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00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四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
   易三/
周易
  漢志十二篇
   存
 山海經曰列山氏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
[004-1b]
 易通卦驗曰文王得赤烏而演易
 易辨終偹曰煌煌之耀乾爲之綱合凝之類坤握其
 方雄雌呿吟六節揺通謂六/子萬物孶甲日營始東震/也
 易乾鑿度曰易者其徳也變易者其氣也不易者其
 位也
 春秋說題辭曰易者氣之節含五精宣律厯上經象
 天下經計厯文言立符彖出期節象言變化繫設類
 跡
[004-2a]
 孝經援神契曰易建八卦序六十四卦轉成三百八
 十四爻運機布度其氣轉易故稱經也 又曰易長
 於變
 論語比考讖曰孔子讀易韋編三絶鐵摘三折&KR0238
 三滅
 程本曰出於一立於兩成於三連山以之而呈形歸
 藏以之而御氣周易以之而立數
 司馬遷曰西伯拘而演周易
[004-2b]
 揚雄曰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
 班固曰商道弛文王演周易 又曰秦禁學易爲卜
 筮之書獨不禁故傳授者不絕 又曰詩書禮樂春
 秋五者五常之道易爲之原
 許愼曰日月爲易象隂陽也
 王逸曰易與春秋同經摠一機之織經營天道以成
 人事
 鄭康成曰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
[004-3a]
 易三也
 劉表曰易惟譚天入神致用故繫稱㫖逺辭文言中
 事隱韋編三絕固哲人之驪淵也
 徐幹曰伏羲作八卦文王增其辭
 淳于俊曰包羲因燧皇之圖而制八卦神農演之爲
 六十四黄帝堯舜通其變三代隨時質文各繇其事
 故易者變易也
 阮籍曰文王係其辭於是歸藏氏逝而周典興上下
[004-3b]
 無常而剛柔相易不可爲典要惟變所適故謂之易
 虞翻曰易字從日下月
 陸績曰孔子易云有四易一世二世爲地易三世四
 世爲人易五世六世爲天易游魂歸魂爲鬼易
 皇甫謐曰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
 爻謂之周易
 紀瞻曰昔庖犧畫八卦隂陽之理盡矣文王仲尼係
 其遺業三聖相承共同一致稱易凖天無復其餘也
[004-4a]
 葛洪曰九聖共成易經足以彌綸隂陽不可復加也
 褚澄曰易彌天地之道通萬物之情雖有異家之學
 同以象數爲宗葢無體不可以一體求屡遷不可以
 一遷執也
 顔延之曰淳象始於三畫兼卦終於六爻
 梁武帝曰周易文言是文王所制
 酈道元曰羑水出蕩隂西北東流經羑城北故羑里
 也昔殷紂納崇侯虎之言囚西伯於此散宜生南宫
[004-4b]
 适見文王乃演易用明否㤗始終之義焉
 王通曰聖人於易沒身而已
 隋書秦焚書周易獨以卜筮得存惟失說卦三篇後
 河内女子得之
 陸德明曰周代名也周至也徧也偹也今名書義取
 周普
 顔師古曰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
 賈公彦曰夏殷易以七八不變爲占周易以九六變
[004-5a]
 者爲占
 孔頴逹曰鄭氏釋周易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偹雖有
 此釋更無所據按世譜等書神農一曰連山氏亦曰
 列山氏黄帝一曰歸藏氏既連山歸藏並是代號則
 周易稱周葢取岐陽地名又文王作易之時正在羑
 里周徳未興猶是殷世故題周以别於殷易緯云因
 代以題周是也十翼謂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繫下
 繫文言說卦序卦雜卦
[004-5b]
 虞世南曰不讀易不可爲宰相
 崔憬曰易之爲書明三才廣無不偹大無不包悉偹
 有萬物之象
 張懷瓘曰易者太古之書先賢說八卦非伏羲自重
 易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僞八卦成列象
 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
 中矣伏羲自重之騐也易又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
 觀變於隂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故易六畫
[004-6a]
 而成卦六位而成章又伏羲自重之驗也
 韓愈曰易竒而法
 宋理宗曰易六十四卦大象之義各有攸屬自出治
 而言則謂之后自定位而言則謂之上自創法而言
 則謂之先王自繼體而言則謂之大人餘則總謂之
 君子皆主於人君而言也
 楊繪曰虞書之文曰龜筮恊從筮云者非八卦之可
 爲也必六十四之然後爲筮矣舜禹之際而曰龜筮
[004-6b]
 恊從則何文王重卦之有乎
 代淵曰彖與大小象諸卦本同乾卦例皆於六爻後
 相繼而列之聚爲一處至鄭康成王弼注時謂彖與
 大象本論卦體故置六爻前小象在釋爻故各退在
 逐爻後使人易曉惟留乾卦不移者用存其本體令
 後世知之
 陸秉曰易字篆文日下從月取日月二字交配而成
 日往月來迭相爲易之義言易則萬物變化之用盡
[004-7a]
 在其中矣
 胡瑗曰易繫辭云易窮其變變則通又云生生之謂
 易是大易之作專取變易之義伏羲畫卦文王重之
 又從而爲之彖辭至周公又爲之爻辭仲尼又十翼
 之數聖相繼道偹於周故曰周易
 石介曰易題作上下二篇當是文王周公時已然後
 人又自乾至履自㤗至觀之類别離爲卷則乾傳第
 一是後人題也
[004-7b]
 歐陽修曰易理無盡以象談易占筮者之事以數談
 易推算者之事以理談易學士大夫之事皆不可不
 兼也 又曰易者文王之作也其書則經也其文則
 聖人之言也其事則天地萬物君臣父子夫婦人倫
 之大端也大衍筮占之一法耳非文王之事也孔子
 生於周末懼文王之志不見於後世而易專為筮占
 用也乃作彖象發明卦義必稱大人君子王后以當
 其事而常以四方萬國天地萬物之大以為言葢明
[004-8a]
 非止於卜筮也若十翼之說不知起於何人自秦漢
 以來大儒君子不論也非聖人之言也
 王開祖曰或曰易繫辭果非聖人之言乎曰其原出
 於孔子而後相傳於易師其來也逺其傳也乆其間
 失墜而增加者不能無也
 勾微曰周之一字一取代號之稱二取周普之義
 袁建曰易者易也不易也變易也謂一義而含三名
 則非謂一名而含三義何損於易哉
[004-8b]
 陳臯曰乾爲君爲父坤爲臣爲母艮為子爲少陽聖
 人設教以尊爲先則順故周易先乾
 薛温其曰彖累聖相傳之意大象孔子獨出之事
 李清臣曰十翼皆孔子之言乎不得而知也然有疑
 焉序卦者韓康伯雖已明非易之藴而未明其所以
 然也易卦之序二二相從今序卦之名葢不恊矣有
 義之苟合者有義之不合而强通者是豈聖人之言
 耶
[004-9a]
 周子曰聖人之精畫卦以示聖人之藴因卦以發卦
 不畫聖人之精不可得而見微卦聖人之藴殆不可
 悉得而聞易何止五經之源其天地鬼神之奥乎
 邵子曰周以建子之月爲正月謂之天綂易曰周易
 以乾爲首乾者天也 又曰上古聖人皆有易但作
 用不同今之易文王之易也故謂之周易 又曰易
 者聖人長君子消小人之具也
 張子曰易乃是性與天道其字日月爲易易之義包
[004-9b]
 天道變化 又曰易非止數 又曰繫辭所以論易
 之道既知易之道則易象在其中故觀易必由繫辭
  又曰易與君子謀不與小人謀
 程伯子曰易起於數非也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
 有數易因象以明理由象以知數得其義則象數在
 其中矣
 程子曰周者著代也言文王之書以别連山歸藏也
 蘇軾曰易者聖人所以盡人情之變而非所以示神
[004-10a]
 於卜筮也
 龔原曰上經始於乾坤終於坎離言天道也故卦象
 以體爲主若天行地勢水洊至明兩作是也下經始
 於咸恒終於既濟未濟言人道也故卦象以用爲主
 若洊雷兼山隨風麗澤是也
 劉安世曰今之學者言象數則諱談義理言理義則
 耻說象數若象數可廢則無易矣若不說義理又非
 通論 又曰文王拘於羑里而演六十四卦之辭如
[004-10b]
 乾元亨利貞坤元亨利牝馬之貞是也非重六爻也
 至於爻辭則恐周公所作若爻辭是文王作不應曰
 王用享于西山又不應曰箕子之明夷也
 林之竒曰易序卦雖若有可疑者然其間自有深㫖
 陸佃曰伏羲用蓍占法惟用七八六十四卦皆不動
 若乾止於乾坤止於坤不能變也夏商因之皆以七
 八爲占連山歸藏是已後至文王占法始用九六葢
 不如此不足應天下之變也今易是已 又曰說文
[004-11a]
 云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周易之義疑出於此取其
 隂陽搆合而名一曰蜥易日十二時變色故曰易也
 舊說蜥易嘔雹葢龍善變蜥易善易故乾以龍况爻
 其書謂之易爻者言乎其變也象之義出於象彖之
 義出於豕易之義出於易皆取諸物也
 朱震曰連山神農氏之别號也歸藏軒轅氏之别號
 也並是代號所以易題周以别餘代猶周書周禮之
 謂也
[004-11b]
 郭雍曰易者道貫三才理該萬物其實行處要湏以
 人事明之
 鄭厚曰易從日從月天下之理一竒一偶盡矣天文
 地理人事物類以至性命之微變化之妙否㤗損益
 剛柔失得出處語黙皆有對敵故易設一長畫一短
 畫以總括之所謂一隂一陽之謂道者此也
 張行成曰易有四體一用三伏羲先天體也連山天
 易歸藏地易周易人易用也
[004-12a]
 鄭東卿曰上經起乾坤至坎離三十卦下經起咸恒
 至既濟未濟三十四卦雜卦無上下經之分然自乾
 坤至困亦三十卦自咸恒至夬亦三十四卦
 鄭樵曰連山用三十六䇿歸藏用四十五䇿周易用
 四十九䇿
 李郁曰易有辭同而㫖異前發而後明舉此而見彼
 者多矣大扺有類於春秋
 程逈曰易以道義配禍福故爲聖賢之書隂陽家獨
[004-12b]
 言禍福而不配以道義故爲技術 又曰朱待制新
 仲嘗謂逈曰序卦非聖人書唐僧一行易纂引孟喜
 序卦曰隂陽飬萬物必訟而成之君臣飬萬民亦訟
 而成之然則今序卦亦出於經師可知也 又曰張
 芸叟疑大觀在上之文且言陸希聲深病爻辭之不
 類輙欲去取歐陽公童子問王景山儒志亦疑易文
 聖人之道逺如天固難知也謂不類非也
 吳沆曰重卦之說自古爲疑然以理推之六十四卦
[004-13a]
 或自古而有而六十四卦之名則自文王始也葢卜
 筮之書隨世而變其所起之法所占之辭代有不同
 其不得而異者惟六十四變以成易爾周禮太卜掌
 三易連山歸藏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
 考此則連山歸藏之卦自重於三皇之時而周易之
 卦乃重於文王之世故其書謂之周易理亦明也文
 王以前易道止於卜筮文王而後始用之修身治人
 爲國而易道始興於此則謂之易興於中古可也
[004-13b]
 羅泌曰易者廬&KR2598之名守宫是矣身色無恒日十二
 變是則易者從其變也彖者茅犀之名豨神是已犀
 形獨角知幾知祥是則彖者取於㡬也而象則直取
 其身形相象逺近不變&KR0008有成位膽應四時而已是
 則易者象也取諸物以爲象聖人之意見矣 又曰
 三易之書其書一其法異其爲卦皆六位經卦皆八
 而别卦皆六十四書一也易尚變連山歸藏尚不變
 法異也變老也不變少也易用九六尚老也連山用
[004-14a]
 七歸藏用八尚少也尚變之占三百八十有四不變
 之占亦三百八十有四古以三易叅而占之連山歸
 藏其數皆六十四與易同也惟易則變故一可六十
 四而六十四可以爲一是故以六十四乘六十四得
 四千九十有六其與連山歸藏倍一之理殊矣
 吕祖謙曰古者教人之道法詩書禮樂而已至於易
 則未嘗躐等與人是以孔子孟子之問答初未嘗及
 易也若如魏晋相尚虛浮談老者遍天下則秦焚之
[004-14b]
 久矣 又曰讀易當觀其生生不窮處
 吳仁傑曰連山歸藏以不變者占其占不出於本卦
 周易以變者占其占必通於兩卦春秋傳之文可考也
  又曰易始乎伏羲成乎文王六十四正卦伏羲之
 所作也卦外六爻及六十四覆卦文王之所作也伏
 羲有正卦有象卦自乾至未濟象如天行健之類是
 也夫子未贊易以前史墨對趙簡子曰在易卦雷乘
 乾曰大壯是有卦則有此象矣如曰君子非禮勿履
[004-15a]
 則孔子所繫也文王有爻有覆卦爻如乾初九至上
 九覆卦如用九之類是已
 鄭耕老曰周易二萬四千二百七字
 李舜臣曰班馬只言文王演卦又曰人更三聖世歴
 三古止言包犧文王孔子未嘗及周公也馬融陸績
 王肅姚信始有周公作爻辭之說絕不經見孔頴逹
 始引韓宣子見易象與魯春秋而知周公之徳與周
 之所以王爲周公爻辭之證審爾謂周公作爻辭可
[004-15b]
 也而春秋又將屬之周公乎
 陸九淵曰後世言伏羲畫八卦文王始重之爲六十
 四其說不然且如周禮雖未可盡信若筮人之言三
 易經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龜筮恊從亦見於虞書
 必非僞說如此則卦之重久矣葢伏羲既畫八卦即
 從而重之然後能通徳類情扶持天下之理文王葢
 因繇辭而加詳以盡其變爾
 朱子曰周代名也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
[004-16a]
 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其辭則文王周公所繫故繫
 之周以其簡袠重大故分爲上下兩篇經則伏羲之
 畫文王周公之辭也并孔子所作之傳十篇凡十二
 篇中間頗爲諸儒所亂近世晁氏始正其失而未能
 盡合古文吕氏又更定著爲經二卷傳十卷乃復孔
 氏之舊云 又曰易本卜筮之書故先王設官掌於
 太卜而不列學校所教詩書禮樂而已 又曰易自
 伏羲始畫八卦文王重爲六十四作繫 彖辭周公
[004-16b]
 作繫爻辭孔子作彖象文言繫辭說卦序卦雜卦而
 彖象繫辭各分上下是爲十翼 又曰文王所繫之
 辭以斷一卦之吉凶所謂彖辭周公所繫之辭以斷
 一爻之吉凶所謂爻辭 又曰竊疑卦爻之辭本爲
 卜筮者斷吉凶而因以訓誡至彖象文言之作始因
 其吉凶訓戒之意而推說其理義以明之
 陳淳曰伏羲之易本無文字始於乾而終於坤每卦
 惟有六畫而已文王於羑里乃取而衍之始於乾坤
[004-17a]
 終於未濟若今所傳之序以彖辭列六十四卦之吉
 凶若乾元亨利貞之類是也周公繼志述事於逐卦
 之爻又分别爻義而繫之爻辭以斷六爻之吉凶若
 初九濳龍勿用之類是也以文字始著於文王周公
 因謂之周易又以簡帙重大分爲上下經兩篇周之
 衰易道不明孔子乃黜八索而作十翼以贊之曰彖
 上傳曰彖下傳所以釋文王所繫彖上下經文之辭
 若大哉乾元以下等是也曰象上傳曰象下傳所以
[004-17b]
 釋伏羲卦之上下兩象若天行健等類及周公所繫
 兩象六爻之辭若濳龍勿用陽在下也等類是也曰
 繫辭上傳曰繫辭下傳所以述文王周公所繫卦爻
 辭之傳而通論一經之大㫖上自天尊地卑以下下
 自八卦成列以下是也曰文言傳所以申言乾坤彖
 象之㫖而爲諸卦之例若元者善之長以下是也曰
 說卦傳所以詳其所未盡之意若昔者聖人之作易
 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以下是也曰序卦傳所以序
[004-18a]
 其先後若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以下是也曰雜卦
 傳所以錯雜而言之若乾剛坤柔比樂師憂以下是
 也
 林學蒙曰伏羲畫卦以寫隂陽之變化文王周公作
 卦爻辭以决天下之疑孔子作彖象以推明事物當
 然之理然爻畫既具而三者已備乎其中先聖後聖
 互相發明耳
 陳善曰易之爲書無所不有或以厯數或以卜筮葢
[004-18b]
 不但性命之說也
 葉適曰周官三易經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則六
 十四卦自舜禹以來用之而後世謂伏羲氏始畫八
 卦文王重爲六十四卦又謂紂囚文王於羑里始演
 周易學者因之有伏羲先天文王後天之謂不知何
 所本始 又曰班固用劉歆七略記易所起伏羲文
 王作卦重爻與周官不合葢出於相傳浮說言孔氏
 爲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亦無明據論語但言假
[004-19a]
 我數年五十以學易而已易學之成與其講論問答
 乃無所見所謂彖象繫辭作於孔氏者亦未敢信也
  又曰以乾坤爲父母坎離震艮㢲兌爲男女皆卜
 筮牽合之虚文非孔氏之書所道 又曰易之始有
 三而已自然而成八有六而已自然而成六十四一
 成一反而名義出焉一畫對分而爲十二二卦對立
 而爲六十四畫之始終具焉聖人非㒺民以自神者
 而學者多異說不知之過也 又曰易傳惟序卦最
[004-19b]
 淺鄙於易有害按諸卦之名以象取之聖人重復殷
 勤其辭以訓釋之多至數十百言未已葢其難明如
 此今序卦不然鱗次櫛比而言之使其果若是則束
 而聯之一讀而盡矣又曰卦之次序無繫乎易之損
 益 又曰易有上下經因簡帙繁重分之是也序卦
 既錯舉以附合之又爲之說曰有男女然後有夫婦
 有夫婦然後有父子學者因是謂上經首乾坤下經
 首咸恒者父母夫婦之象也夫關雎鵲巢明指義類
[004-20a]
 自家刑國以是爲后妃夫人者葢以其事言也若天
 地陰陽則象之而已其父母夫婦男女安在耶 又
 曰序卦至未濟乃言易不可窮審如其序則易已窮
 於此所謂不可窮者從孰求之
 李心傳曰文言傳者十翼之第七篇也先儒以其首
 章八句與春秋傳所載穆姜之言不異疑非孔子之
 言故梁武帝以此篇爲文王所作
 髙似孫曰易曰元者善之長也左傳曰元者體之長
[004-20b]
 也易曰嘉㑹足以合禮左傳曰嘉徳足以合禮善之
 與體㑹之與徳其字不同其義則别易之文言以爲
 孔子所作然孔子生於襄公二十二年史作此筮乃
 襄公九年二語葢在孔子之先也
 真徳秀曰易者陰陽變易之謂日往月來寒往暑來
 晝夜昏明循環不息此天道之常也聖人擬之以作
 易不過推明陰陽消長之理而已陽長則隂消陰長
 則陽消一消一長天之道也人而學易則知吉凶消
[004-21a]
 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矣
 魏了翁曰周易偹三易之義闔戸謂之坤即歸藏終
 萬物始萬物莫盛乎艮即連山
 章如愚曰聖人作易本以明道其緒餘可以卜筮而
 已而後之言陰陽者言星厯者言樂律者莫不於易
 求之求之自以爲得配之自以爲合然於聖人之意
 則非也
 李過曰六經中惟大易一書可見聖人之心葢自秦
[004-21b]
 人焚滅先王典籍後漢興逐旋收拾雖能畧偹如詩
 書二禮春秋皆不免有散失牴牾惟易以卜筮獨存
 故大易一書不經秦火爲聖人全書學者欲見文王
 孔子之心當於此書求之 又曰文王演易雖在商
 末自武王革命之後周之子孫所世守以爲卜筮之
 書與三易並藏故稱周以别餘代亦猶周書周禮之
 立名耳其所謂周普之義果安在哉趙汝楳曰周官
 太卜三曰周易則知爲周人之所自名以别於連山
[004-22a]
 歸藏也
 王應麟曰易十二篇今易乾卦至用九即古易之本
 文鄭康成始以彖象連經文王輔嗣又以文言附乾
 坤二卦至文辭連屬不可附卦爻則仍其舊篇目自
 康成輔嗣合彖象文言於經學者遂不見古本 又
 曰迂齋講易謂伏羲未作易之前天下之人心無非
 易伏羲既作易之後天下之萬事無非易愚按爾雅
 小罍謂之坎大琴謂之離萬物之象無非易也
[004-22b]
 陳普曰易者交易而化陰陽寒暑治亂生死之大體
 也萬變無窮日夜相代無停止也
 胡一桂曰晁氏謂古者竹簡重大以經爲二篇然經
 分上下誠有至理上下經雖有三十卦三十四卦之
 不同以反對計之各十八卦一也上經反對五十二
 陽爻五十六陰爻下經反對五十六陽爻五十二陰
 爻二也上經以四正卦爲主首乾坤而終坎離與先
 天圖南北東西四方卦合下經以二變卦爲主震變
[004-23a]
 爲艮㢲變爲兌首咸恒而終既濟未濟與先天圖四
 維之卦合而坎離之交不交亦可見伏羲先天一圖
 大㫖偹見於文王序卦首尾中三也若是者豈以竹
 簡重大之故耶
 胡炳文曰解易者或以周字爲普徧之義或以卦爲
 文王所重子朱子本義出然後其說始定葢周禮三
 易夏曰連山商曰歸藏文王之易命之曰周以别夏
 商也交者陰陽之對待變者陰陽之流行經之分爲
[004-23b]
 兩也皆自然而然合三百八十四爻觀之上下經多
 少不齊在上經者宜陽多於陰今陽爻八十六陰爻
 九十四而陰之多於陽者八在下經者宜陰多於陽
 今陰爻九十八陽爻百有六而陽之多於陰者亦八
 以反對推之上下經各十八卦各一百八爻可謂齊
 矣在上經者陽爻五十二陰爻五十六而陰之多於
 陽者四在下經者陰爻五十二陽爻五十六而陽之
 多於陰者亦四或四或八互爲多少自然有陰陽相
[004-24a]
 交之象焉上經首乾坤氣化之始也乾坤而後十卦
 陰陽各三十畫然後爲㤗爲否而天地之交不交者
 可見矣下經首咸恒形化之始也咸恒而後十卦陰
 陽亦各三十畫然後爲損爲益而少男少女長男長
 女之交不交可見矣至若上經終坎離乾坤中爻之
 交下經終既濟未濟又坎離中男中女交不交也本
 義謂易有交易變易之義先交而後變其㫖深矣哉
 俞琰曰吕東萊謂經分上下始於文王郭白雲謂序
[004-24b]
 卦已分其來尚矣故不言分經之由邵康節曰重卦
 之象不易者八反易者二十八故卦有六十四而止
 用乎三十六爻有三百八十四而用止乎二百一十
 有六知此則知所以分上下者葢有由焉非苟然也
 或疑上經卦三十下經卦三十四多寡不均殊不知
 卦有對體有覆體何謂覆體屯倒轉爲䝉需倒轉爲
 訟之類是也何謂對體乾坤坎離頤大過中孚小過
 相對而不可覆者是也餘皆一卦倒轉爲兩卦故上
[004-25a]
 經卦三十約之則十八下經卦三十四約之亦十八
 謂之不均可乎卦分内外二體凡六十四陽六十四
 陰約爲三十六則上經純陽卦六純陰卦四下經純
 陽卦四純陰卦六陰陽相重之卦上下經皆八不亦
 均乎上經陽爻八十六陰爻九十四約爲十八則五
 十二陽五十六陰共一百八下經陽爻一百六陰爻
 九十八約爲十八則五十六陽五十二陰共一百八
 其均如此孔頴逹謂繫辭分上下無異義直以簡帙
[004-25b]
 重大是以分之晁以道乃曰古者竹簡重大分經爲
 二篇今又何必以二篇成帙葢皆不知六十四卦約
 之則爲兩十八也
 王申子曰古今諸家說易往往求之太過或以性理
 或以氣候或以歩占或以老莊雖切近如太𤣥濳虛
 經世亦各得其一偏耳繫辭之文先儒多疑其錯亂
 以爲非夫子所作然其間發明作易之要示人用易
 之法委曲詳盡有條有理非胸中有全易者不能道
[004-26a]
 若夫經中序卦之文義乖理淺决非聖人之㫖也
  又曰易有聖人之道四而伊川易傳止尚其辭康
 節數學止尚其象漢上易說止尚其變晦庵本義止
 尚其占
 熊良輔曰易卦下之辭謂之彖彖曰以下謂之彖傳
 爻下之辭謂之象象曰以下謂之象傳繫辭傳無經
 可附葢總括卦爻之大意而云漢以來以繫辭名之
 今謂之繫辭亦可歐陽公謂非聖人作殊不思道德
[004-26b]
 性命之藴六經之理皆自此出而天地事物之情狀
 亦靡所不載矣
 王希旦曰善讀易者要識聖人畫卦作易來處無非
 太極河圖理數自然之妙則繫辭啟䝉是其機括又
 湏分别四聖之易通卦名義然後以本義程傳相叅
 考沿流泝源由粗探精分合看之逺近取之則數存
 象列言盡理得上極天地自然之易於是始信易與
 天地凖窮理盡性開物成務内聖外王之學偹於斯
[004-27a]
 易何止五經之原其天地鬼神之奥豈欺我哉
 袁桷曰五經言理莫詳於易其辭深且密闡幽顯微
 不以直易言之
 吾丘衍曰俗儒談易多鄙象數夫乾九坤六乾天坤
 地非象數而何 又曰夜遊錄有言彖象皆假畜獸
 以彖爲大豕行則俯首一望而全體皆見故綂論一
 卦之體取以喻之象有六牙故六爻之義取以喻之
 又按說文蒼頡製易字象蜥蜴形蜥蜴善變則知古
[004-27b]
 人托之以喻其變不疑也或言日月爲易按易字無
 從日月之說而伏羲畫卦時但云八卦重卦之後以
 其變化無盡故有變易之名不可以日月爲惑也
 劉夏曰庖犧氏作易易何在也今六十四卦爻之所
 以爲象六十四卦名之所以取義此則庖犧氏之易
 書文字矣至周時文王周公孔子俱各繫以辭始謂
 之周易是故設六十四卦爻以示象命六十四卦名
 以示義往古來今數千萬年治亂興亡理勢情狀之
[004-28a]
 所必至者舉不出六十四卦六十四義之中矣
 梁寅曰易之爲書上以原造化之微下以該人事之
 著君子明之以决進退庶民頼之以知吉凶然非靜
 之至不能明之非誠之至不能用之
 薛瑄曰聖人言天地之造化莫偹於易論天地之造
 化而不本於易皆妄也
 章𢡟曰易不爲小人謀特不爲之謀爲小人之事爾
 小人而欲爲君子易固未始不爲之謀也
[004-28b]
 丘濬曰易之爲易有理有數言理者宗程子言數者
 宗邵子明理者雖不知數自能避凶而從吉學數者
 倘不明理必至舍人而言天且將流爲技術易雖告
 以卜筮而未聞以推歩漢世納甲飛伏卦氣凡推歩
 之術無不倚易爲說而易實無之不若以理言易則
 日月常行無往非易矣
 邵寳曰周之易爲筮而設也故仲尼論聖人之道四
 而占後焉後之者歸重之也 又曰有周易故羲易
[004-29a]
 有先天之名有羲易故周易有後天之名此後世學
 易者之議非易之本義也
 蔡清曰易自彖象文言傳亡今易有彖曰象曰文言
 曰字後之讀者不知爲後之所加此今易之所以失
 而古易之不可復也
 胡居仁曰天下之變無窮惟易可以盡之葢易隂陽
 竒耦變易無窮若天地之闔闢氣運之盛衰日月之
 更迭寒暑之往來陰陽之消長人物之死生國家之
[004-29b]
 興亡世道之今古其消息盈虛升降屈伸吉凶消長
 進退存亡幽明終始善惡邪正惟易能盡也
 鄭善夫曰易也者用於君子而勿用於小人者也
 何孟春曰周易先乾後坤陽尊隂卑天地之定位也
 楊時喬曰重卦始於伏羲彖辭出於文王爻辭出於
 周公周易名經始於周分上下經爲二篇彖象四傳
 十翼作於孔子古易二經四傳十翼各自爲篇取彖
 象傳作注解經文附經下自費直始而定於劉向成
[004-30a]
 於鄭康成取文言乾坤二卦附於乾坤彖傳後始於
 王弼以繫辭附於象傳後改說卦上中作繫辭加傳
 字以文言十八條附繫辭傳削去彖象傳文言之名
 成於韓康伯至宋晁以道疑分二經爲非吕伯恭以
 分二經爲是朱子本義從之吳澂分四傳以繫辭爲
 大象以爻辭爲小象合爲象傳亦皆未安
 郭子章曰書皆始於人惟易始於天
 吳安國曰易天地人之理偹焉聖人之精藴也以卜
[004-30b]
 筮而存者易之幸爾而遂以卜筮言易也可乎
 錢一本曰周易漢費直本畫一全卦繫以彖辭再畫
 本卦繫以爻辭又畫覆卦繫以用九用六之辭後以
 一傳字加彖傳之首鄭康成本省去費夲六爻之畫
 又省用九用六覆卦之畫移上下體於卦畫之下又
 移初九至用九爻位之文加之爻辭之上又合彖傳
 象傳於經於彖傳加彖曰字於象傳加象曰字王弼
 本同鄭但移文言附乾坤二卦之後加文言曰字以
[004-31a]
 孔子贊爻之辭本以釋經乃各附當爻每爻加象曰
 字歴代因之是爲今易漢藝文志云易經十二篇吕
 大防定爲經二卷傳十卷晁說之釐爲八卷吕祖謙
 復定爲十二卷一以古爲斷是爲古易嗚呼易夲羲
 畫雖無文辭八卦相錯剛柔雜居之中郁郁乎爲天
 下之至文乃宇宙間開闢第一文字是謂之古爾若
 文周孔子之辭凡皆以明羲畫之象合於一處匪今
 釐於二處匪古詎在辭之離合間耶
[004-31b]
 郝敬曰春秋傳韓宣子適魯觀書於太史見易象曰
 吾乃知周公之徳與周之所以王然則易象繫自周
 公乆矣孔頴逹作正義辨之甚詳而班固云易更三
 聖世歴三古說者以伏羲文王孔子爲三聖周公不
 與焉嘗觀孟子序堯舜以來聞知止稱文王亦不及
 周公葢二聖父子同世言父則不復及子言三古則
 不復列四聖立言應爾豈謂周公不與於斯文乎說
 者因大傳云作易者有憂患當文王與紂之事其辭
[004-32a]
 危因謂危辭多在爻爻辭亦文王作非也文王序易
 逐卦繫彖周公承考逐爻繫象易始大偹公嘗自言
 文王我師孔子亦謂文王無憂父作子述即此類也
 今檢爻辭如隨云王用享於西山升云王用享於岐
 山指文王岐周也明夷云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指
 武王誅紂也箕子之明夷指箕子爲奴也小畜履隨
 蠱皆隱用文武之象㤗之六五歸妹之六五引商王
 帝乙是文王所親臣事者也豈以繫爻凡此皆足以
[004-32b]
 徵爻辭之非出自文王甚明也葢周公相武王誅紂
 伐商晚遭流言憂患與文考同故摹冩往事真切如
 此凡周公之辭孰非文王之辭惟彖作自文王故夫
 子爲文王作彖傳爲乾坤二卦作文言其象傳則爲
 周公作又甚明也聖人修辭立誠言不盡意伏羲畫
 卦無辭以俟文王文王繫彖無爻以俟周公周公繫
 象無傳以俟孔子三聖皆以未盡之意遞相傳述若
 使文王繫彖又繫爻則周公作象亦宜作翼孔子成
[004-33a]
 春秋修經亦宜修傳如後世自爲綱自爲目識者譏
 之矣 又曰孔子神明天縱讀易三絶韋編而作十
 翼羲聖卦位爻畫未明而作說卦文王演易次第未
 明而作序卦彖辭未明而作彖傳周公爻象未明而
 作象傳恐作者泥於爻又約其㫖而作大象慮學者
 局於序又錯其序而作雜卦無所不用其極而世儒
 猶謂孔子有未盡之易以待夫陳搏魏伯陽邵堯夫
 先天後天方圓等圖出而後羲易見吁亦愚且悖矣
[004-33b]
  又曰卦八而已無所謂六十四也六十四者八之
 錯耳經苐言八卦未嘗言六十四周禮太卜八爲經
 六十四爲别即經之别耳邵堯夫横圖相生是經與
 别渾無分也既以序生如榦有枝枝有葉則不應言
 八卦相錯既序矣焉用錯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猶
 强引兩儀四象八卦語解至八生十六十六生三十
 二三十二生六十四則鑿空漫說矣其實八卦錯成
 六十四安所得十六與三十二乎
[004-34a]
 樊良樞曰尚書斷自堯始而欽天敬人以一中體乾
 元之大四詩並始文王而徽柔懿恭以小心法坤元
 之至春秋正乾坤之大義經禮立陰陽之大防易兼
 三才之撰故是五經之原聖人神而明之賢者黙而
 識之
 陸振竒曰天地定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故文王之易
 首乾坤陰陽合徳剛柔有體或謂易扶陽抑陰必盡
 去隂而後快未之然矣去之不如用之之尊陽也故
[004-34b]
 天用地而㤗男用女而咸雷用風而恒火用水而濟
 則一陰一陽之謂道而生生之謂易宇宙所以至今
 不毁爾
 徐三重曰晋人以老易並言然易是道老是術易是
 順理老是用智
 羅喻義曰易是蜥蜴陸佃云蜴善變易吐雹有陰陽
 析易之義一名蜥蜴周易之名葢取於此小者長七
 八寸生山石間無所取之近之使可玩也其所謂彖
[004-35a]
 乃是毛牛楊愼云狀如犀而角小善知吉凶交廣人
 謂之豬神是也彖曰猶斷曰也彖者於神斷則人爾
 象者大荒之獸也今夫人希見象也想象之而已無
 所取之逺之使不可玩也或逺或近若逺若近皆有
 妙理爻者爼也錯雜陳之有觕有精猶文之有吉有
 凶也繫者維也詩曰汎汎楊舟紼纚維之舟繫於杙
 若可繫也亦可解也繫解舟發隨所之適豈有極哉
 五者皆寓名也
[004-35b]
 陳一洙曰秦以卜筮小易而易獲不火
 洪化昭曰易上經首乾坤天地定位也下經首咸恒
 山澤通氣雷風相薄也上經終坎離下經終既濟未
 濟水火不相射也上經首乾坤終坎離天地絪緼萬
 物化醇也下經首咸恒終既濟未濟男女搆精萬物
 化生也易之有彖象文言也猶文家之有注釋也易
 之有繫辭也猶文家之有評論也若夫說卦序卦雜
 卦則非聖人之言王元美謂爲漢河上公所增入者
[004-36a]
 理或然也 又曰易彖象文言有就其辭而重發明
 之者不嫌其爲同也有反其辭而别發明之不嫌其
 爲異也必欲强文言以合彖象又强彖象以合卦爻
 易之理不若是固矣
 黄淳耀曰自漢以降言易者無慮千百家其精者發
 揮理性其觕者為隂陽術數之言然亦不可謂之非
 易也
 錢澂之曰易理無所不藴凡得其一端皆足以入神
[004-36b]
 如衛元嵩元包揚雄太𤣥京房卦氣之類是已至於
 星厯音律之學無不以易為本故朱子嘗欲於納甲
 飛伏之類皆欲窮其理雖非易之本㫖要亦可以見
 易也
 徐在漢曰世謂包羲作八卦文王重為六十四文王
 係彖辭周公繫爻辭俱非也周禮雖未可盡信如簭
 人言三易經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則重卦其來久
 矣葢包犧始作八卦即因而重之故能通神明之德
[004-37a]
 類萬物之情文王則設卦觀象係辭明吉凶以成其
 變化爾傳曰易之興也當文王與紂之事傳中累舉
 包犧文王不及周公則爻辭係於文王無疑夫文王
 演易演包犧之易也孔子翼易翼文王之易也雖然
 犧之象簡而文之辭㣲學易者舍孔子十翼孰從觀
 象而玩辭觀變而玩占知其書之不可逺而道之屢
 遷者乎故學易者不必舍彖傳而求彖辭舍爻傳而
 求爻辭也惟彖傳明而彖辭得矣爻傳明而爻辭得
[004-37b]
 矣分言之為包犧文王孔子三聖之易其實孔子之
 易明而犧文之易無餘藴矣 又曰世儒有今易古
 易之分夫文王演羲皇之易孔子翼文王之易後學
 由孔子之易求文王之易由文王之易求羲皇之易
 則知三聖人無二易千萬世無二易聖人先得我心
 所同然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和順道德而理於義
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先立乎大者則小者不能奪不
 此之求而以文孔之易合於一為今分於二為古矻
[004-38a]
 矻終身卒無定論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惑之甚已
 黄宗羲曰易者範圍天地之書也廣大無所不偹故
 九流百家之學俱可竄入焉自九流百家借之以行
 其說而於易之本意反晦矣
 黄宗炎曰上古樸直如人名官名俱取類於物象與
 以鳥記官之意及夔龍稷契朱虎熊羆之屬是也易
 者取象於蟲其色一時一變一日十二時改換十二
 色即今之析易也亦名十二時因其倐忽變更借為
[004-38b]
 移易改易之用易易之為文象其一首四足之形周
 易卦次俱一反一正兩兩相對每卦六爻兩卦十二
 爻如析易之十二時一爻象其一時在本卦者象日
 之六時在往來之卦者象夜之六時取象之竒巧精
 確不可擬議無踰於此俗儒反病其一物之微不足
 以包含大道妄解日月為易開端於虞仲翔而聖人
 之取義漸隱夫日月合體其字為明日升於東月生
 於西故明者不特指其晝夜之光蕐而兼指其光蕐
[004-39a]
 所生之位置一在東一在西也今以上日下月為易
 其舛謬有七如以日為天上之日月為地下之月是
 於時為望為晝日麗中天萬象具陳而獨取九淵之
 藏魄以配太陽不見其得宜何從而變化舛謬一也
 如以日往月來月往日來相推代明則亦當以左右
 為出入南北為躔道甚無關於上下舛謬二也如以
 謂日月同在天上同經不同緯則月為暗魄於義無
 補同經同緯則日有食之又灾變而非變化舛謬三
[004-39b]
 也况其為文原從勿但象四足之形不成字與□逺
 甚舛謬四也揆厥所由實因□昜字而譌易從旦從
 勿旦者日之始出離於滄海其光芒灼爍為五采而
 注射於八方勿者指其象若旂斿也昜且不可爲月
 豈可因昜而轉及於易乎舛謬五也日將出謂之昧
 爽史記作昒爽日入處謂之昧谷古作昒谷則是日
 將出將入映於海水但有光芒四逹也豈可亦指為
 月乎舛謬六也按說文有□暘字聲同易注云日覆
[004-40a]
 雲暫見也則原有日之易矣易上之日自為蟲首非
 日無疑舛謬七也羅泌云日月為易而文正為勿勿
 者月光之散者也是猶疑勿與月之不同僅指為月
 光也其後戴侗周伯琦輩襲夫新竒竟改作□冐字
 矣聖人至理悉去其餼羊可不辨哉 又曰他書引
 用易語今不可考者未知是篇章偶逸或緯書依託
 之文也左傳䟽伏羲作十言之教曰乾坤震㢲坎離
 艮兌消息劉向傳誣神者殃及三世說苑建其本而
[004-40b]
 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又有一道大足以守天
 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夫天道
 毁滿而益謙不損而益之故損自損而終故益又天
 地動而萬物變化風俗通其亡斯自取灾說文地可
 觀者莫可觀於木東方朔正其本萬事理失之毫釐
 差以千里鹽鐵論小人處盛位雖髙必崩不盈其道
 不恒其徳而能以善終者未之有也是以初登於天
 後入於地細繹諸所引之辭不但不佀彖象亦且不
[004-41a]
 佀大傳大約為後儒解經者所述而引用之人遂渾
 呼之為經爾
 王𢎞撰曰古篆文易從日從月則日月為易明矣叅
 同契亦如此說若羅泌云易於文為勿月采之散者
 也則鑿矣或云易蜥蜴也身色無恒日十二變易取
 其變也趙撝謙亦云然陳苐曰夫易開物成務冐天
 下之道乃借義微蟲不亦鄙乎是其取義雖得而釋
 文實謬以易為蜴陸佃之過也 又曰孔子言伏羲
[004-41b]
 始作八卦因而重之二語本自明白其為伏羲重卦
 無疑若復别有人孔子豈得無一言乎又如八卦相
 錯明八卦已錯為六十四矣周禮太卜掌三易經卦
 皆八别皆六十有四明夏商已有重卦矣揚雄從司
 馬遷之說謂文王重卦而胡安定諸人以為然皆非
 也
    按連山歸藏惟其不著時代致儒者紛綸或
    以為宓犧或以為神農或以為黄帝或以為
[004-42a]
    夏商之書迄無定說周易成於殷之末世慮
    其與歸藏淆也爰以代名葢無俟外史逹書
    名於四方灼然共信為文王周公孔子之作
    述是可法也鄭氏周普之義殊為牽率
    又按六經自秦火之後惟周易為完書雖費
    直更之於前王弼亂之於後其餘無可議者
    而歐陽永叔王景山乃疑及繫辭張芸叟疑
    及爻辭李邦直朱新仲王㢲卿疑及序卦傳
[004-42b]
    皆高明之過也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