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-明-賀復徵 (master)


[39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三百九十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徴 編
史論九
  唐髙祖宋歐陽脩/本巻同
自古受命之君非有德不王自夏后氏以來始傳以世
而有賢有不肖故其爲世數亦或短或長論者乃謂周
自后稷至於文武積功累仁其來也逺故其爲世尤長
[390-1b]
然考於世本夏商周皆出於黄帝夏自鯀以前商自契
至於成湯其間寂寥無聞與周之興異矣而漢亦起於
亭長叛亡之徒及其興也有天下皆數百年而後已由
是言之天命豈易知哉然考其終始治亂顧其功德有
厚薄與其制度紀綱所以維持者如何而其後世或&KR0906
以隆昌或遽以壊亂或漸以陵遲或能振而復起或遂
至於不可支持雖各因其勢然有德則興無德則絶豈
非所謂天命者常不顯其符而俾有國者兢兢以自勉
[390-2a]
耶唐在周隋之際世雖貴矣然烏有所謂積功累仁之
漸而高祖之興亦何異因時而特起者與雖其有治有
亂或絶或㣲然其有天下年㡬三百可謂盛哉豈非人
厭隋亂而䝉德澤繼以太宗之治制度紀綱之法後世
有以慿藉扶持而能永其天命與
  太宗
唐有天下傳世二十其可稱者三君𤣥宗憲宗皆不克
其終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迹湯武致治之
[390-2b]
美庻㡬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至其
牽於多愛復立浮圖好大喜功勤兵於逺此中材庸主
之所常為然春秋之法常責備於賢者是以後世君子
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歎息於斯焉
  髙宗
小雅曰赫赫宗周褒姒㓕之此周幽王之詩也是時幽
王雖亡而太子宜臼立是為平王而詩人乃言㓕之者
以為文武之業於是蕩盡東周雖在不能復興矣其曰
[390-3a]
㓕者甚疾之之辭也武氏之亂唐之宗室戕殺殆盡其
賢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遺德餘烈在
人者未逺而幾於遂絶其爲惡豈一褒姒之比邪以太
宗之明昧於知子廢立之際不能自决卒用昏童髙宗
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嗚呼
父子夫婦之間可謂難哉可不慎哉
  睿宗𤣥宗
睿宗因其子之功而在位不久固無可稱者嗚呼女子
[390-3b]
之禍於人者甚矣自高祖至於中宗數十年間再罹女
禍唐祚既絶而復續中宗不免其身韋氏遂已㓕族𤣥
宗親平其亂可以鍳矣而又敗以女子方其勵精政事
開元之際幾致太平何其盛也及侈心一動窮天下之
欲不足為其樂而溺其所甚愛忘其所可戒至於竄身
失國而不悔考其始終之異其性習之相逺也至於如
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
  禮樂
[390-4a]
唐初即用隋禮至太宗時中書令房𤣥齡祕書監魏徵
與禮官學士等因隋之禮増以天子上陵朝廟養老大
射講武讀時令納皇后皇太子入學太常行陵合朔陳
兵太社等為吉禮六十一篇賔禮四篇軍禮二十篇嘉
禮四十二篇凶禮十一篇是為貞觀禮髙宗又詔太尉
長孫無忌中書令杜正倫李義府中書侍郎李友益黄
門侍郎劉祥道許圉師太子賔客許敬宗太常卿韋琨
等増之爲一百三十巻是爲顯慶禮其文雜以式令而
[390-4b]
義府敬宗方得幸多希㫖傅㑹事既施行議者皆以為
非上元三年詔復用貞觀禮由是終髙宗世貞觀顯慶
二禮兼行而有司臨事逺引古義與二禮參考増損之
無復定制武氏中宗繼以亂敗無可言者博士掌禮備
官而已𤣥宗開元十年以國子司業韋縚為禮儀使以
掌五禮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嵒上疏請刪去禮記舊文
而益以今事詔付集賢院議學士張説以為禮記不刋
之書去聖久逺不可改易而唐貞觀顯慶禮儀注前後
[390-5a]
不同宜加折衷以為唐禮乃詔集賢院學士右散騎常
侍徐堅右拾遺李鋭及太常博士施敬本撰述歴年未
就而鋭卒蕭嵩代鋭爲學士奏起居舍人王仲丘撰定
爲一百五十巻是爲大唐開元禮由是唐之五禮之文
始備而後世用之雖時小有損益不能過也貞元中太
常禮院修撰王涇考次歴代郊廟沿革之制及其工歌
祝號而圖其壇屋陟降之序爲郊祀録十巻元和十一
年秘書郎修撰韋公肅又錄開元已後禮文損益爲禮
[390-5b]
閣新儀三十巻十三年太常博士王彦威為曲臺新禮
三十巻又採元和以來王公士民昏祭䘮𦵏之禮爲續
曲臺禮三十巻嗚呼考其文記可謂備矣以之施於貞
觀開元之間亦可謂盛矣而不能至三代之隆者具其
文而意不在焉此所謂禮樂爲虚名也哉
  食貨
古之善治其國而愛養斯民者必立經常簡易之法使
上愛物以養其下下勉力以事其上上足而下不困故
[390-6a]
量人之力而授之田量地之産而取以給公上量其入
而出之以爲用度之數是三者常相須以濟而不可失
失其一則不能守其二及暴君庸主縱其佚欲而茍且
之吏從之變制合時以取寵於其上故用於上者無節
而取於下者無限民竭其力而不能供由是上愈不足
而下愈困則財利之説興而聚斂之臣用記曰寧畜盗
臣盗臣誠可惡然一人之害爾聚斂之臣用則經常之
法壊而下不勝其弊焉唐之始時授人以口分世業田
[390-6b]
而取之以租庸調之法其用之也有節盖其畜兵以府
衛之制故兵雖多而無所損設官有常員之數故官不
濫而易祿雖不及三代之盛時然亦可以爲經常之法
也及其弊也兵冗官濫爲之大蠧自天寳以來大盗屢
起方鎮數叛兵革之興累世不息而用度之數不能節
矣加以驕君昏主姦吏邪臣取濟一時屢更其制而經
常之法蕩然盡矣由是財利之説興聚斂之臣進葢口
分世業之田壊而爲兼并租庸調之法壊而爲兩税至
[390-7a]
干鹽鐵轉運屯田和糴鑄錢括苖𣙜利借商進奉獻助
無所不爲矣盖愈煩而愈弊以至於亡焉
  兵志附方鎮表/
唐有天下二百餘年而兵之大勢三變其始盛時有府
兵府兵後廢而爲彍騎彍騎又廢而方鎮之兵盛矣及
其末也强臣悍將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於京師
曰禁軍其後天子弱方鎮强而唐遂以亡㓕者措置之
勢使然也若乃將卒營陣車旗器械征防守衛凡兵之
[390-7b]
事不可以悉記記其廢置得失終始治亂興㓕之迹以
爲後世戒云
  方鎮表
髙祖太宗之制兵列府以居外將列衛以居内有事則
將以征伐事已各觧而去兵者將之事也使得以用而
不得以有之及其晚也土地之廣人民之衆城池之固
器甲之利舉而予之何慮於其始也深而易於其後也
忽如此之異哉豈其弊有漸馴而致之勢有不得已而
[390-8a]
然哉方鎮之患始也各專其地以自世既則迫于利害
之謀故其喜則連衡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并又其甚
則起而弱王室唐自中世以後收功弭亂雖常倚鎮兵
而其亡也亦終以此可不戒哉作方鎮表
  藝文
六經之道簡嚴易直而天人備故其愈久而益明其餘
作者衆矣質之聖人或離或合然其精深閎博各盡其
術而怪竒偉麗往往震發於其間此所以使好竒博愛
[390-8b]
者不能忘也然凋零磨㓕亦不可勝數豈其華文少實
不足以行逺與而俚言俗説猥有存者亦其有幸不幸
者與今著于篇有其名而亡其書者十葢五六也可不
惜哉
  梁太祖
嗚呼天下之惡梁久矣自後唐以來皆以為偽也至予
論次五代獨不偽梁議者或譏予大失春秋之㫖以爲
梁負大惡當加誅絶而反進之是奨篡也非春秋之志
[390-9a]
也予應之曰是春秋之志爾魯桓公弑隱公而自立者
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鄭厲公逐世子忽而自立者衛
公孫剽逐其君衎而自立者聖人於春秋皆不絶其爲
君此予所以不偽梁者用春秋之法也然則春秋亦奨
篡乎曰惟不絶四者之爲君於此見春秋之意也聖人
之於春秋用意深故能勸戒切爲言信然後善惡明夫
欲著其罪於後世在乎不沒其實其實嘗為君矣書其
為君其實篡也書其篡各傳其實而使後世信之則四
[390-9b]
君之罪不可得而掩爾使爲君者不得掩其惡然後人
知惡名不可逃則爲惡者庶乎其息矣是謂用意深而
勸戒切爲言信而善惡明也桀紂不待貶其王而萬世
所共惡者也春秋於大惡之君不誅絶之者不害其褒
善貶惡之㫖也惟不沒其實以著其罪而信乎後世與
其爲君而不得掩其惡以息人之爲惡能知春秋之此
意然後知予不偽梁之㫖也
  唐明宗
[390-10a]
嗚呼自古治世少而亂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數
百年其可道者數君而已况於後世邪况於五代邪予
聞長老爲予言明宗雖出夷狄而爲人純質寛仁愛人
於五代之君有足稱也嘗夜焚香仰天而祝曰臣本蕃
人豈足治天下世亂久矣願天早生聖人自初即位减
罷宫人伶官廢内藏庫四方所上物悉歸之有司廣壽
殿火災有司理之請加丹艧喟然嘆曰天以火戒我豈
宜増以侈邪嵗嘗旱已而雪暴坐庭中詔武德司宫中
[390-10b]
無得掃雪曰此天所以賜我也數問宰相馮道等民間
疾苦聞道等言糓帛賤民無疾疫則欣然曰吾何以堪
之當與公等作好事以報上天吏有犯贓輒寘之死曰
此民之蠧也以詔書褒廉吏孫岳等以風示天下其愛
人恤物葢亦有意於治矣其即位時春秋已髙不邇聲
色不樂遊畋在位十年於五代之君最為長世兵革粗
息年屢豐登生民實賴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
屢以非辜誅殺臣下至於從榮父子之間不能慮患為
[390-11a]
防而變起倉卒卒陷之以大惡帝亦由此飲恨而終當
是時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時事其言曰為國家者有
不足懼者五深可畏者六三辰失行不足懼天象變見
不足懼小人訛言不足懼山崩川竭不足懼水旱蟲蝗
不足懼也賢士藏匿深可畏四民遷業深可畏上下相
徇深可畏亷恥道消深可畏毁譽亂真深可畏直言不
聞深可畏也識者皆多澄言切中時病若從榮之變任
圜安重誨等之死可謂上下相徇而毁譽亂真之敝矣
[390-11b]
然澄之言豈止一時之病凡為國者可不戒哉
  晉出帝
嗚呼予書封子重貴為鄭王又書追封皇伯敬儒為宋
王者豈無意哉禮兄弟之子猶子也重貴書子可矣敬
儒出帝父也書曰皇伯者何哉出帝立不以正而絶其
所生也葢出帝於髙祖得為子而不得為後者髙祖自
有子也方髙祖疾病抱其子重睿寘於馮道懐中而託
之出帝豈得立邪晉之大臣既違禮廢命而立之以謂
[390-12a]
出帝為髙祖子則得立為敬儒子則不得立於是深諱
其所生而絶之以欺天下為真髙祖子也禮曰為人後
者為其父母服使髙祖無子出帝得為後而立以正則
不待絶其所生以為欺也故予書曰追封皇伯敬儒為
宋王者以見其立不以正而㓕絶天性臣其父而爵之
以欺天下也
  周世宗
嗚呼五代本紀備矣君臣之際可勝道哉梁之友珪反
[390-12b]
唐戕克寧而殺存乂從璨則父子骨肉之恩㡬何其不
絶矣太妃薨而輟朝立劉氏馮氏為皇后則夫婦之倫
㡬何其不乖而不至於禽獸矣寒食野祭而焚紙錢居
䘮改元而用樂殺馬延及任圜則禮樂刑政㡬何其不
壊矣至於賽雷山傳箭而撲馬則中國㡬何其不異俗
矣可謂亂世也歟而世宗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
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方内延儒學文章之
士考制度脩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制作之法皆可施
[390-13a]
於後世其為人明逹英果議論偉然即位之明年廢天
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是時中國乏錢乃詔悉毁天
下銅佛像以鑄錢嘗曰吾聞佛説以身世為妄而以利
人為急使其真身尚在茍利於世猶欲割截况此銅像
豈有所惜哉由是羣臣皆不敢言嘗夜讀書見唐元稹
均田圖慨然嘆曰此致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乃
詔頒其圖法使吏民先習知之期以一嵗大均天下之
田其規為志意豈小哉其伐南唐問宰相李糓以計策
[390-13b]
後克淮南出糓疏使學士陶糓為賛而盛以錦嚢嘗置
之坐側其英武之材可謂雄傑及其虚心聽納用人不
疑豈非所謂賢主哉其北取三關兵不血刃而史家猶
譏其輕社稷之重而僥倖一勝於倉卒殊不知其料强
弱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機此非明於决
勝者孰能至哉誠非史氏之所及也
  梁家人傳
嗚呼梁之惡極矣自其起盗賊至於亡唐其遺毒流於
[390-14a]
天下天下豪傑四面並起孰不欲戡刃於其胸然卒不
能少挫其鋒以得志梁之無敵於天下可謂虎狼之强
矣及其敗也困於一二女子之娛至於洞胸流腸刲若
羊豕禍生父子之間乃知女色之能敗人矣自古女禍
大者亡天下其次亡家其次亡身身茍免矣猶及其子
孫雖遲速不同未有無禍者也然原其本末未始不起
於忽微易坤之初六曰履霜堅氷至家人之初九曰閑
有家悔亡其言至矣可不戒哉梁之家事詩所謂不可
[390-14b]
道者也至於唐晉以後親疎嫡庻亂矣作家人傳
  唐家人傳
嗚呼家人之道不可以不正也夫禮者所以别嫌而明
微也甚矣五代之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
廟朝廷人鬼皆失其序斯可謂亂世者歟自古未之有
也唐一號而三姓周一號而二姓唐太祖莊宗為一家
明宗愍帝為一家廢帝為一家周太祖為一家世宗為
一家别其家而同其號者何哉唐從其號見其盜而有
[390-15a]
也周從其號與之也而别其家者昭穆親疎之不可亂
也號可同家不可以不别所以别嫌而明微也梁博王
友文之不别何哉著禍本也梁太祖之禍自友文始存
之所以戒也
  晉家人傳
嗚呼古之不幸無子而以其同宗之子為後者聖人許
之著之禮經而不諱也而後世閭閻鄙俚之人則諱之
諱則不勝其欺與偽也故其茍偷竊取嬰孩襁褓諱其
[390-15b]
父母而自欺以為我生之子曰不如此則不能得其一
志盡愛於我而其心必二也而為其子者亦自諱其所
生而絶其天性之親反視以為叔伯父以此欺其九族
而亂其人鬼親疎之序凡物生而有知未有不愛其父
母者使是子也能忍而真絶其天性與曾禽獸之不若
也使其不忍而外陽絶之是大偽也夫閭閻鄙俚之人
之慮於事者亦已深矣然而茍竊欺偽不可以為法者
小人之事也惟聖人則不然以謂人道莫大於繼絶此
[390-16a]
萬世之通制而天下之公行也何必諱哉所謂子者未
有不由父母而生者也故為人後者必有所生之父有
所後之父此理之自然也何必諱哉其簡易明白不茍
不竊不欺不偽可以為通制而公行者聖人之法也又
以謂為人後者所承重故加其服以斬而不絶其所生
之親者天性之不可絶也然而恩有屈於義故降其服
以朞服外物也可以降而父母之名不可改故著於經
曰為人後者為其父母服自三代以來有天下國家者
[390-16b]
莫不用之而晉氏不用也出帝之於敬儒絶其父道臣
而爵之非特以其義不當立不得已而絶之葢亦習見
閭閻鄙俚之所為也五代干戈賊亂之世也禮樂崩壊
三綱五常之道絶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掃地而盡於是
矣如寒食野祭而焚紙錢天子而為閭閻鄙俚之事者
多矣而晉氏起於夷狄以篡逆而得天下高祖以耶律
德光為父而出帝於德光則以為祖而稱孫於其所生
父則臣而名之是豈可以人理責哉
[390-17a]
  漢家人傳
嗚呼予既悲湘隂公贇之事又嘉鞏庭美楊温之所為
贇於漢非嫡長特以周氏移國畏天下而難之故假贇
以伺間爾當是之時天下皆知贇之不必立也然庭美
温區區為贇守孤城以死其始終之迹何媿於死節之
士哉然予考於實録二人之死狀不明夫二人之事固
知其無所成其所重者死爾然史氏不著不知其何以
死也當王彦超之攻徐州也周嘗遣人招庭美等予得
[390-17b]
其詔書四皆言庭美等嘗已送欵於周後懼罪而復叛
然庭美等欵狀亦不見是皆不可知也夫史之闕文可
不慎哉其疑以傳疑則信者信矣予固嘉二人之忠而
悲其志然不得列於死節之士者惜哉
  梁唐晉漢周臣列傳
嗚呼孟子謂春秋無義戰予亦以謂五代無全臣無者
非無一人葢僅有之耳予得死節之士三人焉其仕不
及於二代者各以其國繫之作梁唐晉漢周臣傳其餘
[390-18a]
仕非一代不可以國繫之者作雜傳夫入于雜誠君子
之所羞而一代之臣未必皆可貴也覽者詳其善惡焉
  唐臣烏震傳
嗚呼忠孝以義則兩得吾既已言之矣若烏震者可謂
忠乎甚矣震之不思也夫食人之禄而任人之事事有
任專其責而其國之利害由已之為不為為之雖利於
國而有害於其親者猶將辭其禄而去之矧其事衆人
所皆可為而任不專已又其為與不為國之利害不繫
[390-18b]
焉者如是而不顧其親雖不以為利猶曰不孝况因而
利之乎夫能事其親以孝然後能事其君以忠若烏震
者可謂大不孝矣尚何有於忠哉
  唐臣張憲傳
嗚呼予於死節之士得三人而失三人焉鞏庭美楊温
之死予既已哀之至於張憲之事尤為之痛惜也予於
舊史考憲事實而永王存霸符彦超與憲傳所書始末
皆不同莫得而考正葢方其變故倉卒之時傳者失之
[390-19a]
耳然要其大節亦可以見也憲之立誠可謂忠矣當其
不顧其家絶存禮而斬其使涕泣以拒昭逺之説其志
甚明至其欲與存霸俱死及存霸被殺反棄太原而出
奔然猶不知其心果欲何為也而舊史書憲坐棄城而
賜死予亦以為不然予之於憲固欲成其美志而要在
憲失其官守而其死不明故不得列於死節也
  晉臣桑維翰景延廣傳
嗚呼自古禍福成敗之理未有如晉氏之明驗也其始
[390-19b]
以契丹而興終為契丹所㓕然方其以逆抗順大事未
集孤城被圍外無救援而徒將一介之命持片舌之彊
能使契丹空國興師應若符契出危觧難遂成晉氏當
是之時維翰之力為多及少主新立釁結兵連敗約起
爭發自延廣然則晉氏之事維翰成之延廣壊之二人
之用心者異而其受禍也同其故何哉葢夫本末不順
而與夷狄共事者常見其禍未見其福也可不戒哉可
不戒哉
[390-20a]
  周臣傳
嗚呼作器者無良才而有良匠治國者無能臣而有能
君王朴之才誠可謂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世宗之
時外事征伐攻取戰勝内脩制度議刑法定律歴講求
禮樂之遺文所用者五代之士也豈皆愚怯於晉漢而
材智於周哉惟知所用爾夫亂國之君常置愚不肖於
上而彊其不能以暴其短惡置賢智於下而冺㓕其才
能使君子小人皆失其所而身蹈危亡治國之君能置
[390-20b]
賢知於近而置愚不肖於逺使君子小人各適其分而
身享安榮治亂相去雖逺甚而其所以致之者不多也
反其所置而已嗚呼自古治君少而亂君多况于五代
士之遇不遇者可勝歎哉
  一行傳
嗚呼五代之亂極矣傳所謂天地閉賢人隱之時歟當
此之時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搢紳之士安其禄而立
其朝充然無復亷恥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謂自古忠臣
[390-21a]
義士多出於亂世而恠當時可道者何少也豈果無其
人哉雖曰干戈興學校廢而禮義衰風俗隳壊至於如
此然自古天下未嘗無人也吾意必有潔身自負之士
嫉世逺去而不可見者自古材賢有韞於中而不見於
外或窮居陋巷委身草莽雖顔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
不彰况世變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時乎吾又以謂必有
負材能修節義而沉淪於下冺沒而無聞者求之傳記
而亂世崩離文字殘缺不可復得然僅得者四五人而
[390-21b]
已處乎山林而羣麋鹿雖不足以為中道然與其食人
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無媿於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
人焉曰鄭遨張薦明勢利不屈其心去就不違其義吾
得一人焉曰石昻茍利於君以忠獲罪何必自明有至
死而不言者此古之義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贇五
代之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於兄弟夫婦
人倫之際無不大壊而天理㡬乎其㓕於此之時能以
孝悌自修於一郷而風行於天下者猶或有之然其事
[390-22a]
迹不著而無可紀次獨其名氏或因見於書者吾亦不
敢沒而其略可録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倫作一行傳
  唐六臣傳二
嗚呼始為朋黨之論者誰歟甚乎作俑者也真可謂不
仁之人哉予嘗至繁城讀魏受禪碑見漢之羣臣稱魏
功德而大書深刻自列其姓名以夸耀於世又讀梁實
録見文蔚等所為如此未嘗不為之流涕也夫以國予
人而自夸耀及遂相之此非小人孰能為也漢唐之末
[390-22b]
舉其朝皆小人也而其君子者何在哉當漢之亡也先
以朋黨禁錮天下賢人君子而立其朝者皆小人也然
後漢從而亡及唐之亡也又先以朋黨盡殺朝廷之士
而其餘存者皆庸懦不肖傾險之人也然後唐從而亡
夫欲空人之國而去其君子者必進朋黨之説欲孤人
主之勢而蔽其耳目者必進朋黨之説欲奪國而與人
者必進朋黨之説夫為君子者固嘗寡過小人欲加之
罪則有可誣者有不可誣者不能遍及也至欲舉天下
[390-23a]
之善求其類而盡去之惟指以為朋黨耳故其親戚故
舊謂之朋黨可也交游執友謂之朋黨可也宦學相同
謂之朋黨可也門生故吏謂之朋黨可也是數者皆其
類也皆善人也故曰欲空人之國而去其君子者惟以
朋黨罪之則無免者矣夫善善之相樂以其類同此自
然之理也故聞善者必相稱譽稱譽則謂之朋黨得善
者必相薦引薦引則謂之朋黨使人聞善不敢稱則人
主之耳不聞有善於下矣見善不敢薦則人主之目不
[390-23b]
得見善人矣善人日逺而小人日進則為人主者倀倀
然誰與之圖治安之計哉故曰欲孤人主之勢而蔽其
耳目者必用朋黨之説也一君子存羣小人雖衆必有
所忌而有所不敢為惟空國而無君子然後小人得肆
志於無所不為則漢魏唐梁之際是也故曰可奪國而
予人者由其國無君子空國而無君子由以朋黨而去
之也嗚呼朋黨之説人主可不察哉傳曰一言可以䘮
邦者其是之謂歟
[390-24a]
  伶官傳
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
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
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
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
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
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嚢
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方其係燕父子以組函梁君
[390-24b]
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
可謂壯哉及仇讐巳㓕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
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
至於誓天斷髪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
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迹而皆自於人與書曰滿招損謙
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
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
人困之而身死國㓕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
[390-25a]
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
  宦者傳
五代文章陋矣而史官之職廢於䘮亂傳記小説多失
其傳故其事迹終始不完而雜以訛繆至於英豪奮起
戰爭勝敗國家興廢之際豈無謀臣之略辯士之談而
文字不足以發之遂使冺然無傳於後世然獨張承業
事卓卓在人耳目至今故老猶能道之其論議可謂偉
然與殆非宦者之言也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於
[390-25b]
女禍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葢其用事也近而
習其為心也専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
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已信然後懼以禍福而把
持之雖有忠臣碩士列於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已疎逺
不若起居飲食前後左右之親為可恃也故前後左右
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疎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
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
怒禍患伏於帷闥則嚮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
[390-26a]
患巳深而覺之欲與疎逺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
養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雖有聖智不能與
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
敗故其大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姦豪得借以為資而
起至抉其種類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後已此前史所
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為人主者非欲養
禍於内而疎忠臣碩士於外盖其漸漬而勢使之然也
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則禍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
[390-26b]
去之可也宦者之為禍雖欲悔悟而勢有不得而去也
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於女禍者謂此也可不戒哉
  趙犨傳
嗚呼禍福之理豈可一哉君子小人之禍福異也老子
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後世之談禍福者皆以其
言為至論也夫為善而受福焉得禍為惡而受禍焉得
福惟君子之罹非禍者未必不為福小人之求非福者
未嘗不及禍此自然之理也始犨自以先見之明深結
[390-27a]
梁太祖及其子孫皆享其禄利自謂知所託矣安知其
族卒與梁俱㓕也犨之求福於梁葢老氏之所謂福也
非君子之所求也可不戒哉
  郭延魯傳
嗚呼五代之民其何以堪之哉上輸兵賦之急下困剝
斂之苛自莊宗以來方鎮進獻之事稍作至於晉而不
可勝紀矣其添都助國之物動以千數計至於來朝奉
使買宴贖罪莫不出於進獻而功臣大將不幸而死則
[390-27b]
其子孫率以家貲求刺史其物多者得大州善地葢自
天子皆以賄賂為事矣則為其民者其何以堪之哉於
此之時循亷之吏如延魯之徒者誠難得而可貴也哉
  皇甫遇傳
嗚呼梁亡而敬翔死不得為死節晉亡而皇甫遇死不
得為死事吾豈無意哉梁之篡唐用翔之謀為多猶子
佐其父而弑其祖可乎其不戮於斧鉞為幸免矣方晉
兵之降虜也士卒初不知及使觧甲哭聲震天則降豈
[390-28a]
其欲哉使遇奮然攘臂而起殺重威於坐中雖不幸不
克而見害猶為得其死矣其義烈豈不凛然也哉既俛
首聽命相與亡人之國矣雖死不能贖也豈足貴哉君
子之於人或推以恕或責以備恕故遷善自新之路廣
備則難得難得故可貴焉然知其所可恕與其所可貴
豈不又難哉
  王進傳
嗚呼予述舊史至於王進之事未嘗不廢書而歎曰甚
[390-28b]
哉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與俱勇夫悍卒各裂土
地封侯王何異豺狼之牧斯人也雖其附托遭遇出於
一時之幸然猶必皆横身陣敵非有百夫之勇則必一
日之勞至如進者徒以疾足善走而秉旄節何其甚歟
豈非名器之用隨世而輕重者歟世治則君子居之而
重世亂則小人易得而輕歟抑因緣僥倖未始不有而
尤多於亂世既其極也遂至於是歟豈其又有甚於是
者歟當此之時為國長者不過十餘年短者三四年至
[390-29a]
一二年天下之人視其上易君代國如更戍長無異盖
其輕如此况其下者乎如進等者豈足道哉易否泰消
長君子小人常相上下視在上者如進等則其在下可
知矣予書進事所以哀斯人之亂而見當時賢人君子
之在下者可勝道哉可勝道哉
  杜重威李守貞張彦澤傳
嗚呼晉之事醜矣而惡亦極也其禍亂覆亡之不暇葢
必然之理爾使重威等雖不叛以降敵亦未必不亡然
[390-29b]
開敵之隙自一景延廣而卒成晉禍者此三人也視重
威彦澤之死而晉人所以甘心者可以知其憤疾怨怒
於斯人者非一日也至於爭已戮之尸臠其肉剔其髓
而食之撦裂踏踐斯須而盡何其甚哉此自古未有也
然當是時舉晉之兵皆在北面國之存亡繫此三人勝
敗則其任可謂重矣葢天下惡之如彼晉方任之如此
而終以不悟豈非所謂臨亂之君各賢其臣者歟
  馮道傳
[390-30a]
傳曰禮義亷耻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㓕亡善乎管
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亷耻立人之大節盖不
亷則無所不取不耻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亂敗
亡亦無所不至况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
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讀馮道長樂老叙
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亷耻者矣則天下國家可
從而知也予於五代得全節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
而怪士之被服儒者以學古自名而享人之禄任人之
[390-30b]
國者多矣然使忠義之節獨出於武夫戰卒豈於儒者
果無其人哉豈非髙節之士惡時之亂薄其世而不肯
出歟抑君天下者不足顧而莫能致之與孔子以謂十
室之邑必有忠信豈虚言也哉予嘗得五代時小説一
篇載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婦人猶能如此則知世固常
有其人而不得見也凝家青徐之間為虢州司戸叅軍
以疾卒於官凝家素貧一子尚㓜李氏携其子負其遺
骸以歸東過開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見其婦人獨携一
[390-31a]
子而疑之不許其宿李氏顧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牽其
臂而出之季氏仰天長慟曰我為婦人不能守節而此
手為人執邪不可以一手并汚吾身即引斧自斷其臂
路人見者環聚而嗟之或為之彈指或為之泣下開封
尹聞之白其事於朝官為賜藥封瘡厚䘏李氏而笞其
主人者嗚呼士不自愛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聞李氏
之風宜少知愧哉
  職方考一
[390-31b]
嗚呼自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後世鑒古矯失始
郡縣天下而自秦漢以來為國孰與三代長短及其亡
也未始不分至或無地以自存焉葢得其要則雖萬國
而治失其所守則雖一天下不能以容豈非一本於道
德哉唐之盛時雖名天下為十道而其勢未分既其衰
也置軍節度號為方鎮鎮之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
三四故其兵驕則逐帥帥彊則叛上土地為其世有干
戈起而相侵天下之勢自兹而分然唐自中世多故矣
[390-32a]
其興衰救難常倚鎮兵扶持而侵凌亂亡亦終以此豈
其利害之理然歟自僖昭以來日益割裂梁初天下别
為十一南有吳浙荆湖閩漢西有岐蜀北有燕晉而朱
氏所有七十八州以為梁莊宗初起并代取幽滄有州
三十五其後又取梁魏博等十有六州合五十一州以
㓕梁岐王稱臣又得其州七同光破蜀已而復失惟得
秦鳳階成四州而營平二州陷于契丹其増置之州一
合一百二十三州以為唐石氏入立獻十有六州於契
[390-32b]
丹而得蜀金州又増置之州一合一百九州以為晉劉
氏之初秦鳳階成復入於蜀隱帝時増置之州一合一
百六州以為漢郭氏代漢十州入於劉旻世宗取秦鳳
階成瀛莫及淮南十四州又増置之州五而廢者三合
一百一十八州以為周宋興因之此中國之大略也其
餘外属者强弱相并不常其得失至於周末閩已先亡
而在者七國自江以下二十一州為南唐自劒以南及
山南西道四十六州為蜀自湖南北十州為楚自浙東
[390-33a]
西十三州為吳越自嶺南北四十亡州為南漢自太原
以北十州為東漢而荆歸峽三州為南平合中國所有
二百六十八州而軍不在焉唐之封疆逺矣前史備載
而覇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間五代亂世文字不完而
時有廢省又或陷於夷狄不可考究其詳其可見者具
之如譜
  職方考二
自唐有方鎮而史官不録於地里之書以謂方鎮兵戎
[390-33b]
之事非職方所掌故也然而後世因習以軍目地而没
其州名又今置軍者徒以虚名升建為州府之重地不
可以不書也州縣凡唐故而廢於五代若五代所置而
見於今者及縣之割𨽻今因之者皆宜列以備職方之
考其餘嘗置而復廢嘗改割而復舊者皆不足書山川
物俗職方之掌也五代短世無所遷變故亦不復録而
録其方鎮軍名以與前史互見之云
  十國世家
[390-34a]
嗚呼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時黥髠盜販衮冕峩巍吳暨
南唐姦豪竊攘蜀險而富漢險而貧貧能自彊富者先
亡閩陋荆蹙楚開蠻服剥剽弗堪吳越其尤牢牲視人
嶺蜑遭劉百年之間並起爭雄山川亦絶風氣不通語
曰清風興羣陰伏日月出爝火熄故真人作而天下同
作十國世家
  前蜀王建世家
嗚呼自秦漢以來學者多言祥瑞雖有善辯之士不能
[390-34b]
袪其惑也予讀蜀書至於龜龍麟鳳騶虞之類世所謂
王者之嘉瑞莫不畢出於其國異哉然考王氏之所以
興亡成敗者可以知之矣或以為一王氏不足以當之
則視時天下治亂可以知之矣龍之為物也以不見為
神以升雲行天為得志今偃然暴露其形是不神也不
上於天而下見於水中是失職也然其一何多與可以
為妖矣鳳凰鳥之逺人者也昔舜治天下政成而民悦
命䕫作樂樂聲和鳥獸聞之皆鼓舞當是之時鳳凰適
[390-35a]
至舜之史因并記以為美後世因以鳳來為有道之應
其後鳳凰數至或出於庸君繆政之時或出於危亡大
亂之際是果為瑞哉麟獸之逺人者也昔魯哀公出獵
得之而不識葢索而獲之非其自出也故孔子書於春
秋曰西狩獲麟者譏之也西狩非其逺也獲麟惡其盡
取也狩必書地而哀公馳騁所渉地多不可徧以名舉
故書西以包衆地謂其舉國之西皆至也麟人罕識之
獸也以見公之窮山竭澤而盡取至於不識之獸皆捜
[390-35b]
索而獲之故曰譏之也聖人已沒而異端之説興乃以
麟為王者之瑞而附以符命讖緯詭怪之言鳳嘗出於
舜以為瑞猶有説也及其後見於亂世則可以知其非
瑞矣若麟者前有治世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世未
嘗一出其一出而當亂世然則孰知其為瑞哉龜𤣥物
也汚泥川澤不可勝數其死而貴於卜官者用適有宜
爾而戴氏禮以其在宫沼為王者難致之瑞戴禮雜出
於諸家其失亦以多矣騶虞吾不知其何物也詩曰于
[390-36a]
嗟乎騶虞賈誼以為騶者文王之囿虞虞官也當誼之
時其説如此然則以之為獸者其出於近世之説乎夫
破人之惑者難與爭於篤信之時待其有所疑焉然後
從而攻之可也麟鳳龜龍王者之瑞而出於五代之際
又皆萃於蜀此雖好為祥瑞之説者亦可疑也因其可
疑者而攻之庶幾惑者有以思焉
  吳越世家
嗚呼天人之際為難言也非徒自古術者好竒而幸中
[390-36b]
至於英豪草竊亦多自托於妖祥豈其欺惑愚衆有以
用之歟葢其興也非有功德積漸之勤而黥髠盗販倔
起於王侯而人亦樂為之傳歟考錢氏之終始非有德
澤施其一方而百年之際虐用其人甚矣其動於氣象
者豈非其孽歟是時四海分裂不勝其暴又豈皆然歟
是皆無所得而推歟術者之言不中者多而中者少而
人特喜道其中者歟
 文章辨體彚選巻三百九十
[390-37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三百九十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徴 編
史論九
  唐髙祖宋歐陽脩/本巻同
自古受命之君非有德不王自夏后氏以來始傳以世
而有賢有不肖故其爲世數亦或短或長論者乃謂周
自后稷至於文武積功累仁其來也逺故其爲世尤長
[390-37b]
然考於世本夏商周皆出於黄帝夏自鯀以前商自契
至於成湯其間寂寥無聞與周之興異矣而漢亦起於
亭長叛亡之徒及其興也有天下皆數百年而後已由
是言之天命豈易知哉然考其終始治亂顧其功德有
厚薄與其制度紀綱所以維持者如何而其後世或&KR0906
以隆昌或遽以壊亂或漸以陵遲或能振而復起或遂
至於不可支持雖各因其勢然有德則興無德則絶豈
非所謂天命者常不顯其符而俾有國者兢兢以自勉
[390-38a]
耶唐在周隋之際世雖貴矣然烏有所謂積功累仁之
漸而高祖之興亦何異因時而特起者與雖其有治有
亂或絶或㣲然其有天下年㡬三百可謂盛哉豈非人
厭隋亂而䝉德澤繼以太宗之治制度紀綱之法後世
有以慿藉扶持而能永其天命與
  太宗
唐有天下傳世二十其可稱者三君𤣥宗憲宗皆不克
其終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迹湯武致治之
[390-38b]
美庻㡬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至其
牽於多愛復立浮圖好大喜功勤兵於逺此中材庸主
之所常為然春秋之法常責備於賢者是以後世君子
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歎息於斯焉
  髙宗
小雅曰赫赫宗周褒姒㓕之此周幽王之詩也是時幽
王雖亡而太子宜臼立是為平王而詩人乃言㓕之者
以為文武之業於是蕩盡東周雖在不能復興矣其曰
[390-39a]
㓕者甚疾之之辭也武氏之亂唐之宗室戕殺殆盡其
賢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遺德餘烈在
人者未逺而幾於遂絶其爲惡豈一褒姒之比邪以太
宗之明昧於知子廢立之際不能自决卒用昏童髙宗
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嗚呼
父子夫婦之間可謂難哉可不慎哉
  睿宗𤣥宗
睿宗因其子之功而在位不久固無可稱者嗚呼女子
[390-39b]
之禍於人者甚矣自高祖至於中宗數十年間再罹女
禍唐祚既絶而復續中宗不免其身韋氏遂已㓕族𤣥
宗親平其亂可以鍳矣而又敗以女子方其勵精政事
開元之際幾致太平何其盛也及侈心一動窮天下之
欲不足為其樂而溺其所甚愛忘其所可戒至於竄身
失國而不悔考其始終之異其性習之相逺也至於如
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
  禮樂
[390-40a]
唐初即用隋禮至太宗時中書令房𤣥齡祕書監魏徵
與禮官學士等因隋之禮増以天子上陵朝廟養老大
射講武讀時令納皇后皇太子入學太常行陵合朔陳
兵太社等為吉禮六十一篇賔禮四篇軍禮二十篇嘉
禮四十二篇凶禮十一篇是為貞觀禮髙宗又詔太尉
長孫無忌中書令杜正倫李義府中書侍郎李友益黄
門侍郎劉祥道許圉師太子賔客許敬宗太常卿韋琨
等増之爲一百三十巻是爲顯慶禮其文雜以式令而
[390-40b]
義府敬宗方得幸多希㫖傅㑹事既施行議者皆以為
非上元三年詔復用貞觀禮由是終髙宗世貞觀顯慶
二禮兼行而有司臨事逺引古義與二禮參考増損之
無復定制武氏中宗繼以亂敗無可言者博士掌禮備
官而已𤣥宗開元十年以國子司業韋縚為禮儀使以
掌五禮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嵒上疏請刪去禮記舊文
而益以今事詔付集賢院議學士張説以為禮記不刋
之書去聖久逺不可改易而唐貞觀顯慶禮儀注前後
[390-41a]
不同宜加折衷以為唐禮乃詔集賢院學士右散騎常
侍徐堅右拾遺李鋭及太常博士施敬本撰述歴年未
就而鋭卒蕭嵩代鋭爲學士奏起居舍人王仲丘撰定
爲一百五十巻是爲大唐開元禮由是唐之五禮之文
始備而後世用之雖時小有損益不能過也貞元中太
常禮院修撰王涇考次歴代郊廟沿革之制及其工歌
祝號而圖其壇屋陟降之序爲郊祀録十巻元和十一
年秘書郎修撰韋公肅又錄開元已後禮文損益爲禮
[390-41b]
閣新儀三十巻十三年太常博士王彦威為曲臺新禮
三十巻又採元和以來王公士民昏祭䘮𦵏之禮爲續
曲臺禮三十巻嗚呼考其文記可謂備矣以之施於貞
觀開元之間亦可謂盛矣而不能至三代之隆者具其
文而意不在焉此所謂禮樂爲虚名也哉
  食貨
古之善治其國而愛養斯民者必立經常簡易之法使
上愛物以養其下下勉力以事其上上足而下不困故
[390-42a]
量人之力而授之田量地之産而取以給公上量其入
而出之以爲用度之數是三者常相須以濟而不可失
失其一則不能守其二及暴君庸主縱其佚欲而茍且
之吏從之變制合時以取寵於其上故用於上者無節
而取於下者無限民竭其力而不能供由是上愈不足
而下愈困則財利之説興而聚斂之臣用記曰寧畜盗
臣盗臣誠可惡然一人之害爾聚斂之臣用則經常之
法壊而下不勝其弊焉唐之始時授人以口分世業田
[390-42b]
而取之以租庸調之法其用之也有節盖其畜兵以府
衛之制故兵雖多而無所損設官有常員之數故官不
濫而易祿雖不及三代之盛時然亦可以爲經常之法
也及其弊也兵冗官濫爲之大蠧自天寳以來大盗屢
起方鎮數叛兵革之興累世不息而用度之數不能節
矣加以驕君昏主姦吏邪臣取濟一時屢更其制而經
常之法蕩然盡矣由是財利之説興聚斂之臣進葢口
分世業之田壊而爲兼并租庸調之法壊而爲兩税至
[390-43a]
干鹽鐵轉運屯田和糴鑄錢括苖𣙜利借商進奉獻助
無所不爲矣盖愈煩而愈弊以至於亡焉
  兵志附方鎮表/
唐有天下二百餘年而兵之大勢三變其始盛時有府
兵府兵後廢而爲彍騎彍騎又廢而方鎮之兵盛矣及
其末也强臣悍將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於京師
曰禁軍其後天子弱方鎮强而唐遂以亡㓕者措置之
勢使然也若乃將卒營陣車旗器械征防守衛凡兵之
[390-43b]
事不可以悉記記其廢置得失終始治亂興㓕之迹以
爲後世戒云
  方鎮表
髙祖太宗之制兵列府以居外將列衛以居内有事則
將以征伐事已各觧而去兵者將之事也使得以用而
不得以有之及其晚也土地之廣人民之衆城池之固
器甲之利舉而予之何慮於其始也深而易於其後也
忽如此之異哉豈其弊有漸馴而致之勢有不得已而
[390-44a]
然哉方鎮之患始也各專其地以自世既則迫于利害
之謀故其喜則連衡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并又其甚
則起而弱王室唐自中世以後收功弭亂雖常倚鎮兵
而其亡也亦終以此可不戒哉作方鎮表
  藝文
六經之道簡嚴易直而天人備故其愈久而益明其餘
作者衆矣質之聖人或離或合然其精深閎博各盡其
術而怪竒偉麗往往震發於其間此所以使好竒博愛
[390-44b]
者不能忘也然凋零磨㓕亦不可勝數豈其華文少實
不足以行逺與而俚言俗説猥有存者亦其有幸不幸
者與今著于篇有其名而亡其書者十葢五六也可不
惜哉
  梁太祖
嗚呼天下之惡梁久矣自後唐以來皆以為偽也至予
論次五代獨不偽梁議者或譏予大失春秋之㫖以爲
梁負大惡當加誅絶而反進之是奨篡也非春秋之志
[390-45a]
也予應之曰是春秋之志爾魯桓公弑隱公而自立者
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鄭厲公逐世子忽而自立者衛
公孫剽逐其君衎而自立者聖人於春秋皆不絶其爲
君此予所以不偽梁者用春秋之法也然則春秋亦奨
篡乎曰惟不絶四者之爲君於此見春秋之意也聖人
之於春秋用意深故能勸戒切爲言信然後善惡明夫
欲著其罪於後世在乎不沒其實其實嘗為君矣書其
為君其實篡也書其篡各傳其實而使後世信之則四
[390-45b]
君之罪不可得而掩爾使爲君者不得掩其惡然後人
知惡名不可逃則爲惡者庶乎其息矣是謂用意深而
勸戒切爲言信而善惡明也桀紂不待貶其王而萬世
所共惡者也春秋於大惡之君不誅絶之者不害其褒
善貶惡之㫖也惟不沒其實以著其罪而信乎後世與
其爲君而不得掩其惡以息人之爲惡能知春秋之此
意然後知予不偽梁之㫖也
  唐明宗
[390-46a]
嗚呼自古治世少而亂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數
百年其可道者數君而已况於後世邪况於五代邪予
聞長老爲予言明宗雖出夷狄而爲人純質寛仁愛人
於五代之君有足稱也嘗夜焚香仰天而祝曰臣本蕃
人豈足治天下世亂久矣願天早生聖人自初即位减
罷宫人伶官廢内藏庫四方所上物悉歸之有司廣壽
殿火災有司理之請加丹艧喟然嘆曰天以火戒我豈
宜増以侈邪嵗嘗旱已而雪暴坐庭中詔武德司宫中
[390-46b]
無得掃雪曰此天所以賜我也數問宰相馮道等民間
疾苦聞道等言糓帛賤民無疾疫則欣然曰吾何以堪
之當與公等作好事以報上天吏有犯贓輒寘之死曰
此民之蠧也以詔書褒廉吏孫岳等以風示天下其愛
人恤物葢亦有意於治矣其即位時春秋已髙不邇聲
色不樂遊畋在位十年於五代之君最為長世兵革粗
息年屢豐登生民實賴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
屢以非辜誅殺臣下至於從榮父子之間不能慮患為
[390-47a]
防而變起倉卒卒陷之以大惡帝亦由此飲恨而終當
是時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時事其言曰為國家者有
不足懼者五深可畏者六三辰失行不足懼天象變見
不足懼小人訛言不足懼山崩川竭不足懼水旱蟲蝗
不足懼也賢士藏匿深可畏四民遷業深可畏上下相
徇深可畏亷恥道消深可畏毁譽亂真深可畏直言不
聞深可畏也識者皆多澄言切中時病若從榮之變任
圜安重誨等之死可謂上下相徇而毁譽亂真之敝矣
[390-47b]
然澄之言豈止一時之病凡為國者可不戒哉
  晉出帝
嗚呼予書封子重貴為鄭王又書追封皇伯敬儒為宋
王者豈無意哉禮兄弟之子猶子也重貴書子可矣敬
儒出帝父也書曰皇伯者何哉出帝立不以正而絶其
所生也葢出帝於髙祖得為子而不得為後者髙祖自
有子也方髙祖疾病抱其子重睿寘於馮道懐中而託
之出帝豈得立邪晉之大臣既違禮廢命而立之以謂
[390-48a]
出帝為髙祖子則得立為敬儒子則不得立於是深諱
其所生而絶之以欺天下為真髙祖子也禮曰為人後
者為其父母服使髙祖無子出帝得為後而立以正則
不待絶其所生以為欺也故予書曰追封皇伯敬儒為
宋王者以見其立不以正而㓕絶天性臣其父而爵之
以欺天下也
  周世宗
嗚呼五代本紀備矣君臣之際可勝道哉梁之友珪反
[390-48b]
唐戕克寧而殺存乂從璨則父子骨肉之恩㡬何其不
絶矣太妃薨而輟朝立劉氏馮氏為皇后則夫婦之倫
㡬何其不乖而不至於禽獸矣寒食野祭而焚紙錢居
䘮改元而用樂殺馬延及任圜則禮樂刑政㡬何其不
壊矣至於賽雷山傳箭而撲馬則中國㡬何其不異俗
矣可謂亂世也歟而世宗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
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方内延儒學文章之
士考制度脩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制作之法皆可施
[390-49a]
於後世其為人明逹英果議論偉然即位之明年廢天
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是時中國乏錢乃詔悉毁天
下銅佛像以鑄錢嘗曰吾聞佛説以身世為妄而以利
人為急使其真身尚在茍利於世猶欲割截况此銅像
豈有所惜哉由是羣臣皆不敢言嘗夜讀書見唐元稹
均田圖慨然嘆曰此致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乃
詔頒其圖法使吏民先習知之期以一嵗大均天下之
田其規為志意豈小哉其伐南唐問宰相李糓以計策
[390-49b]
後克淮南出糓疏使學士陶糓為賛而盛以錦嚢嘗置
之坐側其英武之材可謂雄傑及其虚心聽納用人不
疑豈非所謂賢主哉其北取三關兵不血刃而史家猶
譏其輕社稷之重而僥倖一勝於倉卒殊不知其料强
弱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機此非明於决
勝者孰能至哉誠非史氏之所及也
  梁家人傳
嗚呼梁之惡極矣自其起盗賊至於亡唐其遺毒流於
[390-50a]
天下天下豪傑四面並起孰不欲戡刃於其胸然卒不
能少挫其鋒以得志梁之無敵於天下可謂虎狼之强
矣及其敗也困於一二女子之娛至於洞胸流腸刲若
羊豕禍生父子之間乃知女色之能敗人矣自古女禍
大者亡天下其次亡家其次亡身身茍免矣猶及其子
孫雖遲速不同未有無禍者也然原其本末未始不起
於忽微易坤之初六曰履霜堅氷至家人之初九曰閑
有家悔亡其言至矣可不戒哉梁之家事詩所謂不可
[390-50b]
道者也至於唐晉以後親疎嫡庻亂矣作家人傳
  唐家人傳
嗚呼家人之道不可以不正也夫禮者所以别嫌而明
微也甚矣五代之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
廟朝廷人鬼皆失其序斯可謂亂世者歟自古未之有
也唐一號而三姓周一號而二姓唐太祖莊宗為一家
明宗愍帝為一家廢帝為一家周太祖為一家世宗為
一家别其家而同其號者何哉唐從其號見其盜而有
[390-51a]
也周從其號與之也而别其家者昭穆親疎之不可亂
也號可同家不可以不别所以别嫌而明微也梁博王
友文之不别何哉著禍本也梁太祖之禍自友文始存
之所以戒也
  晉家人傳
嗚呼古之不幸無子而以其同宗之子為後者聖人許
之著之禮經而不諱也而後世閭閻鄙俚之人則諱之
諱則不勝其欺與偽也故其茍偷竊取嬰孩襁褓諱其
[390-51b]
父母而自欺以為我生之子曰不如此則不能得其一
志盡愛於我而其心必二也而為其子者亦自諱其所
生而絶其天性之親反視以為叔伯父以此欺其九族
而亂其人鬼親疎之序凡物生而有知未有不愛其父
母者使是子也能忍而真絶其天性與曾禽獸之不若
也使其不忍而外陽絶之是大偽也夫閭閻鄙俚之人
之慮於事者亦已深矣然而茍竊欺偽不可以為法者
小人之事也惟聖人則不然以謂人道莫大於繼絶此
[390-52a]
萬世之通制而天下之公行也何必諱哉所謂子者未
有不由父母而生者也故為人後者必有所生之父有
所後之父此理之自然也何必諱哉其簡易明白不茍
不竊不欺不偽可以為通制而公行者聖人之法也又
以謂為人後者所承重故加其服以斬而不絶其所生
之親者天性之不可絶也然而恩有屈於義故降其服
以朞服外物也可以降而父母之名不可改故著於經
曰為人後者為其父母服自三代以來有天下國家者
[390-52b]
莫不用之而晉氏不用也出帝之於敬儒絶其父道臣
而爵之非特以其義不當立不得已而絶之葢亦習見
閭閻鄙俚之所為也五代干戈賊亂之世也禮樂崩壊
三綱五常之道絶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掃地而盡於是
矣如寒食野祭而焚紙錢天子而為閭閻鄙俚之事者
多矣而晉氏起於夷狄以篡逆而得天下高祖以耶律
德光為父而出帝於德光則以為祖而稱孫於其所生
父則臣而名之是豈可以人理責哉
[390-53a]
  漢家人傳
嗚呼予既悲湘隂公贇之事又嘉鞏庭美楊温之所為
贇於漢非嫡長特以周氏移國畏天下而難之故假贇
以伺間爾當是之時天下皆知贇之不必立也然庭美
温區區為贇守孤城以死其始終之迹何媿於死節之
士哉然予考於實録二人之死狀不明夫二人之事固
知其無所成其所重者死爾然史氏不著不知其何以
死也當王彦超之攻徐州也周嘗遣人招庭美等予得
[390-53b]
其詔書四皆言庭美等嘗已送欵於周後懼罪而復叛
然庭美等欵狀亦不見是皆不可知也夫史之闕文可
不慎哉其疑以傳疑則信者信矣予固嘉二人之忠而
悲其志然不得列於死節之士者惜哉
  梁唐晉漢周臣列傳
嗚呼孟子謂春秋無義戰予亦以謂五代無全臣無者
非無一人葢僅有之耳予得死節之士三人焉其仕不
及於二代者各以其國繫之作梁唐晉漢周臣傳其餘
[390-54a]
仕非一代不可以國繫之者作雜傳夫入于雜誠君子
之所羞而一代之臣未必皆可貴也覽者詳其善惡焉
  唐臣烏震傳
嗚呼忠孝以義則兩得吾既已言之矣若烏震者可謂
忠乎甚矣震之不思也夫食人之禄而任人之事事有
任專其責而其國之利害由已之為不為為之雖利於
國而有害於其親者猶將辭其禄而去之矧其事衆人
所皆可為而任不專已又其為與不為國之利害不繫
[390-54b]
焉者如是而不顧其親雖不以為利猶曰不孝况因而
利之乎夫能事其親以孝然後能事其君以忠若烏震
者可謂大不孝矣尚何有於忠哉
  唐臣張憲傳
嗚呼予於死節之士得三人而失三人焉鞏庭美楊温
之死予既已哀之至於張憲之事尤為之痛惜也予於
舊史考憲事實而永王存霸符彦超與憲傳所書始末
皆不同莫得而考正葢方其變故倉卒之時傳者失之
[390-55a]
耳然要其大節亦可以見也憲之立誠可謂忠矣當其
不顧其家絶存禮而斬其使涕泣以拒昭逺之説其志
甚明至其欲與存霸俱死及存霸被殺反棄太原而出
奔然猶不知其心果欲何為也而舊史書憲坐棄城而
賜死予亦以為不然予之於憲固欲成其美志而要在
憲失其官守而其死不明故不得列於死節也
  晉臣桑維翰景延廣傳
嗚呼自古禍福成敗之理未有如晉氏之明驗也其始
[390-55b]
以契丹而興終為契丹所㓕然方其以逆抗順大事未
集孤城被圍外無救援而徒將一介之命持片舌之彊
能使契丹空國興師應若符契出危觧難遂成晉氏當
是之時維翰之力為多及少主新立釁結兵連敗約起
爭發自延廣然則晉氏之事維翰成之延廣壊之二人
之用心者異而其受禍也同其故何哉葢夫本末不順
而與夷狄共事者常見其禍未見其福也可不戒哉可
不戒哉
[390-56a]
  周臣傳
嗚呼作器者無良才而有良匠治國者無能臣而有能
君王朴之才誠可謂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世宗之
時外事征伐攻取戰勝内脩制度議刑法定律歴講求
禮樂之遺文所用者五代之士也豈皆愚怯於晉漢而
材智於周哉惟知所用爾夫亂國之君常置愚不肖於
上而彊其不能以暴其短惡置賢智於下而冺㓕其才
能使君子小人皆失其所而身蹈危亡治國之君能置
[390-56b]
賢知於近而置愚不肖於逺使君子小人各適其分而
身享安榮治亂相去雖逺甚而其所以致之者不多也
反其所置而已嗚呼自古治君少而亂君多况于五代
士之遇不遇者可勝歎哉
  一行傳
嗚呼五代之亂極矣傳所謂天地閉賢人隱之時歟當
此之時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搢紳之士安其禄而立
其朝充然無復亷恥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謂自古忠臣
[390-57a]
義士多出於亂世而恠當時可道者何少也豈果無其
人哉雖曰干戈興學校廢而禮義衰風俗隳壊至於如
此然自古天下未嘗無人也吾意必有潔身自負之士
嫉世逺去而不可見者自古材賢有韞於中而不見於
外或窮居陋巷委身草莽雖顔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
不彰况世變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時乎吾又以謂必有
負材能修節義而沉淪於下冺沒而無聞者求之傳記
而亂世崩離文字殘缺不可復得然僅得者四五人而
[390-57b]
已處乎山林而羣麋鹿雖不足以為中道然與其食人
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無媿於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
人焉曰鄭遨張薦明勢利不屈其心去就不違其義吾
得一人焉曰石昻茍利於君以忠獲罪何必自明有至
死而不言者此古之義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贇五
代之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於兄弟夫婦
人倫之際無不大壊而天理㡬乎其㓕於此之時能以
孝悌自修於一郷而風行於天下者猶或有之然其事
[390-58a]
迹不著而無可紀次獨其名氏或因見於書者吾亦不
敢沒而其略可録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倫作一行傳
  唐六臣傳二
嗚呼始為朋黨之論者誰歟甚乎作俑者也真可謂不
仁之人哉予嘗至繁城讀魏受禪碑見漢之羣臣稱魏
功德而大書深刻自列其姓名以夸耀於世又讀梁實
録見文蔚等所為如此未嘗不為之流涕也夫以國予
人而自夸耀及遂相之此非小人孰能為也漢唐之末
[390-58b]
舉其朝皆小人也而其君子者何在哉當漢之亡也先
以朋黨禁錮天下賢人君子而立其朝者皆小人也然
後漢從而亡及唐之亡也又先以朋黨盡殺朝廷之士
而其餘存者皆庸懦不肖傾險之人也然後唐從而亡
夫欲空人之國而去其君子者必進朋黨之説欲孤人
主之勢而蔽其耳目者必進朋黨之説欲奪國而與人
者必進朋黨之説夫為君子者固嘗寡過小人欲加之
罪則有可誣者有不可誣者不能遍及也至欲舉天下
[390-59a]
之善求其類而盡去之惟指以為朋黨耳故其親戚故
舊謂之朋黨可也交游執友謂之朋黨可也宦學相同
謂之朋黨可也門生故吏謂之朋黨可也是數者皆其
類也皆善人也故曰欲空人之國而去其君子者惟以
朋黨罪之則無免者矣夫善善之相樂以其類同此自
然之理也故聞善者必相稱譽稱譽則謂之朋黨得善
者必相薦引薦引則謂之朋黨使人聞善不敢稱則人
主之耳不聞有善於下矣見善不敢薦則人主之目不
[390-59b]
得見善人矣善人日逺而小人日進則為人主者倀倀
然誰與之圖治安之計哉故曰欲孤人主之勢而蔽其
耳目者必用朋黨之説也一君子存羣小人雖衆必有
所忌而有所不敢為惟空國而無君子然後小人得肆
志於無所不為則漢魏唐梁之際是也故曰可奪國而
予人者由其國無君子空國而無君子由以朋黨而去
之也嗚呼朋黨之説人主可不察哉傳曰一言可以䘮
邦者其是之謂歟
[390-60a]
  伶官傳
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
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
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
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
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
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嚢
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方其係燕父子以組函梁君
[390-60b]
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
可謂壯哉及仇讐巳㓕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
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
至於誓天斷髪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
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迹而皆自於人與書曰滿招損謙
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
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
人困之而身死國㓕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
[390-61a]
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
  宦者傳
五代文章陋矣而史官之職廢於䘮亂傳記小説多失
其傳故其事迹終始不完而雜以訛繆至於英豪奮起
戰爭勝敗國家興廢之際豈無謀臣之略辯士之談而
文字不足以發之遂使冺然無傳於後世然獨張承業
事卓卓在人耳目至今故老猶能道之其論議可謂偉
然與殆非宦者之言也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於
[390-61b]
女禍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葢其用事也近而
習其為心也専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
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已信然後懼以禍福而把
持之雖有忠臣碩士列於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已疎逺
不若起居飲食前後左右之親為可恃也故前後左右
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疎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
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
怒禍患伏於帷闥則嚮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
[390-62a]
患巳深而覺之欲與疎逺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
養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雖有聖智不能與
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
敗故其大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姦豪得借以為資而
起至抉其種類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後已此前史所
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為人主者非欲養
禍於内而疎忠臣碩士於外盖其漸漬而勢使之然也
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則禍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
[390-62b]
去之可也宦者之為禍雖欲悔悟而勢有不得而去也
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於女禍者謂此也可不戒哉
  趙犨傳
嗚呼禍福之理豈可一哉君子小人之禍福異也老子
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後世之談禍福者皆以其
言為至論也夫為善而受福焉得禍為惡而受禍焉得
福惟君子之罹非禍者未必不為福小人之求非福者
未嘗不及禍此自然之理也始犨自以先見之明深結
[390-63a]
梁太祖及其子孫皆享其禄利自謂知所託矣安知其
族卒與梁俱㓕也犨之求福於梁葢老氏之所謂福也
非君子之所求也可不戒哉
  郭延魯傳
嗚呼五代之民其何以堪之哉上輸兵賦之急下困剝
斂之苛自莊宗以來方鎮進獻之事稍作至於晉而不
可勝紀矣其添都助國之物動以千數計至於來朝奉
使買宴贖罪莫不出於進獻而功臣大將不幸而死則
[390-63b]
其子孫率以家貲求刺史其物多者得大州善地葢自
天子皆以賄賂為事矣則為其民者其何以堪之哉於
此之時循亷之吏如延魯之徒者誠難得而可貴也哉
  皇甫遇傳
嗚呼梁亡而敬翔死不得為死節晉亡而皇甫遇死不
得為死事吾豈無意哉梁之篡唐用翔之謀為多猶子
佐其父而弑其祖可乎其不戮於斧鉞為幸免矣方晉
兵之降虜也士卒初不知及使觧甲哭聲震天則降豈
[390-64a]
其欲哉使遇奮然攘臂而起殺重威於坐中雖不幸不
克而見害猶為得其死矣其義烈豈不凛然也哉既俛
首聽命相與亡人之國矣雖死不能贖也豈足貴哉君
子之於人或推以恕或責以備恕故遷善自新之路廣
備則難得難得故可貴焉然知其所可恕與其所可貴
豈不又難哉
  王進傳
嗚呼予述舊史至於王進之事未嘗不廢書而歎曰甚
[390-64b]
哉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與俱勇夫悍卒各裂土
地封侯王何異豺狼之牧斯人也雖其附托遭遇出於
一時之幸然猶必皆横身陣敵非有百夫之勇則必一
日之勞至如進者徒以疾足善走而秉旄節何其甚歟
豈非名器之用隨世而輕重者歟世治則君子居之而
重世亂則小人易得而輕歟抑因緣僥倖未始不有而
尤多於亂世既其極也遂至於是歟豈其又有甚於是
者歟當此之時為國長者不過十餘年短者三四年至
[390-65a]
一二年天下之人視其上易君代國如更戍長無異盖
其輕如此况其下者乎如進等者豈足道哉易否泰消
長君子小人常相上下視在上者如進等則其在下可
知矣予書進事所以哀斯人之亂而見當時賢人君子
之在下者可勝道哉可勝道哉
  杜重威李守貞張彦澤傳
嗚呼晉之事醜矣而惡亦極也其禍亂覆亡之不暇葢
必然之理爾使重威等雖不叛以降敵亦未必不亡然
[390-65b]
開敵之隙自一景延廣而卒成晉禍者此三人也視重
威彦澤之死而晉人所以甘心者可以知其憤疾怨怒
於斯人者非一日也至於爭已戮之尸臠其肉剔其髓
而食之撦裂踏踐斯須而盡何其甚哉此自古未有也
然當是時舉晉之兵皆在北面國之存亡繫此三人勝
敗則其任可謂重矣葢天下惡之如彼晉方任之如此
而終以不悟豈非所謂臨亂之君各賢其臣者歟
  馮道傳
[390-66a]
傳曰禮義亷耻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㓕亡善乎管
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亷耻立人之大節盖不
亷則無所不取不耻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亂敗
亡亦無所不至况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
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讀馮道長樂老叙
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亷耻者矣則天下國家可
從而知也予於五代得全節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
而怪士之被服儒者以學古自名而享人之禄任人之
[390-66b]
國者多矣然使忠義之節獨出於武夫戰卒豈於儒者
果無其人哉豈非髙節之士惡時之亂薄其世而不肯
出歟抑君天下者不足顧而莫能致之與孔子以謂十
室之邑必有忠信豈虚言也哉予嘗得五代時小説一
篇載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婦人猶能如此則知世固常
有其人而不得見也凝家青徐之間為虢州司戸叅軍
以疾卒於官凝家素貧一子尚㓜李氏携其子負其遺
骸以歸東過開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見其婦人獨携一
[390-67a]
子而疑之不許其宿李氏顧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牽其
臂而出之季氏仰天長慟曰我為婦人不能守節而此
手為人執邪不可以一手并汚吾身即引斧自斷其臂
路人見者環聚而嗟之或為之彈指或為之泣下開封
尹聞之白其事於朝官為賜藥封瘡厚䘏李氏而笞其
主人者嗚呼士不自愛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聞李氏
之風宜少知愧哉
  職方考一
[390-67b]
嗚呼自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後世鑒古矯失始
郡縣天下而自秦漢以來為國孰與三代長短及其亡
也未始不分至或無地以自存焉葢得其要則雖萬國
而治失其所守則雖一天下不能以容豈非一本於道
德哉唐之盛時雖名天下為十道而其勢未分既其衰
也置軍節度號為方鎮鎮之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
三四故其兵驕則逐帥帥彊則叛上土地為其世有干
戈起而相侵天下之勢自兹而分然唐自中世多故矣
[390-68a]
其興衰救難常倚鎮兵扶持而侵凌亂亡亦終以此豈
其利害之理然歟自僖昭以來日益割裂梁初天下别
為十一南有吳浙荆湖閩漢西有岐蜀北有燕晉而朱
氏所有七十八州以為梁莊宗初起并代取幽滄有州
三十五其後又取梁魏博等十有六州合五十一州以
㓕梁岐王稱臣又得其州七同光破蜀已而復失惟得
秦鳳階成四州而營平二州陷于契丹其増置之州一
合一百二十三州以為唐石氏入立獻十有六州於契
[390-68b]
丹而得蜀金州又増置之州一合一百九州以為晉劉
氏之初秦鳳階成復入於蜀隱帝時増置之州一合一
百六州以為漢郭氏代漢十州入於劉旻世宗取秦鳳
階成瀛莫及淮南十四州又増置之州五而廢者三合
一百一十八州以為周宋興因之此中國之大略也其
餘外属者强弱相并不常其得失至於周末閩已先亡
而在者七國自江以下二十一州為南唐自劒以南及
山南西道四十六州為蜀自湖南北十州為楚自浙東
[390-69a]
西十三州為吳越自嶺南北四十亡州為南漢自太原
以北十州為東漢而荆歸峽三州為南平合中國所有
二百六十八州而軍不在焉唐之封疆逺矣前史備載
而覇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間五代亂世文字不完而
時有廢省又或陷於夷狄不可考究其詳其可見者具
之如譜
  職方考二
自唐有方鎮而史官不録於地里之書以謂方鎮兵戎
[390-69b]
之事非職方所掌故也然而後世因習以軍目地而没
其州名又今置軍者徒以虚名升建為州府之重地不
可以不書也州縣凡唐故而廢於五代若五代所置而
見於今者及縣之割𨽻今因之者皆宜列以備職方之
考其餘嘗置而復廢嘗改割而復舊者皆不足書山川
物俗職方之掌也五代短世無所遷變故亦不復録而
録其方鎮軍名以與前史互見之云
  十國世家
[390-70a]
嗚呼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時黥髠盜販衮冕峩巍吳暨
南唐姦豪竊攘蜀險而富漢險而貧貧能自彊富者先
亡閩陋荆蹙楚開蠻服剥剽弗堪吳越其尤牢牲視人
嶺蜑遭劉百年之間並起爭雄山川亦絶風氣不通語
曰清風興羣陰伏日月出爝火熄故真人作而天下同
作十國世家
  前蜀王建世家
嗚呼自秦漢以來學者多言祥瑞雖有善辯之士不能
[390-70b]
袪其惑也予讀蜀書至於龜龍麟鳳騶虞之類世所謂
王者之嘉瑞莫不畢出於其國異哉然考王氏之所以
興亡成敗者可以知之矣或以為一王氏不足以當之
則視時天下治亂可以知之矣龍之為物也以不見為
神以升雲行天為得志今偃然暴露其形是不神也不
上於天而下見於水中是失職也然其一何多與可以
為妖矣鳳凰鳥之逺人者也昔舜治天下政成而民悦
命䕫作樂樂聲和鳥獸聞之皆鼓舞當是之時鳳凰適
[390-71a]
至舜之史因并記以為美後世因以鳳來為有道之應
其後鳳凰數至或出於庸君繆政之時或出於危亡大
亂之際是果為瑞哉麟獸之逺人者也昔魯哀公出獵
得之而不識葢索而獲之非其自出也故孔子書於春
秋曰西狩獲麟者譏之也西狩非其逺也獲麟惡其盡
取也狩必書地而哀公馳騁所渉地多不可徧以名舉
故書西以包衆地謂其舉國之西皆至也麟人罕識之
獸也以見公之窮山竭澤而盡取至於不識之獸皆捜
[390-71b]
索而獲之故曰譏之也聖人已沒而異端之説興乃以
麟為王者之瑞而附以符命讖緯詭怪之言鳳嘗出於
舜以為瑞猶有説也及其後見於亂世則可以知其非
瑞矣若麟者前有治世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世未
嘗一出其一出而當亂世然則孰知其為瑞哉龜𤣥物
也汚泥川澤不可勝數其死而貴於卜官者用適有宜
爾而戴氏禮以其在宫沼為王者難致之瑞戴禮雜出
於諸家其失亦以多矣騶虞吾不知其何物也詩曰于
[390-72a]
嗟乎騶虞賈誼以為騶者文王之囿虞虞官也當誼之
時其説如此然則以之為獸者其出於近世之説乎夫
破人之惑者難與爭於篤信之時待其有所疑焉然後
從而攻之可也麟鳳龜龍王者之瑞而出於五代之際
又皆萃於蜀此雖好為祥瑞之説者亦可疑也因其可
疑者而攻之庶幾惑者有以思焉
  吳越世家
嗚呼天人之際為難言也非徒自古術者好竒而幸中
[390-72b]
至於英豪草竊亦多自托於妖祥豈其欺惑愚衆有以
用之歟葢其興也非有功德積漸之勤而黥髠盗販倔
起於王侯而人亦樂為之傳歟考錢氏之終始非有德
澤施其一方而百年之際虐用其人甚矣其動於氣象
者豈非其孽歟是時四海分裂不勝其暴又豈皆然歟
是皆無所得而推歟術者之言不中者多而中者少而
人特喜道其中者歟
 文章辨體彚選巻三百九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