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9 歷代名臣奏議-明-楊士奇 (master)


[14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歴代名臣奏議卷一百四十八
           明 楊士竒等 撰
  用人
宋寧宗即位朱熹召至闕未幾予祠校書郎項安世率
館職上書留之言御筆除熹宫祠不經宰執不由給舍
徑使快行直送熹家竊揣聖意必明知熹賢不當使去
宰相見之必執奏給舍見之必繳駁是以為此駭異變
[148-1b]
常之舉也夫人主患不知賢爾明知其賢而明去之是
示天下以不復用賢也人主患不聞公議爾明知公議
之不可而明犯之是示天下以不復顧公議也且朱熹
本一庶官在二千里外陛下即位未數日即加號召畀
以從官俾侍經幄天下皆以為初政之美供職甫四十
日即以内批逐之舉朝驚愕不知所措臣願陛下謹守
紀綱毋忽公議復留朱熹使輔聖學則人主無失公議
尚存不報
[148-2a]
嘉泰二年葉適上奏曰臣聞欲占國家盛衰之符必以
人材離合為驗昔周文武身致多士作而用之預卜天
命最為長久召康公為成王賦卷阿之詩言求賢用吉
士其興託淵然以深其㫖意沃然以長不以美而以戒
其詞曰藹藹王多吉士惟君子使媚于天子又曰藹藹
王多吉人惟君子命媚于庶人夫上媚天子下媚庶人
不以抗犯為能而以順悦為得此豈有諂曲之意存乎
其間哉忠信誠實盡公忘家惟以國之休戚闗憂樂不
[148-2b]
以己之曲直校勝負故能上為人主所信下為百姓所
愛葢人材合一之時和平極盛之治其效如此非末世
所能及也往者陛下初嗣大寳臣服在百僚偶當進對
輒不自已竊嘗申繹卷阿之義為陛下獻天啓聖明徳
意開廣志慮日新銷磨黨偏秉執中道人材庶幾復合
和平可以馴致臣灾疾羸殘目覩斯事不勝感歎臣聞
治國以和為體處事以平為極和如庖人之味焉主於
養口而無酸醎甘苦之争也使猶有酸醎甘苦之争則非
[148-3a]
和矣平如工人之器焉主於利用而無痕跡節目之累
也若猶以痕跡節目為累則非平矣故善調味者必使
衆味不得各執其味而善制器者必能消衆不平使皆
效其平人臣誰無有己惟明主能使其忘己仁宗初年
嘗有黨論至和嘉祐之間昔所廢棄皆復湔洗不分彼
此不間新舊人材復合遂為本朝盛時臣久病積衰已
絶榮望區區之愚所幾人臣忘己體國㝠心既往圗報
方來如子事父無有怠竭職任所係畢智陳力分守所
[148-3b]
嚴極忠盡敬不私一身以自徇而與公家相為後先如
此則下知和平之實義上享和平之實福逺追文武近
法仁宗以無愧於卷阿之詩惟陛下財幸
開禧二年適又奏曰臣聞君莫賢乎好士不衰臣莫忠
乎愛君愈厚竊觀自昔人主渴想治功招徠賢俊意好
所加不間疎逺而四方之士無不承風延頸争欲自竭
及其既衰怠忽厭棄視羣臣倏進乍退若鳬鴈去來不
復計惜而其臣遂皆喪氣解體消縮畏避往往曰君不
[148-4a]
已用時不我容懐自疑之心興不遇之歎矣然則君之
好不衰而臣之愛愈厚乃自古及今之難事也臣恭惟
陛下天度淵沖聖心昭曠多士彙起衆善𩔖升旬除月
召惟恐不及㒺因先容多出公論人材可以無遺落之
憾矣雖其間固有已進而復退屡遜而不前将用而輙
止願試而未獲者而況剛柔異性通介殊方毀譽多端
好惡難一要亦未能盡合也固守以待察愛君宜愈厚
葢人臣之義當然臣願陛下益堅至誠不衰往好君門
[148-4b]
四闢萬方競進拔擢官使何患乏人然非真賢實材不
足以賛事業非多聞直諒不足以補闕遺非睦徳醇行
不足以紀民彛非孤忠峻節不足以勵士操非爾雅不
足以飭治學非本統不足以垂訓訥為辨主拙為巧師
凡此不同并包兼覆納我洪造揚于明朝信國家之盛
時矣臣惓惓愛君終始不移義畢於此惟其狂愚豈逃
睿照
寧宗時余天錫上疏曰臣荷國恩起家分閫旋䝉趣覲
[148-5a]
躐玷邇聯時權禮部侍郎曹豳實在諫省葢嘗抗疏謂
用臣大驟臣與豳交最久相知最深今觀其所論於君
父有陳善之敬友朋有責善之道而豳遂遷官臣竟汚
要路豳以不得其言累疏匄去夫亟用舊人而遂退一
荘士則将謂之何哉豳老成之望直諒多益寘之近班
可以正乃辟可以儀有位欲望委曲留行使之釋然無
疑安於就職則陛下既服好賢之美而微臣亦免妨賢
之媿帝從之
[148-5b]
直學士院陳傳良繳奏朱熹宫觀狀曰准中書門下省
送到録黄一道三省同奉聖㫖朱熹依舊煥章閣待制
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夀宫任便居住又准送到并免朱
熹謝辭録黄一道令臣書行臣竊以為朱熹者三朝故
老難進易退二十餘年多任祠禄今也欣慕聖明幡然
一出天下相賀以為得人則進退之間豈宜容易未審
何故遂聽退閑除目之頒滿朝失色一則歸咎宰執不
能回宻㫖於未出之初一則交譏給舍不能還成命於
[148-6a]
已行之後紛紛之言其來未巳臣所以纔有所聞一再
具奏未䝉報可方切惶惑今此録黄當臣書行臣若嚴
憚天威俯首惟命則是上累主德下喧士論皆臣之故
臣必不敢區區欲望聖慈追寝上件指揮所有録黄臣
未敢書行謹録奏聞
 貼黄臣伏思念若但寵其行未足以彰陛下不吝之
  德莫若留之方慰人望伏乞睿照
宗學博士許應龍論量能授官第二劄曰臣聞量能而
[148-6b]
授官此古者用人之要術也夫人之才不能皆全或純
於道德或善於才幹優於理民者将畧未必長精於心
計者法律未必審校短量長惟器是適則事無不舉分
職授任或乖其宜則績用不成故有虞之世能敷教者
使作司徒能典禮者使作秩宗明五刑則命之作士諧
八音則命之典樂各專一能各守一職未嘗迭遷而互用
之故百工惟時庶績其凝而泰和之治亦由此而致奈何
後世用人不問德之宜才之稱否既使之治兵又使之理
[148-7a]
財方使之理財復使之典獄禮樂之任付之若而人工技
之司付之若而人以一人之身而責之以百官之所為
備宜其人材之難為也夫責之以所難為則人之能為
者鮮遂相率而不為故典禮者雖未知禮而不以為媿
典獄者雖未知律而不以為歉其意葢曰百司庶府皆
然也吾何以知為哉固有才稱其職得以究其所長者
至於遷擢或又移之他職矣所職之事茍非其所素習
則不得不委之吏故吏得以容其姦而本末源流蠧弊
[148-7b]
根穴葢有不及察者流弊至此故居官者皆不度其才
之短長德之小大朝欲為此暮欲為彼而有不安厥職
之心然則為官擇人者其可無以處之乎昔司馬光屢
言於祖宗之朝欲博選在位之士使德行者掌教化政
術者為守長勇略者為將帥明法者典法明禮者典禮
此正量能授官之意在今日所當講明者而或者又曰
雖量其能當久其任善於其職者增秩加賞而不徙其
官茍数遷數易則心懐去就事復茍且是固然爾然好
[148-8a]
進者常情之所不能免儻積嵗不遷将有十年不調之
嗟從事獨賢之歎怠惰之心必生廢事之弊猶故是則
久任之説固未易以遽行也為今之䇿惟精於財計者
必使之理財迨其遷也復以精於財計者代之長於銓
綜者必使之典銓迨其遷也復以長於銓綜者代之至
於典禮典兵莫不皆然雖不久其任而前後相繼者莫
非其才之所長則亦何事之不舉何職之不稱哉今日
用人試金科者多處之以刑法之官歴邊事者率付以
[148-8b]
邊陲之寄此固因才授任之美意也尤願陛下明詔大
臣益廣此意精加采擇於百司庶府之間莫不各隨其
才而無强其所不能則人人各盡所長復循名責實考
其幽明而黜陟之則庶官無曠當匹休於前古矣
起居舍人呉泳疏言世之識治體而憂時幾者以為天
運将變矣世道将降矣國論将更矣正人將引去而舊
人將登用矣執持初意封植正論兹非砥柱傾頺之時
乎若使亷通敏慧者專治財賦淑慎曉暢者專御軍旅
[148-9a]
明清敬謹者專典刑獄經術通明使道訓典文雅麗則
使作訓辭秉節堅厲使備風憲奉法循理使居牧守剛
直有守者不聽其引去恬退無競者不聼其里居功名
慷慨者不佚之以祠庭言論闓爽者不寘之於外服隨
才器使各盡其分則短長小大安有不適用者哉
兵部員外郎左司郎中起居舍人兼太子右諭德曾從
龍使金還轉官疏言州郡累月闕守而以次官權攝者
彼惟其攝事也自知非久何暇盡心於民事獄訟淹延
[148-9b]
致令玩弛舉一郡之事付之胥吏幸而除授一人民望
其至如渴望飲足未及境而復以他故罷去矣且每易
一守供帳借請少不下萬緡郡帑所入嵗有常數而頻
年将迎所費不可勝計然則輕於易置公私俱受其病
欲望明詔一二大臣郡守有闕即時進擬其有求避憚
行者悉杜絶其請其繳劾彈拄者疾速行之葢郡計寛
則民力裕利害常相闗故也
御史唐璘召對緝熙殿首疏奏天變而至於怒民怨而
[148-10a]
幾於離海宇將傾天下有不可勝諱之慮陛下謂此何
時縱欲累德文過飾非疏逺正人狎暱戚宦濁亂朝政
自取覆亡宰相用時文之才為經世之具不顧民命輕
挑兵端不度事宜頓空國帑委政厥子内交商人賄塗
大開小雅盡廢瑣瑣婣婭敢預邪謀視國事如俳優以
神器為竒貨都人側目朝士痛心盍正無將之誅以著
不忠之戒崔與之操行𩔖揚綰雖修途莫景力不逮心
而命下之日聞者興起喬行簡頗識大體朝望稍孚而
[148-10b]
除授偏私事多遺忘宜擇家相賛宗子輔民物以慰父
母之望毋使天變寖極人心愈離也上為改容
韓侂胄用事箝天下之口使不得議已太府寺丞吕祖
儉以謫死布衣吕祖泰上書直言中以危法流之逺郡
侍講王居安奏請明其冤以伸忠鯁之氣又疏言古今
之治本亂階更為倚伏以治易亂則反掌而可治以亂
治亂則亂去而復生人主公聽則治偏信則亂政事歸
外朝則治歸内廷則亂問百辟士大夫則治問左右近
[148-11a]
習則亂大臣公心無黨則治植黨行私則亂大臣正小
臣亷則治大臣汙小臣貪則亂如用人稍誤是一侂胄
死一侂胄生也趙彦逾與樓鑰林大中章燮並召居安
言鑰與大中用宗廟社稷之靈天下蒼生之福彦逾不
可與之同日而語彦逾始以趙汝愚不與同列政地遂
啓侂胄專政之謀汝愚之斥死彦逾之力居多而彦逾
者汝愚之罪人也陛下乃使與二人者同升不幾於薰
蕕同器邪正並用乎非所以示趨向於天下也
[148-11b]
侍御史李鳴復論擢任二府之臣當責其實上奏曰臣
聞臺諌者天子之耳目宰執者天子之股肱也耳目聰
明則四方萬里之逺無幽而弗燭股肱運動則一日二
日之幾無衆而不舉歐陽脩嘗謂宰相尊行其道諌官
卑行其言諌官雖卑與宰相等葢以夫尊卑異勢雖有
小大之殊而闗繫一理實無等差之别脩以書遺司諫
故不及臺臣然而臺諫皆有言責者也臣以虚庸謬膺
委寄惴惴朝夕常有不勝其任之憂故申嚴紀綱自本
[148-12a]
臺始臺綱既肅將推之朝廷逹之天下使皆井井有序
莫重於中書莫嚴於右府命令之所自出理亂之所攸
闗而閱嵗踰時員猶多闕貳公𢎞化屢以告聞天下事
物之衆豈一人之智所能周知朝廷機務之繁豈一相
之力所能獨任此非獨臣憂之凡位於朝者莫不憂之
非獨位於朝者憂之凡天下之有識者亦莫不憂之陛
下聖慮洪深宸章敭渙久居政府者循序而進召自逺
外者以次登庸中外聳瞻無不舉手加額而朝儀位序
[148-12b]
交章推遜又宛乎虞廷濟濟之風一事而衆美具焉此
皆陛下選任至公精神感召故人情胥悦僉論允諧甚
盛舉也雖然陛下之選用數臣也非徒為是觀美也必
有以責其實數臣之際遇陛下也非但講相遜之虚文
也當有以副其實曩者權臣懐引𩔖之私故賢否混淆
薫蕕雜處今無有矣儻衆正聚於中羣邪屛於外而猶
治不加進無益也曩者權臣懐獨運之私故緘黙成風
模稜成習今無有矣儻居可為之地逢可言之時而猶
[148-13a]
畏避退縮無益也慶歴中范仲淹富弼歸自陜西擢置
二府仁宗皇帝特開天章閣從容賜問凡所條奏輒見
施行其傾心待遇如此陛下之擢任數臣將以有為也
可不以是為法乎杜衍謹守規矩仲淹自信不疑韓琦
純正而質直富弼明敏而果銳平日閑居則相稱美之
不暇為國議事則公言廷諍而不私是四人者當時賢
之後世頌之二三大臣之得君將以行其道也可不視
此為勸乎厥今機會鼎來事力未裕廟堂之上縉紳之
[148-13b]
間謀論略有不同襄閫之和淮閫之戰意嚮迥然各異
天下正觀數臣之所以補報陛下者果有何䇿陛下之
所以擢任數臣者果以何能夷夏盛衰在此一舉生靈
休戚繫此一時謂宜謹之重之使道出萬全試無一擲
此尤第一義也二三大臣任重股肱而臣以謬悠職司
耳目股肱耳目誼均一體是用不識忌諱冒貢愚忠惟
陛下察焉臣不勝拳拳
 臣又聞二府每困於多事而僚屬常病於闕員以闕
[148-14a]
  少之員臨繁劇之務胥吏環擁案牘滿前目不停
  視手不停筆十未去二三已報會堂矣精力强敏
  猶能自出其已見期限或迫不免受成於吏手否
  則淹延遲頓至有逾數月不下者大化更新積弊
  當革必也清其務擇其人使官無闕員員無廢事
  而後可此亦二三大臣所當講行者也
嘉定初袁燮為樞宻院編脩輪對劄子曰臣聞天下有
一日不可不明者正道也天下有一日不可不用者正
[148-14b]
人也用正人則正道明用邪人則正道鬱正道明則黜
陟有叙而治本立正道鬱則是非顛倒而權綱紊臣恭
惟陛下履位之初委任賢相網羅天下正直之士鱗集
于朝人情翕然以為治本可立太平可致而欲竊威權
者從旁睨之不便於已有嫉惡之心彭龜年逆知其必
亂天下嘗因面對顯言其姦陛下悚然開納賜坐從容
俾罄其説龜年亦盡誠無隐退而稱頌聖德寛明容受
讜直臣時備數學官實親聞之深為天下賀然龜年繼
[148-15a]
以罪去而權臣根據自若於是乎姦心浸長無所忌憚
羣邪和之排斥善𩔖積而至於無故興師幾危社稷嚮
若陛下篤信龜年之忠折姦邪於萌蘖之初豈至是哉
雖然往者不可及來者猶可追正人端士今不為乏惟
陛下用之爾書曰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於
汝志必求諸非道此萬世人主聽言之要法也言雖忤
意而合於道斯忠言矣言雖可喜而悖於理斯不忠矣
往年龜年所進合於道之言也今日復有指陳闕失盡
[148-15b]
忠無隠者即龜年之言也陛下追思龜年葢嘗臨朝歎
息語輔臣曰斯人猶在必大用之褒贈溢於常典榮名
冠於西清擢其後嗣寘諸班列固已深知龜年之忠矣
陛下此時之心即二帝三王敬賢納諫之心也常存此
心急聞剴切之言崇奬朴直之士若龜年之效忠者接
踵而至矣一龜年雖没衆龜年繼進何憂天下之不治
哉昔天聖中御史曹修古論事鯁切忤宫闈意謫守小
郡不幸而卒其後仁宗深知其忠嘆其用之不盡優贈
[148-16a]
以官無子而官其婿察其如修古者敬而聽之自是忠
言讜論源源而來孔道輔范仲淹包拯韓琦富弼歐陽
脩余靖王素蔡襄唐介趙抃范鎮司馬光之流皆以端
亮切直相望於三四十年之間以君德則修明以朝綱
則清肅以深仁厚澤則結於人心而不可解忠諫之有
益於國豈不明甚伏惟陛下念忠臣之愛君仰仁宗以
為法使士氣常伸而正塗常闢則光明盛大之治復見
於今日矣且臣聞之風俗無常惟上所導導之以正直
[148-16b]
則人心皆趨於正直矣導之以邪佞則人心皆趨於邪
佞矣此誠風俗之樞機而治亂安危之所由分也可不
謹歟惟陛下留神省察
九年燮又輪對劄子曰臣聞君子為陽小人為隂隂足
以干陽則君子之道消中國為陽夷狄為隂隂足以干
陽則中國之勢弱是故善為天下者當使陽制隂而不
當使隂干陽今滛雨為災兼旬未止此乃隂盛而陽微
也君子道消中國勢弱此其證也豈小故哉陛下謹天
[148-17a]
之戒敬天之怒則當求其所以弭災消變之䇿富弼有
言天子無職事惟辨君子小人而進退之此天子之職
也人望之所屬者登進而不遺公論之所非者擯斥而
不用君子小人粲然如黑白之明邪不害正隂不干陽
此誠弭災消變之上䇿也往時陛下奮發乾剛誅鋤元
惡收還威柄登崇俊良天下喁喁翹首以觀日新之政
一二年來正論漸㣲正塗漸梗賢者相率潔身而去忠
言嘉謨以宗社生靈為念者浸不如更化之初而諂䛕
[148-17b]
緘黙以順為正自營其私者尚多有之此豈天意之所
望哉立政一書實萬世人主用人之法其言曰籲俊尊
上帝又曰克知三有宅心灼見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
然則人主尊天事天之實莫急於用賢其理明甚抱魁
傑之器而沈伏於下僚棲遲於遠外不獲展盡其所長
非天所以生賢之意也一春多雨及夏尤甚霖霪不已
蠶麥俱傷且有餘於今必不足於後旱涸隨之饑荒繼
之吾民重困而國勢益岌岌矣皆由未合天心所以災
[148-18a]
變若此蠢爾殘敵其國垂亡而輒敢侵犯王略無所忌
憚皆由君子道消所以召侮如此此天所以大儆陛下
也豈可不推原天意一舉一錯之間益致其謹歟書曰
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傳亦云進英俊以彊本
朝本彊則精神折衝陛下必欲今日國勢恢張威聲震
疊亦惟擇夫剛毅正直不肯詭隨公論之所屬而猶沈
伏于下僚棲遲於遠外者拔舉而尊禮之則精神立變
矣誰敢侮之夫正直之士其言鯁切故人主易以疎諂
[148-18b]
䛕之臣其言軟美故人主易以親然鯁切者譬諸良藥
雖苦口難受而足以伐病軟美者譬諸醇酒雖適口可
悦而足以亂徳殘虜見侵中國之大病也汲汲治之猶
恐不及又豈可遲緩乎以忠言為良藥亟服之而不疑
自然元氣充實外邪不能入矣堯舜之聖急於親賢漢
髙帝之興也納善若不及唐太宗聞馬周之賢召而未
至四軰督促古者聖賢之君大抵皆然伏惟陛下毋以
兹事為可少緩明詔二三大臣奨拔忠賢不啻饑渴天
[148-19a]
下幸甚
三年工部員外郎楊簡上奏曰嘉定元年冬十有二月
臣獲輪對三劄奏陳不勝痛切未䝉施行臣幼承父訓
毋執己見改過從善臣著于心不忘使臣所言非則何
敢固執己見而不改臣自知學以來今行年七十熟復
其思無以易此陛下試取臣三劄復觀之陛下虚明如
日月之照臨是非坦然且今江淮湖湘之寇並作由賢
不肖混淆監司守令而下多非其人是非顛倒剋虐不
[148-19b]
恤下民怨咨故聚而為盜近陛下下明詔非不諄諄告
戒而羣臣或竊議往往監司亦視為具文如昨陛下今
當行詔㫖所言而已精擇衆所推服正直不暴不撓之
士廵行以黜陟天下之監司守令賢則久任不可輕易
知人甚難不可求備畧其小過大過必黜若用臣前者
輪對三劄施行之可使羣盜無作羅日愿無變即致治
安先正范仲淹富弼亦言委逐路自擇知州委州自擇
知縣仍久其官守其有異政者就與陞擢臣自習舉子
[148-20a]
事業至於今不知其幾思幾慮深念時務條件雖多皆
莫先於擇賢久任而後次第可行欲弭寇盜莫先擇賢
久任欲移風易俗莫先擇賢久任欲鞏國祚莫先擇賢
久任願陛下與大臣圖議勿循舊例自取禍亂力行范
富之説及下采臣言以弭禍亂以安社稷若慮員多闕
少久任則無闕可處士大夫則臣謂所任既賢其餘不
肖乃害民敗國之人不足深恤臣不勝為國軫憂不勝
惓惓
[148-20b]
簡又奏曰臣嘗觀堯舜舍己從人禹以益賛而班師湯
以改過而稱聖武王聞旅獒之諫而不諱子貢曰君子
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
曾子曰我過矣漢高帝猶曰吾不如子房吾不如蕭何
吾不如韓信唐杜淹建議而封倫折之淹黙然太宗曰
何不申執淹曰臣服其議又何言此不惟當時太宗悦
之臣於數百年之後亦深服淹之大公不私到於今念
之不忘淹雖有他過而於服義一節臣心服之近代以
[148-21a]
來改過服義之心寖衰王安石本有非常之譽後諸賢
競議新法咸決於去位安石豈不動心致疑而決策不
回者恥於改過也故其末流至於小人𩔖進禍及國家
今朝廷遇大事必集議大公無我取法唐虞三代臣深
惟改過乃聖賢之大德而近世士大夫或未至明白多
以改過為恥故人亦不敢忠告臣願陛下取羣臣之改
過服義者表章之升擢之力障文過飾非之頺波彰明
大公無私之正德使羣臣凡百建議不遂非飾辭以服
[148-21b]
義為大善則集衆智歸於一是國家何事不辦而堯舜
禹湯之大道復大明於今日矣臣深念近世士大夫知
改過服義為聖人之大德者誠所罕見臣不勝念念惟
陛下留神大明斯道以幸天下以成大功以垂法萬世
臣不勝惓惓
嘉定中秘書郎袁甫上疏曰臣淺陋書生充員冊府幸
叨賜對再覲清光此時不言豈惟有負斯心亦且有負
陛下請罄愚衷而畢陳之臣聞朝廷諱言邊事非國家
[148-22a]
之福也士大夫敢言邊事實國家之幸也雖然邊事外
也敢言外事而不敢言内事亦豈國家所望於臣子者
哉凡今之言邊事者不過曰將未擇兵未練財未豐爾
識大體者又不過曰規模未立血脉未通耳獨不思是
數端者其病不在外而在内不在四肢而在腹心曷謂
腹心之疾規模未立偷安者撓之也血脉未通壅蔽者
隔之也將帥未擇忌嫉者沮之也兵財未治欺誕者壊
之也陛下端居蠖濩之宫不能盡知邊事則必委諸二
[148-22b]
三大臣大臣一耳目之聰明亦不能盡知邊事則必有
諮訪之人朝夕相親之素或得以宻窺其機優柔浸潤
之久或得以巧中其意玩視變故動輒揣摩事雖迫切
偷安之説先入為主漸啓荒怠之習而國勢日微稍厭
忠直之臣而人才日靡規模若此自謀不給何暇謀人
陛下儻慨然覺悟痛懲前失庶幾偷安者無所售其説
矣邊塵一起事變萬端自非大開樂告之門何以翕受
羣言之入今則猜防已甚情愫難孚邊境之間妄意揣
[148-23a]
度以為朝廷之上真偽不分締交先容者有所奏陳則
虛事𩔖指為實孤立寡援者或有控請則實事亦指為
虛夫朝廷固未必盡然而疑似則亦有可議比者蜀事
初若可駭旋以奏報失實斥免帥守漕臣自此相戒言
蜀事者少矣臣得之傳聞方殘虜徙汴之始倉皇奔逸
可謂無措而上下之間相與辨論輸冩真情有言必逹
虜以鼠伏鳥竄之餘尚有博謀並采之意我以朝廷清
明之際乃自貽上下間隔之憂此微臣所以痛心也陛
[148-23b]
下儻大明公道則壅蔽者無所容其姦矣擇一大帥謀
一邊守採諸輿議未必乏才而必取夫平居親倚左右
薦導之人葢曰如是而後始可信任耳不知至誠許國
者無不可信而平居親倚者未必真可信也抱負竒偉
者無不可任而左右薦導者未必真可任也謹護風寒
之地葢有舉朝明知用非其人而莫肯為陛下一言者
姦雄竊窺有輕我心敵人聞之謂中國何至於夙負物
望可當方面者往往忌嫉之説牢不可破雖陛下亦惑
[148-24a]
之矣臣不知為國擇人何苦沮抑忠賢以快忌嫉者之
私乎足食足兵有國所重經理圖回夫豈無䇿今陛下
未有弭兵之期而先有厭兵之心好用言利之人而實
無理財之術自其厭兵之心先主於胷中是以羣下之
言紛然而迎合外飾虛名而内有排正論之實陽言守
禦而隂蓄主和議之心茲不謂之欺誕可乎戎帥交賄
非無明禁與其懲賄賂之姦不若杜其所從入之門州
郡苞苴非無明禁與其革苞苴之弊不若清其所由來
[148-24b]
之源今不務為此而日求生財之䇿由是括常平之積
取州郡之贏曰吾將以供軍也竭彼盈此有同兒戲不
謂之欺誕可乎臣是以妄論今日之病雖蔓延於外而
實根本於内欲鋤其蔓當除其根偷安之根不去則規
模終不可立壅蔽之根不去則血脉終不可通忌嫉之
根不去則將帥終不可擇欺誕之根不去則兵財終不
可治此斷斷不易之理也陛下何不超然逺覽深思内
憂有甚外患而日夜講求消弭之方乎我祖宗之御天
[148-25a]
下也政事委於中書可謂專矣然必擇公忠鯁切風采
著聞者使為臺諫必擇端亮守正敢於論駮者使為給
舍天下之事有利有害羣臣之衆有正有邪所當彈者
臺諫得以公彈之所當駮者給舍得以公駮之此祖宗
戢官邪肅朝綱之大本也今日誠體祖宗之意以行之
俾任是職者不捨大而論細不避難而言易紀綱既正
百官承休豈復有為偷安為壅蔽為忌嫉為欺誕以惑
吾之聽者哉唐太宗英主也魏徴進諫且曰兼聽則明
[148-25b]
偏聽則闇甚矣聽之易偏而邪之易以害正也臣願陛
下垂兼聽之美戒偏聽之私充元氣以禦外邪正内治
以安邊境國勢日張基圖日固以綿我宋億萬年無疆
之休實天下幸甚
侍御史劉漢弼宻奏曰自古未有一日無宰相之朝今
虛相位已三月矣尚可狐疑而不斷乎願奮𤼵英斷拔
去隂邪庻可轉危而安否則是非不兩立邪正不並進
陛下雖欲收召善𩔖不可得矣臣聞富弼之起復止於
[148-26a]
五請蔣芾之起復止於三請今嵩之既六請矣願聽其
終䘮亟選賢臣早定相位帝覧納
袁説友上言曰臣茲者㳟覩陛下學念根于至誠學力
期於無倦添置講員增益經史日有定課夕有訪問務
為入耳著心之學不為故事虚文之舉中外慶賀如出
一辭臣竊惟自古聖王之治其端本澄源所特以長久
者在于親君子逺小人而已惟尚書一經其言此道最
為詳盡敢因陛下添講此經得以少述其畧焉益告舜
[148-26b]
曰任賢勿貳去邪勿疑以言任君子則貴於專去小人
則貴於決也禹告舜曰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又
曰何畏乎巧言令色孔任以言能任君子則不畏於邪
佞小人然後惠及於斯民也伊尹告太甲曰逆忠直遠
耆德比頑童時謂亂風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以言不
親忠直之君子而比頑童之小人則亂亡可立至也傅
説告髙宗曰惟治亂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
及惡德惟其賢以言用賢能之君子則治用私惡之小
[148-27a]
人則亂也周公告成王繼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
吉士用勱相我國家以言成王初政當去小人任君子
則能竭力以輔國也穆王告伯冏曰慎簡乃僚毋以巧
言令色便辟側媚其惟吉士以言人主左右當選用吉
士而毋用便僻之小人也凡此數端載之尚書每以親
君子逺小人為安國家利社稷之本然而自古人主固
有始也知君子之可親而終也則移而為親小人者矣
固有貌親君子而心實疎之至於小人則貌與心俱親
[148-27b]
者矣固有君子以拂意而日疎小人則以順㫖而日親
者矣固有小人指君子以為黨人主終堕其訃而遂疎
君子者矣固有毁言日至譖語日聞而君子則以譖毁
而去者矣是五者之患豈有他哉葢君子之事君也以
正正則難入小人之事君也以順順則易親君子難進
而易退故其勢易以疎小人挾智以固寵故其勢易以
親君子每責難於君故率多齟齬小人則逢君之惡故
樂於聽從唯賢君聖主見善明用心剛知天下之治亂
[148-28a]
繫於君子小人之用否為之取捨進退使之各當其所
而不相亂别白區處使之各定其論而不能惑唐虞三
代之治葢無有越此者漢元帝用蕭望之其始也亦知
親君子矣一墮小人之謀卒以洪恭石顯而衰漢業唐
𤣥宗相姚宋其始亦知親君子矣一墮小人之謀卒以
林甫國忠而亂唐室以是知人主之親君子為甚難而
尤難於悠久人主之親小人為甚易而尤易於亂亡漢
唐二君其明驗大效可以槩見本朝范祖禹之言曰小
[148-28b]
人莫不養君之欲豈獨奢靡之娯悦耳目足以蕩君心
哉人君樂得其欲而不知為天下害惟能親正直遠邪
佞則可以免患矣至哉斯言其深得小人之用心乎仰
惟陛下初政所及動合人心其親君子遠小人固以深
得其説矣而臣猶以是為言者誠恐自今以往歴日浸
逺時日益異事日益變寧不為陛下長久之慮乎臣願
陛下深究尚書一經其言親君子逺小人如是切至鑒
漢唐二君治亂之所分觀范祖禹論小人之情狀常軫
[148-29a]
聖懐分别邪正外而百僚庶尹内而左右近侍凡忠誠
正直之臣道學實德之士此皆君子也願陛下視如手
足親如腹心不以日久而浸疎不以拂意而輕厭凡便
辟邪佞之輩虛誕貪譖之徒此皆小人也願陛下嫉如
仇讎視如草芥不以親昵而偏信不以悦意而愈親堅
此聖心守此聖鑒陛下享國萬年而長用此道毋揺於
異議毋奪於譖言則尚書一經帝所以帝王所以王端
可齊驅而並駕矣臣不佞荷陛下開納其言固常見之
[148-29b]
行事茲用感激奮厲盡瀝肝膽為陛下一言唯聖慈留
神毋忽焉
知成都曹彦約奏曰臣竊見陛下更化以來拔擢人物
寸長片善選用無遺可謂深於愛賢矣士大夫食禄任
事思所以報君體國外可以宣力四方内可以主持正
論然而緩急之際當饋太息毎有人才不足用之患其
故何歟蕭望之可使為太傅不可使為馮翊黄霸可使
為頴川守不可使為御史大夫人才之於世用要各有
[148-30a]
分劑也持正論者未必有吏治行惠政者未必有邊才
優於教道者未必有剖决之能篤於孝友者未必有强
明之譽鳬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雖有
聖智不能加毫末於其間矣漢武帝得人之用冠絶前
代史於賛語稱之剖析甚至謂之滑稽者不必責以質
直謂之文章者不必責以篤行各有所長大畧可見儻
不以其力之可為者而用之以其所不能者而强之營
進者常處其所易盡力者常居其所難人才雖盛宜不
[148-30b]
足以有用於世也臣自識事以來讀吕公著所為手記
具載人物纎悉詳備德履之有可紀政術之有可稱直
録其名不載其事其他一言一行稍不可廢則云某人
稱其能文某人稱其有守念前賢愛人物如此心甚慕
之亦嘗取今世搢紳之士筆之簡䇿求如公著所記者
以為準則將以供當路之所問也比年國事既多薦召
亦衆歴數舊編則見於録用者十已八九用人路廣而
猶有乏才之歎臣竊惑焉豈用之不得其所不足以盡
[148-31a]
其才耶將忌間者撓之而不得以行其志耶如其忌間
者撓之而不得以行其志則主盟於上者固當有以任
其責若謂用之不得其所不足以盡其才則不為無説
矣古人度徳而定位量能而授官省其私以觀其所與
試其事以觀其所能與之言以審其所欲教之語以警
其所不逮然後以是事任之以是效責之毁言日至而
不置其疑謗書滿篋而不改其度婁敬建和親之議則
使之結約者莫如婁敬王恢建馬邑之䇿則使之擊輜
[148-31b]
重者莫如王恢事成宜享其利事不濟宜受其罰載在
史冊不一而足孝宗用史正志之為發運遣湯邦彦之
為泛使距今未遠猶出諸此不知不測用人之説何所
起也開禧倡議復古未必全誤當路者以術數處之其
規橅已狹隘矣起武將於散地俾守襄陽臨行問所欲
則曰到彼當自知耳輟近臣於禁路俾宣諭湖北臨行
請所為則曰飢民與忠義相挺耳及規恢之㫖方播而
諸將之師已出宣威之命方下而三交河之敗已聞謂
[148-32a]
用兵而不厭於詐詐於境外可也烏有共事任事之人
乃相與為隠哉今之用人固不相與為隠然使其心腹
不得以洞逹利害不得以詳告上之所以識之者未盡
下之所以自結於上者猶疎則視相與為隠者纔一間
耳時方急於用將因得以論將言之臣頃在湖南得節
制鄂州討捕軍馬知偏禆之中勇怯之不能皆一也又
知其軋於統制統領而不敢有所自言也自準備將以
上日引一二輩與之座以觀其情自訓練官以下日引
[148-32b]
一二輩與之語以察其技卒然迎敵則擇取其欲行者
遣之而不欲者不强也故其被命者皆樂行而其遇敵
者皆樂戰然亦如此而已耳未敢見其一捷而以大將
許之也自開禧以來外侮狎至廟堂之上莫不以選將
為急務士大夫間莫不以選將為至計謂可以為將者
則有之矣謂可以為大將則舉天下難之而不敢言也
勇而有力者常十一勇而有志者不百一勇而有謀者
不千一勇而重厚知國家事體者雖萬億不得其一也
[148-33a]
十而有一者行伍也不足問也百而有一者部隊將不
足薦也千而有一者可以薦而將百人矣萬而有一者
可以薦而將千人矣至於萬億而不得其一即所謂重
厚知國家事體者也彼大將者豈若小將之易與哉動
而與兵法合謀静而與前賢合德爵禄不足以累其心
中御不足以變其令觀朝廷施設可以知曲直望敵人
營壘可以知勝負小挫不足以言辱小勝不足以言功
非明哲不足以知其人非信任不足以重其事與其以
[148-33b]
常人當之猶不若闕之之為愈也臣常薦人為統制矣
朝廷以軍帥處之而不稱非其人不可為統制也臣常
薦人為沿邊繁難任使矣朝廷亦以軍帥處之而不稱
非其人不可為沿邊繁難任使也謂臣所薦者輕而朝
廷所以用之者重雖足以自慰謂朝廷以用人之急而
塞其向進之路雖臣亦不敢以為喜也何也中才之人
分量有限敢戰之士志趣不等善戰者可以先登陷陣
不可與議進取之大計捐軀者可以斬將搴旗不可與
[148-34a]
計亷隅之小節其初本急欲用之而其後乃塞其向進
之路用人之難一至於此每訪愈下其才愈難擇將之
説如之何而可以繼也劉光世童貫之將也為中興名
臣韓世忠梁師成之將也其功業烜赫如此今改絃而
用諸將非必擇今世之敗事者盡棄之而後可也用得
其道而使之勿疑處得其平而使之勿驕舍短取長庶
乎其可耳故臣嘗論之惟天下之至公而後可以來天
下之賢惟天下之實德而後可以用天下之賢郤缺戰
[148-34b]
勝胥臣得封陳平計行無知受賞古人用賢之意為天
下分職耳豈必自我出而後為得哉丘山合土而為髙
江河合水而為大願陛下用人之際開心見誠使有口
者皆得以盡言有言者皆得以受賞則求賢之路廣矣
若乃薦於此者或用之於彼薦之急者或處之以緩於
幾事則宻矣非用人之實也汲黯見憚淮南寝謀元王
設醴穆生委質古人敬賢之意為斯世有用耳豈有愛
之而不敬敬之而不愛者哉直諒多聞者必有益於人
[148-35a]
便辟善柔者必有損於道願陛下用人之際表裏如一
所可敬者親之惟恐不速則用賢之効著矣若乃曲留
名德而不用其言包荒巧宦而不忍其去於體貌則均
矣非用人之實也有用人之實則公論服無用人之實
則志士疑此又衆人之所難言而臣不敢有隠者也陛
下寛其罪而加察焉臣不勝幸甚
魏了翁罷督予祠右正言李韶訟曰了翁刻志問學幾
四十年忠言讜論載在國史去就出處具有本末端平
[148-35b]
収召論事益切去年督府之遣體統不一識者逆知其
無功了翁迫於君命黽勉馳驅未有大闕襄州變出肘
腋未可以為了翁罪樞庭之召未幾改鎮改鎮未久有
㫖予祠不知國家四十年來收拾人材燁然有稱如了
翁者幾人願亟召還處以台輔
韶知泉州又奏曰人主職論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輕
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為是
豈專任責成之體哉所言之事不必聽所用之人不必
[148-36a]
從疑畏憂沮而權去之矣
江東轉運副使真德秀薦知信州丁黼等狀曰右臣疎
庸一介誤䝉陛下付以外臺耳目之寄嘗竊自誓以為
臧否人物其責非輕倘一毫輒徇其私則内愧此心外
慚物議臣雖甚愚實所不敢往者葢嘗以公論弗容而
劾數吏矣今部内之官有為公論所予而嘿不以聞何
以逭蔽賢之罰臣竊見朝奉郎知信州軍州事丁黼性
本誠實學有師傅脩身立朝物論素所推許今為郡守
[148-36b]
曾未數月循良豈弟之政已流聞於四方朝散郎通判
建康府事曾耆年天資耿介履行端莊出自名家老於
州縣精明峻潔意氣不衰承議郎提領建康府户部贍
軍酒庫所主管文字李寀性行粹温規模詳縝早親師
友多所見聞澹然自持不為茍進奉議郎分差建康府
諸軍糧科院楊若行方識遠論正氣平静重自將恥為
表暴從政郎建康府府學教授楊邁篤於問學副以詞
華心術端良操守無玷此數人者雖其職守不同然質
[148-37a]
諸衆論皆所謂君子之才非區區擅一長辦一職者之
比用敢仰體清朝之意各以實聞伏望聖慈特賜甄擢
倘一詞繆妄臣甘伏罔上之誅
德秀又薦洪彦華等状曰臣一介迂愚濫將使指理財
弊訟職務實繁所頼僚屬相與協濟竊見承議郎江南
東路轉運司主管文字洪彦華天&KR1269樸茂學問淹該居
常務自韜晦不以已長示人而徐考其所為則言行相
副表裏如一曩宰衡之茶陵適值儉嵗疚心拊字民無
[148-37b]
流亡至於應辦和糴招募効用皆不擾而集諸司嘗以
政最剡聞於朝甫及期年以内艱去邦人父老懐其遺
愛久而不忘繼宰信之上饒以惠利為政如在茶陵時
然其恬退自將安於平進故知之者少臣謂如彦華者
若加進用俾究所藴必有可觀從事郎前江南東路轉
運司主管帳司趙彦覃賦性敏明持身潔白曏為鄂州
録參日其年尚少已為吳獵詹體仁所知目以佳士其
在漕幕宣力最多賑荒以來朝夕講究如已休戚臣以
[148-38a]
廣德兩縣菑傷尤甚九月間即令彦覃前往與本郡守
貳圖所以拯救之方而能悉心盡瘁不憚勞苦凡所以
區畫多適事宜給散有方人被實惠臣比循行至郡士
民稱之如出一口聞其滿替皆願借留臣謂如彦覃者
若寘之煩劇俾效所長亦必有以自見臣於二人者察
之既熟又皆當代去儻不亟加論薦是謂蔽賢庸敢冒
聞以備采擇伏望聖慈將彦華彦覃特賜旌擢若後不
如所舉臣甘坐之
[148-38b]
德秀薦本路十知縣政績狀曰臣等竊見江東一道為
縣四十有三而號為難治者居其大半盖上供送使為
數實繁月樁版帳率多白撰為令者朝夕惴恐惟財賦
不辦是憂至於撫循疾苦伸理冤滯往往視為弗切上
下循習謂之當然有能於煎熬之中少施寛裕之政不
專以催科為急而以字民為心其在臣等所當激勸今
采諸物論得十人焉謹具列於左須至奏聞者宣教郎
知徽州歙縣馮特卿器資清峻學識通明到官以來孜
[148-39a]
孜所職至誠篤實一意在民催科有方不擾而集縣民
程暉之子為盜所殺蹤跡曖昧臣曾委之迹捕乃能多
設方畧日夜究心曾未數月罪人斯得姦兇讋伏冤結
獲伸考其風績可為本道之最奉議郎知饒州鄱陽縣
趙汝俞天族之英篤志為善清脩雅淡有儒素之風當
官而行不為阿徇亷静無擾田里安之宣教郎知信州
弋陽縣柴景望學校舊人雅有士譽強毅自立卓犖不
羣弋陽近嵗凋弊日甚自其到任極意爬梳結立義役
[148-39b]
以革紛争賣弄之弊優卹户長以除科較代輸之苦裁
決獄訟一出至公人情翕然稱為賢令宣教郎知信州
玉山縣程榆天資靖重心術端良蒞官之初適郡守趙
不摭務為苛暴官吏重足而立同時諸邑鮮不逢迎榆
於其間獨能弗改常度慈祥豈弟藹然有循吏之風去
夏邑境洪水驟至榆方在告力疾而出廵行拊勞不俟
申請捐公錢以予民頼以全活者甚衆宣教郎知池州
青陽縣許溪學問淹該材力强濟池之諸邑曩因宣限
[148-40a]
困於預借溪始至官適逢儉嵗朝夕勤瘁如理家然既
賞舊逋又免新借邑之瘡痍於是一洗亦頼以少紓盖
有功於此邑者宣教郎知太平州當塗縣王洽故侍講
師愈之子天資粹雅操行潔脩其為邑也心乎愛人用
刑督賦常有不得已之意士民稱誦翕然一詞承事郎
知寧國府宣城縣尤爚名家之子生長見聞宣城夙號
煩劇爚材力精敏治辦有方務以恩信及民不為苛猛
嵗適旱飢推行荒政曲盡其至殄除蝗孽宣力尤多臣
[148-40b]
等每因百姓至庭試加訪問皆稱其賢已決之訟翻訴
絶少承議郎知建康府溧水縣俞遷老成詳練通知物
情其治邑以省事不擾為本人甚安之奉議郎知池州
貴池縣蔡汝揆亷謹自將精勤不懈奉行荒政能盡其
心奉議郎知池州銅陵縣魏執中持身恪謹為政寛和
始終如一有可稱者右臣等所部縣令之可稱者雖非
止此十人而得諸見聞間有未審者不敢遽加論薦自
特卿而下人品髙下亦各不同大槩主於字民則均在
[148-41a]
可取之域故臣等輒效舉爾所知之誼伏望朝廷特賜
甄録若後不如所舉臣等甘坐謬妄之罪
德秀又奏曰臣等伏讀嘉定八年九月辛未明堂大禮
赦書内一項應士人有節行才識學術素為鄉里推重
不求聞逹者委監司帥臣同加捜訪每路一二人仍與
本州長吏具從來所為事實所通學術連銜結罪保明
聞奏即不以常材備數委三省再加察訪如所舉不妄
特與擢用仰見聖朝網羅遺逸之意臣等朝夕博訪期
[148-41b]
所以稱塞明詔之萬一竊見文林郎監潭州南嶽廟趙
蕃元祐故家學有源委識慮深逺節操清髙蚤嵗得官
臨事有立年逾四十即上祠請隠居求志垂三十載矣
安貧處約泊然無營少工於詩晩益平澹身雖閑退而
愛君憂國之念未嘗少忘其在州里誘掖後進一以孝
弟忠信為本蕃雖名在吏部然其行誼學識素為鄉曲
所推不求聞逹正應詔㫖臣等既深知其為人又其家
居適在所部庸敢輒以名聞伏望朝廷更加察訪如臣
[148-42a]
等所舉不妄即乞特加旌擢以厲士俗其於世教葢非
小補謹録奏聞
 
 
 
 
 
 
[148-42b]
 
 
 
 
 
 
 
 歴代名臣奏議卷一百四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