚存庶有恪言詎可暫而舎諸如用於世且將
 執此以往矧亡者禮之數也其不亡者存經禮三百
 曲禮三千根心所發也蔽以一言曰毋不敬茲書開
[143-6a]
 卷全經之體要具焉寧國守胡君東臯爰刻是書喜
 與四方士共之先王之典墜地久矣庸詎知天之不
 欲興斯文也而以是為之兆與
 王守仁序曰禮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維
 天之命於穆不已而其在於人也謂之性其粲然而
 條理也謂之禮其純然而粹善也謂之仁其截然而
 裁制也謂之義其昭然而明覺也謂之知其渾然於
 其性也則理一而已矣故仁也者禮之體也義也者
[143-6b]
 禮之宜也知也者禮之通也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無
 一而非仁也無一而非性也天叙天秩聖人何心焉
 盖無一而非命也故克已復禮則謂之仁窮理則盡
 性以至於命盡性則動容周旋中禮矣後之言禮者
 吾惑焉紛紜器數之争而牽制形名之末窮年矻矻
 敝精於祝史之糟粕而忘其所謂經綸天下之大經
 立天下之大本者禮云禮云玊帛云乎而人之不仁
 也其如禮何哉故老莊之徒外禮以言性而謂禮為
[143-7a]
 道德之衰仁義之失既已隳於空虚渀蕩而世儒之
 説復外性以求禮遂謂禮止於器制度數之間而議
 擬仿像於影響形迹以為天下之禮盡在是矣故凡
 先王之禮烟䝉灰散而卒以煨燼於天下要亦未可
 專委罪於秦火者僣不自度嘗欲取禮記之所載掲
 其大經大本而疏附其條理節目庶幾器道本末之
 一致又懼德之弗任而時亦有所未及也間嘗為之
 説曰禮之於節文也猶規矩之於方圓也非方圎無
[143-7b]
 以見規矩之用非節文則亦無從而睹所謂禮矣然
 方圓者規矩之所出而不可遂以方圓為規矩故執
 規矩以為方圓則方圓不可勝用舎規矩以為方圓
 而遂以方圎為之規矩則規矩之用息矣故規矩者
 無一定之方圓而方圓者有一定之規矩此學禮之
 要盛德者之所以動容周旋而中也宋儒朱仲晦氏
 慨禮説之蕪亂常欲考次而删正之以儀禮為之經
 禮記為之傳而其志竟亦弗就其後吴幼清氏因而
[143-8a]
 為之纂言亦不數數於朱説而於先後重輕之間固
 已多所發明二子之見其規條指畫則旣出於漢儒
 矣其所謂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之原則尚恨吾生
 之晚而未及與聞之也雖然後聖而有作也則無所
 容言矣後聖而未有作也則如纂言者固學禮者之
 箕裘筌蹄也而可以少之乎姻友胡汝登忠信而好
 禮其為寧國也將以是而施之刻纂言以敷其説而
 屬序於予予將進汝登之道而推之於其本也故為
[143-8b]
 序之若此云
 髙梯序曰秦燔孔烈禮樂得之煨燼者無幾迨后蒼
 諸家收攬之功雖勤尤未免得此失彼至於樂律漫
 不經意君子不能無遺憾也大唐類聚通禮既不可
 得而見考亭經傳通解則亦非其全書此雲荘之集
 説姑以其簡便而列於學官有由矣若夫偹集説之
 未偹可為禮家之所採錄者盖不能不取於呉公之
 纂言也愚嘗就四經之纂言而讀之尤於禮而三復
[143-9a]
 之其辭古其論博其考訂精其分類詳拘且泥焉無
 有也學禮者以集説為正而復資之以此則諸家疏
 釋宏通之論制度文為品秩之迹皆可不勞而得矣
 張萱曰禮記出自漢儒㑹粹二百十四篇戴德刪為八
 十五篇其弟聖又刪為四十六篇及馬鄭諸儒分增
 為四十九其間關於禮經者纔十數篇耳餘皆収拾
 殘編斷簡而無詮次朱晦庵吕東莱每欲商訂未遑
 也元吴&KR0697取朱子遺意序次此書謂大學中庸已經
[143-9b]
 程朱表章不容復列如投壺奔喪六義等篇旣為禮
 之正經宜附禮經之後餘存者分類次第曰通禮曰
 喪禮曰祭禮曰通論共三十六篇
 陸元輔曰是書一刻於正德庚辰寧國守胡汝登而
 王伯安為之序再刻於嘉靖己丑而髙梯為之序三
 刻於崇禎己巳侍御史張養而王象晋為之序
彭氏絲/禮記集説
  四十九卷
[143-10a]
  未見
 王圻曰安福人父應龍弟齊叔父子兄弟相為師友
 俱以著述為業
陳氏伯春/禮記解
   佚
 閩書陳伯春晋江人字耀卿
吕氏椿/禮記解
   佚
[143-10b]
 王圻曰晋江人學於丘葵
陳氏澔/禮記集説
  三十卷
   存
 澔自序曰前聖繼天立極之道莫大於禮後聖垂世
 立教之書亦莫先於禮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孰非精
 神心術之所寓故能與天地同其節四代損益世逺
 經殘其詳不可得聞矣儀禮十七篇戴記四十九篇
[143-11a]
 先儒表章庸學遂為千萬世道學之淵源其四十九
 篇之文雖純駮不同然義之淺深同異誠未易言也
 鄭氏祖讖緯孔疏惟鄭之從雖有他説不復収載固
 為可恨然其灼然可㩀者不可易也近世應氏集解
 於雜記大小記等篇皆闕而不釋噫愼終追逺其關
 於人倫世道非細故而可略哉先君子師事雙峰先
 生十有四年以是經三領鄉書為開慶名進士所得
 於師門講論甚多中罹煨燼隻字不遺不肖孤僣不
[143-11b]
 自量會萃衍繹而附以臆見之言名曰禮記集説盖
 欲以坦明之説使初學讀之即了其義庶幾章句通
 則藴奥自見正不必髙為議論而卑眎訓故之辭也
 書成甚欲就正於四方有道之士而衰年多疾游歴
 良艱姑藏巾笥以竢來哲治教方興知禮者或有取
 焉亦愚者千慮之一爾
 陸元輔曰澔字可大都昌人宋亡不樂仕進教授鄉
 里學者稱雲莊先生
[143-12a]
 髙梯曰雲莊集説以其簡便而得列於學官
    按自漢以來治小戴之記者不為不多矣以
    公論揆之自當用衛氏集説取士而學者厭
    其文繁全不寓目若雲莊集説直兎園册子
    耳獨得頒於學官三百餘年不改於其度數
    品節擇焉不精語焉不詳禮云禮云如斯而
    已乎
程氏時登/禮記補注
[143-12b]
   未見
陳氏櫟/禮記集義詳解
  十卷
   未見
 櫟自序曰櫟自少讀禮記多有未究頗習朱子大學
 中庸竊有聞焉即其所已聞推其所未究不無所得
 未浹洽也大德丙午始見衛氏集説乃得因衆説之
 紛紜而折衷去取之至大德庚戌始融會諸説句為
[143-13a]
 之解一得之愚亦見其中昔朱子為詩傳不及載諸
 家姓氏當時如張宣公亦未然之今安知無執宣公
 之見以見尤者然銷鎔百家鑄之自己亦安能逐字逐
 句一一標題以自取破碎之弊哉乃若所采成叚必
 不可不書氏名者已謹書之矣名之曰禮記集義詳
 解云
程氏龍/禮記辨證
   佚
[143-13b]
周氏尚之/禮記集義
   佚
 柳貫作志曰周氏尚之東揚其字延祐四年江西以
 春秋舉上禮部不得第至元年擢丙科授將仕郎永
 州零陵縣丞調南安路上猶縣尹所著有禮記集義
 若干卷藏於家
韓氏性/禮記説
  四卷
[143-14a]
   佚
王氏夢松/禮記解
   佚
 括蒼彚紀王夢松字曼卿青田人隱居不仕學者稱
 順齋先生
張氏宏圖/大禮記
   佚
 王圻曰宏圖字巨濟福清人以宋人説禮者多訛舛
[143-14b]
 因著此書
葉氏遇春/禮記覺言
  八卷
   佚
楊氏維楨/禮經約
   未見
無名氏禮記平要
  十五卷
[143-15a]
   佚
禮記義例
  二卷
   佚
禮記纂圖
   未見
    右見葉氏菉竹堂書目不書撰人姓氏未詳
    何人
[143-15b]
 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一百四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