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26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二百六十九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擬經二/
宋氏衷/注太𤣥經
  隋志九卷
   未見
     按新唐書藝文志有宋仲孚太𤣥經注十
[268-1b]
     二卷考隋書及舊唐書經籍志俱無之疑
     即宋仲子注書子為㜽因譌孚爾第卷帙
     不符未可臆決
王氏肅/太𤣥經注
  七録七卷
   佚
 魏志肅年十八從宋忠讀太𤣥而更為之解
陸氏績/太𤣥經注
[268-2a]
  隋志十卷唐志十二卷/
   未見
 績自述曰昔嘗見同郡鄒邠字伯岐與邑人書歎揚
 子雲所述太𤣥連推求𤣥本不能得也鎭南將軍劉
 景升遣梁國成奇修好鄙州奇將𤣥經自隨時維幅
 寫一通年尚暗稚甫學書毛詩王誼人事未能深索
 𤣥道眞故不為也後數年專精讀之半歲閒粗覺其
 意於是草創注解未能也章陵宋仲子為作解詁後
[268-2b]
 奇復衘命尋盟仲子以所解付奇與安遠將軍彭城
 張子布績得覽焉仲子之思慮誠為信篤然𤣥道廣
 遠淹廢歴載師讀斷絶難可一備故徃徃有違本錯
 誤績智意豈能𢎞裕顧聖人有所不知匹夫誤有所
 達竊縁先生詢於芻蕘之義故遂卒有所述就以仲子
 解為本其合於道者因仍其説其失者因釋而正之
 所以不復為一解欲令學者瞻覽彼此論其曲直故
 合聫之耳夫𤣥之大義揲蓍之謂而仲子失其指歸
[268-3a]
 休咎之占靡所取定雖得文閒異説大體乖矣書曰
 若網在綱有條而弗紊今綱不正欲弗紊不可得也
 績不敢茍好著作以虛譽也庻合道眞使𤣥不為後
 世所尤而已
虞氏翻/太𤣥經注
  七録十四卷
   佚
陸氏凱/太𤣥經注
[268-3b]
  七録十三卷
   佚
范氏望/太𤣥經注
  唐志十二卷通考十卷/
   存
 望自序曰子雲著𤣥桓譚以為絶倫張衡以擬五經
 非諸子之傳也自侯芭受業之後希有傳者建安中
 宋衷陸績各以淵通之才窮核道眞為十篇解釋之
[268-4a]
 文字繁猥今以陸為本録宋所長訓理其義為十卷
 晁公武曰呉范望叔明注以首分居本經之上以測
 散處贊辭之下其前又有陸績序以子雲為聖人云
蔡氏文邵/太𤣥經注
  隋志十卷
   佚
員氏俶/太𤣥幽贊
  十卷
[268-4b]
   佚
 唐書注開元四年京兆府童子進書召試及第授散
 官文學直𢎞文館
 王應麟曰開元四年京兆童子員俶進太𤣥幽贊十
 卷紫微省召試賦頌及第
王氏涯/太𤣥經注
  通志六卷
   佚
[268-5a]
説𤣥
  通志一卷
   存闕/
 王讜曰王相涯注太𤣥嘗取以卜自言所中多於易
 筮
 晁公武曰唐王涯廣津撰涯始以貞元丙子終於元
 和己丑二十六年閒注太𤣥為六卷今不之見獨説
 𤣥行於世凡五篇明宗一立例二揲法三占法四辨
[268-5b]
 首五
 李燾曰自晉范望而後為&KR0975學者無聞而涯獨能名
 家諸儒共宗之涯别有經注六卷行於世説𤣥特其
 大畧耳揲法所稱并艻之後便多數之不中分蓋誤
 也若爾則終不成七八之數當云又中分其餘而三
 數之但不復掛一然本都如此今姑存其舊使觀者
 自擇焉
 王應麟曰前世多詆太𤣥自王涯著説發明淵奥其
[268-6a]
 學遂盛
    按鄭氏通志既列涯説𤣥又列𤣥賾考𤣥賾
    即係説𤣥徐庸目之云爾不應重出也
張氏易/太𤣥注
   佚
 南唐書張易字簡能元城人右諫議大夫判大理寺
 改勤政殿學士判御史䑓注太𤣥未成卒
杜氏元頴/太𤣥經傳
[268-6b]
  通志三卷
   佚
范氏諤昌/補正太𤣥經
  通志十卷
   佚
林氏瑀/太𤣥經注
  通志十卷
   佚
[268-7a]
太𤣥經釋文
  通志一卷
   佚
宋氏惟幹/太𤣥解幹通志作翰/
  通志十卷
   未見宗㫖一篇存/
 晁公武曰皇朝宋惟幹注惟幹嘗得太𤣥古本於昭
 應咸平中知滑臺取宋衷陸績范望三家訓解别為
[268-7b]
 之注仍作太𤣥宗㫖兩篇附於後其學蓋師濟東田
 告司馬温公所謂小宋者也
 王應麟曰景德元年五月直昭文館宋惟幹上太𤣥
 新注十卷付史館
章氏詧/太𤣥經講疏
  通志四十六卷通考注十四卷疏三十卷/
   佚
太𤣥經發隱
[268-8a]
  通志三卷
   未見
太𤣥圖
  一卷
   佚
 蘇軾曰詧本閩人遷於蜀者數世遂為成都人
 晁公武曰皇朝章詧撰嘉祐中成都帥蔣堂獻其書
 於朝詔書褒寵賜號沖退處士實録詧字隱之雙流
[268-8b]
 人通經術善屬文性恬淡屏居林泉以養生治氣為
 事
 李燾曰其説以范望為宗望所否者輒改正之大抵
 𤣥之吉凶專在晝夜而子雲之辭或竒奥難曉諸家
 徃徃迷誤指凶為吉違背經義詧獨以晝夜訂其辭
 於吉凶無所差比諸家誠最優焉詧成都人字隱之
 博通五經尤長於易太𤣥王素趙抃守蜀皆賓禮之
 賜號沖退素所請也詧將死其鄉人夢詧以小童自
[268-9a]
 隨投謁告别曰此閒囂塵非修行地吾歸閬苑矣詧
 蓋明術數得道者 又曰詧有太𤣥講疏四十九卷
 其説甚備發隱之作蓋在講疏以前其大畧可見矣
 下篇所稱王莽旦筮遇干之一五七乃宋衷陸績舊
 注本寓言也而詧謂宋陸皆居漢世去揚雄未遠必
 得之傳聞故因用之要恐非實耳然亦不害學者觀
 其意焉可也
 長編至和元年十二月以益州布衣章詧為本州助
[268-9b]
 教詧通經術尤深於太𤣥著發隱三篇講疏四十五
 卷田況上其發隱特録之詧辭不拜嘉祐四年十一
 月賜號沖退處士
 玉海皇祐五年閠七月章詧上太𤣥經發隱三篇又
 太𤣥圖一卷慶厯中撰發隱始序雄出處本末著𤣥
 之意中陳準易造𤣥之法末論𤣥之妙以適變通
宋氏咸/太𤣥音
  一卷
[268-10a]
   佚
徐氏庸/太𤣥經解紹興閣書目作釋文/
  通考十巻
   未見
 晁公武曰皇朝徐庸注庸慶厯閒人也以范望解指
 義不的因王涯林氏諸解重為之注取王涯説𤣥附
 於後目為𤣥賾通名之為太&KR0975性總其自序云爾又
 多改其文字如以杚為仡以&KR1773為姽以牡凡為札乃
[268-10b]
 以半為手以孿為㝈以雅為推之類其所謂林氏者
 瑀也賈文元嘗闢瑀之妄於朝
郭氏元亨/太𤣥經疏
  通志十八卷
   佚
 晁公武曰皇朝郭元亨撰元亨序云昔揚雄作𤣥傳
 之侯芭後獨有張衡桓譚張華見而稱嘆呉郡鄒伯
 岐求本不能得宋衷為訓解陸績為注解范叔明王
[268-11a]
 涯亦注之皆未明白元亨在蜀自淳化末迄於祥符
 八年凡三十年撰成今疏又云太虛潤色於君平未
 知何書也通考經籍志作太𤣥潤/所據而言然 於君平未知何/
 李燾曰其疏專主范望雖講論極詳然於望本注無
 所增益也元亨自謂得歸於蜀而不著其師之名氏
 蜀人蓋多𤣥學疑嚴揚所傳固自不絶但濳伏退避
 非遇其人則鮮有顯者耳元亨之本末亦未詳
陳氏漸/演𤣥
[268-11b]
  通志十卷國史志七卷/
   佚
 宋史漸字鴻漸少以文學知名於蜀淳化中與其父
 堯封皆以進士試廷中太宗擢漸第輒辭不就願擢
 其父許之至咸平初漸始仕為天水縣尉時學者罕
 通揚雄太𤣥經漸獨好之著書十五篇號演𤣥奏之
 召試學士院授儀州軍事推官後遷耀州節度推官
 晁公武曰皇朝陳漸撰漸堯佐之族子也國史有傳
[268-12a]
 凡十四篇漸謂史以揚雄非聖人而作經猶呉楚僭
 王按子雲法言解嘲止云太𤣥然則經非其自稱弟
 子侯芭之徒尊之耳
 王應麟曰國史漸傳著書十五篇號演𤣥奏之演𤣥
 本十卷其閒多言星厯自焚三卷所存七卷者有𤣥
 綂述䇿紀鐍鍵畧各一篇彈誤二篇𤣥圖一篇𤣥箝
 一篇字摹十六篇
孔氏旼/太𤣥圖
[268-12b]
  一卷
   佚
 長編慶厯七年八月賜汝州龍興縣處士孔旼粟帛
 旼孔子四十六代孫隱居縣之龍山滍陽城晚年惟
 玩易老為太𤣥圖張壁上外列方州部家而規其中
 心空之無所書曰易所謂寂然不動者與此無以異
 也
張氏揆/太𤣥經集解
[268-13a]
  通考一卷
   佚
 宋史張揆字貫之齊州人擢進士第歴大理寺丞以
 疾解官十年不出户讀易因通揚雄太𤣥經上集解
 數萬言召對邇英閣擢天章閣待制累遷翰林侍讀
 學士
 長編慶厯七年九月以工部郎中集賢殿修撰張揆
 為天章閣待制兼侍讀學士揆上所著太𤣥集解召
[268-13b]
 見延和殿令揲蓍得斷首具言斷首準易之夬卦蓋
 陽剛以決隂柔君子進小人退之象也帝悦故有是
 命
 玉海皇祐四年九月丁度上張修撰寫太𤣥經
張氏齊/太𤣥正義綂論
  一卷
   佚
釋文𤣥説
[268-14a]
  二卷
   佚
許氏洞/演𤣥
  十卷
   佚
 王應麟曰許洞演𤣥十卷其説分三紀二體上紀甲
 首丙尾日月迭居以辨數中紀丙首戊尾男女異政
 以辨位下紀庚首癸尾山川沖氣以辨德二體曰範
[268-14b]
 曰緯
王氏鴻/太𤣥經注
   佚
 江西通志王鴻字翼道雩都人皇祐中試南宫不第
 幡然歸隠目其山曰峿山巖曰需巖嘗注太𤣥經時
 周濓溪倅郡鴻亦在講郡守劉彜請掌郡教不就
師氏望/𤣥鑒
  十卷
[268-15a]
   佚
馮氏元/太𤣥音訓
  通志一卷
   佚
 宋史馮元字道宗七歲讀易母夜夢異人以紺蓮花
 與元吞之且曰善讀此後必貴顯眞宗試進士殿中
 召元講易直龍圖閣詔預内朝天禧初數入講易於
 宣和門北閣官至户部侍郎元且老率三日一誦易
[268-15b]
 卒贈尚書諡章靖
呉氏祕/太𤣥經注
   佚
太𤣥音義
   佚
 長編嘉祐二年十一月司封員外郎呉祕上所注太
 𤣥經及音義降勑奬諭
 陳振孫曰太𤣥釋文一卷相傳自侯芭虞翻宋衷陸
[268-16a]
 績互相增損非後人所作也呉祕嘗作音義豈即此
 耶
蘇氏洵/太𤣥論
  一卷
   存
邵子雍/太𤣥準易圖
   未見
 雍自序曰夫𤣥之於易猶地之於天也天主太極而
[268-16b]
 地總元氣元氣轉而為三綂在元則謂之三元三元
 轉而為九州九州轉而為二十七部二十七部轉而
 為八十一首首有九贊贊分晝夜而剛柔之用見矣
 故𤣥之贊七百二十九而有竒以應三百六旬有六
 日之度蓋本出於元氣而作者也太極生兩儀兩儀
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因而重之為六十四故易
 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以司八節又以坎離震
 兌四正之卦二十四爻以司二十四氣以復臨泰大
[268-17a]
 壯夬乾姤遯否觀剥坤十有二卦以司七十二候節
 也氣也候也既各有綂矣然周天之度未見其所司
 也於是又去四正之卦分取六十卦引而伸之為三
 百六十爻各司其日則周天三百六十度而寒暑進
 退之道隂陽之運備矣蓋本乎太極而作者也由是
 觀之則天地各有生成之數而相為表裏之用故天
 數西行上承而左轉者在地之元氣也地數東行下
 順而右運者在天之太極也太極運三辰五星於上
[268-17b]
 元氣轉三綂五行於下此所謂成變化而行鬼神者
 也所謂𤣥之於易猶地之於天者如斯而已準而作
 之不亦宜乎若夫分天度列次舍序氣候明卦爻冠
 首贊位列八重先以夜贊布諸外然後晝贊首位爻
 象候卦氣卦宫分度數次諸内復㑹於辰極而&KR0975
 顯仁藏用之道循乎數者可見矣是故始於上元甲
 子天正朔旦日躔牛宿之初後四千六百一十七年
 復㑹於太初之上元者𤣥之贊也自上元甲寅青龍
[268-18a]
 之首氣起未濟之九四後三萬一千九百二十年復
 㑹於太極之上元者易之爻也原始要終究其所窮
 則體用雖殊其歸一而已矣
    按是序載元呉草廬支言然晁以道嵩山集
    即載之當屬康節之作
司馬氏光/太𤣥經集注
  通考十卷
   存
[268-18b]
 光自序曰漢五業主事宋衷始為𤣥作解詁呉鬱林
 太守陸績作釋文晉尚書郎范望作解贊唐門下侍
 郎平章事王涯注經及首測宋興都官郎中直昭文
 館宋惟幹通為之注秦州天水尉陳漸作演𤣥司封
 員外郎呉祕作音義慶厯中光始得太𤣥而讀之作
 讀𤣥自是求訪此數書皆得之又作説𤣥疲精勞神
 三十餘年訖不能造其籓籬以其用心之乆棄之似
 可惜乃依法言為之集注誠不知量庻幾來者或有
[268-19a]
 取焉其直云宋者仲子也云小宋者昭文郎中也
 晁公武曰司馬光君實集漢宋衷解詁呉陸績釋文
 晉范望解贊唐王涯注經及首測宋惟幹通注陳漸
 演𤣥呉祕音義七家為此書自慶厯至元豐凡三十
 年始成
 陳振孫曰集取宋衷以下七家之説而斷之以己意
 張岳序曰揚子太𤣥自司馬氏注出而諸家之説可
 廢然好之者故少今之學者豈惟不好縱有精力亦
[268-19b]
 不暇及故歲乆而訛脱愈甚予始得是書愛其文字
 竒古又愛司馬氏以其所自得之義理説𤣥明暢詳
 盡因并讀之患無善本可以讐挍丙戌冬使過廣信
 郡守張侯景周方圖刻𤣥乃出予本與張本參挍之
 得其訛謬可正者數處而闕其疑序之曰子雲之為
 是書將以擬易也夫易於天地萬物之理賾矣豈待
 别有一言與之並行而能有所發明哉自先天之學
 不傳吾夫子贊易僅存其辭於大傳中而世之為丁
[268-20a]
 何焦京學者方蔽於傳注拘於術數莫有能察其所
 由然者也子雲博極羣籍又好深湛之思其於天地
 之運隂陽二氣之徃來蓋見其機緘之不容己者於
 是考之於律則十二管相生之氣應參之於厯則四
 時分至之候驗測之以乾象則日月五緯之度合獨
 反而求之於易不得其説乃以為四聖亦有未備必
 待已而後明也於是奮而為𤣥其數肇於一參於三
 成於九而極於八十一一者陽之數也積陽之極輕
[268-20b]
 清而運於上者為天故八十一首以象周天之體太
 隂五緯俱麗乎天者也遲留伏逆參差不齊惟日一
 日一度無有餘欠日法既定則太隂五緯所躔之度
 皆可考故為七百二十九贊以象日行一歲周天之
 度氣始於冬至辰始於子律始於黄鍾宿度始於牽
 牛而疏布其節侯分秒於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贊
 之中終始迭運而不窮與先天氣運之序眞有相合
 者而不知易已有之以為待已而後明則是於易學
[268-21a]
 之未深矣或謂子雲善於模倣是書倣太初厯及京
 房卦氣夫太初漢人本厯自當用之房之書惟互換
 卦序分卦直日及四正六爻各主一氣為牽合無取
 若其十二辟卦次第雖羲文未之及也特房用之異
 耳子雲&KR0975首專言隂陽消息而深致意於盛衰勝負
 之際至於贊辭所斷吉凶又直以義理人事得失為
 言不雜乎占驗小數此其意正與房反自劉向父子
 號為精達隂陽視子雲不知何如而豈京氏之所敢
[268-21b]
 擬哉故予嘗謂子雲是書雖不得先天之數與象而
 得其意其他得失先儒之論己辨學者擇之可也或
 曰象數亦有二乎曰有理則有氣有象則有數盈天
 地間皆象也因象起數皆可顯造化之體惟其所起
 有偏全故其顯於是者時有不神耳譬之萬物皆得
 造化之氣以生而有正者偏者通者塞者謂偏且塞
 者造化之氣不在是不可也易之與𤣥以是求之斯
 得矣
[268-22a]
程氏賁/太𤣥經手音或作義訓/
  通志一卷
   佚
 黄休復曰賁字季長自號丘園子江陽人
林氏共/太𤣥圖
  通志一卷
   佚
𤣥圖發微
[268-22b]
  通志三卷
   佚
孫氏胄/太𤣥正義
  通志一卷
   佚
太𤣥叩鍵
  通志一卷
   佚
[268-23a]
張氏行成/翼𤣥
  十二卷
   未見
李氏沂/太𤣥集解義訣
  十卷
   佚
 王應麟曰集宋陸范王并撰筮法占法又為圖并雜
 説總十五篇
[268-23b]
晁氏説之/易𤣥星紀譜
  通考二卷
   存
 説之自序曰説之在嵩山得温公太𤣥集解讀之益
 知揚子雲初為文王易而作𤣥姑託基於高辛及太
 初二厯此二厯之斗分強弱不可下通於今亦無足
 議温公又本諸太初厯而作𤣥厯其用意加勤矣然
 簡畧難明繼而得康節先生𤣥圖布星辰辨氣候分
[268-24a]
 晝夜而易𤣥相參於中為極悉矣復患其傳寫駢委
 易亂歲月斯乆莫知其躅手欲釋而意不置乃朝維
 夜思取厯於圖合而譜之於是知子雲以首準卦非
 出於其私意蓋有星候為之機括不得不然古今諸
 儒之失則多矣如羡準小過而以準臨則失之是時
 水澤腹堅已終於臨上六而小過初六用事矣或者
 以羡準解尤非是夷準豫而以準大壯則失之是時
 始電終於大壯上六而豫初六用事矣應準咸而非
[268-24b]
 離沈準觀而非兌惟震離兌坎是謂四正卦易所不
 用則𤣥亦無所準矣且𤣥既不準坎震而乃獨準離
 兌邪永準同人而非恒先此涼風至常已準恒繼之
 以白露降度乃準節今永當寒蟬鳴則準同人豈可
 汨亂後先乃復準恒於後邪疑準賁而非巽蓋鴻鴈
 來而翕準巽𤣥鳥歸而聚準萃羣鳥養羞而積準大
 畜雷乃収聲而餙準賁矣疑當蟄蟲培戸則又可汨
 亂後先乃復準巽邪或者以疑準震尤非是此難與
[268-25a]
 諸家口舌辨而按譜以視之則彼自屈矣此譜之所
 以作也晬準乾而在地中則無當於乾沈準觀而在
 人中則無當於觀守再準否而無當於否馴準坤而
 星窮候盡則無當於坤將準未濟而析木之已終星
 紀之未見則火不能降以濟水水不能升以濟火此
 𤣥又以明易之隂陽進退盈虛之幾者也惟坤既無
 當於卦則無當於爻以示為用者八十而一則虛也
 虛一者即虛五也易天地五十五之數與夫大衍四
[268-25b]
 十九之數復七日之數其所以虛而無用者坤以藏
 之也隂虛無用而運行無疆陽則始終變化而不息
 故彊準乾而為冬至之終晬又再準乾而為夏至之
 始與馴之準坤者不同也易乾坤之闢闔乃著易以
 頤中孚為一氣𤣥則始之於中終之於養通而候之
 則養退乎一日中進乎一日易之歲功乃建中先乎
 周以明中孚之生復迎先乎遇以明咸之生姤易之
 月紀乃正易三百八十四爻以直日而夜藏其用𤣥
[268-26a]
 七百二十九贊則各分晝夜而用事易之日法乃
 全曰中曰更曰減是謂三𤣥而三易之相盪乃不誣
 凡此之類若𤣥之異乎易者而於易則深研幾之功
 則大矣如養為陽而中不為隂&KR1395為金而羡不為土
 之類則又若𤣥之自相詭異者然變化之微於是乎
 在學者按譜以視之則皆易了矣圖厯所用斗分自
 有強弱不能同并古今諸家異同之説悉以著之學
 者可自考焉顧僕之愚何足以與此然用意專而私
[268-26b]
 竊好之以俟將來之知易者嗚呼茍不明乎易則亦
 無以𤣥為而不通乎&KR0975者則又乃徒為易也可不勉
 諸今之學者知尚其辭耳而莫知其辭之所自來寧
 顧此耶或曰歐陽公不讀𤣥而於易何如曰子非歐
 陽公奈何大觀四年庚寅甬江官舍
 晁公武曰從父詹事公撰以温公𤣥厯及邵康節太
 𤣥準易圖合而譜之以見揚雄以首準卦非出私意
 蓋有星候為之機括且辨正古今諸儒之失如羡不
[268-27a]
 當準臨夷不當準大壯之類凡此難與諸家口舌爭
 觀譜則彼自屈矣此譜𤣥所以作也
曾氏元忠/太𤣥經解
   佚
許氏翰/𤣥解
  通考四卷
   佚
𤣥厯
[268-27b]
  通考一卷
   佚
 陳振孫曰右丞襄陵許翰崧老撰所解十一篇通温
 公注為十卷倣韓康伯注繫辭合王弼為全書之例
 也大抵𤣥首如彖贊如爻測如象文如文言攡瑩掜
 告如繫辭數如説卦衝如序卦錯如雜卦之類其於
 易也規規然擬之勤矣太𤣥厯者亦翰所傳云温公
 手録不著何人作
[268-28a]
胡氏次和/太𤣥集注
  十二卷
   未見
太𤣥索隱
  四卷
   未見
 張萱曰宋慶元閒江源胡次和撰第十一卷唐相王
 涯説𤣥五篇宋司馬光讀𤣥説𤣥太虛厯第十二卷
[268-28b]
 易𤣥星紀譜皆附焉
林氏希逸/太𤣥精語
  三卷
   存載鬳齋十一槀/
 希逸序曰子雲作太𤣥以擬易昔人以為僭惟韓退
 之屢稱之至我朝康節司馬公老泉却喜其書康節
 用其數老泉論其書司馬公為之注獨東坡乃謂以
 艱深之辭文淺近之説但子雲之辭雖非易比然亦
[268-29a]
 豈易能哉今取其語之精者表而出之亦畧為解釋
 使讀者易曉庻有意於古書者不以坡老一言而忽
 之也
呉氏霞舉/太𤣥圖説
  十卷
   佚
全瑩/太𤣥畧例
  一卷
[268-29b]
   佚
趙氏秉文/箋太𤣥贊
   佚
 秉文自序曰太𤣥何為者也將以發明大易而羽翼
 之者也易有八物而五行萬事在其中𤣥則列之以
 三才本之以五行表之以隂陽推之以律厯而天下
 萬事之理具要其歸為仁義而作也卦用八蓍用七
 𤣥則首用九蓍用六互彰之也易有道數象義説易
[268-30a]
 者言道義則遺象數言象數則遺道義𤣥實兼之其
 於聖經不為無助昔人譏屋下架屋不猶愈於章句
 一偏之學乎後之言數術者孰與張平子以平子不
 敢輕議太𤣥而後儒非之恐幾率易顧僕何從以知
 太𤣥姑以范注之小誤以證本經之不誤范注以九
 首次九陽家陽畫至十首羡之初一又為陽家陽畫
 則晝多於夜禍福殽亂故其説時有不通王氏已辨
 之矣揲法一扐之後而數其餘王氏依之注本作兩
[268-30b]
 扐非經悞也經云旦筮用經夕筮用緯舊注以旦用
 一五七夕用三四八日中夜中用二六九蘇氏攻之
 以為中夕筮吉凶雜至旦筮非大吉則大凶是吉凶
 雜終不可得而遇也揚子大賢擬聖而作不應筮法
 尚悞此殆歲乆失其傳也及考𤣥數五為中央注土
 行所在經緯雜用旦筮有三表一二三一表也四五
 六一表也七八九一表也表取其一以為占旦筮用
 一與七皆取其初遇至於四為緯五則經緯雜無已
[268-31a]
 則用六矣一六七吉凶雜與日中夜中夕筮同況晬
 首一六七皆吉而唫首一六七皆凶亦有時而純吉
 純凶矣恐旦筮當用一六七夕筮用三四八日中夜
 中用二五九二為經九為緯五雜用之也筮有四星
 時數辭注星若於一度也時謂旦中夕也數謂首數
 之奇耦辭若九贊之辭也時若旦筮遇陽家其數自
 奇辭自多吉是時數辭皆同何以别之竊意星若二
 十八宿是也又有四方之宿各分配日月五星數有
[268-31b]
 干支之數律厯之數𤣥筭之數與筴數雜用之此揚
 子所以知漢二百載而中天平子所以知漢四百載
 𤣥其興乎之驗也其然豈其然乎𤣥有文告等十一
 篇道義象數之學宋陸二注及王氏辨之詳矣兹不
 復云獨首贊與晝夜不合及首贊之辭與首之名義
 亦如六十四卦與卦義當相合如同人暌六爻皆言
 同人暌之類是也而注閒有不悟輒以他義釋之恐
 有未安理當釐正使贊與首名義相合庻幾粗明𤣥
[268-32a]
 經之萬一僕亦未能審於是非姑録備遺忘以為學
 𤣥之階耳俟得前人之注改而正諸
葉氏子奇/太𤣥本旨
   九卷
    存
 子奇自序曰揚子作太𤣥以擬易易之用二而𤣥之
 用三用二故二其二以為四二其四以為八二其八
 以為十六二其十六以為三十二二其三十二以為
[268-32b]
 六十四也用三故三其三以為九三其九以為二十
 七三其二十七以為八十一也易凡六重之故其爻
 六𤣥凡四重之故其位四易畫自下而上自前而後
 以 乾/一 兌/二 離/三 震/四 巽/五 坎/六 艮/七 坤/八八卦一
 貞八悔而互重之故其究為六十四卦 畫則自上
 而下自内而外以一方/一州 一方/二州 一方/三州 二方/一州 二方/二州 二方/三州
 三方/一州 三方/二州 三方/三州九首三部三家而互重之故其究為八
 十一首此易𤣥取用不同之効也易立天地人之道
[268-33a]
 曰隂陽剛柔仁義故其畫不過於一奇一耦之兩端
 &KR0975立天地人之道曰始中終思福禍下中上故其畫
 遂有 一方一部/一州一家 二方二州/二部二家 三方三州/三部三家之三體蓋易以兩之𤣥
 以參之也易自復至乾為陽自姤至坤為隂此二至
 隂始陽生之機也𤣥自中至法為陽自應至養為隂
 此亦二至隂始陽生之候也復之初九姤之初六當
 二至晝夜子午之半中之次六應之次六亦當二至
 晝夜子午之半此則易之與𤣥應天之運也易則一
[268-33b]
 正一反對待而為序𤣥則跌隂跌陽交錯而分家易
 則爻多而卦少由其畫止偶𤣥則位少而首多由其
 畫至三至於遡流而窮源自象而推理則易有太極
 𤣥則有𤣥也是則用雖不同而所同者體數雖不同
 而所同者理也此則易之與𤣥可以類推而通者也
 雖然易之儀象卦數布置錯綜與天地造化無不合
 由其理出於自然此所以為聖人之學𤣥之方州部
 家分綴附㑹求律厯節候而强其合由其智出於臆
[268-34a]
 見此所以為賢人之術易之立象命名莫不有義如
 乾之六陽健莫如也故以名乾坤之六隂順莫如也
 故以名坤天地交而為泰天地隔而為否一陽來而
 為復一隂生而為姤五陽決一隂而為夬五隂剥一
 陽而為剥以至六十四卦莫不皆然我不知𤣥之為
 中為周為礥為閑以至八十一首其於四畫之位果
 何所見以取象命名乎此求而未通者一也夫卦與
 首既不同爻與位亦有異徒擬中於中孚擬周為復
[268-34b]
 擬礥閑為屯吾不知何中之虛何陽之復何剛柔始
 交而難生初無其義此求而未通者二也夫易爻以
 立卦辭以明爻故爻有六而辭亦六今𤣥畫有四而
 贊辭反九是上無所明下無所屬首自首而贊自贊
 本末二致此求而未通者三也易畫自下而上故爻
 辭亦自下而上𤣥畫自上而下而贊辭乃自下而上
 上下背馳此求而未通者四也易名陽爻以九隂爻
 以六今𤣥雖列九贊但以次言之初無指名此求而
[268-35a]
 未通者五也易之爻位吉凶推之以才德時象之變
 錯之以中正剛柔之位故可吉可凶其法變動而不
 拘今𤣥例以陽家一三五七九為晝措辭吉二四六
 八為夜措辭凶隂家二四六八為晝措辭吉一三五
 七九為夜措辭凶自始至終一定不移其法膠固而
 無變此求而未通者六也聖人之於易雖未嘗不致
 其扶陽抑隂之義然隂陽者造化之本不可相無聖
 人於其不可相無者則以健順仁義之屬明之雖其
[268-35b]
 消息之際有淑慝之分固未始以陽全吉而隂全凶
 也今𤣥例以晝吉夜凶隂禍陽福恐亦未足以盡聖
 人之微旨此求而未通者七也聖人仰觀俯察見天
 地之間不過隂陽兩端而已因畫一奇以象陽畫一
 耦以象隂竒耦之上復加一隂一陽馴而至於六十
 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餘歲數雖不求其盡合而自
 無不合今𤣥首畫既不同别立九贊以兩贊當一日
 凡七百二十九贊當一歲三百六十四日半外立踦
[268-36a]
 贏二贊以當氣盈朔虛雖於歲數盡合蓋亦模倣於
 厯以附㑹焉初未見其必然恐彌綸天地之經殆不
 如此此求而未通者八也故朱子曰太𤣥亦是拙的
 工夫豈不以此乎雖然不究六經之旨無以見諸子
 之缺不觀諸子之缺無以見六經之全如𤣥也劉歆
 見謂覆瓿則已甚之毁桓譚比之聖人則過情之譽
 要之雄蓋學聖人之作而未至者也求之兩漢又豈
 多得哉蓋亦自成其一家之學者也觀宋陸舊注尚
[268-36b]
 多舛失輒不揆而為之解雖膚見謏聞不足以窮𤣥
 之藴奥然於文義之近亦或庻幾焉然而雄也擬易
 於𤣥有以傳其學愚也索𤣥之旨未免闕其疑雖其
 固陋不能有以知𤣥然亦不可謂後世無揚子雲也
 今疏其所疑於卷首尚俟來哲以折衷云
葉氏良珮/太𤣥經集解
   未見
劉氏琯/𤣥幹
[268-37a]
  二卷
   未見
屠氏本畯/太𤣥闡
  一卷
   未見
許氏世卿/大𤣥𤣥言
   未見
 黄虞稷曰世卿字伯勲無錫人萬厯乙酉舉人
[268-37b]
陳氏梁/太𤣥經測
  一卷
   存
亡名氏太𤣥釋文
  一卷
   未見
𤣥測
  一卷
[268-38a]
   佚
太𤣥事類
  一卷
   佚
 
 
 
 
[268-38b]
 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二百六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