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6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經義考卷二百六十七
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毖緯五/
論語讖新唐志作緯/
七録宋均注八卷新唐志十卷/
佚
陳振孫曰唐志有論語緯十巻七緯無之太平御覽
[267-1b]
有論語摘輔象撰考讖者意其是也
論語摘輔象
宋均注
佚
孫㲄曰陶淵明聖賢羣輔録本之
按摘輔象文多説聖門儀表如孔子胸應矩
顔淵山庭日角曾子珠衡犀角樊遲山額有
若月衡子貢山庭斗繞口南容井口澹臺滅
[267-2a]
明岐掌又稱宰我子游公冶長子夏公伯周
手握之異以仲尼為素王左丘明為素臣皆
本此書又以顔淵為素王之司徒子貢為素
王之司空悉無稽之説而又溯於上古燧人
四佐明由必育成博隕蓲伏羲六佐金提烏
明視黙紀通仲起陽侯黄帝七輔風后天老
五聖知命窺紀地典力墨葢好事者為之
論語摘衰聖
[267-2b]
佚
按摘衰聖文有曰帝不先義任道德王不先
力尚仁義霸不先正尚武功
論語素王受命讖
佚
按李善注文選引其文云王者受命布政易
俗以御八極莫不喁喁引頸歸德
論語隂嬉讖
[267-3a]
佚
論語紀滑讖
佚
按李善注文選引其文云漸漬以道廢消乃
行又云陳滅齊六卿分晉
論語崇爵讖
佚
按讖文云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以
[267-3b]
當素王亦見李氏文選注
論語比考讖
宋均注
佚
孫㲄曰命曰比考葢以上比之三王下自考也
論語撰考讖
佚
孫㲄曰比考之外别有撰考不言讖實讖文也
[267-4a]
按論語讖雖有比考撰考之目諸書所引徃
徃互見如曰軒知地理九牧倡教正朔所加
也莫不歸義遠都殊域莫不嚮風穿胸儋耳
莫不來貢堯歩舜驟禹馳湯騖又云古者七
十二家為里又曰水名盗泉仲尼不潄里名
勝母曾子斂襟邑號朝歌顔淵不舍七十弟
子掩目宰予獨顧由蹷墮車又曰殷惑妲己
玉馬走為比為撰不能盡别也
[267-4b]
孝經雜緯
七録宋均注十卷新唐志五卷/
佚
毛奇齡曰禮記正義引孝經緯文云后稷為天地之
主文王為五帝之宗后稷配天地於南北郊文王配
五帝於明堂羣儒爭南北郊并爭祭地北郊祭昊天
上帝與五帝於明堂聚訟不已皆本此文
按應劭風俗通引孝經云聖不獨立智不獨
[267-5a]
治王制正義引孝經云德不倍者不異其爵
功不倍者不異其土今孝經無此文當亦緯
書中語也又風俗通引孝經説云社者土地
之主土地廣博不可徧敬故封土以為社而
祀之稷者五榖之長五榖衆多不可徧祭故
立稷而祭之報功也又禮記正義引孝經説
云封於泰山考績燔燎禪於梁父刻石紀號
又廣𢎞明集引孝經説云奇者陽節偶者隂
[267-5b]
基得陽而成合隂而居數相配偶乃為道也
又按公羊春秋作僖公主傳何氏注主狀正
方穿中央達四方天子長尺二寸諸侯長一
尺又閽弑呉子餘祭傳何氏注引孔子曰三
皇設言民不違五帝畫象世順機三王肉刑
揆漸加應世黠巧姦偽多徐彦疏云孝經説
文
孝經讖圖
[267-6a]
十二卷
佚
右見張彦遠名畫記
孝經句命決
隋志宋均注六卷
佚
羅苹曰孝經句命決云任已感神生帝魁故鄭康成
云任己帝魁之母而春秋句命決作任姒傳者誤也
[267-6b]
夫任乃太昊之後黄帝所封為己姓姒氏夏始有之
王應麟曰何休公羊傳序鄭康成中庸注俱引孔子
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此孝經句命決之言也
孫瑴曰參其奥以示人故名決
按尚書春秋孝經俱有句命決白虎通德論
所引有云三皇歩五帝趨三王馳五霸騖續
漢書天文志劉昭引宋均句命決注云彗五
彗也蒼則王侯破天子苦兵赤則賊起强國
[267-7a]
恣黄則女害色權奪於后妃白則將軍逆二
年兵大作黑則水精賦江河決賊處處起也
此是孝經説其云欲觀我褒貶諸侯之志在
春秋崇人倫之行在孝經何休約其辭明皇
述之世遂以為何休文非矣
孝經援神契
隋志宋均注七卷
佚
[267-7b]
徐彦曰援神契自是孝經緯説横說非是正解
王應麟曰周官九嬪注引孔子云日者天之明月者
地之理孝經援神契之言也
孫瑴曰此言孝道之至行乎隂陽通乎鬼神上下古
今若合符契也
按禮文王世子鄭注引孝經說云諸侯歸各
帥於其國大夫勤於朝州里於邑孔氏疏
謂是援神契文
[267-8a]
又按大戴禮注引其文云日月屬於天則隂
類消於淵又賈氏齊民要術引其文云黄白
土宜禾黑墳宜黍麥汙泉宜稻赤土宜菽也
援神句命解詁
十二篇
佚
後漢書翟酺字子超廣漢雒人拜光禄大夫遷將作
大匠善圖緯天文厯算著援神句命解詁十二篇
[267-8b]
按益部耆舊傳謂是酺弟子緜竹杜眞孟宗
所著
孝經威嬉拒
佚
按威嬉拒之說欲去惡鬼湏具五刑令五人
皆持大斧著鐵兠鍪駈之此眞邪說於孝經
何與焉
孝經元命苞
[267-9a]
七録一卷
佚
孝經内事
隋志一卷
佚
按此係借經説災祥之書
孝經古秘援神
七録二巻
[267-9b]
佚
孝經古秘圖
七録一卷
佚
孝經左右握
七録二卷
佚
孝經左右契圖 中契
[267-10a]
七録一卷
佚
按孝經緯有左右契亦有中契其曰元氣混
沌孝在其中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
悌忠敬以自彰務一德也此左契之文也其
曰内深藏不足為神外博觀不足為明惟孝
者為能法天之神麗日之明此右契之文也
其曰孝經文成雲涌北極紫宮開北門此
[267-10b]
中契之文也
孝經雌雄圖
七録三卷
佚
五代㑹要周顯德六年八月高麗遣使進孝經雌雄
圖三卷皇靈孝經一卷雌圖者止説月之環暈星之
彗孛災異之應乃讖緯之書也
龎元英曰雌圖亦非奇書
[267-11a]
宋永亨曰孝經雌雄圖本京房易傳日星占相之書
也
高麗史光宗光德十年秋遣使如周進皇靈孝經一
卷孝經雌雄圖三卷
孝經異本雌雄圖
七録二卷
佚
皇靈孝經
[267-11b]
一卷
佚
龎元英曰皇靈者止說延年避災之事及志符文乃
道書也
孝經分野圖
七録一卷
佚
孝經内事圖
[267-12a]
七録二卷
佚
孝經内事星宿講堂七十二弟子圖
七録一卷
佚
孝經口授圖
七録一卷
佚
[267-12b]
孝經應瑞圖
舊唐志一卷
佚
孝經河圖
佚
按賈氏齊民要術載孝經河圖文云少室之
山有㸑器竹堪為釡甑安思縣多苦竹竹之
醜有四有青苦者白苦者紫苦者黄苦者其
[267-13a]
目不見於他書
孝經皇義
一巻
佚
冊府元龜宋均為河内太守撰孝經皇義一卷
孝經内記星圖
唐志一卷
佚
[267-13b]
孝經元辰
唐志二巻
佚
孝經中黄讖
佚
按沈約宋書符瑞志裴松之魏志注引之云
日載東紀火光不横一聖明聰四百之外易
姓而王天下歸功致於太平
[267-14a]
孝經錯緯
佚
繆泳曰晉燉煌郭瑀元瑜撰
書易詩孝經春秋河洛緯秘要
七録一卷
佚
句命決圖
一卷
[267-14b]
佚
靈命本圖
一卷
辨靈命圖
二卷
俱佚
右三圖見張彦遠名畫記未詳何經之緯
楊氏統/内讖解説
[267-15a]
二卷
佚
益部耆舊傳曰統字仲通家新都建初中為彭城令
代以夏侯尚書相傳作内讖二卷解說朝廷災異多
以訪之位至光禄大夫為國三老
孫氏㲄/古微書
三十六卷
存
[267-15b]
瑴自序曰緯有七儷經而行顧其文皆刪餘也相傳
孔子既述六經知後世不能稽同其意别立緯及讖
八十一首以遺來世故東漢謂之古學魏晉以降倚
為符圖圖令人諱諱令人憚至隋而燬遂禁不傳噫
傷哉使孔門知百世之學而今無聞也病之者以為
多談怪迂義致無取夫經之尊譬帝王也圖緯雖纖
陋譬之猶騶賁奄奚而日環侍帝也今欲親識帝之
面而曰必屏而騶賁却而奄奚則帝難見矣欲見孔
[267-16a]
子而不欲見其親授受者之謦欬之光容孔子可見
乎然則惟孔宜刪非孔烏得刪且非孔而欲識孔又
烏得刪也自昔為之説者有郄有袁為之注者有鄭
有宋一以為起於中興之前終張之徒皆借仲尼雜
以己說一以為盛於建武之代俗儒趨時篇卷第目
轉加增廣惟劉彦和以為事幽辭富有助文章故羲
皥之源鍾律之要瑞孽之符鬼神之狀讀之者皆有
取焉嘗讀歴代史經籍藝文志空標其目而書竟隱
[267-16b]
泯矣閒有存者亦復如裂錦碎璧聲味不聯予苦心
於兹且十年顧簡不一遘遘不連行於是考其班部
𣙜其宗旨覈其譌闕葢句累而章章累而篇篇累而
帙焉雖非其本卷本文之後先要亦可以大義徵以
文律準也
經義考卷二百六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