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6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經義考卷二百六十六
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毖緯四/
春秋緯
七録宋均注三十卷新唐志三十八卷/
佚
春秋演孔圖
[266-1b]
佚
何休曰得麟之後天下血書魯端門曰趨作法孔聖
没周姬亡彗東出秦政起胡破術書記散孔不絶子
夏明日徃視之血書飛為赤烏化為白書署曰演孔
圖中有作圖制法之狀
孫㲄曰此耑為血書鳥圖而述故以演孔立名
按其書雖曰演孔并及孟子生時有五色雲
之瑞云
[266-2a]
春秋孔録法
佚
春秋説題辭
佚
孫㲄曰撰書者綂諸緯之義而繹其文
按説題辭文多係汎論其言雨雪曰盛陽之
氣温暖為雨隂氣薄而脅之則合而為電盛
隂之氣凝滯為雪陽氣薄而脅之則散而為
[266-2b]
霰一歲三十六雨天地之氣宣十日小雨應
天文也十五日大雨以斗運也大節二十四
小節十二功德分也故一歲三十六雨其言
嘉禾曰天文以七列精以五故嘉禾之滋莖
長五尺五七三十五神盛故連莖三十五穗
以成盛德禾之極也餘不具録
春秋元命包
佚
[266-3a]
張衡曰春秋元命包中有公輸班與墨翟事見戰國
非春秋時也
孫㲄曰元大也命者理之隱深也包言乎其羅絡也
萬象千名靡不括也
按是書雖佚而其文存於今者較他緯為多
其言三才畧備如曰天不足西北陽極於九
故周天九九八十一萬里天如雞子天大地
小表裏有水日左行周天二十三萬里日圓
[266-3b]
望之廣尺以應千里日尊故滿明故精在外
常盛無虧也陽數起於一成於三故日中有
三足烏太隂水精為月兩設以蟾蜍兎者隂
陽相居明陽之制隂隂之倚陽也隂陽聚而
為雲和而為雨揚而為雪合而為雷激而為
電交而為虹霓散而為露凝而為霜怒而為
風亂而為霧霧隂陽之氣也霜以殺木露以
潤草歲之為言遂也三年一閠以起紀也冬
[266-4a]
至百八十日春夏成夏至百八十日秋冬成
合三百六十日歲數舉陽氣數極於三故時
三月陽數極於九故三月一時九十日正朔
三而改文質再而復天人同度正法相受日
月出内道璇璣得常五星皆大其事亦大皆
小其事亦小早出為盈盈者為客晚出為縮
縮者為主同舍為合相陵為鬭此言乎天也
其曰地承氣而立載水而浮自東極至於西
[266-4b]
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八歩所以右轉者氣
濁精少含隂而起遲故右轉迎天佐其道也
地出雲起雨以合從天下勤勞出於地功歸
於天此言乎地也其曰昴畢閒為天街散為
冀州分為趙國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軫
散為荆州分為楚國虛危之精流為靑州分
為齊國天氐流為徐州别為魯國五星流為
兖州分為鄭國鉤鈐别為豫州井鬼散為雍
[266-5a]
州分為秦國觜參流為益州箕星散為幽州
分為燕國營室流為并州分為衛國之鎭此
兼言乎星土也其曰五氣之精交聚相加隂
陽之性以一起人副天道故生一子頭上圓
象天氣之府也歲必十二故人頭長一尺二
寸顔之言氣畔也陽立於五故顔博五尺天
有攝提人有兩睂為人表候陽立於二故睂
長二寸舌之為言達也陽立於三故舌在口
[266-5b]
中者長三寸象斗玉衡隂合有四故舌淪入
嗌内者長四寸唇者齒之垣也肝者木之精
目者肝之使也肺者金之精鼻者肺之使也
心者火之精耳者心之候也火成於五故人
心長五寸腎者水之精隂者腎之寫也脾者
土之精口者脾之門戸也脾為胃之主胃者
榖之委也膀胱者肺之府也髮精散為鬚髯
腦之為言在也人精在腦膏者神之液也掌
[266-6a]
圓法天以運動指五者法五行陽立於三故
人脊三寸而結隂極於八故人旁八幹長八
寸臍者下流竝㑹合為臍腹腰上者為天陽
之狀也腰而下者為地隂之象也數合於四
故腰周四尺髀之為言跂也隂二故人兩髀
此言乎人也其曰元者氣之始也春者四時
之始也王者受命之始也正月者政教之始
也公卽位者一國之始也此則其書冠以春
[266-6b]
秋之名之義也
春秋包命
七録二卷
佚
按隋志注有春秋包命二卷疑即元命包
春秋文曜鉤
佚
孫㲄曰大率闡星曜而幽曲言之故曰鉤
[266-7a]
按鄭康成注周禮云五帝五色之帝蒼曰靈
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
含樞紐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
曰汁光紀顓頊食焉其説本於文曜鉤又星
土占云斗者天之喉舌布度定紀分州繫象
華岐以北龍門積石至三危之野雍州屬魁
太行以東至碣石王屋砥柱冀州屬樞三河
雷澤東至海岱以北兖州青州屬機䝉山以
[266-7b]
東至江南㑹稽震澤徐揚之州屬權大别以
東至雷澤九江荆州屬衡荆山西南至岷山
北距鳥鼠梁州屬開陽外方熊耳以至泗水
陪尾豫州屬瑤光此九州屬北斗星有七州
有九但兖青徐揚并屬二州故七星主九州
也其文亦本文曜鉤
春秋運斗樞
佚
[266-8a]
孫瑴曰此耑述璿璣不及衆星故以斗名篇
按春秋昭公二十有五年經書有鸜公羊/作鸛鵒
來巢三傳皆同獨運斗樞文曰有鸛鵒來巢
於榆見公羊傳疏
又按運斗樞主言北斗測驗而作故其文曰
北斗七星第一天樞第二璇第三璣第四權
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第一至第四
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合而為斗居隂布陽
[266-8b]
故稱北斗樞星散而為麞為虎為象又為雲
母璇星散而為橘為薑機星散而為鷃為雉
為鶉為菝葜權星散而為蘼蕪玉衡散而為
雞為鴟為兎為鼠為李為桃為椒為荆為榆
又為菖蒲瑤光散而為人蓡為象為鹿為麋
為烏為雀為燕為鵲為鷹為龜天樞得則景
星見甘露零鸞鳥集朱草生失則虎銜魚璇
星得則嘉禾液失則薑生翼機星得則狐九
[266-9a]
尾失則鶉生鷃無頭權星得則日月光烏三
足玉衡得則麒麟生百獸率舞靈龜躍椒桂
連萬人壽不明則菖蒲冠環李生𤓰雄雞五
足瑤光得則醴泉陵出黑芝烏反哺不明則
人蓡不生服翼九足彘生鹿攜則服翼兩頭
竝翔失則兎出月
春秋感精符
佚
[266-9b]
孫瑴曰此言一切災祥皆精神之感召而天物來符
故多述人事
按徐氏公羊傳疏引感精符文云蒼帝之始
二十八世滅蒼者翼也滅翼者斗滅斗者參
滅參者虛滅虛者房并録其注云堯翼之星
精在南方其色赤舜斗之星精在中央其色
黄禹參之星精在西方其色白湯虛之星精
在北方其色黑文王房之星精在東方其色
[266-10a]
青其説亦不經甚矣
又按春秋僖公二年書冬十月不雨三年春
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何氏公羊
注引感精符文云僖公得立欣喜不恤庻衆
比致三旱即能退辟正殿餙過求己循省百
官放佞臣郭都等理寃獄四百餘人精誠感
天下不雩而得澍雨此事左氏内外傳俱不
載
[266-10b]
又按李善注文選引春秋感精記云西秦東
闞謀襲鄭伯晉成同心遮之殽谷反呼老人
百里子哭語之不知泣血何益疑即感精符
之文非别一書也
春秋合誠圖
佚
孫瑴曰此主赤龍一圖立名
按天文地理各有所主北斗有七星天子有
[266-11a]
七政也又明堂位在辰巳者木火之際辰木
也巳火也木生數三火成數七政在三里之
外七里之内此二則合誠圖之文
春秋考異郵
佚
孫㲄曰此耑談物應郵尤通
按賈氏齊民要術引考異郵文云陽物大惡
水故蠶食而不飲陽立於三春故蠶三變而
[266-11b]
後消死於三七二十一日故二十一日而繭
春秋保乾圖保或作寶/
宋衷注
佚
書正義引之云移河為界在齊吕塡遏八流
以自廣又李善注呉都賦引保乾圖文曰日
以圓照月以虧全宋均注曰全十五日時也
又注魏都賦引保乾圖文曰五運七變各以
[266-12a]
類驚宋衷注曰五運五行用事之運也又晉
書刑法志引保乾圖文云王者三百年一蠲
法
春秋漢含孳
佚
按李善注西都賦引漢含孳文云強榦弱流
天之道宋均注曰流猶枝也
又按漢含孳文有足采者曰三公在天為三
[266-12b]
台九卿為北斗三公象五岳九卿法河海二
十七大夫法山陵八十一元士法谷阜合為
帝佐以匡綱紀又穴藏之蟻先知雨隂曀未
集魚已噞喁巢居之鳥先知風樹木未搖禽
已刷羽
春秋佐助期
佚
孫瑴曰此主為炎漢佐命豫識其籙故蕭何之狀見
[266-13a]
於圖文
按李淳風乙巳占列占候諸家冇春秋佐助
期占又按列宿所居角為天門亢為廟庭房
為四表心為明堂尾箕后宫之場昴畢為天
街觜觿天廟天女主布帛虛主禮堂營室主
軍糧奎主武庫婁主苑牧胃主倉廪昴主獄
事東井主水衡鬼主神明柳主教令皆見佐
助期文外箕為天口見詩推度災翼為天倡
[266-13b]
見合誠圖
春秋握成圖
佚
按握成圖疑即合誠圖
春秋濳潭巴
佚
孫瑴曰濳潭者水之沈深也巴又水之屈曲也蜀江
學巴字而流蓋其遠也撰名如此弔詭之甚矣
[266-14a]
按日蝕自甲子至癸亥天文異畧各有其占
劉昭注續漢書志引濳潭巴文云甲子蝕有
兵敵強臣乙丑蝕闕/丙寅蝕乆旱丁卯蝕有
旱有兵戊辰蝕闕/己巳蝕闕/庚午蝕後火燒
官兵辛未蝕大水壬申蝕水滅陽潰隂欲翔
癸酉蝕連隂不解淫雨毁山有兵甲戌蝕草
木不滋王命不行乙亥蝕東國發兵丙子蝕
闕/丁丑蝕闕/戊寅蝕闕/己卯蝕闕/庚辰蝕彗
[266-14b]
星東至有宼兵辛巳蝕闕/壬午蝕乆雨旬望
癸未蝕仁義不明甲申蝕闕/乙酉蝕仁義不
明賢人消丙戌蝕闕/丁亥蝕匿謀滿玉堂戊
子蝕宫室内淫雌必成雄己丑蝕天下倡亂
庚寅蝕將相誅大水多死傷辛卯蝕臣代其
主壬辰蝕河海決乆霧連隂癸巳蝕闕/甲午
蝕闕/乙未蝕天下多邪氣鬱鬱蒼蒼丙申蝕
諸侯相攻丁酉蝕闕/戊戌蝕有土殃主后死
[266-15a]
天下諒隂己亥蝕小人用事君子縶庚子蝕
闕/辛丑蝕主疑臣壬寅蝕天下苦兵大臣驕
横癸卯蝕闕/甲辰蝕四騎脅大水乙巳蝕闕/
丙午蝕闕/丁未蝕王者崩戊申蝕地動搖侵
兵强己酉蝕闕/庚戌蝕闕/辛亥蝕子為雄壬
子蝕妃后專恣女謀主癸丑蝕闕/甲寅蝕雷
電擊殺骨肉相攻乙卯蝕雷不行雪殺草不
長姦人入宫丙辰蝕闕/丁巳蝕下有敗兵戊
[266-15b]
午蝕乆旱榖不傷己未蝕闕/庚申蝕闕/辛酉
蝕女謀主壬戌蝕闕/癸亥蝕天子崩其占辭
不同惜乎成闕文矣
又按前闕占辭者二十有四日孫氏古微書
有之曰乙丑蝕大旱戊辰蝕地震隂盛己巳
蝕火災丙子蝕夏霜為災丁丑蝕三公有罪
戊寅蝕天下大風己卯蝕多盜辛巳蝕后妃
有謀甲申蝕四月雨霜丙戌蝕多寃訟癸巳
[266-16a]
蝕權不一甲午蝕蟲螟為害丁酉蝕侯王侵
庚子蝕君有疑癸卯蝕外國伐王乙巳蝕東
國起兵丙午蝕民多流亡己酉蝕有相疑者
庚戌蝕臣下相侵癸丑蝕水潦為敗丙辰蝕
山水大出己未蝕王失其土庚申蝕外國相
侵壬戌蝕羣小用事君子縶不知其從何處
捃拾也
春秋考曜文
[266-16b]
佚
按考曜文有云王者徃也神所輸向人所樂
歸藝文類聚有之
春秋命厯序
佚
續漢書律厯志曰元命包乾鑿度皆以為開闢至獲
麟二百七十六萬歲及命厯序積獲麟至漢起庚子
蔀之二十三歲竟己酉戊子及丁卯蔀六十九歲合
[266-17a]
為二百七十五歲漢元帝歲在乙未上至獲麟則歲
在庚申推此以上上極開闢則不在庚申讖雖無文
其數見存而馮光陳晃以為開闢至獲麟二百七十
五萬九千八百八十六歲獲麟至漢百六十一歲轉
差少一百一十四歲云
孔頴達云緯候之書及春秋命厯序言五帝傳世之
事為毛説者皆所不言
王應麟曰漢志魯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旦冬至殷
[266-17b]
厯以為壬子春秋緯命厯序云僖公五年正月壬子
朔旦冬至然則緯與殷厯同故劉洪云甲寅厯於孔
子時效即命厯序所謂孔子修春秋用殷厯也
按命厯序文皆荒唐謬悠之説不足録
春秋玉版讖
佚
按沈約宋書符瑞志引之云代赤者魏公子
春秋句命決
[266-18a]
佚
右見羅苹路史注
春秋含文嘉
佚
按白虎通徳論引春秋含文嘉文云天子墳
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
樹以欒士四尺樹以槐庻人無墳樹以楊柳
又别引含文嘉文云殷爵三等周爵五等又
[266-18b]
云天子射熊諸侯射麋大夫射虎豹士射鹿
豕雖不言春秋度即其書中語也
春秋括地象
佚
按緯書止有河圖括地象若春秋括地象言
毖緯者不及惟隋著作佐郎杜公瞻纂編珠
引其文云河有九曲發崑崙為地首至積石
為地門出龍門為天橋至卷重山為地咽貫
[266-19a]
砥柱觸閼流山為地喉至洛汭為地腰至大
伾山為地齒至大陸為地腹東至碣石入於
海為天臍此可補禹貢注疏之闕
春秋文義
佚
按白虎通德論引其文云天子社廣五丈諸
侯半之其色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
上冒以黄土
[266-19b]
春秋内事
七録四卷通志六卷/
佚
孫瑴曰春秋孝經各有内事俱有宋均注
按枚乘七發歸神日母李善注引内事文云
日者陽徳之母又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
也地有十二分王侯之所居也亦内事文
春秋秘事
[266-20a]
七録十一卷
佚
春秋録圖
佚
按録圖文有曰蒼精萌姬稷之後昌見李善
文選注
春秋災異
隋志郗萌撰十五卷
[266-20b]
佚
隋書漢末郎中郗萌集圖緯讖雜占為五十篇謂之
春秋災異
孫瑴曰漢郎中郗萌集圖緯讖雜占為五十篇於是
七經緯各自為篇部至宋均始合而集之得三十卷
緫名曰春秋災異而言緯者始主春秋諸書徵引殊
不别疏皆曰春秋緯以故緯之篇春秋為多
春秋少陽篇 撰命篇
[266-21a]
佚
王應麟曰論語疏按春秋少陽篇伯夷姓墨名允字
公信伯長也夷諡叔齊名智字公達伯夷之弟齊亦
諡也眞宗問陳彭年墨允墨智何人彭年曰伯夷叔
齊也上問見何書曰春秋少陽篇
按徐氏公羊傳疏引撰命篇文云孔子年七
十歲知圖書作春秋
[266-21b]
經義考卷二百六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