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-明-賀復徵 (master)


[72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彙選巻七百二十五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徵 編
墓誌銘二十八
  黄守一墓誌銘明解縉/
永樂四年丙戌之冬臘月辛亥夜夢吾之友黄君守一
挈其囊書示予笑語如平生然視其顔色甚憔悴黯然
似非人也曰人謂君以前年四月死矣是豈君之鬼邪
[725-1b]
前持其衣袂空空然君為之笑後泫然悲曰吾猶滯于
㝠漠未遽散也君能哀而為之銘請書之予者為之挽
詩亦庶幾有以傳于後乎予即諾之且取片紙求為書
數字為何人取漢書云其生在予家君辭不肯余曰君
無後可托矣其遺書歸之他人曷若歸之我俾我子孫
藏之亦足為君不朽之托且書君生前月日可矣而不
知夢覺今吾與君語者夢也持予書夢而索之耶則我
不能知君覺而索之耶則又安有手書迹耶余方大悟
[725-2a]
雞三唱東方白矣已而復夢為諸故人言夜夢守一索
予銘其墓且為諸君求輓詩未幾復悟日已髙矣乃起
握筆疾書記夢中語為之銘君金華黄氏後徙洪之分
寧宋季居安福地北門其家譜甚詳嘗携以自隨今不
知其所在矣君家在安福以貲豪闔門為人所誣陷死
君一身獨脱走亡匿新塗之玉笥撫之大華遇異人頗
得其道家書符呪之屬用以隨俗俯仰非其志也君喜
為詩學唐人楷書談笑諧謔動作至人有急難托之不
[725-2b]
避艱險然其義決然不隨也人有過面數之由是亦多
不合余貶河州時君欲徒步來㑹予東歸不果後聞予
至家大雪中一日夜行百餘里公至握手歡笑竟月予
復抵京師君送别于清江屢書報將視予乃以二十餘
年無家因贅居鵬陂廖氏得疾死焉無子君平生無玩
好財貨不甚注意散寄人處隨喪不䘏也葢一下視一
世氏年纔四十有七嗚呼其可哀也已墓在鵬陂西之
原銘曰
[725-3a]
君家之積厚不薄至於其身亦善學天之報施窮且惡
殃慶之機毋廼錯嗚呼有恨纒寥廓
予既作此銘檢篋中得守一舊紙一張葢十餘年前寄
予取其紙尾有大寧書識大寧者新塗人青年有俊才
不幸夭死皆深可哀者也與守一同族兹因景綸令弟
歸便用此紙寫一通寄去鵬陂如霖如崇如縉昆仲凡
知守一者皆觀之謀石刻於其墓是故人之髙誼也
  徐昌國墓誌王守仁/
[725-3b]
正德辛未三月丙寅太學博士徐昌國卒年三十三士
夫聞而哭之者皆曰嗚呼是何促也或曰孔門七十子
顏子最好學而其年獨不永亦三十二而亡說者謂顏
子好學精力瘁焉夫顔雖既竭吾才然終日如愚不改
其樂也此與世之謀聲利苦心焦思患得患失逐逐終
其身耗勞其神氣奚啻百倍而皆老死黄馘此何以辨
哉天於美質何生之甚寡而壞之特速也夫□鼯以夜
出凉風至而𤣥鳥逝豈非凡物之盛衰以時乎夫嘉苗
[725-4a]
難植而易槁芝榮不踰旬蔓艸薙而益繁鴟梟虺蝮遍
天下而麟鳳之出間世一睹焉商周以降清淑日澆而
濁穢薰積天地之氣則有然矣於昌國何疑焉始昌國
與李夢陽何景明數子友相與砥礪於辭章既殫力精
思傑然有立矣一日諷道書若有所得嘆曰弊精於無
益而忘其軀之斃也可謂知乎巧詞以希俗而捐其親
之遺也可謂仁乎於是習養生有道士自西南來昌國
與語悅之遂究心𤣥虛益與世泊自謂長生可必至正
[725-4b]
德庚午冬陽明王守仁至京師守仁故善數子而亦嘗
沉溺於仙釋昌國喜馳往省與論攝形化氣之術當是
時増城湛元明在坐與昌國言不協意沮去異日復來
論如初守仁笑而不應因留宿曰吾受異人五金八石
之秘服之沖舉可得也子且謂何守仁復笑而不應乃
曰吾墮黜吾昔而㳺心高𤣥塞兌歛華而靈株是固斯
亦去之競於世逺矣而子猶余拒然何也守仁復笑而
不應於是黙然者久之曰子以予為非邪抑又有所秘
[725-5a]
邪夫居有者不足以超無踐器者非所以融道吾將去
知故而宅於埃壒之表子其語我乎守仁曰謂吾為有
秘道固無形也謂吾謂子非子未吾是也雖然試言之
夫去有以超無無將奚超矣外器以融道道器為偶矣
而固未嘗超乎而固未嘗融乎夫盈虛消息皆命也纎
巨内外皆性也隱㣲寂感皆心也存心盡性順夫命而
已矣而奚所趨舍於其間乎昌國首肯良久曰沖舉有
諸守仁曰盡鳶之性者可以沖於天矣盡魚之性者可
[725-5b]
以泳於川矣曰然則有之曰盡人之性者可以知化育
矣昌國俛而思蹶然而起曰命之矣吾且為萌甲吾且
為流澌子其煦然屬我以陽春哉數日復來謝曰道果
在是而奚以外求吾不遇子幾亡人矣然吾疾且作懼
不足以致逺則何如守仁曰悸乎曰生寄也死歸也何
悸津津然既有志於斯已而不見者踰月忽有人來訃
昌國逝矣王湛二子馳往哭盡哀因商其家事其長子
伯虬言昌國垂歿整袵端坐託徐子容以後事子容泣
[725-6a]
昌國笑曰常事耳謂伯虬曰墓銘其請諸陽明氣益微
以指畫伯虬掌作㝠㝠漠漠四字餘遂不可辨而神志
不亂嗚呼吾未竟吾說以待昌國之及而昌國乃止於
是吾則有憾焉臨歿之託又可負之昌國名禎卿世姑
蘇人始舉進士為大理評事不能其職於是以親老求
改便地為養當事者目為好異抑之已而降為五經博
士故雖為京官數年卒不獲封其親以為憾所著有談
藝錄古今詩文若干首然皆非其至者昌國之學凡三
[725-6b]
變而卒乃有志於道墓在虎丘西麓銘曰
惜也昌國吾見其進未見其止早攻聲詞中乃謝棄脫
淖垢濁修形煉氣守静致虛恍若有際道幾朝聞遐夕
先逝不足者命有餘者志璞之未琢豈方頑礪隱埋山
澤有虹其氣後千百年曷考斯志
  文橘庵墓誌銘王守仁/
高吾之丘兮胡然其巋巋兮鄉人所培兮高吾之木兮
胡然其賾賾兮鄉人所植兮髙吾之行兮胡然其砥砥
[725-7a]
兮鄉人所履兮陽明子曰嗚呼兹橘庵文子之墓耶冀
元亨曰昔陽明子自貴移廬陵道出辰常間遇文子於
武陵溪上與之語三夕而不輟旬有五日而未能去門
人問曰夫子何意之深耶陽明子曰人也朴而理直而
虛篤學審問比耄而不衰吾聞其蒞官矣執而恕惠而
節其張叔之儔歟吾聞其居鄉矣勵行飭己不言而俗
化其太丘之儔歟嗚呼於今時為難得也矣則以其墓
銘屬陽明子心許之而不諾門人曰文子之是請也殆
[725-7b]
猶未達歟陽明子曰達也曰達何以不諾也曰古之葬
者不封不樹銘非古也後世則有銘既葬而後具豫不
可也曰然則惡在其為達矣曰死生之變大而若人晝
夜視之不以諱非達歟葢晉之末有陶潛者嘗自誌其
墓文子既歿其子棐棠東集栻葬之髙吾之原陽明子
乃得其所狀而為之銘文子名㴻字汝霖號橘庵舉進
士厯官刑部郎中出為重慶守已而忤時貴改思州遂
謝病去文子之先為南昌人曽祖均玉始避地桃源門
[725-8a]
人有閔廷者為之行狀甚悉
  西河散人墓誌銘韓邦竒/
西河散人郭守道自號也散人者散散之人八極之表
漈落之淵舉萬物莫得而拘焉乾坤不得覆載我日月
不得照燭我雨露不得霑濡我四時不得寒燠我陰陽
五行不得化育我究其本真歸諸大源莫容莫破莫得
而名焉又其次爵禄不能維繫我貨利不能引誘我功
名不能覊絆我寵遇横逆不能感激我若千仞之鳳萬
[725-8b]
里之鵬飛翔扶揺于天衢之外人孰得而攀之散之義
大矣守道自號也何居考其言論幾于窺次散之意乎
守道天姿異越胷襟脫落觀其外循循乎若無懷氏葛
天氏之民也叩其中其莊南華列𤣥洞之儔歟郭氏關
之大族祖父以來中衰矣守道裕然自適若無不足者
既老猶不長尺寸初里人以守道之能能大郭氏者勸
之營産業為妻子計守道曰法聞之斯世覊棲之宅也
夫婦偶合之情也兒女邂逅之恩也吾身性真之主也
[725-9a]
夫覊棲者至暫也性真者至重也偶合之情邂逅之恩
至輕也夫營全於至暫之寓者愚戕至重以趨至輕者
惑法弗能智亦安敢愚法弗能哲亦安敢惑法不敢愚
且惑故不敢勞勞然以傷吾真也有詈守道於市者若
罔聞知人或為之怒曰郭守道何有於竪子耶顧為之
辱於市守道曰人之所争者勝也彼詈吾吾固勝矣今
夫人於羣衆之中曰某德之表也則將欣然而悅之矣
某德之棄也則將忿然而怒之矣彼無故而詈吾於市
[725-9b]
彼德之亡衆所耳目也彼固自詈而頌吾德矣焉用較
有司兩舉鄉飲皆不就或謂之曰鄉飲禮法之所在也
深衣幅巾所以示成德也斯固榮名之所在而鄉里之
所崇矣守道曰誠若此異乎吾之撰夫禮法者性之縲
絏也巾服者身之桎梏也榮名者人之陷穽也若之何
而被縲絏荷桎梏自蹈於陷穽之中歟初張居士王伯
利者關之善士也中興二氏公納交而崇讓之長老或
謂守道曰郭氏子何崇二氏之深也無乃羨其能而見
[725-10a]
其有乎守道曰然顧法無所利也夫矜不能而妬勝己
避己嫌而逺善人常情也惟有度者能不妬能不避也
法焉有度心寔好之矣一日與鄉老泛舟而觴一叟澘
然泣下守道亦泣焉守道曰吾叟何悲也叟曰吾傷夫
流水之無盡吾生之易窮也吾始成童吾祖父携吾舟
於斯固若是之蕩蕩也吾壯而客於江湖之外幾往而
幾歸固若是之蕩蕩也古今之代謝生死之相繼吾如
水何哉守道曰叟過矣往者過來者續叟見水之無盡
[725-10b]
也然過者過矣過者未嘗續也焉用悲叟曰子亦何悲
也守道曰吾見叟之悲而悲之又以見物我之同情矣
水與吾固一體也又何羨於彼乎正德丁丑十二月十
一日守道疾革呼諸子曰生寄也死歸也如久客於外
而得返鄉園樂莫大焉諸子可勿深哀遂卒年八十三
守道諱子法守道其字也吾朝邑大慶關人配張氏子
男二長侃起家幾萬金秦府典膳關雖幾千家莫侃並
焉娶趙氏繼娶張氏次爵克佐侃守業娶王氏女一適
[725-11a]
李倫先卒孫男五孫女七侃之子希孟娶潘希閔聘張
女一適商人樊㑹一適商人王廷禄一適庠生韓邦達
一適商人楊鼎爵之子希曽娶衛氏希冉聘王氏希顏
未聘女一適秦府典膳姚本源一適商人何騰一幼未
字銘曰
守道又有言曰地無撮勺之土天無呼吸之氣江河巍
巍而髙泰華滔滔而逝晝昏昏而夜昭昭象兩翼而鶴
兩齒茫茫宇宙孰生孰死載觀斯言亦散之㫖
[725-11b]
  程長公墓誌銘明汪道昆/
程長公名鎖字時啓世家休寧由谿長公即世十有四
年未墓也其三子夙抵不佞豫為之表惟卜地為皇皇
及其舉嫡母吳碩人喪不佞見客葢殯瀋阬之曲其陽
乃覯隩區不佞指而問之則長公故所購者也三卜不
兆終焉未遑吾友吳子旁綜堪輿是宜主卜三子乃肅
吳子嚴事之為上賓賓至而四顧踟蹰其兆吉葢壁蓮
峯而中為峽起為五雷山又中出而峽者三為蜂要為
[725-12a]
鶴膝起為巨門如當扆旁視之則為亷貞其茁如荑其
引如象倍已面亥為覲天皇甲山振瀋水而西如墉百
仞漸江縈山東下其注如隍部婁附甲山而當穴為紫
微金葢敵體也規土中如拱璧如錯繡如流霞于是而
坎其中得槨一又明年為萬厯己卯則以春王正月癸
酉三子舉長公之殯而葬焉乃蒲伏謝賓自先考而下
辱先生賜賓曰否否非司馬將不有明德尋避席曰長
公故以長者聞則天授之吉土即司馬無所與力無論
[725-12b]
德明不佞聞而善其言志諸墓門之石若家世若質行
若子姓具在長公表中銘曰
延身之良强有力五雷可鞭象可鼻連山髙髙瀋水深
一坏之土千黄金北辰倒植甲山起紫㣲當中陳玉几
松栢千章有閟宫誰其居之程長公千秋萬歲福攸同
  内江喻在莪墓誌銘曹學佺/
楚蜀相接之地岑谿險惡中外雜處禽譆獸怒情形靡
定當事者稍稍不克奉揚天子威德諱兵示弱佳兵不
[725-13a]
祥葢甚難言之矣然挑釁多在邊帥貽禍則在小民人
但知行間矢石之屢傷而不知輓輸餉道之更苦但知
事中之馳驅難措而不知事後之功罪易淆也噫難言
之矣予同年喻君䋲祖初試為沅陵令其時有播之師
又有皮林之師以五溪之水當一路之兵以四方烏合
之衆轉三十鍾一石之粟緩之則愆期急之則難必其
命縱之則逃匿操之將變自内出噫難言哉君以縣令
而督餉以文弱之軀而走箐壑之險以調停之術而兩
[725-13b]
不得當將吏之心以升一俸之功而博量移之罪噫難
言哉夫身有封疆之責者不能銷患于未形而保民如
赤之心與夫開疆拓土之念較則必不勝矣身在鋒鏑
之中者猶能決勝于俄頃而致逺任重之勞與夫掩敗
為功之術較則又不勝矣有勝有不勝則其為功也為
罪也吾不得而知之也吾知夫于不得已之役而委宛
紓徐以存活千百人之命則不以為功而以為罪可也
雖終其身焉德不勝位齎志以逝亦可也君自沅陵調
[725-14a]
棠邑陞大理評事丁憂起復候補都下而卒以視乎播
與皮林之師有先君死者有後君死者使茍有殺一不
辜之心而自悔平旦遺憾千秋則不啻若霄壤矣君之
卒年四十有九葬于其鄉而先世後人詳于狀中予以
同年之誼且守土乃為銘曰
予治蜀也知蜀事觀君之所為也悲君志不知乎世之
功也何惑乎君罪龍洞之陽君其藏有功無功庸何傷
以理推之世愈昌
[725-14b]
  先妣曽安人墓誌銘曹學佺/
今年余母安人得歸也歸何以曰以土婦人以嫁為歸
人以死為歸死以土為歸安人生十有九年而歸于余
父事舅姑舅姑喜事夫順于余父生不孝子二女一凡
十有三年而溘焉逝雖歸猶未歸也譬如行千里者半
途而夢歸其家即夢中猶念所行之路未了也歿之後
凡七年余姊長適人是年余領鄉薦又三年大父母相
繼以壽終即得祔葬余亦成進士與弟修俱納婦生孫
[725-15a]
又六年余以南京大理寺正被覃恩父受如官母贈安
人今年冬十二月初三日葬于雲山為大父母冢旁焉
余小子罪莫贖竊謂今而後母始歸也譬如久在外者
聞其家之長老得所少者成立則與其身親而料理之
無異也或曰安人無德曰婦人無儀則無德也俗之敝
也為婦人者雖未必效勃谿反目然不能事事順也愛
子以疢撻下人如鬼薪已大半如是安人歸余家者十
餘年余雖孩未嘗聞安人有此也則當其溘焉逝之日
[725-15b]
于理無憾矣亦可以歸矣謹銘銘曰
不終以養事兮以壤侍兮余母志兮
  袁母鍾太孺人墓誌銘袁中道/
先王父左溪公弟為松峯公兩王父慷慨然諾周人之
急其德相若其少壯艱子而晩得令子亦相若也嫡或
後字或不字而側室生丈夫子各一人又相若生予父
者為余氏姑生予叔者為姑其賢又相若也先王父嬉
于丘而余姑事之得其歡心先叔王父嬉于田而姑事
[725-16a]
之亦得其懽心其婉順相若先王父之嫡久厭其家政
而以余姑代先叔王父之嫡久亦厭其家政而以姑代
其才相若嫡晩生子而乳嫡之子如其子嫡無子而乳
他姬之子如其子其不&KR0008相若先王父即世而予父不
知有家得下帷讀書補博士弟子員先叔王父即世而
予叔不知有家得下帷讀書補博士弟子員其母儀相
若及其老而强健疊見諸孫成立余姑及見予輩成立
并予輩子姑及見宗伯弟輩成立并宗伯弟輩子其福
[725-16b]
祉又相若年皆至八十餘安詳而逝神明不亂若有道
者其考終又相若也嗟乎袁氏之興皆有賢母焉世道
日降而彊悍嫉妬則相若耳鳳靡鸞吪鴟梟叢集可嘆
也按狀笄而事松峯公後生予叔一人名錦諸生孫二
人名宗伯諸生宗䕫儒士孫女一人適曹近臣曽孫男
五人詹生達生樂生永生衛生曽孫女二人皆幼姑生
于嘉靖某年某月某日卒于萬厯某年某月某日享年
七十有九今祔葬于松峯公之側而姪孫中道為之銘
[725-17a]
銘曰
蘭生香石生堅姑之賢本于天德無虧壽亦全懿行在
彤管編鬱葱葱嘆此阡名與銘億萬年
 
 
 
 
 
[725-17b]
 
 
 
 
 
 
 
 文章辨體彙選巻七百二十五
[725-18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彙選巻七百二十五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徵 編
墓誌銘二十八
  黄守一墓誌銘明解縉/
永樂四年丙戌之冬臘月辛亥夜夢吾之友黄君守一
挈其囊書示予笑語如平生然視其顔色甚憔悴黯然
似非人也曰人謂君以前年四月死矣是豈君之鬼邪
[725-18b]
前持其衣袂空空然君為之笑後泫然悲曰吾猶滯于
㝠漠未遽散也君能哀而為之銘請書之予者為之挽
詩亦庶幾有以傳于後乎予即諾之且取片紙求為書
數字為何人取漢書云其生在予家君辭不肯余曰君
無後可托矣其遺書歸之他人曷若歸之我俾我子孫
藏之亦足為君不朽之托且書君生前月日可矣而不
知夢覺今吾與君語者夢也持予書夢而索之耶則我
不能知君覺而索之耶則又安有手書迹耶余方大悟
[725-19a]
雞三唱東方白矣已而復夢為諸故人言夜夢守一索
予銘其墓且為諸君求輓詩未幾復悟日已髙矣乃起
握筆疾書記夢中語為之銘君金華黄氏後徙洪之分
寧宋季居安福地北門其家譜甚詳嘗携以自隨今不
知其所在矣君家在安福以貲豪闔門為人所誣陷死
君一身獨脱走亡匿新塗之玉笥撫之大華遇異人頗
得其道家書符呪之屬用以隨俗俯仰非其志也君喜
為詩學唐人楷書談笑諧謔動作至人有急難托之不
[725-19b]
避艱險然其義決然不隨也人有過面數之由是亦多
不合余貶河州時君欲徒步來㑹予東歸不果後聞予
至家大雪中一日夜行百餘里公至握手歡笑竟月予
復抵京師君送别于清江屢書報將視予乃以二十餘
年無家因贅居鵬陂廖氏得疾死焉無子君平生無玩
好財貨不甚注意散寄人處隨喪不䘏也葢一下視一
世氏年纔四十有七嗚呼其可哀也已墓在鵬陂西之
原銘曰
[725-20a]
君家之積厚不薄至於其身亦善學天之報施窮且惡
殃慶之機毋廼錯嗚呼有恨纒寥廓
予既作此銘檢篋中得守一舊紙一張葢十餘年前寄
予取其紙尾有大寧書識大寧者新塗人青年有俊才
不幸夭死皆深可哀者也與守一同族兹因景綸令弟
歸便用此紙寫一通寄去鵬陂如霖如崇如縉昆仲凡
知守一者皆觀之謀石刻於其墓是故人之髙誼也
  徐昌國墓誌王守仁/
[725-20b]
正德辛未三月丙寅太學博士徐昌國卒年三十三士
夫聞而哭之者皆曰嗚呼是何促也或曰孔門七十子
顏子最好學而其年獨不永亦三十二而亡說者謂顏
子好學精力瘁焉夫顔雖既竭吾才然終日如愚不改
其樂也此與世之謀聲利苦心焦思患得患失逐逐終
其身耗勞其神氣奚啻百倍而皆老死黄馘此何以辨
哉天於美質何生之甚寡而壞之特速也夫□鼯以夜
出凉風至而𤣥鳥逝豈非凡物之盛衰以時乎夫嘉苗
[725-21a]
難植而易槁芝榮不踰旬蔓艸薙而益繁鴟梟虺蝮遍
天下而麟鳳之出間世一睹焉商周以降清淑日澆而
濁穢薰積天地之氣則有然矣於昌國何疑焉始昌國
與李夢陽何景明數子友相與砥礪於辭章既殫力精
思傑然有立矣一日諷道書若有所得嘆曰弊精於無
益而忘其軀之斃也可謂知乎巧詞以希俗而捐其親
之遺也可謂仁乎於是習養生有道士自西南來昌國
與語悅之遂究心𤣥虛益與世泊自謂長生可必至正
[725-21b]
德庚午冬陽明王守仁至京師守仁故善數子而亦嘗
沉溺於仙釋昌國喜馳往省與論攝形化氣之術當是
時増城湛元明在坐與昌國言不協意沮去異日復來
論如初守仁笑而不應因留宿曰吾受異人五金八石
之秘服之沖舉可得也子且謂何守仁復笑而不應乃
曰吾墮黜吾昔而㳺心高𤣥塞兌歛華而靈株是固斯
亦去之競於世逺矣而子猶余拒然何也守仁復笑而
不應於是黙然者久之曰子以予為非邪抑又有所秘
[725-22a]
邪夫居有者不足以超無踐器者非所以融道吾將去
知故而宅於埃壒之表子其語我乎守仁曰謂吾為有
秘道固無形也謂吾謂子非子未吾是也雖然試言之
夫去有以超無無將奚超矣外器以融道道器為偶矣
而固未嘗超乎而固未嘗融乎夫盈虛消息皆命也纎
巨内外皆性也隱㣲寂感皆心也存心盡性順夫命而
已矣而奚所趨舍於其間乎昌國首肯良久曰沖舉有
諸守仁曰盡鳶之性者可以沖於天矣盡魚之性者可
[725-22b]
以泳於川矣曰然則有之曰盡人之性者可以知化育
矣昌國俛而思蹶然而起曰命之矣吾且為萌甲吾且
為流澌子其煦然屬我以陽春哉數日復來謝曰道果
在是而奚以外求吾不遇子幾亡人矣然吾疾且作懼
不足以致逺則何如守仁曰悸乎曰生寄也死歸也何
悸津津然既有志於斯已而不見者踰月忽有人來訃
昌國逝矣王湛二子馳往哭盡哀因商其家事其長子
伯虬言昌國垂歿整袵端坐託徐子容以後事子容泣
[725-23a]
昌國笑曰常事耳謂伯虬曰墓銘其請諸陽明氣益微
以指畫伯虬掌作㝠㝠漠漠四字餘遂不可辨而神志
不亂嗚呼吾未竟吾說以待昌國之及而昌國乃止於
是吾則有憾焉臨歿之託又可負之昌國名禎卿世姑
蘇人始舉進士為大理評事不能其職於是以親老求
改便地為養當事者目為好異抑之已而降為五經博
士故雖為京官數年卒不獲封其親以為憾所著有談
藝錄古今詩文若干首然皆非其至者昌國之學凡三
[725-23b]
變而卒乃有志於道墓在虎丘西麓銘曰
惜也昌國吾見其進未見其止早攻聲詞中乃謝棄脫
淖垢濁修形煉氣守静致虛恍若有際道幾朝聞遐夕
先逝不足者命有餘者志璞之未琢豈方頑礪隱埋山
澤有虹其氣後千百年曷考斯志
  文橘庵墓誌銘王守仁/
高吾之丘兮胡然其巋巋兮鄉人所培兮高吾之木兮
胡然其賾賾兮鄉人所植兮髙吾之行兮胡然其砥砥
[725-24a]
兮鄉人所履兮陽明子曰嗚呼兹橘庵文子之墓耶冀
元亨曰昔陽明子自貴移廬陵道出辰常間遇文子於
武陵溪上與之語三夕而不輟旬有五日而未能去門
人問曰夫子何意之深耶陽明子曰人也朴而理直而
虛篤學審問比耄而不衰吾聞其蒞官矣執而恕惠而
節其張叔之儔歟吾聞其居鄉矣勵行飭己不言而俗
化其太丘之儔歟嗚呼於今時為難得也矣則以其墓
銘屬陽明子心許之而不諾門人曰文子之是請也殆
[725-24b]
猶未達歟陽明子曰達也曰達何以不諾也曰古之葬
者不封不樹銘非古也後世則有銘既葬而後具豫不
可也曰然則惡在其為達矣曰死生之變大而若人晝
夜視之不以諱非達歟葢晉之末有陶潛者嘗自誌其
墓文子既歿其子棐棠東集栻葬之髙吾之原陽明子
乃得其所狀而為之銘文子名㴻字汝霖號橘庵舉進
士厯官刑部郎中出為重慶守已而忤時貴改思州遂
謝病去文子之先為南昌人曽祖均玉始避地桃源門
[725-25a]
人有閔廷者為之行狀甚悉
  西河散人墓誌銘韓邦竒/
西河散人郭守道自號也散人者散散之人八極之表
漈落之淵舉萬物莫得而拘焉乾坤不得覆載我日月
不得照燭我雨露不得霑濡我四時不得寒燠我陰陽
五行不得化育我究其本真歸諸大源莫容莫破莫得
而名焉又其次爵禄不能維繫我貨利不能引誘我功
名不能覊絆我寵遇横逆不能感激我若千仞之鳳萬
[725-25b]
里之鵬飛翔扶揺于天衢之外人孰得而攀之散之義
大矣守道自號也何居考其言論幾于窺次散之意乎
守道天姿異越胷襟脫落觀其外循循乎若無懷氏葛
天氏之民也叩其中其莊南華列𤣥洞之儔歟郭氏關
之大族祖父以來中衰矣守道裕然自適若無不足者
既老猶不長尺寸初里人以守道之能能大郭氏者勸
之營産業為妻子計守道曰法聞之斯世覊棲之宅也
夫婦偶合之情也兒女邂逅之恩也吾身性真之主也
[725-26a]
夫覊棲者至暫也性真者至重也偶合之情邂逅之恩
至輕也夫營全於至暫之寓者愚戕至重以趨至輕者
惑法弗能智亦安敢愚法弗能哲亦安敢惑法不敢愚
且惑故不敢勞勞然以傷吾真也有詈守道於市者若
罔聞知人或為之怒曰郭守道何有於竪子耶顧為之
辱於市守道曰人之所争者勝也彼詈吾吾固勝矣今
夫人於羣衆之中曰某德之表也則將欣然而悅之矣
某德之棄也則將忿然而怒之矣彼無故而詈吾於市
[725-26b]
彼德之亡衆所耳目也彼固自詈而頌吾德矣焉用較
有司兩舉鄉飲皆不就或謂之曰鄉飲禮法之所在也
深衣幅巾所以示成德也斯固榮名之所在而鄉里之
所崇矣守道曰誠若此異乎吾之撰夫禮法者性之縲
絏也巾服者身之桎梏也榮名者人之陷穽也若之何
而被縲絏荷桎梏自蹈於陷穽之中歟初張居士王伯
利者關之善士也中興二氏公納交而崇讓之長老或
謂守道曰郭氏子何崇二氏之深也無乃羨其能而見
[725-27a]
其有乎守道曰然顧法無所利也夫矜不能而妬勝己
避己嫌而逺善人常情也惟有度者能不妬能不避也
法焉有度心寔好之矣一日與鄉老泛舟而觴一叟澘
然泣下守道亦泣焉守道曰吾叟何悲也叟曰吾傷夫
流水之無盡吾生之易窮也吾始成童吾祖父携吾舟
於斯固若是之蕩蕩也吾壯而客於江湖之外幾往而
幾歸固若是之蕩蕩也古今之代謝生死之相繼吾如
水何哉守道曰叟過矣往者過來者續叟見水之無盡
[725-27b]
也然過者過矣過者未嘗續也焉用悲叟曰子亦何悲
也守道曰吾見叟之悲而悲之又以見物我之同情矣
水與吾固一體也又何羨於彼乎正德丁丑十二月十
一日守道疾革呼諸子曰生寄也死歸也如久客於外
而得返鄉園樂莫大焉諸子可勿深哀遂卒年八十三
守道諱子法守道其字也吾朝邑大慶關人配張氏子
男二長侃起家幾萬金秦府典膳關雖幾千家莫侃並
焉娶趙氏繼娶張氏次爵克佐侃守業娶王氏女一適
[725-28a]
李倫先卒孫男五孫女七侃之子希孟娶潘希閔聘張
女一適商人樊㑹一適商人王廷禄一適庠生韓邦達
一適商人楊鼎爵之子希曽娶衛氏希冉聘王氏希顏
未聘女一適秦府典膳姚本源一適商人何騰一幼未
字銘曰
守道又有言曰地無撮勺之土天無呼吸之氣江河巍
巍而髙泰華滔滔而逝晝昏昏而夜昭昭象兩翼而鶴
兩齒茫茫宇宙孰生孰死載觀斯言亦散之㫖
[725-28b]
  程長公墓誌銘明汪道昆/
程長公名鎖字時啓世家休寧由谿長公即世十有四
年未墓也其三子夙抵不佞豫為之表惟卜地為皇皇
及其舉嫡母吳碩人喪不佞見客葢殯瀋阬之曲其陽
乃覯隩區不佞指而問之則長公故所購者也三卜不
兆終焉未遑吾友吳子旁綜堪輿是宜主卜三子乃肅
吳子嚴事之為上賓賓至而四顧踟蹰其兆吉葢壁蓮
峯而中為峽起為五雷山又中出而峽者三為蜂要為
[725-29a]
鶴膝起為巨門如當扆旁視之則為亷貞其茁如荑其
引如象倍已面亥為覲天皇甲山振瀋水而西如墉百
仞漸江縈山東下其注如隍部婁附甲山而當穴為紫
微金葢敵體也規土中如拱璧如錯繡如流霞于是而
坎其中得槨一又明年為萬厯己卯則以春王正月癸
酉三子舉長公之殯而葬焉乃蒲伏謝賓自先考而下
辱先生賜賓曰否否非司馬將不有明德尋避席曰長
公故以長者聞則天授之吉土即司馬無所與力無論
[725-29b]
德明不佞聞而善其言志諸墓門之石若家世若質行
若子姓具在長公表中銘曰
延身之良强有力五雷可鞭象可鼻連山髙髙瀋水深
一坏之土千黄金北辰倒植甲山起紫㣲當中陳玉几
松栢千章有閟宫誰其居之程長公千秋萬歲福攸同
  内江喻在莪墓誌銘曹學佺/
楚蜀相接之地岑谿險惡中外雜處禽譆獸怒情形靡
定當事者稍稍不克奉揚天子威德諱兵示弱佳兵不
[725-30a]
祥葢甚難言之矣然挑釁多在邊帥貽禍則在小民人
但知行間矢石之屢傷而不知輓輸餉道之更苦但知
事中之馳驅難措而不知事後之功罪易淆也噫難言
之矣予同年喻君䋲祖初試為沅陵令其時有播之師
又有皮林之師以五溪之水當一路之兵以四方烏合
之衆轉三十鍾一石之粟緩之則愆期急之則難必其
命縱之則逃匿操之將變自内出噫難言哉君以縣令
而督餉以文弱之軀而走箐壑之險以調停之術而兩
[725-30b]
不得當將吏之心以升一俸之功而博量移之罪噫難
言哉夫身有封疆之責者不能銷患于未形而保民如
赤之心與夫開疆拓土之念較則必不勝矣身在鋒鏑
之中者猶能決勝于俄頃而致逺任重之勞與夫掩敗
為功之術較則又不勝矣有勝有不勝則其為功也為
罪也吾不得而知之也吾知夫于不得已之役而委宛
紓徐以存活千百人之命則不以為功而以為罪可也
雖終其身焉德不勝位齎志以逝亦可也君自沅陵調
[725-31a]
棠邑陞大理評事丁憂起復候補都下而卒以視乎播
與皮林之師有先君死者有後君死者使茍有殺一不
辜之心而自悔平旦遺憾千秋則不啻若霄壤矣君之
卒年四十有九葬于其鄉而先世後人詳于狀中予以
同年之誼且守土乃為銘曰
予治蜀也知蜀事觀君之所為也悲君志不知乎世之
功也何惑乎君罪龍洞之陽君其藏有功無功庸何傷
以理推之世愈昌
[725-31b]
  先妣曽安人墓誌銘曹學佺/
今年余母安人得歸也歸何以曰以土婦人以嫁為歸
人以死為歸死以土為歸安人生十有九年而歸于余
父事舅姑舅姑喜事夫順于余父生不孝子二女一凡
十有三年而溘焉逝雖歸猶未歸也譬如行千里者半
途而夢歸其家即夢中猶念所行之路未了也歿之後
凡七年余姊長適人是年余領鄉薦又三年大父母相
繼以壽終即得祔葬余亦成進士與弟修俱納婦生孫
[725-32a]
又六年余以南京大理寺正被覃恩父受如官母贈安
人今年冬十二月初三日葬于雲山為大父母冢旁焉
余小子罪莫贖竊謂今而後母始歸也譬如久在外者
聞其家之長老得所少者成立則與其身親而料理之
無異也或曰安人無德曰婦人無儀則無德也俗之敝
也為婦人者雖未必效勃谿反目然不能事事順也愛
子以疢撻下人如鬼薪已大半如是安人歸余家者十
餘年余雖孩未嘗聞安人有此也則當其溘焉逝之日
[725-32b]
于理無憾矣亦可以歸矣謹銘銘曰
不終以養事兮以壤侍兮余母志兮
  袁母鍾太孺人墓誌銘袁中道/
先王父左溪公弟為松峯公兩王父慷慨然諾周人之
急其德相若其少壯艱子而晩得令子亦相若也嫡或
後字或不字而側室生丈夫子各一人又相若生予父
者為余氏姑生予叔者為姑其賢又相若也先王父嬉
于丘而余姑事之得其歡心先叔王父嬉于田而姑事
[725-33a]
之亦得其懽心其婉順相若先王父之嫡久厭其家政
而以余姑代先叔王父之嫡久亦厭其家政而以姑代
其才相若嫡晩生子而乳嫡之子如其子嫡無子而乳
他姬之子如其子其不&KR0008相若先王父即世而予父不
知有家得下帷讀書補博士弟子員先叔王父即世而
予叔不知有家得下帷讀書補博士弟子員其母儀相
若及其老而强健疊見諸孫成立余姑及見予輩成立
并予輩子姑及見宗伯弟輩成立并宗伯弟輩子其福
[725-33b]
祉又相若年皆至八十餘安詳而逝神明不亂若有道
者其考終又相若也嗟乎袁氏之興皆有賢母焉世道
日降而彊悍嫉妬則相若耳鳳靡鸞吪鴟梟叢集可嘆
也按狀笄而事松峯公後生予叔一人名錦諸生孫二
人名宗伯諸生宗䕫儒士孫女一人適曹近臣曽孫男
五人詹生達生樂生永生衛生曽孫女二人皆幼姑生
于嘉靖某年某月某日卒于萬厯某年某月某日享年
七十有九今祔葬于松峯公之側而姪孫中道為之銘
[725-34a]
銘曰
蘭生香石生堅姑之賢本于天德無虧壽亦全懿行在
彤管編鬱葱葱嘆此阡名與銘億萬年
 
 
 
 
 
[725-34b]
 
 
 
 
 
 
 
 文章辨體彙選巻七百二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