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13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一百三十八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禮記一/
后氏蒼/曲臺記
  漢志九篇
   佚
 七畧宣帝時行射禮博士后蒼為之辭至今記之曰
[138-1b]
 曲臺記
 漢書魯髙堂生傳士禮十七篇訖孝宣世后蒼最明
 戴德戴聖慶普皆其弟子三家立於學官 又曰瑕
 丘蕭奮以禮至淮陽太守東海孟卿事奮以授后蒼
 魯閭丘鄉蒼説禮數萬言號曰后氏曲臺記
 如淳曰行射禮於曲臺后蒼為記
 晋灼曰曲臺天子射宫也西亰無太學於此行禮
 服䖍曰在曲臺校書著記因以為名
[138-2a]
 張晏曰曲臺在長安臺臨道上
 孫惠蔚曰曲臺之記戴氏所述然多載尸灌之義牲
 獻之數而行事之法備物之體蔑有具焉
 顔師古曰曲臺殿在未央宫
 王應麟曰大戴記公符篇載孝昭冠辭其后氏曲臺
 所記與
慶氏普/禮記
   佚
[138-2b]
 漢書后蒼授沛聞人通漢子方梁戴德延君戴聖次
 君沛慶普孝公由是禮有大戴小戴之學
 後漢書董鈞習慶氏禮永平初為博士
    按后氏之禮分為四家聞人通漢雖未立於
    學官而石渠禮論其議奏獨多慶氏亦必有
    書顧未詳篇目東漢之世曹充父子尚傳其
    學竊怪班史志藝文獨不及之何歟
曹氏充/禮章句辨難
[138-3a]
   佚
 後漢書曹裦父充持慶氏禮建武中為博士顯宗即
 位拜侍中作章句辨難於是遂有慶氏學
曹氏裦/禮通義
  十二篇
   佚
演經雜論
  百二十篇
[138-3b]
   佚
 後漢書曹裦字叔通魯國薛人舉孝廉拜博士遷侍
 中博物識古為儒者宗作通義十二篇演經雜論百
 二十篇又傳禮記四十九篇教授諸生千餘人慶氏
 學遂行於世
 隋書大戴小戴慶氏三家並立後漢帷曹充傳慶氏
 以授其子裦然三家雖存並微相傳不絶
 通典漢順帝以初月景子加元服於髙廟時兼用曹
[138-4a]
 裦新禮
 吕祖謙曰一代合有一代之禮與其闕而不制毋寜
 制而未善曹裦禮即未善亦不可因噎廢食但褒專
 學讖緯所論皆讖緯之言此為未善耳
 葉適曰曹褒制漢禮雖不行然恨當時史官疎濶不
 能畧序其所以制作之意
戴氏德/禮記
  隋唐志十三卷隋志夏小正别為卷/唐志無小正之别
[138-4b]
   闕
 漢書德號大戴為信都太傅大戴授琅琊徐良斿鄉
 由是大戴有徐氏之學
 劉向曰孔子三見哀公作三朝記七篇今在大戴禮
 司馬貞曰大戴禮合八十五篇其四十七篇亡存三
 十八篇
 孔頴達曰大戴禮遺逸之書文多假託不立學官世
 無傳者
[138-5a]
 崇文緫目大戴禮記十卷三十五篇又一本三十三
 篇
 中興書目今所存止四十篇其篇第始三十九編次
 不倫也
 晁公武曰大戴禮十三卷漢戴德纂亦河間王所獻
 百三十一篇劉向校定又得明堂隂陽記三十三篇
 德刪其煩重為八十五篇今書止四十篇其篇目自
 三十九篇始無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六十一四篇
[138-5b]
 有兩七十四盖因舊闕錄之每卷稱今卷第幾題曰
 九江太守戴德撰按九江太守聖也德為信都王太
 傅盖後人誤題云
 朱子曰大戴禮無頭其篇目缺處皆是元無非小戴
 所去取其間多雜偽亦有最好處然多誤難讀 又
 曰大戴禮本文多錯注尤舛誤或有注或無注皆不
 可曉 又曰大戴禮冗雜其好處已被小戴採摘來
 做禮記了然尚有零碎好處在
[138-6a]
 韓元吉曰大戴禮十三卷總四十篇隋志所載亦十
 三卷而夏小正别為卷唐志但云十三卷而無夏小
 正之别矣崇文總目則十卷而云三十五篇無諸本
 可正定也盖自漢興得先儒所記禮書凡二百四篇
 戴德刪之為八十五篇謂之大戴禮戴聖又刪德之
 書為四十九篇謂之小戴禮今立之學官者小戴書
 也然大戴篇始三十九終八十一當為四十三篇中
 間缺者四篇而重出者一篇其上不見者猶三十八
[138-6b]
 篇復不能合於八十五篇之數豈但當為八十一耶
 其缺者或既逸其不見者抑聖所取者也然哀公問
 投壺二篇與小戴書無甚異禮察篇與經解亦同曾
 子大孝篇與祭義相似則聖已取之篇豈其文無所
 刪者也勸學禮三本見於荀卿子至取舎之説及保
 傅則見於賈誼疏間與經子同者尚多有之按儒林
 傳德事孝宣嘗為信都太傅聖則為九江太守今德
 書乃題九江太守未知何所㨿也大抵漢儒所傳皆
[138-7a]
 出於七十子之徒後之學者僅習小戴記不知大戴
 書多矣其探索隂陽窮析物理推本性命雜言禮樂
 之辨噐數之詳必有自來以是知聖門之學無不偹
 也予家舊傳此書嘗得范太史家一本校之篇卷悉
 同其訛缺謬誤則不敢改益懼其寖久而傳又加舛
 也乃刋置建安郡齋庶可考焉
 史繩祖曰大戴記一書雖列之十四經然其書大抵
 雜取家語之書分析而為篇目又勸學一篇全是荀
[138-7b]
 子之辭保傅一篇全是賈誼疏以子史雜之於經固
 可議矣其公符篇載成王冠祝曰成王冠周公使祝
 雍祝王曰達而勿多也祝雍曰使王近於民逺於年
 嗇於時惠於財親賢使能陛下離顯先帝之光耀以
 承皇天嘉祿欽順仲夏之吉日遵並大道邠或秉集
 萬福之休靈始加昭明之元服推逺稚免之幼志崇
 積文武之寵德肅勤髙祖清廟六合之内靡不息陛
 下永永與天無極然予考之家語冠頌則大戴所取
[138-8a]
 前後文皆同惟家語云周公冠成王而朝於祖命祝
 雍作頌曰祝王達而未幼祝雍辭曰使王近於民逺
 於年嗇於時惠於財親賢而任能其頌曰令月吉日
 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衮職欽若昊天六合是式
 率爾祖考永永無極此周公之制也大戴所載辭冗
 長視此典雅固不類矣而祝辭内有先帝及陛下字
 皆秦始皇方定皇帝及陛下之稱周初豈曽有此可謂
 不經之甚家語止稱王字辭達而義明當以家語為正
[138-8b]
    按大戴禮記本無甚踳駮自小戴之書單行
    而大戴記遂束之髙閣世儒明知月令為吕
    不韋作乃甘棄夏小正篇不用殊不可解學
    齋史氏其論説亦不取大戴然由其説推之
    則大戴記在宋日曾列之於經故有十四經
    之目此亦學者所當知也
 陳振孫曰漢信都王太𫝊戴德延君九江大守聖次
 君皆受禮於后蒼謂大小戴禮者也漢初以來迄於
[138-9a]
 劉向校定中書諸家所記殆數百篇戴德刪其煩重
 為八十五篇聖又刪為四十九篇相傳如此今小戴
 四十九篇行於世而大戴之書所存止此自隋唐志
 所載卷數皆興今同而篇第乃自三十九而下止於
 八十一其前闕三十八篇末闕四篇所存當四十三
 而於中又闕四篇第七十二複出一篇實存四十篇意其
 闕者即聖所刪耶然哀公問投壺二篇與今禮記文
 不異他亦間有同者保傅傳世言賈誼書所從出也
[138-9b]
 今攷禮詧篇湯武秦定取舎一則盡出誼疏中反若
 取誼語勦入其中者公符篇至錄漢昭帝冠辭則此
 書殆後人好事者采獲諸書為之故駮雜不經决非
 戴德本書也題九江太守廼戴聖所歴官尤非是
 王應麟曰大戴禮哀公問投壺二篇與小戴無甚異
 禮詧篇首與經解同曾子大孝篇與祭義相似而曾
 子書十篇皆在焉勸學禮三本見於荀子保傅篇則
 賈誼書之保傅職胎教容經四篇也漢書謂之保
[138-10a]
 傅傳易本命篇與家語同但家語謂子夏問於孔子
 孔子曰然吾昔聞老𣆀亦如汝之言子夏曰啇聞山
 書曰云云大戴以子曰冠其首疑此篇子夏所著而
 大戴取以為記也踐阼篇載武王十七銘蔡邕銘論
 謂武王踐阼咨於太師作几席楹杖器械七銘十有
 八章按後漢朱穆傳注及太平御覽諸書引太公隂
 謀崔駰傳注引太公金匱以諸書叅攷之則又不止
 於十八章矣 又曰大戴禮既已闕佚其間又多雜
[138-10b]
 誤後漢儒林傳與隋經籍志諸書言三禮皆不及大
 戴云
 熊朋來曰大戴第一篇第三十九末篇第八十一中
 間乃有兩篇七十三而闕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六
 十一篇目紊亂尚如此况經文乎小戴刪取為今禮
 記除大學中庸曲禮檀弓月令學記樂記禮運内則
 等篇及冠昏聘射鄉飲諸義尚多可刪而大戴篇中
 所取曾子之言及武王踐阼明堂之類有可取者大
[138-11a]
 戴之明堂位篇能記龜文之位為明堂九十而記之也小
 戴之明堂位又奚取焉且如行以采茨趨以肆夏步中采
 茨趨中肆夏保傅兩言之而玉藻及周禮樂師大馭皆誤
 作趨以采茨行以肆夏鄭康成雖改正於大戴之注明言
 玉藻周禮文誤而玉藻周禮之文鄭氏未及改采茨乃堂
 上之歌詩宜接武而行肆夏乃堂下之金奏宜布武而趨
 學者當依大戴禮及注改正趨行二字也
 鄭元祐曰漢儒傳經雖未必盡純而其間多可采者
[138-11b]
 若大戴禮是已按漢書儒林傳戴德字延君嘗為信
 都太𫝊今大戴禮乃題九江太守戴德撰宋宣和間
 山隂傅崧卿盖已病其訛謬以為世亡漢史而大戴
 禮獨傳後人詎知德為信都太傅歟其為書凡十三
 卷總四十篇隋志亦以為十三卷而夏小正别為卷
 唐志但云十三卷而無夏小正之别至傅氏釐析經
 傳始可讀然今不敢鈔入傅氏說懼紊舊章也若崇
 文總目則十卷而云三十五篇者無諸本可定也或
[138-12a]
 謂漢儒得記禮之書凡二百四篇戴德删之為八十
 五篇謂之大戴禮聖又删德之書為四十九篇謂之
 小戴禮小戴為人見何武傳此所不論然大戴禮首
 題三十九終八十一凡四十三篇中間缺者四篇重
 出一篇其不可復見者則三十八篇故不能合於八
 十五篇之數其缺者既不可復見抑聖取以為小戴
 之書歟其間禮察篇與小戴經解同曾子大孝篇與
 祭義同勸學則荀卿首篇也哀公問投壺二篇盡在
[138-12b]
 小戴書然其諸篇亦多可採潁川韓元吉在淳熈間
 得范太史家本挍定盖謂小戴取之以記禮其文無
 所删者也若夫取舎保傅等篇雖見於賈誼政事書
 然其增益三公三少之貴任與夫胎教古必有其説
 否則不應有是也至於文王官人篇則與汲冢周書
 官人解相出入夫汲冡書出於晋太康中未審何由
 相似也若公符武王祝辭而稱陛下於考古何居餘
 諸篇先儒取以為訓論者謂其探索隂陽窮析理物
[138-13a]
 推本性命嚴禮樂之辨䆒度數之詳要皆有從來苐
 不可致詰然其書度越諸子也明矣海岱劉公庭幹
 以中朝貴官出為嘉興路總管政平訟理發其先府
 君御史節齋先生所藏書刋諸梓寘之學大戴禮其
 一也遂昌鄭某向嘗學於金華胡汲仲先生之門每
 以諸生拜御史公得聞緒論上下數千載亹亹㤀倦
 而公不究德故始發於嘉興公公以某嘗承教於御
 史公也故授某識之卷末云
[138-13b]
 黄佐曰大戴禮記十三卷漢信都王太傅戴德所纂
 葢因河間獻王所得百三十一篇劉向挍定又得明堂隂
 陽記三十二篇德刪其煩重為八十五篇其篇目始三十九
 終八十一中間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第六十一四篇復
 闕第七十三一篇複出末復闕四篇總四十篇葢小戴
 所取後人合其餘篇仍為大戴記者也雖為小戴摘
 取而精粹之語往往猶有存者投壺哀公問小戴旣
 已取去而此猶存投壺公冠諸侯遷廟諸侯釁廟呉
[138-14a]
 澄取入儀禮逸經朝事一篇取以備覲禮之義哀公
 問衍去保傅傳多與賈誼語同公符篇錄孝昭冠詞
 故朱子謂大戴禮多雜誤難讀先正劉定之有言非
 禮之亡也漢儒去取之不精也盖韙言云
 周氏西麓渉筆曰大戴禮公冠篇載漢昭帝冠辭及
 郊天祀地迎日三辭皆典馴簡樸有史佚祭公風味
 班固徒取麟馬以下夜祠諸篇文詞峭美者入禮樂
 志此皆不錄可恨也
[138-14b]
 陸元輔曰大戴禮主言第三十九與家語王言解大
 同小異哀公問五義第四十與家禮五儀解前半篇
 同哀公問於孔子第四十一自章首至然後能以其
 能教百姓家語問禮篇有之孔子侍坐以下與家語
 大婚解略同禮三本第四十三荀卿禮論篇有之比
 此加詳禮察第四十六自篇首至徙善逺罪而不自知
 經解終篇有之取舎之説取賈誼疏保傅第四十八
 前半與賈誼疏同曾子大孝第五十二禮記祭義有
[138-15a]
 此而加詳衛將軍文子第六十自首至亦未逢明君也
 與家語弟子行篇略同五帝德第六十二家語亦有
 此篇大略多同勸學第六十四自首至豈有不聞
 哉與荀子勸學篇大同小異末叚荀子宥坐篇有此
 多不同子張問入官第六十五與家語大同小異盛
 德第六十六自民之為奸邪以下家語有之而詳略
 不同德法者御民之銜至御天地與人與事者亦有
 六政家語執轡篇有之大抵相似朝事義第七十七
[138-15b]
 自聘義至諸侯務焉與聘義同投壺第七十八禮記
 亦有此篇比之為畧公符第七十九家語冠頌有是
 而不同本命第八十家語有是篇而略自有恩有義
 至聖人因教以制節與禮記喪服四制同易本命八
 十一凡地以下至聖人為之長家語執轡篇有之要
 之先儒所記禮書七十四篇皆七十子之徒及周秦
 間老儒相傳先王之制及孔氏之微言而漢儒會粹
 之大戴小戴又遞為删定故其書與他書異同者如
[138-16a]
 此
盧氏辨/大戴禮注
   存
 後周書盧辨字景宣范陽涿人博通經籍為太學博
 士以大戴禮未有解詁乃注之其兄景裕謂曰昔侍
 中注小戴今爾註大戴庶纂前修矣累遷尚書右僕
 進位大將軍
 王應麟曰大戴禮盧辨注非鄭氏朱文公引明堂篇
[138-16b]
 鄭氏注云法龜文未考北史也
馬氏定國/大戴禮辨
  一卷
   佚
 元好問曰定國字子卿荏平人阜昌初齊王豫授監
 察御史仕至翰林學士自號薺堂先生
呉氏澂/大戴禮序錄
  一篇
[138-17a]
   存
 澂自述曰大戴記三十四篇澂所序次按隋志大戴
 記八十五篇今其書闕前三十八篇始三十九終八
 十一當為四十三篇中間第四十三第四十四第四
 十五第六十一四篇復闕第七十三有二總四十篇
 據云八十五篇則末又闕其四或云止八十一皆不
 可考竊意大戴類粹此記多為小戴所取後人合其
 餘篇仍為大戴記已入小戴記者不復錄而闕其篇
[138-17b]
 是以其書冗泛不及小戴書甚盖彼其膏華而此其
 查滓耳然尚或間存精語不可棄遺其與小戴重者
 投壺哀公問也投壺公冠諸侯遷廟諸侯釁廟四篇
 旣入儀禮逸經朝事一篇又入儀禮傳哀公問小戴
 已取之則於彼宜存於此宜去此外猶三十四篇夏
 小正猶月令也明堂猶明堂位也本命以下雜錄事
 辭多與家語荀子賈傅等書相出入非專為記禮設
 禮運以下諸篇之比也小戴文多綴補而此皆成篇
[138-18a]
 故其篇中章句罕所更定惟其文字錯誤參互考挍
 未能盡正尚俟好古博學之君子云
 
 
 
 
 
 
[138-18b]
 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一百三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