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-明-賀復徵 (master)


[21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二百十九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徵 編
書十五
  答韓侍郎書唐李翶/
還示於賢者汲汲唯公與不材耳此言取人得無太寛
否灼然太寛夫又何疑此事汲汲如嗜欲之未得自以
為勝茍令君耳目所及書記所載未見其比何意忽然
[219-1b]
當一時而更有人也故具於後以當講學且自道無愧
兼以為戯耳如愚之於人但患識昏知不足以察人為
累耳茍以為賢則不要前人相知相識逢便見機巧有
慧辨故身雖否塞而所進達者不為少矣其鑒賞稱頌
人初未甚信其後卒享盛名為賢士者故陸歙州韋簡
州皆是也好善太疾智識未精彼勝於此則因而進之
或取文詞或以言論或以才行或以風標或以政術往
往亦有不稱於前多矣不可以言其名然亦未嘗以為
[219-2a]
悔也其中亦有痛與置力後因禮節不足或因盡言而
詰之前人既非賢良遂反相毁損者亦有其人矣且龎
士元云拔十失五猶得其半真大賢之言也如鄙人無
位於朝阨摧於時栖栖惶惶奔走恥辱求食不暇自一
千年來賢士屈厄未見有如此比者尚汲汲孜孜引薦
賢俊如朝飢求飡如久曠思通如見妖麗而不得親然
若使之有位於朝或如兄儕得志於時則天下當無屈
人矣如或萬一有之若陸歙州韋簡州之比猶奔走在
[219-2b]
泥土則當引罪在已若狂若顛朝雖飢不及求飱曠雖
久不敢思通見妖麗閉眼而不觀視遷榮如鞭笞宫割
之在躬夫又何樂而得安然也不知此心自古已來曾
有人如是者否不知代有聖人肩排而生曾有一賢用
心近於此者乎若古或有之幸示其人如或無之奈何
乃言唯公與不材耳如兄者頗亦好賢必須甚有文詞
兼能附已順我之欲則孜孜汲汲無所愛惜引拔之矣
如或力不足則分食以食之無不至矣若有一賢人或
[219-3a]
不能然則將乞丐不暇安肯孜孜汲汲為之先後此秦
漢間尚俠行義之一豪俊耳與鄙人似同而其實不同
也三五日前京尹從叔云某大官甚知重陸洿當時對
云士所貴人知者謂名未聞則導之家之貧則恤之身
之賤則進之故也若陸洿之賢彰然矣某官之知既甚
矣某官之位日見於天子足以進人矣開幕辟士足以
招賢矣而皆未及陸洿若如此之知知與不知果同也
若實知乃反不與不如不知也矣京尹不能對也大凡
[219-3b]
身當位得志於時慎閉口不可以言知人若知人而不
能進未得志而氣恬體安不引罪在已若顛若狂與夫
不知人者何以異也如離婁與瞽夫偕行而同墜溝中
或以無目不見坑而墜或以心不在行憂思之病而墜
所以墜則殊其所以為墜則同也天下皆離婁也如瞽
者鮮矣則其墜者離婁也心不在焉故也樂道此者蓋
以自勵非欲刺乎富貴之人當為再三讀之以代擊髀
而歌焉翺再拜
[219-4a]
  薦所知於徐州張僕射書李翺/
翺再拜齊桓公不疑於其臣管夷吾信而霸天下攘戎
狄匡周室亡國存荆楚服諸侯無不至焉豎刁易牙信
而齊國亂身亡不葬五公子争立兄弟相及者數世桓
公之信於其臣一道也所信者得其人則徳格於天地
功及於後代不得其人則不能免其身知人不易也豈
惟霸者為然雖聖人亦不能免焉帝堯之時賢不肖皆
立於朝堯能知舜於是乎驩兠放共工流殛鯀竄三苖
[219-4b]
舉禹稷臯陶二十有二人加諸上位故堯崩三載四海
遏密八音後代之人皆謂之帝堯焉向使堯不能知舜
而遂尊驩兠共工之黨於朝禹稷臯陶之下二十有二
人不能用則堯將不得為齊桓公爾豈復得曰大哉堯
之為君也管夷吾用所以能繼絶世存亡國焉耳䜿刁
易牙用則不能也向使桓公始不用管夷吾未有䜿刁
易牙争權不塟而亂齊國則幽厲之諸侯也始用賢而
終身諱其惡君子之樂用賢也如此始不用賢以及其
[219-5a]
終而幸後世之掩其過也則㣲矣然則居上位流徳澤
於百姓者何所勞乎勞於擇賢得其人加諸上使天下
皆化之焉而已矣兹天子之大臣有土地千里者孰有
如執事之好賢不倦者乎蓋得其人亦多矣其所可求
而不見取者則有人焉隴西李觀竒士也伏聞執事知
其賢將用之未及而觀病死昌黎韓愈得古人之遺風
明於理亂根本之所由伏聞執事又知其賢將用之未
及而愈為宣武軍節度使之所留觀愈皆豪傑之士也
[219-5b]
如此人不時出觀自古天下亦有數十年無如其人者
焉執事皆得而知之皆不得而用之翺寔為執事惜焉
豈唯翺一人而已後之讀前載者亦必多為執事惜之
矣兹有平昌孟郊貞士也伏聞執事舊知之郊為五言
詩自前漢李都尉蘇属國及建安諸子南朝二謝郊能
兼其體而有之李觀薦郊於梁肅補闕書曰郊之五言
詩其有髙處在古無上其有平處下顧兩謝韓愈送郊
詩曰作詩三百首沓然咸池音彼二子皆知言也豈欺
[219-6a]
天下之人哉郊窮餓不得安養其親周天下無所遇作
詩曰食薺腸亦苦强歌聲無歡出門即有碍誰謂天地
寛其窮也甚矣又有張籍李景儉者皆竒士也未聞執
事知之凡賢人竒士自以所負不茍合於世是以雖見
之難得而知也見而不能知其賢如勿見而已矣知其
賢而不能用如勿知其賢而已矣用而不能盡其才如
勿用而已矣能盡其才而容讒人之所間者如勿盡其
才而已矣故見賢而能知知而能用用而能盡其才而
[219-6b]
不容讒人之所間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兹有二人焉皆
來其一人賢士也其一人常常人也待之禮貌不加崇
焉則賢者行而常常人日來矣況其待常常之人禮貌
加厚則善人何求而來哉孔子述易定禮樂刪詩叙書
作春秋聖人也奮乎百世之上其所化之者非其道則
夷狄人也而孔子之廟存焉雖賢者亦不能日往拜之
以其益於人者寡矣故無益於人雖孔子之廟尚不能
朝夕而事焉況天下之人乎有待於人而不能得善人
[219-7a]
良士則不如無待也嗚呼人之降年不可與期郊將為
他人之所得而大有立功於世與其短命而死皆不可
知也二者卒有一於郊之身他日為執事惜之不可既
矣執事終不得而用之矣雖恨之亦無可奈何矣翺窮
賤人也直詞無讓非所宜至於此者也為道之存焉耳
不直則不足以伸道也非好多言者也翺再拜
  論事與宰相書李翺/
凡居上位之人皆勇於進而懦於退但見已道之行不
[219-7b]
見己道之塞日度一日以至於黜退奄至而終不能先
自為謀者前後皆是也閣下居位三年矣其所合於人
情者不少其所乖於物議者亦已多矣姦邪登用而不
知知而不能去栁泌為刺史疏而不止韓潮州直諫貶
責諍而不得道路之人咸曰焉用彼相矣閣下尚自恕
以為猶可以輔政太平雖枉尺猶能直尋較吾所得者
不啻補其所失何足遽自為去就也切怪閣下能容忍
亦已甚矣昨日來髙枕不寐静為閣下思之豈有宰相
[219-8a]
上三疏而止一邪人而終不信閣下天資畏慎又不能
顯辯其事忍恥署勅内愧私歎又將自恕曰吾道尚行
吾言尚信我果為賢相矣我若引退則誰能輔太平耶
是又不可之甚也當貞觀之初房杜為相以為非房杜
則不可也開元之初姚宋為相以為非姚宋則不可也
房杜姚宋之不為相亦以久矣中書未嘗無宰相然則
果何必於房杜姚宋況道不行雖臯陶伊尹將何為也
房杜姚宋誠賢也若道不行言不信其心所為賢者終
[219-8b]
不敢不進其心所為邪者終不敢不薦而許敬宗李義
府同列用事言信道行又自度智力必不足以排之矣
則將自引而止乎將坐而待黜退乎尚自恕茍安於位
乎以閣下之明度之當可知矣凡慮已事則不明斷他
人事則明已私而他人公勇易斷也承閣下厚知受奬
擢者不少能受閣下徳而獻盡言者未必多人幸䝉以
國士見目十五年餘矣但欲自竭其分耳聽與怪在閣
下裁之而已
[219-9a]
  答皇甫湜書李翺/
辱書覽所竒文章辭髙理直歡悦無量有足發予者自
别足下來僕口不曾言文非不好也言無所益衆亦未
信祇足以招謗忤物於道無明故不言也僕到越中得
一官三年矣材能寡薄澤不被物月費官錢自度終無
補累求罷去尚未得以為愧僕性不解諂佞復不能曲
事權貴以故不得齒於士林而足下亦抱屈在外故累
有所説凡古賢聖得位於時道行天下皆不著書以其
[219-9b]
事業存於制度足以自見故也其著書者蓋道徳充積
阨摧於時身卑處下澤不能潤物恥灰泯而燼滅又無
聖人為之發明故假空言是非一代以傳無窮而自光
耀於後或往往有著書者僕近寫得唐書史官才薄言
辭鄙淺不足以發揚髙祖太宗烈聖明徳使後之觀者
文采不及周漢之書僕以為西漢十一帝髙祖起布衣
定天下豁達大度東漢所不及其餘惟文宣二帝為優
自惠景已下亦不皆明於東漢明章兩帝而前漢事跡
[219-10a]
灼然傳在人口者以司馬遷班固叙述髙簡之工故學
者悦而習焉其讀之詳也足下讀范曄漢書陳壽三國
志王隱晉書生熟何如左丘明司馬遷班固書之温習
哉故温習者事跡彰而罕讀者事迹晦讀之疎數在辭
之髙下理必然也唐有天下聖明繼於周漢而史官叙
事曾不如范曄陳壽所為況足擬望左丘明司馬遷班
固之文哉僕所以為恥當兹得於時者雖負作者之材
其道既能被物則不肯著書矣僕竊不自度無位於朝
[219-10b]
幸有餘暇而辭句足以稱讃明盛紀一代功臣賢士行
跡灼然可傳於後代自以為能不滅者不敢為讓故欲
筆削國史成不刋之書用仲尼褒貶之心取天下公是
公非以為本羣黨之所謂是者僕未必以為是羣黨之
所謂非者僕未必以為非使僕書成而傳則富貴而功
徳不著者未必聲明於後貧賤而道徳全者未必不烜
赫於無窮韓退之所謂誅姦諛於既死發潛徳之幽光
是翺心也僕文采雖不足以希左丘明司馬子長足下
[219-11a]
視僕叙髙愍女楊烈婦豈盡出班孟堅蔡伯喈之下邪
仲尼有言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僕所為雖無
益於人比之博奕猶為勝也足下以為何如哉古之賢
聖當仁不讓於師仲尼則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又
曰予欲無言天何言哉孟軻則曰予之不遇魯侯天也
臧氏之言安能使予不遇哉司馬遷則曰成一家之言
藏諸名山以俟後聖人君子僕之不讓亦非大過也幸
無怪
[219-11b]
  與陸傪書李翺/
李觀之文章如此官止於太子校書郎年止於二十九
雖有名於時俗其率深知其至者果誰哉信乎天地鬼
神之無情於善人而不罰罪也甚矣為善者將安所歸
乎翺書其人贈於兄贈於兄蓋思君子之知我也與李
觀平生不得往來及其死也則見其文嘗歎使李觀若
永年則不逺於楊子雲矣書已之文次忽然若觀之文
亦見於君也故書苦雨賦綴於前當下筆時復得詠其
[219-12a]
文則觀也雖不永年亦不甚逺於楊子雲矣書苦雨之
辭既又思我友韓愈非兹世之文古之文也非兹世之
人古之人也其詞與其意適則孟軻既没亦不見有過
於斯者當下筆時如他人疾書之寫誦之不是過也其
詞乃能如此當書一章曰獲麟詞其他亦可以類知也
窮愁不能無述適有書寄弟正辭及其終亦自覺不甚
下尋常之所為者亦以贈焉亦惟讀觀愈之詞冀一羣
焉翺再拜
[219-12b]
  答開元寺僧書李翺/
前日見命作開元寺鐘銘云欲藉僕之辭庶幾不朽而
傳於後世誠足下相知之心無不到也雖然翺學聖人
之心焉則不敢讓乎知聖人之道者也當見命時意亦
思之熟矣吾之銘是鐘也吾將明聖人之道焉則於釋
氏無益也吾將順釋氏之教而述焉則紿乎下人甚矣
何貴乎吾之先覺也吾之辭必傳於後後有聖人如仲
尼者之讀吾辭也則將大責於吾矣吾畏聖人也夫銘
[219-13a]
古多有焉湯之盤銘其辭云云衞孔悝之鼎銘其辭云
云秦始皇帝之嶧山銘其辭云云於盤則曰盤銘於鼎
則曰鼎銘於山則曰山銘盤之辭可遷之於鼎鼎之辭
可移之於山山之辭可書之於碑惟時之所紀爾及蔡
邕黄鉞銘以紀功於黄鉞之上爾或盤或鼎或嶧山或
黄鉞其意與言皆同非如髙唐上林長楊為之作賦云
爾近代之文士則不然為銘為碑大抵詠其形容有異
於古人之所為其作鐘銘則必詠其形與其音聲與其
[219-13b]
財用之多少鎔鑄之勤勞耳非為勒功徳誡勸於器也
推此類而極觀之其不知君子之文也亦甚矣然其所
為文亦皆有盛名於時天下人咸謂之善焉吾不知吾
所獨知其能賢於他人之皆不知乎天下人咸以不知
者云善則吾之獨知又何能云善乎雖然吾亦須吾心
以須聖人爾阿俗從時則吾不忍為也故久未承教為
其所外也如前所云足下欲吾之必銘是鐘也當順吾
心與吾道則足下之銘必傳於後代矣如欲從俗之所
[219-14a]
云則天下屬辭之士願為之者甚衆矣何藉於李翺之
辭哉幸思之也日中時過淮而南書以通意且為别
  答進士王載言書李翺/
翺頓首足下不以翺卑賤無所可乃陳詞屈慮先我以
書且曰余之藝及心不能棄於時將求知者問誰則可
皆告曰李君乎告足下者過也足下因而信之又過也
果若來陳雖道備徳具且猶不足辱厚命況如翺者多
病少學其能以此堪足下所望博大而深閎者邪雖然
[219-14b]
意盛不可以不答故敢畧陳其所聞蓋行已莫如恭自
貴莫如厚接衆莫如𢎞用心莫如直進徳莫如勇受益
莫如擇友好學莫如改過此聞之於師者也相人之術
有三迫之以利而審其邪正設之以事而察其厚薄問
之以謀而觀其智與不材賢不肖分矣此聞之於友者
也列天地立君臣親父子别夫婦明長幼浹朋友六經
之㫖也浩乎若江海髙乎若丘山赫乎若日火包乎若
天地掇章稱咏津潤怪麗六經之詞也創意造言皆不
[219-15a]
相師故其讀春秋也如未嘗有詩其讀詩也如未嘗有
易其讀易也如未嘗有書其讀屈原莊周也如未嘗有
六經故義深則意逺意逺則理辨理辨則氣厚氣厚則
詞盛詞盛則文工如山有恒華焉如瀆有濟淮河江焉
其同者出源到海也其曲直淺深其色黄白不必均也
如百品之雜焉其同者飽於腸也其味鹹酸苦辛不必
均也因學而知者也此創意之大歸也天下之語文章
有六説焉其尚異者則曰文章辭句竒險而已其好理
[219-15b]
者則曰文章叙意茍通而已其溺於時者則曰文章必
當對其病於是者則曰文章不對其愛難者則曰文章
宜深不當易其變易者則曰文章宜通不當難此皆情
有所偏滯而不流未識文章之所生也義不主於禮言
不在於教勸而辭句怪麗者有之矣劇秦美新王褒僮
約是也其理往往有是者而辭章不能工有之矣劉氏
人物志王氏中説俗傳太公家教是也古之人能極於
工而已不知其辭之對與否易與難也詩曰憂心悄悄
[219-16a]
愠於羣小此非對也又曰遘憫既多受侮不少此非不
對也書曰朕疾讒説殄行震驚朕師詩曰菀彼柔桑其
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人此非易也書曰允恭克讓
光被四表格於上下詩曰十畆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
與子旋兮此非難也學者不知其方而稱説云云如前
所陳者非吾之所敢聞也六經之後百家之言興老聃
列禦冦莊周田穰苴孫武屈原宋玉孟軻吳起商鞅墨
翟荀況韓非李斯賈誼枚乗司馬遷相如劉向揚雄皆
[219-16b]
足以自成一家之文學者之所歸也故義雖深理雖當
辭不工者不成為文且不能傳也文理義三者兼并乃
能獨立乎一時而不泯滅於後代能必傳也仲尼曰言
之不文行之不逺子貢曰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
鞹猶犬羊之鞹此之謂也陸機曰怵他人之我先韓退
之曰唯陳言之務去假令述笑哂之狀曰莞爾則論語
言之矣曰啞啞則易言之矣曰粲然則穀梁子言之矣
曰攸爾則班固言之矣曰囅然則左思言之矣吾復言
[219-17a]
之與前文何以異也此造言之大歸也吾所以不協於
時而學古文者悦古人之行愛古人之道也故學其言
不可以不行其行行其行不可以不重其道重其道不
可以不知其禮古之人相接有等重其義列於經傳皆
可詳别如師之於門人則名之於朋友則字之而不名
稱之於師雖朋友亦名之子曰吾與囘言又曰參乎吾
道一以貫之又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是師之名門人
驗也夫子於鄭兄事子產於齊兄事晏平仲傳曰子謂
[219-17b]
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又曰晏平仲善與人交子夏言
㳺過矣子張曰子夏云何曾子曰堂堂乎張也是朋友
字而不名驗也子貢曰賜也何敢望囘又曰師與商也
孰賢子㳺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是稱於師雖朋
友亦名驗也孟子曰天下之達尊三曰徳爵年惡得有
一而慢其二足下之書曰韋君詞楊君潜足下之徳與
二君未知前後也而足下齒幼而位卑而皆名之傳曰
吾見其與先生並行也竊懼足下不思乃䧟於此韋踐
[219-18a]
之與翺書亟叙足下之善故敢盡詞以復足下之厚意
計必不以為犯李翺頓首
 
 
 
 
 
 
[219-18b]
 
 
 
 
 
 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二百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