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-明-賀復徵 (master)


[61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六百十六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徴 編
書志一
 復徴曰誌如身之有痣著形跡以垂乆逺也 吳訥
 曰自漢書有禮樂刑法等志而誌之義所由見直曰
 志者省文也至於墓誌另為一體
  禮書漢司馬遷/
[616-1b]
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羣衆豈人力也
哉余至大行禮官觀三代損益乃知縁人情而制禮依
人性而作儀其所繇來尚矣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
不貫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
寵榮所以總一海内而整齊萬民也人體安駕乘為之
金輿錯衡以繁其飾目好五色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
能耳樂鐘磬為之調諧八音以蕩其心口甘五味為之
庶羞酸鹹以致其美情好珍善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
[616-2a]
意故大路越席皮弁布裳朱絃洞越大羮𤣥酒所以防
其淫侈救其彫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貴賤之序下及
黎庶車輿衣服宫室飲食嫁娶喪祭之分事有宜適物
有節文仲尼曰禘自既灌而徃者吾不欲觀之矣周衰
禮廢樂壊大小相踰管仲之家兼偹三歸循法守正者
見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謂之顯榮自子夏門人之髙弟
也猶云出見紛華盛麗而說入聞夫子之道而樂二者
心戰未能自決而况中庸以下漸漬於失教被服於成
[616-2b]
俗乎孔子曰必也正名於衛所居不合仲尼没後受業
之徒沈湮而不舉或適齊楚或入河海豈不痛哉至秦
有天下悉内六國禮儀採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
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至於髙祖光有四海叔孫通
頗有所増益减損大扺皆襲秦故自天子稱號下至佐
僚及宫室官名少所變改孝文即位有司議欲定儀禮
孝文好道家之學以為繁禮飾貎無益於治躬化謂何
耳故罷去之孝景時御史大夫鼂錯明於世務刑名數
[616-3a]
干諫孝景曰諸侯藩輔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今大國
專治異政不稟京師恐不可傳後孝景用其計而六國
畔逆以錯首名天子誅錯以解難事在袁盎語中是後
官者養交安禄而已莫敢復議今上即位招致儒術之
士令共定儀十餘年不就或言古者太平萬民和喜瑞
應辨至迺採風俗定制作上聞之制詔御史曰蓋受命
而王各有所繇興殊路而同歸謂因民而作追俗為制
也議者咸稱太古百姓何望漢亦一家之事典法不傳
[616-3b]
謂子孫何化隆者閎博治淺者褊狹可不勉與乃以太
初之元改正朔易服色封泰山定宗廟百官之儀以為
典常垂之於後云禮繇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則不
能無忿忿而無度量則爭爭則亂先王惡其亂故制禮
義以分之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不窮於物物不屈
於欲二者相待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故禮者養也稻粱
五味所以養口也椒蘭芬茝所以養鼻也鐘鼓管絃所
以養耳也刻鏤文章所以養目也疏房牀第所以養體
[616-4a]
也故禮者養也君子既得其養又好其辨也所謂辨者
貴賤有等長少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也故天子大路
越席所以養體也側載臭茝所以養鼻也前有錯衡所
以養目也和鸞之聲步中武象驟中韶濩所以養耳也
龍旂九斿所以養信也寢兕持虎鮫韅彌龍所以養威
也故大路之馬必信至教順然後乘之所以養安也孰
知夫士出死要節之所以養生也孰知夫輕費用之所
以養財也孰知夫恭敬辭讓之所以養安也孰知夫禮義
[616-4b]
文理之所以養情也人茍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茍利之
為見若者必害怠惰之為安若者必危情勝之為安若
者必滅故聖人一之於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情性
則兩失之矣故儒者將使人兩得之者也墨者將使人
兩失之者也是儒墨之分治辨之極也彊固之本也威
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繇之所以一天下臣諸侯
也弗繇之所以捐社稷也故堅革利兵不足以為勝髙
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繇其道則
[616-5a]
行不繇其道則廢楚人鮫革犀兕所以為甲堅如金石
宛之鉅鐵施鑽如蠭蠆輕利剽遫卒如熛風然而兵殆
於垂涉唐昧死焉莊蹻起楚分而為四參是豈無堅革
利兵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汝潁以為險江漢
以為池阻之以鄧林縁之以方城然而秦師至鄢郢舉
若振槁是豈無固塞險阻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
也紂剖比干囚箕子為炮烙刑殺無辜時臣下懍然莫
必其命然而周師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豈
[616-5b]
令不嚴刑不峻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古者之
兵戈矛弓矢而已然而敵國不待試而詘城郭不集溝池
不掘固塞不樹機變不張然而國晏然不畏外而固者
無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時使而誠愛之則下應之如
景響有不繇命者然後俟之以刑則民知辠矣故刑一
人而天下服辠人不尤其上知辠之在已也是故刑罰
省而威行如流無他故焉繇其道故也故繇其道則行
不繇其道則廢古者帝堯之治天下也蓋殺一人刑二
[616-6a]
人而天下治傳曰威厲而不試刑措而不用天地者生
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
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
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故王
者天太祖諸侯不敢懐大夫士有常宗所以辨貴賤貴
賤治得之本也郊疇乎天子社至乎諸侯函及士大夫
所以辨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鉅者鉅宜小者小故有
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國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
[616-6b]
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有特牲而食者不得立宗廟
所以辨積厚者流澤廣積薄者流澤狹也大饗上𤣥尊
俎上腥魚先太羮貴食飲之本也大饗上𤣥尊而用薄
酒食先黍稷而飯稻粱祭嚌先大羮而飽庶羞貴本而
親用也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
太一是謂太隆故尊之上𤣥尊也俎之上腥魚也豆之
上太羮一也利爵弗啐也成事俎弗嘗也三宥之弗食
也大昏之未廢齊也太廟之未内尸也始絶之未小斂
[616-7a]
一也大路之素幬也郊之麻絻喪服之先散麻一也三
年哭之不反也清廟之歌一唱而三嘆縣一鐘尚拊膈
朱絃而通越一也凡禮始乎脱成乎文終乎税故至備
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情以歸太一天地以
合日月以明四時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萬物以昌
好惡以節喜怒以當以為下則順以為上則明
太史公曰至矣哉立隆以為極而天下莫之能益損也
本末相順終始相應至文有以辨至察有以説天下從
[616-7b]
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小人不能則也
禮之貎誠深矣堅白同異之察入焉而弱其貎誠大矣
擅作典制褊陋之説入焉而嗛其貎誠髙矣暴慢恣睢
輕俗以為髙之屬入焉而墜故繩誠陳則不可欺以曲
直衡誠縣則不可欺以輕重規矩誠錯則不可欺以方
圓君子審禮則不可欺以詐偽故繩者直之至也衡者
平之至也規矩者方圓之至也禮者人道之極也然而
不法禮者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
[616-8a]
之士禮之中能思索謂之能慮能慮勿易謂之能固能
慮能固加好之焉聖矣天者髙之極也地者下之極也
日月者明之極也無窮者廣大之極也聖人者道之極
也以財物為用以貴賤為文以多少為異以隆殺為要
文貎繁情欲省禮之隆也文貎省情欲繁禮之殺也文
貎情欲相為内外表裏並行而雜禮之中流也君子上
致其隆下盡其殺而中處其中步驟馳騁廣騖不外是
以君子之性守宫庭也人域是域士君子也外是民也
[616-8b]
於是中焉旁皇周浹曲直得其次序聖人也故厚者禮
之積也大者禮之廣也髙者禮之隆也明者禮之盡也
  樂書司馬遷/
太史公曰余每讀虞書至於君臣相敕維是幾安而股
肱不良萬事墮壊未嘗不流涕也成王作頌推已懲艾
悲彼家難可不謂戰戰恐懼善守善終哉君子不為約
則脩德滿則棄禮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澤而歌
咏勤苦非大德誰能如斯傳曰治定功成禮樂迺興海
[616-9a]
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樂者益異滿而不損則溢盈
而不持則傾凡作樂者所以節樂君子以謙退為禮以
損減為樂樂其如此也以為州異國殊情習不同故博
採風俗恊比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天子躬于明
堂臨觀而萬民咸蕩滌邪穢斟酌飽滿以飾厥性故云
雅頌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聲興而士奮鄭衛之曲動
而心淫及其調和諧合鳥獸盡感而況懐五常含好惡
自然之勢也治道虧缺而鄭音興起封君世辟名顯鄰
[616-9b]
州爭以相髙自仲尼不能與齊優遂容於魯雖退正樂
以誘世作五章以刺時猶莫之化陵遲以至六國流沔
沈佚遂徃不返卒於喪身滅宗并國於秦秦二世尤以
為娛丞相李斯進諫曰放棄詩書極意聲色祖伊所以
懼也輕積細過恣心長夜紂所以亡也趙髙曰五帝三
王樂各殊名示不相襲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歡
喜合殷勤非此和説不通鮮澤不流亦各一世之化度
時之樂何必華山之騄耳而後行逺乎二世然之髙祖
[616-10a]
過沛詩三侯之章令小兒歌之髙祖崩令沛得以四時
歌儛宗廟孝惠孝文孝景無所増更於樂府習常𨽻舊
而已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次序其聲
拜為恊律都尉通一經之士不能獨知其辭皆集會五
經家相與共講習讀之迺能通知其意多爾雅之文漢
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
常有流星經於祠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
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𤣥㝠世多有故不論又
[616-10b]
嘗得神馬渥洼水中復次以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
貢兮天馬下霑赤汗兮沬流赭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
匹兮龍與友後伐大宛得千里馬馬名蒲梢次作以為
歌歌詩曰天馬來兮從西極經萬里兮歸有德承靈威
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中尉汲黯進曰凡王者作
樂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馬詩以為歌恊
於宗廟先帝百姓豈能知其音耶上黙然不説丞相公
孫𢎞曰黯誹謗聖制當族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
[616-11a]
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
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也
樂者音之所繇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是故其哀
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
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麤以厲其敬心感
者其聲直以亷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
感於物而後動是故先王愼所以感之故禮以導其志
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姦禮樂刑政其極
[616-11b]
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
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
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
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宫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徴
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惉滯之音矣宫亂則荒其
君驕商亂則搥其臣壊角亂則憂其民怨徴亂則哀其
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
則國之滅亡無日矣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
[616-12a]
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
而不可止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於倫理者也
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衆
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
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
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禮樂皆得
謂之有德徳者得也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
非極味也清廟之瑟朱絃而疏越一唱而三嘆有遺音
[616-12b]
者矣大饗之禮尚𤣥酒而俎腥魚大羮不和有遺味者
矣是故先生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
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人生而靜天之性也
感於物而動性之頌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
無節於内知誘於外不能反已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
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
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
淫佚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衆者暴寡知者詐愚勇
[616-13a]
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寡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
是故先王制禮樂人為之節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
鐘鼓干戚所以和安樂也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
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
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樂者為
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
合情飾貎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
則上下和矣好惡著則賢不肖别矣刑禁暴爵舉賢則
[616-13b]
政均矣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此則民治行矣樂繇中
出禮自外作樂繇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
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
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賔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
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親明長
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則禮行矣大樂與天
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
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如此則四海之内合敬同
[616-14a]
愛矣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禮樂之
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與時並名與功偕故鐘鼓
管磬羽籥干戚樂之器也詘信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
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襲
禮之文也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
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樂者天
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羣物
皆別樂繇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
[616-14b]
地然後能興禮樂也論倫無患樂之情也欣喜歡愛樂
之容也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也若夫
禮樂之施于金石越于聲音用于宗廟社稷事于山川
鬼神則此所以與民同也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其
功大者其樂備其治辨者其禮具干戚之舞非備樂也
亨孰而祀非達禮也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
相襲禮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及夫敦樂而無憂禮備
而不偏者其唯大聖乎天髙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
[616-15a]
也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也春作夏長仁也秋斂
冬藏義也仁近於樂義近於禮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
禮者辨宜居鬼而從地故聖人作樂以應天作禮以配
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天尊地卑君臣定矣髙卑已陳
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小大殊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則
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則禮者天地之
别也地氣上隮天氣下降隂陽相摩天地相蕩鼔之以
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煖之以日月而百物化
[616-15b]
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化不時則不生男女無
别則亂登此天地之情也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
地行乎隂陽而通乎鬼神窮髙極逺而測深厚樂著太
始而禮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動者地也一動一
靜者天地之閒也故聖人曰禮云樂云昔者舜作五絃
之琴以歌南風䕫始作樂以賞諸侯故天子之為樂也
以賞諸侯之有徳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時熟然後賞
之以樂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級逺其治民佚者其舞
[616-16a]
行級短故觀其舞而知其德聞其諡而知其行泰章章
之也咸池備也韶繼也夏大也殷周之樂盡也天地之
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饑教者民之寒暑也教
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然則先
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德矣夫豢豕為酒非
以為禍也而獄訟益繁則酒之流生禍也是故先王因
為酒禮一獻之禮賔主百拜終日飲酒而不得醉焉此
先王之所以備酒禍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歡也樂者所
[616-16b]
以象徳也禮者所以閉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禮
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禮以樂之哀樂之分皆以禮終樂
也者施也禮也者報也樂樂其所自生而禮反其所自
始樂章德禮報情反始也所謂大路者天子之輿也龍
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黒縁者天子之葆龜也從之以
牛羊之羣則所以贈諸侯也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
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别異禮樂之説貫
乎人情矣窮本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禮
[616-17a]
樂順天地之誠達神明之徳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
粗之體領父子君臣之節是故大人舉禮樂則天地將
為昭焉天地欣合隂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然後草木
茂區萌達羽翮奮角觡生蟄蟲昭蘇羽者嫗伏毛者孕
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則樂之道歸焉耳樂者
非謂黄鐘大吕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也故童者舞之
布筵席陳罇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故
有司掌之樂師辯乎聲詩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廟
[616-17b]
之禮故後尸商祝辨乎喪禮故後主人是故徳成而上
藝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後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
先有後然後可以有制於天下也樂者聖人之所樂也
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風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
焉夫人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
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是故志微焦衰之音作而民思
憂嘽緩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粗厲猛起奮
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亷直經正莊誠之音作而民
[616-18a]
肅敬寛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流僻邪散
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
度數制之禮義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
散隂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懾四暢交於中而發作
於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奪也然後立之學等廣其節奏
省其文采以繩德厚也類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
事行使親疎貴賤長幼男女之理皆形見於樂故曰樂
觀其深矣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鼈不大氣衰則
[616-18b]
生物不育世亂則禮廢而樂淫是故其聲哀而不莊樂
而不安慢易以犯節流湎以忘本廣則容姦狹則思欲
感滌蕩之氣而滅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賤之也凡姦聲
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
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倡和有應囘邪曲直
各歸其分而萬物之理以類相動也是故君子反情以
和其志比類以成其行姦聲亂色不畱聪明淫樂廢禮
不接於心術惰慢邪僻之氣不設於身體使耳目口鼻
[616-19a]
心知百體皆繇順正以行其義然後發以聲音文以琴
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至徳之光動四氣
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
四時周旋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
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代相
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
下皆寧故曰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
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是故君
[616-19b]
子反情以和其志廣樂以成其教樂行而民鄉方可以
觀徳矣徳者性之端也樂者徳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
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乎
心然後樂氣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
積中而英華發外惟樂不可以為偽樂者心之動也聲
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君子動其本樂其象
然後治其飾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見方再始以著
徃復亂以飭歸奮疾而不拔也極幽而不隱獨樂其志
[616-20a]
不厭其道備舉其道不私其欲是以情見而義立樂終
而徳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息過故曰生民之道樂為
大焉君子曰禮樂不可以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
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
安則乆乆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
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者也治躬則莊敬莊敬
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貎
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於内
[616-20b]
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内和而外順
則民瞻其顔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貎而民不生易慢
焉徳煇動乎内而民莫不承聽理發乎外而民莫不承
順故曰知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樂也者動
於内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故禮主其謙樂主其盈
禮謙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禮謙而不進
則銷樂盈而不反則放故禮有報而樂有反禮得其報
則樂樂得其反則安禮之報樂之反其義一也夫樂者
[616-21a]
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樂必發諸聲音形於動靜人
道也聲音動静性術之變盡於此矣故人不能無樂樂
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故制雅
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以樂而不流使其文足以綸
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省亷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
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是
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
長鄉里之中長㓜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内父
[616-21b]
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
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
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
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信容貎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
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故樂者天地之齊中和
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
軍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
其齊矣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先王之道禮
[616-22a]
樂可謂盛矣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
惟恐卧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
新樂之如此何也子夏答曰今夫古樂進旅而退旅和
正以廣弦匏笙簧合守拊鼔始奏以文止亂以武治亂
以相訊疾以雅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
天下此古樂之發也今夫新樂進俯退俯姦聲以淫溺
而不止及優侏儒擾雜子女不知父子樂終不可以語
不可以道古此新樂之發也今君之所問者樂也所好
[616-22b]
者音也夫樂之與音相近而不同文侯曰敢問如何子
夏答曰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徳而五穀昌疾
疢不作而無祅祥此之謂大當然後聖人作為父子君
臣以為之紀綱紀綱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後正
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徳音徳音之謂樂詩曰
莫其德音其徳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
順克俾俾于文王其徳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此之
謂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與文侯曰敢問溺音者何
[616-23a]
從出也子夏答曰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
趣數煩志齊音驁僻驕志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徳是
以祭祀不用也詩曰肅雝和鳴先祖是聽夫肅肅敬也
雝雝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為人君者謹其所好惡
而已矣君好之則臣為之上行之則民從之詩曰誘民
孔易此之謂也然後聖人作為鞉鼓椌楬壎篪此六者
徳音之音也然後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
此所以祭先王之廟也所以獻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貴
[616-23b]
賤各得其宜也此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也鐘
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
武臣石聲硜硜以立别别以致死君子聽磬聲則思死
封疆之臣絲聲哀哀以立亷亷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
聲則思志義之臣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君子聽
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鼓鼙之聲讙讙以立動
動以進衆君子聽鼔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君子之聽
音非聽其鏗鏘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賔牟賈侍坐
[616-24a]
於孔子孔子與之言及樂曰夫武之備戒之已乆何也
答曰病不得其衆也咏歎之淫液之何也答曰恐不逮
事也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答曰及時事也武坐致右
憲左何也答曰非武坐也聲淫及商何也答曰非武音
也子曰若非武音則何音也答曰有司失其傳也如非
有司失其傳則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聞諸萇𢎞
亦若吾子之言是也賔牟賈起免席而請曰夫武之備
戒之已乆則既聞命矣敢問遲之遲而又乆何也子曰
[616-24b]
居吾語汝夫樂者象成者也總干而山立武王之
事也發揚蹈厲太公之志也武亂皆坐周召之治也且
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
疆五成而分陜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綴以崇天子夾
振之而四伐盛振威於中國也分夾而進事蚤濟也乆
立於綴以待諸侯之至也且夫女獨未聞牧野之語乎
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黄帝之後於薊封帝堯
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后氏之後於
[616-25a]
杞封殷之後於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使之
行商容而復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濟河而西馬散
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散桃林之野而不復服車甲弢
而藏之府庫而弗復用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將率之
士使為諸侯名之曰建櫜然後天下知武王之不復用
兵也散軍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
也禆冕搢笏而虎賁之士稅劍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
朝覲然後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後諸侯知所以敬五
[616-25b]
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祖而割牲
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干所以教諸侯之悌也若
此則周道四達禮樂交通則夫武之遲乆不亦宜乎子
貢見師乙而問焉曰賜聞聲歌各有宜也如賜者宜何
歌也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而
吾子自執焉寛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靜䟽達
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清亷
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斷者
[616-26a]
宜歌齊夫歌者直已而陳德動巳而天地應焉四時和
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商人志
之故謂之商齊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志之故謂之齊
明乎商之詩者臨事而屢斷明乎齊之詩者見利而讓
也臨事而屢斷勇也見利而讓義也有勇有義非歌孰
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槀木居中
矩句中鉤纍纍乎殷如貫珠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
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
[616-26b]
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子貢問樂
凡音繇於人心天之與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響之
應聲故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與之以殃其自
然者也故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紂為
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國亡舜之道何𢎞也紂之道何隘
也夫南風之詩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
意得萬國之驩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時也北者
敗也鄙者陋也紂樂好之與萬國殊心諸侯不附百姓
[616-27a]
不親天下畔之故身死國亡而衛靈公之時將之晉至
於濮水之上舍夜半時聞鼓琴聲問左右皆對曰不聞
乃召師涓曰吾聞鼔琴音問左右皆不聞其狀似鬼神
為我聽而寫之師涓曰諾因端坐援琴聽而寫之明日
曰臣得之矣然未習也請宿習之靈公曰可因復宿明
日報曰習矣即去之晉見晉平公平公置酒於施惠之
臺酒酣靈公曰今者來聞新聲請奏之平公曰可即令
師涓坐師曠旁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而止之曰此亡
[616-27b]
國之聲也不可聽平公曰何道出師曠曰師延所作也
與紂為靡靡之樂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自投濮水之中
故聞此聲必於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國削平公曰寡
人所好者音也願遂聞之師涓鼓而終之平公曰音無
此最悲乎師曠曰有平公曰可得聞乎師曠曰君徳義
薄不可以聽之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願聞之師曠
不得已援琴而鼔之一奏之有𤣥鶴二八集乎廊門再
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平公大喜起而為師曠壽反坐
[616-28a]
問曰音無此最悲乎師曠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
今君徳義薄不足以聽之聽之將敗平公曰寡人老矣
所好者音也願遂聞之師曠不得巳援琴而鼓之一奏
之有白雲從西北起再奏之大風至而雨隨之飛廊瓦
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懼伏於廊屋之間晉國大旱赤地
三年聽者或吉或凶夫樂不可妄興也
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舉樂者非以娛心自樂快意恣
欲將欲為治也正教者皆始於音音正而行正故音樂
[616-28b]
者所以動盪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動脾而
和正聖商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徴動心而
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故樂所以内輔正心而外異
貴賤也上以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也琴長八尺一寸
正度也弦大者為宫而居中央君也商張右傍其餘大
小相次不失其次序則君臣之位正矣故聞宫音使人
温舒而廣大聞商音使人方正而好義聞角音使人惻
隱而愛人聞徴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
[616-29a]
而好禮夫禮繇外入樂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須臾離禮
須臾離禮則暴慢之行窮外不可須臾離樂須臾離樂
則姦邪之行窮内故樂音者君子之所養義也夫古者
天子諸侯聽鐘磬未嘗離於庭卿大夫聽琴瑟之音未
嘗離於前所以養行義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於無禮
故聖王使人耳聞雅頌之音目視威儀之禮足行恭敬
之容口言仁義之道故君子終日言而邪僻無由入也
  律書司馬遷/
[616-29b]
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禀於六律六律為萬事根
本焉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敵知吉凶聞聲効勝負
百王不易之道也武王伐紂吹律聽聲推孟春以至於
季冬殺氣相并而音尚宫同聲相從物之自然何足怪
哉兵者聖人所以討彊暴平亂世夷險阻救危殆自含
血戴角之獸見犯則校而况於人懐好惡喜怒之氣喜
則愛心生怒則毒螫加情性之理也昔黄帝有涿鹿之
戰以定火災顓頊有共工之陳以平水害成湯有南巢
[616-30a]
之伐以殄夏亂遞興遞廢勝者用事所受於天也自是
之後名士迭興晉用咎犯而齊用王子吳用孫武申明
軍約賞罰必信卒霸諸侯兼列邦士雖不及三代之誥
誓然身寵君尊當世顯揚可不謂榮焉豈與世儒闇於
大較不權輕重猥云徳化不當用兵大至窘辱失守小
乃侵犯削弱遂執不移等哉故教笞不可廢於家刑罰
不可捐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
逆順耳夏桀殷紂手搏豺狼足追四馬勇非㣲也百戰
[616-30b]
克勝諸侯懾服權非輕也秦二世宿軍無用之地連兵
於邊陲力非弱也結怨匈奴絓禍於越勢非寡也及其
威盡勢極閭巷之人為敵國咎生窮武之不知足甘得
之心不息也髙祖有天下三邊外畔大國之王雖稱藩
輔臣節未盡㑹髙祖厭苦軍事亦有蕭張之謀故偃武
一休息羈縻不備歴至孝文即位將軍陳武等議曰南
越朝鮮自全秦時内屬為臣子後且擁兵阻阸選蠕觀
望髙祖時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復興兵今陛下仁
[616-31a]
恵撫百姓恩澤加海内宜及士民樂用征討逆黨以一
封疆孝文曰朕能任衣冠念不到此㑹吕氏之亂功臣
宗室共不羞恥誤居正位當戰戰慄慄恐事之不終且
兵凶器雖克所願動亦耗病謂百姓逺方何又先帝知
勞民不可煩故不以為意朕豈自謂能今匈奴内侵軍
吏無功邊民父子荷兵日乆朕常為動心傷痛無日忘
之今未能銷距願且堅邊設候結和通使休寧北陲為
功多矣且無議軍故百姓無内外之繇得息肩於田畝
[616-31b]
天下殷富粟至十餘錢鳴雞吠狗烟火萬里可謂和樂
者乎
太史公曰文帝時㑹天下新去湯火人民樂業因其欲
然能不擾亂故百姓遂安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嘗至市
井遊敖嬉戲如小兒狀孔子所稱有德君子者邪書曰
七正二十八舍律厯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天所以
成孰萬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氣也不周風居西
北主殺生東壁居不周風東主辟生氣而東之至於營
[616-32a]
室營室者主營胎陽氣而産之東至於危危垝也言陽
氣之危垝故曰危十月也律中應鐘應鐘者陽氣之應
不用事也其於十二子為亥亥者該也言陽氣藏於下
故該也廣莫風居北方廣莫者言陽氣在下隂莫陽廣
大也故曰廣莫東至於虚虚者能實能虚言陽氣冬則
宛藏於虚日冬至則一隂下藏一陽上舒故曰虚東至
於須女言萬物變動其所隂陽氣未相離尚相如胥也
故曰須女十一月也律中黄鍾黄鍾者陽氣踵黄泉而
[616-32b]
出也其於十二子為子子者滋也滋者言萬物滋於下
也其於十母為壬癸壬之為言任也言陽氣任養萬物
於下也癸之為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故曰癸東至牽
牛牽牛者言陽氣牽引萬物出之也牛者冒也言地雖
凍能冒而生也牛者耕植種萬物也東至於建星建星
者建諸生也十二月律中大吕大吕者其於十二子為
丑丑者紐也言陽氣在上未降萬物厄紐未敢出條風
居東北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故曰條風
[616-33a]
南至於箕箕者言萬物根棋故曰箕正月也律中泰簇
泰簇者言萬物簇生也故曰泰簇其於十二子為寅寅
言萬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南至於尾言萬物始生如
尾也南至於心言萬物始生有華心也南至於房房者
言萬物門户也至於門則出矣明庶風居東方明庶者
明衆物盡出也二月也律中夾鍾夾鍾者言隂陽相夾
厠也其於十二子為夘夘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其
於十母為甲乙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萬
[616-33b]
物生軋軋也南至於氐氐者言萬物皆至也南至於亢
亢者言萬物亢見也南至於角角者言萬物皆有枝格
如角也三月也律中姑洗姑洗者言萬物洗生其於十
二子為辰辰者言萬物之蜄也清明風居東南維主風
吹萬物而西之軫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西至於
翼翼者言萬物皆有羽翼也四月也律中仲吕仲吕者
言萬物盡旅而西行也其於十二子為巳巳者言陽氣
之已盡也西至於七星七星者陽數成於七故曰七星
[616-34a]
西至於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西至於注注者言萬物
之始衰陽氣下注故曰注五月也律中蕤賔蕤賔者言
隂氣幼少故曰㽔痿陽不用事故曰賔景風居南方景
者言陽氣道竟故曰景風其於十二子為午午者隂陽
交故曰午其於十母為丙丁丙者言陽道著明故曰丙
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故曰丁西至於弧弧者言萬物
之吳落且就死也西至於狼狼者言萬物可度量斷萬
物故曰狼涼風居西南維主地地者沈奪萬物氣也六
[616-34b]
月也律中林鍾林鍾者言萬物就死氣林林然其於十
二子為未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北至於罰罰者
言萬物氣奪可伐也北至於參參言萬物可參也故曰
參七月也律中夷則夷則言隂氣之賊萬物也其於十
二子為申申者言隂用事申賊萬物故曰申北至於濁
濁者觸也言萬物皆觸死也故曰濁北至於畱畱者言
陽氣之稽留也故曰畱八月也律中南吕南吕者言陽
氣之旅入藏也其於十二子為酉酉者言萬物之老也
[616-35a]
故曰酉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
萬物闔黄泉也其於十母為庚辛庚者言隂氣庚萬物
故曰庚辛者言萬物之辛生故曰辛北至於胃胃者言
陽氣就藏皆胃胃也北至於婁婁者呼萬物且内之也
北至於奎奎者主毒螫殺萬物也奎而藏之九月也律
中無射無射者隂氣盛用事陽氣無餘也故曰無射其
於十二子為戌戌者言萬物盡滅故曰戌
術曰以下生者倍其實三其法以上生者四其實三其
[616-35b]
法上九商八羽七角六宫五徴九置一而九三之以為
法實如法得長一寸凡得九寸命曰黄鍾之宫故曰音
始於宫窮於角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氣始於冬至
周而復生神生於無形成於有形然後數形而成聲故
曰神使氣氣就形形理如類有可類或未形而未類或
同形而同類類而可班類而可識聖人知天地識之別
故從有以至未有以得細若氣㣲若聲然聖人因神而
存之雖妙必効情核其華道者明矣非有聖心以乘聰
[616-36a]
明孰能存天地之神而成形之情哉神者物受之而不
能知及其去來故聖人畏而欲存之唯欲存之神之亦
存其欲存之者故莫貴焉
太史公曰故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
母十二子鍾律調自上古建律運厯造曰度可據而度
也合符節通道徳即從斯之謂也
  厯書司馬遷/
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蓋黄帝考定星厯建立五行
[616-36b]
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祗物類之官是謂五官
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
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災禍不
生所求不匱少皥氏之衰也九黎亂徳民神雜擾不可
放物禍菑荐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
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其
後三苖服九黎之徳故二官咸廢所職而閏餘乖次孟
陬殄滅攝提無紀厯數失序堯復遂重黎之後不忘舊
[616-37a]
者使復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時正度則隂陽調風雨
節茂氣至民無夭疫年耆禪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厯數
在爾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觀之王者所重也夏正以正
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
窮則反本天下有道則不失紀序無道則正朔不行於
諸侯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
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廢
而不統周襄王二十六年閏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
[616-37b]
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邪於終履端於始序則
不愆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歸邪於終事則不悖其後戰
國並爭在於彊國禽敵救急解紛而已豈遑念斯哉是
時獨有鄒衍明於五徳之傳而散消息之分以顯諸侯
而亦因秦滅六國兵戎極煩又升至尊之日淺未暇遑
也而亦頗推五勝而自以為獲水徳之瑞更名河曰德
水而正以十月色尚黒然厯度閏餘未能睹其眞也漢
興髙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為獲水徳之瑞雖明
[616-38a]
習厯及張蒼時咸以為然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
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至孝文時魯人公
孫臣以終始五德上書言漢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
服色當有瑞瑞黄龍見事下丞相張蒼張蒼亦學律厯
以為非是罷之其後黄龍見成紀張蒼自黜所欲論著
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氣見頗言正厯服色事貴幸後作
亂故孝文帝廢不復問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
其天部而巴落下閎運算轉厯然後日辰之度與夏正
[616-38b]
同乃改元更官號封泰山因詔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
度之未定也廣延宣問以理星度未能詹也蓋聞昔者
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驗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分數
然蓋尚矣書缺樂弛朕甚閔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紬績
日分率應水德之勝今日順夏至黄鍾為宫林鍾為徴
太簇為商南吕為羽姑洗為角自是以後氣復正羽聲
復清名復正變以至子日當冬至則隂陽離合之道行
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
[616-39a]
年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

 
 
 
 
 
 
[616-39b]
 
 
 
 
 
 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六百十六
[616-40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六百十六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徴 編
書志一
 復徴曰誌如身之有痣著形跡以垂乆逺也 吳訥
 曰自漢書有禮樂刑法等志而誌之義所由見直曰
 志者省文也至於墓誌另為一體
  禮書漢司馬遷/
[616-40b]
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羣衆豈人力也
哉余至大行禮官觀三代損益乃知縁人情而制禮依
人性而作儀其所繇來尚矣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
不貫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
寵榮所以總一海内而整齊萬民也人體安駕乘為之
金輿錯衡以繁其飾目好五色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
能耳樂鐘磬為之調諧八音以蕩其心口甘五味為之
庶羞酸鹹以致其美情好珍善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
[616-41a]
意故大路越席皮弁布裳朱絃洞越大羮𤣥酒所以防
其淫侈救其彫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貴賤之序下及
黎庶車輿衣服宫室飲食嫁娶喪祭之分事有宜適物
有節文仲尼曰禘自既灌而徃者吾不欲觀之矣周衰
禮廢樂壊大小相踰管仲之家兼偹三歸循法守正者
見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謂之顯榮自子夏門人之髙弟
也猶云出見紛華盛麗而說入聞夫子之道而樂二者
心戰未能自決而况中庸以下漸漬於失教被服於成
[616-41b]
俗乎孔子曰必也正名於衛所居不合仲尼没後受業
之徒沈湮而不舉或適齊楚或入河海豈不痛哉至秦
有天下悉内六國禮儀採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
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至於髙祖光有四海叔孫通
頗有所増益减損大扺皆襲秦故自天子稱號下至佐
僚及宫室官名少所變改孝文即位有司議欲定儀禮
孝文好道家之學以為繁禮飾貎無益於治躬化謂何
耳故罷去之孝景時御史大夫鼂錯明於世務刑名數
[616-42a]
干諫孝景曰諸侯藩輔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今大國
專治異政不稟京師恐不可傳後孝景用其計而六國
畔逆以錯首名天子誅錯以解難事在袁盎語中是後
官者養交安禄而已莫敢復議今上即位招致儒術之
士令共定儀十餘年不就或言古者太平萬民和喜瑞
應辨至迺採風俗定制作上聞之制詔御史曰蓋受命
而王各有所繇興殊路而同歸謂因民而作追俗為制
也議者咸稱太古百姓何望漢亦一家之事典法不傳
[616-42b]
謂子孫何化隆者閎博治淺者褊狹可不勉與乃以太
初之元改正朔易服色封泰山定宗廟百官之儀以為
典常垂之於後云禮繇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則不
能無忿忿而無度量則爭爭則亂先王惡其亂故制禮
義以分之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不窮於物物不屈
於欲二者相待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故禮者養也稻粱
五味所以養口也椒蘭芬茝所以養鼻也鐘鼓管絃所
以養耳也刻鏤文章所以養目也疏房牀第所以養體
[616-43a]
也故禮者養也君子既得其養又好其辨也所謂辨者
貴賤有等長少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也故天子大路
越席所以養體也側載臭茝所以養鼻也前有錯衡所
以養目也和鸞之聲步中武象驟中韶濩所以養耳也
龍旂九斿所以養信也寢兕持虎鮫韅彌龍所以養威
也故大路之馬必信至教順然後乘之所以養安也孰
知夫士出死要節之所以養生也孰知夫輕費用之所
以養財也孰知夫恭敬辭讓之所以養安也孰知夫禮義
[616-43b]
文理之所以養情也人茍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茍利之
為見若者必害怠惰之為安若者必危情勝之為安若
者必滅故聖人一之於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情性
則兩失之矣故儒者將使人兩得之者也墨者將使人
兩失之者也是儒墨之分治辨之極也彊固之本也威
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繇之所以一天下臣諸侯
也弗繇之所以捐社稷也故堅革利兵不足以為勝髙
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繇其道則
[616-44a]
行不繇其道則廢楚人鮫革犀兕所以為甲堅如金石
宛之鉅鐵施鑽如蠭蠆輕利剽遫卒如熛風然而兵殆
於垂涉唐昧死焉莊蹻起楚分而為四參是豈無堅革
利兵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汝潁以為險江漢
以為池阻之以鄧林縁之以方城然而秦師至鄢郢舉
若振槁是豈無固塞險阻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
也紂剖比干囚箕子為炮烙刑殺無辜時臣下懍然莫
必其命然而周師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豈
[616-44b]
令不嚴刑不峻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古者之
兵戈矛弓矢而已然而敵國不待試而詘城郭不集溝池
不掘固塞不樹機變不張然而國晏然不畏外而固者
無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時使而誠愛之則下應之如
景響有不繇命者然後俟之以刑則民知辠矣故刑一
人而天下服辠人不尤其上知辠之在已也是故刑罰
省而威行如流無他故焉繇其道故也故繇其道則行
不繇其道則廢古者帝堯之治天下也蓋殺一人刑二
[616-45a]
人而天下治傳曰威厲而不試刑措而不用天地者生
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
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
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故王
者天太祖諸侯不敢懐大夫士有常宗所以辨貴賤貴
賤治得之本也郊疇乎天子社至乎諸侯函及士大夫
所以辨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鉅者鉅宜小者小故有
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國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
[616-45b]
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有特牲而食者不得立宗廟
所以辨積厚者流澤廣積薄者流澤狹也大饗上𤣥尊
俎上腥魚先太羮貴食飲之本也大饗上𤣥尊而用薄
酒食先黍稷而飯稻粱祭嚌先大羮而飽庶羞貴本而
親用也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
太一是謂太隆故尊之上𤣥尊也俎之上腥魚也豆之
上太羮一也利爵弗啐也成事俎弗嘗也三宥之弗食
也大昏之未廢齊也太廟之未内尸也始絶之未小斂
[616-46a]
一也大路之素幬也郊之麻絻喪服之先散麻一也三
年哭之不反也清廟之歌一唱而三嘆縣一鐘尚拊膈
朱絃而通越一也凡禮始乎脱成乎文終乎税故至備
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情以歸太一天地以
合日月以明四時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萬物以昌
好惡以節喜怒以當以為下則順以為上則明
太史公曰至矣哉立隆以為極而天下莫之能益損也
本末相順終始相應至文有以辨至察有以説天下從
[616-46b]
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小人不能則也
禮之貎誠深矣堅白同異之察入焉而弱其貎誠大矣
擅作典制褊陋之説入焉而嗛其貎誠髙矣暴慢恣睢
輕俗以為髙之屬入焉而墜故繩誠陳則不可欺以曲
直衡誠縣則不可欺以輕重規矩誠錯則不可欺以方
圓君子審禮則不可欺以詐偽故繩者直之至也衡者
平之至也規矩者方圓之至也禮者人道之極也然而
不法禮者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
[616-47a]
之士禮之中能思索謂之能慮能慮勿易謂之能固能
慮能固加好之焉聖矣天者髙之極也地者下之極也
日月者明之極也無窮者廣大之極也聖人者道之極
也以財物為用以貴賤為文以多少為異以隆殺為要
文貎繁情欲省禮之隆也文貎省情欲繁禮之殺也文
貎情欲相為内外表裏並行而雜禮之中流也君子上
致其隆下盡其殺而中處其中步驟馳騁廣騖不外是
以君子之性守宫庭也人域是域士君子也外是民也
[616-47b]
於是中焉旁皇周浹曲直得其次序聖人也故厚者禮
之積也大者禮之廣也髙者禮之隆也明者禮之盡也
  樂書司馬遷/
太史公曰余每讀虞書至於君臣相敕維是幾安而股
肱不良萬事墮壊未嘗不流涕也成王作頌推已懲艾
悲彼家難可不謂戰戰恐懼善守善終哉君子不為約
則脩德滿則棄禮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澤而歌
咏勤苦非大德誰能如斯傳曰治定功成禮樂迺興海
[616-48a]
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樂者益異滿而不損則溢盈
而不持則傾凡作樂者所以節樂君子以謙退為禮以
損減為樂樂其如此也以為州異國殊情習不同故博
採風俗恊比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天子躬于明
堂臨觀而萬民咸蕩滌邪穢斟酌飽滿以飾厥性故云
雅頌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聲興而士奮鄭衛之曲動
而心淫及其調和諧合鳥獸盡感而況懐五常含好惡
自然之勢也治道虧缺而鄭音興起封君世辟名顯鄰
[616-48b]
州爭以相髙自仲尼不能與齊優遂容於魯雖退正樂
以誘世作五章以刺時猶莫之化陵遲以至六國流沔
沈佚遂徃不返卒於喪身滅宗并國於秦秦二世尤以
為娛丞相李斯進諫曰放棄詩書極意聲色祖伊所以
懼也輕積細過恣心長夜紂所以亡也趙髙曰五帝三
王樂各殊名示不相襲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歡
喜合殷勤非此和説不通鮮澤不流亦各一世之化度
時之樂何必華山之騄耳而後行逺乎二世然之髙祖
[616-49a]
過沛詩三侯之章令小兒歌之髙祖崩令沛得以四時
歌儛宗廟孝惠孝文孝景無所増更於樂府習常𨽻舊
而已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次序其聲
拜為恊律都尉通一經之士不能獨知其辭皆集會五
經家相與共講習讀之迺能通知其意多爾雅之文漢
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
常有流星經於祠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
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𤣥㝠世多有故不論又
[616-49b]
嘗得神馬渥洼水中復次以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
貢兮天馬下霑赤汗兮沬流赭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
匹兮龍與友後伐大宛得千里馬馬名蒲梢次作以為
歌歌詩曰天馬來兮從西極經萬里兮歸有德承靈威
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中尉汲黯進曰凡王者作
樂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馬詩以為歌恊
於宗廟先帝百姓豈能知其音耶上黙然不説丞相公
孫𢎞曰黯誹謗聖制當族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
[616-50a]
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
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也
樂者音之所繇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是故其哀
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
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麤以厲其敬心感
者其聲直以亷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
感於物而後動是故先王愼所以感之故禮以導其志
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姦禮樂刑政其極
[616-50b]
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
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
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
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宫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徴
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惉滯之音矣宫亂則荒其
君驕商亂則搥其臣壊角亂則憂其民怨徴亂則哀其
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
則國之滅亡無日矣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
[616-51a]
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
而不可止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於倫理者也
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衆
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
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
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禮樂皆得
謂之有德徳者得也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
非極味也清廟之瑟朱絃而疏越一唱而三嘆有遺音
[616-51b]
者矣大饗之禮尚𤣥酒而俎腥魚大羮不和有遺味者
矣是故先生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
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人生而靜天之性也
感於物而動性之頌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
無節於内知誘於外不能反已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
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
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
淫佚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衆者暴寡知者詐愚勇
[616-52a]
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寡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
是故先王制禮樂人為之節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
鐘鼓干戚所以和安樂也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
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
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樂者為
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
合情飾貎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
則上下和矣好惡著則賢不肖别矣刑禁暴爵舉賢則
[616-52b]
政均矣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此則民治行矣樂繇中
出禮自外作樂繇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
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
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賔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
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親明長
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則禮行矣大樂與天
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
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如此則四海之内合敬同
[616-53a]
愛矣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禮樂之
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與時並名與功偕故鐘鼓
管磬羽籥干戚樂之器也詘信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
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襲
禮之文也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
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樂者天
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羣物
皆別樂繇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
[616-53b]
地然後能興禮樂也論倫無患樂之情也欣喜歡愛樂
之容也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也若夫
禮樂之施于金石越于聲音用于宗廟社稷事于山川
鬼神則此所以與民同也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其
功大者其樂備其治辨者其禮具干戚之舞非備樂也
亨孰而祀非達禮也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
相襲禮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及夫敦樂而無憂禮備
而不偏者其唯大聖乎天髙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
[616-54a]
也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也春作夏長仁也秋斂
冬藏義也仁近於樂義近於禮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
禮者辨宜居鬼而從地故聖人作樂以應天作禮以配
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天尊地卑君臣定矣髙卑已陳
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小大殊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則
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則禮者天地之
别也地氣上隮天氣下降隂陽相摩天地相蕩鼔之以
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煖之以日月而百物化
[616-54b]
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化不時則不生男女無
别則亂登此天地之情也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
地行乎隂陽而通乎鬼神窮髙極逺而測深厚樂著太
始而禮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動者地也一動一
靜者天地之閒也故聖人曰禮云樂云昔者舜作五絃
之琴以歌南風䕫始作樂以賞諸侯故天子之為樂也
以賞諸侯之有徳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時熟然後賞
之以樂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級逺其治民佚者其舞
[616-55a]
行級短故觀其舞而知其德聞其諡而知其行泰章章
之也咸池備也韶繼也夏大也殷周之樂盡也天地之
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饑教者民之寒暑也教
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然則先
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德矣夫豢豕為酒非
以為禍也而獄訟益繁則酒之流生禍也是故先王因
為酒禮一獻之禮賔主百拜終日飲酒而不得醉焉此
先王之所以備酒禍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歡也樂者所
[616-55b]
以象徳也禮者所以閉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禮
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禮以樂之哀樂之分皆以禮終樂
也者施也禮也者報也樂樂其所自生而禮反其所自
始樂章德禮報情反始也所謂大路者天子之輿也龍
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黒縁者天子之葆龜也從之以
牛羊之羣則所以贈諸侯也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
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别異禮樂之説貫
乎人情矣窮本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禮
[616-56a]
樂順天地之誠達神明之徳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
粗之體領父子君臣之節是故大人舉禮樂則天地將
為昭焉天地欣合隂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然後草木
茂區萌達羽翮奮角觡生蟄蟲昭蘇羽者嫗伏毛者孕
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則樂之道歸焉耳樂者
非謂黄鐘大吕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也故童者舞之
布筵席陳罇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故
有司掌之樂師辯乎聲詩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廟
[616-56b]
之禮故後尸商祝辨乎喪禮故後主人是故徳成而上
藝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後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
先有後然後可以有制於天下也樂者聖人之所樂也
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風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
焉夫人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
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是故志微焦衰之音作而民思
憂嘽緩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粗厲猛起奮
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亷直經正莊誠之音作而民
[616-57a]
肅敬寛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流僻邪散
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
度數制之禮義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
散隂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懾四暢交於中而發作
於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奪也然後立之學等廣其節奏
省其文采以繩德厚也類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
事行使親疎貴賤長幼男女之理皆形見於樂故曰樂
觀其深矣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鼈不大氣衰則
[616-57b]
生物不育世亂則禮廢而樂淫是故其聲哀而不莊樂
而不安慢易以犯節流湎以忘本廣則容姦狹則思欲
感滌蕩之氣而滅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賤之也凡姦聲
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
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倡和有應囘邪曲直
各歸其分而萬物之理以類相動也是故君子反情以
和其志比類以成其行姦聲亂色不畱聪明淫樂廢禮
不接於心術惰慢邪僻之氣不設於身體使耳目口鼻
[616-58a]
心知百體皆繇順正以行其義然後發以聲音文以琴
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至徳之光動四氣
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
四時周旋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
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代相
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
下皆寧故曰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
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是故君
[616-58b]
子反情以和其志廣樂以成其教樂行而民鄉方可以
觀徳矣徳者性之端也樂者徳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
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乎
心然後樂氣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
積中而英華發外惟樂不可以為偽樂者心之動也聲
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君子動其本樂其象
然後治其飾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見方再始以著
徃復亂以飭歸奮疾而不拔也極幽而不隱獨樂其志
[616-59a]
不厭其道備舉其道不私其欲是以情見而義立樂終
而徳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息過故曰生民之道樂為
大焉君子曰禮樂不可以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
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
安則乆乆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
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者也治躬則莊敬莊敬
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貎
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於内
[616-59b]
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内和而外順
則民瞻其顔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貎而民不生易慢
焉徳煇動乎内而民莫不承聽理發乎外而民莫不承
順故曰知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樂也者動
於内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故禮主其謙樂主其盈
禮謙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禮謙而不進
則銷樂盈而不反則放故禮有報而樂有反禮得其報
則樂樂得其反則安禮之報樂之反其義一也夫樂者
[616-60a]
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樂必發諸聲音形於動靜人
道也聲音動静性術之變盡於此矣故人不能無樂樂
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故制雅
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以樂而不流使其文足以綸
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省亷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
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是
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
長鄉里之中長㓜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内父
[616-60b]
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
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
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
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信容貎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
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故樂者天地之齊中和
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
軍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
其齊矣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先王之道禮
[616-61a]
樂可謂盛矣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
惟恐卧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
新樂之如此何也子夏答曰今夫古樂進旅而退旅和
正以廣弦匏笙簧合守拊鼔始奏以文止亂以武治亂
以相訊疾以雅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
天下此古樂之發也今夫新樂進俯退俯姦聲以淫溺
而不止及優侏儒擾雜子女不知父子樂終不可以語
不可以道古此新樂之發也今君之所問者樂也所好
[616-61b]
者音也夫樂之與音相近而不同文侯曰敢問如何子
夏答曰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徳而五穀昌疾
疢不作而無祅祥此之謂大當然後聖人作為父子君
臣以為之紀綱紀綱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後正
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徳音徳音之謂樂詩曰
莫其德音其徳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
順克俾俾于文王其徳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此之
謂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與文侯曰敢問溺音者何
[616-62a]
從出也子夏答曰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
趣數煩志齊音驁僻驕志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徳是
以祭祀不用也詩曰肅雝和鳴先祖是聽夫肅肅敬也
雝雝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為人君者謹其所好惡
而已矣君好之則臣為之上行之則民從之詩曰誘民
孔易此之謂也然後聖人作為鞉鼓椌楬壎篪此六者
徳音之音也然後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
此所以祭先王之廟也所以獻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貴
[616-62b]
賤各得其宜也此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也鐘
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
武臣石聲硜硜以立别别以致死君子聽磬聲則思死
封疆之臣絲聲哀哀以立亷亷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
聲則思志義之臣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君子聽
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鼓鼙之聲讙讙以立動
動以進衆君子聽鼔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君子之聽
音非聽其鏗鏘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賔牟賈侍坐
[616-63a]
於孔子孔子與之言及樂曰夫武之備戒之已乆何也
答曰病不得其衆也咏歎之淫液之何也答曰恐不逮
事也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答曰及時事也武坐致右
憲左何也答曰非武坐也聲淫及商何也答曰非武音
也子曰若非武音則何音也答曰有司失其傳也如非
有司失其傳則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聞諸萇𢎞
亦若吾子之言是也賔牟賈起免席而請曰夫武之備
戒之已乆則既聞命矣敢問遲之遲而又乆何也子曰
[616-63b]
居吾語汝夫樂者象成者也總干而山立武王之
事也發揚蹈厲太公之志也武亂皆坐周召之治也且
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
疆五成而分陜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綴以崇天子夾
振之而四伐盛振威於中國也分夾而進事蚤濟也乆
立於綴以待諸侯之至也且夫女獨未聞牧野之語乎
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黄帝之後於薊封帝堯
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后氏之後於
[616-64a]
杞封殷之後於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使之
行商容而復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濟河而西馬散
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散桃林之野而不復服車甲弢
而藏之府庫而弗復用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將率之
士使為諸侯名之曰建櫜然後天下知武王之不復用
兵也散軍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
也禆冕搢笏而虎賁之士稅劍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
朝覲然後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後諸侯知所以敬五
[616-64b]
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祖而割牲
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干所以教諸侯之悌也若
此則周道四達禮樂交通則夫武之遲乆不亦宜乎子
貢見師乙而問焉曰賜聞聲歌各有宜也如賜者宜何
歌也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而
吾子自執焉寛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靜䟽達
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清亷
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斷者
[616-65a]
宜歌齊夫歌者直已而陳德動巳而天地應焉四時和
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商人志
之故謂之商齊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志之故謂之齊
明乎商之詩者臨事而屢斷明乎齊之詩者見利而讓
也臨事而屢斷勇也見利而讓義也有勇有義非歌孰
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槀木居中
矩句中鉤纍纍乎殷如貫珠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
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
[616-65b]
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子貢問樂
凡音繇於人心天之與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響之
應聲故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與之以殃其自
然者也故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紂為
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國亡舜之道何𢎞也紂之道何隘
也夫南風之詩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
意得萬國之驩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時也北者
敗也鄙者陋也紂樂好之與萬國殊心諸侯不附百姓
[616-66a]
不親天下畔之故身死國亡而衛靈公之時將之晉至
於濮水之上舍夜半時聞鼓琴聲問左右皆對曰不聞
乃召師涓曰吾聞鼔琴音問左右皆不聞其狀似鬼神
為我聽而寫之師涓曰諾因端坐援琴聽而寫之明日
曰臣得之矣然未習也請宿習之靈公曰可因復宿明
日報曰習矣即去之晉見晉平公平公置酒於施惠之
臺酒酣靈公曰今者來聞新聲請奏之平公曰可即令
師涓坐師曠旁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而止之曰此亡
[616-66b]
國之聲也不可聽平公曰何道出師曠曰師延所作也
與紂為靡靡之樂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自投濮水之中
故聞此聲必於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國削平公曰寡
人所好者音也願遂聞之師涓鼓而終之平公曰音無
此最悲乎師曠曰有平公曰可得聞乎師曠曰君徳義
薄不可以聽之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願聞之師曠
不得已援琴而鼔之一奏之有𤣥鶴二八集乎廊門再
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平公大喜起而為師曠壽反坐
[616-67a]
問曰音無此最悲乎師曠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
今君徳義薄不足以聽之聽之將敗平公曰寡人老矣
所好者音也願遂聞之師曠不得巳援琴而鼓之一奏
之有白雲從西北起再奏之大風至而雨隨之飛廊瓦
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懼伏於廊屋之間晉國大旱赤地
三年聽者或吉或凶夫樂不可妄興也
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舉樂者非以娛心自樂快意恣
欲將欲為治也正教者皆始於音音正而行正故音樂
[616-67b]
者所以動盪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動脾而
和正聖商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徴動心而
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故樂所以内輔正心而外異
貴賤也上以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也琴長八尺一寸
正度也弦大者為宫而居中央君也商張右傍其餘大
小相次不失其次序則君臣之位正矣故聞宫音使人
温舒而廣大聞商音使人方正而好義聞角音使人惻
隱而愛人聞徴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
[616-68a]
而好禮夫禮繇外入樂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須臾離禮
須臾離禮則暴慢之行窮外不可須臾離樂須臾離樂
則姦邪之行窮内故樂音者君子之所養義也夫古者
天子諸侯聽鐘磬未嘗離於庭卿大夫聽琴瑟之音未
嘗離於前所以養行義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於無禮
故聖王使人耳聞雅頌之音目視威儀之禮足行恭敬
之容口言仁義之道故君子終日言而邪僻無由入也
  律書司馬遷/
[616-68b]
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禀於六律六律為萬事根
本焉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敵知吉凶聞聲効勝負
百王不易之道也武王伐紂吹律聽聲推孟春以至於
季冬殺氣相并而音尚宫同聲相從物之自然何足怪
哉兵者聖人所以討彊暴平亂世夷險阻救危殆自含
血戴角之獸見犯則校而况於人懐好惡喜怒之氣喜
則愛心生怒則毒螫加情性之理也昔黄帝有涿鹿之
戰以定火災顓頊有共工之陳以平水害成湯有南巢
[616-69a]
之伐以殄夏亂遞興遞廢勝者用事所受於天也自是
之後名士迭興晉用咎犯而齊用王子吳用孫武申明
軍約賞罰必信卒霸諸侯兼列邦士雖不及三代之誥
誓然身寵君尊當世顯揚可不謂榮焉豈與世儒闇於
大較不權輕重猥云徳化不當用兵大至窘辱失守小
乃侵犯削弱遂執不移等哉故教笞不可廢於家刑罰
不可捐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
逆順耳夏桀殷紂手搏豺狼足追四馬勇非㣲也百戰
[616-69b]
克勝諸侯懾服權非輕也秦二世宿軍無用之地連兵
於邊陲力非弱也結怨匈奴絓禍於越勢非寡也及其
威盡勢極閭巷之人為敵國咎生窮武之不知足甘得
之心不息也髙祖有天下三邊外畔大國之王雖稱藩
輔臣節未盡㑹髙祖厭苦軍事亦有蕭張之謀故偃武
一休息羈縻不備歴至孝文即位將軍陳武等議曰南
越朝鮮自全秦時内屬為臣子後且擁兵阻阸選蠕觀
望髙祖時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復興兵今陛下仁
[616-70a]
恵撫百姓恩澤加海内宜及士民樂用征討逆黨以一
封疆孝文曰朕能任衣冠念不到此㑹吕氏之亂功臣
宗室共不羞恥誤居正位當戰戰慄慄恐事之不終且
兵凶器雖克所願動亦耗病謂百姓逺方何又先帝知
勞民不可煩故不以為意朕豈自謂能今匈奴内侵軍
吏無功邊民父子荷兵日乆朕常為動心傷痛無日忘
之今未能銷距願且堅邊設候結和通使休寧北陲為
功多矣且無議軍故百姓無内外之繇得息肩於田畝
[616-70b]
天下殷富粟至十餘錢鳴雞吠狗烟火萬里可謂和樂
者乎
太史公曰文帝時㑹天下新去湯火人民樂業因其欲
然能不擾亂故百姓遂安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嘗至市
井遊敖嬉戲如小兒狀孔子所稱有德君子者邪書曰
七正二十八舍律厯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天所以
成孰萬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氣也不周風居西
北主殺生東壁居不周風東主辟生氣而東之至於營
[616-71a]
室營室者主營胎陽氣而産之東至於危危垝也言陽
氣之危垝故曰危十月也律中應鐘應鐘者陽氣之應
不用事也其於十二子為亥亥者該也言陽氣藏於下
故該也廣莫風居北方廣莫者言陽氣在下隂莫陽廣
大也故曰廣莫東至於虚虚者能實能虚言陽氣冬則
宛藏於虚日冬至則一隂下藏一陽上舒故曰虚東至
於須女言萬物變動其所隂陽氣未相離尚相如胥也
故曰須女十一月也律中黄鍾黄鍾者陽氣踵黄泉而
[616-71b]
出也其於十二子為子子者滋也滋者言萬物滋於下
也其於十母為壬癸壬之為言任也言陽氣任養萬物
於下也癸之為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故曰癸東至牽
牛牽牛者言陽氣牽引萬物出之也牛者冒也言地雖
凍能冒而生也牛者耕植種萬物也東至於建星建星
者建諸生也十二月律中大吕大吕者其於十二子為
丑丑者紐也言陽氣在上未降萬物厄紐未敢出條風
居東北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故曰條風
[616-72a]
南至於箕箕者言萬物根棋故曰箕正月也律中泰簇
泰簇者言萬物簇生也故曰泰簇其於十二子為寅寅
言萬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南至於尾言萬物始生如
尾也南至於心言萬物始生有華心也南至於房房者
言萬物門户也至於門則出矣明庶風居東方明庶者
明衆物盡出也二月也律中夾鍾夾鍾者言隂陽相夾
厠也其於十二子為夘夘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其
於十母為甲乙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萬
[616-72b]
物生軋軋也南至於氐氐者言萬物皆至也南至於亢
亢者言萬物亢見也南至於角角者言萬物皆有枝格
如角也三月也律中姑洗姑洗者言萬物洗生其於十
二子為辰辰者言萬物之蜄也清明風居東南維主風
吹萬物而西之軫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西至於
翼翼者言萬物皆有羽翼也四月也律中仲吕仲吕者
言萬物盡旅而西行也其於十二子為巳巳者言陽氣
之已盡也西至於七星七星者陽數成於七故曰七星
[616-73a]
西至於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西至於注注者言萬物
之始衰陽氣下注故曰注五月也律中蕤賔蕤賔者言
隂氣幼少故曰㽔痿陽不用事故曰賔景風居南方景
者言陽氣道竟故曰景風其於十二子為午午者隂陽
交故曰午其於十母為丙丁丙者言陽道著明故曰丙
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故曰丁西至於弧弧者言萬物
之吳落且就死也西至於狼狼者言萬物可度量斷萬
物故曰狼涼風居西南維主地地者沈奪萬物氣也六
[616-73b]
月也律中林鍾林鍾者言萬物就死氣林林然其於十
二子為未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北至於罰罰者
言萬物氣奪可伐也北至於參參言萬物可參也故曰
參七月也律中夷則夷則言隂氣之賊萬物也其於十
二子為申申者言隂用事申賊萬物故曰申北至於濁
濁者觸也言萬物皆觸死也故曰濁北至於畱畱者言
陽氣之稽留也故曰畱八月也律中南吕南吕者言陽
氣之旅入藏也其於十二子為酉酉者言萬物之老也
[616-74a]
故曰酉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
萬物闔黄泉也其於十母為庚辛庚者言隂氣庚萬物
故曰庚辛者言萬物之辛生故曰辛北至於胃胃者言
陽氣就藏皆胃胃也北至於婁婁者呼萬物且内之也
北至於奎奎者主毒螫殺萬物也奎而藏之九月也律
中無射無射者隂氣盛用事陽氣無餘也故曰無射其
於十二子為戌戌者言萬物盡滅故曰戌
術曰以下生者倍其實三其法以上生者四其實三其
[616-74b]
法上九商八羽七角六宫五徴九置一而九三之以為
法實如法得長一寸凡得九寸命曰黄鍾之宫故曰音
始於宫窮於角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氣始於冬至
周而復生神生於無形成於有形然後數形而成聲故
曰神使氣氣就形形理如類有可類或未形而未類或
同形而同類類而可班類而可識聖人知天地識之別
故從有以至未有以得細若氣㣲若聲然聖人因神而
存之雖妙必効情核其華道者明矣非有聖心以乘聰
[616-75a]
明孰能存天地之神而成形之情哉神者物受之而不
能知及其去來故聖人畏而欲存之唯欲存之神之亦
存其欲存之者故莫貴焉
太史公曰故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
母十二子鍾律調自上古建律運厯造曰度可據而度
也合符節通道徳即從斯之謂也
  厯書司馬遷/
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蓋黄帝考定星厯建立五行
[616-75b]
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祗物類之官是謂五官
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
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災禍不
生所求不匱少皥氏之衰也九黎亂徳民神雜擾不可
放物禍菑荐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
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其
後三苖服九黎之徳故二官咸廢所職而閏餘乖次孟
陬殄滅攝提無紀厯數失序堯復遂重黎之後不忘舊
[616-76a]
者使復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時正度則隂陽調風雨
節茂氣至民無夭疫年耆禪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厯數
在爾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觀之王者所重也夏正以正
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
窮則反本天下有道則不失紀序無道則正朔不行於
諸侯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
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廢
而不統周襄王二十六年閏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
[616-76b]
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邪於終履端於始序則
不愆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歸邪於終事則不悖其後戰
國並爭在於彊國禽敵救急解紛而已豈遑念斯哉是
時獨有鄒衍明於五徳之傳而散消息之分以顯諸侯
而亦因秦滅六國兵戎極煩又升至尊之日淺未暇遑
也而亦頗推五勝而自以為獲水徳之瑞更名河曰德
水而正以十月色尚黒然厯度閏餘未能睹其眞也漢
興髙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為獲水徳之瑞雖明
[616-77a]
習厯及張蒼時咸以為然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
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至孝文時魯人公
孫臣以終始五德上書言漢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
服色當有瑞瑞黄龍見事下丞相張蒼張蒼亦學律厯
以為非是罷之其後黄龍見成紀張蒼自黜所欲論著
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氣見頗言正厯服色事貴幸後作
亂故孝文帝廢不復問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
其天部而巴落下閎運算轉厯然後日辰之度與夏正
[616-77b]
同乃改元更官號封泰山因詔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
度之未定也廣延宣問以理星度未能詹也蓋聞昔者
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驗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分數
然蓋尚矣書缺樂弛朕甚閔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紬績
日分率應水德之勝今日順夏至黄鍾為宫林鍾為徴
太簇為商南吕為羽姑洗為角自是以後氣復正羽聲
復清名復正變以至子日當冬至則隂陽離合之道行
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
[616-78a]
年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

 
 
 
 
 
 
[616-78b]
 
 
 
 
 
 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六百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