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-明-賀復徵 (master)


[70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七百七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徴 編
墓誌銘十
  徂徠石先生墓誌銘宋歐陽修/
徂徠先生姓石氏名介守道字兖州奉符人也徂徠魯
東山而先生非隱者也其仕嘗位於朝矣魯之人不稱
其官而稱其徳以為徂徠魯之望先生魯人之所尊故
[707-1b]
因其所居山以配其有德之稱曰徂徠先生者魯人之
志也先生貌厚而氣完學篤而志大雖在畎畆不忘天
下之憂以謂時無不可為為之無不至不在其位則行
其言吾言用功利施於天下不必出乎已吾言不用雖
獲禍咎至死而不悔其遇事發憤作為文章極陳古今
治亂成敗以指切當世賢愚善惡是是非非無所諱忌
世俗頗駭其言由是謗議喧然而小人尤嫉惡之相與
出力必擠之死先生安然不惑不變曰吾道固如是吾
[707-2a]
勇過孟軻矣不幸遇疾卒既卒而姦人有欲以竒禍中
傷大臣者猶指先生以起事謂其詐死而北走契丹矣
請發棺以驗頼天子仁聖察其誣得不發棺而保全其
妻子先生世為農家父諱丙始以仕進官至太常博士
先生年二十六舉進士甲科為鄆州觀察推官南京留
守推官御史臺辟主簿未至以上書論赦罷不召秩滿
遷某軍節度掌書記代其父官扵蜀為嘉州軍事判官
丁内外艱去官垢面跣足躬耕徂徕之下𦵏其五世未
[707-2b]
𦵏者七十喪服除召入國子監直講是時兵討元昊久
無功海内重困天子奮然思欲振起威徳而進退二三
大臣増置諫官御史所以求治之意甚鋭先生躍然喜
曰此盛事也雅頌吾職其可已乎乃作慶厯聖徳詩以
褒貶大臣分别邪正累數百言詩出太山孫明復曰子
禍始於此矣明復先生之師友也其後所謂姦人作竒
禍者乃詩之所斥也先生自閒居徂徠後官於南京嘗
以經術教授及在太學益以師道自居門人弟子從之
[707-3a]
者甚衆太學之興自先生始其所為文章曰某集者若
干巻曰某集者若干巻其斥佛老時文則有怪説中國
論曰去此三者然後可以有為其戒姦臣宦女則有唐
鑑曰吾非為一世監也其餘喜怒哀樂必見於文其辭
博辯雄偉而憂思深逺其為言曰學者學為仁義也惟
忠能忘其身信篤於自信者乃可以力行也以是行於
已亦以是教於人所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
揚雄韓愈氏者未嘗一日不誦於口思與天下之士皆
[707-3b]
為周孔之徒以致其君為堯舜之君民為堯舜之民亦
未嘗一日少忘於心至其違世驚衆人或笑之則曰吾
非狂癡者也是以君子察其行而信其言推其用心而
哀其志先生直講歲餘杜祁公薦之天子拜太子中允
今丞相韓公又薦之乃直集賢院又歲餘始去太學通
判濮州方待次于徂徠以慶厯五年七月某日卒於家
享年四十有一友人廬陵歐陽修哭之以詩以謂待彼
謗熖熄然後先生之道明矣先生既沒妻子凍餒不自
[707-4a]
勝今丞相韓公與河陽富公分俸買田以活之後二十
一年其家始克葬先生於某所将葬其子師訥與其門
人姜潛杜黙徐遁等來吿曰謗熖熄矣可以發先生之
光矣敢請銘某曰吾詩不云乎子道自能久也何必吾
銘遁等曰雖然魯人之欲也乃為之銘曰
徂徠之巖巖與子之德兮魯人之所瞻汶水之湯湯與
子之道兮愈逺而彌長道之難行兮孔孟亦云其遑遑
一世之屯兮萬世之光曰吾不有命兮安在夫桓魋與
[707-4b]
臧倉自古聖賢皆然兮噫子雖毁其何傷
  江鄰幾墓誌銘歐陽修/
君諱休復字鄰幾其為人外若簡曠而内行修飭不妄
動于利欲其彊學博覽無所不通而不以矜人至有問
輙應雖好辯者不能窮也已則黙若不能言者其為文
章淳雅尤長扵詩淡泊閒遠往往造人之不至善𨽻書
喜琴奕飲酒與人交久而益篤孝扵宗族事孀姑如母
天聖中與尹師魯蘓子美逰知名當時舉進士及第調
[707-5a]
藍山尉騎驢赴官每據鞍讀書至迷失道家人求得之
乃覺厯信潞二州司法叅軍又舉書判拔萃改大理寺
丞知長葛縣事通判閬州以母喪去職服除知天長縣
事遷殿中丞又以父憂終喪獻其所著書召試充集賢
校理判尚書刑部當慶厯時小人不便大臣執政者欲
累以事去之君友蘇子美杜丞相壻也以祠神㑹飲得
罪一時知名士皆被逐君坐落職監蔡州商稅久之知
奉符縣事改太常博士通判睦州徙廬州復得集賢校
[707-5b]
理判吏部南曹登聞檢院為羣牧判官出知同州提㸃
陜西路刑獄入判三司鹽鐵句院修起居注累遷刑部
郎中君於治人則曰為政所以安民也無擾之而已故
所至民樂其簡易至辨疑折獄則或權以術舉無不得
而不常用亦不自以為能也君所著書號唐冝鑒十五
巻春秋世論三十巻文集二十巻又作神吿一篇言皇
嗣事以謂皇嗣國大事也臣子以為嫌而難言或言而
不見納故假神告祖宗之意務為深切冀以感悟又嘗
[707-6a]
言昭憲太后杜氏子孫宜録用故翰林學士劉筠無後
而官沒其貲宜為立後還其貲劉氏得不絶君之論議
頗多凡與其遊者莫不稱其賢而在上位者久未之用
也自其修起居注士大夫始相慶以為在上者知將用
之矣而用君者亦方自以為得而君亡矣嗚呼豈非其
命哉君以嘉祐五年四月乙亥以疾終于京師即以其
年六月庚申𦵏於某所君享年五十有六方其無恙時
為理命數百言已而疾且革其子問所欲言曰吾已著
[707-6b]
之矣遂不復言曽祖諱濬殿中丞贈駕部員外郎妣李
氏始平縣太君祖諱日新駕部員外郎贈太僕少卿妣
孫氏富陽縣太君考諱中古太常博士贈工部侍郎妣
張氏仁夀縣太君夫人夏侯氏永安縣君金部郎中彧
之女先君數月卒子男三人長曰懋簡并州司户叅軍
次曰懋相太廟齋郎次曰懋廸女三人長適秘書丞錢
衮餘尚㓜君姓江氏開封陳留人也自漢轑陽侯德居
於陳留之圉城其後子孫分㪚而君世至今居圉城不
[707-7a]
去自髙祖而上七世葬圉南夏岡由大王父而下三世
乃𦵏陽夏銘曰
彼馳而我後彼取而我不豈用力者好先而知命者不
茍嗟吾隣幾兮卒以不偶舉世之隨兮君子之守衆人
所亡兮君子之有其失一世兮其存不朽惟其自以為
得兮吾将誰咎
  蔡君山墓誌銘歐陽修/
予犮蔡君謨之弟曰君山為開封府太康主簿時予
[707-7b]
與君謨皆為舘閣校勘居京師君山數徃來其兄家見
其以縣事决於其府府尹吳遵路素剛好以嚴憚下吏
君山年少位卑能不懾屈而得盡其事之詳吴公獨喜
以君山為能予始知君山敏於為吏而未知其他也明
年君謨南歸拜其親夏京師大疫君山以疾卒於縣其
妻程氏一男二女皆㓜縣之人哀其貧以錢二百千為
其賵程氏泣曰吾家素以廉為吏不可以此汚吾夫拒
而不受於是又知君山能以惠愛其縣人而以廉化其
[707-8a]
妻妾也君山間嘗語予曰天子以六科策天下士而學
者以記問應對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吾獨不然乃晝
夜自苦為學及其亡也君謨發其遺稿得十數萬言皆
指世之務其後踰年天子與大臣講天下利害為條目
其所改更於君山之稿十得其五六於是又知君山果
天下之竒才也君山景祐中舉進士初為長谿縣尉縣
媪二子漁於海而亡媪指某氏為仇告縣捕賊縣吏難
之皆曰海有風波豈知其不水死乎且雖果為仇所殺
[707-8b]
若尸不得則於法不可理君山獨曰媪色有寃吾不可
不為理乃隂察仇家得其迹與媪約曰吾與汝宿海上
期十日不得尸則為媪受捕賊之責凡宿七日海水潮
二尸浮而至驗之皆殺也乃捕仇家伏法民有夫婦偕
出而盗殺其守舍子者君山亟召里民畢㑹環坐而孰視
之指一人曰此殺人者也訊之果伏衆莫知其何術以
得也長谿人至今喜道君山事多如此曰前史所載能
吏號如神明不過此也自天子與大臣條天下事而屢
[707-9a]
下舉吏之法尤欲官無小大必得其材方求天下能吏
而君山死矣此可為痛惜者也君山諱髙享年二十有
八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今年君謨又歸迎其親自太康
取其柩以歸將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於某所且謂予曰
吾兄弟始去其親而來京師欲以仕宦為親榮今幸還
家吾弟獨以柩歸甚矣老者之愛其子也何以塞吾親
之悲子能為我銘君山乎乃為之銘曰
鳴呼吾聞仁義之行於天下也可使父不哭子老不哭
[707-9b]
少嗟夫君山不得其夀父母七十扶行送柩退之有言
死孰謂夭子墓予銘其傳不朽庶幾以此慰其父母
  孫明復先生墓誌銘歐陽修/
先生諱復字明復姓孫氏晉州平陽人也少舉進士不
第退居㤗山之陽學春秋著尊王發㣲魯多學者其尤
賢而有道者石介自介而下皆以弟子事之先生年逾
四十家貧不娶李丞相廸將以其弟之女妻之先生疑
焉介與羣弟子進曰公卿不下士久矣今丞相不以先
[707-10a]
生貧賤而欲託以子是髙先生之行義也先生宜因以
成丞相之賢名於是乃許孔給事道輔為人剛直嚴重
不妄與人聞先生之風就見之介執杖履侍左右先生
坐則立升降拜則扶之及其徃謝也亦然魯人既素髙
此兩人由是始識師弟子之禮莫不歎嗟之而李丞相
孔給事亦以此見稱於士大夫其後介為學官語于朝
曰先生非隱者也欲仕而未得其方也慶厯二年樞宻
副使范仲淹資政殿學士富弼言其道德經術宜在朝
[707-10b]
廷召拜校書郎國子監直講嘗召見邇英閣說詩將以
為侍講而嫉之者言其講説多異先儒遂止七年徐州
人孔直溫以狂謀捕治索其家得詩有先生姓名坐貶
監䖍州商稅徙泗州又徙知河南府長水縣簽署應天
府判官公事通判陵州翰林學士趙概等十餘人上言
孫某行為世法經為人師不宜棄之逺方乃復為國子
監直講居三嵗以嘉祐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以疾卒于
家享年六十有六官至殿中丞先生在太學時為大理
[707-11a]
評事天子臨幸賜以緋衣銀魚及聞其喪惻然予其家
錢十萬而公卿大夫朋友太學之諸生相與弔哭&KR0608
其喪於是以其年十月二十七日葬先生于鄆州湏城
縣盧泉鄉之北扈原先生治春秋不惑傳註不為曲説
以亂經其言簡易明諸侯大夫功罪以考時之盛衰而
推見王道之治亂得於經之本義為多方其病時樞宻
使韓琦言之天子選書吏給紙筆命其門人祖無擇就
其家得其書十有五篇録之藏于秘閣先生一子大年
[707-11b]
尚㓜銘曰
聖既殁經更戰焚逃藏脱亂僅傳存衆説乗之汨其原
怪迂百出雜偽真後生牽卑習前聞有欲患之寡攻羣
往往止燎以膏薪有勇夫子闢浮雲刮磨蔽蝕相吐吞
日月卒復光破昏博哉功利無窮垠有考其不在斯文
  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誌銘歐陽修/
有蜀君子曰蘇君諱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
義修於家信於鄉里聞於蜀之人久矣當至和嘉祐之
[707-12a]
間與其二子軾轍偕至京師翰林學士歐陽修得其所
著書二十二篇獻諸朝書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傳之
其二子舉進士皆在髙等亦以文學稱於時眉山在西
南數千里外一日父子隠然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遂擅
天下君之文博辨宏偉讀者悚然想見其人既見而温
温似不能言及即之與居愈久而愈可愛間而出其所
有愈叩而愈無窮嗚呼可謂純明篤實之君子也曾祖
諱祐祖諱杲父諱序贈尚書職方員外郎三世皆不顯
[707-12b]
職方君三子曰澹曰渙皆以文學舉進士而君少獨不
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職方縱而不問鄉閭親族皆怪
之或問其故職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
始大發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户讀書為文辭歳餘
舉進士再不中又舉茂材異等不中退而歎曰此不足
為吾學也悉取所為文數百篇焚之益閉户讀書絶筆
不為文辭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經百家之説以考質古
今治亂成敗聖賢窮逹出處之際得其粹精㴠蓄充溢
[707-13a]
抑而不發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筆頃刻數千言其
縱横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葢其稟也厚
故發之遲志也慤故得之精自來京師一時後生學者
皆尊其賢學其文以為師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號老
蘇以别之初修為上其書召試紫微閣辭不至遂除試
秘書省校書郎㑹太常修纂建隆以來禮書乃以為覇
州文安縣主簿使食其禄與陳州項城縣令姚闢同修
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巻書成方奏未報而君以疾
[707-13b]
卒實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聞而
哀之特贈光禄寺丞勅有司具舟載其喪歸于蜀君娶
程氏大理寺丞文應之女生三子曰景先早卒軾今為
殿中丞直史舘轍權大名府推官三女皆早卒孫曰邁曰
遲有文集二十巻謚法三巻君善與人交㥯人患難死
則䘏養其孤鄉人多德之葢晚而好易曰易之道深矣
汨而不明者諸儒以附㑹之説亂之也去之則聖人之
㫖見矣作易傳未成而卒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
[707-14a]
山之安鎮鄉可龍里君生於逺方而學又晚成常歎曰
知我者惟吾父與歐陽公也然則非予誰宜銘銘曰
蘇顯唐世實欒城人以宦留眉蕃蕃子孫自其髙曾鄉
里稱仁偉歟明允大發于文亦既有文而又有子其存
不朽其嗣彌昌嗚呼明允可謂不亡
  北海郡君王氏墓誌銘歐陽修/
太常丞致仕吳君之夫人曰北海郡君王氏濰州北海
人也皇考諱汀舉明經不中後為本州助教夫人年二
[707-14b]
十三歸于吳氏天聖元年六月二日以疾卒享年三十
有七夫人為人孝順儉勤自其㓜時凡於女事其保傅
皆曰教而不勞組紃織絍其諸女皆曰巧莫可及其歸
於吳氏也其母曰自吾女適人吾之内事無所助而吳
氏之姑曰自吾得此婦吾之内事不失時及其卒也太
常君曰舉吾里中有賢女者莫如王氏於是娶其女弟
以為繼室而今夫人戒其家曰凡吾吳氏之内事惟吾
女兄之法是守至今而不敢失夫人有賢子曰奎字長
[707-15a]
文初舉明經為殿中丞後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今為
翰林學士尚書兵部員外郎知制誥夫人初用子恩追
封福夀縣君其後長文貴顯以夫人為請天子曰近臣
吾所寵也有請其可不從乃特追封夫人為北海郡君
長文號泣頓首曰臣奎不幸竊享厚禄不得及其母而
天子寵臣以此俾以報其親臣奎其何以報當是時朝
廷之士大夫吳氏之鄉黨隣里皆咨嗟歎息曰吳氏有
子矣嘉祐四年冬長文請吿於朝將以明年正月丁酉
[707-15b]
葬夫人於鄆州之魚山夫人生三男曰奎奄胃今夫人
生一男曰參女三人孫男女九人曾孫女二人銘曰
奎顯矣奄早亡胃與參仕方強以一子榮一鄉生雖不
及殁有光孫曾多有後愈昌
 
 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七百七
[707-16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七百七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徴 編
墓誌銘十
  徂徠石先生墓誌銘宋歐陽修/
徂徠先生姓石氏名介守道字兖州奉符人也徂徠魯
東山而先生非隱者也其仕嘗位於朝矣魯之人不稱
其官而稱其徳以為徂徠魯之望先生魯人之所尊故
[707-16b]
因其所居山以配其有德之稱曰徂徠先生者魯人之
志也先生貌厚而氣完學篤而志大雖在畎畆不忘天
下之憂以謂時無不可為為之無不至不在其位則行
其言吾言用功利施於天下不必出乎已吾言不用雖
獲禍咎至死而不悔其遇事發憤作為文章極陳古今
治亂成敗以指切當世賢愚善惡是是非非無所諱忌
世俗頗駭其言由是謗議喧然而小人尤嫉惡之相與
出力必擠之死先生安然不惑不變曰吾道固如是吾
[707-17a]
勇過孟軻矣不幸遇疾卒既卒而姦人有欲以竒禍中
傷大臣者猶指先生以起事謂其詐死而北走契丹矣
請發棺以驗頼天子仁聖察其誣得不發棺而保全其
妻子先生世為農家父諱丙始以仕進官至太常博士
先生年二十六舉進士甲科為鄆州觀察推官南京留
守推官御史臺辟主簿未至以上書論赦罷不召秩滿
遷某軍節度掌書記代其父官扵蜀為嘉州軍事判官
丁内外艱去官垢面跣足躬耕徂徕之下𦵏其五世未
[707-17b]
𦵏者七十喪服除召入國子監直講是時兵討元昊久
無功海内重困天子奮然思欲振起威徳而進退二三
大臣増置諫官御史所以求治之意甚鋭先生躍然喜
曰此盛事也雅頌吾職其可已乎乃作慶厯聖徳詩以
褒貶大臣分别邪正累數百言詩出太山孫明復曰子
禍始於此矣明復先生之師友也其後所謂姦人作竒
禍者乃詩之所斥也先生自閒居徂徠後官於南京嘗
以經術教授及在太學益以師道自居門人弟子從之
[707-18a]
者甚衆太學之興自先生始其所為文章曰某集者若
干巻曰某集者若干巻其斥佛老時文則有怪説中國
論曰去此三者然後可以有為其戒姦臣宦女則有唐
鑑曰吾非為一世監也其餘喜怒哀樂必見於文其辭
博辯雄偉而憂思深逺其為言曰學者學為仁義也惟
忠能忘其身信篤於自信者乃可以力行也以是行於
已亦以是教於人所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
揚雄韓愈氏者未嘗一日不誦於口思與天下之士皆
[707-18b]
為周孔之徒以致其君為堯舜之君民為堯舜之民亦
未嘗一日少忘於心至其違世驚衆人或笑之則曰吾
非狂癡者也是以君子察其行而信其言推其用心而
哀其志先生直講歲餘杜祁公薦之天子拜太子中允
今丞相韓公又薦之乃直集賢院又歲餘始去太學通
判濮州方待次于徂徠以慶厯五年七月某日卒於家
享年四十有一友人廬陵歐陽修哭之以詩以謂待彼
謗熖熄然後先生之道明矣先生既沒妻子凍餒不自
[707-19a]
勝今丞相韓公與河陽富公分俸買田以活之後二十
一年其家始克葬先生於某所将葬其子師訥與其門
人姜潛杜黙徐遁等來吿曰謗熖熄矣可以發先生之
光矣敢請銘某曰吾詩不云乎子道自能久也何必吾
銘遁等曰雖然魯人之欲也乃為之銘曰
徂徠之巖巖與子之德兮魯人之所瞻汶水之湯湯與
子之道兮愈逺而彌長道之難行兮孔孟亦云其遑遑
一世之屯兮萬世之光曰吾不有命兮安在夫桓魋與
[707-19b]
臧倉自古聖賢皆然兮噫子雖毁其何傷
  江鄰幾墓誌銘歐陽修/
君諱休復字鄰幾其為人外若簡曠而内行修飭不妄
動于利欲其彊學博覽無所不通而不以矜人至有問
輙應雖好辯者不能窮也已則黙若不能言者其為文
章淳雅尤長扵詩淡泊閒遠往往造人之不至善𨽻書
喜琴奕飲酒與人交久而益篤孝扵宗族事孀姑如母
天聖中與尹師魯蘓子美逰知名當時舉進士及第調
[707-20a]
藍山尉騎驢赴官每據鞍讀書至迷失道家人求得之
乃覺厯信潞二州司法叅軍又舉書判拔萃改大理寺
丞知長葛縣事通判閬州以母喪去職服除知天長縣
事遷殿中丞又以父憂終喪獻其所著書召試充集賢
校理判尚書刑部當慶厯時小人不便大臣執政者欲
累以事去之君友蘇子美杜丞相壻也以祠神㑹飲得
罪一時知名士皆被逐君坐落職監蔡州商稅久之知
奉符縣事改太常博士通判睦州徙廬州復得集賢校
[707-20b]
理判吏部南曹登聞檢院為羣牧判官出知同州提㸃
陜西路刑獄入判三司鹽鐵句院修起居注累遷刑部
郎中君於治人則曰為政所以安民也無擾之而已故
所至民樂其簡易至辨疑折獄則或權以術舉無不得
而不常用亦不自以為能也君所著書號唐冝鑒十五
巻春秋世論三十巻文集二十巻又作神吿一篇言皇
嗣事以謂皇嗣國大事也臣子以為嫌而難言或言而
不見納故假神告祖宗之意務為深切冀以感悟又嘗
[707-21a]
言昭憲太后杜氏子孫宜録用故翰林學士劉筠無後
而官沒其貲宜為立後還其貲劉氏得不絶君之論議
頗多凡與其遊者莫不稱其賢而在上位者久未之用
也自其修起居注士大夫始相慶以為在上者知將用
之矣而用君者亦方自以為得而君亡矣嗚呼豈非其
命哉君以嘉祐五年四月乙亥以疾終于京師即以其
年六月庚申𦵏於某所君享年五十有六方其無恙時
為理命數百言已而疾且革其子問所欲言曰吾已著
[707-21b]
之矣遂不復言曽祖諱濬殿中丞贈駕部員外郎妣李
氏始平縣太君祖諱日新駕部員外郎贈太僕少卿妣
孫氏富陽縣太君考諱中古太常博士贈工部侍郎妣
張氏仁夀縣太君夫人夏侯氏永安縣君金部郎中彧
之女先君數月卒子男三人長曰懋簡并州司户叅軍
次曰懋相太廟齋郎次曰懋廸女三人長適秘書丞錢
衮餘尚㓜君姓江氏開封陳留人也自漢轑陽侯德居
於陳留之圉城其後子孫分㪚而君世至今居圉城不
[707-22a]
去自髙祖而上七世葬圉南夏岡由大王父而下三世
乃𦵏陽夏銘曰
彼馳而我後彼取而我不豈用力者好先而知命者不
茍嗟吾隣幾兮卒以不偶舉世之隨兮君子之守衆人
所亡兮君子之有其失一世兮其存不朽惟其自以為
得兮吾将誰咎
  蔡君山墓誌銘歐陽修/
予犮蔡君謨之弟曰君山為開封府太康主簿時予
[707-22b]
與君謨皆為舘閣校勘居京師君山數徃來其兄家見
其以縣事决於其府府尹吳遵路素剛好以嚴憚下吏
君山年少位卑能不懾屈而得盡其事之詳吴公獨喜
以君山為能予始知君山敏於為吏而未知其他也明
年君謨南歸拜其親夏京師大疫君山以疾卒於縣其
妻程氏一男二女皆㓜縣之人哀其貧以錢二百千為
其賵程氏泣曰吾家素以廉為吏不可以此汚吾夫拒
而不受於是又知君山能以惠愛其縣人而以廉化其
[707-23a]
妻妾也君山間嘗語予曰天子以六科策天下士而學
者以記問應對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吾獨不然乃晝
夜自苦為學及其亡也君謨發其遺稿得十數萬言皆
指世之務其後踰年天子與大臣講天下利害為條目
其所改更於君山之稿十得其五六於是又知君山果
天下之竒才也君山景祐中舉進士初為長谿縣尉縣
媪二子漁於海而亡媪指某氏為仇告縣捕賊縣吏難
之皆曰海有風波豈知其不水死乎且雖果為仇所殺
[707-23b]
若尸不得則於法不可理君山獨曰媪色有寃吾不可
不為理乃隂察仇家得其迹與媪約曰吾與汝宿海上
期十日不得尸則為媪受捕賊之責凡宿七日海水潮
二尸浮而至驗之皆殺也乃捕仇家伏法民有夫婦偕
出而盗殺其守舍子者君山亟召里民畢㑹環坐而孰視
之指一人曰此殺人者也訊之果伏衆莫知其何術以
得也長谿人至今喜道君山事多如此曰前史所載能
吏號如神明不過此也自天子與大臣條天下事而屢
[707-24a]
下舉吏之法尤欲官無小大必得其材方求天下能吏
而君山死矣此可為痛惜者也君山諱髙享年二十有
八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今年君謨又歸迎其親自太康
取其柩以歸將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於某所且謂予曰
吾兄弟始去其親而來京師欲以仕宦為親榮今幸還
家吾弟獨以柩歸甚矣老者之愛其子也何以塞吾親
之悲子能為我銘君山乎乃為之銘曰
鳴呼吾聞仁義之行於天下也可使父不哭子老不哭
[707-24b]
少嗟夫君山不得其夀父母七十扶行送柩退之有言
死孰謂夭子墓予銘其傳不朽庶幾以此慰其父母
  孫明復先生墓誌銘歐陽修/
先生諱復字明復姓孫氏晉州平陽人也少舉進士不
第退居㤗山之陽學春秋著尊王發㣲魯多學者其尤
賢而有道者石介自介而下皆以弟子事之先生年逾
四十家貧不娶李丞相廸將以其弟之女妻之先生疑
焉介與羣弟子進曰公卿不下士久矣今丞相不以先
[707-25a]
生貧賤而欲託以子是髙先生之行義也先生宜因以
成丞相之賢名於是乃許孔給事道輔為人剛直嚴重
不妄與人聞先生之風就見之介執杖履侍左右先生
坐則立升降拜則扶之及其徃謝也亦然魯人既素髙
此兩人由是始識師弟子之禮莫不歎嗟之而李丞相
孔給事亦以此見稱於士大夫其後介為學官語于朝
曰先生非隱者也欲仕而未得其方也慶厯二年樞宻
副使范仲淹資政殿學士富弼言其道德經術宜在朝
[707-25b]
廷召拜校書郎國子監直講嘗召見邇英閣說詩將以
為侍講而嫉之者言其講説多異先儒遂止七年徐州
人孔直溫以狂謀捕治索其家得詩有先生姓名坐貶
監䖍州商稅徙泗州又徙知河南府長水縣簽署應天
府判官公事通判陵州翰林學士趙概等十餘人上言
孫某行為世法經為人師不宜棄之逺方乃復為國子
監直講居三嵗以嘉祐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以疾卒于
家享年六十有六官至殿中丞先生在太學時為大理
[707-26a]
評事天子臨幸賜以緋衣銀魚及聞其喪惻然予其家
錢十萬而公卿大夫朋友太學之諸生相與弔哭&KR0608
其喪於是以其年十月二十七日葬先生于鄆州湏城
縣盧泉鄉之北扈原先生治春秋不惑傳註不為曲説
以亂經其言簡易明諸侯大夫功罪以考時之盛衰而
推見王道之治亂得於經之本義為多方其病時樞宻
使韓琦言之天子選書吏給紙筆命其門人祖無擇就
其家得其書十有五篇録之藏于秘閣先生一子大年
[707-26b]
尚㓜銘曰
聖既殁經更戰焚逃藏脱亂僅傳存衆説乗之汨其原
怪迂百出雜偽真後生牽卑習前聞有欲患之寡攻羣
往往止燎以膏薪有勇夫子闢浮雲刮磨蔽蝕相吐吞
日月卒復光破昏博哉功利無窮垠有考其不在斯文
  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誌銘歐陽修/
有蜀君子曰蘇君諱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
義修於家信於鄉里聞於蜀之人久矣當至和嘉祐之
[707-27a]
間與其二子軾轍偕至京師翰林學士歐陽修得其所
著書二十二篇獻諸朝書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傳之
其二子舉進士皆在髙等亦以文學稱於時眉山在西
南數千里外一日父子隠然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遂擅
天下君之文博辨宏偉讀者悚然想見其人既見而温
温似不能言及即之與居愈久而愈可愛間而出其所
有愈叩而愈無窮嗚呼可謂純明篤實之君子也曾祖
諱祐祖諱杲父諱序贈尚書職方員外郎三世皆不顯
[707-27b]
職方君三子曰澹曰渙皆以文學舉進士而君少獨不
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職方縱而不問鄉閭親族皆怪
之或問其故職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
始大發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户讀書為文辭歳餘
舉進士再不中又舉茂材異等不中退而歎曰此不足
為吾學也悉取所為文數百篇焚之益閉户讀書絶筆
不為文辭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經百家之説以考質古
今治亂成敗聖賢窮逹出處之際得其粹精㴠蓄充溢
[707-28a]
抑而不發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筆頃刻數千言其
縱横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葢其稟也厚
故發之遲志也慤故得之精自來京師一時後生學者
皆尊其賢學其文以為師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號老
蘇以别之初修為上其書召試紫微閣辭不至遂除試
秘書省校書郎㑹太常修纂建隆以來禮書乃以為覇
州文安縣主簿使食其禄與陳州項城縣令姚闢同修
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巻書成方奏未報而君以疾
[707-28b]
卒實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聞而
哀之特贈光禄寺丞勅有司具舟載其喪歸于蜀君娶
程氏大理寺丞文應之女生三子曰景先早卒軾今為
殿中丞直史舘轍權大名府推官三女皆早卒孫曰邁曰
遲有文集二十巻謚法三巻君善與人交㥯人患難死
則䘏養其孤鄉人多德之葢晚而好易曰易之道深矣
汨而不明者諸儒以附㑹之説亂之也去之則聖人之
㫖見矣作易傳未成而卒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
[707-29a]
山之安鎮鄉可龍里君生於逺方而學又晚成常歎曰
知我者惟吾父與歐陽公也然則非予誰宜銘銘曰
蘇顯唐世實欒城人以宦留眉蕃蕃子孫自其髙曾鄉
里稱仁偉歟明允大發于文亦既有文而又有子其存
不朽其嗣彌昌嗚呼明允可謂不亡
  北海郡君王氏墓誌銘歐陽修/
太常丞致仕吳君之夫人曰北海郡君王氏濰州北海
人也皇考諱汀舉明經不中後為本州助教夫人年二
[707-29b]
十三歸于吳氏天聖元年六月二日以疾卒享年三十
有七夫人為人孝順儉勤自其㓜時凡於女事其保傅
皆曰教而不勞組紃織絍其諸女皆曰巧莫可及其歸
於吳氏也其母曰自吾女適人吾之内事無所助而吳
氏之姑曰自吾得此婦吾之内事不失時及其卒也太
常君曰舉吾里中有賢女者莫如王氏於是娶其女弟
以為繼室而今夫人戒其家曰凡吾吳氏之内事惟吾
女兄之法是守至今而不敢失夫人有賢子曰奎字長
[707-30a]
文初舉明經為殿中丞後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今為
翰林學士尚書兵部員外郎知制誥夫人初用子恩追
封福夀縣君其後長文貴顯以夫人為請天子曰近臣
吾所寵也有請其可不從乃特追封夫人為北海郡君
長文號泣頓首曰臣奎不幸竊享厚禄不得及其母而
天子寵臣以此俾以報其親臣奎其何以報當是時朝
廷之士大夫吳氏之鄉黨隣里皆咨嗟歎息曰吳氏有
子矣嘉祐四年冬長文請吿於朝將以明年正月丁酉
[707-30b]
葬夫人於鄆州之魚山夫人生三男曰奎奄胃今夫人
生一男曰參女三人孫男女九人曾孫女二人銘曰
奎顯矣奄早亡胃與參仕方強以一子榮一鄉生雖不
及殁有光孫曾多有後愈昌
 
 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七百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