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n0011 經義考-清-朱彝尊 (master)


[20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經義考卷二百五
         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
   春秋三十八/
余氏懋學/春秋蠡測
  四卷
   存
 祝世祿序曰紫陽氏博論諸經於春秋獨少論著觀
[205-1b]
 其語魏元履謂此乃學者後一段事莫若止㸔論語
 且曰自非理順義精則止是挍得失考同異與讀史
 傳摭故實無異如論語㸔得有味則他經自迎刃而
 解其言如是毋亦以筆削大義游夏所不能贊者有
 非後世淺學所可管窺而蠡測耶婺源余行之先生
 於從政之暇按經依傳立論不詭於前人而實卓然
 自得於聞見之外其言曰吾創者非敢爲繆悠而因
 者非敢爲踵襲惟以鳴吾見焉蓋史迹吾能持衡聖
[205-2a]
 心吾不能懸度即有度者如以蠡測海此吾蠡測所
 以作也先生於書無所不讀至國家典故更覃力研
 究予嘗得其南垣論世考及三史隨筆諸編皆精核
 詳鑿至於論語則有讀論勿藥之編得意疾書見解
 超邁蓋以其讀之有味者發爲成言若黙契紫陽所
 謂前一段事者宜乎其於此書若迎刃而解也春秋
 論語義不相蒙而紫陽視之則若一貫先生撰著雖
 富而發明聖緒惟此二書然則春秋論語固可以合
[205-2b]
 一説乎非也上辛雩季辛又雩先儒皆謂旱公羊則
 謂昭公聚民以攻季氏或者信其説逐以夫子答樊
 遲遊於舞雩之言當之謂爲逐季氏發也迂鑿附㑹
 一至於此烏乎合合故迎刃而解則爲先生泥傳而
 談則爲或人而已矣
馮氏時可/左氏討論詮釋
  各二卷
   存
[205-3a]
黄氏洪憲/春秋左傳釋附
  二十七卷
   存
 洪憲自序曰予在史館時好讀左氏春秋嘗考訂其
 全文畧采諸家箋釋而擇公穀之有文者附之名曰
 左氏釋附長兒承𤣥稍爲增定而鍥其半於安平署
 中予巗居多暇因銓次以卒業而并爲之叙予聞之
 孔子修春秋皆約魯史策書而又使子夏等十四人
[205-3b]
 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又與左丘明乘如周因
 老聃觀書柱下歸而成書而丘明則爲之傳其後齊
 公羊髙魯穀梁赤受經於子夏人自爲説於是有公
 羊穀梁傳漢武帝置五經博士公穀先後列學官而
 左氏獨絀兩家專門弟子欲伸其師説紛紛排擯惟
 劉歆氏曰丘明親見孔子好惡與聖人同公穀在七
 十二弟後傳聞與親見詳畧不同此三傳之斷案也
 至其引傳以釋經則不免牽合附㑹而後世杜預集
[205-4a]
 其説爲之分年相附作經傳集解見謂有功於左氏
 而不佞竊有疑焉蓋孔子因魯史而修春秋以存王
 迹惟提綱挈領寓襃貶於片言隻字其辭約其旨微
 誠以國史具在文獻足徵天下後世自有可取以證
 吾言者故曰吾觀周道舎魯何適矣而説者曰孔子
 修春秋口授丘明作傳是欲杞宋魯也是謂孔氏之
 春秋非魯之春秋也且丘明身爲史官博綜羣籍自
 成一家言上自三代制度名物下至列國赴告策書
[205-4b]
 與夫公卿大夫氏族譜傳大而天文地理微而夢卜
 謡讖凡史狐史克史蘇史黯之所識檮杌紀年鄭書
 晉乘之所載靡不網羅捃拾總爲三十篇括囊二百
 四十年之事大都如夏殷春秋及晏吕虞陸春秋之
 類非有意於釋經也他日孔子曰左丘明恥之丘亦
 恥之若有竊比老彭之意又焉知非左史在先聖人
 之筆削在後故左氏之文或有經無傳或有傳無經
 或後事而先提或始伏而終應皆匠心獨創逴艶千
[205-5a]
 古曷嘗拘繫爲經役哉大抵孔子修魯史未嘗自明
 其爲經而後人尊之爲經丘明作傳未嘗有意於釋
 經而後人傳之爲經傳故讀左氏春秋者第經自爲
 經傳自爲傳其可相印證者固在而不必牽合傅㑹
 失夫作者之意也乃若公穀二傳專以釋經爲主往
 往設爲問答執義例以立斷案雖日月爵邑名氏皆
 以爲衮鉞存焉後人以其傳自西河故相率宗之不
 知孔子嘗言春秋屬商而當時游夏已自謂不能贊
[205-5b]
 一辭矧其後之爲徒者欲字訓句釋據私臆以擬聖
 經其孰從而受之愚嘗反覆三傳左氏以史家而核
 於事公穀以經生而辨於理核於事者不失爲實錄
 辨於理者不免多臆見臆見非聖人意也而就其中
 若多名言奥義可以垂世而立教者故謂公穀能傳
 聖意不可謂公穀盡畔聖經亦不可昔人謂春秋素
 王丘明素臣彼二子者其亦附庸之國乎今國家功
 令業春秋者率主宋儒胡安國傳至欲屈經以就之
[205-6a]
 夫安國經生不加於公穀而況去聖人之世益遠曷
 若反而求之左氏之爲核其次參之公穀猶爲近古
 也萬厯己亥暢月穀旦
黄氏正憲/春秋翼附
  二十卷
   存
 賀燦然序曰自漢以來説春秋者亡慮千百家而四
 傳爲最著丘明與夫子生同時按魯史爲傳當不甚
[205-6b]
 謬刺然不亡牽合附㑹之失夫子以春秋屬商公羊
 髙穀梁赤俱本自西河宜不詭於筆削之旨乃細瑣
 刻深若酷吏之斷獄夫子不若是苛也胡氏傳立於
 學官士人類墨守其説顧安國去古益遠臆斷於千
 百年之後若射覆然能一一懸中乎哉善哉懋容氏
 之説春秋也夫春秋據事筆削襃貶自見非拘拘於
 日月爵氏以爲衮鉞也拘拘於日月爵氏之間求所
 謂衮鉞者而有合有不合於是曲爲正例變例之説
[205-7a]
 至云美惡不嫌同辭説愈繁而愈晦矣懋容氏之説
 有功四傳羽翼聖經即謂春秋翼可也附云乎哉
姚氏舜牧/春秋疑問
  十二卷
   存
 舜牧自序曰孔子曰吾志在春秋又曰其義則&KR0588
 取之矣斯義何義也書曰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
 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道路即義也而
[205-7b]
 在人心無偏陂好惡之間周衰王道寖微人心陷溺
 而不知義爲竊爲僭爲瀆亂甚或淪於禽獸有不忍
 者孔子有憂之故因魯史作春秋明指所謂道路者
 以示人即書所云是彝是訓是行者耳而或者誤爲
 道在位在之説謂假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權以是
 非天下豈其然哉程子曰春秋經不通求之傳傳不
 通則求之經朱子曰學者但觀夫子直書其事其義
 自在有不待傳而見者此真善讀春秋者矣而惜皆
[205-8a]
 無全書百世而上百世而下豈無善讀春秋若程朱
 二子者乎牧非其人也惟童稚時先贈君淳庵翁誨
 牧曰兒曹欲知大義湏讀五經竊志不忘閒取易書
 詩禮次第讀之輒筆所疑請問海内兹來粤西甚暇
 得從大全諸書竊觀夫子之春秋無有偏陂無作好
 惡真恍若見其心者恨不敏不足以發也因竊評諸
 儒之論有合於經者錄之而又輒筆所疑就正有道
 焉亦謂渉躐斯道路也仰慰先君子誨牧之遺意也
[205-8b]
 云爾
蕭氏 有/春秋纂傳
  四卷
   存
 劉芳喆曰良有漢陽人萬厯庚辰賜進士第二厯官
 國子祭酒
沈氏堯中/春秋本義
  四卷
[205-9a]
   存
 堯中自序曰孔子之修春秋也據事采文斷以大義
 如趙盾弑君教所存也可無改也晉侯召王文有害
 也所必改也其諸筆削凡以存王迹而已史有文質
 詞有詳畧不強同也是故侵伐一也或書人或書爵
 義係於侵伐不係於人與爵也㑹盟一也或書名或
 書字義係於㑹盟不係於名與字也元年書即位亦
 有不書諸侯書葬大夫書卒亦有不書卒與葬書日
[205-9b]
 亦有不書王次春正次王亦有書時而不書月書月
 而不書王諸侯失國必名亦有不名而名於歸國殺
 大夫必名亦有不名而但書其官亦有併其官而不
 書者非故畧也史闕文也況經文從三傳中錄出先
 儒遞相授受不無承襲之誤説春秋者不達其義而
 爲之説左氏具載本末猶不失紀載之體公羊穀梁
 各自爲例胡傳參用其説説窮則曰美惡不嫌同辭
 俄而用此以誅人俄而用此以賞人使天下後世莫
[205-10a]
 識其意是舞文吏之所爲而謂聖人爲之乎矧直以
 天子之權予仲尼而以擅進退亂名實爲史外傳心
 之要典夫進退可也擅進退不可也實子而名之爲
 子實非王而不名之爲王此非擅與亂也乃所謂義
 也實伯而退之爲子實非子而進之爲子所謂擅與
 亂也非所謂義也然則天子之事奈何周命爲子則
 書子周命爲伯則書伯周不命爲王則不書王如是
 而已若謂擅與亂爲天子之事是身自爲亂也而何
[205-10b]
 以爲孔子然則直書其事其誰不能而曰游夏不能
 贊一辭何也蓋仲尼所據者事所采者文而其義則
 斷自聖心隱桓以下詳在諸侯文宣以下詳在大夫
 而定哀之際并及陪臣故其言曰天下有道禮樂征
 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出自諸侯又出自大夫又出
 自陪臣見天下日入於亂愈趨而愈下也齊與晉較
 恒予齊齊與魯較恒予魯故其言曰齊桓正而晉文
 譎齊至魯而魯至道蓋欲撥亂世而反之治也又有
[205-11a]
 總十二公而見者霸主未見諸侯雖散而猶知有王
 霸主見諸侯雖合而不知有王霸業衰則諸侯奔走
 秦楚而王亦不見於春秋是以五霸爲終始也有總
 一公而見者如與邾儀父盟矣而繼書伐邾又及宋
 人盟矣而繼書伐宋是以一事爲終始也有重其終
 而錄其始者將書取郜大鼎則始之以成宋亂有重
 其始而錄其終者既書宋災則繼之以宋災故書天
 王遣使來聘則知隱不朝王之爲慢書王人子突救
[205-11b]
 衞則知各國伐衞之爲非至若翬之弑隱也而先書
 翬帥師慶父之弑子般及閔公也而先書慶父帥師
 晉趙盾之弑夷臯也而先書趙盾帥師鄭歸生之弑
 夷也而先書歸生帥師齊崔杼之弑光也而先書崔
 杼帥師故其言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
 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此則聖人之精義也先儒獨
 朱晦翁得之而未有成書中也不揣固陋爰采各傳
 附以己意一以經義爲主而鑿者不與焉非敢與先
[205-12a]
 儒匹也亦竊比晦翁之意云爾萬厯庚子
楊氏于庭/春秋質疑
  十二卷
   未見
 于庭自序曰自胡氏列之學官而三傳絀矣然徵事
 必於左斷義必於公穀而若之何華衮也鈇鉞也一
 切尸祝胡氏而無敢置一吻也蓋孔子晚而作春秋
 七十子實聞之則退而私論之盲史掌故而髙與赤
[205-12b]
 亦西河之徒也耳而目之而猶贊一辭不得而況乎
 生千百世之下者乎胡氏議論務異而責人近苛閒
 有勦公穀而失之者以王子虎爲叔服公孫㑹自鄸
 出奔之類是也亦有自爲之説而失之者卒諸侯别
 於内而以爲不與其爲諸侯滕自降稱而以爲朝桓
 得貶之類是也庭少而受讀嘗竊疑之歸田之暇益
 得臚列而虚心𣙜焉𣙜之而合者什七不合者什三
 則筆而識之而質疑所由編矣漢人之祀天也以牛
[205-13a]
 夷人之祀天也以馬而天固蒼蒼也祀以牛以馬不
 若以精意合也夫不以精意求聖人而執胡氏以誚
 左公穀是祀天而或以牛或以馬也兹予所由疑也
 陸元輔曰于庭字道行全椒人萬厯庚辰進士
李氏廷機/左傳綱目定注
  三十卷
   存
 俞汝言曰是書崇禎間刻於建陽書坊
[205-13b]
鄒氏德溥/春秋匡解
  八卷
   存
 匡解原序曰予兒時受春秋於先夫子夫子授以匡
 解一編曰此安成鄒汝光先生所刪定也因爲言鄒
 氏家學淵源與先生之文章行履冠冕詞垣期他日
 得出其門牆余鄉㑹二試以先生之書得儁雖未及
 親炙而余之師固有出先生之門者比於聞風私淑
[205-14a]
 猶爲有幸焉何子非鳴爲令南昌與先生之孫孝㢘
 端侯游相與是正其書重付之梓
徐氏即登/春秋説
  十一卷
   未見
楊氏伯珂/左傳摘議
  十卷
   未見
[205-14b]
 伯珂自序曰予自丁未爲時廢業是非莫白不能不
 悒悒於心戊申之春取左傳讀之見後人之評者多
 不察其心漫爲之説竊歎古人之負寃亦有久而不
 白者乃取一事綴以數語或爲人所未發或爲己發
 而未當者皆原其情之本來而究其勢所必至善惡
 功罪昭然分别使漏網者誅負寃者雪不欲人受溢
 美溢惡之名凡古今之成説不敢偏狥即胡氏一代
 成書有未確者亦多爲辨之久而成百餘首命曰左
[205-15a]
 傳摘議藏之笥中曰摘議者謂其或有一得而非舉
 其全也
 黄虞稷曰伯珂字直甫淮安大河衞人萬厯丙戌進
 士汾州同知
髙氏攀龍/春秋孔義
  十二卷
   存
 兄子世㤗序曰韓起聘魯觀書太史見易象與魯春
[205-15b]
 秋有周禮在魯之歎孔子起而暢厥大旨則望義知
 歸非孔子安從哉後世學者奉古之心終不勝好異
 之心於是意見横生義理雜出大圭吕氏以爲六經
 之不明諸儒穿鑿害之而春秋爲尤甚此我伯父忠
 憲公有周易孔義之書不已而有春秋孔義之書也
 伯父生平性㢘節介疾惡如仇然宅衷寛易不爲深
 噭可喜之論故權衡四傳悉稟尼山凡經無傳有者
 不敢信也經有傳無者不敢疑也其文簡其意覈有
[205-16a]
 嚴正之義焉有忠恕之仁焉有闕疑之慎焉顔以孔
 義者欲誦法孔子者不失爲聖人之徒也儼海秦先
 生既捐貲板周易孔義復續板春秋孔義伯父有志
 得先生而言益章兩義明而六經之義無不明矣
呉氏炯/春秋質疑
  一卷
   存
 炯自序曰春秋魯史之文也因魯史以明王道不以
[205-16b]
 天子之權與魯隱公不書即位書天王歸賵是以天
 王正魯之始也始魯隱何也平王之終也王東遷而
 終不復春秋所以作也春秋繼王統也故尊王於天
 王不王有不稱天者矣命曰天命討曰天討内命大
 夫書爵外命大夫書字不命於天子不書大夫不正
 其爲大夫也殺大夫必書爵不正其專殺也天子討
 而不伐繻葛之戰書三國從王伐鄭不以天子主兵
 也天子無出出曰出居居其所也大一統之義也王
[205-17a]
 之降也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尊王爲重召
 陵之師責以包茅不入王祭不供存王室也河陽之
 狩不以臣召君首止殊㑹尊王子也衞人立晉晉非
 衞人所得立許叔入許許非叔所得入正諸侯也正
 王統之名分也霸之衰也禮樂征伐自大夫出垂隴
 大夫主盟之始列士縠於宋公陳侯鄭伯之下不與
 諸侯等也伐沈大夫主兵之始列國稱人退諸大夫
 也扈之盟書晉大夫於諸侯之下棐林之役書㑹晉
[205-17b]
 師不書大夫不以大夫主諸侯之兵也維王統之脉
 也大夫失政陪臣執國命矣陽貨柄魯入讙陽關以
 叛書盜竊寶玉大弓南蒯以費叛侯犯以郈叛書圍
 費圍郈而不書其叛不與陪臣專政也王統所以不
 倒置也尊王統者外四裔其號君與臣同詞賤之也
 進而稱人又進而稱子雖大不過曰子微之也盂之
 㑹執宋公矣書宋公於楚子之上不與楚執也薄之
 盟釋宋公書公㑹諸侯不與楚釋也宋之盟楚駕晉
[205-18a]
 矣先書晉存内外之防也鍾離黄池之㑹殊㑹呉不
 與中國同呉也王統所以不裂也春秋之事莫大於
 五霸陘之次葵邱之㑹首止之盟桓之功也滅譚滅
 遂降鄣遷陽不與桓專滅城楚邱城縁陵不與桓專
 封桓之汰也踐土之㑹河陽之狩朝於王所歸衞侯
 於京師文之功也城濮之戰伐衞致楚執曹畀宋文
 之譎也宋襄無功於中國而有執滕子用鄫子之罪
 秦穆有功於納晉文而滑之入彭衙之戰罪不可掩
[205-18b]
 楚莊有伐陳之功而滅蕭滅舒蓼以至問鼎罪不容
 誅秦穆楚莊功不敵罪者也是以王統正五霸之功
 罪也春秋之義綱常爲重納衞世子蒯聵于戚正父
 子也忽出突入忽繫鄭而突不繫鄭正兄弟也㑹于
 濼與夫人姜氏遂如齊正夫婦也鄭申侯陳轅宣仲
 相譖以敗書齊執濤塗鄭殺申侯正朋友也書子同
 生重世子也葬宋伯姬明婦道也是以王統正天下
 之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也春秋之始稱元稱天王者
[205-19a]
 奉天體元之義終以獲麟王道之衰天運之窮也春
 秋始終以天以天正王以王正列辟百官萬民故曰
 春秋天子之事也
郝氏敬/春秋非左
  二卷
   存
 敬自序曰春秋本事自當依左舎左如夜行茫不知
 所之矣公穀尚例無左則例無稽左言事而例始有
[205-19b]
 據左言例而人始競爲例矣故左者諸傳之嚆矢也
 世人謂之羽翼聖經其實踳駁舛謬不可勝數豈親
 承聖訓見而知之者歟自司馬遷首相推信馬季長
 鄭康成杜元凱雜然和之末學承訛乃至以周易文
 言語出自魯穆姜毛詩古序謂附㑹左傳臧宣叔媚
 晉卿權辭以爲王制夏父弗忌逆祀諸侯祖天子謂
 都家皆有王廟楚子納孔寧儀行父謂爲有禮晉受
 諸侯朝貢蔑視天子極其崇奬使三王罪人貌千古
[205-20a]
 榮名此類背理傷道何可言俗人耳食難與口舌爭
 今摘其紕謬三百三十餘條附以管見題曰非左或
 曰非左不非公穀何也曰公穀則誠公穀矣左實非
 邱明也知左之非邱明者然後可與言春秋
春秋直解
  十三卷
   存
 敬自序曰六經之文惟春秋最爲明顯所書皆五霸
[205-20b]
 諸侯大夫盟㑹戰伐之事開卷知其爲亂蹟而世儒
 以爲隱諱之文何歟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
 其人左邱明恥之&KR0588亦恥之吾之於人誰毁誰譽斯
 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此春秋底本自後儒以襃
 貶論而底本壞子曰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
 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天下有道政不在大
 夫天下有道庶人不議此春秋格局自後儒以事例
 合而格局壞子曰予欲無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
[205-21a]
 物生焉二三子以我爲隱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
 與二三子者是&KR0588也此春秋宗旨自後儒視爲深文
 隱語覺仲尼胸中直是一片荆棘田地而宗旨壞經
 此三壞春秋於是不可讀矣夫春秋無深刻隱語無
 種種凡例不以文字爲褒貶不以官爵名氏爲貴賤
 未嘗可五霸未嘗貴盟㑹未嘗與齊晉未嘗黜秦楚
 呉越此其犖犖不然之大者今欲讀春秋勿主諸傳
 先入一字於胸中但平心觀理聖人之情自見明白
[205-21b]
 易簡者聖人之情其艱深隱僻皆世儒之臆説也
王氏震/左傳參同
  四十三卷
   存
 烏程縣志王震字子長萬厯辛夘舉人
    按烏程王氏左傳參同四十三卷别有凡例
    列國世系考國號考異年表世次圖名號歸
    一圖名號考異字例書目姓氏附見於前後
[205-22a]
    其報沈太史仲潤書云人謂僕變亂左氏非
    敢然也僕所爲編輯者不過因其散亂而次
    第之或縁其記識闕畧而補苴之如齊桓公
    遷邢于夷儀封衞于楚邱此是僖公元年二
    年事也傳乃載於閔公末年當乎否耶又如
  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本僖公五年事也傳乃
    散見於莊公閔公僖公二三十年之閒考核
    者便乎否耶至如管仲匡合之功孔子亟稱
[205-22b]
    之然左氏不詳見也管子於召陵之役則曰
    楚人攻宋鄭燒&KR0778熯焚使城壞者不得復築也
    屋之燒者不得復葺也要宋田夾塞兩川使水
    不得東流東山之西水深滅桅四百里而後
    可田也於是興兵南存宋鄭兹亦不見桓公
    管仲之仁矣乎令尹子文之忠孔子嘉之左
    氏未之及也國語則曰子文緇衣以朝鹿裘
    以處未明而入朝日晦而歸食家無一日之
[205-23a]
    積兹亦不見子文之殉公矣乎三都之隳聖
    人施爲大畧具見於此經文大書屢書必自
    有説左氏僅曰仲由爲季氏宰將隳三都抑
    何畧也家語則云孔子言於公曰古者家不
    藏甲大夫無百雉之城今三家過制請損之
    此出自聖人隳郈隳費本意傳胡可不載至
    西狩獲麟聖經於此絶筆原有深意左氏乃
    曰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爲不祥賜虞
[205-23b]
    人仲尼觀之曰麟也然後取之其於經義惡
    覩萬一家語紀孔子之言則曰麟之至爲明
    王也出非其時而被害是以悲之此出自聖
    人絶筆至情又何嫌攙入已諸所增益大都
    不出此類獨左逸説林等書謬爲纂附疑於
    真僞錯雜然鄙意傳疏主於明經苟於經義
    有裨雖附見無傷也矧細書傳後原與本傳
    毫無混淆又何真僞錯雜之足疑乎此書出
[205-24a]
    讀者可省檢閲覆覈之勞其於初學不無小
    補聖人蓋云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僕之編輯
    儻亦屬比之萬一乎其著書大略具見此書
    故錄之
魏氏時應/春秋質疑
  十二卷
   存
 南昌縣志魏時應字去違萬厯乙未進士厯官南京
[205-24b]
 通政使
 劉芳喆曰此爲舉子業而作前有柯挺田居中二序
曹氏學佺/春秋闡義
  十二卷
   未見
春秋義畧
  三卷
   未見
[205-25a]
徐氏鑒/左氏始末
   未見
 髙佑釲曰鑒字正宇豐城人萬厯辛丑進士太僕少
 卿
王氏世德/左氏兵法
   卷
   存
 黄虞稷曰世德字長民南康人萬厯辛丑進士巡撫
[205-25b]
 遼東都御史
 
 
 
 
 
 
 經義考卷二百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