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18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九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春秋二十二/
張氏洽/春秋集傳
  二十六卷
   佚
春秋厯代郡縣地里沿革表
[189-1b]
  二十七卷又目錄二卷
   佚
春秋集注
  十一卷又綱領一卷
   存
 洽進書狀曰竊以為春秋一書聖筆所刋皆因時君
 之行事斷以是非之公示之萬世而生人之大倫致
 治之大法所賴以不泯者也嘗從師友傳習講論凡
[189-2a]
 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與漢唐以來諸儒之議論莫
 不考覈研究㑹其異同而參其中否積年既乆似有
 得於毫髮之益過不自度取其足以發明聖人之意
 者附於每事之左以為之傳名曰春秋集傳既又因
 此書之麤備復倣先師文公語孟之書會其精意詮
 次其説以為集注而間有一得之愚則亦竊自附於
 諸賢之説之後雖生平心思萃在此書然智識昬耗
 學殖弗深豈敢自謂盡得聖人筆削之大指至於地
[189-2b]
 理一書則以封域分合之參差古今名號之因革此
 同彼異驟改忽更散此羣書莫能統會蓋自誦習之
 初已病其然乃博稽載籍重加參究竊規司馬遷十
 表之模範述為一編以今之郡縣為經而緯以上下
 數千年異同之故庶幾案圖而考百世可知然而私
 家文籍所有幾何郡邑圖志未閲千一雖綱條麤立
 而其間遺闕尚多有之故凡後來之升降諸書之所
 未載聞見之所未詳大抵皆仍其舊而已牴牾舛謬
[189-3a]
 不敢自保始蓋期於餘力休暇之時尚求它書增而
 備之而自登仕版心志專於所職不復能有所是正
 間當甲申待次庚寅奉祠以來僅能整次集注之書
 麤成編次猶冀未遂首邱之日凡有一聞一見悉皆
 刋定使就條理未嘗敢以為成書也載惟草野愚儒
 章句末學豈應妄有著述所以犯是不韙者不過以
 前賢已成之説畧加編剗統會羣言掊擊偽辨以私
 便覽觀而已敢圖公朝俯加訪問稱其有補治道給
[189-3b]
 札取將且欲以上備乙夜之覽殊命下臨不勝驚懼
 然在疏遠賤士匿不以聞秪益為罪但惟此書實未
 得為全備故自聞命之後雖復益加修潤而自顧蕪
 陋何所取材踧踖累月不敢以進而終以方命為懼
 是以卒忘其冒昧而徑以上陳其春秋集傳二十六
 卷春秋集注一十一卷並綱領一卷厯代郡縣地理
 沿革表二十七卷並目錄二卷已送臨江軍繕寫裝
 褙了畢敢因申發之次具此申控情愫欲望朝廷先
[189-4a]
 賜看詳如其書無所發明迂濶於事即乞免行奏御
 塵瀆睿覽若猶採其葑菲遂以投進伏乞敷奏前件
 所陳冀逃有隱之誅洽無任惶懼俟命之至端平元
 年九月日朝奉郎直祕閣主管建康府崇禧觀賜緋
 張洽狀
 曾孫庭堅後序曰曾大父文憲公所著春秋集傳集
 注地理沿革表三書宋端平甲午宣進於朝付祕閣
 後集注刋郡庠景定庚申燬焉皇元大德庚子雪崖
[189-4b]
 黄先生慨是書之不傳而願見者衆欲鋟梓而未集
 辛丑歲文臺二提舉張思敬滕斌亦求助好事者僅
 成三卷瑞教虞汲留洪上其事於文臺轉申憲司時
 魯齋副使臧公移文本路總府下學刋刻集傳沿革
 二書集傳雖成而主司任事不得其人遂致章卷倒
 亂文字差訛不可讀屏廢乆之而沿革一書亦無復
 舉行迨皇慶癸丑冬江南諸道行御史臺行移各路
 春秋用張主一傳延祐庚寅紹興科目而遠方士友
[189-5a]
 購求傳注者頗多時李廣文萬敵主教此邦俾庭堅
 赴學挍正補刋於是集傳始為全書流行四方而庭
 堅所刋集注拘於授徒竟弗克就延祐庚申冬訓導
 郡庠與學正涂鼎語及集注沿革之未成遂以其事
 上申總府適際提舉學校官趙文炳為賢德君子即
 出學帑以成集注不三月而訖工庭堅識其事於卷
 尾
 江西通志張洽字元德清江人嘉定初進士厯官著
[189-5b]
 作佐郎卒諡文憲
 納蘭成德序曰清江張元德遊朱子之門為白鹿書
 院長終著作佐郎迨除直寳章閣而元德已殁矣其
 於春秋有集傳集注地理沿革表三書端平中進於
 朝宣付祕閣朱子常報元德書矣春秋某所未學不
 敢強為之説而於尚書則謂老師宿儒所未曉者夫
 學至朱子知足以知聖人矣而於尚書春秋無傳非
 不暇為亦愼之至也明洪武初頒五經四子書於學
[189-6a]
 官傳注多宗朱子惟易則兼用程朱傳義春秋則胡
 氏傳張氏注竝存乆之習易者舍程傳而專宗朱子
 習春秋者胡傳單行而集注流傳日鮮矣余誦其書
 集諸家之長而折𠂻歸於至當無胡氏牽合之弊允
 宜頒之學官者也昔明太祖不主蔡仲默七政左旋
 之説乃命學士劉三吾率儒臣二十六人更定書傳
 曰書傳㑹選今其書漸廢而仍行蔡傳顧元德是書
 昔之所頒行者反不得與蔡氏竝書之取舍興廢蓋
[189-6b]
 亦有幸不幸焉可感也已
 陸元輔曰春秋集注十一卷清江張洽元德撰朱子
 門人也洪武中命士子習胡氏兼用洽注自永樂中
 集大全專以胡氏為主采其與胡氏相發明者去其
 與胡氏相刺戾者自此學者不復知有洽書矣然即
 春王正月解觀之本朱子之説而以改月改時為正
 勝於康侯夏時冠周月之義多矣舉一可以例其餘
 知此書之不可不讀也
[189-7a]
    按張氏集注釋春王正月云此所謂春乃建
    子月冬至陽氣萌生在三統曰天統蓋天統
    以氣為主故月之建子即以為春其説與胡
    氏夏時冠周月之義别一開卷便枘鑿不相
    入宜士子棄之惟恐不遠矣今春秋大全專
    襲環谷汪氏纂疏汪氏既主胡傳故張氏之
    注不復見錄若纂修大全諸公張氏集注並
    未寓目非以其與胡氏刺戾去之也
[189-7b]
范氏士衡/春秋本末 尊經傳
   佚
 南昌府志士衡字正平豐城人馬平主簿謂春秋一
 經其説漫衍皆傳注害之作尊經傳及春秋本末晚
 師朱晦菴晦菴稱為老友其書謝艮齋諤為編次而
 序之
鄭氏可學/春秋博議
  十卷
[189-8a]
   佚
 閩書可學字子上莆田人受業朱文公晚以特科授
 惠州文學補衡州司户
廖氏德明/春秋會要
   佚
 閩書廖德明字子晦延平人受業朱文公舉進士累
 知廣州遷吏部左選郎官奉祠
王氏介/春秋臆説
[189-8b]
  十卷
   佚
 眞德秀志墓曰介字元石世家於吳徙金華受學於
 呂成公紹興庚戌進士三人及第厯官國子監祭酒
 以右文殿修撰知嘉興府改知慶元兼沿海制置
 繆泳曰金華王介朱文公弟子嘗知嘉興府事卒諡
 忠簡
鄭氏文遹/春秋集解
[189-9a]
   佚
鄒氏補之/春秋注
   佚
孫氏調/左氏春秋事類
  二十卷
   佚
蔡氏沆/春秋五論
  五卷
[189-9b]
   存
 閩書沆字復之元定三子使淵紹易學沈紹書學而
 以發明春秋屬沆所著春秋五論行世人稱復齋先
 生
 沆自序曰慶元丁巳春先君謫舂陵以易授兄淵以
 皇極命弟沈著沆承乎春秋竊惟麟經一書乃先聖
 孔夫子之親筆聖人體道經世之志存焉雖假託二
 百四十二年南靣之權使亂臣賊子禁制之而不得
[189-10a]
 肆其欲然褒貶公平是非的實善惡暴白而萬世之
 名分於是乎定非若他經可以訓詁通也自左氏公
 榖以來傳注者無慮百家往往辭舛意詭訖無定説
 聖人之宏綱大㫖鬱而不彰致使荆公目之為斷爛
 朝報經筵不以進講考官不以取士謂非聖經以衆
 謬所晦而安石無獨見之明耶故武夷胡先生研窮
 編輯著為成書正以扶三綱叙九法尊王賤霸内夏
 外夷而聖人精微之㫖已闡揚於當世矣豈沆淺見
[189-10b]
 薄識所能彷彿其萬一哉但其中於賵仲子納郜鼎
 皆為私欲所勝有以致之又如彼此一事彼以為是
 此以為非前後一人前以為褒後以為貶或以爵號
 或以日月或書侯書子書名書字書人書州書國前
 氏後名是非褒貶殆有不同紛紜聚散各立一偏之
 見若此者不得不推求大端研究其的實作此五論
 以辨正之使後世學者之讀麟經曉然知春秋大義
 所在而是非曲直有不可掩者以繼先人之緒耳豈
[189-11a]
 敢妄有所議以取僭踰之罪云
 熊禾序曰春秋者聖人史外傳心之要典萬世人主
 善惡之龜鑑也筆削之精微義理之浩瀚使無武夷
 胡先生諸儒以發明之則人心貿貿焉莫知所之人
 欲肆而天理滅矣安能俾世之復治也耶予嘗讀是
 書麤知其中之大意而精詣之㫖尚未能明咸淳甲
 戌試春闈幸官寧武州而竊有志焉蓋竭精力者九
 年而稾本燼於丙子之厄太母少帝三宫俱已屈膝
[189-11b]
 己卯皇綱弗振無䇿匡救保全是乃天地間一罪人
 也因與胡君庭芳劉君省軒相與講切僂指蓋十有
 七年矣一日蔡君希聖挈書一帙示予拜而言曰此
 書乃吾曾祖復齋公承高大父西山公之屬所作春
 秋五論也予聞之歛容避席披視誠道德仁義之言
 經綸康濟之學而其發明天命人心之懿敷揚聖經
 賢傳之㫖闡筆削之謹嚴辨褒貶之攸當義利之明
 書變之論其要悉備於此誠為學者之指南復齋先
[189-12a]
 生之功大矣先生諱沆字復之師事文公朱先生及
 受家庭父兄之教隱於西山前湖書室聚徒談道相
 樂自號一菴居士復齋先生其學者之所尊云餘詳
 徐君所作先生之墓銘無容予之重贅
 蘇天爵後序曰予前總政中書弼直左右為聖天子
 之股肱耳目無暇及於詩書今者奉勅來鎭南服藩
 屏無事留情諸子百家之學博詢春秋名家得復齋
 蔡先生所作春秋五論與南陽山長張義秉燭讀之
[189-12b]
 終篇見其辭嚴義正句語警切使何休諸儒復生亦
 心服而效法之相與起先生於九原而講明焉不但
 缺/ 也若先生可謂有功於春秋有補於後學者也
 重加挍定正其訛舛使聖經賢傳復明於世後之有
 志於聖賢之學者卓然有守將尊信於經之不暇而
 不惑於是非曲直之途矣其項氏易翫辭占家記已
 行惟蔡氏春秋五論罕有知者世鮮克傳予官鄂省
 始屬山長張義梓行以惠天下四方學者當珍重之
[189-13a]
 為拱璧云
 蔡有鵾曰予族祖復齋先生作春秋五論府縣諸志
 載之甚詳況熊勿軒先生序之眞西山先生跋之其
 刻於文集已明矣即舊志世家云文節公嘗語三子
 曰淵紹吾易學沈演吾皇極數而春秋則屬知方焉
 知方即復/齋更名此鑿鑿可據者今熊氏以五論為勿軒著
 則非矣故援考諸書所載以正之即勿軒文集與行
 狀皆云勿軒著有春秋通解而勿軒送胡庭芳後序
[189-13b]
 曰早歲成春秋通解一書又厄於火云云/奈何以五
 論而為通解耶此熊氏子孫不察之過也
 余用賓跋曰春秋五論復齋蔡先生諱沆字復之者
 所作也文學精義學博而要本之以天命叙之以民
 彞達之以時中斷之以通誼眞得聖人作經之大㫖
 顧學者疎陋未有深究其説者呂氏則有或問五卷
 實與此書相為經緯然五論綱領也或問條目也欲
 觀或問必自五論始三山學宫舊刋或問而此書罕
[189-14a]
 有知者予故正其亥豕使竝傳於世為君臣父子而
 欲通春秋之義者可由此門而入以得其㫖意之大畧
 矣
虞氏知方/春秋大義
  二十二卷
   佚
春秋衍義
  三卷
[189-14b]
   佚
 眞德秀序曰右春秋大義二十二卷衍義三卷建陽
 虞君知方復之所著也初西山蔡先生以道學名當
 世有子三人焉長伯靜次復之又其次仲默復之雖
 出後虞氏而其學固蔡氏之學也先生於經亡不通
 而未及論著顧嘗語三子曰淵女宜紹吾易學曰沈
 女宜演吾皇極數而春秋則屬知方焉既而易皇極
 二書成獨春秋未得要領居一日讀易豁然有悟曰
[189-15a]
 夫易之一卦一爻為義各異而謂春秋以一例該衆
 事可乎學者以義求經而不以例求經庶幾得聖人
 之意矣乆之讀書又豁然有悟曰道心者義理之正
 也人心者血氣之私也正者易晦而私者易流大舜
 所以有危微之戒也春秋二百四十餘年間諸侯大
 夫行事其𤼵於道心者亡幾而凡毁彞倫基禍亂者
 皆人心之為也故經於賵仲子納郜鼎皆據大義以
 止私欲之流一書綱領大率在此吾聖人之心即舜
[189-15b]
 之心也夫易書之與春秋其為教亦不同而君於是
 得春秋之指焉蓋天下之理無二致故聖人之經亦
 無異指昧者析之而通者一之也西山於是乎得所
 託哉君又將為王綱霸統一書明王道所由廢與霸
 權所自起使萬世人主知履霜堅氷之戒尤有功於
 世教云
陳氏宓/春秋三傳抄
   佚
[189-16a]
 宋史陳宓字師復莆田人丞相俊卿之子少嘗及登
 朱熹之門長從黄幹遊以蔭補官厯提點廣東刑獄
 直祕閣贈直龍圖閣
陳氏思謙/春秋三傳㑹同
  四十卷
   未見一齋書目有/
 閩書陳思謙字退之龍溪人
 陸元輔曰思謙嘗魁鄉薦見知於朱子語門人李唐
[189-16b]
 咨以女妻焉
黄氏東/春秋大㫖
   佚
 戴詵曰東字仁卿幹之兄
時氏瀾/左氏春秋講義
  宋志十卷
   佚
趙氏彦秬/春秋左氏發微
[189-17a]
  十卷
   佚
 兩浙名賢錄趙彦秬字周錫東陽人師事呂祖謙擢
 取應科授右選精春秋左氏傳作發微一百篇以進
 上嘉之旋借和州觀察使充接伴副使隆興元年登
 進士擢宣義郎終睂州通判
劉氏伯証/左氏本末 三傳制度辨
   俱佚
[189-17b]
 徽州府志伯証字正甫歙縣人
趙氏崇度/左氏常談
   佚
 眞德秀志墓曰崇度字履節丞相忠定公子也為右
 曹郎中提舉湖南常平改江西以朝散大夫致仕
賀氏升卿/春秋㑹正論
  一卷
   佚
[189-18a]
 周必大曰永新賀升卿著春秋㑹正論
林氏拱辰/春秋傳
  宋志三十卷
   佚
 温州府志林拱辰字巖起平陽人淳熈戊戌武舉換
 文登第厯工部尚書廣東經畧安撫使有春秋傳刋
 於婺州
王氏文貫/春秋傳
[189-18b]
   佚
 程端學曰字貫道四明人
潘氏好古/春秋説
   佚
胡氏維寧/春秋類例
   佚
左氏類編
   佚
[189-19a]
余氏克濟/春秋通解
  十五卷
   佚
 閩書克濟字叔濟安溪人慶元五年登第為浙西常
 平幹官終梅州知州其學邃於春秋著通解十五卷
丁氏錟/春秋要解
   佚
葉氏儀鳯/左氏聨璧
[189-19b]
  八卷
   佚
 趙希弁曰右三山葉儀鳯子儀撰乃對偶之書也
楊氏泰之/春秋列國事目
  十五卷
   佚
公羊榖梁傳類
  五卷
[189-20a]
   佚
林氏萬頃/春秋解
   佚
陳氏琰/春秋傳解
  十卷
   佚
左氏世系本末
  四十卷
[189-20b]
   佚
 金華府志琰字仲叔嘉定十六年擢武舉以閤門舍
 人出知辰州
 
 
 
 
 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