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26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巻二百六十五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毖緯三/
尚書緯
  隋志三巻七録六卷/
   佚
尚書璇璣鈐
[264-1b]
  鄭𤣥注
   佚
 孫㲄曰璇璣鈐當是載厯象之秘奥而術已無傳矣
尚書考靈曜
  鄭𤣥注
   佚
 李善曰書緯有考靈曜靈曜謂天也
 孫㲄曰談天莫詳於緯書考靈曜所由名也漢儒窮
[264-2a]
 緯故談天為至精
    按考靈曜文大都推歩之説其言曰天從上
    臨下八萬里天以圓覆地以方載天如彈丸
    圍圜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度二千九
    百三十二里千四百六十一分里之三百四
    十八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
    億萬里何謂九野中央鈞天其星角亢東方
    皥天其星房心東北變天其星斗箕北方𤣥
[264-2b]
    天其星須女西北幽天其星奎婁西方成天
    其星胃昴西南朱天其星參狼南方赤天其
    星輿鬼柳東南陽天其星張翼軫二十八宿
    之外各有萬五千里是為四游之極謂之四
    表春則星辰西游夏則星辰北游秋則星辰
    東游冬則星辰南游地有四游冬至地游北
    而西三萬里夏至地游南而東三萬里春秋
    二分其中矣地恒動不止譬如人在巨舟中
[264-3a]
    閉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覺也七戎六蠻九夷
    八狄據形而言之謂之四海言皆近海海之
    言昏晦無所睹也日道出於列宿之外萬有
    餘里正月假上八萬里假下一十萬四千里
    日有九光光照四極臨四十萬六千里日萬
    世不失九道謀仲春仲秋日出於卯入於酉
    仲夏日出於寅入於戌仲冬日出於辰入於
    申日旁白者為虹日旁青赤者為霓在璿璣
[264-3b]
    玉衡以齊七攻玉儀之制昏明主時璿璣未
    中而星中是急急則日過其度不及其宿璿
    璣中而星未中是舒舒則日不及其度夜月
    過其宿璿璣中而星中是周周則風雨時草
    木蕃盛而百榖熟萬事康也主春者鳥星昏
    中可以種稷主夏者心星昏中可以種黍主
    秋者虗星昏中可以種麥主冬者昴星昏中
    則入山可以具器械王者南面而坐視四星
[264-4a]
    之中而知民之緩急急則不賦力役敬授民
    時鳥星為春候火星為夏期陽氣相助虗星
    為秋候昴星為冬期隂氣相佐德乃弗邪子
    助母収母合子符心火星天王也其前星太
    子後星庻子也歲星木精熒惑火精鎭星土
    精太白金精辰星水精也歲星得度五榖孳
    熒惑順行甘雨時鎭星得度地無災太白出
    入當五榖成熟人民昌春政不失五榖孳初
[264-4b]
    夏不失甘雨時季夏不失地無災秋政不失
    人民昌冬政不失少疾喪五政不失百榖稚
    熟注晚熟曰稚詩/曰稙稚菽麥春夏民欲早作故令民先
    日出而作是謂寅賓出日秋冬民欲早息故
    令民候日入而息是謂寅餞納日春迎其來
    秋送其去無不順矣攷其言無悖於理隋燔
    緯書若此與括地象雖置不燔可也
    又孔氏禮記疏邢氏爾雅疏俱引鄭注考靈
[264-5a]
    曜云天者純陽清明無形聖人則之制璿璣
    玉衡以度其象又云地葢厚三萬里春分之
    時地正當中自此地漸漸而下至夏至之時
    地下游萬五千里地之上畔與天中平夏至
    之後地漸漸而上至秋分地正當天之中央
    自此地漸漸而上至冬至上游萬五千里地
    之下畔與天中平自冬至後地漸漸而下又
    云天旁行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東皆
[264-5b]
    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於天之中冬至而下
    夏至而上地與星辰俱有四游升降四游者
    自立春地與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極地雖
    西極升降正中從此漸漸而東至春季復正
    自立夏之後北游夏至北游之極地則升降
    極下至夏季復正立秋之後東游秋分東游之
    極地則升降正中至秋季復正立冬之後南游
    冬至南游之極地則升降極上至冬季復正又
[264-6a]
    云夏日道上與四表平下去東井十二度為
    三萬里又云日春東從青道夏南從赤道秋
    西從白道冬北從黒道立春星辰西游日則
    東游立夏星辰北游日則南游春分星辰西
    游之極日東游之極日與星辰相去三萬里
    夏至則星辰北游之極日南游之極日與星
    辰相去三萬里又云夏至日與表平冬至時
    日下至於地八萬里上至於天十一萬三千
[264-6b]
    五百里其言天體特詳
尚書帝命驗或作命令驗/
  鄭𤣥宋均注
   佚
    按天有五號尊而君之則曰皇天元氣廣大
    則稱昊天仁覆閔下則稱旻天自上監下則
    稱上天據遠視之蒼蒼然則稱蒼天天宗日
    月北辰地宗岱河海也日月為隂陽宗北辰
[264-7a]
    為星宗河為水宗海為澤宗岱為山宗秦失
    金鏡魚目入珠桀失玉鏡用其噬虎此皆帝
    命驗之文也
尚書帝驗期驗或作命/
   佚
尚書刑德倣
   佚
    按書名刑德倣者其辭有云涿鹿者竿人頭
[264-7b]
    也黔者馬黔竿人面也臏者脱去人之臏也
    宮者女子淫亂執置宫中不得出也割者丈夫
    淫割其勢也劓象七攻臏象七精墨象斗華
    葢法家為之
尚書鉤命決
   佚
尚書運期授
   佚
[264-8a]
 詹景鳳曰運期授謂文王以受命之年為元年注云
 周文王以戊午蔀二十九年季秋為受命之月至明
 年乃改元如此則何可以為文王彼葢因書序惟十
 有三年武王伐殷之語而附㑹之也
尚書洛罪級
   佚
尚書中候
  宋均注又隋志鄭𤣥注五卷七録八卷/
[264-8b]
   佚
 書緯曰孔子求書得黄帝𤣥孫帝魁之書迄於秦穆
 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斷遠取近定可以為世法者
 百二十篇以百二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候
 春秋命厯序曰堯壇於河受龍圖作握河紀
 皇甫謐曰堯與羣臣沈璧於河為握河紀今尚書中
 候是也
 蕭子顯曰候書章句無銓序
[264-9a]
 孔頴達曰鄭𤣥注中候依運斗樞以伏羲女媧神農
 為三皇又云五帝帝鴻金天高陽高辛唐虞氏六人/為五
 帝/ 又曰中候握河紀説堯考河命説舜
 陳振孫曰按後漢書緯候之學注緯七緯也候尚書
 中候也
 孫瑴曰中候書佚而諸書所引篇目猥多有握河紀
 考河命摘洛戒洛予命運衡篇義明篇勅省圖準纖
 哲稷起篇
[264-9b]
    按中候專言符命當是新莽時所出之書
中候考河命 題期 立象
   佚
 宋均曰堯得圖書舜禪後演以為考河命題期立象
 三篇
    按御覽引其文云若稽古帝舜曰重華欽翼
    皇象舜曰朕惟不艾蓂莢孚著
中候摘洛戒
[264-10a]
   佚
    按摘洛戒文見於載紀者有云若稽古周公
    旦欽惟皇天順踐阼即攝七年鸞鳳見蓂莢
    生龍銜甲又云周公踐阼理政與天合志萬
    序咸得疑是王莽居攝時所獻書
中候握河紀
   佚
 王應麟曰禮記正義引中候握河紀
[264-10b]
中候契握
   佚
    按孔氏禮疏引中候契握文云𤣥鳥翔水遺
    卵娀簡狄吞之生契
中候勅省圖
   佚
    按孔氏禮疏引鄭康成注中候勅省圖文以
    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
[264-11a]
中候運衡篇
   佚
    按熊安生引中候運衡文云年耆既艾注云
    七十曰艾亦見孔氏禮記疏
中候準纖哲
   佚
    按孔氏禮疏引其文云仲父年艾誰將逮政
中候洛予命
[264-11b]
   佚
    按洛予命文湯東觀於洛沈璧而黒龜與之
    書黄魚雙躍云寡人愼機孔氏禮疏引之
中候稷起
   佚
    按稷起文云蒼耀稷生感跡當亦美新之書
中候我應篇
   佚
[264-12a]
    按詩檀公疏引之
中候儀明篇
   佚
    按蕭氏南齊書符瑞志引之
詩緯
  隋志十八卷七録十卷/
   佚
 張衡曰凡讖皆云黄帝伐蚩尤而詩讖獨以為蚩尤
[264-12b]
 敗然後堯受命
 隋書魏博士宋均注
詩緯圖
  一卷
   佚
詩含神霧
   佚
    按含神霧之辭曰齊地處孟春之位海岱之
[264-13a]
    間土地汙泥流之所歸利之所聚律中太簇
    音中宮角陳地處季春之位土地平夷無有
    山谷律中姑洗音中宫徵曹地處季夏之位
    土地勁急音中徵其聲清以激秦地處仲秋
    之位男懦女弱高膫白色秀身音中啇其言
    舌舉而仰聲清而揚唐地處孟冬之位得常
    山大岳之風音中羽其地磽确而収其民儉
    而好畜魏地處季冬之位土地平夷弼鄘衛
[264-13b]
    王鄭此五國者千里之城處州之中名曰地
    軸以四序分配列國時闕仲春孟夏仲夏孟
    秋季秋仲冬國亡豳檜亦一隅之論也
詩汜厯樞
   佚
 孫㲄曰凡厯生於律律生於聲聲生於詩則詩之為
 厯根樞固矣作厯者三統四分皆知取諸易取諸春
 秋而了不及詩豈知詩之有四始五際亦如易之有
[264-14a]
 九問春秋之有十端而泰否升沈皇王籙運動必關
 焉則其謂之汜厯樞非爽也
    按翼奉之言曰臣學齊詩聞五際之要其説
    本於汎厯樞
詩推度災
   佚
    按乙巳占引推度災云弼結蝓之宿宋均注/謂營室
    星/鄘天漢之宿注天/津也衛天宿斗衡王天宿箕
[264-14b]
    斗鄭天宿斗衡魏天宿牽牛唐天宿奎婁秦
    天宿白虎氣生𤣥武陳天宿大角檜國天宿
    招搖曹天宿張弧其所載國次星野與淮南
    子諸書不同
禮緯
  隋志鄭𤣥注三卷
   佚
 毛奇齡曰王制正義引禮緯文云三年一祫五年一
[264-15a]
 禘羣儒因之爭論不休皆此二語啓之
禮記默房
  隋志宋均注二巻七録鄭𤣥注三卷/
   佚
禮含文嘉
  宋均注又鄭𤣥注三卷
   存
 孔頴達曰禮含文嘉云殷爵三等殷正尚白白者兼
[264-15b]
 正中故三等夏尚黒亦從三等按孝經夏制而云公
 侯伯子男是不為三等也含文嘉之文不可用
 宋兩朝藝文志舊有讖緯七經雜解今緯書存者獨
 易而含文嘉乃後人著為占候兵家之説與諸家所
 引禮緯乖異不合故以易緯附經移含文嘉於五行
 詹景鳳曰含文嘉稽察災祥於經旨或不相渉
    按大戴禮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綂絖
    塞耳所以弇聦也注引含文嘉文云懸絖埀
[264-16a]
    旒為閑姦聲弇亂色又虞舜以天德嗣堯注
    引含文嘉文云質以天德文以地德殷受天
    而王周據地而王也又漢書王莽傳云宗臣
    有九命上公之尊則有九錫登等之寵謹以
    六藝通義經文所見周官禮記宜於今者為
    九命之錫顔師古注云禮含文嘉云九錫者
    車馬衣服樂懸朱戸納陛武賁鈇鉞弓矢秬
    鬯也何休注公羊春秋於王使榮叔來錫桓
[264-16b]
    公命傳引含文嘉文云禮有九錫一曰車馬
    二曰衣服三曰樂則四曰朱戸五曰納陛六
    曰虎賁七曰弓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皆所
    以勸善扶不能徐彦疏附以禮緯注云諸侯
    有德當益其地不過百里後有功加以九錫
    進退有節行歩有度賜以車馬以代其歩其
    言成文章行成法則賜以衣服以表其德其
    長於教誨内樂至仁賜以樂則以化其民其
[264-17a]
    居處修理房内不泄賜以朱戸以明其别其
    動作有禮賜以納陛以安其體其勇猛競疾
    執義堅彊賜以虎賁以備非常其内懷至仁
    執義不傾賜以弓矢使得專征其亢陽威武
    志在宿衛賜以鈇鉞使得專殺其孝慈父母
    賜以秬鬯使之祭祀此宋均注也此文較漢
    書注特詳又劉昭注續漢書祭祀志引含文
    嘉文曰禮天子靈臺所以觀天人之際隂陽
[264-17b]
    之㑹也揆星度之驗徵六氣之瑞應神明之
    變化覩日氣之所驗為萬物獲福於無方之
    原招太極之清泉以興稼穡之根倉廪實知
    禮節衣食足知榮辱天子得靈臺之則五車
    三柱明制可行不失其常水泉川流無滯寒
    暴暑之災陸澤山陵禾盡豐穰故左置辟雍
    右立靈臺其釋靈臺義亦該備予先後見有
    二本文各不同一本畫雲氣星煇之象而附
[264-18a]
    以占辭一本分天鏡地鏡人鏡為三門門各
    一卷凡六十篇後題紹興辛巳十一月觀察
    使張師禹授而前諸書所引之文兩本皆無
    之知非原書矣
禮斗威儀
  宋均注
   佚
 孫㲄曰禮本於天殽於太一斗中者孝弟之精也故
[264-18b]
 威儀繫以斗神明其説而達之天
    按禮斗威儀文見於羣書者櫽括附於後宫
    主君商主臣角主父徵主子羽主夫少宫主
    婦少商主攻是法北斗而為七政審候五色
    也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平則日五色無主月
    黄而多輝鎭黄而多暈甘露降祥風至嘉榖
    並生蒙水出於山江海不揚洪波龜被文而
    見鳳集於林苑君乘木而王其政平則日黄
[264-19a]
    中而青暈海注不/揚波山車埀句山車者自然之
    車也草木豐茂松長生下有人葠上有紫氣
    福草生廟中東海輸以蒼鳥君乘火而王其
    政平則日黄中而赤暈祥風至地生朱草梧
    桐楸梓長生南海輸以文狐駮馬君乘金而
    王其政平則日黄中而白暈月圓而多耀太
    白揚光軒轅之精散為甘露鎭星黄時則祥
    風至嘉雨時蘭桂長生黄銀見紫玉韞於深
[264-19b]
    山麒麟在郊君乘水而王其政平則日黄中
    而黒暈辰揚光景雲見醴泉出河溓注不/災溢
    脱長生北海輸白鹿帝者得其英華王者得
    其根荄霸者得其附枝故帝道不行不能王
    王道不行不能霸霸道不行不能守其身
禮稽命徵
   佚
 孫瑴曰運有興衰教有因革皆稽之乎禮禮也者命
[264-20a]
 之元也故惟禮文質可以徵命
    按春秋襄公十有六年盟於溴梁公羊傳曰
    君若贅旒然何氏注引玉藻云天子旂十有
    二旒諸侯九卿大夫七士五徐氏疏云今禮
    記玉藻無此文惟禮説稽命徵及含文嘉皆
    云天子旂九仭十二旒曵地諸侯七仞九旒
    齊軫卿大夫五仞七旒齊較士三仞五旒齊
    首而言玉藻誤也
[264-20b]
    按公羊傳疏引春秋緯云含天子以珠諸侯
    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貝而後漢志劉氏注所
    引稍異云天子飯以珠含以玉諸侯飯以珠
    含以珠卿大夫士飯以珠含以貝稱是禮稽
    命徵文
    又按禮記疏引稽命徵文云天命以黒故夏
    有&KR0975圭天命以赤故周有赤雀銜書天命以
    白故殷有白狼銜鉤又云唐虞五廟親廟四
[264-21a]
    始祖廟一夏四廟至子孫五殷五廟至子孫
    六
禮稽命曜
   佚
    右見太平御覧
禮元命包
   佚
    按杜氏通典引之文曰天子五廟二昭二穆
[264-21b]
    以始祖而五
禮瑞命記
   佚
    右見王充論衡蔡邕明堂論其詮鳳云雄曰
    鳳雌曰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
樂緯
  隋志宋均注三卷
   佚
[264-22a]
 孫㲄曰緯以配經也樂無經矣復有緯乎曲禮之樂
 記周官之大司樂附禮而見則樂之緯亦禮緯也
樂動聲儀
  宋𠂻注
   佚
    按動聲儀文有云風雨動魚龍仁義動君子
    其名書之義乎樂記疏引其文云宫為君君
    者當寛大容衆故聲宏以舒其和情以柔動
[264-22b]
    脾也商為臣臣者當以發明君之號令其聲
    散以明其和温以斷動肺也角為民民者當
    約儉不奢僭差故其聲防以約其和清以靜
    動肝也徵為事事者君子之功旣當急就之
    其事當乆流亡故其聲貶以疾其和平以切
    動心也羽為物物者不有委聚故其聲散以
    虛其和斷以散動腎也若宫唱而商和是謂
    善太平之樂角從宫是謂哀衰國之樂羽從
[264-23a]
    宫徃而不反是謂悲亡國之樂音相生者和
    其言聲儀之動亦詳矣
樂稽耀嘉
   佚
 孫㲄曰是書不耑述樂事但於天地人物各挹其光
 大而美淑者以為禮立標故其稱如是
    按耀白虎通德論作熠
    又按孔氏疏禮記引稽耀嘉文云夏以十三
[264-23b]
    月為正息卦受泰殷以十二月為正息卦受
    臨周以十一月為正息卦受復又藝文類聚
    引其文云武王承命興師誅於商萬國咸喜
    軍渡孟津前歌後舞克殷之後民乃大安家
    給人足酌酒鬱搖喜/貎又云殷之徳陽徳也故
    以子為姓周之徳隂徳也故以姬為姓又云
    社土地之主地濶不可以盡祭故封土為社
    以報功稷五榖之長榖衆不可以徧祭故祀
[264-24a]
    稷為神以主之也
樂叶圖徵
   佚
 孫㲄曰樂不叶則不可以徵不可以徵則不可以圖
 也此論其諧而傳者以成篇
    按續漢書律厯志劉氏注引樂叶圖徵文曰
    天元以甲子朔旦冬至日月起於牽牛之初
    右行二十八宿以考王者終始或盡一其厯
[264-24b]
    數或不能盡一以四千五百六十為紀甲寅
    窮宋均曰紀即元也四千五百六十者五行
    相代一終之大數也王者即位或遇其綂或
    不盡其數故一元以四千五百六十為甲寅
    之終也又禮儀志引樂叶圖徵文云夫聖人
    之作樂不可以自娯也所以觀得失之效者
    也故聖人不取備於一人必從八能之士故
    撞鐘者當知鐘擊鼓者當知鼔吹管者當知
[264-25a]
    管吹竽者當知竽擊磬者當知磬鼓琴者當
    知琴故八士曰或調隂陽或調律厯或調五
    音故撞鐘者以知法度鼔琴者以知四海擊
    磬者以知民事鐘音調則君道得君道得則
    黄鐘㽔賓之律應君道不得則鐘音不調鐘
    音不調則黄鍾㽔賓之律不應鼔音調則臣
    道得臣道得則太簇之律應管音調則律厯
    正律厯正則夷則之律應磬音調則民道得
[264-25b]
    民道得則林鍾之律應竽音調則法度得法
    度得則無射之律應琴音調則四海合歲氣
    百川一合德鬼神之道行祭祀之道得如此
    則姑洗之律應五樂皆得則應鍾之律應天
    地以和氣至則和氣應和氣不至則天地和
    氣不應鐘音調臣下以法賀主鼓音調主以
    法賀臣磬音調主以德施於百姓琴音調主
    以德及四海八能之士常以日冬至成天文
[264-26a]
    日夏至成地理作隂樂以成天文作陽樂以
    成地理又五行志引叶圖徵文曰五鳳皆五
    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一曰鷫鸘鳩喙圓目
    身義戴信嬰禮膺仁負智至則旱疫之感也
    二月發明烏喙大頸大翼大脛身仁戴智嬰
    義膺信負禮至則喪之感也三曰焦明長喙
    疏翼圓尾身義戴信嬰仁膺智負禮至則水
    之感也四曰幽昌鋭目小頭大身細足脛若
[264-26b]
    鱗葉身智戴信負禮膺仁至則旱之感也考
    樂緯别有五鳥圖後一條疑即五鳥圖文
樂五鳥圖
  七録一卷
   佚
 
 
 經義考卷二百六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