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03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三十四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易三十三/
髙氏元之/易解
  一卷
   佚
 寧波府志髙元之字端叔鄞人受易春秋於程迥五
[034-1b]
 上禮部不第嘗集春秋説三百家號義宗凡百五十
 卷易詩論語解各一卷人號萬竹先生
錢氏佃/易解
  三十卷
   佚
 姑蘇志佃字仲耕常熟人以進士為分水尉歴吏部
 郎中權吏兵工三部侍郎後為江西路轉運副使官
 至中奉大夫秘閣修撰有易解三十卷
[034-2a]
胡氏謙/易説 易林
   佚
 魏了翁序曰易之書自秦漢以來何啻數千家四明
 胡牧之又為之科别圖指叅稽文義稡説成編尚慮
 所見未廣則裹糧千里介余友袁廣㣲將就正於余
 甚矣牧之之嗜學也而余非其人也牧之謂文王重
 卦雖不為無據而余以為是自伏羲以卦變皆自乾
 坤雖本諸先儒余謂其於六畫卦之義有所未盡牧
[034-2b]
 之於先天之易咸無取焉而余謂繫辭之説為先天
 而發者非一牧之於中爻互體象數占筮説或未有
 取余謂此惡可盡廢不然則易中如觀山困紱壯羊
 屯馬此類甚廣謀闕/取象此其不同之大略若此至
 於要言精義不能妙合者則又未能以殫舉方將與
 之切問而研講焉牧之倦于役願得一言以歸余謂
 古之學道者雖分古今越宇宙而義理之㑹若合符
 節今牧之於余乃有未可强同者固亦足以交警互
[034-3a]
 發抑必有一是非於此者矣聖人之道如置樽衢中
 取之不禁隨其淺深髙下皆足以有得寧可限以一
 律然而盈宇宙間莫非太極流行之妙而人物得之
 以各正性命則易固我之所自出無須㬰可離者也
 學易者要在内反諸心精體實踐近之則遷善逺罪
 之歸充之而至於位天地立生民命萬物皆分之所
 得為者盖不敢惟文字故訓之泥以自絶於道自薄
 其身況皆資之以羔雉乎邵子曰先天學心法也萬
[034-3b]
 化萬物生於心也每味其言先儒之所謂學者盖如
 此故更願牧之歸而求之而余亦以是自警焉
 寧波府志胡謙字牧之奉化人師事袁燮傳陸象山
 之學著易説易林
司馬氏子已/先後天圖
   佚
 魏了翁跋曰涑水司馬叔原覃思義理之學自羲文
 周孔之易河圖洛書之數隂陽動静之義日月遲速
[034-4a]
 之度以及周程張邵朱張子之書旁觀歴覽為圖為
 書時賢皆有題識又欲求一言於余余遷靖未返不
 得與叔原共學姑識數者之疑於末且先天圖自魏
 伯陽叅同陳圖南爻象卦數始畧見此意至邵堯夫
 而後大明千數百年間不知此圖安所托而圖南始
 得此亦已竒矣而諸儒無稱焉數往者順謂震離兑
 乾知來者逆謂巽坎艮坤皆以左旋言之今叔原以
 為自乾至震自坤至巽此必有所據朱文公以十為
[034-4b]
 河圖九為洛書引邵子説辨析甚精叔原從之而邵
 子不過曰圓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且戴九履
 一之圖其象圓五行生成之圖其象方是九圓而十
 方也安知邵子不以九為圖十為書乎故朱子雖力
 攻劉氏而猶曰易範之數誠相表裏為可疑耳又曰
 安知圖之不為書書之不為圖則朱子尚有疑於此
 也近世朱子發張文饒精通邵學而皆以九為圖十為
 書朱以列子為證張以邵子為主余嘗以乾鑿度及
[034-5a]
 張平子傳所載太乙下行九宫法考之即所謂戴九
 履一者則是圖相傳已久安知非河圖耶靖士蔣得
 之云當以先天圖為河圖生成數為洛書亦是一説
 叔原謂日月亦左旋此張説朱意也苐日起北陸春
 西陸夏南陸秋東陸而冬返乎北陸則為右乎左乎
 謂日速月遲讀書窮理正欲其自得況叔原所引見
 處一分虧之詩即予少作也吾儕所見本不相逺苐
 以厯家細算分數言之則月行十三度餘者特約法
[034-5b]
 耳其實則一日至四二十四至晦行十四度餘五日
 至八二十至二十三行十三度餘惟自九日至十九
 僅行十二度餘此猶二至之晷刻稍遲不為無理而
 叔原反疑之獨取望日為證則望日正行遲之日
 也況本乎陽者常舒遲本乎隂者常急促若日遲而
 月速大者舒而小者促此即隂陽自然之分也叔原
 之圖精且密矣盍更以是審思之日食如甲乙如辛
 卯日與辰相克為異尤不經康成雖有是説然春秋
[034-6a]
 壬午日食亦日與辰相克也而左氏不謂灾又何邪
 叔原謂分星起於漢唐謂漢則已後謂唐則滋邈豈
 以左氏内外傳與周禮為不可信邪是三書亦有可
 疑而分次之説相傳已久獨星不依方而以受封之
 日為始此傳注之可疑而未有説以破之爾大抵叔
 原之説十得六七予方斂袵之不暇尚有未能釋然
 者姑摘一二以備審訂他時道僰以如卭叔原必有
 以復於予也
[034-6b]
 姓譜司馬子已温公七世孫寓居戎州不事科舉召
 補嘉定州司户叅軍
栁氏申錫/三易圖説
  十卷
   佚
 魏了翁曰潼川柳申錫彦養於先天太極諸書自一
 歲一月一日一身皆有圖説至於九疇㑹極中央立
 極中星合極復分畫而附益之又作三易圖説十卷
[034-7a]
 以探羲文孔氏之秘而上下經六十四卦卦為二圖
 以釋其義申錫身既隠矣明既喪矣非以釣名干澤
 也自隂陽五行星厯氣候反覆叅驗以求諸心凡以
 自明爾矣
    按潼川柳氏著三易圖説本鶴山同時人凌
    氏萬姓綂譜乃去其姓為申氏且以為明代
    人謬戾如此可發一噱也
楊氏泰之/大易要言
[034-7b]
  二十卷
   佚
易類
  五卷
   佚
 魏了翁誌墓曰公諱泰之叔正其字眉之青神人官
 大理少卿直寶謨閣所著有論語解春秋列國事目
 公羊榖梁類易類詩類詩名物編論孟類又集諸儒
[034-8a]
 易解為大易要言二十卷皆手自編綴也
任氏直翁/易心學
   佚
 魏了翁曰知眉州任侯直翁著易心學太極兩儀之
 説惟朱文公初畫為儀再畫為象之説足以一洗傳
 注之陋然其為圖每一畫也已而分而為二而後更
 加一畫此圖自中而生遂一而分為隂而八卦具比
 朱圖似徑便
[034-8b]
林氏叔清/古易
   佚
 魏了翁跋曰易之為書廣大悉備知仁隨見小大由
 識各適所求至近世周程邵張子之後諸儒軰出易
 道幾無餘蘊矣三山林君又為周易古經解依上下
 部叙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臚分彪析而證以
 古今善惡是非之事此非積嵗累月不能為或曰審爾
 則易之書四百五十事而已乎曰不然也林君之為是
[034-9a]
 也亦不過約為之説以自識其知仁之見云爾非斷斷然
 以是為不可易也程正公易傳晚而後出猶以迫於門人
 再三之請且自謂僅得七分然則林君尚勉之哉
虞氏剛簡/易説
   佚
 姓譜剛簡允文之孫講學於蜀東門外著易書論語
 説以發明其義蜀人師之
 魏了翁誌曰剛簡字仲易一字子韶䕫州路提㸃刑
[034-9b]
 獄兼提舉常平改利州路主管冲祐觀積官至朝請
 大夫公築室成都之合江以成雍公卜居未遂之志
 曰滄江書院沉濳六經於易尤為精詣以周程朱子
 遺言與邵子先天書漢上朱氏之説叅貫融㑹隨文
 申義閱十有六年書成大抵賾諸隂陽五行之奥必
 約諸躬行日用之近讀者玩辭觀變則有所據依以
 遷善逺過又有論語解詩説皆未及編次
徐氏相/周易直説
[034-10a]
   佚
 趙與訔序曰幼侍先伯氏殿撰受易於鄉先生徐公
 之門先生不鄙其愚集諸家之長著為直説一編授
 與訔兄弟且謂此為初學設非曰盡在是也佩服師
 説早夜究心不敢自謂有得然發䝉開覆實昉自兹
 先生命與才仇卒老於儒幸有是書可惠後學詎容
 使之無傳也哉曩伯氏守嘉禾嘗欲鋟梓而未果與
 訔繼領郡紱簿書之暇亟取是書而公之不惟不失
[034-10b]
 伯氏之志而先生之學亦於是乎傳矣先生諱相字
 子材婺之蘭谿人
趙氏共父/古易補音
   佚
 樓鑰跋曰小學之廢久矣陸氏經典釋文可謂詳盡
 近世讀書或至苟簡率意誦習字有不識者始加閱
 視有訛謬終身不自覺知而況補音乎吳氏好古博
 洽始作詩補音雖不能變儒生之習而讀之者始知
[034-11a]
 詩無不韻韻無不叶祛所未悟有功於古詩多矣吾
 友趙共父又取其説以補古易之音用意甚勤逺以
 示余閲之不去手某老矣愧不能盡力也噫凡將
 爰歴等書今不復見惟許叔重説文解字為小學之
 本顔黄門家訓稱其檢以六文貫以部分櫽括有條
 析根窮源集韻雖博贍於倣古則未可全據共父今
 本之吳氏多以集韻為證更當以説文解字定之可
 傳無窮吳氏之書不知者以為苟然而已共父祖其
[034-11b]
 餘論某又喋喋及此皆謂之癖可也雖然當自有好
 之者
鄭氏汝諧/易翼傳
  宋志二卷
   存
 汝諧自序曰古今傳易者多矣至河南程氏始屏諸
 家艱深之説而析之以明白簡易之理一時學者知所
 師承如瞽者之明如聵者之聽如倀倀於冥涂者識
[034-12a]
 其所趨猗與盛哉汝諧伏讀其書而遡其所得者曰
 體用一源顯㣲無間也學者不得此理而謂得三聖
 之心皆妄也何者易精㣲之書也然聖人所以仁天
 下來世者欲其皆可知皆可從至其精㣲者則存乎
 人之自得爾非以其艱深者而眩其入也世之傳易
 者實不得乎精㣲之㫖慮其凡近之易忽也乃委之
 於象數惝怳之中而立於不可詰知之地援怪以為
 艱指迂以為深幸其一説之合則其所不合者挽而
[034-12b]
 傅致之學者駭其然而求其入也疲心刓精以志於
 得既得之於道無補也於聖人仁天下之心無與也
 盖舉體而遺用則非體狥㣲而廢顯則非㣲汝諧每
 念聖人之經得程氏而始昭昭於天下不敢以他説亂
 之慮其雜也不敢以己見先之慮其偏也信之篤故
 其思深思之深故或因程氏而有得者夫信之足矣
 因之而有得何也誠然之理取則於吾心心之所安
 者信之其所未安者疑之疑斯辨辨斯明矣謂其為
[034-13a]
 程氏而亦信其所未安者命之曰欺非心學也乃以
 程氏之説疏於經之左程氏有所未及與及之而未
 明凡可傳以己意者則題以為翼傳私竊識之非敢
 並駕其説也其在睽曰君子以同而異同異之相形
 也猶水火之相滅而相成也同而不異則喪其所以
 為同矣此書非立異於程氏也秪以為同也 又曰
 余始作翼傳以程氏之説繫於經之下而以翼傳繫
 於程氏之下部帙太繁今於諸卦盡用程氏傳者題
[034-13b]
 曰従程氏其附以翼傳者曰餘従程氏所以尊河南
 之學而示無去取之義也
 陳振孫曰翼云者所以為程傳之輔也大抵以程傳
 為主而附以己見之異然汝諧立朝多為善類所不
 可至互相排擊仕至吏部侍郎
 鄭如岡跋曰河南先生序易傳曰予所傳者辭也由
 辭以得意則在乎人焉此易翼傳之所以作也先君
 玩大易之理誦易傳之辭研精覃思凡數十年而後
[034-14a]
 就如岡以廣其傳為請先君以為程子續道統於千
 載之後成書既久莫得傳授自謂精力未衰尚冀少
 進其後寢疾始以授尹焞張繹先覺猶不敢自足矧
 後學耶歲在壬辰如岡持節閩嶠以藁本求是正於
 西山真公貳卿且論叙於篇首公雄文大冊焜燿斯
 世不靳淵源之論為之發揮所得不既多乎已而謂
 如岡曰先君子沒已久矣精力已畢見於此書矣詎
 可不使流布以示學者如岡拜手而謝曰謹受教是
[034-14b]
 歲仲夏刻於漕司之澄清堂
 鄭陶孫跋曰後六十年陶孫勸學七閩訪澄清堂板
 已罹兵燬又十有六年陶孫由詞垣勸學江左年踰
 學易愚未聞道無所肖似缺焉私淑㑹廬陵學官來
 徵遺書謹取家藏本授之能刻梓以與程楊兩先生
 參亦斯文之一幸也惟曽大考歴事四朝紹興得謝
 後屢召不起與誠齋同被褒異出處同則其著書亦
 同於翼經而已其於誠齋不能無異同者亦猶於伊
[034-15a]
 川不能無異同也善讀者諒能因其同而觀其所以
 異因其異而究其所以同者焉西山先生不云乎其
 不同也乃所以相發也
 胡一桂曰汝諧字舜舉翼傳二卷盖謂孔子翼文王
 之經此則翼伊川之傳
 浙江通志汝諧處州人中教官科遷知信州召為考
 功郎累階勳猷閣待制
傅氏子雲/易傳
[034-15b]
   佚
 黄震曰傅琴山子雲以屢舉推恩嘗為西甌縣主簿
 其徒貴溪葉夢得知撫州日嘗刻其文於郡齋然世
 未有傳其書者也琴山稱象山赴荆門軍付以講席
 又嘗作易詩論語解孟子指義中庸大學解河圖洛
 書釋義離經解揲蓍説且欲剖判象山及朱晦翁之
 説其自任亦果矣苐其人雖博學多聞好為議論而
 辭煩理寡終無發明雖呶呶數萬言攻排佛學以解
[034-16a]
 外人謂其師談禪之譏亦不過襲不耕不蠶等陳言
 以雜置汎濫浮辭中爾
 江西通志傅子雲字季魯金谿人甌寧主簿决訟必
 傅以經義陸象山稱為天下英才
湯氏建/周易筮傳
   佚
 胡一桂曰建字達可號藝堂先生温州樂清人交於
 楊慈湖門人知惠州趙汝馭作序淳祐四年刋於郡
[034-16b]
 齋
林氏萬頃/易解
   佚
 閩書林萬頃字叔度福清人作易解陳藻不善也其
 解同聲相應章曰蠶絲吐而商絃絶銅山崩而洛鐘
 應其聲同也磁石引鍼琥珀拾芥其氣同也氣同聲
 異天壤咫尺聲同氣異咫尺天壤平地而水濕者先
 濡水上而下也抱薪而火燥者先燃火下而上也龍
[034-17a]
 興而雲從雲自下而上應者也虎嘯而風號風自上而
 下應者也水火燥濕無情而應有情雲龍風虎有情
 而應無情者也藻見之曰當北面矣
張氏孝直/周易口義
   佚
 姓譜孝直字英甫臨川人受學象山之門有易書詩
 語孟中庸口義五十餘篇心所未安雖伊洛諸儒議
 論亦不苟同
[034-17b]
申氏孝友/易説
   佚
    按孝友易説丁氏大衍索隱引之孝友又嘗
    著西南㑹要見王象之輿地碑目
劉氏彌邵/易藳
   佚
 劉克莊序曰易學有二數也理也漢儒如京房費直
 諸人皆舍章句而談隂陽灾異往往揆之前聖而不
[034-18a]
 合推之當世而少驗至王輔嗣出始研尋經㫖一掃
 漢學然其弊流而為𤣥虛矣本朝數學有華山陳氏
 河南邵氏今邵氏之書雖存通者極少理學有伊川
 程氏新安朱氏舉世誦習衆説㡬廢余嘗謂程邵同
 時不相折衷曰傳曰皇極經世圖譜遂刋為二書而
 不可合天下豈有難通之書亦豈有理外之數哉噫
 易更三聖説易者非一家程氏排臨川之學者及教
 人讀易必先輔嗣介甫朱氏尊伊川之言者至本義
[034-18b]
 則多程氏所未發議論以難疑問答而詳義理以講
 貫切磋而精此季父易藳之所為作也初余為建陽
 令季父訪余縣齋因質易疑於蔡隱君伯静後二十
 餘年而書成大抵由程朱以求周孔由周孔以求羲
 文其篤守師説雖譙天授袁道潔無以加視世之髙
 談先天徑造㣲妙者彼虚而此實矣季父名彌邵字
 夀翁中歲棄科舉閉門著書動必由禮行義為鄉先
 生家貧入於學晚舍去併學俸卻之太守眉山楊侯
[034-19a]
 楝郡博士括蒼俞君來即學為堂示舍盖之意季父
 僅一至焉後楊侯使本道又論薦於朝不報卒年八
 十二俞君乃取昔所卻俸為刋易藳而授簡其猶子
 克莊序之
趙氏善湘/周易説約
  八卷
周易或問
  四卷
[034-19b]
周易續問
  八卷
周易指問
  四卷
學易補過
  六卷
   俱佚
 宋史趙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孫江淮安撫制
[034-20a]
 置使進資政殿大學士封天水郡公淳祐五年帝手
 詔求所解春秋進觀文殿學士致仕卒贈少師所著
 有周易説約八卷周易或問四卷周易續問八卷周
 易指要四卷學易補過六卷洪範論一卷中庸説約
 一卷大學解十篇論語大意十卷孟子解十四卷春
 秋三傳通義三十卷
孟氏珙/警心易贊
   佚
[034-20b]
 宋史孟珙字璞玉隨州棗陽人樞密都承㫖制置使
 檢校少保漢東郡公授檢校少師寧武軍節度使致
 仕卒贈太師封吉國公諡忠襄其學邃於易六十四
 卦各繫四句名警心易贊
 
 
 
 經義考卷三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