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-明-賀復徵 (master)


[23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二百三十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徵 編
書二十六
  賀陳丞相宋朱熹/
恭聞制書延拜進秉國鈞凡在陶鎔孰不欣頼伏惟明
公以大忠壯節早負天下之望自知政事贊襄宻勿凡
所論執皆繫安危至其甚者輒以身之去就争之雖未
[230-1b]
即從而天子之信公也益篤天下之望公也益深凛凛
然惟懼其一旦必去而不可留也夫明公所以得此於
上下者豈徒然哉今也進而位乎天子之宰中外之望
豈不欣然咸曰陳公前日之言天下之言也争之不去
危於去矣而今乃為相則是天子有味乎陳公之言而
將卒從之也陳公其必以是要談上前而决辭受之幾
矣且天下之事其大且急者又不特此陳公果不得謝
而立乎其位必且次第為上言之為上行之其不黙然
[230-2a]
而受兀然而居也明矣熹雖至愚亦有是說然今也聴
於下風亦既餘月政令之出黜陟之施未有卓然大異
於前日則是明公葢未嘗以中外之望於公者自任而
茍焉以就其位矣熹受知之深竊所愧嘆未知明公且
將何以善其後也請得少効其愚而明公擇焉葢聞古
之君子居大臣之位者其於天下之事知之不惑任之
有餘則汲汲乎及其時而勇為之知有所未明力有所
不足則咨訪講求以進其知攀援汲引以求其助如捄
[230-2b]
火追亡尤不敢以少緩上不敢愚其君以為不足與言
仁義下不敢鄙其民以為不足以興教化中不敢薄其
士大夫以為不足共成事功一日立乎其位則一日業
乎其官一日不得乎其官則不敢一日立乎其位有所
愛而不肯為者私也有所畏而不敢為者亦私也屹然
中立無一毫私情之累而惟知為其職之所當為者夫
如是是以志足以行道道足以濟時而於大臣之責可
以無愧不審明公圖所以善其後者其有合於此乎其
[230-3a]
有近於此乎無乃復有進於此者而熹之愚不足以知
之乎願亟圖之庶乎猶足以終慰天下之望毋使前日
之欣然者更為今日之悒然也抑熹又有請焉葢熹嘗
辱明公賜之書矣其言有曰前軰為大臣不過持循法
度主張公道知無不言復君以德公行賞罰進賢退不
肖而已今日事有至難風俗敗壞官吏茍且强敵在前
邊備未立如之何其可為也熹愚不肖深有所疑葢凡
明公之所易者皆古人之所難而明公所難者乃古人
[230-3b]
之所易也反復思慮不得其說將以質之左右而未暇
也今者敢因脩慶而冒以為請伏惟明公試反諸心而
以事理之輕重本末權之誠知夫真難易之所在而有
以用其心焉則亦無難之不易矣詩曰伐柯伐柯其則
不逺願明公留意則天下幸甚
  與陳侍郎書朱熹/
昨者伏䝉還賜手書慰藉甚厚拜領感激不知所言而
奉祠冐昧之請又䝉台慈引重再三卒以得其所欲所
[230-4a]
示堂帖謹以秖受仰荷恩眷尤不敢忘而不知所以報
也葢熹賦性樸愚惟知自守間一發口枘鑿頓乖度終
未能有以自振於當世退守丘園坐待溝壑而已今以
閣下之力得竊廩假以供水菽之養其為私幸亦已大
矣顧於義分猶有倖冒之嫌而閣下推挽之初心猶以
為不止於此此則豈熹所敢聞哉又䝉垂喻今日之事
慨然有戞戞乎其難哉之嘆且承任職以来屢有建白
去處之義自處甚明熹也雖未獲與聞其詳然有以見
[230-4b]
賢人君子立乎人之本朝未嘗一日而忘天下之憂亦
不肯以一日居其位而曠其職葢如此然猶不鄙迂愚
疎賤之人而語之及此其意豈徒然哉熹誠不足以奉
承教令然竊不自勝其慕用之私是以忘其不佞而試
効一言焉執事者其亦聴之熹嘗聞天下之事有本有
末正其本者雖若迂緩而實易為力捄其末者雖若切
至而實難為功是以昔之善論事者必深明夫本末之
所在而先正其本本正則末之不治非所憂也且以今
[230-5a]
日天下之事論之上則天心未豫而饑饉薦臻下則民
力巳殫而賦歛方急盜賊四起人心動搖將一二以救
其弊而求所以為圖維之術則豈可以勝言哉然語其
大患之本則固有在矣葢講和之計决而三綱頹萬事
隳獨㫁之言進而主意驕於上國是之說行而公論鬱
於下此三者其大患之本也然為是說者茍不乘乎人
主心術之蔽則亦無自而入此熹所以於前日之書不
暇及他而深以夫格君心之非者有望於明公葢是三
[230-5b]
說者不破則天下之事無可為之理而君心不正則是
三說者又豈有可破之理哉不審閣下前日之論其亦
嘗及是乎抑又有大於此者而山野之所弗聞弗知者
乎閣下誠得其本而論之則天下之事一舉而歸之於
正殆無難者而吾之去就亦易以决矣熹竊不自勝其
憤懣之積請復得而詳言之夫沮國家恢復之大計者
講和之說也壞邊陲備禦之常規者講和之說也内咈
吾民忠義之心而外絶故國来蘇之望者講和之說也
[230-6a]
茍逭目前宵旰之憂而養成異日宴安之毒者亦講和
之說也此其為禍固已不可勝言而議者言之固已詳
矣若熹之所言則又有大於此者葢以祖宗之讐萬世
臣子之所必報而不忘者茍曰力未足以報則姑為自
守之計而蓄憾積怨以有待焉猶之可也今也進不能
攻退不能守顧為卑辭厚禮以乞憐於相凌之强敵幸
而得之則又君臣相慶而肆然以令於天下曰凡前日
之薄物細故吾既捐之矣欣欣然無復毫分忍痛含寃
[230-6b]
廹不得已之言以存天下之防者嗚呼孰有大於祖宗
陵廟之讎者而忍以薄物細故捐之哉夫君臣之義父
子之恩天理民彝之大有國有家者所以維繫民心紀
綱政事本根之要也今所以造端建極者如此所以發
號施令者如此而欲人心固結於我而不離庶事始終
有條而不紊此亦不待知者而凛然以寒心矣而為此
說者之徒懼夫公論之沸騰而上心之或悟也則又相
與作為獨㫁之說傅㑹經訓文致姦言以深中人主之
[230-7a]
所欲而隂以自託其私焉本其為說雖原於講和之一
言然其為禍則又不止於講和之一事而已是葢將重
悞吾君使之傲然自聖上不畏皇天之譴告下不畏公
論之是非挾其雷霆之威萬鈞之重以肆於民上而莫
之敢攖者必此之繇也嗚呼其亦不仁也哉甚於作俑
者矣仁人君子其可以坐視其然而恬然不為之一言
以正之乎此則既然矣而旬日之間又有造為國是之
說以應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險慝抑又甚焉主上既
[230-7b]
可其奏而羣公亦不聞有以為不然者熹請有以詰之
夫所謂國是者豈不謂夫順天理合人心而天下之所
同是者耶誠天下之所同是也則雖無尺土一民之柄
而天下莫得以為非况有天下之利勢者哉惟其不合
乎天下之所同是而强欲天下之是之也故必懸賞以
誘之嚴刑以督之然後僅足以刼制士夫不齊之口而
天下之真是非則有終不可誣者矣不識今日之所為
若和議之比果順乎天理否耶合乎人心否耶誠順天
[230-8a]
理合人心則固天下之所同是也異論何自而生乎若
猶未也而欲主其偏見濟其私心强為之名號曰國是
假人主之威以戰天下萬口一辭之公論吾恐古人所
謂德惟一者似不如是而于詩所稱具曰予聖誰知烏
之雌雄者不幸而近之矣昔在熈寜之初王安石之徒
嘗為此論矣其後章惇蔡京之徒又從而紹述之前後
五十餘年之間士大夫出而議於朝退而語乎家一言
之不合乎此則指以為邦朋邦誣而以四凶之罪隨之
[230-8b]
葢近世主張國是之嚴凛乎其不可犯未有過於近時
者而卒以公論不行馴致大禍其遺毒餘烈至今未巳
夫豈國是之不定而然哉惟其所是者非天下之真是
而守之大過是以上下相狥直言不聞卒以至於危亡
而不悟也傳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况所差非特毫釐
哉嗚呼其可畏也已柰何其又欲以是重誤吾君使之尋
亂亡之轍跡而躬駕以隨之也嗚呼此三說者其為今
日大患之本明矣然求所以破其說者則又不在乎他
[230-9a]
特在乎格君心之非而已明公不在朝廷則已一日立
乎其位則天下之責四面而至與其顛沛於末流而未
知所濟孰若汲汲焉以勉於大人之事而成已成物之
功一舉而兩得之也熹杜門求志不敢復論天下之事
久矣於閣下之言竊有感焉不能自已而復發其狂言
如此不識髙明以為如何也尚書王公計就職已久方
羣邪競逐正論消亡之際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然
若中流之砥柱有所恃而不恐雖然時難得而易失事
[230-9b]
易毁而難成更願合謀同力早悟上心以圖天下之事
此非獨熹之願實海内生靈之願也
  與留丞相書朱熹/
熹輙有愚悃仰陳鈞聴孤賤鄙儒迂濶有素中間諸公
不知其不肖徃徃誤有收拾使令之意而熹方拙不能
奉承是以多致齟齬而不能無遺恨於其後爰自戊申
之夏狼狽岀關杜門空山葢已無復當世之念矣不意
相公曽未識其面目乃於秉鈞之初首加㧞用熹以衰
[230-10a]
懶不堪劇部為辭又䝉改命更畀郡符到官一年有請
必遂如褒贈漳浦髙公減免經總制錢之屬皆前日守
臣所屢請而不得者是相公於熹知之不為不深而於
漳之士民愛之不為不厚矣至於經界一事乃獨屢上
而不報至其甚不得已而陽許之矣則又多為疑貳之
言以求讒賊之口曽不一年而卒罷之則熹於是始疑
相公所以知熹者不若其於鄉里小兒之深所以愛夫
漳之士民者不如其於瑣瑣姻婭之厚而匹夫之志固
[230-10b]
以慨然自知其决不可以復入相公之門矣是以湖南
廣西再命再辭葢不惟以粗伸己志亦庶幾隂以解謝
臨漳千里狼狽失業之民而於相公則不敢以為恨也
今者相公郊居累月一旦來歸未遑他事而復首以不
肖之姓名言於上前付以湖南一路之寄聖主以相公
之言為重即使岀命而相公又申以手札之賜慰喻勸
勉禮意勤渥有加於前君相之恩隆厚若此政使賤軀
羸頓不堪上道神識昏昧不任治劇亦當黽勉拜命走
[230-11a]
伏官次以稱所䝉而熹之私心反復思之終以前事有
未能忘者又竊惟念相公自居大位悉引海内知名之
士無一不聚於朝今兹之事雖相公出命於郊不得親
囘天意而諸賢在列各攄忠悃竝進苦言不遺餘力是
乃無異出於相公之口相公於此得士之多致君之效
其亦以無愧古人矣然則若熹之愚姑亦勿問而置之
度外似亦未足以虧盛德之萬分而况啟擬之恩謙尊
之美相公又已行之乎夫宰相以得士為功下士為難
[230-11b]
而士之所守乃以不自失為貴今相公之得士如此下
士如此已為盛美若又能容熹使不自失其所守則是
古人所謂人有其寳者亦何必使之囘面汚行而為終
身之羞哉抑今日之勢天意雖若暫囘而恐未固禍機
雖若暫息而恐未除事㑹之來乃有大於漳州之經界
者而恐不但如前日之易平也願相公深以前事為戒
公其心逺其慮毋使天下之士賢於熹者復有所激而
不肯出於門牆則熹今日之言猶未為無以報德也區
[230-12a]
區此意但欲相公知之所有省狀公劄則不敢盡吐所
懷矣倘䝉將上早賜施行勿使至於再凟則熹千萬幸

  與朱元晦秘書陳亮/
去秋辱答教委曲具盡足見長者教人不倦之意謂亮
書中有不平之氣則誠有之矣自棘寺歸閉門不與人
交徃以妻弟之故一岀數日便為凶徒聚數十人而欲
殺之一命存亡僅絲髮許而告之州縣漠然不應不知
[230-12b]
今年是甚運數事發之五日頭重而不可扶眼閉而不
可擘冥心静念以一死决不可免矣負一世之謗頑然
未嘗自辨數死後誰當為我明之明日崛然而興令小
児具紙筆强作長者一書兾死後有能明此心者耳豈
願自敷叙短長於門下者哉書成復就枕又二十日而
後動止作息不異於平時丘宗卿亦受羣兒謗傷之言
半閒半界州府卒歸獄於趙穿亮以此身既存而不復
問矣世途日狹亮又一身不着行户宜其宛轉䧟於榛
[230-13a]
莽而無已時也今年不免聚二三十小秀才以教書為
行户一面治小圃多植竹木起數處小亭子後年隨衆
赴一省試或可徼倖一名目遮蔽其身而後徜徉於園
亭之間以待盡矣其他當一切付之能者暇時䇿杖訪
長者於武夷之山盡布腹心以求是正留與千百年間
做個話說亦庶幾不枉此一生一死矣亮舊與秘書對
坐處横接一間名曰燕坐前行十歩對柏屋三間名曰
抱膝接以秋香海棠圍以竹雜以梅前植兩檜兩柏而
[230-13b]
臨一小池是中真可老矣葉正則為作抱膝吟二首君
舉作一首詞語甚工然猶說長說短說人說我未能盡
暢抱膝之意也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
一說到孔明哉亮又自不㑹吟得使此耿耿者無以自
發秘書髙情傑句横岀一世為亮作兩吟其一為和平
之音其一為悲歌慷慨之音使坐此屋而歌以自適亦
如常對晤也去僕已别賫五日糧令在彼候五七日不
妨千萬便為一作至懇至懇抱膝之東側去五七歩作
[230-14a]
一杉亭頗大名曰小憩三面臨池兩傍植以黄菊後植
木樨八株四黄四丹更植一大木樨於其中去亭可十
歩池之上為橋屋三間兩面皆着亮牕名曰舫齋過池
可十四五歩地即一大池池上作赤水堂三間又作箔
水正臨大池池可三十畝池旁又一小池小池之旁即
驛路去驛路百歩有一古松甚大而茂當是七八十年
之松赤水堂正對之名曰獨松堂堂後為宁廊一間中
有大李樹兩旁為小廊分趨舫齋小廊之兩旁即植桃
[230-14b]
堂之兩旁為小齋以憩息環植以竹獨松堂尋赤水木
未足度與舫齋皆至秋可成杉亭之池如偃月西一頭
既作栢屋東一頭當作六柱榧亭一間名曰臨野正西
岸上稍幽作一小梓亭於其上名曰隐見更去四十歩
即作小書院十二間前又臨一池以為秀才讀書之所
度三年皆可成也兩池之東有田二百畆皆先祖先人
之舊業嘗屬他人矣令盡得之以畊如此老死亦復何
憾田之上有小坡為園二十畆先作小亭臨田名曰觀
[230-15a]
稼它時又可作一小圃今且植竹餘未有力也此小坡
亮所居屋正對之屋之東北又有園二十畆種蔬植桃
李而已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可只作富
貴者之事業乎魏公座右銘荷見教非欲示人而見者
輒奪去豈但妙畫為人所寳愛當是荒頼者無分當得
此教十六大字不敢强今以妻父之葬輒欲求六大字
以光墓上男子不敢犯分以求而荆婦心欲其夫轉以
為請此於理宜可許也願得之為禱亮併欲求抱膝燕
[230-15b]
坐小憩六大字干冒但劇惶恐納紙六幅恐不中則書
室自斥冩之良妙胸中所懷千萬而一見終未可期已
經新元伏惟燕居有相尊候動止萬福前書大略為死
計耳紙末之論葢非小故却只略言之而未竟宜煩来
教之辨答也朋友之論多教亮以無多聒撓長者雖然
懷不盡於長者之前又似不用情理之所在豈宜如此
但已願更一言之昔者三皇五帝與一世共安於無事
至堯而法度始定為萬世法程禹啟始以天下為一家
[230-16a]
而自為之有扈氏不以為是也啟大戰而後勝之湯放
桀於南巢而為商武王伐紂取之而為周武庚挾管蔡
之隙求復故業諸嘗與武王共事者欲脩德以待其自
定而周公違衆議舉兵而後勝之夏商周之制度定為
三家雖相因而不盡同也五覇之紛紛豈無所因而然
哉老莊氏思天下之亂無有巳時而歸其罪於三王而
堯舜僅免耳使若三皇五帝相與共安於無事則安得
有是紛紛乎其思非不審而孔子獨以為不然三皇之
[230-16b]
化不可復行而祖述止於堯舜而三王之禮古今之所
不可易萬世之所當憲章也芟夷史籍之繁詞刋削流
傳之訛謬參酌事體之輕重明白是非之疑似而後三
代之文燦然大明三王之心迹皎然不可誣矣後世之
君徒知尊慕之而學者徒知誦習之而不知孔氏之勞
葢如此也當其是非未大明之時老莊氏之至心豈能
遽廢而不用哉亮深恐儒者之視漢唐不免如老莊當
時之視三代也儒者之說非可廢者漢唐之心迹未明
[230-17a]
也故亮嘗有區區之意焉而非其任耳夫心之用有不
盡而無嘗泯法之文有不備而無常廢人之所以與天
地竝立而為三者非天地常獨運而人為有息也人不
立則天地不能以獨運捨天地則無以為道矣夫不為
堯存不為桀亡者非謂其捨人而為道也若謂道之存
亡非人所能與則捨人可以為道而釋氏之言不誣矣
使人人可以為堯萬世皆堯則道豈不光明盛大於天
下使人人無異於桀則人紀不可脩天地不可立而道
[230-17b]
之廢亦已久矣天地而可架滿過時則塊然一物也人
心而可牽補度日則半死半活之蟲也道於何處而常
不息哉惟聖為能盡倫自餘於倫有不盡而非盡欺人
以為倫也惟王為能盡制自餘於制有不盡而非盡罔
世以為制也欺人者人常欺之罔人者人常罔之烏有
欺罔而可以得人長世者乎不失其馳舍矢如破君子
不必於得禽也而非惡於得禽也範我馳驅而能發必
命中者君子之射也豈有持弓矢審固而甘心於空返
[230-18a]
者乎御者以正而射者以手親眼便為能則兩不相值
而終日不獲一矣射者以手親眼便為能而御者委曲
馳驟以從之則一朝而獲十矣非正御之不獲一射者
之不以正也以正御逢正射則不失其馳而舍矢如破
何徃而不中哉孟子之論不明久矣徃徃反用為迂濶
不切事情者之地亮非喜漢唐獲禽之多也正欲論當
時御者之有罪耳髙祖太宗本君子之射也惟御者之
不純乎正故其射一岀一入而終歸於禁暴戢亂愛人
[230-18b]
利物而不可掩者其本領宏大廓開故也故亮嘗有言
三章之約非蕭曹之所能教而定天下之亂又豈劉文
靖之所能發哉此儒者之所謂見赤子入井之心也其
本領開廓故其發處便可以震動一世不止如赤子入
井時微渺不易擴耳至於以位為樂其情猶可以察者
不得其位則此心何所從發於仁政哉以天下為己物
其情猶可詧者不總之於一家則人心何所底止自三
代聖人固已不諱其為家天下矣天下大物也不是本
[230-19a]
領宏大如何擔當開廓得去惟其事變萬狀而真心易
以汨没到得失枝落節處其皎然者終不可誣耳高祖
太宗及皇家太祖葢天地頼以常運而不息人紀頼以
接續而不墜而謂道之存亡非人之所能預則過矣漢
唐之賢君果無一毫氣力則所謂卓然不泯滅者果何
物耶道非頼人以存則釋氏所謂千刼萬刼者是真有
之矣此論正在於毫釐分寸處較得失而心之本體實
非餖飣輳合以成此大聖人所以獨運天下者非小夫
[230-19b]
學者之所能知使兩程而在猶當正色明辨比見秘書
與叔昌子約書乃言諸賢死後議論蠭起有獨力不能
支之意伯恭曉人也自其在時固已知之矣天地人為
三才人生只要做個好人聖人人之極則也如聖人方
是成人故告子路者則曰亦可以為成人来喻謂非成
人之至誠是也謂之聖人者於人中為聖謂之大人者
於人中為大纔立個儒者名字固不該不盡之處矣學
者所以學為人也而豈必其儒哉子夏子張子游皆所
[230-20a]
謂儒者也學之不至則荀卿有某氏賤儒之說而不及
其他論語一書只告子夏以女為君子儒其他亦未之
聞也則亮之說亦不為無據矣管仲儘合有商量處其
見咲於儒家亦多畢竟總其大體却是個人當得世界
輕重有無故孔子曰人也亮之不肖於今世儒者無能
為役其不足論甚矣然亦自要做個人非專狥管蕭以
下規模也正欲攪金銀銅鐡鎔作一器要以適用為主
耳亦非專為漢唐分疏也正欲明天地常運而人為常
[230-20b]
不息要不可以架滿牽補度時日耳夫說話之重輕亦
係其人以秘書重德為一世所尊仰一言之岀人誰敢
非以亮之不肖雖孔子親授以其說纔過亮口則弱者
疑之强者斥之矣願秘書平心以聴惟理之從盡洗天
下之横豎髙下清濁黒白一歸之正道無使天地有棄
物四時有剩運人心或可欺而千四五百年之君子皆
可葢也故亮嘗以為得不傳之絶學者皆耳目不洪見
聞不慣之辭也人只是這個人氣只是這個氣才只是
[230-21a]
這個才譬之金銀銅鐡只是金銀銅鐡鍊有多少則器
有精粗豈其於本質之外換岀一般以為絶世之美器
哉故浩然之氣百鍊之血氣也使世人爭騖高逺以求
之東扶西倒而卒不着實而適用則諸儒之所以引之
者亦過矣亮方治少屋宇更無舉頭工夫而新媍急欲
為其父遣人倉卒具此又未能究所懷秘書未必肯遽
以為然更三五徃復則其論定矣亮亦不敢自以為是
也秘書無惜極力鋪張以見教論不到底則彼此終有
[230-21b]
不盡之情耳君舉年大而學不止正則學識日以超頴
非復向時建寕相見之正則也亮人品庸俗本非山水
好樂此間亦無所謂山水可樂者且於平地粧㸃些子
景致所謂隨分春光是也徐子才常相見不獨有可用
之才而為學之意方篤亦甚思得一見長者但要岀不
易耳渠本約有便即作一書偶亮遣人倉遽之甚不暇
更於五十里外取書亮不敢拜夀之宣教專狀計同台
眷長少一一安寧過庭以此示之為幸新媍兒女附拜
[230-22a]
再四起居柑子一菴内有真柑五十枚乃是黄巖柑聞
其味頗勝温州者亮亦不能别也大栗乾者八斤隨至
輕凂尚幸笑留石天民此月二十三日赴上未曽得相
見其貧日甚而有力者念之不以情今且得全家飽煖
也百冗中西望武夷如欲飛動而祠禄之滿又恐秘書
復被牽岀一見定何時千萬為世道崇䕶不任區區之

  與楊守三陸九淵/
[230-22b]
違逺色咲倐爾經時洽聞謳謠益用鄉德某自省事以
来五十年矣不知幾易太守其賢而可稱者惟張安國
趙景明陳時中錢伯同四人殆如晨星之相望可謂難
得矣今執事臨之又光於諸公邦人何幸雖然屬者郡
政不競已甚積弊宿蠧殆難驅除滑吏豪家相為表裏
根盤節錯為民蟊賊質之淳黠勢之强弱相去懸絶本
非對偶吏胥居府庭司文案宿留於邦君之側以閒劇
勞逸嘗吾之喜愠以日月淹速嘗吾之忘憶為之先後
[230-23a]
緩急開闔損益以蔽吾聰明亂吾是非而行其計豪家
擁髙貲厚黨與附㑹左右之人創端緒於事外以亂本
㫖結左證於黨中以實偽事工為節目以與吏符合而
成其說吾以異鄉之人一旦而聴之非素諳其俗而府
中深崇閭里之事不接於吾之目塗巷之言不聞於吾
之耳被害者又淳厚柔弱類不能自明自達聴㫁之際
欲必得其情而不為所欺此甚明者之所難也吾雖得
其情彼尚或能為之牽制以格吾之施行吾㫁之速則
[230-23b]
文疎事漏而無以絶其辭吾求其詳則日引月長適以
生其奸况其是非曲直之未分而常有以貳吾之心疑
吾之見變亂其事寔而其情亦未易得也一墮其計奸
惡失所畏良善失所恃矣豈不難哉善惡之習猶隂陽
之為消長無兩大之理一人之身善習長而惡習消則
為賢人反是則為愚一國之俗善習長而惡習消則為
治國反是則為亂時之所以為否㤗者亦在此而已開
闢以来羲皇而降聖君賢相名卿良大夫相與扶持封
[230-24a]
殖者善也其所防閑杜絶者惡也明明在上者明此而
已火在天下大有明之至也象曰君子以遏惡揚善順
天休命傳亦有之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
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植則善者信矣夫子曰
聴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使夫子生今之世為今
之吏亦豈遽使人無訟哉易有訟卦其来久矣不能無
訟豈惟今日若其聴訟之間是非易位善惡倒置而曰
自有使人無訟之道無是理也舜之受終必流共工於
[230-24b]
幽州放驩兠於崇山竄三苖於三危殛鯀於羽山而後
天下咸服夫子之得魯政必誅少正卯於兩觀之下而
後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鎮氏出其妻鎮潰氏踰境
而徙魯之鬻牛馬者不豫價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前聖
後聖其揆一也必使無訟之道當於聴訟之間見之矣
君子之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遏惡揚善順天休
命此其存心也與後世茍且以逃吏責鉤距以立威者
豈可同年而語哉舉斯心以加諸彼使善習日長惡習
[230-25a]
日消惡者屈善者信其無訟也必矣䝉照知之素輒効
區區以禆萬一
  上執政書陸游/
某官閣下文人之在天下用之徒以為用世之觀太平
之飾不用則亦已耳非如兵刑錢穀之吏不可以一日
無也然為國者每每收取不忍棄去豈固為是不急哉
葢天下之事惟此為最難非誠好之捐三二十年之勤
耗心疲力彫瘁齒髮飲食寢夢悲歡得䘮一在於是者
[230-25b]
殆未易可以言工信工矣然且髙不足以為功名下不
足以得財利塵編蠧簡束而藏之幸世有知此道者歎
息稱工嗚呼可謂鈍哉以天下之勤苦為天下之至鈍
待千萬中一二人之知此賢公卿以人物為己任者所
以不忍棄也某小人生無他長不幸束髪有文字之愚
自上世遺文先秦古書晝夜讀思開山破荒以求聖賢
致意處雖才識淺闇不能如古人迎見逆决然譬於農
夫之辨菽粟葢亦專且久矣原委如是泒别如是機杼
[230-26a]
如是邊幅如是自六經左氏離騷以来歴歴分明皆可
指數不附不絶不誣不紊正有岀於竒舊或以為新横
騖别驅層岀間見每考觀文詞之變見其雅文則纓冠
肅袵如對王公大人得其怪竒則脫帽大呌如魚龍之
陳前梟盧之方勝也間輒自笑曰以此娯憂舒悲忘其
貧病則可耳持以語人幾何其不笑且罵哉誠不自意
諸公聞之或以為可書生所遭如此雖窮死足以無憾
矣然師慕下風而未得一望履舄此心歉然不敢遑寜
[230-26b]
恭惟明公道德風節師表一世當功名富貴之㑹而不
矜踐山林鐘鼎之異而不變非大有得於胸中其何以
能此夫文章小技耳然與至道同心闗捩惟天下有道
者乃能盡文章之妙此某所以忘其賤且貧而願有聞
於左右也
  上虞丞相書陸游/
某聞才而見任功而見録天下以為當君子曰是管仲
相齊衛鞅相秦之法耳有人於此才不足任功不足録
[230-27a]
直以窮故哀之天下且以為過君子則曰是三代之俗
周公孔子之政也何也彼有才吾頼其才因以髙位處
之彼有功吾藉其功因以厚禄報之上持禄與位以禦
其下下挾才與功以望其上非市道乎故齊秦用之雖
足濟一時之急而俗以大壞君子羞稱焉若夫三代之
俗周公孔子之政則不然無才也無功也是直無所用
也無所用之人雖窮而死者百千軰何損於人之國哉
自薄者視之尚奚恤君子顧深哀之視其窮若自我推
[230-27b]
以與之之不敢安也矜憐撫摩衣之食之曰彼有才有
功者何適而不遇吾所急者其惟無所用而窮者乎此
心父母也推父母之心以及於天下無所用之人非聖
賢孰能哉謂之三代之俗周公孔子之政則宜故王覇
之分常在於用心之薄厚而昧者不知也恭惟大丞相
道學精深力量廣大庶幾以周公孔子之政而復三代
之俗者渾渾巍巍不可窺測平時挾功恃才錙銖較計
者皆自失退聴若某之慮不才無功流落十年乘隔萬
[230-28a]
里而終未敢自黙特曰身之窮大丞相所宜哀耳某行
年四十有八家世山隂以貧悴逐禄於䕫其行也故時
交友醵緡錢以遣之硤中俸薄某食指以百數距受代
不數月行李蕭然固不能歸歸又無得食一日禄不繼
則無䇿矣兒年三十女年二十婚嫁尚未敢言也某而
不為窮則是天下無窮人伏惟少賜動心捐一官以禄
之使粗可活某則可使具裝以歸又望外則使可畢一
二婚嫁不頼其才不藉其功直以其窮可哀而已此氣
[230-28b]
象自秦以来世以功利相高没不見者累二千年今始
見於門下所願持之不搖行之不疑則豈獨某之幸哉
  上辛給事書陸游/
某官閣下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聲江海
之濤瀾虎豹之炳蔚必有是實乃有是文夫心之所養
發而為言言之所發比而成文人之邪正至觀其文則
盡矣决矣不可復隱矣爝火不能為日月之明瓦釜不
能為金石之聲潢汙不能為江海之濤瀾犬羊不能為
[230-29a]
虎豹之炳蔚而或謂庸人能以浮文炫世烏有此理也
哉使誠有之則所可炫者亦庸人耳某聞前軰以文知
人非必鉅篇大筆苦心致力之辭也殘章㫁藁憤譏戲
笑所以娯憂而舒悲者皆足知之甚至於郵傳之題詠
親戚之書牘軍旅官府倉卒之間符檄書判類皆可以
洞見其人之心術才能與夫平生窮達夀夭前知逆决
毫芒不失如對棊枰而指黒白如觀人面而見其目衡
鼻縱不待思慮捜索而後得也何其妙哉故善觀晁錯
[230-29b]
者不必待東市之誅然後知其刻深之殺身善觀平津
侯者不必待淮南之謀然後知其阿諛之易與方發䇿
决科時其平生事業巳可望而知之矣賢者之所養動
天地開金石其胸中之妙充實洋溢而後發見於外氣
全力餘中正閎博是豈可容一毫之偽于其間哉某束
髪好文才短識近不足以望作者之籓籬然知文之不
容偽也故務重其身而養其氣貧賤流落何所不有而
自信愈篤自守愈堅每以其全自養以其餘見之於文
[230-30a]
文愈自喜愈不合於世夫欲以此求合於世某則愚矣
而世遂謂某終無所合某亦不敢謂其言為智也恭惟
閣下以臯陶之謨周公之誥清廟生民之詩啟廸人主
而師表學者雖鄉殊壤絶百世之下猶將想望而師尊
焉某近在属部而不能承下風望餘光則是自絶於賢
人君子之域矣雖然非敢以文之工拙為言也某心之
為邪為正庶幾閣下一讀其文而盡得之唐人有曰士
之致逺先器識而後文藝是不得為知文者天下豈有
[230-30b]
器識卑陋而文詞超然者哉狂率冐犯死有餘罪
  與尉論捕盜書陸游/
某昨暮聞以逐盗遽岀雖小事亦有難處置者此十許
人皆負重辟相與竄伏山林中昏夜伺便小刼比官知
之則已分散跳匿無次舍旗鼓可以物色求無偏禆部
伍可以䇿畫破無糧可燒無巢穴可窮驟集忽散如鬼
物然又實小盗官兵計其不能為甚害所以久不獲也
今未言能萬一馴致大盗但無辜之民時時遭刼亦不
[230-31a]
可云細事方其刼時執縛恐廹計民之寃與遭大盗亦
有何異今日偶見一退卒說此事頗若可采不敢效庸
人以非職事故黙黙不以告卒言此十許人雖岀沒合
散不常似難遽獲然晝必食夜必息得金帛必賣刼掠
徃来至近亦須行四五里豈有都無一人見之之理葢
自頃民言見賊官輒意其與賊通捕繫笞掠久之無所
得始釋去是官自塞耳目為賊計則多為捕賊計則疎
矣一二年来民間懲創此事雖與賊交臂而過歸家噤
[230-31b]
黙不敢以語比隣而况於告官乎故官兵動息賊皆先
知而賊雖近在十歩内官兵終不得知某思其言實中
事情亦嘗竊度之環三縣弓手土兵為人幾何逐捕十
許賊連歳弗獲不可不思其故也四境無事秋稼如雲
誰肯為賊囊槖者縱有亦不應人人皆然吾軰儒者當
有大略願足下曠然無疑於胸中不當效武夫俗吏但
知守故常也夫戰而獻馘自三代以来用之不可謂非
古然近世至賊殺平人以為功靖康建炎間不勝其弊
[230-32a]
始更制凱還勿獻馘使將校列上功最而已繇是妄殺
之禍十去八九然則三代聖人之遺法尚可改以便事
而况近歳妄庸者所為乎自今有言見盗者當一切慰
藉遣去即度其不妄或粗有補則又稍旌别之雖目前
未得力但使人人敢言見賊賊蹤跡益露勢益窮蹙逺
不過數月獲矣足下試熟䇿之秋暑夜次自愛
  與魏容齋書謝枋得/
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宋室逋臣只欠一死上天降才其
[230-32b]
生也有日其死也有時某願一死全節久矣所恨時未
至耳大元慈仁如天不妄殺一忠臣義士雖曰文天祥
被姦民誣告而枉死後来寃狀明白姦民亦正典刑其
待亡國之逋臣可謂厚矣某雖至愚極闇豈不知恩所
以寜為民不為官者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此
天地間常道也有伊尹之道有伊尹之志則何事非君
何使非民若伯夷柳下惠則自知不能為伊尹决不敢
學伊尹矣自丙戍程御史將隆㫖宣喚之意今第五次
[230-33a]
䝉大元以禮招徠上有堯舜下有巢由上有成湯下有
隨光上有周武下有夷齊其所以效虞人之死而不徃
願學夷齊之死而不仕者正欲使天下萬世知大元之
量可與為堯舜可與為湯武能使謝某不失臣節視死
如歸也兹䝉大叅相公拘管周先生道院日夜勞動録
事司吏卒十餘人乃坊正屋主監守豈非憂某之逃走
耶某是男兒死即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何必逃走大叅
相公憂慮亦太勞矣先民有言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
[230-33b]
難某兹䝉大叅相公縲絏而到大都以縗絰見留忠齊
諸公且問諸公容一謝某聴其為大元閒民於大元治
道何損殺一謝某成其為大宋死節於大元治道何益
只恐前誤大宋後誤大元上帝監觀必有報應諸公自
無面目立於天地間某母䘮未葬據禮經不可除服只
當縗絰見公卿凶服不可入君如大元有命當歴冩江
南官吏貪酷生靈愁苦之狀作萬年書陛下一聴進退
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此其書中第二義也某
[230-34a]
自九月十一日離嘉禾即不食烟火今則并勺水一果
不入口矣惟願速死與周夷齊漢龔勝同垂青史可以
愧天下萬世為臣不忠者兹䝉頒賜仰見禮士之盛心
某聞之食人之粟者當分人之憂衣人之衣者當任人
之勞乘人之車者當載人之難某既以死自處度此生
不能報答恩遇矣義不敢拜受所以鈞翰臺餽事件盡
交還来使囘納使帑外郎又傳鈞㫖云欲訪問某何事
某初志亦願効一得之愚今則决不敢矣魯有公甫文
[230-34b]
伯死其母敬姜不哭室老曰焉有子死而不哭者夫其
母曰孔子聖人也再逐於魯而此子不能從今其死也
未聞有長者来内人皆行哭聲閨中自殺者二此子也
必於婦人厚而於長者薄也吾所以不哭君子曰此言
岀於母之口不害其為賢母也若岀於婦人之口則不
免為妬婦矣言一也所居之位異則人心變矣某義不
岀仕者也今雖有忠謀竒計則人必以為妬婦矣恐徒
為天下所笑惟相度容之
[230-35a]
  却聘書謝枋得/
夷齊雖不仕周食西山之薇亦當知武王之恩四皓雖
不仕漢茹商山之芝亦當知髙帝之恩况蒸藜含糲於
大元之名地乎大元之赦某屢矣某受大元之恩亦厚
矣若效魯仲連蹈東海而死則不可今既為大元之游
民矣莊子曰呼我為馬者應之以為馬呼我為牛者應
之以為牛世之人有呼我為宋之逋播臣者亦可呼我
為大元游惰民者亦可呼我為宋頑民者亦可呼我為
[230-35b]
大元之逸民者亦可為輪為彈與化徃来蟲臂䑕肝隨
天付予若貪戀官爵昧於一行縱大元仁恕天涵地容
哀憐孤臣不忍加戮某有何面目見大元乎某與太平
草木同霑聖朝之雨露生稱善士死表於道曰宋處士
謝某之墓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感恩感德天實臨之司
馬子長有言人莫不有一死死或重於㤗山或輕於鴻
毛先民廣其說曰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公亦可以
察某之心矣
[230-36a]
 
 
 
 
 
 
 
 
[230-36b]
 
 
 
 
 
 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二百三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