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07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巻七十九
 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書八/
宋眞宗皇帝尚書圖詩
  一卷
   佚
 玉海景徳四年崇和殿壁挂尚書圖祥符七年作尚書
[079-1b]
 詩三章
郭氏忠恕/古今尚書
   佚
 姓譜忠恕字恕先洛陽人仕周為周易愽士宋太宗
 召為國子監主簿令刋定古今尚書
胡氏且/尚書演聖通論
  七卷
   佚
[079-2a]
王氏曙/周書音訓
  十二卷
   佚
 宋史王曙字晦叔隋東臯子績之後世居河汾後為河
 南人中進士第咸平中舉賢良方正科後以工部尚
 書侍郎叅知政事進樞密使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
 卒贈太保中書令諡文康
楊氏繪/書九意
[079-2b]
  通考一巻
   佚
 晁公武曰皇朝楊繪元素撰其序云詩書春秋同出
 於史而仲尼或刪或修莫不有筆法焉詩春秋先儒
 皆言之書獨無其法耶故作斷堯虞書夏書禪讓稽
 古商書周書費誓秦誓意凡九篇
 東都事畧楊繪字元素漢州綿竹人舉進士再知諌
 院擢翰林學士御史中丞
[079-3a]
胡氏瑗/尚書全解
  宋志二十八巻
   佚
 朱子曰胡安定書解未必是安定所注蓋專破古說
 不似胡平日意又間引東坡說東坡不及見安定必
 是偽書
張氏景/書說
   未見
[079-3b]
 董鼎曰景字晦叔
 姓譜公安人
袁氏默/尚書解
   佚
 姓譜袁默字思正無錫人嘉祐進士官至湖北轉運
 判官
范氏雍/尚書四代圖
  一卷
[079-4a]
   佚
 王應麟曰仁宗時樞副范雍繪尚書四代圖進之以
 偹中覽
 東都事畧范雍字伯仁河陽人舉進士官至資政殿
 大學士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太師諡忠獻
謝氏景平/書傳說
   佚
 姓譜景平皇祐中進士仕終秘書丞
[079-4b]
樂氏敦逸/尚書略義
  通志一卷
   佚
黄氏君俞/尚書關言
  通志三卷
   佚
 閩書黄君俞字廷僉莆田人治平四年進士歴官崇
 文院校書改館閣校勘
[079-5a]
尹氏恭初/尚書新修義疏
  宋志二十六卷
   佚
呉氏孜/尚書大義
  宋志三卷
   佚
 浙江通志呉孜會稽人從安定胡瑗學馳名嘉祐治
 平間
[079-5b]
    按紹興四庫續到闕書目有之
顧氏臨/等尚書集解
  通考十四卷
   未見
 晁公武曰皇朝顧臨蔣之竒姚闢孔武仲劉敞王會
 之周範蘇子才朱正夫呉孜所撰後人集之為一編
 然非完書也
 姓譜顧臨字子敦會稽人皇祐中為國子直講元祐
[079-6a]
 初拜天章閣待制後歴刑兵吏三部侍郎兼翰林學
 士
    按是書所集相傳凡二十家晁氏所未及者
    司馬光王安石黄通楊繪陸佃李定蘇洵胡
    瑗張晦之程頥
文氏彦博/尚書解
  一卷
   存
[079-6b]
 彦愽進表曰臣伏讀尚書序云孔子生於周末覩史
 籍之煩文懼覽之者不一遂乃討論墳典斷自唐虞
 以下訖於周舉其宏綱撮其機要典謨訓誥之文凡
 百篇所以恢宏至道示人主以軌範也帝王之制坦
 然明白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然則後代聖帝明
 王莫不祖述寳為大訓恭以皇帝陛下聰明文思稽
 考古道日御邇英延訪經義方命講官講解尚書孜
 孜不倦所以聖徳日新比隆堯舜臣以叨侍經筵輙
[079-7a]
 於尚書三十二篇采其切於資益聖治宜於重複温
 故者凡十篇録進篇别有後序所以發明本篇之大
 㫖所冀便於乙夜之觀
 宋名臣言行錄文彦愽字寛夫汾州人中進士第事
 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位至丞相除太尉以太師致仕
    按潞公尚書解附載集中堯典舜典大禹謨
    臯陶謨益稷伊訓洪範無逸立政周官凡十
    篇
[079-7b]
范氏鎮/正書
   佚
 宋史范鎭字景仁成都華陽人舉進士禮部奏名第
 一歴端明殿學士以銀青光禄大夫致仕封蜀郡公
 諡忠文
    按蜀公正書志傳不載莫詳其篇目王氏困
    學記聞采其一條云舜之五刑流也官也教
    也贖也賊也流宥五刑者舜制五流以宥三
[079-8a]
    苗之劓刵剕宫大辟也胡氏皇王大紀本之
    而以墨劓剕宫大辟為賊刑之科目可謂精
    確之論
孔氏武仲/書說
  宋志十三卷
   未見
 東都事畧武仲字常父新淦人舉進士為禮部第一
 歴中書舍人直學士院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坐元
[079-8b]
 祐黨奪職著詩書論語說
    按是編諸家藏書目均無之疑其佚久矣康
    熈乙亥三月西呉書賈目中有抄本二冊亟
    索之云於正月鬻之松江張姓者叩其名字
    不知無從訪獲為之惘然
孫氏覺/書義十述
  通志一卷
   佚
[079-9a]
尚書解
  通考十三卷
   佚
 晁公武曰覺仕元祐謂康王以喪服見諸侯為非禮
 蘇氏之說本此
范氏純仁/尚書解
  一卷
   存
[079-9b]
 純仁經進序曰臣近奉徳音俾將前世君臣議論諫
 爭之言編次進呈臣以史籍浩愽采掇未能遽就而
 君臣之際莫盛於堯舜三代故取尚書自古君臣相
 飭戒之言關於治道者録為三十章仍於每章之後
 輙有解釋或用孔氏注意或與孔說不同但取理當
 義通以伸禆補之誠幸陛下赦其愚而少垂采擇亦
 聖人不以人廢言之義也
 東都事畧純仁字堯夫以父任為太常寺太祝中進
[079-10a]
 士第元祐三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卒贈開府儀
 同三司諡忠宣
蘇氏軾/書傳
  宋志十三卷萬巻堂目二十卷/
   存
 晁公武曰熈寧以後專用王氏之說進退多士此書
 駮異其說為多又以嗣征為羿簒位時康王之誥為
 失禮引左氏為證與諸儒之說不同
[079-10b]
 朱子語録或問諸家書解誰最好莫是東坡曰然又
 問但若失之太簡曰亦有只消如此解者又曰於東
 坡書解却好他看得文勢好 又曰東坡解吕刑王
 享國百年耄作一句荒度作刑作一句甚有理
 陳振孫曰傳於嗣征以為羲和貳於羿而忠於夏於
 康王之誥以釋衰服冕為非禮曰予於書見聖人之
 所不取而猶存者有二可謂卓然獨見於千載之後
 者又言昭王南征不復穆王初無憤耻哀痛之語平
[079-11a]
 王當傾覆禍敗之極其書與平康之世無異有以知
 周徳之衰而東周之不復興也嗚呼其論偉矣
 馬中錫曰東坡傳書三江既入震澤底定謂三江為
 南江中江北江蔡九峰不取其說且謂其為味别者
 非是然所謂以味别水者非東坡之臆說也唐許敬
 宗曰古五行皆有官水官不失職則能辨味與色濳
 而時出合而更分皆能識之是先已有此言矣九峯
 未之考也至其所謂堯之洪水未治也東南皆海豈
[079-11b]
 復有呉越哉及彭蠡既瀦三江入於海則呉越始有
 可宅之土水之所鍾獨震澤而已斯言也百世以俟
 聖人可也
程子頥/書說
  宋志一卷
   存
 晁公武曰伊川之門人記其師所談四十餘篇
王氏安石/雱/新經尚書義
[079-12a]
  通考十三巻宋志卷同書/其父安石名
   佚
 安石序曰熈寧二年臣安石以尚書入侍遂與政而
 子雱實嗣講事有㫖為之說以獻八年下其說太學
 頒焉惟虞夏商周之遺文更秦而幾亡遭漢而僅存
 頼學士大夫誦說以故不冺而世主莫或知其可用
 天縱皇帝大知實始操之以驗物考之以决事又命
 訓其義兼明天下後世而臣父子以區區所聞承乏
[079-12b]
 與榮焉然言之淵懿而釋以淺陋命之重大而承以
 輕眇兹榮也祗所以為媿與
 長編紀事本末熈寧八年六月同修經義吕升卿言
 尚書有王雱所進義乞更不刪改從之時升卿輙刪
 改詩義安石雱皆不悅故有是言
 晁公武曰王雱元澤撰熈寧六年命吕惠卿兼修國
 子監經義王雱兼同修撰王安石提舉而雱成是經
 頒於學官用以取士或少為異輙不中程由是獨行
[079-13a]
 於世六十年而天下學者喜攻其短自開黨禁世人
 罕稱焉
 陳振孫曰雱蓋述其父之學王氏三經義此其一也
 熈寧六年命知制誥吕惠卿充修撰經義以安石提
 舉修定又以安石子雱惠卿弟升卿為修撰官八年
 安石復入相新傳乃成雱蓋主是經者也王氏學獨
 行於世者六十年科舉之士熟於此乃合程度前輩
 謂如脫墼然按其形模而出之爾士習膠固更喪亂
[079-13b]
 乃已
 朱子曰王氏說傷於鑿然其善亦有不可揜處荆公
 不解洛誥但云其間煞有不可强通處今姑擇其可
 曉者釋之今人多說荆公穿鑿他却有如此處後來
 人解書却須盡要解 又曰荆公解聰明文思牽合
 洪範五事此却是穿鑿如小旻詩云國雖靡止或聖
 或否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却合洪範五事
  又曰人說荆公穿鑿只是好處亦用還他且如矧
[079-14a]
 惟若疇圻父薄違農父若保宏父定辟古注從父字
 絶句荆公則就違保辟絶句夐出諸儒之表
 王應麟曰酒誥圻父薄違農父若保宏父定辟荆公
 以違保辟絶句朱文公以為夐出諸儒之表洛誥復
 子明辟荆公謂周公得卜復命於成王也漢儒居攝
 還政之說於是一洗矣
曾氏肇/尚書講義
  宋志八卷
[079-14b]
   佚
 楊時作行述曰肇字子開建昌軍南豐縣人舉進士
 哲宗嗣位擢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累遷朝散大
 夫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以龍圖閣學士提舉中
 太乙宫元符末汀州安置今天子即位盡還元祐貶
 死人官職復公龍圖閣學士紹興二年諡文昭
吕氏大臨/書傳
   佚
[079-15a]
于氏世封/書傳
   佚
 金華府志世封浦江人舉進士撰書易詩傳共四十卷
張氏庭堅/書義
   佚
 董鼎曰張庭堅字才叔
 姓譜庭堅廣安人元祐進士官右正言訟司馬光吕
 公著之寃論蔡京章惇之罪薦蘇軾蘇轍之賢忤執
[079-15b]
 政意謫官卒贈直徽猷閣諡忠愍
楊氏時/書義辨疑
  通考一卷
   未見
 晁公武曰其書專攻王雱之失
 時自序曰古者左史記言右史記動書者記言之史
 也上自唐虞下迄於周更千有餘年聖賢之君繼作
 其流風善政可傳於後世者具載於百篇之書今其
[079-16a]
 存者五十有九篇予竊以一言蔽之曰中而已矣堯
 之咨舜曰天之歴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
 禄永終舜亦以命禹夫三聖相授蓋一道也貴為天
 子而以天下與人窮為匹夫而受人之天下其相與
 授受之際豈不重哉而所言止此仲虺之誥稱湯曰
 建中于民箕子為武王陳洪範曰皇建其有極然則
 帝之所以為帝王之所以為王率此道也予故以一
 言蔽之曰中而已矣夫所謂中者豈執一之謂哉亦
[079-16b]
 貴乎時中也時中者當其可之謂也堯授受舜授禹
 受而不為泰湯放桀武王伐紂取而不為貪以至為
 臣而放其君非簒也為弟而誅其兄非逆也書之所
 載大倫大要不越是數者以其事觀之豈不異哉聖
 人安為之而不疑者蓋當其可也是堯典之書為讓
 舜而作而其名謂之典言大常也蓋苟當其可雖以
 天下與人猶為常而已後世昧執中之權而不知時
 措之宜故狥名失實流而為子噲之讓白公之爭自
[079-17a]
 取絶滅者有之矣至或臨之以兵而為忠小不可忍
 而為仁皆失是也又烏足與論聖人之中道哉國家
 開設學校建師儒之官蓋將講明先王之道以善天
 下非徒為浮文以誇耀之也以予之昏懦不肖豈敢
 自謂足以充其任哉姑誦所聞以行其職耳然聖言
 之奥蓋有言不能論而意不能致者也諸君其愼思
 之超然默會於言意之表則庶乎有得矣
尚書講義
[079-17b]
  一卷
   存載龜山集/
葉氏夢得/書傳
  宋志十卷
   未見一齋書目有之/
 夢得自序曰自世尚經術愽士業書者十常三四
 然弟守一說莫能自致其思余竊悲之因叅總數
 家推原帝王之治論其世察其人以質其所言更
[079-18a]
 相研究折𠂻其是非頗自紀輯為書二十卷十二
 萬有餘言
 陳振孫曰少藴愽極羣書强記絶人書與春秋之學
 視諸儒為最精
黄氏預/書解
   佚
 王圻曰預字幾先龍溪人為監察御史以直忤蔡京
 貶卒
[079-18b]
曾氏&KR0776/等尚書講義
  宋志三十卷
   佚
 朱子曰曽彦和說書精愽其解禹貢林少頴呉才老
 甚取之
 王應麟曰曾旼字彦和為書解朱文公吕成公皆取
 之館閣書目書講義愽士曾肢等解蓋誤以旼為肢
卞氏大亨/尚書類數
[079-19a]
  宋志二十卷
   佚
 寧波府志卞大亨字嘉甫其先泰州人靖康中官懐
 寧簿隱居象山自號松隱居士
蔡氏卞/尚書解
   佚
 東都事略卞字元度仙游人與兄京同舉進士王安
 石以女妻之紹聖初拜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兼侍
[079-19b]
 講拜尚書左丞兄京為相拜知樞密院事遷開府儀
 同三司卒贈太傅諡文正卞省辭辨貌恭順而中險
 與章惇安惇締交起史禍以中范祖禹趙彦若黄庭
 堅興同文獄以陷劉摯梁燾王巖叟劉安世等斥逐
 元祐之臣禁錮其子孫時號二蔡二惇云
胡氏伸/尚書解義
   佚
 姓譜伸字彦時婺源人入太學與汪藻齊名登第試
[079-20a]
 學官教授潁川崇寧中召為太學正累遷國子司業
 後知無為軍
薛氏肇朗/尚書解
   佚
雷氏度/書口義
   佚
 姓譜雷度字世則臨川人
上官氏公裕/尚書解說
[079-20b]
   未見
亡名氏尚書要記名數
  通志一卷
   佚
尚書義宗
  通志三卷
   佚
    按以上二書紹興四庫續到闕書目有之
[079-21a]
尚書治要圖
  宋志五卷通志一卷/
   佚
 中興書目不知作者有月令後漢制中星圖周官九
 禮圖等篇取其與尚書參會也
尚書會解
  通志十三卷紹興書目三卷/
   佚
[079-21b]
 鄭樵曰載四庫書目
書傳
  一卷
   佚
 晁公武曰不載撰人蓋為程正叔之學者疑諸吕所
 著也
尚書新篇
  一卷
[079-22a]
   以下俱佚
尚書新編目
  五卷
尚書解題
  宋志一卷
尚書血脈
  一卷
古文尚書字
[079-22b]
  一卷
    按以上五部俱見紹興續到闕書目則為北
    宋人所撰也
 
 
 
 
 經義考卷七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