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-明-賀復徵 (master)


[40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九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徵 編
論十八
  葬論宋司馬光/
葬者藏也孝子不忍其親之暴露故歛而藏之齎送不
必厚厚者有損無益古人論之詳矣今人葬不厚於古
而拘於隂陽禁忌則甚焉古者雖卜宅卜日盖先謀人
[409-1b]
事之便然後質諸蓍龜庶無後艱耳無常地與常日也
今之𦵏書乃相山川岡畆之形勢考歳月日時之支干
以為子孫貴賤貧富夀夭賢愚皆繋焉非此地非此時
不可葬也舉世惑而信之於是喪親者徃徃久而不葬
問之曰歳月未利也又曰未有吉地也又曰遊官逺方
未得歸也又曰貧未能辦𦵏具也至有終身累世而不
葬遂棄失尸柩不知其處者嗚呼可不令人深歎愍哉
人所貴於身後有子孫者為能藏其形骸也其所為乃
[409-2a]
如是曷若無子孫死於道路猶有仁者見而殣之耶先
王制禮𦵏期逺不過七月今世著令自王公以下皆三
月而葬又禮未𦵏不變服食粥居倚廬哀親之未有所
歸也既𦵏然後漸有變除今之人背禮違法未葬而除
喪從宦四方食稻衣錦飲酒作樂其心安乎人之貴賤
貧富夀天繋於天賢愚繋於人固無闗預於𦵏就使皆
如葬師之言為人子者方當哀窮之際何忍不顧其親
之暴露乃欲自營福利耶昔者吾諸祖之𦵏也家甚貧
[409-2b]
不能具棺槨自太尉公而下始有棺槨然金銀珠玉之
物未嘗以錙銖入於壙中将𦵏太尉公族人皆曰葬者
家之大事奈何不詢隂陽此必不可吾兄伯康無如之
何乃曰詢於隂陽則可矣安得良葬師而詢之族人曰
通村有張生者良師也數縣皆用之兄乃召張生許以
錢二萬張生野夫也世為𦵏師為野人葬所得不過千
錢聞之大喜兄曰汝能用吾言吾俾爾葬不用吾言将
求它師張師曰惟命是聽於是兄自以已意處歳月日
[409-3a]
時及壙之淺深廣狹道路所從出皆取便於事者使張
生以𦵏書縁餙之曰大吉以示族人皆恱無違異者今
吾兄年七十九以列卿致仕吾年六十六忝備侍從宗
族之從仕者二十有三人視它人之謹用𦵏書未必勝
吾家也前年吾妻死棺成而歛装辦而行壙成而葬未
嘗以一言詢隂陽家迄今亦無他故吾嘗疾隂陽家立
邪説以惑衆為世患於□家尤甚頃為諫官嘗奏乞禁
天下𦵏書當時執政莫以為意今著兹論庶俾後之子
[409-3b]
孫𦵏必以時欲知𦵏具之不必厚視吾祖欲知𦵏書之
不足信視吾家元豐七年正月日具官司馬光述
  辨惑論石介/
吾聞天地間必然無者有三無神仙無黄金術無佛然
此三者舉世人皆惑之以為必有故甘心樂死而求之
然吾以為必無者吾有以知之大凡窮天下而奉之者
一人也莫崇於一人莫貴扵一人無求不得其欲無取
不得其志天地兩間茍所有者惟不索焉索之莫不獲
[409-4a]
也秦始皇之求為仙漢武帝之求為黄金蕭武帝之求
為佛勤已至矣而秦始皇帝逺逰死蕭武帝餓死漢武
帝鑄金不成死推是而言吾知必無神仙也必無佛也
必無黄金術也
  子思論蘇軾/
昔者夫子之文章非有意於為文是以未嘗立論也所
可得而言者唯其歸於至當斯以為聖人而已矣天子
之道可由而不可知可言而不可議此其不爭為區區
[409-4b]
之論以開是非之端是以獨得不廢以與天下後世為
仁義禮樂之主夫子既沒諸子之欲為書以傳扵後世
者其意皆存乎為文汲汲乎惟恐其汨沒而莫吾知也
是故皆喜立論論立而爭起自孟子之後至於荀卿揚
雄皆務為相攻之說其餘不足數者紛紜於天下嗟夫
夫子之道不幸而有老𣆀莊周楊朱墨翟田駢慎到申
不害韓非之徒各持其私說以攻乎其外天下方将惑
之而未知其所適從奈何其弟子門人又内自相攻而
[409-5a]
不决千載之後學者愈衆而夫子之道益晦而不明者
由此之故歟昔三子之爭起扵孟子孟子曰人之性善
是以荀子曰人之性惡而揚子又曰人之性善惡混孟
子既已據其善是故荀子不得不出於惡人之性有善
惡而已二子既已據之是以揚子亦不得不出於善惡
混也為論不求其精而務以為異於人則紛紛之說未
可以知其所止且夫夫子未嘗言性也盖亦嘗言之矣
而未有必然之論也孟子之所謂性善者皆出於其師
[409-5b]
子思之書子思之書皆聖人之微言篤論孟子得之而
不善用之能言其道而不知其所以為言之名舉天下
之大而必之以性善之論昭昭乎自以為的於天下使
天下之過者莫不欲援弓而射之故夫二子之為異論
者皆孟子之過也若夫子思之論則不然曰天婦之愚
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
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聖
人之道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
[409-6a]
知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是以極天下無不可學而極
乎聖人之所不能知是以學者不知其所窮夫如是則
惻隱足以為仁而仁不止於惻隠羞惡足以為義而義
不止於羞惡此不亦孟子之所以為性善之論歟子思
論聖人之道出於天下之所能行而孟子論天下之人
皆可以行聖人之道此無以異者而子思取必於聖人
之道孟子取必於天下之人故夫後世之異議皆出於
孟子而子思之論天下皆是而莫或非焉然後知子思
[409-6b]
之善為論也
  韓非論蘇軾/
聖人之所為惡夫異端盡力而排之者非異端之能亂
天下而天下之亂所由出也昔周之衰有老𣆀荘周列
禦冦之徒更為虛無淡泊之言而治其倡狂浮㳺之說
紛紜顛倒而卒歸於無有由其道者蕩然莫得其當是
以忘乎富貴之樂而齊乎死生之分此不得志于天下
髙世逺舉之人所以放心而無憂雖非聖人之道而其
[409-7a]
用意固亦無惡於天下自老𣆀之死百餘年有商鞅韓
非著書言治天下無若刑名之賢及秦用之終於勝廣
之亂教化不足而法有餘秦以不祀而天下被其毒後
世之學者知申韓之罪而不知老𣆀莊周之使然何者
仁義之道起於夫婦父兄子弟相愛之間而禮法刑政
之原出於君臣上下相忌之際相愛則有所不忍相忌
則有所不敢不敢與不忍之心合而後聖人之道得存
乎其中今老𣆀荘周論君臣父子之間汎汎乎若萍遊
[409-7b]
乎江湖而適相值也夫是以父不足愛而君不足忌不
忌其君不愛其父則仁不足以懐義不足以勸禮樂不
足以化此四者皆不足用而欲置天下於無有夫無有
豈誠足以治天下哉商鞅韓非求為其說而不得得其
所以輕天下而齊萬物之術是以敢為殘忍而無疑今
夫不忍殺人而不足以為仁而仁亦不足以治民則是
殺人不足以為不仁而不仁亦不足以亂天下如此則
舉天下惟吾之所為刀鋸斧鉞何施而不可昔者夫子
[409-8a]
未嘗一日易其言雖天下之小物亦莫不有所畏今其
視天下𦕈然若不足為者此其所以輕殺人歟太史遷
曰申子卑卑施於名實韓子引䋲墨切事情明是非其
極慘覈少恩皆原扵道德之意嘗讀而思之事固有不
相謀而相感者莊老之後其禍為申韓由三代之衰至
於今凡所以亂聖人之道者其弊固已多矣而未知其
所終奈何其不為之所哉
  揚雄論蘇軾/
[409-8b]
昔之為性論者多矣而不能定于一始孟子以為善而
荀子以為惡揚子以為善惡混而韓愈者又取夫三子
之說而折之以孔子之論離性以為三品曰中人可以
上下而上智與下愚不移以為三子者皆出乎其中而
遺其上下而天下之所是者於愈之說多焉嗟夫是未
知乎所謂性者而以夫才者言之夫性與才相近而不
同其别不啻若白黑之異也聖人之所與小人共之而
皆不能逃焉是真所謂性也而其才固将有所不同今
[409-9a]
夫木得土而後生雨露風氣之所養暢然而遂茂者是
木之所同也性也而至于堅者為轂柔者為輪大者為
楹小者為桷桷之不可以為楹輪之不可以為轂是豈
其性之罪耶天下之言性者皆雜乎才而言之是以紛
紛而不能一也孔子之所謂中人可以上下而上智與
下愚不移者是論其才也而至於言性則未嘗斷其善
惡曰性相近也習相逺也而已韓愈之說則又有甚者
離性以為情而合才以為性是故其論終莫能通彼以
[409-9b]
為性者果泊然而無為耶則不當復有善惡之説茍性
而有善惡也則夫所謂情者乃吾所謂性也人生而莫
不有飢寒之患牝牡之欲今告乎人曰饑而食渴而飲
男女之欲不出於人之性也可乎是天下知其不可也
聖人無是無由以為聖而小人無是無由以為惡聖人
以其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御之而之乎善小人以是
七者御之而之乎惡由此觀之則夫善惡者性之所能
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也且夫言性者安以其善惡為哉
[409-10a]
雖然揚雄之論則固已近之矣曰人之性善惡混修
其善則為善修其惡則為惡此其所以為異者惟其
不知性之不能以有夫善惡之論而以為善惡之皆
出乎性也而已夫太古之初本非有善惡之論唯天
下之所同安者聖人指以為善而一人之所獨樂者
則名以為惡天下之人固將即其所樂而行之孰知
夫聖人唯其一人之獨樂不能勝天下之所同安是
以有善惡之辨而諸子之意将以善惡為聖人之私
[409-10b]
説也不巳疎乎而韓愈又欲以書傳之所聞一人之
事迹而折夫三子之論區區乎以后稷之岐嶷文王
之不勤瞽鯀管蔡之迹而明之夫聖人之論性也将
以盡萬物之理與衆人之所共知者以折天下之疑
而韓愈乃欲以一人之才定天下之性且其言曰今
日言性者皆雜乎佛老則是愈之説以為性之無與
乎情而喜怒哀樂皆非性者是愈流入於佛老而不
自知也
[409-11a]
  王衍論蘇轍/
聖人之所以御物者三道一也禮二也刑三也易曰形
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禮與刑皆器也孔子
生於周末内與門弟子言外與諸侯大夫言言及於道
者盖寡也非不能言謂道之不可以輕授人也盖嘗言
之矣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夫道以無為體而入於羣
有在仁而非仁在義而非義在禮而非禮在智而非智
惟其非形器也故目不可以視而見耳不可以聽而知
[409-11b]
惟君子得之於心以之御物應變無方而不失其正則
所謂時中也小人不知而竊其名與物相遇輙捐理而
徇欲則所謂無忌憚也故孔子不以道語人其所以語
人者必以禮禮者器也而孔子必以教人非吝之也盖
曰君子上逹小人下逹君子由禮以逹其道而小人由
禮以逹其器由禮以逹道則自得而不眩由禮以逹噐
則有守而不狂此孔子之所以寡言道而言禮也若其
下者視之以禮而不格然後待之以刑辟三者具而聖
[409-12a]
人之所以御物者盡矣三代已逺漢之儒者雖不聞道
而猶能守禮故在朝廷則危言在鄉黨則危行皆不失
其正至魏武始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魏文始慕通逹
而天下賤守節相承不已而虛無放蕩之論盈扵朝野
謝安叔姪導其源阮籍父子漲其流而王衍兄弟卒以
亂天下要其終皆以濟邪佞成淫慾惡禮法之繩其奸
也故蔑棄禮法而以道自命天下小人便之君臣奢縱
於上男女淫泆於下風俗大壞至於中原為墟而不悟
[409-12b]
王導謝安江東之賢臣也王導無禮於成帝而不知懼
謝安作樂扵期喪而不受教則廢禮慕道之俗然矣東
晉以來天下學者分而為南北南方簡約得其精華北
方深蕪窮其枝葉至唐始以義疏通南北之異雖未聞
聖人之大道而形器之說備矣上自郊廟朝廷之儀下
至冠昏喪祭之法何所不取於此然以其不言道也故
學者小之於是捨之而求道㝠㝠而不可得也則至於
禮樂度數之間字書形聲之際無不指以為道之極然
[409-13a]
反而察其所以施於世者内則讒諛以求進外則聚歛
以求售廢端良聚茍合杜忠言之門闢邪說之路而皆
以詩書文餙其偽要之與王衍無異嗚呼世無孔孟使
楊墨塞路而莫之闢吾則罪人爾矣
  禮論王安石/
嗚呼荀卿之不知禮也其言曰聖人化性而起偽吾是
以知其不知禮也知禮者貴乎知禮之意而荀卿盛稱
其法度節奏之美至於言化則以為偽也亦烏知禮之
[409-13b]
意哉故禮始於天而成於人知天而不知人則野知人
而不知天則偽聖人惡其野而疾其偽以是禮興焉今
荀卿以謂聖人之化性為起偽則是不知天之過也然
彼亦有見而云爾凡為禮者必詘其放傲之心逆其嗜
欲之性莫不欲逸而為尊者勞莫不欲得而為長者譲
擎跽曲拳以見其恭夫民之於此豈皆有樂之之心哉
患上之惡已而隨之以刑也故荀卿以為特刼之法度
之威而為之於外爾此亦不思之過也夫斷木而為之
[409-14a]
器服馬而為之駕此非生而能者也故必削之以斧斤
直之以繩墨圓之以規而方之以矩束聮膠漆之而後
器適於用焉前之以銜勒之制後之以鞭䇿之威馳驟
舒疾無得自放而一聽於人而後馬適於駕焉由是觀
之莫不刼之於外而服之以力者也然聖人捨木而不
為器捨馬而不為駕者固亦因其天資之材也今人生
而有嚴父愛母之心聖人因其性之欲而為之制焉故
其制雖有以強人而乃以順其性之欲也聖人茍不為
[409-14b]
之禮則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此亦可謂
失其性也得性者以為偽則失其性者乃可以為真乎
此荀卿之所以為不思也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欲
䋲之以尊卑而節之以揖讓則彼有趨於深山大麓而
走耳雖畏之以威而馴之以化其可服邪以謂天性無
是而可以化之使偽耶則狙猿亦可使為禮矣故曰禮
始於天而成於人天則無是而人欲為之者舉天下之
物吾盖未之見也
[409-15a]
  正友論唐庚/
庾公之斯以朋友之故廢君命而君子不以為私叩輪
去金發虛夫以塞責而君子不以為欺酈况之說其友
也其言甚甘而君子不以為險其友為之堕肱隕首覆
宗絶祀而君子不以為忍知此二義然後可以言友矣
方漢之時吕禄之權為如何其宗族親黨日夜相與思
慮計議者為如何國家社禝宗廟之勢為如何而父又
刼質其急為如何又安得舍所重以全所輕則以計刼
[409-15b]
之也固宜彼子濯孺子之事豈至是耶以區區之鄭固
非衛之所以存亡而區區之子濯孺子又非鄭之所以
強弱敵去而追之兹又國事之區區者而彎弓於其友
則在名義為至重此孟子所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勢
也何得以吕禄比之夫莫重於金莫輕於羽此雖三尺
之童足以知之至于輕重之中又有輕重焉則非通孟
子者不能權之矣孟子之書世未有通之者故漢魏之
臣如蘇章于禁之徒皆以得已之事親誅其友猶復毅
[409-16a]
然自謂忠於朝廷而世亦莫知其為天下之至惡自是
而後一變而相證再變而相告三變而至相誣衊也豈
不愈惑哉嗚呼名教之事聖賢談之盡矣患不深考爾
君使已誅其友則如之何曰審之禍大則誅之餘者可
救則救之可贖而贖之無罪者辨之不可則辭於君要
之不可以執戈友為不善則如之何曰審之禍大則誅
之其次痛責而力正之不從則去之其小者則忠告之
不從則已終不可棄也夫上則善其君下則善其友使
[409-16b]
君臣朋友之間無不滿焉者豈非人之所欲哉不幸而
至於此則古人所以處之者亦有道矣而論者不察以
君臣為公指朋友謂之私何其不思之甚歟孔子曰以
孝事君則忠曾子曰朋友不信非孝也是相生法也何
名為私乎父子兄弟出於天君臣夫婦朋友出於人而
父子兄弟夫婦主恩君臣朋友主義則五教之中近於
君臣者唯朋友為然故欲知人臣之忠者必於朋友焉
觀之寧有賊害其友而能忠於所事者乎是物理之必
[409-17a]
不然者矣以公心處之何適而非公茍私矣則君臣父
子夫婦長㓜皆私也寧獨友哉嗟夫教之所自出者三
而世闕其一曰師其所以為教者五而抑其一曰友
 
 
 
 
 
[409-17b]
 
 
 
 
 
 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九
[409-18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九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徵 編
論十八
  葬論宋司馬光/
葬者藏也孝子不忍其親之暴露故歛而藏之齎送不
必厚厚者有損無益古人論之詳矣今人葬不厚於古
而拘於隂陽禁忌則甚焉古者雖卜宅卜日盖先謀人
[409-18b]
事之便然後質諸蓍龜庶無後艱耳無常地與常日也
今之𦵏書乃相山川岡畆之形勢考歳月日時之支干
以為子孫貴賤貧富夀夭賢愚皆繋焉非此地非此時
不可葬也舉世惑而信之於是喪親者徃徃久而不葬
問之曰歳月未利也又曰未有吉地也又曰遊官逺方
未得歸也又曰貧未能辦𦵏具也至有終身累世而不
葬遂棄失尸柩不知其處者嗚呼可不令人深歎愍哉
人所貴於身後有子孫者為能藏其形骸也其所為乃
[409-19a]
如是曷若無子孫死於道路猶有仁者見而殣之耶先
王制禮𦵏期逺不過七月今世著令自王公以下皆三
月而葬又禮未𦵏不變服食粥居倚廬哀親之未有所
歸也既𦵏然後漸有變除今之人背禮違法未葬而除
喪從宦四方食稻衣錦飲酒作樂其心安乎人之貴賤
貧富夀天繋於天賢愚繋於人固無闗預於𦵏就使皆
如葬師之言為人子者方當哀窮之際何忍不顧其親
之暴露乃欲自營福利耶昔者吾諸祖之𦵏也家甚貧
[409-19b]
不能具棺槨自太尉公而下始有棺槨然金銀珠玉之
物未嘗以錙銖入於壙中将𦵏太尉公族人皆曰葬者
家之大事奈何不詢隂陽此必不可吾兄伯康無如之
何乃曰詢於隂陽則可矣安得良葬師而詢之族人曰
通村有張生者良師也數縣皆用之兄乃召張生許以
錢二萬張生野夫也世為𦵏師為野人葬所得不過千
錢聞之大喜兄曰汝能用吾言吾俾爾葬不用吾言将
求它師張師曰惟命是聽於是兄自以已意處歳月日
[409-20a]
時及壙之淺深廣狹道路所從出皆取便於事者使張
生以𦵏書縁餙之曰大吉以示族人皆恱無違異者今
吾兄年七十九以列卿致仕吾年六十六忝備侍從宗
族之從仕者二十有三人視它人之謹用𦵏書未必勝
吾家也前年吾妻死棺成而歛装辦而行壙成而葬未
嘗以一言詢隂陽家迄今亦無他故吾嘗疾隂陽家立
邪説以惑衆為世患於□家尤甚頃為諫官嘗奏乞禁
天下𦵏書當時執政莫以為意今著兹論庶俾後之子
[409-20b]
孫𦵏必以時欲知𦵏具之不必厚視吾祖欲知𦵏書之
不足信視吾家元豐七年正月日具官司馬光述
  辨惑論石介/
吾聞天地間必然無者有三無神仙無黄金術無佛然
此三者舉世人皆惑之以為必有故甘心樂死而求之
然吾以為必無者吾有以知之大凡窮天下而奉之者
一人也莫崇於一人莫貴扵一人無求不得其欲無取
不得其志天地兩間茍所有者惟不索焉索之莫不獲
[409-21a]
也秦始皇之求為仙漢武帝之求為黄金蕭武帝之求
為佛勤已至矣而秦始皇帝逺逰死蕭武帝餓死漢武
帝鑄金不成死推是而言吾知必無神仙也必無佛也
必無黄金術也
  子思論蘇軾/
昔者夫子之文章非有意於為文是以未嘗立論也所
可得而言者唯其歸於至當斯以為聖人而已矣天子
之道可由而不可知可言而不可議此其不爭為區區
[409-21b]
之論以開是非之端是以獨得不廢以與天下後世為
仁義禮樂之主夫子既沒諸子之欲為書以傳扵後世
者其意皆存乎為文汲汲乎惟恐其汨沒而莫吾知也
是故皆喜立論論立而爭起自孟子之後至於荀卿揚
雄皆務為相攻之說其餘不足數者紛紜於天下嗟夫
夫子之道不幸而有老𣆀莊周楊朱墨翟田駢慎到申
不害韓非之徒各持其私說以攻乎其外天下方将惑
之而未知其所適從奈何其弟子門人又内自相攻而
[409-22a]
不决千載之後學者愈衆而夫子之道益晦而不明者
由此之故歟昔三子之爭起扵孟子孟子曰人之性善
是以荀子曰人之性惡而揚子又曰人之性善惡混孟
子既已據其善是故荀子不得不出於惡人之性有善
惡而已二子既已據之是以揚子亦不得不出於善惡
混也為論不求其精而務以為異於人則紛紛之說未
可以知其所止且夫夫子未嘗言性也盖亦嘗言之矣
而未有必然之論也孟子之所謂性善者皆出於其師
[409-22b]
子思之書子思之書皆聖人之微言篤論孟子得之而
不善用之能言其道而不知其所以為言之名舉天下
之大而必之以性善之論昭昭乎自以為的於天下使
天下之過者莫不欲援弓而射之故夫二子之為異論
者皆孟子之過也若夫子思之論則不然曰天婦之愚
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
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聖
人之道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
[409-23a]
知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是以極天下無不可學而極
乎聖人之所不能知是以學者不知其所窮夫如是則
惻隱足以為仁而仁不止於惻隠羞惡足以為義而義
不止於羞惡此不亦孟子之所以為性善之論歟子思
論聖人之道出於天下之所能行而孟子論天下之人
皆可以行聖人之道此無以異者而子思取必於聖人
之道孟子取必於天下之人故夫後世之異議皆出於
孟子而子思之論天下皆是而莫或非焉然後知子思
[409-23b]
之善為論也
  韓非論蘇軾/
聖人之所為惡夫異端盡力而排之者非異端之能亂
天下而天下之亂所由出也昔周之衰有老𣆀荘周列
禦冦之徒更為虛無淡泊之言而治其倡狂浮㳺之說
紛紜顛倒而卒歸於無有由其道者蕩然莫得其當是
以忘乎富貴之樂而齊乎死生之分此不得志于天下
髙世逺舉之人所以放心而無憂雖非聖人之道而其
[409-24a]
用意固亦無惡於天下自老𣆀之死百餘年有商鞅韓
非著書言治天下無若刑名之賢及秦用之終於勝廣
之亂教化不足而法有餘秦以不祀而天下被其毒後
世之學者知申韓之罪而不知老𣆀莊周之使然何者
仁義之道起於夫婦父兄子弟相愛之間而禮法刑政
之原出於君臣上下相忌之際相愛則有所不忍相忌
則有所不敢不敢與不忍之心合而後聖人之道得存
乎其中今老𣆀荘周論君臣父子之間汎汎乎若萍遊
[409-24b]
乎江湖而適相值也夫是以父不足愛而君不足忌不
忌其君不愛其父則仁不足以懐義不足以勸禮樂不
足以化此四者皆不足用而欲置天下於無有夫無有
豈誠足以治天下哉商鞅韓非求為其說而不得得其
所以輕天下而齊萬物之術是以敢為殘忍而無疑今
夫不忍殺人而不足以為仁而仁亦不足以治民則是
殺人不足以為不仁而不仁亦不足以亂天下如此則
舉天下惟吾之所為刀鋸斧鉞何施而不可昔者夫子
[409-25a]
未嘗一日易其言雖天下之小物亦莫不有所畏今其
視天下𦕈然若不足為者此其所以輕殺人歟太史遷
曰申子卑卑施於名實韓子引䋲墨切事情明是非其
極慘覈少恩皆原扵道德之意嘗讀而思之事固有不
相謀而相感者莊老之後其禍為申韓由三代之衰至
於今凡所以亂聖人之道者其弊固已多矣而未知其
所終奈何其不為之所哉
  揚雄論蘇軾/
[409-25b]
昔之為性論者多矣而不能定于一始孟子以為善而
荀子以為惡揚子以為善惡混而韓愈者又取夫三子
之說而折之以孔子之論離性以為三品曰中人可以
上下而上智與下愚不移以為三子者皆出乎其中而
遺其上下而天下之所是者於愈之說多焉嗟夫是未
知乎所謂性者而以夫才者言之夫性與才相近而不
同其别不啻若白黑之異也聖人之所與小人共之而
皆不能逃焉是真所謂性也而其才固将有所不同今
[409-26a]
夫木得土而後生雨露風氣之所養暢然而遂茂者是
木之所同也性也而至于堅者為轂柔者為輪大者為
楹小者為桷桷之不可以為楹輪之不可以為轂是豈
其性之罪耶天下之言性者皆雜乎才而言之是以紛
紛而不能一也孔子之所謂中人可以上下而上智與
下愚不移者是論其才也而至於言性則未嘗斷其善
惡曰性相近也習相逺也而已韓愈之說則又有甚者
離性以為情而合才以為性是故其論終莫能通彼以
[409-26b]
為性者果泊然而無為耶則不當復有善惡之説茍性
而有善惡也則夫所謂情者乃吾所謂性也人生而莫
不有飢寒之患牝牡之欲今告乎人曰饑而食渴而飲
男女之欲不出於人之性也可乎是天下知其不可也
聖人無是無由以為聖而小人無是無由以為惡聖人
以其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御之而之乎善小人以是
七者御之而之乎惡由此觀之則夫善惡者性之所能
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也且夫言性者安以其善惡為哉
[409-27a]
雖然揚雄之論則固已近之矣曰人之性善惡混修
其善則為善修其惡則為惡此其所以為異者惟其
不知性之不能以有夫善惡之論而以為善惡之皆
出乎性也而已夫太古之初本非有善惡之論唯天
下之所同安者聖人指以為善而一人之所獨樂者
則名以為惡天下之人固將即其所樂而行之孰知
夫聖人唯其一人之獨樂不能勝天下之所同安是
以有善惡之辨而諸子之意将以善惡為聖人之私
[409-27b]
説也不巳疎乎而韓愈又欲以書傳之所聞一人之
事迹而折夫三子之論區區乎以后稷之岐嶷文王
之不勤瞽鯀管蔡之迹而明之夫聖人之論性也将
以盡萬物之理與衆人之所共知者以折天下之疑
而韓愈乃欲以一人之才定天下之性且其言曰今
日言性者皆雜乎佛老則是愈之説以為性之無與
乎情而喜怒哀樂皆非性者是愈流入於佛老而不
自知也
[409-28a]
  王衍論蘇轍/
聖人之所以御物者三道一也禮二也刑三也易曰形
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禮與刑皆器也孔子
生於周末内與門弟子言外與諸侯大夫言言及於道
者盖寡也非不能言謂道之不可以輕授人也盖嘗言
之矣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夫道以無為體而入於羣
有在仁而非仁在義而非義在禮而非禮在智而非智
惟其非形器也故目不可以視而見耳不可以聽而知
[409-28b]
惟君子得之於心以之御物應變無方而不失其正則
所謂時中也小人不知而竊其名與物相遇輙捐理而
徇欲則所謂無忌憚也故孔子不以道語人其所以語
人者必以禮禮者器也而孔子必以教人非吝之也盖
曰君子上逹小人下逹君子由禮以逹其道而小人由
禮以逹其器由禮以逹道則自得而不眩由禮以逹噐
則有守而不狂此孔子之所以寡言道而言禮也若其
下者視之以禮而不格然後待之以刑辟三者具而聖
[409-29a]
人之所以御物者盡矣三代已逺漢之儒者雖不聞道
而猶能守禮故在朝廷則危言在鄉黨則危行皆不失
其正至魏武始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魏文始慕通逹
而天下賤守節相承不已而虛無放蕩之論盈扵朝野
謝安叔姪導其源阮籍父子漲其流而王衍兄弟卒以
亂天下要其終皆以濟邪佞成淫慾惡禮法之繩其奸
也故蔑棄禮法而以道自命天下小人便之君臣奢縱
於上男女淫泆於下風俗大壞至於中原為墟而不悟
[409-29b]
王導謝安江東之賢臣也王導無禮於成帝而不知懼
謝安作樂扵期喪而不受教則廢禮慕道之俗然矣東
晉以來天下學者分而為南北南方簡約得其精華北
方深蕪窮其枝葉至唐始以義疏通南北之異雖未聞
聖人之大道而形器之說備矣上自郊廟朝廷之儀下
至冠昏喪祭之法何所不取於此然以其不言道也故
學者小之於是捨之而求道㝠㝠而不可得也則至於
禮樂度數之間字書形聲之際無不指以為道之極然
[409-30a]
反而察其所以施於世者内則讒諛以求進外則聚歛
以求售廢端良聚茍合杜忠言之門闢邪說之路而皆
以詩書文餙其偽要之與王衍無異嗚呼世無孔孟使
楊墨塞路而莫之闢吾則罪人爾矣
  禮論王安石/
嗚呼荀卿之不知禮也其言曰聖人化性而起偽吾是
以知其不知禮也知禮者貴乎知禮之意而荀卿盛稱
其法度節奏之美至於言化則以為偽也亦烏知禮之
[409-30b]
意哉故禮始於天而成於人知天而不知人則野知人
而不知天則偽聖人惡其野而疾其偽以是禮興焉今
荀卿以謂聖人之化性為起偽則是不知天之過也然
彼亦有見而云爾凡為禮者必詘其放傲之心逆其嗜
欲之性莫不欲逸而為尊者勞莫不欲得而為長者譲
擎跽曲拳以見其恭夫民之於此豈皆有樂之之心哉
患上之惡已而隨之以刑也故荀卿以為特刼之法度
之威而為之於外爾此亦不思之過也夫斷木而為之
[409-31a]
器服馬而為之駕此非生而能者也故必削之以斧斤
直之以繩墨圓之以規而方之以矩束聮膠漆之而後
器適於用焉前之以銜勒之制後之以鞭䇿之威馳驟
舒疾無得自放而一聽於人而後馬適於駕焉由是觀
之莫不刼之於外而服之以力者也然聖人捨木而不
為器捨馬而不為駕者固亦因其天資之材也今人生
而有嚴父愛母之心聖人因其性之欲而為之制焉故
其制雖有以強人而乃以順其性之欲也聖人茍不為
[409-31b]
之禮則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此亦可謂
失其性也得性者以為偽則失其性者乃可以為真乎
此荀卿之所以為不思也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欲
䋲之以尊卑而節之以揖讓則彼有趨於深山大麓而
走耳雖畏之以威而馴之以化其可服邪以謂天性無
是而可以化之使偽耶則狙猿亦可使為禮矣故曰禮
始於天而成於人天則無是而人欲為之者舉天下之
物吾盖未之見也
[409-32a]
  正友論唐庚/
庾公之斯以朋友之故廢君命而君子不以為私叩輪
去金發虛夫以塞責而君子不以為欺酈况之說其友
也其言甚甘而君子不以為險其友為之堕肱隕首覆
宗絶祀而君子不以為忍知此二義然後可以言友矣
方漢之時吕禄之權為如何其宗族親黨日夜相與思
慮計議者為如何國家社禝宗廟之勢為如何而父又
刼質其急為如何又安得舍所重以全所輕則以計刼
[409-32b]
之也固宜彼子濯孺子之事豈至是耶以區區之鄭固
非衛之所以存亡而區區之子濯孺子又非鄭之所以
強弱敵去而追之兹又國事之區區者而彎弓於其友
則在名義為至重此孟子所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勢
也何得以吕禄比之夫莫重於金莫輕於羽此雖三尺
之童足以知之至于輕重之中又有輕重焉則非通孟
子者不能權之矣孟子之書世未有通之者故漢魏之
臣如蘇章于禁之徒皆以得已之事親誅其友猶復毅
[409-33a]
然自謂忠於朝廷而世亦莫知其為天下之至惡自是
而後一變而相證再變而相告三變而至相誣衊也豈
不愈惑哉嗚呼名教之事聖賢談之盡矣患不深考爾
君使已誅其友則如之何曰審之禍大則誅之餘者可
救則救之可贖而贖之無罪者辨之不可則辭於君要
之不可以執戈友為不善則如之何曰審之禍大則誅
之其次痛責而力正之不從則去之其小者則忠告之
不從則已終不可棄也夫上則善其君下則善其友使
[409-33b]
君臣朋友之間無不滿焉者豈非人之所欲哉不幸而
至於此則古人所以處之者亦有道矣而論者不察以
君臣為公指朋友謂之私何其不思之甚歟孔子曰以
孝事君則忠曾子曰朋友不信非孝也是相生法也何
名為私乎父子兄弟出於天君臣夫婦朋友出於人而
父子兄弟夫婦主恩君臣朋友主義則五教之中近於
君臣者唯朋友為然故欲知人臣之忠者必於朋友焉
觀之寧有賊害其友而能忠於所事者乎是物理之必
[409-34a]
不然者矣以公心處之何適而非公茍私矣則君臣父
子夫婦長㓜皆私也寧獨友哉嗟夫教之所自出者三
而世闕其一曰師其所以為教者五而抑其一曰友
 
 
 
 
 
[409-34b]
 
 
 
 
 
 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