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18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七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
   春秋二十/
薛氏季宣/春秋經解 指要
  通考共十四卷
   佚
 季宣自序指要曰春秋魯史之名也史何以名春秋
[187-1b]
 魯厯之所為更也何更爾變周也何言乎變周周正
 建子以建寅為正歲夏時得天猶用夏也春秋之序
 魯變之也加春於建子而為王正月建夘之月而為
 夏四月魯史之作也故凡春秋之序皆舎周之舊也
 何始於隱公疾始變常也昉於此乎前此矣前此則
 曷為始於此魯春秋之始也魯春秋之始作於隱公
 也先王之制諸侯無史天子有外史掌四方之志而
 職於周之太史隱之時也始更魯厯而為魯史諸侯
[187-2a]
 之有史其周之衰乎晉乘始於殤叔秦史作於文公
 王室之微諸侯之力政焉爾然則春秋何取於魯因
 也其因何因魯之史以為春秋仲尼之志也春秋何
 以為仲尼之志善揚其善惡書其惡直筆以書其事
 不為襃貶抑揚而亂是非之正也褒貶非仲尼之意
 也三家者託襃貶以為傳舎襃貶則無以為傳矣此
 不知春秋者也仲尼修春秋將以反經之正而還於
 舊也是故直言以明得失謂之辭正辭以别是非謂
[187-2b]
 之事屬辭比事莫善於春秋春秋之道治亂之法也
 可行於當世可示於四方小人憚焉君子達焉亂臣
 賊子云誰之不懼撥亂世而反之正春秋之用也指
 要之謂辭達而已君子苟春秋之為好不以棄傳為
 過而反求之春秋之義也
 陳傅良作行狀曰右奉議郎新權發遣常州借紫薛
 公季宣字士龍永嘉人有春秋經若干卷指要一卷
 朱子曰薛常州解春秋不知如何率意若此只是幾
[187-3a]
 日成此文字如何説諸侯無史内則尚有閭史又如
 趙盾崔杼事皆史臣所書
 陳振孫曰知常州永嘉薛季宣士龍撰指要列譜例
 於前季宣博學通儒不事科舉陳止齋師事之季宣
 死當乾道九年年四十其為此書實紹興三十二年
 蓋甫二十歲云
陳氏傅良/左氏章指
  宋志三十卷
[187-3b]
   未見
春秋後傳
  宋志十二卷
   存
 樓鑰序曰春秋後傳左氏章指二書故中書舎人止
 齋陳公傅良之所著也春秋之學不明久矣啖趙之
 後至於本朝而後有㤗山孫先生復尊王之説公是
 劉先生敞權衡意林等書伊川程先生頤雖無全書
[187-4a]
 而一序所該聖人之大法備矣自王荆公安石之説
 盛行此道幾廢建炎紹興之初髙宗皇帝復振斯文
 胡文定安國承伊洛之餘推明師道勸講經筵然後
 其學復傳學者以為標準可謂大全矣東萊吕公祖
 謙又有集解行於世春秋之義殆無餘蘊止齋生於
 東嘉天資絶人誦書屬文一旦迥出諸老先生上斂
 然布衣聲名四出六經之説流行萬里之外而其學
 尤深於春秋鑰非深於此者嘗渉獵諸公之書非不
[187-4b]
 明白然亦不過隨文辨釋間有前後相為發明者亦
 不見體統所在鑰從止齋遊雖不得執經其門嘗深
 叩之同在西掖時始以隱公後傳數篇相示因為道
 春秋之所以作左氏之所以有功於經者其説卓然
 且曰自余之有得於此而欲著書於諸生中擇其能
 熟誦三傳者首得蔡君幼學蔡既壯又得二人焉曰
 胡宗曰周勉游宦必以一人自隨遇有所問其應如
 響而此書未易成也未幾去國而鑰亦歸朋友之來
[187-5a]
 必以此書為問雖親炙之者跪以請則曰此某身後
 之書也既不幸卒於嘉㤗三年而此書始出於笥中
 其壻林子燕最得其傳又四年而後長子師轍與其
 徒汪龍友以二書來鑰老矣屏去他書窮晝夜讀之
 始盡得其大意嗚呼盛哉蓋未有此書也先儒以例
 言春秋者切切然以為一言不差有不同者則曰變
 例竊以為未安公之書不然深究經旨詳閲世變蓋
 有所謂隱桓莊閔之春秋有所謂僖文宣成之春秋
[187-5b]
 有所謂襄昭定哀之春秋始焉猶知有天子之命王
 室猶甚威重自霸者之令行諸侯不復知有王矣桓
 公之後齊不競而晉霸文公既亡晉不競而楚霸悼
 公再霸而又衰楚興而復微呉出而盟諸侯於越入
 呉而春秋終矣自杜征南以來謂平王東周之始王
 隱公遜國之賢君其説甚詳而公以為不為平王亦
 不為隱公而為威王其説為有據依又其大節目如
 諸侯改元前所未有齊魯諸大國比數世間有世而
[187-6a]
 無年至紀厲王奔彘始有紀年古者諸侯無私史乘
 與檮杌春秋皆東遷之史也書齊鄭盟于石門以志
 諸侯之合書盟于鹹以志諸侯之散是春秋之終始
 也隱桓莊之際惟鄭多特筆襄昭定哀之際惟齊多
 特筆諸侯專征而後千乘之國有弑其君者矣大夫
 專將而後百乘之家有弑其君者矣宋魯衞陳蔡為
 一黨齊鄭為一黨公㑹齊侯於中丘而後諸侯之師
 衡行於天下罪莫甚於鄭莊宋魯齊侯次之而父子
[187-6b]
 兄弟之禍亦莫甚於五國是可為不臣者之戒矣齊
 桓公卒鄭遂朝楚夏之變夷鄭為亂階侵蔡遂伐楚
 以志齊桓之霸侵陳遂侵宋以志楚莊之霸足以見
 夷夏之盛衰矣書公孫兹帥師書公孫敖帥師書公
 子季友卒習見三家之所從始首止之盟鄭伯逃歸
 不盟則書以其背夏盟也厲之役鄭伯逃歸不書蓋
 逃楚也夷夏之辨嚴矣自隱而下春秋治在諸侯自
 文而下治在大夫有天下之辭有一國之辭有一人
[187-7a]
 之辭於干戈無不貶於玉帛之使則從其爵勸懲著
 矣文十年而狄秦又三十年而狄鄭又五十餘年而
 狄晉鄭猶可也狄晉甚矣貶不於甚則於事端餘實
 錄而已矣此皆先儒所未發至僖之三十一年四卜
 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極言魯之用天子禮樂以明
 堂位之言為不然惠公始乞郊而不當用僖公始作
 頌所以郊為夸引祝鮀之言為證此猶為前所未聞
 也若左氏或以為非為經而作惟公以為著其不書
[187-7b]
 以見春秋之所書者皆左氏之力章指一書首尾專
 發此意昔人以杜征南為丘明忠臣然多曲從其説
 非忠也公之章指謂君子曰者蓋博採善言禮也者
 蓋據史舊聞非必皆合於春秋或曰後人增益之或
 曰後人依倣之或以凡例義淺而不取或以例非左
 氏之意蓋愛而知其惡者乃所以為忠也又言莊公
 元年至七年及十九年以後訖終篇多無傳疑有佚
 墜公之求於傳者詳矣嗚呼與止齋遊前後三十年
[187-8a]
 不得卒業於其門既興殄瘁之悲而後得二書其間
 尚有欲質疑而不可得此所以撫卷三歎而不能自
 已也
 周勉跋曰先生為後傳將脱稾而病期歲而病革學
 者有欲速得其書俾傭書傳寫其已削者或留其帖
 於編增入是正者或掲去弗存也勉宦江陵還始得
 朋友訂正之然已削者可刊帖於編而增入是正者
 不可復求矣惜哉勉從先生於桂陽於衡於潭日受
[187-8b]
 經焉及後傳且就先生每語友朋將面授勉使盡質
 所疑而後出已而暌隔函丈不果質今訂正猶先生
 之志云
 蔡幼學作行狀曰公深於春秋其發明獨至又以左
 氏最有功於經能存其所不書以實其所書故作章
 指以明筆削之義
 陳振孫曰陳傅良撰樓參政鑰為之序大畧謂左氏
 存其所不書以實其所書公羊穀梁以其所書推見
[187-9a]
 其所不書而左氏實錄矣此章指之所以作也若其
 他發明多新説序文畧見之
 黄淵曰陳止齋欲著後傳於諸生中擇能誦者一人
 自隨似不草草然謂書王存周未免又落窠臼
 何喬新曰陳氏論世變以為有隱桓莊閔之春秋有
 僖文宣成之春秋有襄昭定哀之春秋然其於襃貶
 以傳之所書而論經之所不書則傳事又豈一一皆
 實乎
[187-9b]
 張萱曰止齋取左傳每段以數語括其大指間有評
 駁
 趙希弁曰春秋左氏後傳十二卷左氏章指十七卷
 止齋陳傅良所著也四明樓忠簡公鑰序其前清海
 崔清獻公與之識其後而列之維揚郡庠
吕氏祖謙/春秋集解
  宋志三十卷
   未見
[187-10a]
 張萱曰吕祖謙博考三傳以來至宋儒諸説摭其合
 於經者撮要編之
左傳類編
  宋志六卷
   佚
 陳振孫曰分類内外傳事實制度論議凡十九門首
 有綱領數則兼采他書
 張萱曰中分十九則曰周曰齊曰晉曰楚曰呉越曰
[187-10b]
 戎狄曰附庸皆列國行事曰諸侯制度曰風俗曰禮
 曰氏族曰官制曰財用曰刑曰兵制曰地理曰春秋
 前事自唐虞以來左氏所引典故曰論議則左氏傳
 中論議之文也
左氏博議
  宋志二十卷
   存
 祖謙自序曰左氏博議者為諸生課試之作也始予
[187-11a]
 屏處東陽之武川仰林俯壑出户而望因盡無來人
 居半歲里中稍稍披蓬藋從予遊譚餘語隙波及課
 試之文予思有以佐其筆端乃取左氏書理亂得失
 之蹟疏其説於下旬儲月積寖就編帙諸生歲時休
 沐必抄置楮中解其歸裝無虚者竝舎婣黨復從而
 廣之㬅衍四方漫不可收客或咎予之易其言予徐
 應之曰子亦聞鄉鄰之求醫者乎深痼隱疾人所羞
 道而諱稱者揭之大塗惟恐行者不閲閲者不播彼
[187-11b]
 豈靦然忘世哉徳欲蓄而病欲彰也予離羣而索居
 有年矣過而莫予輔也跌而莫予挽也心術之差見
 聞之誤而莫予正也幸因是書而胸中所存所操所
 識所習毫愆髪謬隨筆呈露舉無留藏又幸而假課
 試以為媒借逢掖以為郵徧致於諸公長者之側或
 矜而鐫或慍而謫或悔而譙一語聞則一病瘳其獲
 不既豐矣乎傳愈博而病愈白益愈衆於予也奚裨
 遂次第其語以諗觀者凡春秋經旨槩不敢僭論而
[187-12a]
 枝辭贅喻則舉子所以資課試者也
 陳振孫曰伯恭授徒時所作
 陳櫟曰吕成公博議乃初年之作不過以教後生作
 時文為議論而已其議左氏多巧説未得盡為正論
 楊士竒曰考東萊先生年譜乾道戊子成此書吾家
 所有十五卷題曰精選則知其所著非止乎此也
 黄虞稷曰世所行東萊博議皆刪節惟正德中刊本
 二十五卷獨全
[187-12b]
左氏説
  通考三十卷今本二十卷/
   存
 朱子曰伯恭論説左氏之書極為詳博然遣辭命意
 亦頗傷巧
 張萱曰今内閣藏本傳説四冊續説四冊
 陳振孫曰吕祖謙於左氏一書多所發明而不為文
 似一時講説門人所抄録者
[187-13a]
左氏博議綱目
  宋志一卷
   未見
 宋志祖謙門人張成招標注
春秋講義
  一卷
   存
 黄震曰成公春秋講義亦少年之作但不至如博議
[187-13b]
 之太刻耳
左傳手記
  一卷
   存
 黄震曰手記視講義稍不衍文
陸氏九淵/太學春秋講義
  一卷
   存
[187-14a]
    右陸氏講義凡二十二條
陳氏藻/春秋問
  一卷
   存
王氏炎/春秋衍義
   佚
 
 
[187-14b]
 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