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10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一百九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
   詩十二/
魏氏了翁/毛詩要義
  宋志二十卷
   未見
錢氏文子/白石詩傳
[109-1b]
  宋志二十卷
   存
 魏了翁序曰古之言詩以見志者載於魯論左傳及
 子思孟子諸書與今之為詩事實文義音韻章句之
 不合者蓋十六七而貫融精粗耦合事變不啻自其
 口出大抵作者本諸性情之正而説者亦以發其性
 情之實不拘拘於文辭也自孔孟氏没遺言僅存乃
 皆去籍焚書之餘編殘簡脱師異指殊厯漢魏晉隋
[109-2a]
 久而無所統一上之人思所以救之於是尚書存孔
 三禮存鄭易非王氏不宗春秋惟優左杜詩專取毛
 鄭士豈無耳目肺腸而不能以自信也則寧倍往聖
 不刊之經毋違時王所主之傳所謂傳者千百家中
 一人耳而一時好尚遂定為學者之正鵠佔畢訓故
 悉惟其意違之則曰是非經指也以他書且不可况
 言詩乎詩之專於毛鄭其來已久舍是誠無所宗然
 其間有淺闇拘迫之説非皆毛鄭之過序文自一言
[109-2b]
 而下皆厯世講師因文起義傅會穿鑿之説乃敢與
 經文錯行而人不以為疑毛傳簡要平實無臆説無
 改字於序文無所與猶足以存舊聞開來哲至鄭氏
 惟序是信則往往遷就迎合傅以三禮彼其於詩於
 禮文同而釋異已且不能以自信也而流及後世則
 皆推之以為不可遷之宗迨我國朝之盛然後歐蘇
 程張諸儒昉以聖賢之意是正其説人知末師之不
 可盡信則相與辨序文正古音破改字之謬闢專門
[109-3a]
 之隘各有以自靖自獻極於近世吕成公集衆善存
 異本朱文公復古經主叶韻然後興觀羣怨之旨可
 以吟咏體習庶幾其無遺憾矣永嘉錢公又併去講
 師增益之説惟存序首一言約文述指篇為一贊凡
 舊説之渉乎矜已訕上傷俗害倫者皆在所不取題
 曰錢氏集傳又别為詁釋如爾雅類例者使人便於
 習讀始公奉使成都嘗出以視予至是門人丁文伯
 黼起家守廬陵將為板行而屬予題辭嗚呼聖人之
[109-3b]
 經猶王室也二牧三監九宗五正相與同心僇力黜
 其不衷疆以周索雖匪風下泉之弱也苟有是志猶
 足以維持人心况鉅人价藩實翰王略予懼不得與
 於執事其何敢辭錢公名文子字文季永嘉人蚤以
 明經厲志有聲庠序仕至宗正少卿學術行誼為士
 人宗仰云
 喬行簡序曰詩者人心之所存有感而後發者也故
 國風雅頌莫非憂樂怨慕之所形見言詩者必自夫
[109-4a]
 治道之隆替詩人之性情而索之斯足以得其意而
 達其微泥諸儒雜出之説而無優柔自求之功則其
 義隱矣小序之於詩其説固未必皆不然也前輩之
 傳詩乃有削去而不存者今白石先生之詩傳亦獨
 有取於篇首之一言豈非前後講師各出已見間不
 免於自相背戾而適以紊亂詩人之意乎士方入小
 學時詩之與序混然於句讀誦習之初彼固視之皆
 經也迨夫稍通大義序之説或主於内且將牽合詩
[109-4b]
 意以就之此其為詩之病痼矣志於傳授解惑者苟
 不為之拔其本根而去其所先入安能使之以詩求
 詩而自有所得哉此殆黜異尊經之意故雖若失之
 易而不暇問也至於他所發明如世變之自興而趨
 廢人情之懷舊而愴新或致愛於君而引咎於已或
 委順於天而無惡於人者先生尤致意然亦不過一
 章之中釋以數語一篇之後贊以數辭而所謂發乎
 情止乎禮義者固已為之煥然善逆詩人之志者豈
[109-5a]
 必待辭費哉行簡昔嘗從先生游聽言論如引岷江
 下三峽滔滔乎其無涯也今是書乃謹嚴簡要如此
 則知先生之學自博而之約歲殊而月異矣同門湯
 尹程嘗為余述先生病革時言曰吾於詩傳尚多欲
 有所更定又以見其用功之不已所詣之益深也先
 生姓錢氏諱文子字文季永嘉人入太學以兩優解
 褐仕至宗正少卿乾淳諸老之後巋然後學宗師白
 石其徒號之也没今二十餘年司馬文正公之孫述
[109-5b]
 自尚書郎出守永嘉行簡知先生有是書而未廣也
 又知郡太守之賢可屬以此乃訪求於湯尹之姪時
 大俾偕詁釋刻諸郡齋云紹定六年六月朔
詩訓詁
  宋志三卷
   存
 陳振孫曰宗正少卿樂清錢文子撰所居白石巖因
 以為號
[109-6a]
 徐秉義曰錢氏詩詁三卷曰釋天曰釋地曰釋山曰
 釋水曰釋人曰釋言曰釋禮曰釋樂曰釋宫曰釋器
 曰釋車曰釋服曰釋食曰釋禽曰釋獸曰釋蟲曰釋
 魚曰釋草曰釋木凡一十九門
段氏昌武/叢桂毛詩集解
  三十卷
   闕
讀詩總説
[109-6b]
  一卷
   存
 段維清狀略曰先叔朝奉昌武以詩經而兩魁秋貢
 以累舉而擢第春官印山羅使君瀛嘗遣其子姪來
 學先叔以毛詩口講指畫筆以成編本之東萊詩説
 㕘以晦庵詩傳以至近世諸儒一話一言苟足發明
 率以錄焉名曰叢桂毛詩集解
 陸元輔曰宋廬陵段昌武子武輯首載學詩總説分
[109-7a]
 作詩之理寓詩之樂讀詩之法次載論詩總説分詩
 之世詩之次詩之序詩之體詩之派餘三十卷分十
 五國風小雅大雅周頌魯頌商頌引先儒之説依詩
 之章次解之而間附以已意大抵如東萊讀詩記例
 而較明暢前後無序跋但有其從子維清請給據狀
 段氏有叢桂堂故取以名焦弱侯經籍志朱西亭授
 經圖皆載此書而焦氏以段昌武為段文昌朱氏又
 倒其名為段武昌俱似未見此書者予所見北平孫
[109-7b]
 氏抄本孫侍郎耳伯知祥符縣事時所抄聞西亭晚
 得宋刻今没於洪流矣
詩義指南
  一卷
   存
 黄震曰建昌段氏用詩紀之法為集解
嚴氏粲/詩緝
  三十六卷
[109-8a]
   存
 林希逸序曰六經皆厄於傳疏詩為甚我朝歐蘇王
 劉諸鉅儒雖擺落毛鄭舊説争出新意而得失互有
 之東萊吕氏始集百家所長極意條理頗見詩人趣
 味然疎缺渙散要未為全書蓋詩於人學自為一宗
 筆意蹊徑或不可尋逐非若他經然其流為騷為選
 為唐古律而吾聖人所謂可以興觀羣怨孟子所謂
 以意逆志者悉付之明經家艾軒林先生嘗曰鄭康
[109-8b]
 成以三禮之學箋傳古詩難與論言外之旨矣艾軒
 終身不著書遺言間得於前一輩鄉長老客遊二十
 年未有印此語者華谷嚴君坦叔早有詩名江湖間
 甲辰余抵京以同舎生見時出詩緝語我其説大抵
 與艾老合且曰我用力於此有年非敢有以臆决摭
 諸家而求其是要以發昔人優柔溫厚之意而已余
 既竦然起敬遂就求全書而讀之乃知其鈎貫根葉
 疏析條緒或會其旨於數章或發其微於一字出入
[109-9a]
 窮其機綜排布截其幅尺辭錯而理意曲而通逆求
 情性於數千載之上而興寄所在若見其人而得之
 至於音訓疑似名物異同時代之後前制度之纎悉
 訂證精宻開卷瞭然烏乎詩於是乎盡之矣易盡於
 伊川春秋盡於文定中庸大學語孟盡於考亭繼自
 今吾知此書與並行也然則華谷何以度越諸子若
 是哉余嘗得其舊藁五七言幽深夭矯意具言外蓋
 嘗窮諸家閫奥而獨得風雅餘味故能以詩言詩此
[109-9b]
 箋傳所以瞠乎其後也余曰艾軒惜不見子君曰子
 又豈容遺艾軒之言故不自揆而為之叙爾
 粲自序曰二兒初為周南召南受東萊義誦之不能
 習余為輯諸家説句析其訓章括其旨使之瞭然易
 見既而友朋訓其子若弟者競傳寫之困於筆劄胥
 命鋟之木此書便童習耳詩之興幾千年於此矣古
 今性情一也人能會孟氏説詩之法涵泳三百篇之
 性情則悠然見詩人言外之趣毛鄭以下且束之髙
[109-10a]
 閣此書覆瓿可也 又條例曰集諸家之説為詩緝
 舊説已善者不必求異有所未安乃㕘以已説要在
 以意逆志優而柔之以求吟咏之情性而已字訓句
 義挿注經文之下以著所從乃錯綜新舊説以為章
 指順經文而㸃掇之使詩人紆徐涵泳之趣一見可
 了以便家之童習爾
 袁甫曰坦叔於黍離中谷有蓷葛藟不用舊説獨能
 探得詩人優柔之意其他一章一句時出新意大抵
[109-10b]
 宛轉有旨趣可與言詩也已矣
 黄佐曰華谷嚴氏詩緝以吕氏讀詩記為主而集諸
 家之説以發明之
劉氏克/詩説
  十二卷
   闕
 克自序曰吾夫子發明至理以垂訓萬世未嘗不援
 詩以為證中庸大學義理之精微必以詩發之豈聖
[109-11a]
 人之道皆有得於詩所以垂之天下萬世者必待詩
 而後發耶抑其作詩者皆聖賢之盛耶又况聖人因
 詩以推廣其義宏遠精微皆詩旨之所未及洙泗之
 間諄諄為學者言未嘗不以詩為先彼春秋諸賢執
 詩以助其説者何啻千里之繆然後知詩之果為難
 言也似若六經出於聖人之暮年前乎此則書藏於
 史禮樂藏於名數易為卜筮其公於上下之所通習
 者詩而止爾故不學詩不為周南召南者皆不足以
[109-11b]
 為士誦詩三百固以為多而有餘用所謂多識於鳥
 獸草木之名者特學詩之細事三千之徒可與言而
 終不與之言者賜與商而止爾聖人蓋予人以共學
 而不與人以共知乃如此然則詩人之託物致意情
 旨幽遠不解其辭而求之於序序之與詩文體升降
 遼不相侔託詩之名演而為義者多矣揣詩之義臆
 而為説者亦不少且以漢魏文章之盛辭旨淹洽未
 嘗有援詩序之辭者惟束晳補亡模傚序意晉唐四
[109-12a]
 言皆循其法近世塲屋命題乃以詩序同於正詩儒
 先有欲去詩序者至其訓辭又多依倣序意竟亦不
 能去也克之學詩似若於序無預固未暇論其合與
 否也然序之出於詩人或卜商或大小毛公皆莫得
 而凖序之名氏猶不可知况於詩乎詩之言辭猶不
 可知况其旨乎然則言詩之難其人聖人豈欺我哉
 其間亦有甚可疑者焉按左氏傳季孫行父以襄公
 五年卒不以壽聞者也姑以七十歲為凖在僖公薨
[109-12b]
 年纔十有一歲安有八九歲之兒顧乃請命於周用
 前代未有之典出於諸卿之右哉豳籥豳詩豳雅豳
 頌見於籥章所掌説者乃謂盡該於七月之詩其然
 乎周宣石鼔之歌審如退之所謂孔子西行不到秦
 則祈招之詩聖人嘗為之折衷矣何所戻而不編耶
 季札觀於周樂時則孔子之生二十有六年矣其先
 後次第與今毛氏所傳無絲毫少異是吾夫子終未
 嘗寘䋲尺於其間也彼所謂逸詩者其逸於未删之
[109-13a]
 前耶抑逸於既删之後耶聖人於詩纖悉必盡義有
 未的則裁而正之辭有抵牾則删而去之四始主於
 文王黍離降於國風皆訓典之大法禮義之大權非
 雅頌各得其所之謂乎嗟乎後死者之於斯文欲如
 身親見之盛抑亦不知量也已如以援證之詩言之
 則是經豈非聖人之全書乎
 子坦跋曰家君所著詩説每篇條例諸家解而繫已
 意於後其所纂輯家數視東萊詩記加詳亦互有去
[109-13b]
 取又以詩記所編詩解乃文公初筆其晚年詩解成
 時吕成公已下世更别為目繫於朱曰之次若全以
 鋟梓未易遽集坦浸迫終更日力有限兹且以家君
 已説與書説對刊仍錄全本之副於學宫或充為完
 書以淑後學則有望於將來之師儒淳祐六年人日
 迪功郎郴州州學教授劉坦
    按劉氏詩説宋志及焦氏經籍志朱氏授經
    圖均未之載崑山徐氏傳是樓有藏本乃宋
[109-14a]
    時雕刻惜第二第九第十卷都闕前有總説
    楮尾呉匏庵先生題識尚存克信安人
王氏應麟/詩地理考
  宋志五卷
   存
 應麟自序曰詩可以觀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
 異俗剛柔輕重遲速異齊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延陵
 季子以是觀之太史公講業齊魯之都其作世家於
[109-14b]
 齊曰洋洋乎固大國之風也於魯曰洙泗之間齗齗
 如也蓋深識夫子一變之意班孟堅志地理叙變風
 十三國而不及二南豈知詩之本原者哉夫詩由人
 心生也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郊廟之音曰
 頌其生於心一也人之心與天地山川流通發於聲
 見於辭莫不繫水土之風而屬三光五嶽之氣因詩
 以求其地之所在稽風俗之薄厚見政化之盛衰感
 發善心而得性情之正匪徒辨疆域云爾世變日降
[109-15a]
 今非古矣人之性情古猶今也今其不古乎山川能
 説為君子九能之一毛公取而載於傳有意其推本
 之也是用据傳箋義疏㕘之禹貢職方春秋爾雅説
 文地志水經罔羅遺文古事傅以諸儒之説列鄭氏
 譜十首為詩地理考讀詩者觀乎此亦升髙自下之
 助云
詩考
  宋志五卷今六卷/
[109-15b]
   存
 應麟自序曰漢言詩者四家師異指殊賈逵撰齊魯
 韓與毛氏異同梁崔靈恩采三家本為集注今惟毛
 傳鄭箋孤行韓僅存外傳而魯齊詩亡久矣諸儒説
 詩一以毛鄭為宗未有㕘考三家者獨朱公集傳閎
 意眇指卓然千載之上言關雎則取匡衡柏舟婦人
 之詩則取劉向笙詩有聲無辭則取儀禮上天甚神
 則取戰國策何以恤我則取左氏傳抑戒自警昊天
[109-16a]
 有成命道成王之德則取國語陟降庭止則取漢書
 注賓之初筵飲酒悔過則取韓詩序不可休思是用
 不就彼岨者岐皆從韓詩禹敷下上方又證諸楚辭
 一洗末師專已守殘之陋學者諷咏涵濡而自得之
 躍如也文公語門人文選注多韓詩章句嘗欲寫出
 應麟竊觀傳記所述三家緒言尚多有之網羅遺軼
 傅以説文爾雅諸書粹為一篇以扶微學廣異義亦
 文公之義云爾讀集傳者或有攷於斯
[109-16b]
 又後序曰詩四家異同惟韓詩略見於釋文而魯齊
 無所考劉向列女傳謂蔡人妻作芣苢周南大夫妻
 作汝墳申人女作行露衞宣夫人作弼柏舟定姜送
 婦作燕燕黎莊公夫人及其傅母作式微莊姜傅母
 作碩人息夫人作大車新序謂伋之傅母作二子乘舟
 壽閔其兄作憂思之詩黍離是也楚元王受詩於浮
 丘伯向乃元王之孫所述蓋魯詩也鄭康成注禮記
 以于嗟乎騶虞為嘆仁人以燕燕為定姜之詩以生
[109-17a]
 甫及申為仲山甫申伯以商為宋詩維鵜在梁以不
 濡其翼為才上天之載讀曰載至于湯齊讀為躋注
 周禮云甸讀與惟禹敶之之敶同康成從張恭祖為
 韓詩注禮之時未得毛傳所述蓋韓詩也賈誼謂騶
 文王之囿虞虞官也歐陽子從之韋昭注國語謂采
 菽王賜諸侯命服之樂黍苗道召伯述職勞來諸侯
 與朱子集傳合太史公以薄伐獫狁至于太原出車
 彭彭城彼朔方為周襄王時之詩班固謂靡室靡家
[109-17b]
 之詩㦤王時作城彼朔方之詩宣王時作白虎通以
 相鼠為妻諫夫之詩趙岐以小弁為伯竒之詩漢儒
 言詩其説不一如此關雎正風之始也魯齊韓以為
 康王政衰之詩揚子云傷始亂鹿鳴正雅之始也太
 史公云仁義陵遲鹿鳴刺焉聖人删詩豈以刺詩冠
 風雅之首哉揚子又云正考甫常晞尹吉甫矣公子
 奚斯常晞正考甫矣正考甫得商頌而以為作商頌
 奚斯作新廟而以為作魯頌此皆先儒所不取許叔
[109-18a]
 重説文謂其稱詩毛氏皆古文也而字多與今詩異
 豈詩之文亦如書之有古今歟併掇而錄之
 董斯張曰伯厚詩考引諸書字義異同及薛君韓詩
 章句極其詳覈然猶有未盡者如荀子引節南山云
 維天子是庳卑民不迷庳今作毘卑今作俾子華子
 引野有蔓草云有美一人清風婉兮風今作揚説苑
 引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漢頴薛君
 碑引詩永矢不愃考槃今/作弗諼水經注引魯頌保其鳬繹
[109-18b]
 其今作有韓詩于嗟嘆辭薛君章句騶/虞文選注使我心&KR3615伯/兮
 文選/注彼其之子碩大且篤非良篤修身行之君子其
 孰能與之哉椒聊韓/詩外傳和樂且湛薛君樂之甚也常棣/文選
 注/檀車&KR2389&KR2389枤杜伯厚引作/張張誤釋文彼交庶紓天子所予言
 必交吾志然然予米菽/外傳刑于寡妻刑正也思齊/釋蒸美
 也濯美也文王有/聲釋文薛君曰亹水流貌鳬鷖文/選注對彼雲
 漢薛君曰宣王遭亂仰天也雲漢文/選注薛君曰幹正也
 謂以其義非而正之韓奕文選注伯/厚引此缺下句薛君曰宋襄公
[109-19a]
 去奢節儉商頌文/選注師臣者帝交愛臣者王臣臣者霸
 臣不行者亡韓詩内傳伯厚詩/引此亦缺下句又姜后曰雎鳩之鳥
 猶未見其乘居而匹遊文選注按此番/本三家詩説此皆困學翁
 之所逸也
毛詩草木鳥獸蟲魚廣疏
  六卷
   未見
 
[109-19b]
 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一百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