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-明-賀復徵 (master)


[08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八十四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徴 編
上書十九
  上太祖高皇帝書明葉居升/
臣歴觀漢晉唐宋之世皆有災異之變始因刑政失宜
賢愚倒置遂致紀綱不振或政失於權臣或勢移於方
鎮患不生於女禍則困於敵國上下偷安茍延嵗月諫
[084-1b]
書屢上曽莫之省天變於上而不知戒人怨於下而不
知恤天下已壊而莫能救也臣每讀史至於其間未嘗
不切齒熱中不止太息而已迄元之季天人厭亂既極
天命真人以聖神文武之資掃除亂畧四海英雄坐致
闕下沙漠之徼㒺不臣服方宵衣旰食以圖雍熈之治
凡漢晉唐宋之失今皆無有然而天變於上以致日月
星辰失叙或者鑑觀前世之失矯枉其弊而又太過者
歟漢賈山有言曰忠臣之事君也言切直則不用而身
[084-2a]
危不切直則不可以明道明主之所急聞忠臣之所以
䝉死而竭之也臣今有芻蕘之言雖未足以明道敢切
直言之庻盡忠臣事明主之心乎臣聞王者之心上通
乎天王者之動上應乎天審天下之治否者則求其端
於王而已天之陰陽五行日月星辰其可見也使陰陽
交和五行順序日月星辰得其常天下雖未善治謂之
治焉可也陰陽錯繆五行不得其序日月星辰不得其
行天下雖無事謂之不治可也稽之天道察之人事而
[084-2b]
後可以驗治亂之實矣臣觀當今之事太過者有三曰
分封太侈也曰用刑太繁也曰求治太速也何以明之
日者君之象也月者臣之象也五星者卿士庻人之象
也臣愚不知星術姑以所聞於經傳并摭前世已行之
得失者論之詩曰彼月而食則維其常陰盛陽微則爲
不善矣今日刑於月猶之可也而曰日月相刑者則月
敢抗於日臣敢抗於君矣切觀主上之有天下掃除羣
雄如踣草芥包絡豪傑如臂使指今公卿大臣數十萬
[084-3a]
之衆戰必勝攻必取者朝廷遣一介之使召之則拱手
聽命無敢後時况敢有抗衡者乎傳曰都城過百雉國
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
之一使上下等差各有定制上得以兼乎下下不得以
兼乎上蓋所以強幹弱枝以遏亂原而崇治本也國家
裂土分封使諸王各有分地以樹蕃屏以復古制蓋懲
宋元孤立宗室不競之弊也然而秦晉燕齊梁楚吳閩
諸國各盡其地而封之都城宫室之制廣狹大小亞於
[084-3b]
天子之都賜之以甲兵衛士之盛臣恐數世之後尾大
不掉然後削其地而奪之權則起其怨如漢之七國晉
之諸王否則恃險爭衡否則擁衆入朝甚則縁間而起
防之無及也此皇天眷顧之甚或者譴告以相刑之象
歟今議者曰諸王皆天子親子也皆皇太子親骨肉也
分地雖廣制度雖侈所謂犬牙相制盤石之宗天下服
其強耳豈有抗衡之理也書曰列爵惟五分土惟三今
王亦爵也漢謂諸侯王亦不過三分之位耳禮莫大於
[084-4a]
分使王侯之國與京畿同則爲列國矣尚有君臣之分
乎今秦晉燕齊梁楚吳閩諸國皆連帶數十城而復優
之以制假之以兵議者何不摭漢晉之事以觀之乎孝
景皇帝漢高皇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
兄弟子孫也當時一削其地則遽搆兵西向晉之諸王
皆武帝之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擁兵以危王室遂
成五胡雲擾之患由此言之分封踰制禍患立生援古
證今昭昭然矣此臣所以爲太過者歟昔賈誼勸漢文
[084-4b]
帝早分諸國之地空之以待諸王子孫謂力少則易使
以義國小則無邪心向使文帝盡從誼之所言則必無
七國之禍願及諸王未之國之先節其都邑之制減其
衛兵限其疆理亦以待封諸王之子孫此制一定然後
諸王有聖賢之德行者入爲輔相其餘世爲藩輔可以
與國同休世世無窮矣割一時之恩以制萬世之利以
消天變以安社稷天下幸甚臣又觀歴代開國之君未
有不以尚德緩刑而結於民心亦未有不以專事刑罰而
[084-5a]
失民心國祚長短悉由於此三代秦漢隋唐享國之數
具在方冊昭然可觀其故何也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
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
正辭禁民爲非曰義此可以見天地好生之心與聖人
守位之道矣然而禁民爲非之義特居於末者明不得
已而用刑而不專任刑罰也古者斷死刑天子爲之撤
樂減膳而寓慘怛之意於其間誠以天生斯民立之司
牧而教養之俱欲其並生於天地之間也不幸而不率
[084-5b]
教者入於其中則不得不刑之耳故其仁愛之篤浹於
民之肌膚淪於民之骨髓民思其德愈久而不忘故其
子孫享國久遠者六七百年近者亦三四百年豈偶然
而已哉今議者曰宋元中葉之後紀綱不振專事姑息
賞罰無章以致亡滅此行小仁而滅大義雖有其位而
不能守之主上所以痛懲其弊而矯枉之者也故制不
宥之刑權神變之法使人知懼而莫測其端也臣聞開
基之主垂範百世一動一靜必合凖繩使子孫有所持
[084-6a]
守况刑者民之司命可不慎歟夫刑罰貴乎得中過與
不及皆非天討有罪之意也使刑政不立而強暴得以
相陵則國非其國矣因之刑法繁苛而政治促急而民
無所措手足矣姑以當今刑法言之笞杖徒流死今之
五刑也用此五刑既無假貸一出乎大公至正可也而
用刑之際多出聖衷致使治獄之吏務從深刻以趨求
上意深刻者多獲功平允者多得罪或至以贓罪多寡
爲殿最欲求治獄之平允豈易得哉近者特㫖雜犯死
[084-6b]
罪免死充軍其餘以次倣流徒律又刪定舊律諸條減
宥有差此漸見寛宥全活者衆而主上好生之仁已藹
然布於宇内矣然未聞有戒治獄務從平允之條是以
法司之治獄猶循舊弊雖有寛宥之名而未見有寛宥
之實所謂實者誠在主上不在臣下也故必有罪疑惟
輕之意而後好生之德洽於民心必有王三宥然後制
刑之政而後有囹圄空虚之效此非可以淺淺致也唐
太宗皇帝謂侍臣曰鬻棺之家欲嵗之疫匪欲害於人
[084-7a]
欲利於棺售故耳今法司覈理一獄必求深以成其考
今作何法使得平允太宗矯隋之暴刑法務從寛宥猶
患及此况今立法嚴密以矯寛縱能無是失何以明其
然也古之爲士者以登仕版爲榮以罷職不叙爲辱今
之爲士者以混迹無聞爲福以受玷不辱爲幸以屯田
工役爲必獲之罪以鞭笞捶楚爲尋常之辱其始也朝
廷取天下之士網羅捃摭務無遺逸有司催逼上道如
捕重囚比到京師而除官多以貌選故所學或非其所
[084-7b]
聞而其所用或非其所學洎乎居官舉動一跌于法茍
免誅戮則必屯田工役之科所謂取之盡錙銖用之如
泥沙率是爲常少不顧惜然此亦豈人主樂爲之事哉
欲人之懼而不敢犯也切見數年以來誅殺亦可爲不
細矣而犯者日月相踵豈下人之不懼法哉良由激濁
揚清之不明善惡賢愚之無别議賢議能之法既廢以
致人不自勵而爲善者怠宋程頥有言曰君子小人常
相半也天下治則小人多化爲君子而君子多於小人
[084-8a]
天下亂則君子多化爲小人而小人多於君子此言在
上之人有以化之耳有人於此亷如夷齊智如良平一
或不謹少戾於法上之人將録其所長棄其所短而用
之乎將捨其所長摘其所短而寘之法乎茍取其長而
捨其斫短則中庸之才爭以爲亷爲智而成有用之君
子矣茍取其短棄其所長爲善之人皆曰某亷若是某
智若是少不如法朝廷不少貸之吾屬何所容其身乎
致使今之居位者多無亷恥當未仕之時則脩身畏慎
[084-8b]
動遵律法一入於官則以禁網嚴密朝不謀夕遂棄亷
恥或事掊尅以備屯田工役之資者率皆是也若是非
用刑之煩者乎漢之世嘗徙大族於山陵矣未聞實之
以罪人也今鳳陽皇陵所在龍興之地而率以罪人居
之以怨嗟愁苦之聲充斥園邑朝廷知非所以恭承宗
廟意也近令就中願入軍籍者聽之免罪復官者有之
而猶聞有拘其餘丁家小在屯夫有罪之家長既赦而
任之以政矣餘丁家小復何罪哉夫摧强敵壘則揚精鼓
[084-9a]
鋭奮三軍之氣攻之必克擒之必獲可也今賊人僞四
大王突竄山谷如狐如䑕無窟可追以計獲之庻或可
得而乃勞重兵以討之彼之驚駭潰散兼之深林大壑
人跡不能追踪之地與之較奔走則彼就熟路而輕行
與之較死生則彼負必死之氣三軍之衆孰肯舍死而
爭鋒哉今捕之數年既無其方而乃歸咎於新附户籍
之細民而遷徙之搔動四千里之地雞犬不得寧息况
新附之民日前兵難流移他所朝廷許之復業而來歸
[084-9b]
者今既附籍矣乃取其數而盡遷之是法不信於民也
夫有户口而後田野闢田野闢而後賦税增今責守令
年増户口正爲是也近者已納税糧之家雖承特㫖分
釋還家而其心猶不自安已起户口雖䝉憐恤見留開
封聽候今軍士散漫村落居民不知所爲訛言驚動况
太原諸郡外界邊鄙民心如此甚非安邊之計也臣恐
自兹之後北郡户口不復得増矣何者小民易動而難
安今之小民以爲新籍在官乃見遷徙不報反易逃匿
[084-10a]
若欲遷徙一概而遷之我奚先受其殃乎凡此皆臣所
謂太過而足以召災異者也未見其可以結民心而延
國祚者也晋郭璞有言曰陰陽錯繆皆煩刑所致今之
天變豈非煩刑所致者乎臣願自今朝廷宜録大體赦
小過明詔天下脩舉八議之法嚴禁深刻之吏斷獄平
允則超遷之苛刻聚歛者則罷黜之鳳陽屯田之制見
任家小在屯者聽其耕種起科已起户口見留開封者
悉放復業當差如此則人主足以隆好生之德以樹國
[084-10b]
祚長久之福而兆民自安天變自消矣昔者周自文武
至於成康而後教化大行漢自高帝至於文景而後號
稱富庻文王武王高帝之才非不能使教化行以致富
庻也蓋天下之治亂氣化之轉移人心之趍向皆非一
朝一夕之故致治之道固不可驟至今國家紀元九年
於兹偃兵息民天下大定紀綱大正法令修明亦可謂
安矣而主上切切以民俗澆漓人不知懼法出而奸生
令下而詐起故或朝誅而暮犯者有之昨日所進今日
[084-11a]
被戮者有之乃至令下而尋改已赦而復收天下臣民
莫之適從而不能相安者甚不稱主上求治之心也臣
愚謂天下趨於治也猶堅冰之將泮也冰之堅非太陽
一日之光能消之也陽氣發生土脉微動和氣蒸之然
後自然融釋聖人之治天下亦猶是也刑以威之禮以
導之漸民以仁摩民以義而後其化熈熈也孔子曰如
有王者必世而後仁此非空言也况今之天下猶古之
天下民俗雖漓而民好善惡惡之心則未嘗冺也因其
[084-11b]
好善惡惡之心以正其風俗則求治之道在是矣求治
之道莫先於正風俗正風俗之道莫先於使守令知所
務使守令知所務莫先於使風憲知所重使風憲知所
重莫先於朝廷知所尚則必以簿書期㑹訟獄錢榖之
不報爲可恕惟以流俗大壊極弊爲不可不問而後正
風俗之道得矣風俗既正天下其有不治者乎古之爲
郡守縣令爲民之師師則以正率下導民於善使化成
俗美者也征賦期㑹獄訟簿書固其職也今之守令以
[084-12a]
户口錢糧簿書獄訟爲急務至於農桑學校王政之本
乃視爲虛文而置之不問將何以教養黎民哉以農桑
言之方春州縣下一文帖里甲囘申文狀而已守令未
嘗親㸃視種時次第旱澇預備之道也以學校言之廪
膳生員國家資之以取人才之地也今各處師生缺員
者多縱使具員守令亦鮮有以禮讓之實作其成器者
朝廷切切以社學爲重教民之急務故屢行取勘師生
姓名所習課藝如是之嚴今之社學當社鎮城郭或但
[084-12b]
置立門牌遠村僻處則又具其名耳守令亦未嘗以教
養爲已任徒具文案以備照刷而已及至憲司分部按
臨亦但循習故常照依紙上照刷亦未嘗差一人廵行
㸃視興廢之實上下視爲虚文如此小民不知孝悌忠
信爲何物鬭爭之俗成奸詐之風熾而禮義亷恥掃地
矣此守令未知所務之失也風紀之司所以代朝廷導
揚風化訪察善惡條舉綱目拯治萬事至於聽訟讞獄
其一事爾今專以獄訟爲要務以藏贓多者爲稱職以
[084-13a]
事蹟少者爲閶茸一有不稱雖有忠臣孝子義夫節婦
視爲虚文末節而不暇舉若是謂之察惡亦近矣所謂
導揚風化者安在哉其始但知以去一贓吏决一獄訟
爲治而不知勸民成俗使民遷善遠罪爲治之大者也
此風憲未知所重之失也守令親民之官風憲親臨守
令之官未知所務如此所以欲求善治而卒未能也王
制論鄉秀士升於司徒曰選士司徒論其秀士而升於
太學曰俊士大樂正又論造士之秀升諸司馬曰進士
[084-13b]
司馬辨論官材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其考之
詳如此成周得人爲盛今使天下都邑生員考於禮部
升於太學使歴練衆職任之以事可以洗歴代選舉之
陋而上法成周之制矣然而郡邑生員升於太學或未
數月遽選入官委之以郡者間亦有之臣恐此輩未諳
時政未熟朝廷禮法不能宣導德化上乖國政下困黎
民雖曰國家養育之仁然世間竒材罕有如顔囘耿弇
鄧禹者固不可拘於常法雖賈誼之才漢朝以其年少
[084-14a]
難委之開國以來選舉秀才不爲不多所任名位不爲
不重自今數之在者寧有幾人乎臣恐後人之視今亦
猶今之視昔昔年所舉之人豈不深可痛惜乎凡此皆
臣所謂求治太速之過也昔者宋有天下蓋三百餘年
其始以禮義教其民當其盛時閭閻里巷皆有忠厚之
風至於恥言人之過失至其末年扞城之將至力屈計
窮則視死如歸忠臣義士死事者不可勝數雖婦人女
子羞被汚辱此皆禮義教之效也元之立國其本固先
[084-14b]
撥矣其枝葉不從而顛蹶者未之有也故其末年棄城
叛將降敵附下者亦不可勝紀雖老儒碩臣甘心屈辱
大將北征以來爲之死事者幾人乎此禮義亷恥不振
之弊也使其遺風流俗至今未革深可怪也臣謂國家
求治之速莫若敦禮義尚亷恥守令則責其先禮義慎
征賦而以農桑學校爲急務風憲則責其先教化審法
律而以平獄緩刑爲最切如此則德澤下流求治之道
庻幾得矣郡邑生員升於太學須令在學肄業或三年
[084-15a]
精通一經兼習一藝然後入選或宿衛或辦事以觀大
臣之能而後任之以政則其學識兼懋庻無敗事且使
知禄位皆天之禄位而可以塞覬覦之心也夫分封有
制則本支百世矣刑罪既清則刑期無刑矣崇禮義尚
亷恥而風移俗易矣於是主上端拱清穆待以嵗月則
陰陽調而風雨時諸福嘉祥莫不畢至矣尚何天變之
不消也哉雖然臣愚猥不自度微賤廟堂之議輒敢陳
説如此是以螻蟻之命試當雷霆之威不勝屏營之至
[084-15b]
 
 
 
 
 
 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八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