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14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一百四十四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
   禮記七/
梁氏寅/類禮
   未見
 寅自述曰於禮記也以其多駮雜惟取格言以類而
 分謂之類禮
[144-1b]
連氏伯聰/禮記集傳
  十六卷
   存
 汪霦曰明洪武十四年連伯聰以所撰禮記集傳進
 呈去庸學止四十七篇
黄氏克/禮經博約
   未見
 黄虞稷曰克字紹烈臨川人洪武二十七年進士瑞
[144-2a]
 安知縣
胡氏廣/等禮記大全
  三十卷
   存
 陸元輔曰禮記大全就陳氏集説而增益之凡四十
 二家纂修者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奉政大夫
 湖廣奉政大夫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侍講楊榮奉
 直大夫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侍講金幼孜翰林院
[144-2b]
 修撰承務郎蕭時中陳循翰林院編修文林郎周述
 陳全林誌翰林院編修承事郎李貞陳景著翰林院
 檢討從仕郎余學夔劉永清黄夀生陳用陳璲翰林
 院五經博士廸功郎王進翰林院典籍修職佐郎黄
 約仲翰林院庶吉士凃順奉議大夫禮部郎中王羽
 奉議大夫兵部郎中童謨奉訓大夫禮部員外郎呉
 福奉直大夫北京刑部員外郎呉嘉靜承直郎禮部
 主事黄裳承德郎刑部主事叚民承直郎刑部主事
[144-3a]
 洪順沈升承德郎刑部主事章敞楊勉周忱吾紳文
 林郎廣東道監察御史陳道潜承事郎大理寺評事
 王選文林郎大常寺博士黄福修職郎太醫院御醫
 趙友同廸功佐郎北京國子監博士王復原泉州府
 儒學教授曾振常州府儒學教授廖思敬蘄州儒學
 學正傅舟濟陽縣儒學教諭杜觀善化縣儒學教諭
 顔敬守常州府儒學訓導彭子斐鎮江府儒學訓導
 留季安共四十二人當日諸經大全皆攘竊成書以
[144-3b]
 罔其上此亦必元人成書非諸臣所排纂也
張氏洪/禮記總類
   未見
魯氏穆/禮記日抄
   未見
 黄虞稷曰穆天台人永樂丙戌進士歴官都察院右
 僉都御史
何氏文淵/禮記解義
[144-4a]
   未見
張氏業/禮記節疏
   未見
 黄虞稷曰安福人景泰辛未進士官國子監司業
鄭氏節/禮傳
  八十卷
   佚
 廣信府志鄭節字崇倫貴溪人天順甲申進士官御
[144-4b]
 史嘗病禮經殘闕注疏乖剌著禮傳八十卷
羅氏倫/禮記集注
   未見
王氏經/禮記纂要
   未見
 黄虞稷曰長洲人成化壬辰進士其書於名物度數
 多所折衷
陳氏塏/戴記存疑
[144-5a]
   未見
 黄虞稷曰鄞縣人字山甫成化壬辰進士官廣東提
 學副使
王氏傑/禮記集成
   未見
 黄虞稷曰傑字邦傑安仁人成化庚子舉人官岷州
 長史
王氏華/禮經大義
[144-5b]
   未見
 黄虞稷曰華字德輝餘姚人新建伯守仁之父成化
 辛丑進士第一官至南京吏部尚書
宋氏佳/禮記節要
   未見
 黄虞稷曰奉化人成化癸夘舉人官長史
祝氏萃/禮經私錄
   未見
[144-6a]
 朱一是曰萃字惟真海寜人成化甲辰進士歴官廣
 東右叅政
薛氏敬之/禮記集傳
   未見
 關學編薛先生敬之字顯思號思菴渭南人成化丙
 戌以諸生貢入太學除知應州陞金華府同知
劉氏績/禮記正訓
   未見
[144-6b]
 績自序曰漢初河間獻王得仲尼弟子及後學所記
 一百三十篇獻之至劉向校經籍因而叙之又得明
 堂陰陽記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記七篇王史氏記二
 十一篇樂記二十三篇凡五種合二百十四篇戴德
 删其煩重合而為八十五篇謂之大戴記戴聖又删
 德書為四十六篇謂之小戴記漢末馬融遂傳小戴
 學足月令明堂位樂記合四十九篇鄭𤣥受學於融
 為之注唐孔頴達又為之疏宋朱程取大學中庸表
[144-7a]
 章之其餘則陳澔為之集説國初兼用注疏今則專
 主澔説澔自云先君子以是經三領鄉書則識見可
 知矣績讀而覺其非𢎞治甲子遷鎮江遂奏歸成初
 志僻居十三年得以考訂其謬而為之説是經所聞
 非一時所記非一人績生千百年後安能真知而一
 一折衷哉盖禮樂有情有文文即所當然事也情即
 所以然義也即其事而繹其義自有不容毫髪差者
 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讀是書
[144-7b]
 者依次第而履之禮也無牽强而悦焉樂也玊帛鐘
 鼓最其下者也經雖名禮記而實兼樂云
童氏品/禮記大㫖
   未見
王氏崇獻/禮記擇言
   未見
 黄虞稷曰山東曹縣人字季徴𢎞治丙辰進士歴官
 僉都御史廵撫寜夏
[144-8a]
韓氏邦奇/禮記斷章
   未見
顔氏曄/禮經疏義
   佚
 上虞縣志顔曄字文華正德丁夘舉人澂江知府
王氏崇慶/禮記約䝉
  一卷
   存
[144-8b]
 崇慶自序曰夫禮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聖人所以教
 萬世也予旣為禮記管見又自病其逐逐於章句𤨏
 𤨏於訓辭未之能約也於是復取其篇目而總㫁
 之是故芟繁所以會要也撮意所以提綱也簡文所
 以敦行也其庶幾先王聖人之意乎此盖慶之晚年
 書也藏之家塾蒙士或有助焉亦庶乎千慮而一得
 矣作約䝉嘉靖丁酉
 蔣一葵曰語有之玉巵無當雖寳非用侈言無當雖
[144-9a]
 麗非經夫戴記四十九篇純駁不同諸家復祖讖緯
 附會其説遂成千古禮障今王先生有約䝉焉政不
 必侈為議論而窮禮之源極禮之致三千三百燦若
 指掌焉嗚呼此不可與曲士道也
吾氏翕/讀禮類編
   未見
 李鎧曰翕字廷順哻子浙江開化人正德戊辰進士
余氏本/禮記拾遺
[144-9b]
   未見
王氏漸逵/讀禮記
   未見
 漸逵自序曰聖人之道大矣無不見諸日用禮也者
 其諸日用之著見者乎夫禮者履也非虚談以資講
 説博洽以悦聽聞假飾以為美觀之謂也後之紀禮
 者重複繁蕪無所折衷及夫陳氏集説亦人各為見
 精藴弗著近日於讀禮之暇因草廬呉氏之意類聚
[144-10a]
 而章分之去其謬妄究其中正則於聖賢之學篤實
 之行庶乎其少禆於世也
 黄虞稷曰因草廬纂言再為訂正分章類次之
張氏岳/更定禮記
   未見
 徐文貞公志墓曰公諱岳字維喬惠安人正德丁丑
 進士以副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入為兵部侍郎以
 右都御史總督湖廣川貴軍務卒贈太子少保諡襄
[144-10b]
 惠
張氏孚敬/禮記章句
  八卷
   存
 孚敬自序曰孚敬少時即好讀禮苐觀舊説多所未
 安思欲釐正之而未暇也𢎞治戊午築羅峰書院於
 五都瑤溪山中集徒講學始取而章句之正德庚辰
 中禮部試辛巳上登極試進士時武宗皇帝嗣孝宗
[144-11a]
 皇帝一十六年矣賓天無嗣上以興獻王世子奉太
 祖髙皇帝兄終弟及之訓入繼大綂朝議以上考孝
 宗皇帝而稱興獻王為叔父孚敬執禮爭之舉朝洶
 洶至嘉靖四年始定上鋭志中興以明聖述作為己
 任如正孔子之祀定郊廟之儀與夫耕蠶冠服之制
 皆所最先者而左右匡助以責孚敬孔子曰能以禮
 譲為國乎何有上固天啓之矣孚敬自惟薄劣無以
 仰副萬一敢不兢兢乎始終勉之期以自效然三千
[144-11b]
 三百變觀適中毫釐有差為害匪細此尋常講義尤
 不可不求其當也然禮莫大於父子之倫而明王之
 治天下必本於孝孚敬既以是賛聖天子正大光明
 之治則疇昔之所好而致力者似不為欺世之空文
 而或者可以對揚於名教霍宗伯韜謂孚敬可以禮
 記章句獻孚敬有所不敢仍自念平生精力悉在於
 是胡可使之冺滅也嵗乙未以疾乞歸未幾朝使復促
 因付児遜業軰挍梓藏於勅建寳綸樓中以質諸博
[144-12a]
 古君子
 陸元輔曰孚敬初名聰永嘉人中正德辛巳進士首
 上書言大禮當世宗意累官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
 尚書兼華盖殿大學士恩遇罕比卒贈太師謚文忠
 其書雖存人以言禮逢君薄之無瀏覧者
戴氏冠/禮記集説辨疑
  一卷
   存
[144-12b]
 錢陸燦曰冠字章甫長洲人其學自經史外諸子百
 家山經地志陰陽律厯稗官小説莫不貫總搜彌刳
 剔必求緣起而會之以理為文必以古人為師下視
 曹耦莫有當其意者久次諸生以年資貢禮部授紹
 興府訓導
    右載濯纓亭筆記
葉氏瑞/齡禮記粕説
   未見
[144-13a]
 括蒼彚紀葉瑞齡字仁夫青田人嵗貢生仕為漳州
 府經歴
柯氏尚遷/曲禮全經類釋
  十四卷
   存
 尚遷自序曰儀禮曲禮俱出於古淹中並行於世故
 傳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自后蒼説禮為曲臺記約二
 百四篇以經為記自是而始戴徳傳於后蒼刪繁集
[144-13b]
 要為八十三篇戴聖又取德之書删為四十五篇更
 名禮記馬融加以王制月令儒行鄭𤣥學於融為之
 注漢魏以來傳習尊為經矣唐魏鄭公讀而疑之著
 類禮二十卷後世先傳宋朱子則以儀禮為經禮記
 為傳而去禮記之名著學禮十五篇於鄉禮之後曲
 禮存焉元呉幼清氏著禮記纂言雖分事類而不動
 戴氏篇目晚年欲以曲禮為正經以配周禮儀禮而
 不及為臨殁授其意於孫當曲禮之後添入盛德入
[144-14a]
 官等篇今三禮考注是也注釋淺陋立例無㩀楊東
 里考驗為晏彦文璧偽為書然呉文正表章曲禮為
 經之意具存也明甘泉湛文簡公表曲禮為上經儀
 禮為下經作二禮經傳訓測上於朝廷行於天下雖
 依舊本然發明新義非前儒所及但少儀併入曲禮
 而去其名内則玊藻文王世子皆古今所存貶為曲
 禮雜傳有遺慮焉尚遷竊詳戴記諸篇曲禮内則少
 儀實古禮經篇名玉藻則皆曲禮之文散逸者聚而為
[144-14b]
 篇文王世子則古教太子世子事親與公族大學之
 禮經傳具存漢儒取首句名篇古經之幸存者此五
 篇而已曲禮毋不敬四言實古帝王相傳格語則曲
 禮為全經之名内則少儀而下皆其條理節目宜統
 於曲禮也尚遷旣考定周禮儀禮以成全經敬以戴
 記五篇正經所存類成曲禮分其記傳以全聖王垂
 世大典欲復三代此首務也是故曲禮古言修身也
 齊治平以修身為本故立敬身之禮繼古經之後端
[144-15a]
 其源也内則本古經次敬身者孝為百行之先故始
 之以事親之禮子道也以男女夫婦生児教子繼之
 父道也内則之教先王所以立父子夫婦之大倫矣
 教子之道必有少儀之禮外傅之教始詳亦古經也
 而孝弟教本推及於長幼朋友二倫皆立於少儀之
 中矣出而交乎鄉焉國焉敬立通禮之篇則交際之
 文所以舉郷禮之要喪祭之禮所以終事生之節立
 廟祭享所以理天下之幽者而吉凶常變之理畢備
[144-15b]
 皆所以達五倫之用焉由郷國以及天下則臣之事
 君猶子之事父也故立仕禮以盡為臣之節君道綂
 乎天下人倫之本也故立朝禮以舉為君之務則虞
 廷所敬敷之五教其禮不全具於此也耶然國有治
 法家有宗法二者並行於天下不相悖也公劉立國
 必先君之宗之乃立宗禮於朝禮之後重生人之本
 也凡此皆所以為教也然不建學立師則施教無地
 矣故補學禮以盡德行之教明六藝以敷達才之法
[144-16a]
 則曲禮為經不於是而全耶為篇凡十有二大而
 天子諸侯大夫士修齊治平之略細而民生日用彜
 倫庶事之變靡不畢具禮從其綱事歸其紀有若自
 然而不可易者至於訓釋之文繁而不殺者欲詳明
 之以便初學而已
 長樂縣志柯尚遷縣之下嶼人嘉靖中貢士官邢臺
 縣丞
 
[144-16b]
 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一百四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