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-明-賀復徵 (master)


[40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五
           明 賀復徴 編
論十四
  六經論明宋濓/
六經皆心學也心中之理無不具故六經之言無不該
六經所以筆吾心之理者也是故說天莫辨乎易由吾
心即太極也說事莫辨乎書由吾心政事之府也說志
[405-1b]
莫辨乎詩由吾心統性情也說理莫辨乎春秋由吾心
分善惡也說體莫辨乎禮由吾心有天序也導民莫過
乎樂由吾心偹人和也人無二心六經無二理因心有
二理故經有是言心譬則形而經譬則影也無是形則
無是影無是心則無是經其道不亦較然矣乎然而聖
人一心皆理也衆人理雖本具而欲則害之葢有不得
全其正者故聖人復因其心之所有而以六經教之其
人之温柔敦厚則有得於詩之教焉疏通知逺則有得
[405-2a]
於書之教焉廣博易良則有得於樂之教焉潔静精㣲
則有得於易之教焉恭儉莊敬則有得於禮之教焉屬
辭比事則有得於春秋之教焉然雖有是六者之不同
無非教之以復其本心之正也嗚呼聖人之道唯在乎
治心心一正則衆事無不正猶将百萬之卒在於一帥
帥正則靡不從令不正則奔潰角逐無所不至尚何望
其能却敵哉大哉心乎正則治邪則亂不可不慎也秦
漢以來心學不傳往往馳騖於外不知六經實本於吾
[405-2b]
之一心所以髙者渉於虚逺而不返卑者安于淺陋而
不辭上下相習如出一轍可勝嘆哉然此亦皆吾儒之
過也京房溺於名數世豈復有易孔鄭專於訓誥世豈
復有書詩董仲舒流於災異世豈復有春秋樂固亡矣
至於小大戴氏之所記亦多未醇世又豈復有全禮哉
經既不明心則不正心既不正則鄉閭安得有善俗國
家安得有善治乎惟善學者脫略傳註獨抱遺經而體
驗之一言一辭皆使與心相㴠始焉則戛乎其難入中
[405-3a]
焉則浸漬而漸有所得終焉則經與心一不知心之為
經經之為心也何也六經者所以筆吾心中所具之理
故也周孔之所以聖顔曽之所以賢豈能加毫末於心
哉不過能盡之而巳今之人不可謂不學經也而卒不
及古人者無他以心與經如氷炭之不相入也察其所
圖不過割裂文義以資進士之計然固不知經之為何
物也經而至此可不謂之一厄矣乎雖然經有顯晦心
無古今天下豈無豪傑之士以心感心於千載之上者
[405-3b]

  夏后之郊論劉基/
祭法曰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鯀鯀固夏后之父也夏后
之天下受於舜非受於鯀也禹不得以天下私其父夫
鯀以治水績用弗成而舜殛之羽山天下咸服則鯀天
下之罪人也故舜之刑非私刑也天刑也以天刑討天
下之罪人天下之至公也禹既受舜禪而升其罪人以
配天是舜之殛鯀非也夫鯀之殛獲罪於天天殛之也
[405-4a]
非舜殛之也奉天討也而以鯀配天是天之殛鯀亦非
也一私其父而逆于舜又逆于天天其弗享夏后氏之
郊矣禹聖人也而敢為是哉祭法之言非也然則禹之
於鯀也如之何曰廟以祭之而巳矣何必郊
  論元年春王正月王守仁/
聖人之言明白簡實而學者毎求之於艱深隠奥是以
為論愈詳而其意益晦春秋書元年春王正月葢仲尼
作經始筆也以予觀之亦何有於可疑而世儒之為說
[405-4b]
者或以為周雖建子而不改月或以為周改月而不改
時其最為有據而為世所宗者則以夫子嘗欲行夏之
時此以夏時冠周月盖見諸行事之實也紛紛之論至
不可勝舉遂使聖人明易簡實之訓反為千古不决之
疑嗟夫聖人亦人耳豈獨其言之有逺於人情乎哉而
儒者以為是聖人之言而必求之於不可窺測之地則
巳過矣夫聖人之示人無隠若日月之垂象於天非有
變怪恍惚有目者之所睹而及其至也巧厯有所不能
[405-5a]
計精於理者有弗能盡知也如是而已矣若世儒之論
是後世任情用智拂理亂常者之為而謂聖人為之耶
夫子嘗曰吾從周又曰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生乎今
之世反古之道災及其身者也仲尼有聖德無其位而
改周之正朔是議禮制度自巳出矣其得為從周乎聖
人之言世為天下法而身自違之其何以訓天下夫子
患天下之夷狄横諸侯強背不復知有天王也於是乎作
春秋以誅僣亂尊周室正一王之大法而已乃首改周
[405-5b]
之正朔其何以服亂臣賊子之心春秋之法變舊章者
必誅若宣公之稅畆紊王制者必誅若鄭莊之歸祊無
王命者必誅若莒人之入向是三者之有罪固猶未至
於變易天王正朔之甚也使魯宣鄭莊之徒舉是以詰
夫子則将何辭以對是攘隣之雞而惡其為盜責人之
不弟而自毆其兄也豈春秋忠恕先自治而後治人之
意乎今必泥於行夏之時之一言而曲為之說以為是
固見諸行事之驗又引孟子春秋天子之事罪我者其
[405-6a]
惟春秋之言而證之夫謂春秋為天子之事者謂其時
天王之法不行於天下而夫子作是以明之耳其賞人
人之功罰人之罪誅人之惡與人之善盖亦據事直書
而褒貶自見若士師之㫁獄辭具而獄成然夫子猶自
嫌於侵史之職用天子之權而謂天下後世且将以是
而罪我固未嘗取無罪之人而論㫁之曰吾以明法于
天下取時王之制而更易之曰吾以垂訓于後人法未
及明訓未及垂而巳自陷于殺人比於亂逆之黨矣此
[405-6b]
在中世之士稍知忌憚者所不為而謂聖人而為此亦
見其隂附於亂逆誣聖賢之言而助之攻也巳或曰子
言之則然耳為此說者以伊訓之書元祀十有二月而
證周之不改月以史記之稱元年冬十月而證周之不
改時是亦未為無據也子之謂周之改月與時也獨何
據乎曰吾據春秋之文也夫商而改月則伊訓必不書
曰元祀十有二月秦而改時則史記必不書曰元年冬
十月周不改月與時也則春秋亦必不書曰春王正月
[405-7a]
春秋而書曰春王正月則其改月與時巳何疑焉况禮
記稱正月七月日至而前漢律厯至武王伐紂之嵗周
正月辛夘朔合辰在斗前一度戊午師渡孟津明日巳
未冬至考之泰誓十有三年春武成一月壬辰之説皆
足以相為發明證周之改月與時而予意直據夫子春
秋之筆有不必更援是以為之證者今舍夫子明白無
疑之直筆而必欲傍引曲據證之於穿鑿可疑之地而
後巳是惑之甚也曰如子之言則冬可以為春乎曰何
[405-7b]
為而不可陽生於子而極于巳午隂生於午而極於亥
子陽生而春始盡於寅而猶夏之春也隂生而秋始盡
於申而猶夏之秋也自一陽之復以極于六陽之乾而
為春夏自一隂之始以極于六隂之坤而為秋冬此文
王之所演而周公之所繫武王周公其論之審矣若夫
仲尼夏時之論則以其關於人事者比之建子為尤切
而非謂其為不可也啓之征有扈曰怠棄三正則三正
之用在夏而巳然非始于周而後有矣曰夏時冠周月
[405-8a]
此安定之論而程子亦嘗云爾曽謂程子之賢而不及
是也何哉曰非謂其知之不及也程子盖泥於論語行
夏之時之言求其説而不得從而為之辭盖推求聖言
之過耳夫論語者夫子議道之書而春秋者魯國記事
之史議道自夫子則不可以不盡記事在魯國則不可
以不實道並行而不相悖者也且周雖建子而不改時
與月則固夏時矣而夫子又何以行夏之時云乎程子
之云盖亦推求聖言之過耳庸何傷夫子嘗曰君子不
[405-8b]
以人廢言使程子而猶在也其殆不廢予言矣
  詩論郭子章/
余讀詩而知夫子之愛魯深矣詩有風有頌風者民俗
歌謡之詩頌者宗廟之樂歌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
告于神明者也風始二南二南為正風十三國為變風
男女亂而弼鄘鄭衞之風變君臣失而王豳之風變畋
逰荒淫而齊之風變儉嗇褊急而魏之風變唐風變而
憂傷秦風變而武勇陳風變而淫㳺歌舞檜曹風變而
[405-9a]
亂極思治此十三國風之㮣也魯獨非列國乎獨非風
乎羽父刅隠意如逐昭哀姜宣淫桓公刻桷男女君臣
奢淫之風距列國何異孔子為政而無戻無郵衮衣章
甫之謡朝談夕議則其閭巷閨闥之間譏刺歌謡豈無
可擇以垂鑒戒而孔子不録曰若之何齒吾魯於列國
也比其終也載魯頌四埓於周殷雖以閟宮之僣而孔
子必録之曰吾魯文武之後周公之裔比肩周殷可也
繇是言之魯非無風刪其風為魯諱也魯非獨有頌存
[405-9b]
其頌為魯章也故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又
曰如有用我吾為東周不欲匹齊於魯而必躋魯於周
夫子愛魯之意何深哉非獨詩也書叙五誓湯誓牧誓
之後繼以費誓春秋書弑君屢矣至於隠桓之際一則
曰公薨一則公薨于齊魯有一善不必其鉅也惟恐其
匿有一惡不必其細也惟恐其不匿聖人之為人臣固
如此宋之無風猶魯也其頌商頌宋也孔子固宋之後
也尊尊親親其義一矣或曰聖人作經公於萬世而私
[405-10a]
魯宋乎曰孔子去齊接淅而行去他國之道也去魯遲
遲吾行去父母國之道也一去國而遲速之道異則知
聖人于魯無不用其厚矣而敢書淫弑之風為父母羞
乎故曰温柔敦厚詩教也非聖人不能叙也孟子曰王
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詩存列魯頌以章
之詩亡作魯史以續之孔子之愛詩如此其至也而以
其章續之功寄之魯也愛魯也
  詩論鍾惺/
[405-10b]
詩活物也㳺夏以後自漢至宋無不說詩者不必皆有
當於詩而皆可以說詩其皆可以説詩者即在不必皆
有當於詩之中非說詩者之能如是而詩之為物不能
不如是也何以明之孔子親刪詩者也而七十子之徒
親受詩於孔子而學之者也以至春秋列國大夫與孔
子刪詩之時不甚先後而聞且見之者也以至韓嬰漢
儒之能為詩者也今讀孔子及其弟子之所引詩列國
盟㑹聘享之所賦詩與韓氏之所傳詩者其事其文其
[405-11a]
義不有與詩之本事本文本義絶不相䝉而引之賦之
傳之者乎既引之既賦之既傳之又覺與詩之事之文
之義未嘗不合也其故何也夫詩取㫁章者也㫁之於
彼而無損於此此無所予而彼取之說詩者盈天下逹
於後世屡遷數變而詩不知而詩固巳明矣而詩固巳
行矣然而詩之為詩自如也此詩之所以為經也今或
是漢儒而非宋是宋而非漢非漢與宋而是巳說則是
其意以為詩之指歸盡於漢與宋與已説也豈不隘且
[405-11b]
固哉漢儒說詩據小序每一詩必欲指一人一事實之
考亭儒者虚而慎寧無其人無其事而不敢傳疑故盡
廢小序不用然考亭所間指為一人一事者又未必信
也考亭注有近滯者近癡者近疎者近累者近膚者近
迂者考亭之意非以為詩盡於吾之注即考亭自為說
詩恐亦不盡於考亭之注也凡以為最下者先分其章
句明其訓詁若曰有進於是者神而明之引而伸之而
吾不敢以吾之注畫天下之為詩者也故古之制禮者
[405-12a]
從極不肖立想而賢者聽之解經者從極愚立想而明者
聽之今以其立想之處遂認為究極之地可乎國家立詩
於學官以考亭注為主其亦曰有進於是者神而明之
引而伸之云爾予家世受詩暇日取三百篇正文流覽
之意有所得間拈數語大抵依考亭所注稍為之導其
滯醒其癡補其疎省其累奥其膚徑其迂業巳刻之吳
興再取披一過而趣以境生情由日徙巳覺有異於前
者友人沈雨若今之敦詩者也難予曰過此以往予能
[405-12b]
更取而新之乎予曰能夫以予一人心目而前後巳不
可強同矣後之視今猶今之視前何不能新之有葢詩
之為物能使人至此而予亦不自知乃欲使宋之不異
於漢漢之不異於㳺夏㳺夏之説詩不異於作詩者不
幾於刻舟而守株乎故說詩者散為萬而詩之體自一
執其一而詩之用且萬噫此詩之所以為經也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五
[405-13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五
           明 賀復徴 編
論十四
  六經論明宋濓/
六經皆心學也心中之理無不具故六經之言無不該
六經所以筆吾心之理者也是故說天莫辨乎易由吾
心即太極也說事莫辨乎書由吾心政事之府也說志
[405-13b]
莫辨乎詩由吾心統性情也說理莫辨乎春秋由吾心
分善惡也說體莫辨乎禮由吾心有天序也導民莫過
乎樂由吾心偹人和也人無二心六經無二理因心有
二理故經有是言心譬則形而經譬則影也無是形則
無是影無是心則無是經其道不亦較然矣乎然而聖
人一心皆理也衆人理雖本具而欲則害之葢有不得
全其正者故聖人復因其心之所有而以六經教之其
人之温柔敦厚則有得於詩之教焉疏通知逺則有得
[405-14a]
於書之教焉廣博易良則有得於樂之教焉潔静精㣲
則有得於易之教焉恭儉莊敬則有得於禮之教焉屬
辭比事則有得於春秋之教焉然雖有是六者之不同
無非教之以復其本心之正也嗚呼聖人之道唯在乎
治心心一正則衆事無不正猶将百萬之卒在於一帥
帥正則靡不從令不正則奔潰角逐無所不至尚何望
其能却敵哉大哉心乎正則治邪則亂不可不慎也秦
漢以來心學不傳往往馳騖於外不知六經實本於吾
[405-14b]
之一心所以髙者渉於虚逺而不返卑者安于淺陋而
不辭上下相習如出一轍可勝嘆哉然此亦皆吾儒之
過也京房溺於名數世豈復有易孔鄭專於訓誥世豈
復有書詩董仲舒流於災異世豈復有春秋樂固亡矣
至於小大戴氏之所記亦多未醇世又豈復有全禮哉
經既不明心則不正心既不正則鄉閭安得有善俗國
家安得有善治乎惟善學者脫略傳註獨抱遺經而體
驗之一言一辭皆使與心相㴠始焉則戛乎其難入中
[405-15a]
焉則浸漬而漸有所得終焉則經與心一不知心之為
經經之為心也何也六經者所以筆吾心中所具之理
故也周孔之所以聖顔曽之所以賢豈能加毫末於心
哉不過能盡之而巳今之人不可謂不學經也而卒不
及古人者無他以心與經如氷炭之不相入也察其所
圖不過割裂文義以資進士之計然固不知經之為何
物也經而至此可不謂之一厄矣乎雖然經有顯晦心
無古今天下豈無豪傑之士以心感心於千載之上者
[405-15b]

  夏后之郊論劉基/
祭法曰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鯀鯀固夏后之父也夏后
之天下受於舜非受於鯀也禹不得以天下私其父夫
鯀以治水績用弗成而舜殛之羽山天下咸服則鯀天
下之罪人也故舜之刑非私刑也天刑也以天刑討天
下之罪人天下之至公也禹既受舜禪而升其罪人以
配天是舜之殛鯀非也夫鯀之殛獲罪於天天殛之也
[405-16a]
非舜殛之也奉天討也而以鯀配天是天之殛鯀亦非
也一私其父而逆于舜又逆于天天其弗享夏后氏之
郊矣禹聖人也而敢為是哉祭法之言非也然則禹之
於鯀也如之何曰廟以祭之而巳矣何必郊
  論元年春王正月王守仁/
聖人之言明白簡實而學者毎求之於艱深隠奥是以
為論愈詳而其意益晦春秋書元年春王正月葢仲尼
作經始筆也以予觀之亦何有於可疑而世儒之為說
[405-16b]
者或以為周雖建子而不改月或以為周改月而不改
時其最為有據而為世所宗者則以夫子嘗欲行夏之
時此以夏時冠周月盖見諸行事之實也紛紛之論至
不可勝舉遂使聖人明易簡實之訓反為千古不决之
疑嗟夫聖人亦人耳豈獨其言之有逺於人情乎哉而
儒者以為是聖人之言而必求之於不可窺測之地則
巳過矣夫聖人之示人無隠若日月之垂象於天非有
變怪恍惚有目者之所睹而及其至也巧厯有所不能
[405-17a]
計精於理者有弗能盡知也如是而已矣若世儒之論
是後世任情用智拂理亂常者之為而謂聖人為之耶
夫子嘗曰吾從周又曰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生乎今
之世反古之道災及其身者也仲尼有聖德無其位而
改周之正朔是議禮制度自巳出矣其得為從周乎聖
人之言世為天下法而身自違之其何以訓天下夫子
患天下之夷狄横諸侯強背不復知有天王也於是乎作
春秋以誅僣亂尊周室正一王之大法而已乃首改周
[405-17b]
之正朔其何以服亂臣賊子之心春秋之法變舊章者
必誅若宣公之稅畆紊王制者必誅若鄭莊之歸祊無
王命者必誅若莒人之入向是三者之有罪固猶未至
於變易天王正朔之甚也使魯宣鄭莊之徒舉是以詰
夫子則将何辭以對是攘隣之雞而惡其為盜責人之
不弟而自毆其兄也豈春秋忠恕先自治而後治人之
意乎今必泥於行夏之時之一言而曲為之說以為是
固見諸行事之驗又引孟子春秋天子之事罪我者其
[405-18a]
惟春秋之言而證之夫謂春秋為天子之事者謂其時
天王之法不行於天下而夫子作是以明之耳其賞人
人之功罰人之罪誅人之惡與人之善盖亦據事直書
而褒貶自見若士師之㫁獄辭具而獄成然夫子猶自
嫌於侵史之職用天子之權而謂天下後世且将以是
而罪我固未嘗取無罪之人而論㫁之曰吾以明法于
天下取時王之制而更易之曰吾以垂訓于後人法未
及明訓未及垂而巳自陷于殺人比於亂逆之黨矣此
[405-18b]
在中世之士稍知忌憚者所不為而謂聖人而為此亦
見其隂附於亂逆誣聖賢之言而助之攻也巳或曰子
言之則然耳為此說者以伊訓之書元祀十有二月而
證周之不改月以史記之稱元年冬十月而證周之不
改時是亦未為無據也子之謂周之改月與時也獨何
據乎曰吾據春秋之文也夫商而改月則伊訓必不書
曰元祀十有二月秦而改時則史記必不書曰元年冬
十月周不改月與時也則春秋亦必不書曰春王正月
[405-19a]
春秋而書曰春王正月則其改月與時巳何疑焉况禮
記稱正月七月日至而前漢律厯至武王伐紂之嵗周
正月辛夘朔合辰在斗前一度戊午師渡孟津明日巳
未冬至考之泰誓十有三年春武成一月壬辰之説皆
足以相為發明證周之改月與時而予意直據夫子春
秋之筆有不必更援是以為之證者今舍夫子明白無
疑之直筆而必欲傍引曲據證之於穿鑿可疑之地而
後巳是惑之甚也曰如子之言則冬可以為春乎曰何
[405-19b]
為而不可陽生於子而極于巳午隂生於午而極於亥
子陽生而春始盡於寅而猶夏之春也隂生而秋始盡
於申而猶夏之秋也自一陽之復以極于六陽之乾而
為春夏自一隂之始以極于六隂之坤而為秋冬此文
王之所演而周公之所繫武王周公其論之審矣若夫
仲尼夏時之論則以其關於人事者比之建子為尤切
而非謂其為不可也啓之征有扈曰怠棄三正則三正
之用在夏而巳然非始于周而後有矣曰夏時冠周月
[405-20a]
此安定之論而程子亦嘗云爾曽謂程子之賢而不及
是也何哉曰非謂其知之不及也程子盖泥於論語行
夏之時之言求其説而不得從而為之辭盖推求聖言
之過耳夫論語者夫子議道之書而春秋者魯國記事
之史議道自夫子則不可以不盡記事在魯國則不可
以不實道並行而不相悖者也且周雖建子而不改時
與月則固夏時矣而夫子又何以行夏之時云乎程子
之云盖亦推求聖言之過耳庸何傷夫子嘗曰君子不
[405-20b]
以人廢言使程子而猶在也其殆不廢予言矣
  詩論郭子章/
余讀詩而知夫子之愛魯深矣詩有風有頌風者民俗
歌謡之詩頌者宗廟之樂歌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
告于神明者也風始二南二南為正風十三國為變風
男女亂而弼鄘鄭衞之風變君臣失而王豳之風變畋
逰荒淫而齊之風變儉嗇褊急而魏之風變唐風變而
憂傷秦風變而武勇陳風變而淫㳺歌舞檜曹風變而
[405-21a]
亂極思治此十三國風之㮣也魯獨非列國乎獨非風
乎羽父刅隠意如逐昭哀姜宣淫桓公刻桷男女君臣
奢淫之風距列國何異孔子為政而無戻無郵衮衣章
甫之謡朝談夕議則其閭巷閨闥之間譏刺歌謡豈無
可擇以垂鑒戒而孔子不録曰若之何齒吾魯於列國
也比其終也載魯頌四埓於周殷雖以閟宮之僣而孔
子必録之曰吾魯文武之後周公之裔比肩周殷可也
繇是言之魯非無風刪其風為魯諱也魯非獨有頌存
[405-21b]
其頌為魯章也故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又
曰如有用我吾為東周不欲匹齊於魯而必躋魯於周
夫子愛魯之意何深哉非獨詩也書叙五誓湯誓牧誓
之後繼以費誓春秋書弑君屢矣至於隠桓之際一則
曰公薨一則公薨于齊魯有一善不必其鉅也惟恐其
匿有一惡不必其細也惟恐其不匿聖人之為人臣固
如此宋之無風猶魯也其頌商頌宋也孔子固宋之後
也尊尊親親其義一矣或曰聖人作經公於萬世而私
[405-22a]
魯宋乎曰孔子去齊接淅而行去他國之道也去魯遲
遲吾行去父母國之道也一去國而遲速之道異則知
聖人于魯無不用其厚矣而敢書淫弑之風為父母羞
乎故曰温柔敦厚詩教也非聖人不能叙也孟子曰王
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詩存列魯頌以章
之詩亡作魯史以續之孔子之愛詩如此其至也而以
其章續之功寄之魯也愛魯也
  詩論鍾惺/
[405-22b]
詩活物也㳺夏以後自漢至宋無不說詩者不必皆有
當於詩而皆可以說詩其皆可以説詩者即在不必皆
有當於詩之中非說詩者之能如是而詩之為物不能
不如是也何以明之孔子親刪詩者也而七十子之徒
親受詩於孔子而學之者也以至春秋列國大夫與孔
子刪詩之時不甚先後而聞且見之者也以至韓嬰漢
儒之能為詩者也今讀孔子及其弟子之所引詩列國
盟㑹聘享之所賦詩與韓氏之所傳詩者其事其文其
[405-23a]
義不有與詩之本事本文本義絶不相䝉而引之賦之
傳之者乎既引之既賦之既傳之又覺與詩之事之文
之義未嘗不合也其故何也夫詩取㫁章者也㫁之於
彼而無損於此此無所予而彼取之說詩者盈天下逹
於後世屡遷數變而詩不知而詩固巳明矣而詩固巳
行矣然而詩之為詩自如也此詩之所以為經也今或
是漢儒而非宋是宋而非漢非漢與宋而是巳說則是
其意以為詩之指歸盡於漢與宋與已説也豈不隘且
[405-23b]
固哉漢儒說詩據小序每一詩必欲指一人一事實之
考亭儒者虚而慎寧無其人無其事而不敢傳疑故盡
廢小序不用然考亭所間指為一人一事者又未必信
也考亭注有近滯者近癡者近疎者近累者近膚者近
迂者考亭之意非以為詩盡於吾之注即考亭自為說
詩恐亦不盡於考亭之注也凡以為最下者先分其章
句明其訓詁若曰有進於是者神而明之引而伸之而
吾不敢以吾之注畫天下之為詩者也故古之制禮者
[405-24a]
從極不肖立想而賢者聽之解經者從極愚立想而明者
聽之今以其立想之處遂認為究極之地可乎國家立詩
於學官以考亭注為主其亦曰有進於是者神而明之
引而伸之云爾予家世受詩暇日取三百篇正文流覽
之意有所得間拈數語大抵依考亭所注稍為之導其
滯醒其癡補其疎省其累奥其膚徑其迂業巳刻之吳
興再取披一過而趣以境生情由日徙巳覺有異於前
者友人沈雨若今之敦詩者也難予曰過此以往予能
[405-24b]
更取而新之乎予曰能夫以予一人心目而前後巳不
可強同矣後之視今猶今之視前何不能新之有葢詩
之為物能使人至此而予亦不自知乃欲使宋之不異
於漢漢之不異於㳺夏㳺夏之説詩不異於作詩者不
幾於刻舟而守株乎故說詩者散為萬而詩之體自一
執其一而詩之用且萬噫此詩之所以為經也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