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9 歷代名臣奏議-明-楊士奇 (master)


[27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歴代名臣奏議卷二百七十八
           明 楊士奇等 撰
  律厯
東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待詔大史霍融上言曰官漏刻
率九日増減一刻不與天相應或時差至二刻半不如
夏厯宻詔書下太常令史官與融以儀校天課度逺近
太史令舒承梵等對案官所施漏法令甲第六常符漏
[278-1b]
品孝宣皇帝三年十二月乙酉下建武十年二月壬午
詔書施行漏刻以日長短為數率日南北二度四分而
増減一刻一氣俱十五日日去極各有多少今官漏率
九日移一刻不隨日進退夏厯漏隨日南北為長短宻
近於官漏分明可施行
安帝延光二年中謁者亶誦上言曰當用甲寅元河南
梁豐言當復用太初尚書郎張衡周興皆能厯數難誦
豐或不對或言失誤衡興參案儀注者考往較今以為
[278-2a]
九道法最宻詔書下公卿詳議大尉愷等上侍中施延
等議太初過天日一度弦望失正月以晦見西方食不
與天相應元和改從四分四分雖宻於太初復不正皆
不可用甲寅元與天相應合圖䜟可施行博士黄廣大
行令任僉議如九道河南尹祉太子舎人李泓等四十
人議即用甲寅元當除元命苞天地開闢獲麟中百一
十四嵗推閏月六直其日或朔晦弦望二十四氣宿度
不相應者非一用九道為朔月有比三大二小皆䟽逺
[278-2b]
元和變厯以應保乾圖三百嵗斗厯改憲之文四分厯
本起圖䜟最得其正不宜易愷等八十四人議宜從太
初尚書令忠上奏諸從太初者皆無效驗徒以世宗攘
夷廓境享國久長為辭或云孝章改四分灾異卒甚未
有善應臣伏惟聖王興起各異正朔以通三統漢祖受
命因秦之紀十月為年首閏常在嵗後不稽先代違於
帝典太宗遵修三階以平黄龍以至刑犴以錯五者以
備哀平之際同承太初而妖孽累仍痾禍非一議者不
[278-3a]
以成數相參考真求實而泛采妄說歸福太初致咎四
分太初厯衆賢所立是非已定永平不審復革其弦望
四分有謬不可施行元和鳳鳥不當應厯而翔集逺嘉
前造則䘮其休近譏後改則隠其福陋見曲論未可為
是臣輙復重難衡興以為五紀論推歩行度當時比諸
術為近然猶未稽於古及劉向子歆欲以合春秋横斷
年數損夏益周考之表紀差謬數百兩厯相課六千一
百五十六嵗而太初多一日冬至日直斗而云在牽牛
[278-3b]
迂闊不可復用昭然如此史官所共見非獨衡興前以
為九道宻近今議者以為有闕及甲寅元復多遺失皆
未可取正昔仲尼順假馬之名以崇君之義況天之厯
數不可任疑從虛以非易是上納其言遂改厯事
順帝漢安二年尚書侍郎邊韶上言曰世微於數虧道
盛於得常數虧則物衰得常則國昌孝武皇帝攄發聖
思因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乃詔太史令司
馬遷治厯鄧平等更建太初改元易朔行夏之正乾鑿
[278-4a]
度八十分之四十三為日法設清臺之候驗六異課效
觕宻太初為最其後劉歆研幾極深驗之春秋參以易
道以河圖帝覽嬉雒書甄曜度推廣九道百七十一嵗
進退六十三分百四十四嵗一超次與天相應少有闕
謬從太初至永平十一年百七十嵗進退餘分六十三
治厯者不知處之推得十二度弦望不効挟廢術者得
竄其說至永和二年小終之數寖過餘分稍増月不用
晦朔而光見孝章皇帝以保乾圖三百年斗厯改憲既
[278-4b]
用四分以太白復樞甲子為癸亥引天從筭耦之目前
更以庚申為元既無明文托之於獲麟之嵗又不與感
精符單閼之嵗同史官相代因成習疑少能鈎深致逺
案弦望足以知之詔書下三公百官雜議太史令虞恭
治厯宗訢等議建厯之本必先立元元正然後定日法
法定然後度周天以定分至三者有程則厯可成也四
分厯仲紀之元起於孝文皇帝後元三年嵗在庚辰上
四十五嵗嵗在乙未則漢興元年也又上二百七十五
[278-5a]
嵗嵗在庚申則孔子獲麟二百七十六萬嵗尋之上行
復得庚申嵗嵗相承承下尋上其執不誤此四分厯元
明文圖䜟所著也太初元年嵗在丁丑上極其元當在
庚戌而曰丙子言百四十四嵗超一辰凡九百九十三
超嵗有空行八十二周有奇乃得丙子案嵗所超於天
元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俱超日行一度積三百
六十五度四分度一而周天一匝名曰嵗嵗從一辰日
不得空周天則嵗無由起辰案百七十嵗二蔀一章小
[278-5b]
餘六十三自然之數也夫數出於抄㫚以成毫釐毫釐
積累以成分寸兩儀既定日月始離初行生分積分成
度日行一度一嵗而周故為術者各生度法或以九百
四十或以八十一法有細觕以生兩科其歸一也日法
者日之所行分也日垂令明行有常莭日法所該通逺
無已損益毫釐差以千里自此言之數無縁得有虧棄
之意也今欲飾平之失斷法垂分恐傷大道以歩日月
行度終數不同四章更不得朔餘一雖言九道去課進
[278-6a]
退恐不足以補其闕且課厯之法晦朔變弦以月食天
驗昭著莫大焉今以去六十三分之法為歴驗章和元
年以來日變二十事月食二十八事與四分厯更失定
課相除四分尚得多而又便近孝章皇帝厯度審正圖
儀晷漏與天相應不可復尚文曜鈎曰髙辛受命重黎
説文唐堯即位羲和立禪夏后制徳昆吾列神成周改
號萇𢎞分官運斗樞曰常占有經世史所明洪範五紀
論曰民間亦有黄帝諸厯不如史官紀之明也自古及
[278-6b]
今聖帝明王莫不取言於羲和常占之官定精微於晷
儀正衆疑於祕藏中書改行四分之原及光武皇帝數
下詔書草創其端孝明皇帝課校其實孝章皇帝宣行
其法君更三聖年厯數十信而徴之舉而行之其元則
上統開闢其數則復古四分宜如甲寅詔書故事奏可
靈帝熹平四年五官郎中馮光沛相上計掾陳晃上言
厯元不正故妖民叛寇益州盜賊相續為厯周甲寅為
元而用庚申圖緯無以庚為元者近秦所用代周之元
[278-7a]
太史治厯郎中郭香劉固意造妄説乞與本庚申元經
緯有明受虛欺重誅乙夘詔書下三府與儒林明道者
詳議務得道真以羣臣㑹司徒府議議郎蔡邕議以為
厯數精微去聖久逺得失更迭術術無常是以承秦厯
用顓頊元用乙夘百有二嵗孝武皇帝始改正朔厯用
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九嵗孝章皇帝改從四分
元用庚申今光晃各以庚申為非甲寅為是案厯法黄
帝顓頊夏殷周魯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所據則殷厯
[278-7b]
元也他元雖不明於圖䜟各家術皆當有効於其當時
黄帝始用太初丁丑之元有六家紛錯争訟是非太史
令張壽王挟甲寅元以非漢厯雜候清臺課在下第卒
以䟽闊連見劾奏太初効驗無所漏失是則雖非圖䜟
之元而有効於前者也及用四分以來考之行度宻於
太初是又新元效於今者也延光元年中謁者亶誦亦
非四分庚申上言當用命厯序甲寅元公卿百寮參議
正處竟不施行且三光之行遲速進退不必若一術家
[278-8a]
以筭追而求之取合於當時而已故有古今之術今之
不能上通於古亦猶古術之不能下通於今也元命苞
乾鑿度皆以為開闢至獲麟二百七十六萬嵗及命厯
序積獲麟至漢起庚子蔀之二十三嵗竟己酉戊子及
丁夘蔀六十九嵗合為二百七十五嵗漢元年嵗在乙
未上至獲麟則嵗在庚申推此以上上極開闢則不在
庚申䜟雖無文其數見存而光晃以為開闢至獲麟二
百七十五萬九千八百八十六嵗獲麟至漢百六十二
[278-8b]
嵗轉差少一百十四嵗云當滿足則上違乾鑿度元命
苞中使獲麟不得在哀公十四年下不及命厯序獲麟
漢相去四蔀年數與奏記譜注不相應當今厯正月癸
亥朔光晃以為乙丑朔乙丑之與癸亥無題勒欵識可
與衆共别者須以弦望晦朔光魄虧滿可得而見者考
其符驗而光晃厯以考靈曜二十八宿度數及冬至日
所在與今史官甘石舊文錯異不可考校以今渾天圖
儀檢天文亦不合於考靈曜光晃誠能自依其術更造
[278-9a]
望儀以追天度逺有驗於圖書近有効於三光可以易
奪甘石窮服諸術者實宜用之難問光晃但言圖䜟所
言不服
元和二年二月甲寅制書曰朕聞古先聖王先天而天
不違後天而奉天時史官用太初鄧平術冬至之日日
在斗二十二度而厯以為牽牛中星先立春一日則四
分數之立春也而以折獄斷大刑於氣已迕用望平和
盖亦逺矣今改行四分以遵於堯以順孔聖奉天之文
[278-9b]
是始用四分厯庚申元之詔也深引河雒圖䜟以為符
驗非史官私意獨所興構而光晃以為固意造妄說違
反經文謬之甚者昔堯命羲和厯象日月星辰舜協時
月正日湯武革命治厯明時可謂正矣且猶遇水遭旱
戒以蠻夷猾夏宼賊姦宄而光晃以為隂陽不和姦臣
盜賊皆元之咎誠非其理元和二年乃用庚申至今九
十二嵗而光晃言秦所用代周之元不知從秦來漢三
易元不常庚申光晃區區信用所學亦妄虚無造欺語
[278-10a]
之愆至於改朔易元往者壽王之術已課不效亶誦之
議不用元和詔書文備義著非羣臣議者所能變易太
尉耽司徒隗司空訓以邕議劾光晃不敬正鬼薪法詔
書勿治
靈帝時議郎蔡邕於朔方上書曰論天體者三家宣夜
之學絶無師法周髀術數具存考驗天狀多所違失惟
渾天僅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臺銅儀則其法也立八
尺圓體而具天地之形以正黄道占察發斂以行日月
[278-10b]
以歩五緯精微深妙百世不易之道也官有器而無本
書前志亦闕而不論本欲寢伏儀下思惟微意按度成
數以著篇章罪惡無狀投畀有北灰滅雨絶勢路無由
宜問羣臣下及巖穴知渾天之意者使述其義時閹官
用事邕議不行
魏明帝景初間尚書郎楊偉上表曰臣覽載籍斷考厯
數時以紀農月以紀事其所由來遐而尚矣乃自少昊
則𤣥鳥司分顓頊帝嚳則重黎司天唐帝虞舜則羲和
[278-11a]
掌日三代因之則世有日官日官司厯則頒之諸侯諸
侯受之則頒于境内夏后之世羲和湎淫廢時亂日則
書載𦙍征由此觀之審農時而重人事歴代然之也逮
至周室既衰戰國横騖告朔之羊廢而不紹登臺之禮
滅而不遵閏分乖次而不識孟陬失紀而莫悟大火猶
西流而怪蟄蟲之不藏也是時也天子不協時司歴不
協日諸侯不受職日御不分朔人事不恤廢棄農時仲
尼之撥亂於春秋說褒貶糾黜司歴失閏則譏而書之
[278-11b]
登臺頒朔則謂之有禮自此以降暨于秦漢乃復以孟
冬為嵗首閏為後九月中莭乖錯時月紕繆加時後天
蝕不在朔累載相襲久而不革也至武帝元封七年始
乃悟其繆焉於是改正朔更厯數使天才通人更造太
初厯校中朔所差以正閏分課中星得度以考踈宻以
建寅之月為正朔以黄鍾之月為律厯初其厯斗分太
多後遂䟽闊至元和二年復用四分厯施而行之至于
今日考察日蝕率常在晦是則斗分太多故先宻後踈
[278-12a]
而不可用也是以臣前以制典餘日推考天路稽之前
典驗之以蝕朔詳而精之更建宻厯則不先不後古今
中天以昔在唐帝協日正時允釐百工咸熈庶績也欲
使當今國之典禮凡百制度皆韜合往古郁然備足乃
改正朔更厯數以大吕之月為嵗首以建子之月為厯
初臣以為昔在往代則法日顓頊曩自軒轅則厯日黄
帝暨至漢之孝武革正朔更厯數改元曰太初因名太
初厯今改元為景初宜曰景初厯臣之所建景初厯法
[278-12b]
數則約要施用則近宻治之則省功學之則易知雖復
使研桑心筭𨽻首運籌重黎司晷羲和察景以考天路
歩驗日月究極精微盡術數之極者皆未能並臣如此
之妙也
晉武帝時將作大匠陳勰掘地得古尺尚書奏曰今尺
長於古尺宜以古為正潘岳以為習用已久不宜復改
尚書郎摯虞駮曰昔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其形
容象物制器以存時用故參天兩地以正筭數之紀依
[278-13a]
律計分以定短長之度其作之也有則故用之也有徴
考歩兩儀則天地無所隠其情準正三辰則懸象無所
容其謬施之金石則音韻和諧措之規矩則器用合宜
一本不差而萬物皆正及其差也事皆反是今尺長於
古尺幾於半寸樂府用之律吕不合史官用之厯象失
占醫署用之孔穴乖錯此三者度量之所由生得失之
所取徴皆絓閡而不得通故宜改今而從古也唐虞之
際同律度量衡仲尼之計謹權審度今兩尺並用不可
[278-13b]
謂之同知失而行不可謂之謹不同不謹是謂謬法非
所以軌物垂則示人之極凡物有多而易改有少而難
變亦有改而致煩有變而之簡度量是人所常用而長短
非人所戀惜是多而易改者也正失於得反邪於正一
時之變永世無二是變而之簡者也憲章成式不失舊
物季末茍合之制異端雜亂之用當以時釐改貞夫一
者也臣以為宜如所奏
宋文帝頗好厯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私撰新法元嘉
[278-14a]
二十年上表曰臣受性頑惰少所開解自昔㓜年頗好
厯數躭情注意迄于白首臣亡舅故祕書監徐廣素善
其事有既往七曜厯每記其得失自太和至泰元之末
四十許年臣因比嵗考校至今又四十載故其踈宻差
㑹皆可知也夫圓極常動七曜運行離合去來雖有定
勢以新故相渉自然有毫末之差連日累嵗積微成著
是以虞書著欽若之典周易明治厯之訓言當訓天以
求合非為合以驗天也漢代雜候清臺以昏明中星課
[278-14b]
日所在雖不可見月盈則蝕必當其衝以月推日則躔
次可知焉捨易而不為役心於難事此臣所不解也堯
典云日永星火以正仲夏今季夏則火中又宵中星虛
以殷仲秋今季秋則虛中爾來二千七百餘年以中星
檢之所差二十七八度則堯冬令至日在須女十度左
右也漢之太初厯冬至在牽牛初後漢四分及魏景初
法同在斗二十一臣以月蝕檢之則景初今之冬至應
在斗十七又史官受詔以土圭測景考校二至差三日
[278-15a]
有餘從來積嵗及交州所上檢其増減亦相符驗然則
今之二至非天之二至也天之南日在斗十三四矣此
則十九年七閏數微多差復改法易章則用筭滋繁宜
當隨時遷革以取其合案後漢志春分日長秋分日短
差過半刻尋二分在二至之間而有長短因識春分近
夏至故長秋分近冬至故短也楊偉不悟即用之上厯
表云自古及今凡諸厯數皆未能並已之妙何此不曉
亦何以云是故臣更建元嘉厯以六百八為一紀半之
[278-15b]
為度法七十五為室分以建寅之月為嵗首雨水為氣
初以諸法閏餘一之嵗為章首冬至從上三日五時日
之所在移舊四度又月有遲疾合朔月蝕不在朔望亦
非厯意也故元嘉皆以盈縮定其小餘以正朔望之日
伏惟陛下允迪聖哲先天不違劬勞庶政寅亮鴻業究
淵思於往籍探妙㫖於未聞窮神知化㒺不該覽是以
愚臣欣遇盛明効其管穴伏願以臣所上元嘉法下史
官考其踈宻若謬有可採庶或補正闕謬以備萬分詔
[278-16a]
曰何承天所陳殊有理據可付外詳之太史令錢樂之
兼丞嚴粲奏曰太子率更令領國子博士何承天表更
改元嘉厯法以月蝕檢今冬至日在斗十七以土圭測
影知冬至已差三日詔使付外檢署以元嘉十一年被
勅使考月蝕土圭測影檢署由來用偉景初法冬至之
日日在斗二十一度少檢十一年七月十六日望月蝕
加時在夘到十五日四更二唱丑初始蝕到四唱蝕既
在營室十五度末景初其日日在軫三度以月蝕所衝
[278-16b]
考之其日日應在翼十五度半又到十三年十二月十
六日望月蝕加時在酉到亥初始食到一更三唱蝕既
在鬼四度景初其日日在女三以衝考之其日日應在
牛六度半又到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望月蝕加時在
戌之半到二更四唱亥末始蝕到三更一唱食既在井
三十八度景初其日日在斗二十五以衝考之其日日
應在斗二十二度半到十五年五月十五日望月蝕加
時在戌其日月始生而已蝕光已生四分之一格在斗
[278-17a]
十六度許景初其日日在井二十四考取其衝其日日
應在井二十又到十七年九月十六日望月蝕加時在
子之少到十五日未二更一唱始蝕到三唱蝕十五分
之十二格在夘一度半景初其日在房二以衝考之則
其日日在氐十三度半凡在五蝕以月衝一百八十二
度半考之各至之日日並不在斗二十一度少並在斗
十七度半間悉如承天所上又去十一年起以土圭測
景其年景初法十一月七日冬至前後隂不見影到十
[278-17b]
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冬至其十五日影極長到十三年
十一月二十九日冬至其二十六日影極長到十四年
十一月十一日冬至其前後並隂不見到十五年十一
月二十一日冬至十八日影極長到十六年十一月二
日冬至其十月二十九日影極長到十七年十一月十
三日冬至其十日影極長到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
冬至二十一日影極長到十九年十一月六日冬至其
三日影極長到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冬至其前後並
[278-18a]
隂不見影尋校前後以影極長為冬至並差三日以月
蝕檢日所在已差四度土圭測影冬至又差三日今之
冬至乃在斗十四間又如承天所上又承天法每月朔
望及絃皆定大小餘於推交會時刻雖審皆用盈縮則
月有頻三大頻二小比舊法殊為異舊日蝕不唯在朔
亦有在晦及二日公羊傳所謂或失之前或失之後愚
謂此一條自宜仍舊員外散騎郎皮延宗又難承天若
晦朔定大小餘紀首值盈則退一日便應以故嵗之晦
[278-18b]
為新紀之首承天乃改新法依舊術不復毎月定大小
餘如延宗所難太史所上有司奏治厯改憲經國盛典
爰及漢魏屢有變革良由術無常是取協常時方今皇
猷載暉舊域光被誠應綜覈晷度以播維新承天厯術
合可施用宋二十二年普用元嘉厯詔可
孝武帝大明六年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上表曰古厯
踈舛頗不精宻羣氏糾紛莫審其要何承天所奏意存
改革而置法簡畧今已乖逺以臣校之三覩厥謬日月
[278-19a]
所在差覺三度二至晷影幾失一日五星見伏至差四
旬留逆進退或移兩宿分至乖失則莭閏非正宿度違
天則伺察無準臣生属聖辰逮在昌運敢率愚瞽更剏
新厯謹立改易之意有二設法之情有三改者其一以
舊法一章十九嵗有七閏閏數為多經二百年輙差一
日莭閏既移則應改法厯紀屢遷實由此條今改章法
三百九十一年有一百四十四閏令卻合周漢則將來
永用無復差動其二以堯典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
[278-19b]
此推之唐代冬至日今宿之左五十許度漢代之初即
用秦厯冬至日在牽牛六度漢武改立太初厯冬至日
在牛初後漢四分法冬至日在斗二十二晉時姜岌以
月蝕檢日知冬至在斗十七今參以中星課以蝕望冬
至之日在斗十一通而計之未盈百載所差二度舊法
並令冬至日有定處天數既差則七曜宿度漸與厯舛
乖謬既著輙應改制僅合一時莫能通逺遷革不已又
由此條今令冬至所在嵗嵗微差卻檢漢注並皆審宻
[278-20a]
將來久用無煩屢改又設法者其一以子為辰首位在
正北爻應初九斗氣之端虛為北方列宿之中元氣肇
初宜在此次前儒虞喜備論其義今厯上元日度發自
虛一其二以日辰之號甲子為先厯法設元應在此嵗
而黄帝以來世代所用凡十一厯上元之嵗莫值此名
今厯上元嵗在甲子其三以上元之嵗厯中衆條並應
以此為始而景初厯交㑹遲疾亦置紀差裁合朔氣而
已條序紛互不及古意今設法日月五緯交㑹遲疾悉
[278-20b]
以上元嵗首為始則合璧之曜信而有徴連珠之暉於
是乎在羣流共源實精古法若夫測以定形據以實效
縣象著明尺表之驗可推動氣幽微寸管之候不忒今
臣所立易以取信但深練始終大存整宻革新變舊有
約有繁用約之條理不自懼用繁之意顧非謬然何者
夫紀閏參差數各有分分之為體非細不宻臣是用深
析毫釐以全求妙之準不辭積累以成永定之制非為
思而莫悟知而不改也竊恐讚有然否每崇逺而隨近
[278-21a]
論有是非或貴耳而遺目所以竭其管穴俯洗同異之
嫌披心日月仰希葵藿之照若臣所上萬一可采伏願
頒宣羣司賜垂詳究庶陳錙銖少増盛典世祖下之有
司使内外博議時人少解厯數竟無異同之辯唯太子
旅賁中郎將戴法興議以為三精數微五緯㑹始自非
深推測窮識晷變豈能刋古革今轉正圭宿案祖沖之
所議毎有違舛竊以愚見隨事辯問案沖之新推厯術
今冬至所在嵗嵗微差臣法興議夫二至發斂南北之
[278-21b]
極日有恒度而宿無改位古厯冬至皆在建星戰國横
騖史官喪紀爰及漢初格候莫審後雜覘知在南斗二
十二度元和所用即與古厯相符也逮至景初而終無
毫忒書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直以月維四仲則中宿
常在衛陽羲和所以正時取其萬世不易也沖之以為
唐代冬至日在今宿之左五十許度遂虛加度分空撤
天路其置法所在近違半次則四十五年九月率移一
度在詩七月流火此夏正建申之時也定之方中又小
[278-22a]
雪之節也若冬至審差則豳公火流晷長一尺五寸楚
宫之作晝漏五十三刻此詭之甚也仲尼曰丘聞之火
伏而後蟄者畢今火猶西流司厯過也就如沖之所誤
則星無定次卦有差方名號之正古今必殊典誥之音
代不通軌堯之開閉今成建除今之壽星乃周之鶉尾
即時東壁已非𤣥武軫星頓屬蒼龍誣天背經乃至於
此沖之又改章法三百九十一年有一百四十四閏臣
法興議夫日有緩急故斗有闊狹古人制章立為中格
[278-22b]
年積十九常有七閏晷或虛盈此不可革沖之削閏壊
章倍減餘數則一百三十九年二月於四分之料頓少
一日七千四百二十九年輙失一閏夫日少則先時閏
失則事悖竊聞時以作事事以厚生以此乃生人之大
本厯數之所先愚恐非沖之淺慮妄可穿鑿沖之又命
上元日度發自虛一云虛為北方列宿之中臣法興議
沖之既云冬至嵗差又謂虛為北中舎形責影未足為
迷何者凡在天非日不明居地以斗而辯借令冬至在
[278-23a]
虛則黄道彌逺東北當為黄鍾之宫室壁應屬𤣥枵之
位虛宿豈得復為北中乎曲使分至屢遷而星次不改
招揺易繩而律吕仍往則七政不以璣衡致齊建時亦
非攝提所紀不知五行何居六屬安託沖之又令上元
年在甲子臣法興議夫置元設紀各有所尚或據文於
圖䜟或取效於當時沖之云羣氏糾紛莫審其㑹昔黄
帝辛夘日月不過顓頊乙夘四時不忒景初壬辰晦無
差光元嘉庚辰朔無錯景豈非承天者乎沖之茍存甲
[278-23b]
子可謂為合以求天也沖之又令日月五緯交㑹遲疾
悉以上元為始臣法興議夫交㑹之元則食既可求遲
疾之際非凡夫所測昔賈逵畧見其差劉洪觕著其術
至於踈宻之數莫究其極且五緯所居有時盈縮即如
嵗星在軫見超七辰術家既追筭以㑹今則往之與來
斷可知矣景初所以紀首置差元嘉兼又各設後元者
其並省功於實用不虛推以為煩也沖之既違天於改
易又設法以遂情愚謂此治厯之大過也臣法興議日
[278-24a]
有八行各成一道月有一道離為九行左交右疾倍半
相違其一終之理日數宜同沖之通同與㑹相覺九千
四十其隂陽七十九周有奇遲疾不及二帀此則當縮
反盈應損更益沖之隨法興所難辯折之曰臣少鈍愚
尚專功數術搜練古今博采沈奥唐篇夏典莫不揆量
周正漢朔咸加該驗罄䇿籌之思究䟽宻之辨至若立
貟舊誤張衡述而弗改漢時解銘劉歆詭謬其數此則
筭氏之劇疵也乾象之弦望定數景初之交度周日匪
[278-24b]
謂測候不精遂乃乘除翻謬斯又厯家之甚失也及鄭
𤣥闞澤王蕃劉徽並綜數蓺而毎多䟽舛臣昔以暇日
撰正衆謬理據炳然易可詳宻此臣以俯信偏識不虛
推古人者也按何承天厯二至先天閏移一月五星見
伏或違四旬列差妄設當益反損皆前術之乖逺臣厯
所改定也既㳂波以討其源刪滯以暢其要能使躔次
上通晷管下合反以譏詆不其惜乎尋法興所議六條
並不造理難之關楗謹陳其目其一日度嵗差前法所
[278-25a]
畧臣據經史辨正此數而法興設難徵引詩書三事皆
謬其二臣校晷景改舊章法法興立難不能有詰直云
恐非淺慮所可穿鑿其三次改方移臣無此法求術意
誤横生嫌貶其四厯上元年甲子術體明整則茍合可
疑其五臣其厯七曜咸始上元無隙可乘復云非凡所
測其六遲疾隂陽法興所未解誤謂兩率日數宜同凡
此衆條或援謬自譏或空加抑絶未聞折正之談厭心
之論也謹隨詰洗釋依源徴對仰照天暉敢罄管穴法
[278-25b]
興議曰夫二至發斂南北之極日有恒度而宿無改位
故古厯冬至皆在建星沖之曰周漢之際疇人喪業曲
技競設圖緯實繁或借號帝王以崇其大或假名聖賢
以神其説是以䜟記多虛桓譚知其矯妄古厯舛雜杜
預疑其非真按五紀論黄帝厯有四法顓頊夏周並有
二術詭異紛然則孰識其正此古厯可疑之據一也夏
厯七曜西行特違衆法劉向以為後人所造此可疑之
據二也殷厯日法九百四十而乾鑿度云殷厯以八十
[278-26a]
一為日法若易緯非差殷厯必妄此可疑之據三也顓
頊厯元嵗在乙夘而命厯序云此術設元嵗在甲寅此
可疑之據四也春秋書食有日朔者凡二十六其所據
厯非周則魯以周厯考之檢其朔日失二十五魯厯校
之又失十三二厯並乖則必有一偽此可疑之據五也
古之六術並同四分四分之法久則後天以食檢之經
三百年輙差一日古厯課今其甚踈者朔後天過二日有
餘以此推之古術之作皆在漢初周末理不得逺且却
[278-26b]
校春秋朔並先天此則非三代以前之明徴矣此可疑
之據六也尋律厯志前漢冬至日在斗牛之際度在建
星其勢相隣自非帝者有造則儀漏或闕豈能窮宻盡
微纎毫不失建星之説未足證矣法興議曰戰國横騖
史官喪紀爰及漢初格候莫審後雜覘知在南斗二十
二度元和所用即與古厯相符也逮在景初終無毫忒
沖之曰古術訛雜其詳闕聞乙夘之厯秦代所用必有
效於當時故其言可徴也漢武改創檢課詳備正儀審
[278-27a]
漏事在前史測星辨度理無乖逺今議者所是不實見
所非徒為虛妄辨彼駭此既非通談違今背古所誣誠
多偏據一說未若兼今之為長也景初之法實錯五緯
今則在衝口至曩已移日盖畧治朔望無事檢候是以
晷漏昏明並即元和二分異景尚不知革日度微差宜
其謬矣法興議曰書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直以月推
四仲則中宿常在衛陽羲和所以正時取其萬代不易
也沖之以為唐代冬至日在今宿之左五十許度遂虛
[278-27b]
加度分空撤天路沖之曰書以四星昏中審分至者據
人君南面而言也且南北之正其詳易准流見之勢中
天為極先儒注述其義僉同而法興以為書說四星皆
在衛陽之位自在已地進失向方退非始見迂迴經文
以就所執違訓詭情此則甚矣捨午稱已午上非無星
也必據中宿餘宿豈復不足以正時若謂舉中語兼七
列者觜參尚隠則不得言見昴星雖見當云伏矣奎婁
已見復不得言伏見伏皆不得以為辭則名將何附若
[278-28a]
中宿之通非允當實謹檢經㫖直云星昴不自衛陽衛
陽無自顯之義此談何因而立茍理無所依則可愚辭
成說曽泉桑野皆為明證分至之辨竟在何日循復再
三竊深歎息法興議曰其置法所在近違半次則四十
五年九月率移一度沖之曰元和日度法興所是唯徴
古厯在建星以今考之臣法冬至亦在此宿斗二十二
了無顯證而虛貶臣厯乖差半次此愚情之所駭也又
年數之餘有十一月而議云九月渉數每乖皆此類也
[278-28b]
月盈則食必在日衝以檢日則宿度可辨請據效以課
疏宻按太史註記元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中夜月
蝕盡在鬼四度以衝計之日當在牛六依法興議曰在
女七又十四年五月十五日丁夜月蝕盡在斗二十六
度以衡計之日當在井三十依法興議曰日在栁二又
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丁夜月蝕在奎十一度以衝計
之日當在角二依法興議曰日在角十二又大明三年
九月十五日乙夜月蝕盡在胃宿之末以衝計之日當
[278-29a]
在氐十二依法興議曰日在心二凡此四蝕皆與臣法
符同纎毫不爽而法興所據頓差十度違衝移宿顯然
易覩故知天數漸差則當式遵以為典事驗昭晳豈得
信古而疑今法興議曰在詩七月流火此夏正建申之
時也定之方中又小雪之節也若冬至審差則豳公火
流晷長一尺五寸楚宫之作晝漏五十三刻此詭之甚
也沖之曰臣按此議三條皆謬詩稱流火盖畧舉西移
之中以為驚寒之候流之為言非始動之辭也就如始
[278-29b]
説冬至日度在斗二十二則火星之中當在大暑之前
豈隣建申之限此專自攻糾非謂矯失夏小正五月昏
大火中此復在衛陽之地乎又謂臣所立法楚宫之作
在九月初按詩傳箋皆謂定之方中者室壁昏中形四
方也然則中天之正當在室之八度臣厯推之元年立
冬後四日此度昏中乃自十月之初又非寒露之日也
議者之意盖誤以周世為堯時度差五十故致此謬小
雪之節自信之談非有明文可據也法興議曰仲尼曰
[278-30a]
丘聞之火伏而後蟄者畢今火猶西流司厯過也就如
沖之所誤則星無定次卦有差方名號之正古今必殊
典誥之音時不通軌堯之開閉今成建除今之壽星乃
周之鶉尾也即時東壁已非𤣥武軫星頓属蒼龍誣天
背經乃至於此沖之曰臣以為辰極居中而列曜貞觀
羣像殊體而隂陽區别故羽介咸陳則水火有位蒼素
齊設則東西可準非以日之所在定其名號也何以明
之夫陽爻初九氣始正北𤣥武七列虛當子位若圓儀
[278-30b]
辨方以日為主冬至所舎當在𤣥枵而今之南極乃處
東維違體失中其義何附若南北以冬夏禀稱則夘酉
以生殺定號豈得春躔義方秋麗仁域名舛理乖若此
之反哉因兹以言固知天以列宿分方而不在於四時
景緯環序日不獨守故轍矣至於中星見伏記籍每以
審時者盖以厯數難詳而天驗易顯各據一代所合以
為簡易之政也亦猶夏禮未通商典濩容豈襲韶節誠
天人之道同差則蓺之興因代而推移矣月位稱建諒
[278-31a]
以氣之所本名隨實著非謂斗杓所指近校漢時已差
半次審斗莭時其效安在或義非經訓依以成説將緯
候多詭偽辭間設乎次隨方名義合宿體分至雖遷而
厥位不改豈謂龍火貿處金水亂列名號乖殊之譏抑
未詳究至如壁非𤣥武軫属蒼龍瞻度察晷實效咸然
元嘉厯法壽星之初亦在翼限參校晉注顯驗甚衆天
數差移百有餘載議者誠能馳辭騁辯令南極非冬至
望不在衝則此談乃可守耳若使日遷次留則無事屢
[278-31b]
嫌乃臣厯之良證非難者所宜列也尋臣所執必據經
史逺考唐典近徴漢籍䜟記碎言不敢依述竊謂循經
之論也月蝕檢日度事驗昭著史注詳論文存禁閣斯
又稽天之說也堯典四星並在衛陽今之日度逺準元
和誣背之誚實此之謂法興議曰夫日有緩急故斗有
闊狹古人制章立為中格年積十九常有七閏晷或盈
虛此不可革沖之削閏壊章倍減餘數則一百三十九
年二月於四分之料頓少一日七千四百二十九年輙
[278-32a]
失一閏夫日少則先時閏失則事悖竊聞時以作事事
以厚生此乃生民之所本厯數之所先愚恐非沖之淺
慮妄可穿鑿沖之曰按後漢書及乾象說四分厯法雖
分章設蔀剏自元和而晷儀衆數定於嘉平三年四分
志立冬中影長一丈立春中影九尺六寸尋冬至南極
日晷最長二氣去至日數既同則中影應等而前長後
短頓差四寸此厯景冬至後天之驗也二氣中影日差
九分半弱進退均調畧無盈縮以率計之二氣各退一
[278-32b]
日十二刻則晷影之數立冬更短立春更長並差二寸
二氣中影俱長九尺八寸矣即立冬立春之正日也以
此推之厯置冬至後天亦二日十二刻也嘉平三年時
厯丁丑冬至加時正在日中以二日十二刻減之天定
以乙亥冬至加時在夜半後三十八刻又臣測景歴紀
躬辨分寸銅表堅剛暴潤不動光晷明潔纎毫&KR1427然據
大明五年十月十日影一丈七寸七分半十一月二十
五日一丈八寸一分太二十六日一丈七寸五分彊折
[278-33a]
取其中則中天冬至應在十一月三日求其蚤晩令後二
日影相減則一日差率也倍之為法前二日減以百刻
乘之為實以法除實得冬至加時在夜半後三十一刻
在元嘉厯後一日天數之正也量檢竟年則數減均同
異嵗相課則逺近應率臣因此驗考正章法今以臣厯
推之刻如前竊謂至宻永為定式尋古厯法並同四分
四分之數久則後天經三百年朔差一日是以漢載四
百食率在晦魏代已來遂革斯法世莫之非者誠有效
[278-33b]
於天也章嵗十九其䟽尤甚同出前術非見經典而議
云此法自古數不可移若古法雖䟽永當循用謬論誠
立則法興復欲施四分於當今矣理容然乎臣所未譬
也若謂今所革剏違舛失衷者未聞顯據有以矯奪臣
法也元嘉厯術減閏餘二直以襲舊分麤故進退未合
至於棄盈求正非為乖理就如議意率不可易則分無
増損承天置法復為違謬節氣蚤晚當循景初二至差
三日曽不覺其非横謂臣厯為失知日少之先時未悟
[278-34a]
増月之甚惑也誠未覩天驗豈測厯數之要生民之本
諒非率意所斷矣又法興始云窮識晷變可以刋舊今
復謂晷數盈虛不可為準互自違伐㒺識所依若推歩
不得准天功絶於心目未詳歴紀何因而立案春秋以
來千有餘載以食檢朔曽無差失此則日行有恒之明
徴也且臣考影彌年窮察毫微課驗以前合若符契孟
子以為千嵗之日至可坐而致斯言實矣日有緩急未
見其證浮辭虛貶竊非所懼法興議曰沖之既云冬至
[278-34b]
嵗急又謂虛為北中捨形責影未足為迷何者凡在天
非日不明居地以斗而辨借令冬至在虛則黄道彌逺
東北當為黄鍾之宫室壁應属𤣥枵之位虚宿豈得復
為北中乎曲使分至屢遷而星次不改招揺易繩而律
吕仍往則七政不以璣衡致齊建時亦非攝提所紀不
知五行何居六屬安託沖之曰此條所嫌前牒已詳次
改方移虚非中位繁辭廣證自搆紛惑皆議者所謬誤
非臣法之違設也七政致齊實謂天儀鄭王唱述厥訓
[278-35a]
明允雖有異說盖非實義法興議曰夫置元設紀各有
所尚或據文於圖䜟或取効於當時沖之云羣氏糾紛
莫審其㑹昔黄帝辛夘日月不過顓頊乙夘四時不忒
景初壬辰晦無差光元嘉庚辰朔無錯景豈非承天者
乎沖之茍存甲子可謂為合以求天也沖之曰夫厯存
効宻不容殊尚合䜟乖說訓義非所取雖驗當時不能
通逺又臣所未安也元值始名體明理正未詳辛夘之
説何依古術詭謬事在前牒溺名喪實殆非索隠之謂
[278-35b]
也若以厯合一時理無久用元在所㑹非有定嵗者今
以效明之夏殷以前載籍淪逸春秋漢史咸書月蝕正
朔詳審顯然可徴以臣歴檢之數皆協同誠無虛設循
宻而至千載無殊則雖逺可知矣備閱曩法踈越實多
或朔差三日氣移七晨未聞可以下通於今者也元在
乙丑前說以為非正今值甲子議者復疑其茍合無名
之嵗自昔無之則推先者將何從乎歴紀之作幾於息
矣夫為合必有不合願聞顯據以覈理實法興曰夫交
[278-36a]
㑹之元則蝕既可求遲疾之際非凡夫所測昔賈逵畧
見其差劉洪粗著其術至於踈宻之數莫究其極且五
緯所居有時盈縮即如嵗星在軫見超七辰術家既追
筭以㑹今則往之與來斷可知矣景初所以紀首置差
元嘉兼又各設後元者其並省功於實用不虛推以為
煩也沖之既違天於改易又設法以遂情愚謂此治厯
之大過也沖之曰遲疾之率非出神怪有形可檢有數
可推劉賈能述則可累功以求宻矣議又云五緯所居
[278-36b]
有時盈縮嵗星在軫見超七辰謂應年移一辰也案嵗
星之運年恒過次行天七帀輙超一位代以求之厯凡
十法並合一時此數咸同史注所記天驗又符此則盈
次之行自其定准非為衍度濫徙頓過其衝也若審由
盈縮豈得常疾無遲夫甄耀測象者必料分析度考往
驗來准以實見據以經史曲辯碎說𩔖多浮詭甘石之
書互為矛楯今以一句之經誣一字之謬堅執偏論以
㒺正理此愚情之所未厭也筭自近始衆法可同但景
[278-37a]
初之二差承天之元實以奇偶不協故數無同盡為遺
前設後以從省易夫建言倡論豈尚矯異盖今實以文
顯言勢可極也稽元曩嵗羣數咸始斯誠術體理不可
容譏而譏者以為過謬之大者然則元嘉置元雖七率
舛陳而猶紀協甲子氣朔俱終此又過謬之小者也必
當虛立上元假稱厯始嵗違名初日避辰首閏餘朔分
月緯七率並不得有盡乃為允衷之製乎設法情實謂
意之所安改易違天未覩理之譏者也法興曰日有八
[278-37b]
行合成一道月有一道離為九行左交右疾倍半相違
其一終之理日數宜同沖之通同與㑹周相覺九千四
十其隂陽七十九周有奇遲疾不及一帀此則當縮反
盈應損更益沖之曰此議雖㳺漫無據然言迹可檢按
以日八行譬月九道此為月行之軌當循一轍環帀於
天理無差動也然則交㑹之際當有定所豈容或斗或
牛同麗一度去極應等安得南北無常若日月非例則
八行之説是衍文邪左交右疾語甚未分為交與疾對
[278-38a]
為舎交即疾若舎交即疾即交在平率入厯七日及二
十一日是也值交蝕既當在盈縮之極豈得損益或多
或少若交與疾對則在交之衝當為遲疾之始豈得入
厯或深或淺倍半相違新故所同復摽此句欲以何明
臣覽厯書古今畧備至如此説所未前聞逺乖舊準近
背天數求之愚情竊所深惑尋遲疾隂陽不相生故交
㑹加時進退無常昔術著之久矣前儒言之詳矣而法
興云日數同竊謂議者未曉此意乖謬自著無假驟辯
[278-38b]
既云盈縮失衷復不備記其數或自嫌所執故汎畧其
說乎又以全為率當互因其分法興所列二數皆誤或
以八十為七十九當縮反盈應損更益此條之謂矣緫
檢其議豈但臣厯不宻又謂何承天法乖謬彌甚若臣
厯宜棄則承天術益不可用法興所見既審則應革剏
至非景極望非日衝凡諸新說必有妙辯乎時法興為
世祖所寵天下畏其權既立異議論者皆附之
後魏太武帝時崔浩上五寅元厯表曰太宗詔臣學天
[278-39a]
文星厯易式九宫無不盡㸔至今三十九年晝夜無廢
臣禀性弱劣力不及健婦人更無餘能是以專心思書
忘寢與食至乃夢共鬼爭義得周公孔子之要術始知
古人有虛有實妄語者多真正者少自秦始皇燒書之
後經典絶滅漢髙祖以來世人妄造厯術者有十餘家
皆不得天道之正大誤四千小誤甚多不可言盡臣愍
其如此今遭陛下太平之世除偽從真宜改誤厯以從
天道是以臣前奏造厯今始成訖謹以奏呈唯恩省察
[278-39b]
以臣厯術宣示中書博士然後施用非但時人天地鬼
神知臣得正可以益國家萬世之名過於三皇五帝矣
後周宣帝時達奚震及牛𢎞等上議曰竊惟權衡度量
經邦懋軌誠須詳求故實考校得衷謹尋今之鐵尺是
太祖遣尚書故蘇綽所造當時檢勘用為前周之尺驗
其長短與宋尺符同即以調鍾律并用均田度地今以
上黨羊頭山黍依漢書律厯志度之若以大者稠累依
數滿尺實於黄鍾之律須撼乃容若以中者累尺雖復
[278-40a]
小稀實於黄鍾之律不動而滿計此二事之殊良由消
息未善其於鐵尺終有一會且上黨之黍有異他鄉其色
至烏其形圓重用之為量定不徒然正以時有水旱之
差地有肥瘠之異取黍大小未必得中案許慎解秬黍
體大本異於常疑今之大者正是其中累百滿尺即是
㑹古實籥之外纔剩十餘此恐圍徑或差造律未妙就
如撼動取滿論理亦通今勘周漢古錢大小有合宋氏
渾儀尺度無舛文依淮南累粟十二成寸明先王制法
[278-40b]
索隠鈎深以律計分義無差異漢書食貨志云黄金方
寸其重一斤今鑄金校驗鐵尺為近依文據理符㑹處
多且平齊之始已用宣布今因而為定彌合時宜至於
玉尺累黍以廣為長累既有剩實復不滿尋訪古今恐
不可用其晉梁尺量過為短小以黍實管彌復不容據
律調聲必致髙急且八音克諧明王盛軌同律度量哲
后通規臣等詳校前經斟量時事謂用鐵尺於理為便
 歴代名臣奏議卷二百七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