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26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二百七十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擬經三/
楊氏泉/太𤣥經
  七録十四卷
   佚
 梁元帝曰桓譚有新論華譚又有新論揚雄有太𤣥
[269-1b]
 經楊泉又有太𤣥經或曰桓譚有新論何處復有華
 譚揚子但有太𤣥經何處復有太𤣥經也皆由不學
 使之然矣
 胡應麟曰太𤣥經十四卷晉楊泉撰鄭氏通志略作
 太𤣥無經字今馬氏意林所抄第存百餘言馬氏注
 云望國楊泉字德淵而不言何時人鄭藝文略隋經
 籍志俱云晉人惟舊唐書作唐人然唐人諱淵泉乃
 字德淵其為晉人無疑舊唐書字誤也
[269-2a]
    按有金樓子之言泉非唐人可不置辨
王氏長文/通𤣥經
  四卷
   佚
 晉書王長文字德叡廣漢郪人也少以才學知名而
 放蕩不覊州郡辟命皆不就州辟别駕乃微服竊出
 舉州莫知所之後於成都市中蹲踞齧胡餅刺史知
 其不屈禮遣之閉門自守不交人事著書四卷名曰
[269-2b]
 通𤣥經有文言卦象可用卜筮時人比之揚雄太𤣥
 同郡馬秀曰揚雄作太𤣥惟桓譚以為必傳後世晚
 遭陸績𤣥道遂明長文通𤣥經未遭陸績君山耳成
 都王穎引為江源令梁王彤為丞相引為從事中郎
關氏朗/洞極經
  宋志五卷
   未見
 朗序曰業儒蓄書積數世矣自六代祖淵㑹鼎國之
[269-3a]
 亂徙家於汾河所藏之書散逸幾盡其祕而存者惟
 洞極眞經而已六世祖嘗謂家人曰洞極眞經聖人
 之書也吾後數世當有賢者生如得其用功不下於
 稷契儻不時偶其顔淵之流乎是經之藴當可明也
 朗幸生其族得聞遺言於祖父敢不勉勉以發揚先
 祖之意乎因伏讀累年思以傳次然而性䝉識泥不
 能洞達聞崆峒山有秫先生者世之異人也故徃師
 焉至之幾歲孜孜焉未嘗敢廢弟子之禮一日齋戒
[269-3b]
 盥沐發卷以請藴先生乃掩卷而歎曰此天地之樞
 機聖賢之壼奥也濳而不傳也久矣子孰從而得之
 朗具以先祖之言告先生因為朗著翼以明其大端
 作則以指諸人事於是洞極之義煥然可詳朗既得
 而歸有頃聞先生已飛昇矣嗚呼聖人之言將假先
 生而視諸人邪將不可使下民知之耶不然何先生
 之傳而不㽜矣朗以謂天以先生而啓之而不可以
 先生盡之使盡之者其非朗乎因以先生之翼則附
[269-4a]
 於經又編其遺言為洞極論凡十一篇復作傳以釋
 其藴為圖以序其篇庻乎來者知洞極之道焉太和
 末年正月
 鄭寅曰關朗洞極取揚氏之𤣥而殺其一畫焉
 胡一桂曰洞極經莫知作者而元魏關朗子明之所
 傳次也雖無預於易然序本論述聖人本河圖以畫
 卦朱子啓䝉之所援證其為極也又起於洛書之數
 以北方一為生之一西南二為育之一東方三為資
[269-4b]
 之一而極有一畫矣又以東南四為生之二中央五
 為育之二西北六為資之二而極有二畫矣又以西
 方七為生之三東北八為育之三南方九為資之三
 而極有三畫矣毎一極演而為九三九二十七而極
 終亦猶近世蔡氏皇極内篇演洛書之數至於九九
 八十一也
 雷思齊曰楊次公自著洞極經託名於關子明
    按洞極之書隋唐志不載宋藝文志有之度
[269-5a]
    亦偽撰凡二十七象曰生曰萌曰息曰華曰
    茂曰止曰安曰燠曰實言乎天也曰資曰用
    曰達曰興曰紊曰悖曰靜曰平曰序言乎人
    也曰育曰和曰塞曰作曰煥曰幾曰抑曰㝠
    曰通言乎地也
衛氏元嵩/元包
  唐志十卷
   存
[269-5b]
 李江序曰包之為書也廣大含𢎞三才悉備言乎天
 道有日月焉有雷雨焉言乎地道有山澤焉有水火
 焉言乎人道有君臣焉有父子焉理國理家為政之
 尤者昔文質更變篇題各異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
 曰周易而唐謂之元包其實一也包者藏也言善惡
 是非吉凶得失皆藏乎其書也觀乎囊括萬有籠罩
 八紘執陶鑄之鍵啓乾坤之扄孕覆育載通幽洞㝠
 窮天人之祕研造化之精推興亡之理察禍福之萌
[269-6a]
 與鬼神齊奥將日月並明謂六五經而四三易雖太
 &KR0975莫與之京然文字奇詭音義譎怪紛而不釋隱而
 不明者得非遭於離亂與易曰作易者其有憂患乎
 蓋所謂憂亂世而患小人也故其辭危衛先生近之
 矣祕書少監武功蘇源明洗心澄思為之修傳解紛
 以釋之索隱以明之帝王之道昭然著見有以見理
 亂之兆有以見成敗之端江考於訓詁耽於講習輒
 演&KR0975義庻傳於學者焉
[269-6b]
 釋道宣曰衛元嵩本河東人遠祖從宦遂家於蜀梁
 末為僧佯狂浪蕩周氏平蜀因爾入關天和二年嘗
 上書
 楊楫序曰大觀庚寅夏六月予被命來宰兹邑&KR0681
 之三日㳟謁衛先生祠顧瞻廟貎覽古石刻先生實
 髙士也既而邑之前進士張昇景初攜元包見遺曰
 是經先生所作也自後周歴隋唐迄今五百餘載世
 莫得聞頃因楊公元素内翰傳祕閣本俾鏤版以貽
[269-7a]
 諸同志然妙用所寄奇字居多大率類揚雄準易非
 深於道者有不能知予觀斯文竊謂易之興也伏羲
 畫卦文王重爻孔子作翼更三聖人而後備故曰加
 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包之為書其學
 易之至者與辭簡義奥殆未可以象數盡也唐蘇源
 明李江為之傳注作經之意思過半矣非先生之獨
 知不能造易之妙非蘇李之絶學不能探元包之旨
 茍非其人道不虛行豈謂是耶先生名元嵩益州成
[269-7b]
 都人少不事家産濳心至道明隂陽厯算時人鮮知
 之獻策後周賜爵持節蜀郡公武帝尊禮不敢臣之
 塋域在縣廨東偏邑人崇奉至今不絶先生有傳在
 北史恐讀是經者未知其出處之大致故為之序
 張洸跋曰右元包經舊有序云爾景初即洸之先君
 子也家藏此書常以貽好事者然字古理奥而難通
 好之者鮮洸來宰臨卭得同年張公文饒所為疏義
 及邑士韋漢卿挍正舊本隨卦附釋音於下因并鏤
[269-8a]
 板合為一編庻幾觀者得其門而入焉則好之矣
 崇文總目元嵩唐人撰武功蘇源明傳趙郡李江注
 包以坤為首因八純之宫以生變極於六十四自繫
 其辭言外卦體不列爻位以謂易首乾尚文包首坤
 尚質夏連山商歸藏周易唐包其實一也雖欲馳騁
 而放言趨理近止易家之區鄙云
 晁公武曰元包以坤為首因八卦世變為六十四卦
 之次又著運蓍説源二篇綂言卦體不列爻位自云
[269-8b]
 周易元包一也
 張行成曰衛先生元包其法合於火珠林火珠林之
 用祖於京房
 陳振孫曰其書以八卦為八篇首而一世至歸魂各
 附其下先坤次乾兌艮離坎巽震坤曰太隂乾曰太
 陽餘六子有孟仲少之目毎卦之下各為數語意僻
 怪文險澀不可深曉也
 胡一桂曰元包祖京房易傳八宫卦以坤宫八卦為
[269-9a]
 元包太隂卷一乾宫八卦為元包太陽卷二次兌宫
 八卦為少隂次艮宫八卦為少陽次離宫八卦為中
 隂次坎宫八卦為中陽次巽宫八卦為孟隂次震宫
 八卦為孟陽運蓍第九説源第十凡十卷唐蘇源明
 傳李江注
 王世貞曰元包一書楊元素由祕閣傳本鏤行而張
 昇以授楊楫者也予疑此即元素撰或張昇撰而託
 者也經與傳注若出一人手
[269-9b]
 詹景鳯曰元包雖本火珠林實商易之意元即歸之
 反下者包即藏也游魂歸魂蓋即夫子游魂之言稍
 變以代消息兩字耳
張氏行成/元包數總義
  二卷
   存
 行成自序曰揚子雲太𤣥其法本於易緯卦氣圖衛
 先生元包其法合於火珠林皆革其誣俗而歸諸雅
[269-10a]
 正者也伏羲始作八卦因而重之為六十四是名先
 天陳希夷所傳先天圖是也其數有二圓圖者天也
 自一隂一陽各六變為三十二隂三十二陽者運行
 數也方圖者地也八卦縱横上下一卦為主各變七
 卦者生物數也卦氣圖以六十卦為主一爻當一䇿
 所謂乾坤之䇿三百六十當期之日其於繫辭則序
 卦之義也主於運行之用者天而地之數故為天地
 之大數也火珠林以八卦為主四隂對四陽所謂天
[269-10b]
 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其於繫辭
 則説卦之義也主於生物之用者地而物之數故為
 人物之小數也卦氣圖之用出於孟喜章句火珠林
 之用祖於京房易末流之弊雜亂於星官厯翁其事
 失之誣其辭失之俗故二君以其法為書而歸之雅
 正也太𤣥日始於寅義祖連山元包卦首於坤義祖
 歸藏由是三易世皆有書矣唐蘇源明作元包傳李
 江為之注徒言其理未達其數夫天下之象生於數
[269-11a]
 而數生於理未形之初因理而有數因數而有象既
 形之後因象以推數因數以推理論理而遺數譬如
 作樂而棄音律造器而舍規矩雖師曠之聰工倕之
 巧安能無失哉僕本為康節之學患其難明乃徧求
 古之言易者而㫄通之因識元包之旨不敢自私輒
 具述之以示同好
 王應麟曰乾道中張行成以蘇源明李江於元包徒
 言其理未達其數著元包數總義二卷
[269-11b]
張氏志和/太易
  唐志十五卷
   佚
 唐書張志和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
司馬氏光/濳虛
  通考一卷
   佚
 光自題曰𤣥以準易虛以擬𤣥𤣥且覆瓿而況虛乎
[269-12a]
 其棄必矣然子雲曰後世復有揚子雲必知𤣥吾於
 子雲雖未能知固好之矣安知後世復有司馬君實
 乎
 晁公武曰皇朝司馬光君實撰光擬太𤣥撰此書以
 五行為本五行相乘為二十五兩之得五十首有氣
 體性名行變解七圖然其辭有闕者蓋未成也其手
 寫艸稾一通今在子建姪房
 朱子曰范仲彪炳文家多藏司馬文正公遺墨嘗示
[269-12b]
 予濳虛别本則其所闕之文甚多問之云温公晚著
 此書未竟而薨故所傳止此嘗以手稾屬晁景迂補
 之而晁謝不敢也近見泉州所刻乃無一字之闕始
 復驚疑然讀至數行乃釋然曰此贗本也
 陸游曰學者必通易乃能以其餘緒通𤣥𤣥既通矣
 又以其餘及虛非可以一旦驟得也
 陳淳曰濳虛本為擬𤣥而作也𤣥之數九而虛之數
 十九者取三才相乘之數而十者取五行生成之數
[269-13a]
 也温公之自序曰萬物皆祖於虛生於氣氣以成體
 體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其為書
 也有氣體性名行命之别其意蓋曰萬物之始未有
 萌兆之謂虛此即一元之未形所以表是而出之以
 為物之祖以擬𤣥之所以為𤣥而命其書曰虛自天
 一生水於北而地六成之地二生火於南而天七成
 之天三生木於東而地八成之地四生金於西而天
 九成之天五生土於中而地十成之於是乎五行之
[269-13b]
 氣流行乎天地之閒故虛於水之一則命之曰原而
 六則命之曰委火之二則命之曰熒而七則命之曰
 焱木之三則命之曰本而八則命之曰末金之四則
 命之曰卝而九則命之曰刄土之五則命之曰基而
 十則命之曰冢自有是五行之氣也而後生萬物而
 為之體故虛以是一原二熒三本四卝五基與夫六
 委七焱八末九刃十冢者隨其序迭分左右而偶之
 自上一次二而下至於十等為五十五體以應王公
[269-14a]
 岳牧率侯卿大夫士庶人之象而周五行生成五十有
 五之數自夫物之有是體也而後性具於中隨其體
 而有純駮之不齊故虛於五生數偶五生數曰水火
 木金土而為生純之性五於五成數偶五成數亦曰
 水火木金土而為成純之性五十純之外其次降一
 則自二至六偶五生數自七至一偶五成數皆曰火
 木金土水又其次降二則自三至七偶五生數自八
 至二偶五成數皆曰木金土水火又其次降三則自
[269-14b]
 四至八偶五生數自九至三偶五成數皆曰金土水
 火木又其次降四則自五至九偶五生數自十至四
 偶五成數皆曰土水火木金合四降有四十是為生
 成之錯最後於五生數偶五生數復得水火木金土
 之序是為五配之性以合五十有五體而性備矣自
 夫物之有是性也而後為之名以别之故虛於一與
 一偶則名之曰元以為物之始而中於齊終於餘元
 裒齊散餘五者形之運也自是而次柔剛雍昧昭則
[269-15a]
 性之分也容言慮聆覿則動之官也繇懠得罹耽則
 情之訹也歬卻庸妥蠢則事之變也訒宜忱喆戞則
 徳之塗也特偶暱續考則家之綱也范徒醜𨽻林則
 國之紀也禋準資賓&KR1967則政之務也斆乂績育聲則
 功之具也興痡泯造隆則業之著也凡五十五名秩
 然有序於是乎又為之行以文之凡五十五行行下
 有辭以述行之意自初至上凡七變變下有解以釋
 變之義於是乎又為蓍法以占之以五行相乘五其
[269-15b]
 五為二十五又以三才乘之三其二十五為七十五
 筞虛其五而用七十揲之以十而觀其餘以斷吉凶
 元齊餘三行無變皆不占其他五十二行初上亦不
 占而惟占其中之五變然後以俟命焉氣體性名行
 命備而書以全雖若别為一家而大槩與𤣥相準虛
 之二數之相偶則以擬&KR0975之四位之迭畫虛之五十
 五行則以擬𤣥之八十一首虛之七變則以擬𤣥之
 九贊虛之七解則以擬𤣥之九測虛之虛五則以擬
[269-16a]
 𤣥之虛三虛之揲十則以擬𤣥之揲三𤣥以冬至之
 氣始於中而虛則以冬至之氣始於元𤣥有七百二
 十九贊以當期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而又有踦贏之
 贊二虛則有三百六十四變以當期三百六十四日
 而又有元齊餘不變之行三𤣥以後世有子雲者必
 好𤣥虛亦以後世有君實者必好虛一一模倣要之
 俱不足以有補於易是亦工於其數而道則未也夫
 性者人所禀於天以生之理蓋生生之所以為主而
[269-16b]
 非氣形而下者今其言曰體以受性又曰形然後性
 則性在於氣形之後矣性之本體純粹至善萬物一
 原而非有不齊之品也今其言以柔剛雍昧昭為性
 之分則是止論氣之禀而非性之謂矣其學已不識
 大本而其他又多為艱奥之辭以文淺近之理而所
 謂虚者即不能免乎老氏之歸於聖賢之心傳大義
 要旨亦將何所發明哉胡不移是心以講明羲文周
 孔之易上以發前藴中以洗吾心而下以開後學胡
[269-17a]
 為亦區區空自苦而復效雄之贅也
 陳振孫曰言萬物者皆祖於虛𤣥以準易虛以準𤣥
 林希逸曰濳虛未必出於温公其辭亦可觀視太𤣥
 則迥異矣太𤣥猶有古意濳虛只是後世文字
 熊朋來曰濳虛之言曰萬物皆祖於虛虚生於氣氣
 以成體體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
 濳虛有氣圖其次體圖又其次性圖又其次名圖又
 其次行圖又其次命圖其目凡六而張氏或言八圖
[269-17b]
 者行圖中有變圖解圖也濳虚主河圖所謂原委即
 天一地六之水所謂熒焱即地二天七之火所謂本
 末即天三地八之木所謂卝刃即地四天九之金所
 謂基冢即天五地十之土一與六合一得五成六二
 與七合二得五成七三與八合三得五成八四與九
 合四得五成九五與十合五得五成十皆禀中宫戊
 巳之功此濳虛五十五行所以齊行獨居中也濳虛
 之畫即如今人布算之籌濳虚之行即如周易之卦
[269-18a]
 行有七變即如卦有六爻變有解辭即如爻有小象
 然周易以八乘八則為六十四卦濳虛以十乘十宜
 為百行而止五十五行兹所以為濳虛也五十五者
 天地自然之數以氣圖觀之原一熒二本三卝四基
 五委六焱七末八刃九冢十湊合成五十五數以體
 圖觀之一元之下從左體逆推二等止於二三等止
 於三四等止於四五等止於五六等止於六七等止
 於七八等止於八九等止於九十等止於十亦自然
[269-18b]
 為五十五數最是性圖先列十純十純既浹其次降
 一其次降二其次降三其次降四至五配而性備始
 於純終於配尤足以見五十五數自然之妙至於名
 圖所以具五十五行之名行圖所以見五十五者之
 行命圖所以著夫吉凶臧否平之五變五十五行之
 中毎行七變元餘齊三行不占則五十二行該三百
 六十四變元當一變餘則奇分是為三百六十五變
 有奇上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可以歩
[269-19a]
 天軌可以協歲紀此則濳虚之大槩也然而圖不盡
 意學者但觀圖上之言而未嘗布蓍執䇿以試其周
 流變動之處則不過曰濳虛者虛其半而已是豈足
 以知濳虛哉 又曰周易之蓍五十虛一而用四十
 九濳虛之蓍七十五虛五而用七十周易以四揲之
 濳虛以十揲其名而以七揲其變周易揲蓍平分之
 後先取右一蓍卦於左手之左右皆揲十有八變而
 成卦濳虛揲蓍平分之後取左一蓍掛於右初揲左
[269-19b]
 則虛右次揲右則虛左此亦虛半之意至於定名之
 餘歛蓍復揲取隂取陽此又於虛半之中兩開其端
 故其法曰五行相乘得二十五又以三才乘之得七
 十五言蓍數所由定也
 呉師道後序曰某少好占筮等書嘗購得司馬公濳
 虛附以張敦實發微諸論者不知何人所刻其書完
 具無缺意為善本也又得里中孫氏寫本蓋提刑公
 憲文故物紙背有梁克家為福建安撫使韓彦直知
[269-20a]
 泉州時手書名當時徃來書札也於是百五六十年
 矣特愛之甚見其文闕因以前本令學子補書之後
 數年讀朱子跋張氏濳虛圖記所得范炳文别本首
 末乃知完本為贗書赧然流汗愧前日之輕率而增
 加猥雜不可削除以為大恨因與許君益之言之君
 遂出藏本亦闕文者歸以參挍用朱子法非其舊者
 悉以朱圈别之仍前録跋語於卷後以識愚之愧恨
 又以示兒輩俾之廣見聞愼取予而毋蹈予之失也
[269-20b]
 按朱子所記行變解之數此本亦不合未有所考特
 命圖之後跋語之前一條凡例二十六字記占四十
 三字注六字所謂命圖之關紐占法之變者此獨有
 之而許君本亦闕則此豈范君所傳之舊與因抄二
 條示許君而并記其説於此
 季本曰濳虛揲法亦猶太𤣥之强排太𤣥之揲既違
 大衍之義而虛又蹈之
 胡應麟曰濳虛司馬公屬草未成後人贗補行世見
[269-21a]
 朱紫陽語録黄東發日抄世以數學無辨其是非者
 詹景鳯曰洞極旨似傳易濳虛則法太𤣥
    按濳虛五十五行曰元曰裒曰柔曰剛曰雍
    曰昧曰昭曰容曰言曰慮曰聆曰覿曰繇曰
    懠曰得曰罹曰耽曰歬曰卻曰庸曰妥曰蠢
    曰訒曰宜曰忱曰喆曰戞曰特曰偶曰暱曰
    續曰考曰范曰徒曰醜曰𨽻曰林曰禋曰準
    曰資曰賓曰&KR1967曰斆曰乂曰績曰育曰聲曰
[269-21b]
    興曰痡曰泯曰造曰隆曰散曰餘曰齊
張氏敦實/濳虛發微論
  十篇
   存
 呉師道曰張敦實徽婺源人其鄉有刋本濳虛完書
 又聞昭武有艮齋謝氏所注釋未見
 范欽曰敦實官左朝奉郎監察御史
謝氏諤/濳虛注釋
[269-22a]
   佚
張氏漢/辨虛
  一卷
   佚
 樓鑰曰張德深漢邃於易&KR0975著辨虛一編兼綜易𤣥
 二書易曰卦𤣥曰首虛曰名卦有爻首有贊名有變
 二體四位十等之象八物五行生成之數乾中元之
 所以始一三五之所以虛與夫揲法占法皆若異而
[269-22b]
 實同又辨氣體性名行命與蓍虛之法無餘藴辨名
 之末謂齊處大中之内斟酌造化其斗之任乎發微
 論乃曰處大中之内在天其北極之任乎輕改一言
 失其旨矣土分王於四季齊亦土也居中而斟酌造
 化故喻以北斗之任非謂若極之居其所也德深讀
 書躬耕躭嗜古學天文地理無不該貫此特其一耳
張氏行成/濳虛衍義
  十六卷
[269-23a]
   未見
林氏希逸/濳虗精語
  一卷
   存
 希逸序曰太𤣥起九數濳虛起五數自是天地間不
 可泯者先師嘗云易則正穴此支龍也辭之有古今
 又不可不精别之張炳文以為果温公所作前後本
 有闕有全續添者為偽文公言之詳矣初本已有膚
[269-23b]
 淺無味者况續增者乎今以其語之工者摘而録之
呉氏霞舉/濳虛圖説
  一卷
   佚
朱氏徳潤/濳虛易説
  一篇
   存載存復齋集/
 周伯琦志墓曰君諱徳潤字澤民朱姓其先睢陽人
[269-24a]
 子孫著籍於呉延祐末以薦召見命為應奉翰林文
 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英宗嗣位授鎭東行
 中書省儒學提舉
 
 
 
 
 
[269-24b]
 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二百七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