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7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經義考卷二百七十四
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
擬經七/
王氏通/續詩
十卷
佚
杜淹曰文中子續詩三百六十篇列為十卷
[274-1b]
黄氏省曾/擬詩外傳
二卷
存
夏侯氏湛/周詩
佚
晉書夏侯湛字孝若譙國譙人少為太尉掾㤗始中
舉賢良對策中第拜郎中後選補太子舎人轉尚書
郎出為野王令居邑累年除中書侍郎出補南陽相
[274-2a]
遷太子僕惠帝即位以為散騎常侍初湛作周詩成
以示潘岳岳曰此文非徒溫雅乃别見孝弟之性
湛自序曰周詩者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六
篇有其義而亡其辭湛續其亡故云周詩也
世説夏侯湛作周詩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溫
雅乃别見孝弟之性
潘氏岳/補亡詩
佚
[274-2b]
葛洪曰近者夏侯湛潘安仁並作補亡詩
晉書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人早辟司空太尉府舉
秀才出為河陽令轉懷令調補尚書度支郎遷廷尉
評楊駿引為太傅主簿駿誅除名未幾選為長安令
徵為博士尋為著作郎轉散騎侍郎遷給事黄門侍
郎
按潘黄門集祗有家風詩即葛稚川所云補
亡詩也
[274-3a]
束氏晳/補亡詩
六首
存
晳自序曰晳與同業疇人肄修鄉飲之禮然所詠之
詩或有義無辭音樂取節闕而不備於是遥想既往
存思在昔補著其文以綴舊制
王隱晉書束晳字廣微陽平人賈謐請為著作郎嘗
覽周成王詩有其義亡其辭惜其不備故作辭而補
[274-3b]
之
董説曰廣微補亡不過規摩二雅傅會小序於古笙
詩之理未有當也
荀氏朂/擬詩
六篇
存
宋書樂志晉荀朂造正旦大會行禮歌四篇其一曰
於皇其二曰明明食舉樂東西廂歌十二篇其二曰
[274-4a]
賓之初筵其五曰烈文六曰猗與八曰振鷺
沈氏朗/新添毛詩
四篇
闕
邱光庭序曰大中年中毛詩博士沈朗進新添毛詩
四篇云關雎后妃之德不可為三百篇之首蓋先儒
編次不當爾今别撰二篇為堯舜詩取虞人之箴為
禹詩取大雅文王之篇為文王詩請以此四詩置關
[274-4b]
雎之前所以先帝王而後后妃尊卑之義也朝廷嘉
之夫沈朗論詩一何狂謬新添四詩為風乎為雅乎
為風也則不宜歌帝王之道為雅也則不可置關雎
之前非惟首尾乖張實亦自相矛盾其為妄作毋乃
甚乎
丘氏光庭/補新宫詩
三章
存
[274-5a]
光庭序曰新宫成室也宫室畢乃祭而落之又與羣
臣賓客燕飲謂之成也 又曰昭二十五年左傳叔
孫昭子聘於宋公享之賦新宫又燕禮升歌鹿鳴下
管新宫今詩序無此篇蓋孔子反魯之後其詩散逸
採之不得故也三百之篇孔子既已刪定子夏從而
序之其序不冠諸篇别為編簡縱其辭尋逸則厥義
猶存若南陔白華之類故束晳得以補之惟此新宫
則辭義俱失茍非精考難究根原按新者有舊之辭
[274-5b]
也新作南門新作延廐是也宫者居處燕遊宗廟之
總稱也士蒍城絳以新其宫梁伯溝其公宫居處之
宫也楚之章華晉之虒祁燕遊之宫也成三年新宫
災禰廟之宫也然則正言新宫居處之宫也蓋文王
作豐之時新建宫室宫室初成而祭之因之以燕賓
客謂之為考考成也若宣王斯干考成室之類是也
亦謂之落落者以酒澆落之也若楚子成章華之臺
願與諸侯落之類是也因此之時詩人歌詠其美以
[274-6a]
成篇章故周公采之以燕享歌焉必知此新宫為文
王詩者以燕禮云下管新宫下管者堂下以笙奏詩
也鄉飲酒禮云工升而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歌訖
笙入立於堂下奏南陔白華華黍笙之所奏例皆小
雅皆是文王之詩新宫既為下管所奏正與南陔事
同故知為文王詩也知非天子詩者以天子之詩非
宋公所賦下管所奏故也知非諸侯詩者以諸侯之
詩不得入雅當在國風故也知非禰廟詩者以禰廟
[274-6b]
之詩不可享賓故也知非燕遊之宫詩者以燕遊之
宫多不如禮其詩必當規刺規刺之作是為變雅享
賓不用變雅故也由此而論則新宫為文王之詩亦
已明矣或問曰文王既非天子又非諸侯為何事也
答曰周室本為諸侯文王身有聖德當殷紂之代三
分天下之衆二分歸周而文王猶服事紂武王克殷
之後諡之曰文追尊為王其詩有風焉周召南是也
有小雅焉鹿鳴南陔之類是也有大雅焉大明棫樸
[274-7a]
之類是也有頌焉清廟我將之類是也四始之中皆
有詩者以其國為諸侯身行王道薨後追尊故也新
宫既為小雅今依其體以補之云爾
補茅鴟詩
四章
存
光庭序曰茅鴟刺食祿而無禮也在位之人有重祿
而無禮度君子以為茅鴟之不若作詩以刺之 又
[274-7b]
曰襄二十八年左傳齊慶封奔魯叔孫穆子食慶封
慶封氾祭穆子不説使工為之誦茅鴟杜元凱曰茅
鴟逸詩刺不敬也凡詩先儒所不見者皆謂之逸不
分其舊亡與刪去也臣以茅鴟非舊亡蓋孔子刪去
耳何以明之按襄二十八年孔子時年八歲記曰男
子十年出就外傅學書記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論
語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則慶封奔魯之日與孔子
就學之年其間相去不遠其詩未至流散況詩禮盡
[274-8a]
在魯國孔子賢於叔孫豈叔孫尚得見之而孔子反
不得見也由此而論茅鴟之詩不合禮又為依孔子
刪去亦已明矣或曰安知新宫不為刪去耶答曰新
宫為周公所收燕禮所用不與茅鴟同也曰茅鴟為
風乎為雅乎曰非雅也風也何以言之以叔孫大夫
所賦多是國風故也今之所補亦體風焉
胡震亨曰邱光庭呉興人國子太學博士
淳化鄉飲酒詩
[274-8b]
三十三章
存
按淳化中鄉飲酒禮歌詩三十三章鹿鳴六
章南陔二章嘉魚八章崇丘二章關雎十章
鵲巢六章其辭皆别撰見宋史樂志
鄭氏剛中/補南陔詩
五章
存載北山集/
[274-9a]
鄭氏僖/補白華詩
三章
存載鐵網珊瑚/
潘耒曰元饒州路總管王都中父閩國忠愍公以至
元甲申使日本殁於難訃聞於京都中時七齡母張
普貴以守節自誓祝髪於京之淨垢寺及卒像設之
筵缾簪丹茶兩旬浹矣其花半萎中有一蕚天然融
結狀類桃實非花非果玉質縠章宛分三脈日漸以
[274-9b]
腴内外映徹如淨琉璃乃命工寫為圖國史編修章
嚞為之作傳一時題識贊詠者二十人而東嘉鄭僖
補白華三章以美都中之孝感焉
朱氏載堉/補笙詩
六篇
存
載堉自序曰笙詩六篇雖亡推之於理亦可補焉譬
如冬官之篇亡而以考工記補之格致之傳亡而以
[274-10a]
程子之意補之夫考工記之與程子之意皆與本文
不類而補之亦未為害何獨於詩靳之不敢補哉南
陔等篇前賢多補之者如夏侯湛之作今存一章可
考而不見其全文惟束廣微之作備載於文選者是
也裴耀卿守宜州歌此詩觀者感泣豈即束氏所補
者歟抑夏侯氏所補者歟夏作見劉孝標世説註其
辭曰既殷斯䖍仰説洪恩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
告退鷄鳴在門孳孳恭誨夙夜是敦潘岳見是詩曰
[274-10b]
此非徒温雅乃别見孝悌之性以今觀之其意固善
矣其語頗重複晨昏夙夜只是一義束詩亦無甚動
人處豈能令感泣乎閒嘗效顰為之
陸氏世儀/詩鑑
十卷
未見
盧氏辯/六官述
闕
[274-11a]
後周書初太祖欲行周官命蘇綽專掌其事未幾而
綽卒乃令辯成之於是依周禮建六官置公卿大夫
士并撰次朝儀車服器用多依古禮革漢魏之法事
並施行今錄辯所述六官著之於篇天官府地官府
春官府夏官府秋官府冬官府史雖具載文多不錄
皮氏日休/補周禮九夏歌
九篇
存
[274-11b]
日休自序曰周禮鐘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
夏按鄭康成注云夏者大也樂之大者歌有九也九
夏者皆詩篇名頌之類也此歌之大者載在樂章樂
崩亦從而亡是以頌不能具也嗚呼吾觀之魯頌其
古也亦已久矣九夏亡者吾能頌乎夫大樂既去至
音不嗣頌於古不足以補亡頌於今不足以入用庸
何頌乎頌之亡者俾千古之下鄭衛之内窈窈㝠㝠
不獨有大卷之一章乎
[274-12a]
王氏韶之/擬肆夏詩
存
宋書樂志王韶之造四廂樂歌五篇一曰肆夏
南齊書樂志元會大饗四廂樂齊微改革多仍宋舊
辭其臨軒樂亦奏肆夏
隋書樂志北齊元會大饗賓入門四廂奏肆夏
古今樂錄曰周禮王出入奏王夏賓出入奏肆夏肆
夏本施之於賓王出入不應奏肆夏也
[274-12b]
王氏彦威/續曲臺禮
唐志三十卷
佚
按紹興續到闕書目亦有之
程氏榮秀/翼禮
佚
徽州府志程榮秀字孟敷休寧人延祐中嘉興路儒
學教授以家禮出文公殁後復取文公言行有渉於
[274-13a]
禮者為翼禮以傳後仕至江浙提舉副提舉
張氏一棟/居家儀禮
未見
髙圮曰張一棟字起東平和人萬厯丙戌進士官至
姚安知府
楊氏廉/擬鄉飲酒禮
一卷
未見
[274-13b]
廉自序曰廉讀儀禮鄉飲酒篇因記伊川程夫子之
言曰不席地而倚卓不手飯而七箸皆聖人隨時之
義以是知古不必深泥也乃潛求其不大戾者而擬
議焉第不知好禮之士以為何如耳
陶氏濳/鞠小正偽本
一卷
存
馮京第序曰予每從市肆閲書歲乙亥得鞠小正一
[274-14a]
篇於淮西市題曰晉陶淵明著其言簡而覈似為晉
宋人作世之推求鞠故實者必稱淵明然則種鞠東
籬下故能究其理而盡其法者也其書以秋九月為
正儻亦不奉宋正之微旨耶鞠記黄華本諸夏正抑
黄魏統之色也晉所從受代子滅則思母而宋運故
當用魏德勝之爾又鞠窮也華事至此而窮其歎身
與國之窮乎陶明之俯仰感興於一鞠有以夫古人
之意不必如是然是乃古人之意也其大小注論種
[274-14b]
植法甚詳不定為誰注然後之愛鞠者求之此一卷
書足矣古人為學祀先聖先師若以陶為鞠聖得不
以此書為鞠師也哉他時三徑業成當倣茶竈祀桑
苧翁於籬次畵葛巾遺像庶幾與鞠並蒙其福焉
按鞠小正一卷四明馮京第躋仲得之淮陰
市託名陶淵明所作其書以秋九月為正月
序曰秋九月者鞠之乘時行令也故建以為
正謂之履端其終以秋八月始乎榮卒乎將
[274-15a]
發終則有始華之久與天地四時為無窮也
又有注論種植之法頗詳殆即躋仲游戲之
作爾
皮氏日休/補大戴禮祭法
一篇
存
日休序曰祭法曰法施於人則祀之咎繇作帝謩為
士師其道參乎舜禹不曰法施於人乎何祀典之闕
[274-15b]
哉祭法曰能禦大災則祀之堯舜之世山林蕃鳥獸
暴益作虞也山林疏鳥獸鮮人民安不曰能禦大災
乎何祀典之闕哉祭法曰以勞定國則祀之昔者周
公輔武以寧殷亂佐成而定周業制禮樂立明堂不
曰以勞定國乎何祀典之闕哉如以咎繇伯益之功
小於舜禹不在祀典則契為司徒而民成咎繇也㝠
勤其官而水死伯益也如以聖人制禮自有七廟不
合列在祀典則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周公也如
[274-16a]
皆以功烈列於民者則吾之先師仲尼邁德於百王
垂化於萬代孰不若契為司徒㝠勤其官也哉日休
懼聖人之文將亂而墜敢參補而附之
崔氏寔/四民月令
隋志一卷
佚
隋書後漢大尚書崔寔撰
按四民月令其書雖佚而賈思勰齊民要術
[274-16b]
引之特多合以太平御覽所載好事者尚可
捃拾成卷也
孫氏思邈/千金月令
唐志三卷
佚
齊民月令
宋志三卷
佚
[274-17a]
按齊民月令太平御覽引之
劉氏孝□/遯甲月令
十卷
佚
裴氏澄/乘輿月令
唐志十二卷
佚
唐會要貞元十一年八月國子司業裴澄撰乘輿月
[274-17b]
令十二卷上之
劉氏先之/兵家月令一作之又作定之/
宋志一卷
佚
符氏彦卿/行軍月令
宋志四卷
佚
王氏洪暉/行軍月令
[274-18a]
宋志四卷
佚
姚氏稱/攝生月令圖
宋志一卷
佚
鮑氏雲龍/大月令
一卷
佚
[274-18b]
袁氏以賢/太月令
一卷
未見
徐氏獻忠/山家月令
未見
獻忠自序曰經曰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謹身節用以
養父母至哉言乎小人俯仰所資其斯冇道矣夫山
原異土習尚各宜濟以聞識協諸節候庶乎不失太
[274-19a]
平之政以符擊壤之化至於柴門洞啟牧䜿前驅夕
照光回篝燈自命佳蔬在柈濁酒可漉布被擁寒農
書作枕足以怡神不知老至斯又蒙之至樂也舎是
而遠有所慕余所不能夫亦習而成性者耶
王氏士正/水月令
一卷
存
士正自序曰曹縣古北亳地瀕大河其人習知水候
[274-19b]
偶得無名子水候占一卷其辭頗近古因稍刪次之
為水月令備河渠參攷焉
陽成氏脩/樂經
佚
王充曰陽成子長作樂經思極窅㝠之深非庶幾之
才不能成也所謂皁爾蹈孔子之跡鴻茂參二聖之
才者 又曰陽成子長樂經卓絶驚耳不述而作材
疑聖人而漢朝不譏
[274-20a]
李氏楚/樂經
唐志三十卷
佚
房氏庶/補亡樂書
宋志三卷
佚
曹學佺曰益州進士房庶曉音律宋祁田況薦之上
其樂書召詣闕試祕書省挍郎
[274-20b]
余氏載/中和樂經
二卷
未見
張萱曰元余載採集經典論樂語彚而為書
湛氏若水/補樂經
未見
若水自序曰補樂經何為者也以樂經之缺而擬補
之也樂記其傳也經亡而傳存猶幸告朔之餼羊也
[274-21a]
然而論其義理而遺其度數則樂之本廢矣夫禮樂
一道也二禮之缺吾已正之經傳矣樂經之缺自吾
四十而致意焉夫禮由心生者也樂由禮生者也禮
主序樂主和序以致中和以致和序生於心和暢於
外則樂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手
之舞之足之蹈之手舞足蹈樂所以盡神也以格神
人以感上下以位天地以育萬物夫位育感格治之
至也古之極也故古之明王之治天下必興禮樂三
[274-21b]
代而上以至黄帝堯舜之治皆由此道也漢唐而下
治不如古非其人物之異也以禮樂之道廢焉耳夫
禮之起在節文矣節文者禮之經也樂之起在度數
矣度數者樂之經也節文者升降揖讓之謂也度數
者律吕聲音之謂也予年耄耋矣幸天數之未盡撫
素志而未酬乃在西樵隱居無事閒取諸家律吕之
説而竊損益更張以文之擬為古樂經一篇而以樂
記諸見於載籍者列於後以為之傳焉經以定其度
[274-22a]
數傳以發其義理而樂其可知矣有聖君賢相欲興
禮樂者必於是乎有取焉或曰王通續經至今為誚
而吾子又有是作焉不亦取譏於天下後世矣乎曰
述之也非作之也擬之也非續之也夫何誚後有聖
者斯知之矣
[274-22b]
經義考卷二百七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