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232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二百三十二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孟子二/
揚氏雄等四註孟子
  宋志十四卷
   佚
 中興藝文志題揚雄韓愈李翺熙時子四家註㫖意
[232-1b]
 淺近蓋依託者
王氏充/刺孟
  一卷
   存
 後漢書王充字仲任㑹稽上虞人師事扶風班彪好
 博覽而不守章句通衆流百家之言仕郡為功曹不
 合去刺史董勤辟為從事轉治中同郡謝夷吾上書
 薦其才學肅宗特詔公車徵病不行永元中卒
[232-2a]
 邵博曰大賢若孟子其可議乎後漢王充乃有刺孟
 近代何涉有刪孟刺孟出論衡韓退之賛其閉門?
 思論衡以修矣則退之於孟子醇乎醇之論亦或不
 然也
    按刺孟計六篇
趙氏岐/孟子註
  隋志十四卷
   存
[232-2b]
 岐題辭曰孟子題辭者所以題號孟子之書本末指
 義文辭之表也孟姓也子者男子之通稱也此書孟
 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其篇目則各自有名孟
 子鄒人也名軻字則未聞也鄒本春秋邾子之國至
 孟子時改曰鄒矣國近魯後為所并又言邾為楚所
 并非魯也今鄒縣是也或曰孟子魯公族孟孫之後
 故孟子仕於齊喪母而歸葬於魯也三桓子孫既以
 衰微分適他國孟子生有淑質夙喪其父幼被慈母
[232-3a]
 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術之道通五經
 尤長於詩書周衰之末戰國縱横用兵争强以相侵
 奪當世取士務先權謀以為上賢先王大道陵遲隳
 廢異端並起若楊朱墨翟放蕩之言以干時惑衆者
 非一孟子閔悼堯舜湯文周孔之業將遂湮微正塗
 壅底仁義荒怠佞偽馳騁紅紫亂朱於是則慕仲尼
 周流憂世遂以儒道游於諸侯思濟斯民然由不肯
 枉尺直尋時君咸謂之迂濶於事終莫能聽納其說
[232-3b]
 孟子亦自和遭蒼姬之訖録值炎劉之未奮進不得
 佐興唐虞雍熙之和退不能信三代之餘風恥沒世
 而無聞焉是故垂憲言以貽後人仲尼有云我欲託
 之空言不如載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於是退而論
 集所與髙第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難疑答問又自
 撰其法度之言著書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萬四千
 六百八十五字包羅天地揆叙萬類仁義道徳性命
 禍福粲然靡所不載帝王公侯遵之則可以致隆平
[232-4a]
 頌清廟卿大夫士蹈之則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
 厲操者儀之則可以崇髙節抗浮雲有風人之託物
 二雅之正言可謂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亞聖之
 大才者也孔子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
 乃刪詩定書繫周易作春秋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
 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聖而作者也七十子之疇
 㑹集夫子所言以為論語論語者五經之錧鎋六藝
 之喉衿也孟子之書則而象之衛靈公問陳於孔子
[232-4b]
 孔子答以俎豆梁恵王問利國孟子對以仁義宋桓
 魋欲害孔子孔子稱天生徳於予魯臧倉毁鬲孟子
 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子不遇哉㫖意合同若此
 者衆又有外書四篇性善辨文說孝經為正其文不
 能𢎞深不與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後世依倣而
 託之者也孟子既歿之後大道遂絀逮至亡秦焚滅
 經術坑戮儒生孟子徒黨盡矣其書號為諸子故篇
 籍得不泯絶漢興除秦虐禁開延道徳孝文皇帝欲
[232-5a]
 廣遊學之路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後罷傳
 記博士獨立五經而已迄今諸經通義得引孟子以
 明事謂之博文孟子長於譬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
 至其言曰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
 志為得之矣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
 不但施於說詩也今諸解者往往摭取而說之其説
 又多乖異不同孟子以來五百餘載傳之者亦已衆
 多余生西京世尋丕祚有自來矣少䝉義方訓涉典
[232-5b]
 文知命之際嬰戚於天遘屯離蹇詭姓遁身經營八
 紘之内十有餘年心𠞰形瘵何勤如焉甞息肩弛儋
 於濟岱之間或有温故知新雅徳君子矜我劬瘁睠
 我皓首訪論稽古慰以大道予困吝之中精神遐漂
 靡所濟集聊欲係志於翰墨得以亂思遺老也惟六
 籍之學先覺之士釋而辨之者既已詳矣儒家惟有
 孟子閎逺微妙藴奥難見宜在條理之科於是乃述
 己所聞證以經傳為之章句具載本文章别其㫖分
[232-6a]
 為上下凡十四卷究而言之不敢以當達者施於新
 學可以寤疑辨惑愚亦未能審於是非後之明者見
 其違闕倘改而正諸不亦宜乎
 後漢書趙岐字邠卿京兆長陵人初名嘉生於御史
 臺因字臺卿後避難故自改名字示不忘本土也少
 明經有才藝娶扶風馬融兄女永興二年辟司空掾
 舉理劇為皮氏長中常侍唐衡兄玹為京兆虎牙都
 尉岐數為貶議玹深毒恨延熹元年玹為京兆尹岐
[232-6b]
 懼禍逃避之玹果收岐家屬以重法盡殺之岐遂逃
 難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厯自匿姓名賣餅北海市
 中後諸唐死滅因赦乃出拜并州刺史遭黨錮十餘
 歳中平元年徵拜議郎舉燉煌太守後遷太僕終太
 常年九十餘卒
 張鎰曰題辭即序也趙注尚異故不謂之序而謂之
 題辭也
 馬總曰蜀郡趙臺卿作章句章句曰指事
[232-7a]
 晁公武曰臺卿後漢人為章指析為十四篇其序云
 軻戰國時以儒術干諸侯不用退與公孫丑萬章之
 徒難疑答問著書七篇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秦
 焚書以其書號諸子故得不泯絶又為外書四篇其
 書不能洪深似非孟子本真也按韓愈以此書為弟
 子所㑹集與岐之言不同今考其書載孟子所見諸
 侯皆稱諡如齊宣王梁恵王梁襄王滕定公滕文公
 魯平公是也夫死然後有諡軻無恙時所見諸侯不
[232-7b]
 應皆前死且恵王元年至平公之卒凡七十七年軻
 始見恵王目之曰叟必已老矣決不見平公之卒也
 後人追為之明矣則岐之言非也茍子載孟子三見
 齊王而不言弟子問之曰我先攻其邪心揚子載孟
 子曰夫有意而不至者有矣未有無意而至者也今
 書皆無之則知散軼也多矣岐謂秦焚書得不泯絶
 亦非也或曰豈見於外書耶若爾則岐又不當謂其
 不能洪深也
[232-8a]
 陸九淵曰古注惟趙岐解孟子文義多略
 黄澈曰孟子七篇論君與民者居半欲得君蓋以安
 民也
 王應麟曰黄霸之受尚書趙岐之注孟子皆在患難
 顛沛中 又曰滕定公文公趙氏注云古紀世本滕
 國有考公麇元公𢎞即定公文公也世本今無傳此
 可備參考 又曰曹交趙氏注云曹君之弟按左傳
 哀公八年宋滅曹至孟子時曹亡久矣曹交蓋以國
[232-8b]
 為氏者 又曰趙氏孟子章指引論語曰力行近仁
 誤以中庸為論語
 何異孫曰六經論語孟子前後凡經幾手訓解宋諸
 儒不過集衆說以求一是之歸如説易便罵王弼講
 周禮便責鄭&KR0975賈公彦解尚書便駁孔安國傷乎已
 甚畢竟漢儒亦有多少好處趙岐在夾柱中三年注
 一部孟子也合亮他勤苦
 鄭公曉曰孟子至漢後始盛傳於世注有趙岐陸善
[232-9a]
 經自善經以降訓説雖小有異同而共宗趙氏七篇
 各有上下趙所分也
 陳士元曰趙氏謂孟子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今七篇
 二百六十章趙謂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今實有
 三萬五千四百一十字較趙説多七百二十五字詳
 考趙注孟子文與今本不差趙蓋誤算也
    按宋鄭耕老説亦與趙氏同
程氏曽/孟子章句
[232-9b]
   佚
 後漢書程曾字秀升豫章南昌人著書百餘篇皆五
 經通難又作孟子章句建初三年舉孝亷遷海西令
髙氏誘/正孟子章句
   佚
鄭氏&KR0975/孟子注
  隋志七卷
   佚
[232-10a]
劉氏熙/孟子注
  隋志七卷
   佚
    按劉熙注孟子李善文選注凡三引之
綦毋氏邃/孟子注
  七録九卷唐志七卷/
   佚
    按李善注文選引綦母邃孟子注秋陽以暴
[232-10b]
    之釋曰周之秋於夏為盛陽也驅蛇龍而放
    之菹釋曰澤生草言菹
陸氏善經/孟子注
  唐志七卷
   佚
 崇文總目善經唐人以軻書初為七篇因刪去趙岐
 章指與其注之繁重者復為七篇
    按孟子為長者折枝趙注云折枝按摩折手
[232-11a]
    節解罷枝也陸云折草樹枝朱子集注從之
    有私龍斷焉龍斷義趙注未詳陸云有岡隴
    斷而髙者集注亦從之性猶湍水也趙注云
    湍水圜也謂湍水湍縈水也陸云湍波流也
    集注兼從之餘若配義與道陸言以道義配
    之則能充塞為之詭遇陸言詭計以要禽也
    所過者化所存者神陸言君子所過人者在
    於政化存其身者在於神明盎於背陸言如
[232-11b]
    負之於背子莫執中陸言子等無執中有達
    財者陸言達財周恤之一本作才以有善才
    就開其性理也變其彀率至能者從之陸云
    彀率法也躍如心願中也能者從之當勤求
    也被袗衣陸言衣之美者近聖人之居若此
    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陸本
    作然而無乎爾則亦有乎爾注云鄒魯相鄰
    故云近聖人之居無乎爾有乎爾疑之也孟
[232-12a]
    子意自以當之以況絶筆於獲麟也是書舊
    唐書經籍志失載今已無存見孫宣公音義
張氏鎰/孟子音義
  唐志七卷宋志三卷/
   佚
 舊唐書張鎰蘇州人朔方節度使齊邱之子也大厯
 五年除濠州刺史為政清静州事大理乃招經術之
 士講訓生徒撰三禮圖九卷五經微㫖十四卷孟子
[232-12b]
 音義三卷尋拜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學士盧杞
 忌鎰名重道直無以陷之以方用兵因薦鎰以中書
 侍郎為鳳翔隴右節度使李楚琳作亂鎰出鳳翔三
 十里為候騎所得楚琳殺之贈太子太傅
 姑蘇志鎰字季權一字公度
    按張氏音義云睊睊胥䜛側目視貌言睊睊
    然怒目相嫉而相䜛也徒杠成杠方橋也可
    通徒人行過者桮棬屈木為之其趨一也趨
[232-13a]
    讀趣言其趣而正道無異也朱子集注從之
    鄒與魯閧閧鬬聲從門下者朱子從而節之
    餘若善為説辭説音税捆屨捆作祵子噲燕
    易王子訑訑蓋言辭不正欺罔於人自誇大
    之貌與諸家詮釋差别舊唐書經籍志亦失
    載僅見孫氏音義
丁氏公著/孟子手音
  宋志一卷
[232-13b]
   佚
    按丁氏手音今亦無傳其見於孫氏音義者
    願比死者一洒之音洗謂洗雪其恥也獨樂
    樂上音岳下音洛從獸無厭厭平聲反其旄
    倪旄老也倪謂繄倪小兒也乃屬其耆老屬
    㑹聚也爾何曽比予於是曽音憎則也乃也
    悻悻然見於其面悻悻作婞婞恨也直也舍
    皆取諸其宫中而用之舍音赦止也勞之來
[232-14a]
    之勞來皆去聲門人治任將歸治任謂擔任
    之具虆土籠也梩土轝也先儒説五霸不同
    有以夏霸昆吾商霸大彭豕韋周霸齊桓晉
    文為五霸者訑訑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
    兩馬之力與古人駕車以兩馬軌謂限之轍
    迹也孟子意言城門限迹切深以日久逺為
    車所轢多故也豈是一時兩馬駕車而過之
    使然以上皆為朱子集注所取其文異者是
[232-14b]
    罔民也罔作司止或尼之尼作㞐相與輔相
    之相作押音甲輔也義與夾同使民肹肹然
    肹肹作肸肸師死而遂倍之倍作偝蠅蜹姑
    嘬之蜹作䗜云䗜未詳所出或以䗜與䖻同
    謂蜉䖻也音由一説䗜姑即螻姑也摶而躍
    之摶音團一匹雛匹作疋音節疋雛小雛也
    是以言餂之按字書及諸書並無此餂字郭
    璞方言注云音忝謂挑取物也其字從金今
[232-15a]
    此字從食蓋傳寫誤也又有音異者汙音蛙
    不平貌恔音皎憭也許行行音衡弤朕弤音
    彫義與弴同掊克在位掊薄侯切深也聚斂
    也貉稽曰貉貊鹤二音既是人姓當音鶴又
    有義異者龍斷龍與隆聲相近隆髙也蓋古
    人之言耳如胥須之類也媒妁之言謂媒氏
    酌二姓之可否故謂之媒妁晉之乗楚之檮
    杌云晉名春秋為乗者取其善惡無不載楚
[232-15b]
    謂春秋為檮杌者在紀惡而興善也播種而
    耰之耰壅苗根也有梏亡之矣謂悔吝利害
    也利害之亂其性猶桎梏之刑其身故喻之
    變其彀率率循也謂彀張其弩又當循其射
    道令必中於表躍如猶言卓爾虎賁先儒言
    如猛虎之奔
劉氏軻/翼孟
  三卷
[232-16a]
   佚
 缺名/ 曰劉御史軻上京師白樂天以書介紹於所
 知若庾補闕杜拾遺元員外牛侍御蕭正字楊主簿
 兄弟謂其開卷慕孟軻為人所著翼孟三卷於聖人
 之㫖作者之風往往而得惜乎所著書散佚無存也
 
 
 
[232-16b]
 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二百三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