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-明-賀復徵 (master)


[11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文章辨體彚選巻一百十七
            明 賀復徵 編
疏三十一
  星變陳言疏明趙用賢/
奏為星變陳言以維人紀以定國是以隆聖治事臣聞
天人相與之際㣲矣故人君欲求天心之格必求諸人
心之安何也天不外乎理而已矣人心之所安即天理
[117-1b]
之所合故人君舉事一當於人心則天由之以降康一
不當於人心則天由之以示沴其機幽𣺌而實有捷於
桴鼓者是不可不慎也頃自天文示異彗出西南大内
火警變徵屢出皇上兢惕不遑下勅臣工同加省懼一
時言事者籍籍或以糾察大臣或以修舉庶務固犂然
具矣然臣猶以為詳於小而未覩其大者也臣請不避
斧鉞之誅為陛下一正言之臣聞賤臣叩心而飛霜庶
女告天而風振夫以一人一事之㣲而猶足感動天變
[117-2a]
如此况事在君相之交而道屬倫理之重者乎頃者輔
臣張居正以父憂請守制疏至再三而陛下留之至再四
臣每讀其疏輸誠寫衷情淚竭盡無可復吐未嘗不為
之欷歔飲泣而獨不能以少回陛下之聴陛下固以輔
臣受先皇付託之寄繫社稷安危之機有不可一日而
失所倚者是至公之心也輔臣至以藉苫處塊銜哀茹
痛而不能勉承於陛下勤懇之命者亦至公之心也然
臣以為喪必三年自周公孔子以来未之有改世儒之
[117-2b]
所講説民俗之所習安千百年以来亦未之有改是非
小節常禮之云也自後世乃有以金革之事起其臣於
衰絰之中此特權一時緩急而有不得曲顧其臣之私
者非先王之法也臣自數日以来見輔臣瘠毁柴立形
神摧敝有識者且為憂之臣私竊計輔臣之心欲更有
所請則拂陛下挽留之意遂欲聴陛下之留而不一往
則父子乖離之久有抱恨於終天而不容頃刻安者夫
輔臣能以君臣之義效忠於數年而陛下不能使其父
[117-3a]
子之情少盡於一日臣不知陛下何忍於此也臣查得
楊溥李賢在先朝時亦嘗起復然溥先以省母還家賢
亦以回籍奉㫖奪情固未有不出都門而可謂之起復
者也且陛下所以不允輔臣之請者豈非謂朝廷政令
賴以參決四海人心賴以觀法乎今輔臣方負沉痛其
精神之恍忽思慮之迫切必有不能如曩日之周且悉
而四海之逖聴風聲者又且以拘曲尋常之見疑之亦
何以如曩日之敬信而承服是輔臣之勛望積之以數
[117-3b]
年而陛下顧敗之於一日臣又不知陛下何忍而為此
也臣以為輔臣之抱痛抑鬱而不得伸是為干天和動
星辰之大者莫甚於此矣陛下若垂憫輔臣不使之憂
傷毁性則宜聴其所請暫違守制即萬不得已請如先
朝故事特勅禮官一員䕶送就道仍為責限赴闕不得
延悞如是則其父子音容之乖隔於十九年者庶幾洩
其痛於憑棺之一慟輔臣之心既可以少安天下之人
心亦可以無疑而陛下所以處輔臣君臣父子之間者
[117-4a]
庶幾備道而無遺譏矣然臣因是而感夫士氣之日靡
國是之不明也夫國家之設有臺諌所以為紀法之司
而任繩糾之寄者也固非謂其阿意順㫖而將迎逢合
之為已也今輔臣之留皇上主之亦既有成命矣烏用
是嘵嘵者哉臣竊意其始之遲迴而不言是猶以經常
之見冀陛下之曲體乎輔臣而其既且言之而不置者
不過逐影附聲以希寵要榮之念而幸陛下之一俞其
請而已背公議而狥私情蔑至性而倡異論皆斯言之
[117-4b]
啟矣故今諸臣之所可自解者獨幸輔臣名行不至於
大隳耳脫不幸異日有不肖者乘勢而竊位焉亦將循
故事而為此附和乎臣誠不知其可也臣以為人紀之
所以植國是之所以定者固不特一時治安之計而實
萬世治安之計也陛下不可不埀察於此矣且陛下信
輔臣之深而留之篤豈非以在廷諸臣未有稱陛下之
任使如輔臣者乎然堯舜不聞以五臣之共職而替其
知人之哲文武不聞以十亂之居列而隳其求賢之心
[117-5a]
亦顧陛下擇而用之何如耳陛下誠於朝講之暇悉心
體采自内閣講讀以至部院大臣非時召對考之行以
驗其心術之端邪委之事以稽其才猷之通塞使人人
得以所長自見當必有如輔臣者踵出於其間以稱陛
下之任使如是則輔臣即去猶之其留陛下不至以孤
注視輔臣而輔臣因是以獲推賢讓能之譽顧不愈於
以憂勞萃輔臣之一身使其乖父子之性而傷天地之
和也哉臣愚昧莫測於天人之際竊以為當人心而合
[117-5b]
天心者其事莫大於此敢昧死為皇上陳之惟聖明采
擇焉臣不勝隕越戰慄之至
  陳邉事疏張棟/
題為邉事懐憂效忠無䇿縷陳愚欵以冀一得事伏念
臣棟謭淺無術荷䝉皇上㧞置兵垣則邉彊之事臣既
以身任之矣頃因人乏承遣閲事則邉彊之事臣又以
身親歴之矣一時閱視諸臣率皆借箸持籌以還報而
臣獨未敢置一言者葢深有見於邉事之難言也無過
[117-6a]
戰守和三端而已言戰則兵何在乎馬何在乎可徒手
而搏否乎言守則恃有險乎恃有人乎可堅壁而待否
乎言和則和且二十年餘矣和之害至今日而彰彰較
著矣臣固不忍不言而猶不敢輕言即不敢輕言而終
不忍不言願緩頰於皇上之前臣欲首請罷和先後諸
臣之請罷和者屢矣和竟不可罷何也當事之臣懼皇
上也懼言者也皇上聖明神武照臨在上懼之也宜何
懼於言者則有説焉和之議始自嘉靖中而成於先帝
[117-6b]
末年已二十餘年於此封疆之吏咸借此為躋崇躐要
之階廟堂之上若恃此為乆安長治之計戰守機宜棄
置不修陵夷至今而廢弛已極一旦罷和彼狠如狼必
張吻而入屠城戮地萬萬在所不免言者不羣起而歸
咎之乎當事者之持不肯罷臣固知其非得已也但臣
伏枕而思心血已竭如能茍且目前養㓂禍國而不與
其憂則和可無罷誠念及於他日之禍當必有按劔而
起不俟崇朝者葢嘗備查和之始議謂當假此覊縻姑
[117-7a]
緩其入犯一年不犯則有一年之成功兩年無警則有
兩年之實效但得三五年寧靜而常勝之機在我矣今
奚啻三五年邪而常勝之機何在為今日計必曰彼強
我弱未可輕罷自今伊始務力修我備真足以制其死
命而後和可罷也嗟嗟此即始議云耳人情不激則不
奮不懼則不思不逼危亡則不能輕死故曰置之死地
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儻欲借和以修備必文武將
吏下至厮養刑餘無一人非忠臣義士而後可不然一
[117-7b]
念偷安勇者可餒一人易心舉者可墜今日以冀明日
明日復冀明日更二十年其禍不知又當何如也故和
在今日欲罷則罷愈後時愈不可罷矣和罷於今日其
禍必慘今日不罷而俟他日其禍且有不忍言者矣此
何待智者後見邪臣是以欲首請罷和而臣又知其言
之必不售也無已則願議啟邉之令願議損軍之令以
為和助可乎我既與彼和而邉將倖功邉氓貪利釁自
我發是誠啟邉也若彼入搶掠而我殺之安得謂之啟
[117-8a]
邉惟二十年来兢兢然恐壊和議以故彼殺我則無禁
我殺彼則有禁彼且窺見我意恣情狂逞一入即搶一
搶即盡沿邉軍民袖手不敢與敵間有操守等官稍為
白眼彼復揶揄之曰爾能抗我我能中爾以罪遂皆相
顧披靡而任其狂逞若奉驕子可憫也亦可恨也願自
今破此令無論邉將無論邉氓有敢殺賊者賊至聴其
剚刃即盗馬刼帳亦可無究彼或責我渝盟我獨不可
妄對如彼所謂稍帶人口所謂誤殺漢人乎彼日犯我
[117-8b]
不責其渝盟而我欲渝盟即恐自失信義臣之所未解
也彼之入犯而不能收歛不能堵截因被殺戮是誠損
軍也若與對敵而致有陣亡安得謂之損軍惟二十年
来第幸邉疆無事以故彼之入犯利於隠而不利於報
利於縱敵而不利於交鋒急即剝軍以媚之而未敢有
一人彎弓相向者灰壯士之心奪材官之氣非一朝一
夕之故也願自今破此令無論大犯小犯一以提兵出
塞為上不得以未奉軍令為辭倘事在卒急雖先發後
[117-9a]
聞亦無不可奚止全師取勝者可當上功茍能鼓勇爭
先即或有所損傷亦宜置而弗論若必束之科條損一
人也傷一馬也皆可罪也竊恐淮隂將兵終無是理而
欲責諸今日之邉臣臣之所未解也臣為此言似乎戾
於和議而不知正可以保全和議和議不罷則臣之所
願無逾此矣夫和不罷邉事必不振因循三年又當閱
視而臣則欲請罷閱視夫閱視奉有先帝明㫖本因敵
人效順恐邉臣弛備故因此警愓人心振興頽廢且臣
[117-9b]
以匪人業已承此遣矣又何為而請罷之亦有説焉臣
惟自往閲視而欲請罷閱視也閱視之始差大臣矣未
幾而改科臣又未幾而改按臣又未幾而改命臣等九
人分道以出一噴一醒而終不能保其後之不痿痺也
且閱視者責在糾察不在修舉事已廢誤雖糾察亦奚
以為臣所至閱報冊則八事無一事不修舉者及按而
查之則八事無一事不廢誤者將一一而求之乎將一
一而寛之乎間有飾虚之極目不忍覩至於拊心浩歎
[117-10a]
而卒亦付之無可奈何也臣是以知閱視之臣不能為
邉事效也誠得實心任事者分置諸邉方假以便宜疎
其文網使之積日累月次第修舉一年責以一年之成
功兩年責以兩年之實效不啻如始議所云者則又安
用此贅差以滋好事者之口耶苟邉臣不得其人雖嵗
一閱視月一閱視日一閱視亦無益矣臣是以欲請罷
閱視而臣又知其言之必不售也無已則願議叙功之
例願議罰罪之例以為閲視助可乎所稱邉臣以身繫
[117-10b]
封疆之重有鋒鏑死亡之憂故論功行賞當倍於腹裏
迨和議成而桴鼓不鳴刁斗不擊矣則姑就八事而課
之謂能着實修舉著有勞績斯可比照擒斬議賞而後
漸濫觴者何也以擒斬有可憑而修舉無所據也然修
舉之跡難據而修舉之念易明敵至而不能戰不能守
其驗昭昭矣今日冒上賞明日濫崇階此何說耶稍不
如意又以為非鼓舞邉臣之道也臣惑之願自今破此
例果有實心任事不務粉飾者自當有超異之擢一嵗
[117-11a]
九遷無嫌於過倘止於尋常職業無所廢墜而已則亦
人臣終事之義何以當異功責厚報哉此例不議則閱
視一行厪足為朝廷市恩賚為邉臣徼陞賞安所稱警
惕人心之道也功與罪不當並重邪一勸一懲厲世磨
鈍正藉乎此而自和議既成往往有勸無懲矣所謂踵
襲舊套搪塞誤事即照失機擬罪其嚴乎顧二十年來
未見有行之者何也可以負朝廷而不可以負同類也
甚至掩敗為勝文罪為功下以欺上外以欺内駕虚飾
[117-11b]
偽恬不為怪即欲一一攻其偽而發其幽人且以為望
之深求之急而非所以養國家和平之福矣臣惑之願
自今破此例在竊符召疑投杼致謗者雖誤罹法網正
當特為昭雪以伸公論脫有徇私蔑公欺君誤國情罪
得實者何妨重處一二以昭憲典區區褫官奪職不足
為懲也此例不議則閱視一行僅可為邉臣文有過而
不能為朝廷明有法安所稱警惕人心之道也臣為此
言似乎過抑邉臣而不知正可以振起邉臣閱視不罷
[117-12a]
則臣之所願無逾此矣夫臣請罷和又自俯而為啟邉
損軍之議請罷閱視又自俯而為叙功罰罪之議非臣
之上願也臣又知當事者不能罷和而或可從啟邉損
軍之議不能罷閱視而或可從叙功罰罪之議亦非當
事者之上願也時也勢也葢兩難也則臣因是而復有
説焉前人立法後人守之此論其常也法之將敝識者
補之此無妨通其變也今之時勢倘有可通其變而不
當泥其常者乎臣以為八事有可更議者矣八事有當
[117-12b]
增議者矣兵馬錢粮非八事中最為喫𦂳者耶所謂積
錢糧豈徒稽查盤驗之謂也考諸原題謂嘉靖中邊嵗
被冦兵馬防秋變主為客其費不貲自與冦和而各邉
兵馬各守信地客兵錢粮日有日積月有月積三年一
閲視閲其所積幾何故不曰查錢糧而曰積錢糧積之
字義可深思矣乃今訛以傳訛漫不知原疏之㫖原疏
不云乎戸部年例逐年處發不得短少每年防秋畢日
節省過錢粮另項收貯以俟閲臣查閲今之年例扣數
[117-13a]
而發業已無望其贏餘而民屯兩運節年拖欠動以千
萬欠一分即少一分那東補西借此抵彼日亦不給又
安從而節省之也軍士月糧有三四月未支者有十數
月未支者有一兩年未支者什五枵腹而愁千夫頓足
而嘆其窘迫無聊之狀有目者皆能睹之而開造文冊
猶繫以節省之名甚至傅㑹其詞以為比上次多積若
干是何舛繆一至是哉其在今日臣謂不妨明言錢糧
缺乏但當苦心思所以節其流而防其匱且軍餉云者
[117-13b]
軍之餉也不係養軍不係秣馬而一槩動支此不可申
其禁乎閲視者毋以有存積為功而以無妄用為功則
庶乎節省者無虚名而有實際矣所謂練兵馬臣亦考
諸原題謂兵馬不練與無兵同今既與彼和則國家閒
暇可以不時操練故有大操小操分操合操之説而又
責成各道躬親監督與各將領一體賞罰今無論各道
即各將領有能念及於兵馬者為誰有能念及於操練
者為誰三年閲視張皇下操僅僅一列營一布陣費金
[117-14a]
錢之賞而已臣不敢責人先自責已所至未嘗不操也
其兵少不成行伍者未嘗不按冊查㸃也籍之而名姓
依然數之而肖貌咸在持鍪挾彈銜轡就羈所見孰非
兵耶孰非馬也若曰是兵也是馬也驅之當敵臣不敢
信也即臣冊内所具實在精壯亦不過一時較閲似勝
於儔匹云耳今之兵馬豈惟不練正謂無兵此非邉臣
之故也和議成之也其在今日亦不妨明言兵馬單弱
但増馬損兵必先增餉無米求炊空言奚益曷不就其
[117-14b]
見在者而實操練之次第革補革一老弱即可増一精
壯革一逰食即可増一控弦姑舎是而求召募召募亦
逰食耳亦老弱耳惡在其為精壯耶二事為八事所先
臣是以獨詳其説而請更議約束申告邉臣謂當及今
改絃而易轍者也若乃所謂修險隘豈徒以耀觀美侈
載籍已哉垣墻實足以為限堡塞實足以自全誠靜制
動逸待勞之道耳而不謂其流之弊至於藻繢粉飾虚
文相勝有難以枚舉者其最可笑無如夀山福海幾副
[117-15a]
花眼垜頭幾千萬個皆稱險隘具入報冊不知何益於
實用即無益於實用猶可言也乃有創築一城創設一
堡費帑銀竭民力以獵取功賞者則尤可恨矣葢惟以
修險隘為功夫安得不藉手工築以報功也所謂整器
械貴在多乎貴在用乎誠得其用何取於多而流弊相
沿以多為勝遂致有揑報虚數動計萬千而察之實未
嘗有者展轉流傳即經管官員弗知也即看守庫役亦
弗知也其報稱軍置民置者虚數尤多卒遇有警又請
[117-15b]
置造甚且假置造以委用其私人而因之以叙功行賞
則尤可恨矣葢惟以整器械為功夫安得不藉手置造
以報功也臣竊以為修險隘無足言功必被冦而收堅
壁清野之效是之為功整器械無足言功必臨敵而收
攻堅擊鋭之效是之為功二事先該户部條奏行臣覆
議臣以另疏奏請謂當亟行更議者也若乃開屯田葢
實粟塞下之意法非不善也顧地利不同民風亦别無
論各邉即一鎮而自難以此例彼矣此或開彼或不可
[117-16a]
開彼易開此或不易開相地之宜寛民之力斯公私兩
利之道而惟原議以多開為功則遂相率而報開彼此
爭勝所報雖多熟者什一荒者什九強𣲖軍餘領地納
糧在正軍則有扣抵而已在餘丁則有兊支而已以致
屯軍日窮而屯地日益荒屯地益荒而屯軍又益窮為
法之敝有難盡言者請自今毋徒以多開為功倘有虚
報開墾致累軍餘賠糧者仍論其罪此今日之屯政所
當更議者也若乃理鹽法葢飛輓助邉之意法亦豈不
[117-16b]
善哉顧邉地遼廓客商憚逺而不至土商消乏而無人
則僉報富民為商籍名在官𣲖引徵糧其貧不能獨支
者又板報子户衆擎共舉甚至有一引而累及數人者
引雖不滯如累民何故利在而民自趨之其引不滯真
不滯也法在而民不敢違之其引不滯非真不滯也請
自今毋徒以引不滯為疏通倘強之通而不惜民之累
正所以為罪則今日之鹽法不可不更議矣若乃逆黨
云者謂如丘富趙全等從冦為逆所當用計解散也茍
[117-17a]
無其人何必具數而乃支離牽合漫取降人及通丁等
報入冊内臣初閱報冊多者百人少者數指以為真從
逆者也試呼而問之皆在營軍士耳或因其被擄逃回
或因其偶通譯語則遂謂之逆黨况已造入兵馬之數
而又報為逆黨一人兩見順耶逆耶此一事也臣謂當
更議必係從虜為逆即如今板升等夷脫能招而徠之
斯誠哉其為散逆黨也不然事屬欺罔請坐之罪可乎
若乃市馬云者始謂以馬為市假此羈縻敵人而我又
[117-17b]
資馬以為用故以多收為功乃今所市之馬已一無可
用者徒有市馬之名實以馬價委之壑溝而已且以其
馬分𣲖軍士扣伊月糧抵充市本各軍朝領而夕斃所
得不足以償所失軍日以貧冦日以富冦以埀斃之馬
耗我養軍之需我以有限之財易彼無用之馬非徒無
益而又害之矣八事中猶然以収馬論功豈不大謬
耶臣閲視固鎮雖無市馬而聞諸各鎮閲視者備言市
馬之害臣是以謂當更議昔也馬有用則以收為功今
[117-18a]
也馬有害請以不收為功即不能不收然必減於原數
者為功浮於原數者為罪此一事也似與原議相反而
實今之時勢不可不亟反者矣猶未也先年各邉撫賞
嵗有定額所未定者宣府一鎮耳果能堅守原額而弗
逾何至扣軍糧扣馬價以填漏巵耶惟敵人之貪得無
厭要求無已邉將格於和議恐市不成而有罪則不得
不私増於原額之外一嵗所増又為来嵗之額而彼之
貪得如故要求如故不得不又増於所増之外日増日
[117-18b]
多而無能神輸鬼運以探諸私囊也剥軍媚冦職此之
故矣今嵗閲視者出奉有明例斟酌定擬即宣鎮亦已
有額謂當一體遵守倘不能守今日之所定而復如往
日之私増臣恐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耳故閲視不
罷則覈撫賞當為一事無論其取諸官取諸軍但有私
増即抵以罪雖増八事而為九事亦何不可猶未也各
邉經制先定於嘉靖四十五年至萬歴九年重定已刻
成㑹計録似可永安而弗變矣顧先今時勢不同終難
[117-19a]
拘之以畫一之法倘欲執其初定者而必使一無増損
既扞格而不行然則任其隨時増損而盡失夫初額則
又非定經制之意二者皆不可以為訓今嵗閲視者出
已該户部題准申明限制即未必遂可據為定䂓大約
已有定數三五年間臣固知其無甚變更也今而後但
遇閲視之期一定經制之額制額既定守而勿渝若旋
議旋定旋増旋損則又安用經制為哉故閲視不罷則
定經制當為一事酌議必當持約必堅倘以虚文相應
[117-19b]
有罪無宥雖増八事而為十事亦何不可再照閲視之
例三年一遣九邉三人而今嵗强冦寒盟適當三年之
期遂有九人之遣臣棟謭淺無似幸隨諸臣後黽勉報
命而於心終未能慊然是以有此陳請伏念稽覈貴詳
而不貴數三年之期似不必泥也遣貴得人而不貴求
備三人九人之數似不必定也誠得其人則當如今嵗
臨時請遣似不必拘以衙門也誠得其遣則當如今嵗
便宜從事似不必限以完期也諸如此類乞勅該部酌
[117-20a]
議停妥務使閲視不為空行以維和議不終誤國則邉
疆幸甚臣棟幸甚縁係邉事懐憂效忠無䇿縷陳愚欵
以冀一得事理未敢擅便謹題請㫖
  早定大計疏伍袁萃/
為懇乞聖明亟召輔臣早定大計以安宗社事臣於前
月接邸報大學士王錫爵具疏求去䝉皇上慰留褒以
忠誠且云自有深意欲召之面見商量國事使之安心
慎毋疑阻臣莊誦綸音仰見我皇上之待首輔真如股
[117-20b]
肱心膂形骸無隔又如家人父子情誼相通有君如此
其忍負之錫爵宜何如報稱也臣竊思之皇上注意之
深莫若元子方今國事之大莫若冊立而慰安首輔之
心俾無疑阻莫若冊立元子且首輔之忠誠簡在素矣
而輿情未協煩言日滋不曰逢迎則曰阿狗疾仇之無
已何也則以其一出而誤宗社大計也首輔亦因此省
愆念咎期收之桑榆而回天未能曠官可恥不去奚以
自解此其心之所為大不安也此其至再至三而懇辭
[117-21a]
也皇上既欲安其心而不早正元良之位其何以安之
當羣臣之交章請也皇上悉置不納而一旦有面見商
量之㫖豈非慎重國本謀及宫闈不可也謀及近倖不
可也獨斷於宸衷而宻決於宰執乎聖意誠深矣大小
臣工欣欣焉翹首企足而望者至殷切也今首輔出而
供事亦多日矣皇上既不聞召見首輔亦不聞請對臣
甚惑焉將玉體未平少遲清問抑所謂使之安心者止
以髙爵厚禄縻之耶則首輔去而復来之謂何辭而復
[117-21b]
出之謂何而僅僅為爵禄縻也臣以為冊立之事一日
不定則首輔之心一日不安即首輔或能安之而不可
不止赧顔就列其若天下後世清議何君臣相遇自古
為難首輔受皇上特達之知非千載一時耶而竟以始
謀不臧不獲展厝一時籌畫一䇿方且以身為射的為
禍梯不亦可惜哉夫為錫爵一身計猶無足惜獨明㫖
屢易而不信儲位乆虚而莫屬外議紛紜人心惶惑則
臣之所大恐也然則速賜面見早定大計非徒安首輔
[117-22a]
也實所以安宗廟所以安社稷所以安天下之人心也
關係甚鉅故臣願陛下之亟圖之也抑臣又聞之唐虞
之際不特臣戒君君亦戒臣故都俞稱美無忘吁咈之
䂓喜起賡歌猶切惰隳之儆君術明臣道得也後世人
主御相有温㫖無戒詞其始也禮貌極隆寵榮極渥且
為之逐言官排異議以安其心卒之時移事改剛者滅
宗柔者覆餗能全始終恩遇者幾何人哉以是知寵利
難居髙位疾僨而儆戒相成之義胡可廢也伏惟皇上
[117-22b]
以堯舜之君自待亦以堯舜之臣待臣時召公卿輔弼
而戒勉之正已以格君心虚衷以定國是借劒埋輪者
毋一鳴而輒黜依草附木者毋衆惡而必留分别邪正
以成和讓之風開布公誠以昭蕩平之治如是而公論
不與相業不光天下不安者未之有也臣非不知越俎
有咎嬰鱗必危顧念當此國家大事臣子何忍無言又
念元老大臣不惟國家之急而喜同惡異遂履前人之
覆車也乃敢披瀝悃愚冒瀆天聴臣無任隕越恐懼之
[117-23a]

  速賜考選以光聖治疏馮琦/
竊惟行取一事始於前年十二月至去年正月以後則
各官皆集輦轂下矣屢經臣等題請考選未奉明㫖閣
臣疏掲亦僅報聞臣等自念閣部大臣尚未能有所感
動况於疎逖下吏羈旅孤臣即有苦情安能自達於九
重之上哉顧臣等所惜乃在典制政體吏治人材而各
官守候之苦猶其餘耳國家設官極重言路選授之法
[117-23b]
特異諸曹各官先任而徐考其成言官先考而始授以
任是維鉅典夙號至公今諸臣已奉徵書来集闕下既
離舊任未授新銜既不得即列臺省之班又不可遽改
曹郎之秩今日在内之侍從如此其匱乏在外之守候
如彼其艱難人不得官之榮官不得人之用祖宗以来
並未有虚官次宿王言越嵗經年如今日者使後世謂
二百年之行取至今而遲二百年之考選自今而廢祖
宗令典一時隳之甚易後日復之甚難此臣等所為典
[117-24a]
制惜者也事各有宜政當識體前後相應是謂有章昔
季布見徵已而報罷當時尚謂以一人譽而召以一人
毁而罷恐為有識所窺况此徵召之臣並奏循良之牘
其召之也似欲用之其不報也似欲置之召本有名置
之何罪使人寄官於不内不外之地寄身於忽毁忽譽
之口而朝廷政令亦在不用不舍忽行忽止之間如雨
埀落而旋收春巳和而乍冷以前博訪精選之㫖都無
歸着詢嘉納讜之意總屬空談此臣等所為政體惜者
[117-24b]
也外臣華選無如行取不但上藉忠䂓亦且逺資激勸
今諸臣来從下國如望班生之塵及其已至都門徒索
東方之米彼下僚亦皆有俸謫臣亦皆有官諸臣乃無
職可供無俸可食使天下之士有拊襟裹足不敢自前
之心皆謂仕宦何必好官好官不過行取行取不過旅
食都門耳反不如優游嵗月儘可序遷何必勵精博此
徵召是使平常借口材雋灰心撫按舉薦何為部院採
訪何用畧無風勸人誰信從此臣等所為吏治惜者也
[117-25a]
天下人才惟上所奬養之則長抑之則消世既須才才
必資氣士氣振則才亦發舒士氣餒則才亦退縮諸臣
始進譬如花木向早春葵藿傾初日已遭頓挫不任摧
殘氣已沮矣才於何有且天下見前嵗斥逐之易今日
登進之難皆將妄意揣摩多方䂓避盡化百錬守彼三
緘影消松栢之烏聲㫁梧桐之鳳言者既不敢吐任者
亦不敢為率天下之士而歸於依阿唯諾委靡退阻必
自此始臣等所為人才惜者也此四者於時於勢萬萬
[117-25b]
不可再緩而臣等一念為國赤心更在聖徳聖度又不
止如前所稱四者縁諸臣待命既乆中外相視求其故
而不得或謂因前有觸忤不欲後人效之或謂因朝有
缺失不欲下臣言之事未必然人言則已然矣夫人臣
誰不欲常保身名誰不欲結知君父何可自干雷霆之
譴自絶雨露之私或出忠悃不忍不言或關職掌不得
不言即在前人尚有可諒况以前人之觸忤杜後人之
進用罍受瓶恥李代桃僵譬如江湖之舟偶有抵觸帆
[117-26a]
影既過浪㾗已平豈可更執後舟欲償前罪治亂之跡
具在前史不論衮職闕與不闕但論言路開與不開本
無缺政彼自妄言彼既妄矣我復何損若其有缺正當
求言我方求之轉為我益惟夫朝不受言人不肯言前
有奸而不知後有亂而不覺此乃為損耳自古言官之
杜口比於仗馬之不鳴彼則但使立仗而不欲其長鳴
今則恐其長鳴而先禁其立仗傳之青史人其謂何皇
上數年以前求言納諌鳴珮執簡法從如雲以今日之
[117-26b]
蕭條例往時之全盛孰得孰失事自了然若登用不效
罪在諸臣考選不精罪在臣等至於早發明㫖惟望斷
自宸𠂻則聖治益光聖度益廣兼可以存典制明政體
興吏治養人才此方春布令第一義也新嵗之始諸臣
見臣等於公署臣等相顧太息一草一木皆已萌芽而
諸臣獨鬱結不得盡其才四序八風各自宣布而諸臣
獨黯淡不得盡其職既憐諸臣兼自愧也故不憚其説
之煩瀆若此惟聖明留神少加察焉
[117-27a]
  亟圖拯救以收人心疏馮琦/
臣等伏見自去年六月不雨至於今日三輔嗷嗷民不
聊生草茒既盡剥及樹皮夜竊成羣兼以晝刼道殣相
望村突無烟據廵撫汪應蛟掲稱坐而待賑者十八萬
人過此以往夏麥已枯秋種未布舊榖漸沒新榖亡收
使百姓坐而待死更何忍言使百姓不肯坐而待死又
何忍言京師百萬生靈所聚前此居民富實商賈輻輳
邇来消乏於𣲖買攘奪於催徴行旅艱難水陸㫁絶以
[117-27b]
致百物湧貴市井蕭條且庫銀不滿數千食粮不支二
嵗各邉軍餉尚多未發萬一河漕有梗嵗解不来京師
景象當復何似建中之亂寧不寒心齊諺有之不憂年
儉但憂廪空數年以来災儆荐至秦晉先被之民食土
矣河洛繼之民食㕍糞矣齊魯繼之吳越荆楚又繼之
三輔又繼之老弱填委溝壑壯者展轉就食東西顧而
不知所往夫堯之九年水非盡郡國而災也湯之七年
旱非盡川澤而涸也彼益此竭東穰西歉相尋不已而
[117-28a]
至於九年七年耳以今方之不已過哉加以頻值四方
之警連興傾國之師車轔馬蕭行賫居送按丁増調踐
畝加租試取此時租賦之額比之二十年以前不啻倍
矣瘡痍未起呻吟未息而礦税之議已興貂璫之使已
出不論地之有與無有包礦包税之苦不論民願與否
有𣲖礦𣲖税之苦指其屋而挾之曰彼有礦則家立破
矣指其貨而嚇之曰彼漏税則槖立傾矣以無可稽查
之數用無所顧畏之人行無天理無王法之事大畧以
[117-28b]
十分為率入於内帑者一尅於中使者二𤓰分於參隨
者三指騙於土棍者四而地方之供應嵗時之餽遺驛
逓之騷擾與夫不才官吏指以為市者皆不與焉陛下
但知利源易開中貴易信豈知彼在外剥害小民至於
如此亦豈知今日苦礦苦税之民即是前日被災被兵
之民重累疊困咨嗟愁怨至於如此臣固知陛下之必
不忍也語曰財與命相連每嵗犬辟以爭數錢相殺傷
者不可勝計父取子財則怨者十三祖取孫財則怨者
[117-29a]
十七若父祖取子孫之財以與強奴悍婢則怨者九人
而十矣人君之於民豈但祖孫父子之隔而中使與參
隨豈但強奴悍婢之害已哉自古天下之亂階皆始於
民心之離逷離而後有怨咨怨而後有憤恨憤恨而後
有流言流言不巳而鼔噪鼓噪不已而反叛今之民但
未反耳於前數者已無所不有矣陛下亦可以省而杜
其漸矣即如湖廣一省激變已四五次而獨近日武昌
為甚陛下試思無知小民何苦而變誰非性命誰無身
[117-29b]
家惟其剝削之極無可控告變亦死不變亦死等死耳
求與見害之人比肩接踵而死死且不恨夫人情不必
死始畏死耳人知必死復何所畏人不畏死法安可加
故使奸民害良民大亂之道也激良民為亂民以殺奸
民亦大亂之道也大亂之端方起人主皆謂必無及其
禍亂已成欲救之苦無及史冊所載剥民之代寧有無
後患者乎行之急則禍亦急行之稍緩則禍亦稍緩急
者既唱緩者必和之夫漢之敗也在民窮窮則為盗矣
[117-30a]
唐之衰也在官窮盗起而無以應之今閭閻空矣山澤
空矣郡縣空矣部帑空矣國之空虚如秋禾之脈液將
乾遇風則速落民之窮困如衰人之血氣已竭遇病則
難支以如此事勢而值大旱為災賑濟無䇿河流梗塞
邉餉匱乏是豈可不為長慮哉民既窮矣既怨矣亦有
窮極怨極而不思亂者否不能保其不亂而各地方又
搜括已盡亦有以應此亂者否竭天下礦税之額大畧
百萬有如一方有警如寧夏播州之役不知所費止此
[117-30b]
百萬否天下貢税正額四百餘萬有如一方有警各處
效尤征之不前運之亡路此四百萬皆能依期至否平
日惟恐天下之財不盡歸内帑如遇有事不知内帑之
財亦發以應天下之急否平居無事奪民數錢已失其
心如遇有事與民數錢不知能即得其心否臣言至此
不覺肝膽皆裂聲淚俱下若謂事必有安無危則前代
金甌之業豈不自謂永固而何以不傳至今日若謂財
必有聚而無散則前代西園大盈所積之財與積財之
[117-31a]
人皆在何處而獨黷貨之名留於今日然則人主之寳
惟有大業而可傳之異日者獨有令名耳臣等竊觀皇
上作用譬如神龍能作能止能操能縱自皇上起之亦
自皇上止之布徳音撤中使收人心回天變止在半紙
詔書耳臣伏讀皇上憂旱之㫖勤勤懇懇不減周宣雲
漢之什因思宋神宗時罷新法而雨漢明帝時釋繫囚
而雨總之應天以實耳近時鎮撫司監繫官犯及生儒
因陳奉誣奏今奉之罪狀既已明白則諸臣情節有可
[117-31b]
矜原酷旱炎蒸沉淪黒獄聖明在上寧無惻然若見監
者發刑部問理被逮者聴撫按結奏則肺石可以無寃
南冠可以無泣而就諸臣之中惟馮應京為楚人所憐
應京實有愛民之心愛民名受香火於彼而身嬰縲絏
於此逺近傷之皇上重處此一人無加於法而天下皆
以應京為寃輕處此一人無損於法而天下皆以朝廷
為是惟皇上執兩端而裁決之臣等叨列班行同國休
戚事勢至此不忍不言所慮者萬民之心與萬民之口
[117-32a]
所惜者萬世之業與萬世之名惟陛下加意於臣等之
言臣等不勝激切待命之至
  遺疏馮琦/
臣自患病忽逾一載生平受恩隆重無可仰酬今病且
篤矣古大臣嘗有遺疏而臣已昏瞶一字未成謹取臣
病中未上疏補綴上之仰惟皇上在位三十一載矣自
古帝王即有享國長久未有歴三十餘年而方春秋鼎
盛際中天之運如皇上者也主勢尊國勢強中外無隙
[117-32b]
東征西討神武赫然五子同日受冊同日加冠麟趾螽
斯之盛皆前代所未有天既尊陛下為中國之一人又
福陛下為千古之一帝陛下永念此意何以報答歴考
古帝王臨御既乆或以治久而生釁或以將亂而生悔
歴年既多則大亂大治生焉臣願陛下穆然自省所行
盡是也則三十餘年者固陛下持盈保泰之時所行未
盡是耶則三十餘年者亦陛下囬心轉意之時當此壯
盛之年正是理亂之介若不將大小政務整頓一畨中
[117-33a]
外人心收拾一畨日復一日盛年漸往蠱壊益深即欲
挽不反之勢於倦勤之餘亦無及矣陛下天質英明神
謨周到但未必盡用之任人行政吃𦂳當用之處故朝
政猶未肅吏治猶未清君臣上下之交猶未孚而天下
人心未盡欣頌耳陛下試自省髙明英㫁比之前代喆
王何人不如若問政事民情可方何代臣願陛下奮其
英略卓然以整齊天下為事以副上天篤厚寵綏之意
請畧言其槩夫朝政未肅者病在人情之墮臣比見人
[117-33b]
心怠玩綱紀陵夷令多稽緩事多廢閣彼此喜相仗上
下不相貫議少成效人無固心即如皇上批答間有不
時或欲慎重以示不輕或欲操縱以示不測羣臣不曉
此意直謂可緩可急可作可置朝廷緩之誰肯急之朝
廷置之誰肯為之葢政事是朝廷政事若朝廷不着𦂳
毅然主張於上則任事者近於招權執法者易於招怨
相率偷安尋隙自便遇一事則曰我非不欲為也未得
㫖耳建一言則曰夫業已言之矣如留中不報何如此
[117-34a]
則是與臣子以藉口塞責之地而廢弛之名反使朝廷
當之臣以為天下之事寧使朝廷責成臣子無俟臣子
催請君父疏上必報明示可否疏下即覆顯立期程朝
廷躬為精勤以率先羣下勿更留中以滋弊端則所以
振天下之堕而歸之整肅者也吏治未清者病在士風
之貪夫人情所趨者利也欲利而不敢取者畏法也懸
法而不能使不犯有人執法而莫敢不肅者畏官也故
州縣治民郡轄州縣總以司道為之紀綱大約一司道
[117-34b]
所管有司常不止十人司道有人則十人皆奉法矣伏
見此時司道之缺不下五六十人而其他以公事馳驅
及陞遷未任者不在此數則是司道之缺者常近百而
有司之無所束者常近千况藩臬既苦於無人而郡守
半幾於空署有司既無人管領無人查考亷者不勸貪
者不懼非卓然自立者則相率而乘時漁獵耳陛下但
知慎重爵秩予奪自繇豈知一官缺而一官之法廢一
官之法廢而十官者皆無所凛畏矣臣以為宜速補天
[117-35a]
下兩司及郡守員缺仍諭以檢察所屬期共澄清要於
三年之後計所釐正幾何激揚幾何以為黜陟則所以
革吏治之貪而歸之澄清者也君臣上下之睽者病在
形迹之疑夫事有所不行者疑其事也人有所不用者
疑其人也皇上明睿原出羣臣之上羣臣忠邪不一豈
謂盡無可疑皇上所疑委亦有時而中有疑而中則遂
以疑為常始因一端漸及衆事始而疑端在事既而疑
根在心今合在廷之臣舉措稱上意者幾人一嵗之中
[117-35b]
上所㸃用卿貳大臣幾人羣臣處見疑之勢巧者益自
彌縫以益其所知潔者逺避嫌疑趦趄而不敢前誰肯
挺身以任朝廷之事若夫君推心任人有缺即補以官
有官即責以事羣臣無所顧忌展布四體以幹王事縱
使才有長短其意常欲向前夫使人人盡心人人盡力
國家之利孰大於此唐徳宗時猜疑羣臣人情消沮及
遇患難無人可託乃知天下人才用之則有不用即無
信之則無人可疑疑之則無人可信臣請陛下明詔羣
[117-36a]
臣從前上下相激以致不能無疑一體君臣有何嫌忌
自今已往當復坦然用舎因廷論之是非賞罰付已成
之功罪羣臣亦各洗心滌慮精白事君有事寧直陳有
過寧引咎不得欺隠回䕶以開疑端亦不得彼此猜嫌
致成傾軋周防盡徹表裏洞開則所以釋上下之疑而
成泰交者也其要莫急於收人心大凡人情既有所溺
人言原自難奪惟英明之主自知而自斷之耳以皇上
之英察平日於人之賢否政之得失天下人所未知者
[117-36b]
皇上知之豈以今日小人聚歛之禍小民愁苦思亂之
情天下人皆知之而皇上反有不知者乎百姓是朝廷
赤子假令朝廷取財猶關痛癢猶加斟酌今一槩委之
中使中使聴之參隨此輩於民有何情分畏何法度但
有一分可取之隙有不盡充囊槖而更留與百姓者乎
百方取財苦總歸於百姓萬人得利怨總歸於朝廷當
此時而尚有咨怨况於千萬世而下誰肯諒皇上此心
者夫前代之易亂也其前王功徳淺後王福力薄也今
[117-37a]
取民數年而亂未形者髙皇帝之功徳大皇上之福力
厚也如人當壯年起居失節漫不經意及至遲暮百病
相乘縱有良醫不可救藥古之治者藉民心以不亂亂
者藉民心以復興陛下奈何以二百年固結之民心而
一旦令其渙散至此乎古稱成湯改過不吝非是聖人
無過惟聖人乃能改過耳漢武帝埀老而悔唐徳宗經
亂而悔若不老不亂而悔者千古更有何人古惟成湯
今惟望之皇上耳皇上以聖主當盛年一日不悔即漢
[117-37b]
唐一日悔即堯舜臣非敢為妄説也前代欲為堯舜者
在積累其所不足陛下欲為堯舜者在克治其所有餘
以臣前所陳者惟君臣上下之孚稍需嵗月耳章奏可
一日發缺官可一日補百姓所不便者可一日罷也陛
下奈何憚一日之發憤不以成一世之業立萬世之名
乎臣自入春病危旬日以來不可復起思戀聖主伏枕
強書纔及數語便已困憊即復置之置之而中心不能
自已葢十日始成此疏其語無足採而其情有足憐者
[117-38a]
臣言止矣臣終無報國之日矣惟聖明留意省覽臣不
勝嗚咽感戀仰望之至
  直陳天下安危聖躬禍福疏吕坤/
臣聞治亂之兆垂示在天治亂之機召致在人竊見元
旦以來天氣昏黄日光黯淡占者以為亂徵臣不習天
文但觀人事當今天下之勢亂象已形而亂勢未動天
下之人亂心已辦而亂人未倡今日之政皆撥亂機而
使之動助亂人而使之倡者也臣欲慟哭嘔血於陛下
[117-38b]
之前盡吐腹心無繇得見踟蹰累月反覆思維與其他
日出無及之言貽陛下以無及之悔不若今日進未事
之説勸陛下為先事之圖惟望少寛雷擊之怒細埀電
燭之光三復臣言萬補聖治陛下知天子之所以尊乎
輳天下之億兆生靈而處其上也又知億兆生靈之樂
天子乎賴其休養生息以保身家也譬之廷燎束千莖
葦荻而火熖輝煌葦荻散而火光無所附矣民葦荻而
君火光也譬之禪塔聚百萬磚石而寳瓶髙閣磚瓦折
[117-39a]
而寳瓶無所着矣民磚石而君寳瓶也故曰君民一體
休戚相關欲延靈長國祚於萬年惟有固結人心之四
字昔者二帝三王之為君豈不以崇髙富貴之可恃乃
曰四海困窮天禄永終者何知君臣之安危社稷之存
亡百姓操其權故曰五帝愛民三王愛民葢世之幸亂
之民四焉皆取天下者之所資而棄天下者之所懼也
一曰無聊之民飽温無繇身家俱困安貧守分未必能
生世變兵興或能苟活因懐思亂之心以緩須㬰之死
[117-39b]
二曰無行之民氣髙性悍玩法輕生或結黨而占窩開
塲或呼羣而鬭雞走狗居常愛玉帛子女為法所拘有
變則刼掠奸滛惟欲是逐三曰邪説之民白蓮結社黒
夜相期教主傳頭名下成千成萬越鄉隔省宻中獨往
獨来情若室家義同生死倘有招呼之首此其歸附之
人四曰不軌之民懐圗帝圖王之心為乘機啟釁之計
或覩天變而煽惑人心或因民心而收結衆志惟幸目
前有變不樂天下太平此四民者何代無之皇上約已
[117-40a]
愛人損上益下則無聊者思歸無行者守法邪説者無
所售其奸不軌者不得行其志四民者皆我赤子一失
其心而隳其計四民者皆我㓂讐矣昔者元代疆土大
於我朝未亂之時天下全盛我太祖以布衣提三尺劍
唾手而得之者何四民之心元主失之而太祖收之也
今天下蒼生貧富可知矣自臣覩記以来何嘗無凶嵗
未聞有連嵗之凶何嘗無歉省未聞有數省之歉乃萬
歴十年之後無嵗不告災傷一災動連數省近日撫按
[117-40b]
以賑濟不可屢求存留不可終免起運不可缺乏軍國
不可匱詘故災傷之報殊稀催科之嚴如故豈不哀民
勢不可已也臣乆為外吏熟知民艱自饑饉以来陛下
赤子凍骨冷肌冬無被絮者居其半饑腸餓腹日不再
食者居其半流民未復鄉井棄地尚多荒蕪存者代去
者賠糧生者為死者頂役破屋頺墻風雨不蔽單衣濕
地苫藁不完男女啼饑號寒父母吞聲飲血君門萬里
誰復埀憐陛下見此當必澘然淚下今國家之財用耗
[117-41a]
竭可知矣數年以來夀宫之費幾百萬織造之費幾百
萬寧夏之變幾百萬黄河之費幾百萬今大工之費又
幾百萬採木之費又幾百萬以上錢糧半非嵗額年年此土
年年此民豈天雨菽粟地湧金銀耶陛下豈不曰吾多
取諸府庫未必盡派閭閻夫甕内所汲皆井中之泉杯
中所酌皆壺中之酒臣恐井竭則甕涸壺盡則杯空百
姓不足君孰與足今國家之防禦疎畧可知矣三大營
之兵以衛京師也朝朝砲震如雷乃馬半尫羸而人半
[117-41b]
老弱九邉之兵以禦外㓂也處處甲光耀日皆勇於挾
上而怯於臨戎外衛之兵以備征調資守禦也操練虚
文射騎故事伍缺於役占家累於需求皮骨僅存折衝
奚賴其餘郡邑之武備全疎庫無干戈門無矢石城多
頹廢誰是修築之人鄉有村落殊無保障之法官不足
糧草民不曉甲兵設有千騎横行家家無活路萬人圍
困處處無堅城臣所謂四等亂民一倡萬應當此之時
邉軍固疆圉不敢動衛所守城池不敢動計無所出必
[117-42a]
選民丁以怨民鬬怨民誰肯合戰以赤子攻赤子誰肯
效死祖宗二百三十年百戰山河何忍坐視臣切為陛
下憂之故曰人心者國家之命脈也不可失也今日之
人心臣何敢言惟望陛下擇其無損於國家有益於天
下者收之而巳請言收人心之大者數事可乎洮蘭之
間氣寒土薄小民無計為生則織造貨販以糊口自傳
造花絨數日限追急於星火百姓苦於催迫遂棄農桑
提花染色日夜無休千手經年不成一疋且是物也晒
[117-42b]
晾不早則白蛀即生風日太頻則紅色易落多積躭心
久積無益况山西之紬蘇松之紗羅縀絹嵗額巳自日
盈加造豈因缺乏臣以為一縷一絲皆出民力與其積
於無用勞費空財孰若定以有常隨處隨足假如四季
袍服嵗用千疋則造一年預造一年是宫中省收藏之
累天下無多取之憂且花様欲新則隨時改造此處増
數則彼處減機那借工銀將餘補之此無損於陛下而
有益於蒼生何憚而不為至於饒州磁器西域囬青總
[117-43a]
是有餘不急之物徒累敲骨捶髓之民望陛下一切停
罷而江南陜西之人心收内府宫庭自須大木而採木
之苦陛下聞之乎臣自一木言之丈八之圍非百年之
物蟒蛇雜處毒霧常濃巖谷寂寞人烟絶少寒暑饑渇
瘟疫瘴癘而死者無論矣乃一木初卧千夫難移隔澗
作橋越山引撁每日一祭神明每行不過數步倘遭艱
難之處跌傷壓死常至百人蜀民語曰入山一千出山
五百苦可知也至於磕撞之處豈有傷痕而官責民償
[117-43b]
謂不合式經年累月拽到河邉待秋水以漂沖多轉折
而底滯依然無用重去伐山每木一根官價千兩比来
都下為費萬金臣見川貴湖廣之民談及採木莫不哽
咽所願寰居安若太山邦本固若盤石即茅茨若神堯
卑宫如大禹何損九重五位之尊益昭二帝三王之治
見今大工木料業已報完採辦新枋止需後用倘少其
數目多其嵗月減其尺寸増其價值而川貴湖廣之人
心收山澤之藏本非山澤棄物但天下大害伏於大利
[117-44a]
之中也故軍國告匱則一開饑饉告急則一開南陽等
府數嵗饑荒今日之民即前嵗子食父肉人食鴈糞陛
下發銀賑濟之民也菜色未變生氣稍回自報殷實户
而民半驚逃自一切在官供應礦夫工食官兵口糧皆
倚辦於殷實户而民多累死自都御史李盛春嚴㫖切
責而撫按避嫌鄖陽廵撫馬鳴鑾前與臣書謂六十餘
頃之地常聚十萬之衆文家洞近二千人開之三月止
見砂十六眼銀之有無費之多寡可槩知矣今礦税無
[117-44b]
利散民間而坐數納銀民亦不能支括庫銀而無礦代
解欽差二使亦有從實開報之心而盛春貪殘肆虐為
攘奪侵欺之計朝廷得一金郡縣費千金有司不敢聲
說撫按不敢上聞此豈陛下開礦之初意哉伏乞勅下
各省使臣嚴禁散砂不許借解但有侵奪小民揑害小
民如盛春者必誅無赦而各省之人心收官店租銀收
解自趙承勛造四千之説而皇店開自朝廷有内官之
遣而采𣙜重夫市井之地貧民求升合賺絲毫以活身
[117-45a]
家者也陛下以萬乘之尊享萬方之貴何賴彼錐末之
㣲財䙝此崇髙之大體乎且馮保八店為居幾何而嵗
有四千金之方課乎解進之數既有四千征收之銀豈
止數倍不奪市民將安取足乎今勢豪之家用僕開店
所在居民尚且忍氣吞聲莫敢與較而况朝廷遣使賜
之勅書以泰山壓卵之威行宻網竭漁之法民間之苦
無問可知縱使内臣亷靜不擾市民而長隨之下各有
長隨掛搭之中各有掛搭強吞横噬獨占羣侵内臣無
[117-45b]
繇知寃民何繇訴夫楊村張家灣南通直省北接都城
天下咽喉之地也陛下鎖此咽喉不及一年商賈不至
緩急之用將安取給不獨此也都下近日訛傳有太監
營求鎮守之説極知此言無據亦足驚擾人心葢正徳
年間曽差鎮守矣致九邉揺動四海驛騷太監數十萬
人流毒幾省我皇祖登極盡取回京萬頃皇莊盡還民
業而人心大悦天下始安實録見在可考也臣望陛下
將兩店内臣仍取回京原坐租銀責令所在有司照數
[117-46a]
解進如有遲延短少罷斥其官是無減額銀兩有光聖
徳此一舉也而畿甸之人心收天下宗室不減數萬皆
九廟子孫天家骨肉也倘罪不赦則祖法自嚴楚王毫
無惡狀而王守仁王錦襲以徹地神奸瞞天大謊籍隔
數千里而冒認王弼子孫事隔三百年而揑稱受寄財
産中間偽造絲綸假傳詔㫖明欺聖主暗䧟親王所幸
防範得法竟保無虞有如楚王銜恨自殺陛下何辭以
謝髙皇帝之靈乎傷大小宗藩之心切中外臣民之齒
[117-46b]
此兩賊者罪應誅死陛下不下法司而止令回籍臣恐
奸宄操恐嚇之權善良無自必之命一開告訐萬姓驚
疑誰無仇人難逃怨口所關世道人心良非細故矣陛
下幸發綸音令彼此廵按御史梟示兩人使天下曉然
知聖天子之明正三尺而親睦九族也將疑議盡釋而
天下宗藩之心收崇信伯之貧通國所知也十箱珠寳
之誣亦通國所知也始焉誤於科道之風聞嚴追誠不為
過今也真知枉寃又禁錮之實害無辜矣聖人舉動正
[117-47a]
大光明陛下何不直示聴言之悞嚴緝掲害之奸還費
甲金革去之禄復五城厰衛降勅之官釋王坤覺大義
之罪所謂過而能改無傷日月之明此一舉也而勲戚
之人心收法者所以平天下之情服罪人之心者應輕
應重太祖既定為律情重情輕列聖又増為例如輕重
可以就喜怒之情則律例不得為一定之法臣待罪刑
部三年矣每見詔獄一下持平者多拂上意甚則加重
而降司官從重者皆當聖心故司官遷就以兆譴怒如
[117-47b]
往年陳恕等以隠瞞家産坐盗王正等以知情藏匿擬
徒甄常照等誣白晝搶奪擬遣皆臣等欺天罔人已自
廢法陛下猶以為輕俱加處死如近日李吉等本非把
持也而必欲擬軍張澤等預支局料也而必欲追銀夫
財庫本無掲瓦也而少監王進忠等必欲坐盗此皆真
屈真枉臣等不敢執奏而陛下安知其寃臣願陛下俯
從司㓂之平勉就祖宗之法而囹圄之人心收自古聖
明之君豈樂誹謗之語然而下求賢之詔賞直諌之臣
[117-48a]
者知天下之存亡係言路通塞言官者朝廷耳目也不
可不重比年以来新進小生好矜名節遂激陛下之怒
波及臺省之臣驅逐既多選補皆罷臣以為天閽䆳宻
法座嚴崇若不廣逹四聰何繇明見萬里今陛下所聞
皆衆人之所敢言也其不敢言者陛下不得聞矣使人
君不得聞不敢言之語此一時之快而他日之憂也臣
願陛下思祖宗廣置言官之意為國家不為言官釋監
候之學程還一勾之科道檢建言得罪之逐臣分别召
[117-48b]
用應復除者即與除復應行取者即為行取以後如行
止不端建白不當者勅下吏部分别降斥何至禁錮於
既往杜絶於將来快潛伏之奸養壅蔽之禍哉至於天
下多故全賴官吏彈壓吏部用人關係最重果吏部非
人則聴科道糾彈即為罷斥果吏部得人則聴其推遷
選取早賜施行庶練兵督餉者無廢缺之事候銓待補
者無典賣之憂而士大夫之心收我朝敵國外患惟南
倭北蕃稱雄倭居大海之中豈能航糗黼逐突中原亦
[117-49a]
豈能自浙閩蠶食上國哉惟是朝鮮附在東郵近居吾
腋平壤西鄰鴨緑晉州直對登萊倘倭冦取而有之藉
朝鮮之衆為兵就朝鮮之地為食生聚訓練窺視天朝
進則斷漕運據通倉而絶我餉道退則營全慶守平壤
而窺我遼東不及一年京城坐困懐勝負之憂倭如合
朝鮮是為兩倭益費支持之力臣以為朝鮮一失其勢
必爭與其爭於既亡之後孰若救於未敗之前與其單
力而敵兩倭孰若併力而敵一倭乎乃朝鮮請兵而二
[117-49b]
三其説許兵而延緩其期或謂屬國逺戍或言兵餉難
圖甘心剥膚之災袖手燃眉之急諺曰小費偏請大費
無益今朝鮮危在旦夕矣願陛下早決大計併力東征
而屬國之人心收解京糧一物十費措辦既苦轉運又
難若於實用有益則積貯何嫌過多今十庫諸貨各厰
物料粗惡不堪者固有腐朽無用者亦多可惜萬姓膏
血化為一房塵土倘每年一次查盤每夏三畨晒晾不
堪者嚴監收之刑朽腐者重典刑之罪變惡為美出陳
[117-50a]
易新但一年可備三年之資則本色暫改折色之解既
不匱乏國用亦未暴殘民財陛下一留神則嵗省不下
百萬而解納之人心收京師者朝廷腹心之地也祖宗
時常徙富戸以實京師富民者貧民依以為命者也今
京師貧民不下百萬九門一閉則煤米不通一日無煤
米則烟火斷絶有如庚戌之事京師戒嚴雖有倉塲止
足官軍守禦之用城中富戸止備緩急勸借之資自商
人有預納有稱貸有鋪墊之常䂓一報在官百年不替
[117-50b]
而上富貧自暴民聚衆多徒奸民設計騙詐逰食者坐
耗民財滛法者誘奢民俗而中富貧自各衙門印結之
雜捕送之輕吏書貪如餓豺兵畨狠如翼虎無批票而
稱勾攝本良弱而誣盗奸而下富貧自房號重於優免
之濫科派苦於各色之多一身衆役一事衆害而貧者
愈貧自抄沒法重株連數多坐以轉寄則並藉家資誣
以多贓則互連親識宅一封而鷄犬大半餓死人一出
而親戚不敢收留加以官吏法嚴兵畨搜苦萬民觀者
[117-51a]
短嘆長吁臣曽見之掩目酸鼻此豈皆正犯之家重罪
之人哉一字相牽百口難辭陛下知之否乎知之當必
憐之矣又有刁惡乘機恐嚇良民揑稱寄某贓物我欲
首告厰衛挾勢罔利不足不休明騙錢財誰敢喘息半
年之内擾徧京師陛下知之否乎知之當必恨之矣伏
望省不急之上納禁監收之鋪墊嚴騙奪之刑重需索
之罪清差役之頒定優免之責慎抄沒之舉而都下之
人心收列聖在御之時亦有宦官宫妾然死於箠楚者
[117-51b]
未之多聞豈此輩當年皆賢今皆不肖邪豈法官當年
皆疎今日宻邪難言之矣葢祖宗憂思深逺故體悉人
情陛下數年以来疑深怒重廣廷之内血肉淋漓宫禁
之中啼號悲慘寃魂夜泣化為愁雲怨鬼宵吟積為厲
氣吉祥之地豈宜如斯且惟天為萬物父故上帝惡殺
元后作民父母故舜徳好生民間千恩萬愛長男育女
不足以供頃刻之怒故上殿者愁死不如無生入宫者
賣生即作賣死臣望陛下發慈心動惻隠視如觳&KR1100
[117-52a]
牛湯火之鷄可乎且宫衛近地難入外人䕶愛聖躬惟
在此輩今環門守戸之衆皆傷心側目之人外表忠誠
中藏憸毒彼懐朝不保暮之懼何愛九死一生之身陛
下卧榻之側同心者幾人暮夜之際防患者幾人臣竊
憂之臣望法令不嫌於嚴鞭朴不至於死則左右之人
心收祖宗以来有一日三朝者有三日一朝有一日一
朝者葢一人勵精萬事嚴肅朝門晏開早閉誰敢興邪
起奸陛下不視朝久矣人心之懈弛極矣奸邪之窺伺
[117-52b]
熟矣今乾清修造逼近御前軍夫往来誰識面貌萬一
不測何以應之臣望發宫鑰於平明放軍夫於日昃事
非軍國𦂳急慎無昏夜傳宣陛下豈不曰世宗晩年不
視朝亦無外患乎顧今日之人心非昔日之人心惟陛
下慎之章奏不批先朝未聞有如今日強半留中葢疏
之照入也㑹極有簿疏之進奏也外庭不聞萬一有國
家大事邀截實封揚言於外曰留中矣人知之乎萬一
有詐傳詔㫖匿不封還揚言於外曰進獻矣陛下知之
[117-53a]
乎今陛下精明中官謹畏必無此事臣恐聖子神孫守
為家法倘有一逞為奸則何變不起臣願自今以後留
中章疏每日御前發未覽掲帖一紙内開某疏某疏未
及批答下㑹極門轉發各衙門備照具繳還御札原本
乞批知道了三字發該科備照庶君臣雖不面談而上
下猶無欺蔽所關重大不可不防臣觀陛下昔日步禱
郊壇發金銀賑濟非忘民者朝無一疏之壅疏無四日
不下非怠政者乃今章奏半寢民愁罔恤當此春秋鼎
[117-53b]
盛之年豈無夙夜憂勤之事曰患不富耳自古帝王之
求富者亦多矣史冊所載開巻可知陛下試觀其時治
乎亂乎其居安乎危乎夫天下之財止有此數欲富則
天下貧天下貧則君豈獨富故曰同民之欲者民共樂
之奪民之欲者民共奪之天下民窮財盡未有甚於此
時矣陛下織造燒造日増辦取採取益廣歛萬姓之怨
於一言結九重之仇於四海臣竊痛之使萬里江山千
年如故即乾清宫一無所有誰忍使陛下獨貧今禁城
[117-54a]
之内不樂有君天下之民不樂有生怨讟之聲愁嘆之
語陛下聞之必有食不下咽寢不貼席者矣臣觀今日
之勢如坐漏船水未濕身如卧積薪火未及體望陛下
之速登岸而急起卧也不然積於千日決於一旦陛下
雖有千箱錦繡千笥金珠豈能獨厚享哉前代覆車後
人永鑑葢人心得則天下吾家人心失則何處非仇臣
老矣髪白齒落恐不得以太平終此身又聞小民暗穿
地穴以防兵縉紳預買山莊以避亂臣見此光景仰天
[117-54b]
痛哭曰臣民如此皇上奈何無人明目張膽敢為皇上
發一透徹之語又奈何臣一㸃血誠籲天叩地齋宿七
日神思萬端難裁切迫之誠敬上憂危之疏若一言虚
誑有駭上之心則九廟神靈奪臣之魄陛下倘信臣即
將臣所已言者概賜施行所未言者再加修舉移宫中
之勤以勤庶政推利國之念以念蒸民將人心懽悦天
意轉囬常守其富常守其貴端居大寳之尊無限金珠
自在何福如之倘疑臣耶乞詔三輔九卿大小文武百
[117-55a]
官一一面問果謂民情安妥臣語張皇臣願解衣而投
鼎鑊延頸而就斧鉞為人臣妄誕者之戒臣所言天下
大計臣具疏未敢告人望陛下宻行臣言若出聖意乆
留臣疏以驗將來臣日夜祈天惟願臣言不驗使臣言
而驗陛下雖悔將何及耶冒犯天威罪當萬死不任席
藁之至
 
 
[117-55b]
 
 
 
 
 
 
 
 文章辨體彚選巻一百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