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00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五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易四/
竹書易經
  五篇
   佚
 晋書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凖盗發魏襄王墓或言安
[005-1b]
 釐王冡得竹書數十車其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
 同易繇隂陽二篇與周易畧同繇辭則異卦下易經
 一篇似說卦而異
 杜預曰汲郡汲縣有發舊冡者大得古書周易上下
 篇與今正同别有隂陽說而無彖象文言繫辭疑於
 時仲尼造之於魯尚未播之於逺國也
竹書公孫氏叚/邵氏陟/論易
  二篇
[005-2a]
   佚
 晋書竹書公孫叚二篇公孫叚與邵陟論易
卜子商/易傳僞本
  隋志二本唐志同中經簿四卷七錄六卷釋文/序錄三卷國史志中興書目十卷
   佚今存别本/十一卷
 家語卜商衛人字子夏好論精微時人無以尚之
 劉歆曰漢興韓嬰傳
 荀朂曰丁寛所作
[005-2b]
 張璠曰或馯臂子弓所作薛虞記陸徳明曰虞/不詳何許人
 唐會要開元七年三月六日詔子夏易傳近無習者
 令儒官詳定四月七日劉知幾議曰按漢志易有十
 三家而無子夏作傳者至梁阮氏七錄始有子夏易
 六卷或云韓嬰作或云丁寛作然據漢書韓易二
 篇丁易八篇求其符㑹則事殊隳刺者矣夫以東魯
 服膺文學與子游同列西河告老名行將夫子連踪
 而歲越千齡時經百代其所著述沉翳不行豈非後
[005-3a]
 來假憑先哲亦猶石崇謬稱阮籍鄭璞濫名周寳必
 欲行用深以為疑司馬貞議曰按劉向七畧有子夏
 易傳但此書不行已久今所存多失眞本又荀朂中
 經簿云子夏傳四卷或云丁寛所作是先逹疑非子
 夏矣又隋書經籍志云子夏傳殘闕梁六卷今二卷
 知其書錯謬多矣又王儉七志引劉向七畧云易傳
 子夏韓氏嬰也今題不稱韓氏而載薛虞記又今秘
 閣有子夏傳薛虞記其質觕畧㫖趣非逺無益後學
[005-3b]
 不可將帖正經五月五日詔子夏傳逸篇令帖易者
 停
 崇文總目此書篇第畧依王氏决非卜子夏之文又
 其言近而不篤然學者尚異頗傳習之
 國史志子夏易傳假託真子夏傳一行所論定然殘
 闕
 中興書目按隋志周易二卷魏文侯師卜子夏傳殘
 闕唐志卜商傳二卷今乃十卷攷陸徳明音義所引
[005-4a]
 與今本間有合者若云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故
 曰比今本作地藏水而澤水得地而安但小異爾至
 束帛戔戔作殘殘又云五匹為束三𤣥二纁象隂陽
 今本並無此文葢後人附益者多
 孫坦曰世有子夏易傳以為親得孔子之藴觀其辭
 畧而不粹間或取左氏春秋傳語證之晚又得十八
 占稱夫子則曰縣官嘗疑漢杜子夏之學及讀杜傳
 見引明&KR0642對策疑始釋然不然班固序儒林何以言
[005-4b]
 易始於商瞿子木而遽遺卜商也哉
 程伯子曰子夏易雖非卜商作必非杜子夏所能爲
 必得於師傳也
 晁說之曰古今咸謂子夏受於孔子而為易傳然太
 史公劉向父子班固皆不論著唐劉子𤣥知其偽矣
 書不傳於今今號為子夏傳者唐張弧之易也弧唐
 大理評事亦不詳何時人
 晁公武曰子夏傳唐藝文志已亡今此書約王弼注
[005-5a]
 為之者止雜卦
 洪邁曰孔子弟子惟子夏於諸經獨有書雖傳記雜
 言未可盡信然要為與他人不同矣於易則有傳於
 詩則有序而毛詩之學子夏授高行子四傳而至小
 毛公或云傳曾申五傳而至大毛公於禮則有儀禮
 喪服傳一篇於春秋所云不能贊一辭葢亦嘗從事
 於斯矣公羊髙實受之於子夏榖梁赤者風俗通亦
 云子夏門人於論語則鄭康成以為仲弓子夏等所
[005-5b]
 撰定也後漢徐防上䟽云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
 章句始於子夏斯其證云
    按洪氏申明子夏傳經之功可謂得其要矣
    韓非子自孔子之死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
    儒有顔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
    有仲良氏之儒有公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
    儒而子夏之門人若高行子曾申公羊高榖
    梁赤傳詩及春秋者反不與焉不得其解也
[005-6a]
 程逈曰子夏易傳京房為之箋先儒疑非卜商也近
 世有陋儒用王弼本為之注鄙淺之甚亦託云子夏
 凡先儒所引子夏傳此本皆無之熈寧中房審權萃
 訓詁百家凡稱子夏者乃取後贋本
 吕祖謙曰崇文總目剟去子夏名以祛誤惑最為有
 理
 陳振孫曰子夏易傳陸徳明李鼎祚亦時稱引考漢
 志初無此書其經文彖象爻辭相錯正用王弼本决
[005-6b]
 非漢世書以徳明所引求之今傳皆無有豈惟非漢
 世書亦非隋唐所傳書矣
 章如愚曰子夏易傳竊意非古所傳觀其書不依古
 易經次乃遵費氏鄭氏王氏所合彖象文言於爻下
 而傳之
 趙汝楳曰易家有子夏傳先儒多引以斷疑雖於其
 書不於其人然亦不容不辨葢由隋志以為卜商故
 後人承而弗察信之者以為京房為之箋疑之者以
[005-7a]
 為近世人以王弼本冐為之傳世有兩書今觀諸儒
 所用二書中語皆不類洙泗氣象縱微後人冐作亦
 决非卜商之書孫坦疑子夏傳為杜子夏之學按杜
 欽杜鄴與鄧彭祖王商萬章禽慶皆字子夏二杜於
 易未聞師授孫氏之論尚為可疑惟彭祖傳梁丘之
 學如以子夏為彭祖猶有彷彿以為欽鄴則無所依
 據
 王應麟曰帝乙歸妹子夏傳謂湯之歸妹也京房載
[005-7b]
 湯嫁妹之辭曰無以天子之尊而乘諸侯無以天子
 之富而驕諸侯隂之從陽女之順夫本天地之義也
 往事爾夫必以禮義荀爽對策引帝乙歸妹言湯以
 娶禮歸其妹於諸侯也張說鄎國公主銘云帝唐降
 女天乙歸妹
 何喬新曰子夏之易不依古易篇次而遵費氏則為
 後人之假託可見
    按子夏易傳見於隋經籍志止二卷釋文序
[005-8a]
    錄止三卷爾至宋中興書目益為十卷而今
    本多至十一卷不獨篇第悉依王弼并其本
    亦無異辭考陸氏釋文所引如屯六二乘馬
    班如乘音繩班如相牽不進貌比傳地得水
    而柔水得地而流故小畜九五有孚攣如攣
    作戀思也上九月幾望作近望履九四愬愬
    恐懼貌㤗六四翩翩輕舉貌上六城復於隍
    作堭大有九四匪其彭作旁謙卦作嗛云嗛
[005-8b]
    謙也豫六三旴作紆九四盍簪疾也噬嗑九
    四胏作脯賁六五束帛戔戔作殘殘傳云五
    匹為束三𤣥二纁象隂陽復上六有災𤯝傳
    云傷害曰災妖祥曰𤯝頤六二拂經作弗云
    輔弼也六四逐逐作攸攸坎上六寘于叢棘
    寘作湜離六五戚作磩咨慙也咸初六拇作
    &KR2129遯上九傳云肥饒裕晋九四鼫鼠作碩明
    夷六二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夷作睇傳云
[005-9a]
    旁視曰睇拯作抍暌六二其牛掣作契傳云
    一角仰也夬九四牽作掔姤初六柅作鑈九
    五包作苞困九四徐徐作荼荼傳云内不定
    之意井九二鮒傳謂蝦蟇六四井甃傳云修
    治也豐九三沛傳云小也沬傳云星之小者
    旅九四資斧作齊斧既濟六二茀作髴六四
    繻有衣袽繻作□袽作茹今文皆不然又王
    氏困學紀聞引㤗六五傳云湯之歸妹也今
[005-9b]
    亦無之且書中引周禮春秋傳其偽不待攻
    而自破矣
    又按孫坦疑是杜鄴徐㡬趙汝楳疑是鄧彭
    祖葢兩人俱字子夏也然繹其文義總不類
    漢人文字并不類唐人文字謂為張弧所作
    恐非今本
周易子夏十八章僞本
  一卷崇文總目三卷/
[005-10a]
   佚
    按紹興闕書目亦有之五行家言託名子夏
    尤不倫矣
漢淮南王劉安/道訓
  漢志二篇劉向别錄七/畧作十二篇
   佚
 劉向曰九師道訓者淮南王安所造王聘善為易者
 九人從之采獲故中書著為淮南九師書
[005-10b]
 王通曰九師興而易道微
 洪邁曰壽春有八公山正安所延致客之所傳記不
 見姓名而高誘序以為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
 被伍被晋昌等八人
 何喬新曰九師之易王通以為易道因之而微則無
 資於聖經可知
    按陸氏釋文於需蠱遯損諸卦其所引稱師
    者當即九師本而鴻烈解引易曰剥之不可
[005-11a]
    遂盡也故受之以復此則道訓之序卦傳文
    矣
田氏何/易傳
   佚
 漢書自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魯橋庇子庸子
 庸授江東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授東
 武孫虞子乘子乘授齊田何子莊何以齊田徙杜陵
 號杜田生
[005-11b]
 崇文總目田何之易卦象爻彖與文言說卦等離為
 十二篇而自為章句易之本經也
 晁說之曰商瞿受易孔子五傳而至田何漢之易書
 葢自田何始何而上未嘗有書
王氏同/易傳
  漢志二篇
   佚
 漢書杜田生授東武王同子中洛陽周王孫丁寛齊
[005-12a]
 服生同授淄川楊何齊即墨成廣川孟但魯周覇莒
 衡胡臨淄主父偃
 皇甫謐曰自孔子授易五傳至田何何以授弟子東
 武王同子中
 晁說之曰易家著書自王同始
周氏王孫/易傳
  漢志二篇
   佚
[005-12b]
 漢書丁寛至洛陽從周王孫受古義號周氏傳
丁氏寛/易傳
  漢志八篇
   佚
 漢書儒林傳寛字子襄梁人從田何受易復從周王
 孫受古義景帝時為梁孝王將軍距吳楚號丁將軍
 作易說三萬言訓故舉大義而已今小章句是也寛
 授同郡碭田王孫王孫授施讐孟喜梁丘賀由是易
[005-13a]
 有施孟梁丘之學 又曰丁寛易家之始師
 胡一桂曰寛師田何而復師其同門之友以受古義
 可謂見善如不及者矣然所謂易說三萬言不過訓
 故大義又曰小章句竊意其學只是文義章句象數
 之學恐非所及也
 何喬新曰丁寛作易說三萬言而訓詁之學興
服氏光/易傳
  漢志二篇
[005-13b]
   佚
 漢書儒林傳曰王同周王孫丁寛齊服生皆著易傳数篇
楊氏何/易傳
  漢志二篇
   佚
 史記楊何以易徵官至中大夫齊人即墨成以易至
 城陽相廣川人孟但以易為太子門大夫魯人周覇
 莒人衡胡臨淄人主父偃以易至二千石然要言易
[005-14a]
 者本於楊何之家
 漢書楊何字叔元菑川人元光中徵為大中大夫
 晁說之曰易得立學官自楊何始所謂易楊者是也
韓氏嬰/易傳
  漢志二篇
   佚
 漢書韓嬰燕人孝文時為愽士景帝時至常山太傅
 嬰言詩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為之傳燕趙間好詩
[005-14b]
 故其易微惟韓氏自傳之孝宣時涿郡韓生其後也
 以易徵待詔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大夫所傳也嘗受
 韓詩不如韓氏易深太傅故専傳之
 王應麟曰葢寛饒受韓氏易其上封事引韓氏易傳
 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
施氏讐/周易章句
  漢志二篇
   佚
[005-15a]
 漢書施讐字長卿沛人從田王孫受易拜博士甘露
 中與五經諸儒雜論同異於石渠閣讐授張禹琅琊
 魯伯禹授淮陽彭宣沛戴崇子平魯伯授太山毛莫
 如少路琅琊邴丹曼容繇是施家有張彭之學
 隋書施氏易亡於西晋
    按施氏易見於後漢書者沛人戴賔以授陳
    留劉昆桓公又廣漢景鸞亦受施易
孟氏喜/周易章句
[005-15b]
  漢志二篇梁七錄十卷隋書八卷釋文/序錄十卷新舊唐書志同
   佚
周易灾異
  漢志十一篇又六十六篇葢合京/房言之
   佚
 漢書孟喜字長卿東海蘭陵人從田王孫受易舉孝
 亷為郎曲臺署長病免為丞相掾喜授同郡白光少
 子沛翟牧子兄繇是有翟孟白之學
[005-16a]
 陸徳明曰無上經七錄云又下經無旅至節無上繫
 隋書孟氏京氏有書無師
 釋一行曰十二月卦出於孟氏章句其說易本於氣
 而後以人事明之
 王應麟曰許氏說文稱易孟氏其文多異
 胡一桂曰孟既師田又不擇所從復受之於趙趙死
 而遂倍之以至不見信於友不獲用於上亦其宐矣
    按許氏說文解字序言易稱孟氏則所引皆
[005-16b]
    孟氏易也其與今文異者如夕惕若厲无咎
    作夕惕若夤句/泣涕漣如漣作㦁再三瀆作
    黷以往吝作遴履虎尾愬愬終吉愬愬作&KR0658
    &KR0658下有恐懼二字百榖草木麗乎土作䕻于
    地日昃之離昃作&KR2603罔孚裕无咎罔作有其
    牛掣作觢天且劓作㓷君子豹變其文蔚也
    蔚作斐用拯馬壯吉拯作抍無用字繻有衣
    袽繻作需袽作絮夫乾確然確作寉服牛乘
[005-17a]
    馬服作&KR0008重門擊柝作柝天地絪緼作壹㚃
    雜而不越作&KR2781莫暵乎火作離為的顙的作
    馰為黔喙之屬無之屬字又如孰飪句/埶□
    句/地可觀者莫可觀于木則今本無是文不
    知當日何所屬也又按陸氏釋文孟氏易咸
    其輔頰舌頰作俠晋卦作齊懲忿窒欲作恎
    浴偏辭也作徧辭日中則昃作稷闃其無人
    闃作窒隤然作退然大寳作保包犧作伏戲
[005-17b]
    皆與今文異
    又按東漢之為孟氏易者南陽洼丹子玉中
    山觟陽鴻孟孫廣漢任安定祖
梁丘氏賀/周易章句
  漢志二篇
   佚
 漢書梁丘賀字長翁琅琊諸人為武騎從太中大夫
 京房受易顔師古曰别一京/房非焦延壽弟子房者淄川楊何弟子也
[005-18a]
 房出為齊郡太守賀更事田王孫宣帝時聞京房為
 易明求其門人得賀賀時為都司空令坐事論免為
 庶人待詔黄門數入說教侍中以召賀賀入說上善
 之以為郎賀以筮有應繇是近幸為大中大夫給事
 中至少府賀傳子臨臨代五鹿充宗君孟為少府充
 宗授平陵士孫張仲方沛鄧彭祖子夏齊衡咸長賓
 繇是梁丘有士孫鄧衡之學
 隋書梁丘易亡於西晋
[005-18b]
 洪邁曰晋永嘉之亂梁丘之易亡
 胡一桂曰梁丘初師京房後雖更事田王孫卒以京
 顯至其子臨專行京法可見也再傳而五鹿結黨小
 人兼官受譏三傳而衡咸為莽講學大夫梁氏易至
 此掃地矣
 董真卿曰商瞿受易孔子傳至田何又傳至施孟梁
 丘為最著乃古易也又轉而為費直則今易權輿矣
 若是則施孟梁丘之後正古今易因革之一㑹也
[005-19a]
    按東漢之為梁丘易者代郡范升辨卿升上
    䟽曰臣與愽士梁恭山陽太守吕羌俱修梁
    丘易又京兆楊政子行潁川張興君上亦傳
    其學
五鹿氏充宗/周易畧說
  漢志三篇
   佚
 漢書少府五鹿充宗字君/孟貴幸為梁丘易自宣帝時
[005-19b]
 善梁丘氏說元帝好之欲考其異同令充宗與諸易
 家論充宗乘貴辯口諸儒莫能與抗
 漢紀元帝時五鹿充宗與石顯皆貴幸治梁丘易帝
 令諸易家考合異同充宗乘貴口辨諸儒莫敢與抗
 皆稱疾不㑹有薦朱雲能說易者雲攝齊升堂抗辭
 而請音動左右旣論連折充宗諸儒為之語曰五鹿
 嶽嶽朱雲折其角
 張蕐曰五鹿充宗受易於𢎞成子成子少時嘗有人
[005-20a]
 過之授以文石大如鷰卵成子吞之遂大明悟為天
 下通儒成子後病吐出此石以授充宗又為碩學也
 
 
 
 
 
 
[005-20b]
 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