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9 歷代名臣奏議-明-楊士奇 (master)


[04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厯代名臣奏議卷四十九
           眀 楊士竒等 撰
  治道
宋孝宗即位陸㳺上奏曰臣聞王者以一人之身臨御
四海人情錯出事變遝至惟靜以俟之則心正而眀惟
重以持之則體大而正無偏聽之過無輕舉之失天何
言哉舜何為哉今世士大夫學術卑陋識慮褊淺顧謂
[049-1b]
王者得位必有以聳動天下於是厭常喜新之論興飾
智駭俗之政作衆人之所喜而君子之所深憂也臣伏
見陛下自在潛邸以至龍飛御宇三十年間天下之事
何所不習雖日出百令固亦易爾乃謙恭退託而安静
無為沉潛淵黙而聦眀不作上則承夀皇之睿謨下則
盡羣臣之公議及乎議有未決徐而斷之政有當行從
而舉之理愜事允出臣下思慮之表有心者誠服有口
者頌歎則所謂静與重者陛下既得之矣嗚呼一郡一
[049-2a]
邑之長視事之始尚且以新竒眩衆以敏速釣名陛下
有天下之利勢而不用有聖智之絶識而不施超越羣
倫奚啻萬億而或者方以聳動天下為獻此固兒童之
見而陛下所不取也竊恐羣臣獻此說者寖多雖陛下
決不取然臣不勝惓惓愛君之愚忠思有以堅聖心而
廣初政昔魏鄭公憂貞觀之政漸不克終蘇轍亦謂但
如元祐之初足矣若夫進銳退速䏻動耳目之觀聽而
無至誠惻怛之心以終之如眀皇之焚錦綉徳宗之放
[049-2b]
馴象實陛下之龜鑑也故臣願陛下圗事揆䇿不厭於
從容行賞議罰無取於快意兢兢業業常如此三月之
間則成康文景之盛復見於今日矣犬馬小臣出位妄
言冒犯天威臣無任
㳺又上奏曰臣聞善觀人之國者無他惟公道行與否
爾書曰毋虗煢獨而畏髙眀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
此為國之要也若夫虐煢獨畏髙眀茹柔吐剛而能使
天下治者自古未之有也朝廷之體責大臣宜詳責小
[049-3a]
臣宜畧郡縣之政治大姓宜詳治小民宜畧賦斂之事
宜先富室征稅之事宜覈大商是之謂至平是之謂至
公行之一邑則一邑治行之一郡則一郡治行之天下
而治不逮於古者萬無是理也伏見朝廷頃因人言必
顯有功狀乃畀職名行之數年而大臣近侍不得職者
㡬人帥臣監司之加職者又比比而有至於銓曹格法
所以厄小官者則未嘗少弛張也慶典之行所及至廣
貼職以上例皆甄復雖阿附秦氏得罪者亦在焉至於
[049-3b]
常調孤逺固多乆詿刑憲者今更赦令雖使皆得霑被
銓法拘攣必不如是之曠蕩也無乃責大吏反畧而責
小臣反詳乎郡縣之吏不能自立觀望揣摩惟強是畏
豪右雖犯重辟官吏貪者黠者則公與之為市亷者懦
者則又自營曰得無反為所害乎凡嫁禍平人諉罪僮
奴者皆有司為之道地也凶年饑嵗雖貧富俱病然富
者利源至多貧者惟守田畝孰為當恤視郡縣之庭鞭
笞流血杻械被體者皆貧民也吳蜀萬里闗征相望富
[049-4a]
商大賈先期遣人懐金錢以賂津吏大舸重載通行無
苦終更小官造廷進士垂橐蕭然齎糧有限而稽留苛
暴畧不之恤如是謂之平可乎謂之公可乎臣伏望陛
下推至平至公之道自朝廷始然後下詔戒敕四方而
繼之以誅賞不過嵗月治効自見惟在陛下執之重如
山嶽堅若金石爾荀卿論闢國之說曰兼并易能也堅
凝之難夫豈獨兼并哉凡為政施行之甚易堅凝之甚
難臣區區之言陛下或以為萬有一可采焉敢併以堅
[049-4b]
凝為獻
隆興間張浚上言曰臣今日自長河堰起發天氣晴和
抵暮可至秀州惟是暫逺闕庭瞻戀聖徳深切于心邊
境别無它報臣固甞屢奏今嵗三月敵之形勢可以盡
見決無它慮仰惟聖慈簡記不忘夫自古人主有道而
人臣亦能盡道事君則動無私意事事合天凡百施為
俯順人情仰循天理是之謂道果能行此内侮外寇何
自而生曰戰曰守皆可如意敵人雖強孰敢陵犯夫何
[049-5a]
故彼知我得人心知我君臣有道自是畏讋怯服況敢
加兵是以人君以修己為要以得人為實此二事夷夏
歸心理之決然無可疑者惟人主以一身臨天下而富
貴生殺之柄得以自専天下奔趨名利之人以千萬心
乗隙投間攻吾一心自非正心修己揆之於天不為遜
志讒巧之說輕動于中則何以照見本末使天下四海
終受其恵哉書曰無怠無荒四夷来王此言人君修己
之勤則政事備舉内治先定宜四夷知畏相率以朝也
[049-5b]
又曰惇徳允元而難壬人蠻夷率服此言人君信任賢
者隂邪莫間壬人求進之難則蠻夷知中國之有人不
敢輕侮聖人之言如天可信其事豈不著眀邪臣自受
任江淮以来仰荷陛下眷遇之隆不敢不勉伏自思念
内無腹心十夫之翼孤立于朝外則將帥循習舊風千
蹊百徑稍加嚴束怨謗立生臣之一身固無足恤第恐
有始無卒蔑補於事用是雖殫心力而政効邊績兩皆
不著仰惟陛下䖏古今天下之至難臣恐事或掣肘仰
[049-6a]
體聖意委蛇曲折以期有濟然而四面之責已歸罪于
臣身謂其不能以死生進退力爭將不能善厥後矣今
陛下奮乾之斷大議已正臣之衰老所患無能敢不忘
身及家求有以報自今人才悉萃于朝忌間讒說不復
輙起則天下山林之賢與夫豪傑英俊之士聞陛下之
風莫不来歸陛下何憂夫强敵臣晚景餘㡬豈復更有
貪戀陛下富貴之念顧愛君之切言不敢隠幸陛下赦

[049-6b]
起居郎胡銓上奏曰臣去年十二月十四日䝉恩賜對
便殿臣時論及武夫悍將宜令知禮以革暴慢之習陛
下天語諄諄有及於晏子對齊景公唯禮可以已之之
語臣側聆玉音仰歎聖學髙妙逺到古人用意處非臣
淺識謏聞所能窺測竊以謂一言可以興邦者正謂此
耳臣是時知陛下可與為堯舜之聖可與致唐虞之治
可使斯民為堯舜之民臣雖蠢愚遭時遇主如此其忍
箝嘿不言甘自同於終日不鳴之馬唯當披露肝膽捐
[049-7a]
棄軀命以報知遇敢䘏其它是以輙極竭毣毣之慮況
臣於今月二十三日准御史䑓牒契勘今年三月一日
視朝月分依條於文班内從上輪二人充至日轉對檢
准續降指揮節文今後視朝轉對官如當日不作視朝
亦合前一日赴閤門投進文書臣謹條陳一二臣聞今
日之弊無甚於差役之法無甚於改官之法而其所當
急者莫若興水利莫若營田莫若復孝亷力田之科夫
差役不罷則民之巨蠧不除改官之舉將不罷則士風
[049-7b]
之趨竸不息差役之弊臣寮論之詳矣若夫改官之弊
臣請為陛下極言之臣聞今改官者非五百千賂吏部
主吏雖有文字五紙不放舉主士大夫至相謂無五百
千莫近臨安而五紙文字非二十年干求不能得往往
多是宰執侍從關節方始得之不然孤寒之士每紙文
字須三百千經營乃可得合五紙之費為千五百緡孤
寒之士安得宰執待從關節安得千五百緡勢必枉道
以媚當途權貴以求之勢必貪墨黷貨以賂吏部之吏
[049-8a]
不然終身為選人老死不得改官者多矣臣愚欲乞罷
舉主止令選人實厯九年無違過即與改合入官盖堯
舜三考黜陟不過九年而春秋書天子錫成公命亦以
九年為得禮故也臣伏見二三年来嵗仍小歉議者皆
歸咎於天時臣獨以為地利之未盡臣聞禹貢之書曰
濬畎澮距川語曰禹卑宫室而盡力乎溝洫以為畎澮
溝洫農事之小小者耳禹何為盡力於是及攷文王平
土之書與小司徒之職然後知禹之意深且逺矣文王
[049-8b]
在岐用平土之法建司馬法六尺為歩歩百為畆畆百
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十為
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千里
小司徒之職乃均其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乃
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
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
稅斂之事臣嘗考其制九夫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
之田也四井為邑方二里四邑為丘方四里四丘為甸
[049-9a]
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則方十里為一成積百井九百夫
其中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出田稅三十六井三百
二十四夫治洫四甸為縣方二十里四縣為都方四十
里四都方八十里旁加十里乃得方百里為一同積萬
井九萬夫其四千九十六井三萬六千八百六十四夫
出田稅二千三百四井二萬七百三十六夫治洫三千
六百井三萬二千四百夫治澮井田之法備於一同夫
井田之法出稅者寡而治洫治澮者衆知禹之盡力乎
[049-9b]
畎澮溝洫誠生民之急務也今平居無事時溝洫不修
至有水旱而歸咎於天時豈不謬哉臣愚欲望聖慈特
詔州縣講求溝洫之利如古鄭白渠如召信臣之鉗盧
陂以復禹之迹卒有水旱非所患矣臣聞今日之急務
莫若且休兵營田今州郡官以營田為名而無營田之
實欲究其實有十說焉一曰擇官必審昔魏武欲經畧
四方苦軍食不足用棗祗策置屯田以任峻為典農中
郎將司馬懿謀伐吳乃使鄧艾廣田蓄榖是也二曰募
[049-10a]
人必廣趙充國留㢮刑應募及吏私從者合凡萬二百
八十一人後魏文帝時祕書丞李彪上表請别立農官
取州郡户十分之一為屯田人是也三曰穿渠必深趙
充國擊先零屯田於金城先浚漕渠鄧艾屯田於夀春
以為田良水少遂開河渠之利是也四曰鄉亭必修趙
充國繕鄉亭理湟陿是也五曰器用必備趙充國上器
用簿是也六曰田處必利漢昭屯田於張掖魏武屯田
於許昌是也七曰食用必充趙充國屯田萬二百八十
[049-10b]
一人用榖月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三斛鹽三百八斛是
也八曰耕具必足後魏文帝大統十一年李彪請以贓
贖雜物市牛科給唐開元二十五年諸屯田用牛耕墾
土軟處毎一頃五十畝配一牛彊硬處一頃二十畝配
一牛稻田每八十畝配一牛諸營田若五十頃外更有
地剰配耕牛者所收斛斗皆准頃畆折除是也九曰定
稅必輕東晉元帝大興中後將軍應詹上表屯田一年
與百姓二年分稅三年計稅賦以使之公私兼濟魏李
[049-11a]
彪上表一夫之田嵗責六十斛甄其正課并征戍雜役
是也十曰賞罰必行晉元帝督課農功二千石長吏以
入榖多少為殿最北齊武成帝河清三年詔緣邊城守
營屯田嵗終課其所入以論褒貶是也凡此十者營田
之制盡矣然就其中莫難於募人尤莫難於耕具募人
之要臣請如李彪之策取州郡户十分之一而又加廣
焉人户能募三十人於淮南要害處營田三年有官人
與轉一官無官人借補官資能募二十人或十人者比
[049-11b]
例施行仍令州郡敦遣如此則人樂然從矣不然徙猾
吏及貧人不能自業者於寛地如崔寔之政論或因罪
徙人於㳂邊如仲長統之昌言斯亦可矣其耕具則請
權住廣西馬綱三年専令市牛盖廣西雷化等州牛多
且賤臣頃在廣西知之詳矣臣謹案漢恵帝舉孝弟力
田者復其身髙后時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文
帝時詔孝弟天下之大順力田為生之本三老衆民之
師亷吏衆民之表武帝時郡國舉孝㢘一人後漢和帝
[049-12a]
時丁鴻與司空劉方上言乞自今郡國率二十萬口嵗
舉孝㢘一人至唐楊綰為相首建復孝弟力田等科當
時髙之風俗翕然丕變此誠天下之大順為生之本為
民之表也臣愚欲望聖慈特詔復孝㢘力田等科略倣
漢制自今郡國率三十萬口嵗舉孝㢘一人六十萬二
人九十萬三人百二十萬四人不滿三十萬二嵗一人
不滿二十萬三嵗一人務在總核名實必得敦朴行義
之士以格澆薄之風躋時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復何難
[049-12b]

淳熈間銓為學士又上奏曰臣遭遇聖眀深懼無以稱
塞顧有誠悃輙忘誅戮願為陛下無隠而盡言之竊惟
陛下臨御于兹十有九年立政立事宵旰勤勞堅復讎
之心奮復境之畧義不自巳功期必成然而坐閱嵗時
未知攸濟其故何哉陛下天縱英眀其臣莫及以首出
帝王之資有獨運區㝢之智而宰執大臣但求救過塞
責無敢興立事功邊鄙無虞未睹其害一有緩急誰為
[049-13a]
陛下奮不顧身以任大寄乎況敵人包藏禍心未易盡
測陛下雖與之講信修睦政恐其窺伺之意未巳願陛
下奮發英斷收召正人選將練兵力圗大舉之策枕戈
嘗膽期於有成而後己此老臣平昔忠誠所激而望於
陛下者也夫諫官御史陛下之耳目以得人為先以用
言為急陛下廣於用人樂於從諌士氣振起夐出古初
羣臣每進讜言陛下必温言頫納天語嘉奬朝野誦𫝊
實為盛事然聽之而不見於用嘉之而不施於政臣恐
[049-13b]
蹇諤之言不復聞於陛下矣竊聞比年以来嬖倖私昵
之人姓名籍籍出入禁闥詭祕莫窮納賄招權紊亂名
器凡官寮之進遷則先事而騰播陛下之所親擢則彼
掩為己私意者簡記之初借以游談之助揣知聖意泄
露除音譸張外庭熏灼朝路賢否既混綱紀寖隳殆非
國家之福也可不慮乎古者張官置吏所以養民今之
官吏適以殘民催科則竭民膏血以為材能獄訟則視
賄低昻以為曲直老羸轉於溝壑丁壯聚為盜賊焦熬
[049-14a]
困苦所不忍聞陛下愛卹黎民屢蠲常賦而官吏掊斂
民心日離誠可為邦本之憂也臣願陛下任輔弼之臣
堅恢復之志用直言逺私昵戢貪吏掃除蠧弊廓清朝
廷公道既闢不患無賢國勢既張不患無將内政畢舉
外侮易攘則陛下聰眀英武所以紹藝祖之基業者至
是而益光陛下嚴恭兢畏所以受光堯之付託者至是
而無負斯可以祈天永命萬世而不窮也臣又聞劉珙
張栻之亡皆有遺奏李椿鄭鑑之去俱獻嘉言望陛下
[049-14b]
取四臣之疏併留聖慮採而行之實社稷生靈之幸臣
待盡田野永隔清光今而不言死亦有辠臣之所陳五
事茍未隕没獲見陛下設施臣之志願畢矣冒瀆天聰
臣無任俯伏待罪之至
乾道七年權禮部侍郎周必大對曰臣仰惟陛下萬機
餘暇無所嗜好惟書史是觀惟前言往行是監乃者閱
貞觀政要見太宗與魏徴論積徳累仁豐功厚利四者
之優劣親御翰墨宣示臣等且自謂即位十年功則未
[049-15a]
能有成至於安養黎元俾遂生業政今日之急務未嘗
不以為自治之良策俾臣等極陳其當否凡有未至悉
情無隠顧臣智識淺陋何足以知此然清問俯及敢不
竭其拳拳臣觀自古人君或溺於宴安或樂於盤逰或
喜讒邪而惡忠直或始勤政事久而怠惰陛下則不然
清心寡慾進賢退佞出於天性臨政願治愈久而愈勤
此固中外所共悉也然治效未及貞觀者殆時不同歟
昔隋末盜賊蜂起天下大亂民無定居國無定主髙祖
[049-15b]
義師一起有摧枯破竹之易至太宗受禪則中外已廓
清無事於是一意撫民自致太平今陛下雖乗中興之
後然北敵地大人衆非隋末四方分裂之比敵酋雖曰
不徳然亦未至虐用其民又非如隋之失人心也彼所
據者中原我所有者東南耳以今準古圗治固難然而
練兵以圗恢復而用將之道或未盡擇人以守郡國而
責實之方或未至今之急務無乃在此乎臣不敢汎引
古事姑以近事言之夫若内若外屯兵百萬其卒伍之
[049-16a]
勇怯器甲之利鈍教習之精粗人主安得盡知不過責
成大將而已所謂大將又不過數人其擇之也當審其
任之也當久今頗不然進或失之太簡退或失之太遽
彼既未嘗為暖席計則其下視之亦將如轉石矣號令
何由而可信紀律何由而可明乎且如江州一軍自陛
下即位始付苗定其後戚方繼之甫一年而皇甫倜又
繼之池州一軍始付時俊其後王琪繼之甫半年而用
秦琪纔十月而莫總繼之又十月而郭剛繼之數易如
[049-16b]
此平居自守臣猶慮其乏事何暇議進取哉陛下謂功
則未能有成而臣所以疑用將之未盡者也陛下深居
九重所賴以宣布恵澤者莫切於郡守奈何循良者十
無二三貪殘昏&KR0861者常居六七是以仁心徳意無由下
達良法善政無由奉行其間號稱能吏者知巧為名色
趂辦財賦而已民之失業彼何恤焉遐方僻郡姑置勿
言臨安者陛下之行都也耳目易接虚實易考觀於増
酒課一事畧可見矣夫酒者國家之利源令得其人則
[049-17a]
課増令非其人則課虧亦理之常以此為殿最議賞罰
可也柰何頃年為守者乃以増羨之數加諸嵗入之額
嵗額之外復求増羨又添嵗額展轉不已殆且倍蓰於
初不幸令又非人則多方漁取以充其數夫民非昔貧
而今富也飲者非昔寡而今多也顧取之如此安得不
困近畿尚爾謂逺方何加又諸州長吏倐来忽去迎送
靡定且以二浙言之婺州四年之間易守者五平江四
年之間易守者四又其甚則秀州一年而四易守矣用
[049-17b]
度何為而不窘吏姦何為而不滋民瘼何由而可蘇陛
下欲安養黎元俾遂生業臣所以疑責實之方未至者
此也繼今以往願陛下擇將擇守審於其初而乆於其
後其命之也必使條具如之何而治軍如之何而治民
㡬年而某效可著某弊可革㡬年而某事可成某害可
除要之以必致之期示之以勸沮之方兵庶㡬可強民
庶㡬可富自治之䇿孰急於此未有能自治而不能治
人者也凡此二者陛下因政要而問臣臣亦因陛下俯
[049-18a]
詢而獻言他固未敢及也抑臣觀政要凡十卷四十篇
既以魏徴論為君之道為首又以魏徴論克終之道為
末盖太宗時惟徴為善諫上有所問必指近事以為據
而不為泛濫迂闊激訐之言是以太宗樂聞而喜從之
治㡬成康徴功為多吳競所取厥有㫖哉臣願陛下思
太宗廣諫諍之徳擇忠實而無他通眀而知大體者引
以自近使嘉言日聞治道日興何患其不貞觀如也若
夫仁徳帝王之髙致陛下既以徴言為龜鑑而自強不
[049-18b]
息矣臣復何云狂愚冒昧惟眀主擇焉
必大又上言曰臣伏䝉聖恩賜對便坐不敢泛為無益
之論上瀆天聽謹列四事惟陛下擇焉一曰重侍從以
儲將相臣不復逺引祖宗故事且以紹興初言之當時
近臣往往極天下之選故議論設施皆有可觀中興之
功不為無助只自秦檜専政以收集闒茸庸俗之士充
員備位人才衰弱職此之由陛下憂勤十年作成甚切
凡侍左右無非親擢其能否賢不肖豈逃睿鑒臣願陛
[049-19a]
下更賜留神每進一人不徒取一時之長須可備它日
之用則人才見矣二曰増臺諫以廣耳目臣聞人主深
居九重所賴以周知中外之利害别白臣下之邪正者
臺諫也然好名者失於激訐泥古者失於迂闊聽之未
見其益違之寧免歸非必欲得人固亦難矣臣願陛下
勿以其難遂虚其官或博問詳試而用之或命忠信之
臣而舉之必得端士増廣聦明誠助治之大端也三曰
擇曽任監司郡守人補郎員之缺今之郎官分職中臺
[049-19b]
奉行政令視漢盖加重矣而六曹二十四司惟户刑二
部稍有正官餘多兼攝以天下之大曽任監司郡守者
固多願詔二府擇應格而才者授之非獨可振職業亦
足為異時侍從之儲此又當今之先務也四曰久任監
司郡守責事功之成夫數易之弊深矣且以二年為任
者論之到官半年始知風俗去替半年已懐歸志其間
留心政事僅有一嵗若又不待滿而遷易則弊何由不
生乎簿書緣絶將迎勞費特其小節耳臣願陛下堅持
[049-20a]
久任之說深監數易之害有治理效且増秩賜金以須
其成庶㡬革茍簡之風塞僥倖之望而循吏稍見於世
矣臣志在不欺忘其狂瞽無任昧死
必大又上言曰臣聞政如農功春而耕夏而耘秋而收
冬而享其成夲末先後不可易也故一日則有一日之
效一時則有一時之功雖勤勞于前而享富實于後理
之必至無可疑者昔勾踐謀吳可謂難矣然范蠡不過
三言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自初即位
[049-20b]
至于七年深思力行不出乎此一旦天應至矣人事盡
矣蠡奮然曰得時無怠時不再来天予不取反為之災
贏縮轉化後將悔之天節固然唯謀不遷此豈嘗試而
謾言驟為而屢改也哉陛下天縱神聖銳意圗治日往
月来今既十年焦勞益甚而大欲未得夫去速者辰也
易失者時也臣願陛下以農功為準以越語為念立一
定之規要必致之期若曰一年撫民則自春以及冬視
撫民之效如何二年富國則自春以及冬視富國之效
[049-21a]
如何三年彊兵則自春以及冬視彊兵之效如何推是
以往凡復古之圗致治之方皆可以次第求以嵗月俟
而陛下十年之勤勞亦為無負矣孟子曰諸侯有行文
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為政於天下況陛下居天子之
位乎區區勾踐固不足道也惟眀主留神財幸
乾道中秘書省正字林光朝上疏曰臣聞六籍之言可
通於萬世百王之事如出於一轍今載之六籍散之傳
記是皆百王之迹故號為儒生者竊窺其大畧而可以
[049-21b]
獻之旒扆之前也陛下以天縱之聖而有此日新之徳
羣臣望下風者常若不及況田野空乏之人未嘗厯他
事而欲守區區紙上之語是宜陛下之所厭聽也然臣
之所知者不過紙上語耳臣所謂百王之事如出一轍
者盖謂唐虞三代之事何其緩而不迫也舜不窮其民
譬之善馭者不窮其馬馬之力常若有餘即馳騁先後
唯吾意之所出耳舜嘗以命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
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争功禹之治水至於十
[049-22a]
有三年之久夫排淮決泗此豈一手一足之所能哉湯
以七十里而有天下其徳為甚大而其檢身也常若不
及文王之化行乎江漢之域而且謂其望道而未之見
也數聖人之行事雖若不同而其所為同者一歸於寛
通簡易之道耳國家維持天下之具跨漢越唐其視百
王乃如一日肆陛下臨御以来求治為甚切景徳嘉祐
二百年忠厚之俗此不待更張而天下自定也然而凡
欲進説者往往引漢宣帝以為喻宣帝謂漢家自有制
[049-22b]
度本以覇王之道雜用之此宣帝之所由失也唐虞三
代之天下是合天下之耳以為聽合天下之目以為視
合天下之耳目以為視聽而直道行焉宣帝以吾之耳
目可以盡天下之視聽鑒别為太精隄防為太甚號令
為太煩刑辟為太峻臣雖愚瞽實不欲舉此數端於聖
眀之代也臣願陛下開張道徳之化崇尚寛簡之風使
天下之人一歸於景徳嘉祐忠厚之俗逺近流聞知上
所好則百王之轍迹為不逺也
[049-23a]
光朝又上疏曰臣聞天下有雜然功利之說有仁義根
株不可易之論所謂功利之説僅可以集事而不暇為
他計也孟子生於戰國縱横離合之際不肯為一毫功
利之說而其所道者是皆生民日用之事此所謂仁義
根株不可易者也唐之劉晏號為善治財賦者晏之長
技世所未易曉江淮百物如淵藪之積唐人毎藉此以
支西北今以江淮所自出且無轉輸飛輓之勞然嘗患
其不給何耶晏之治財賦在當時無異說及其最後晏
[049-23b]
之故吏有憤切數語然後知晏之本意盖得夫孟子仁
義根株之說開元中天下户口以千萬計至徳以来十
耗其九及晏充使天下戸纔二百萬於是罷無名之斂
而又不加調起廣徳二年盡建中元年増天下户三百
餘萬晏之本意以為戸口日羨則人力所成就者衆田
萊日闢絍織日多而貨財日廣也晏之治財賦其原出
於此是以斂不及民而用度自足非世之所謂功利偶
然之說也功利之說施之於戰國孟子猶以為不可況
[049-24a]
今天下兼愛南北而江淮帖然其他方隅曽無更遞之
戍此仁義根株之說不可不早定也臣願陛下通計天
下户口取其豐耗多寡之數為州縣殿最可乎内而版
曹外而部使者必有能推眀晏之本意者此孟子之所
謂王道而晏嘗用之矣非臣之空言也
淳熈間劉光祖對策曰臣聞帝王之治守約而不求詳
任道而不役智廣覽兼聽而未嘗自用夫自用則多失
兼聽則多得役智愈精則違道愈逺而求詳太過則天
[049-24b]
下之事日繁故曰端其本萬事理此古今治道之要務
也臣竊惟皇帝陛下即大位以来將八年于兹宵衣旰
食求所以補弊興滯者無所不用其至矣而行之愈勤
邈然望治効而未之見今者策臣等扵廷意欲聞切直
篤實之言以藥當世之病雖臣昧陋豈敢誦聖徳而忘
苦言以負陛下眀詔哉且陛下之所謂十數條者臣已
詳聞之矣上之論古帝王因時為治之不同次之論當
今弊政之不一而所施之先務將求所以美教化省刑
[049-25a]
罰清官曹察循吏厚士風變民俗廣儲以足食蠲賦以
裕人勸農桑以闢田疇任使者以求民瘼至扵旁搜遺
逸隂察武勇屯田積榖擇帥安邊之事凡若此𩔖雜然
靡所不思陛下之用心可謂勤且勞矣陛下之為政可
謂精且核矣然而七八年之間勤勞而不倦總核而不
置者凡皆為此而是十數者之中未有一二效焉何哉
則以陛下未得其本故也且陛下睿察太精宸㫁太嚴
求治太速喜功太甚夫是以勤勞而無益緫核而無補
[049-25b]
臣非敢空言也臣意陛下之諸臣發言盈庭目前之計
易入而乆逺之計難効督責之論似切寛大之言似迂
機智之謀似辨老成之謀似拙如是則聖聽之所向在
彼而不在此矣凡臣之所欲言者與陛下之所欲行者
異陛下得無謂臣言為書生不急之常談而忽棄之虚
心以察焉則臣之狂言不為虚語也臣竊見比年以来
天變見於上民心揺於下饑饉連年盜賊須時而起風
俗薄惡紀綱陵夷夫此豈細事也陛下試反覆思之今
[049-26a]
將革弊而弊愈甚將治法而法益失者其咎安在而左
右之臣方且為兵刑財利之説奮發果敢之論以此迎
合主意曰如此而可以大有為扵時此豈不大失也哉
故臣碩陛下操其本治其要用人而不自用然後向之
所問十數條者可得而舉也臣不勝區區謹昧死上愚
對臣伏讀聖策曰盖聞虞舜無為而天下治周文王則
日昃不遑暇食漢文寛厚長者務以徳化民而宣帝則
嚴緫核之政以法繩下此四君者為道不同同歸于治
[049-26b]
然則勞逸寛猛之宜亦各因其世耶朕以菲薄獲承丕
緒循堯之道兢業萬機罔敢逸豫亦惟法古帝王是訓
是式八年於此矣而徳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闕政尚
多虚文尚勝者臣有以見陛下思古之治酌今之宜蓋
將師文王之憂勤法宣帝之總核以此舉當今之闕政
而掃末世之虚文也臣知之矣而竊有説焉臣嘗謂舜
文王勞逸之迹雖殊至其以道自任以事任人者蓋同
轍而趨也漢文宣致治之迹雖近至其寛猛之分使徳
[049-27a]
勝而漢澤厚法勝而漢澤衰者是未可同日而語也臣
請為陛下陳之臣嘗讀書考虞舜之所以無為而治者
盖當是時遵堯之道未嘗以一毫私智加其間凡天下
之事悉舉而任之九官曰禹汝平水土曰后稷汝播百
榖曰契汝敷五教在寛曰䕫汝典樂教胄子曰臯陶汝
眀刑以至垂之工益之虞龍之出納皆信之篤任之專
三載而考績三考而黜&KR1406其人舜之所以無為而治者
盖得任人之道故也至扵文王豈不然哉文王之所以
[049-27b]
憂勤日且昃而猶不暇食者方是時紂之虐政迫民扵
水火之中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夫是以謹身
修政而至扵憂勤焉然而文王之政則有在矣勤於大
不勤扵細以道為本以事為末也文王之時所謂予曰
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走予曰有禦侮者盖文
王惟知擇人而任之而已不與焉盖周公教成王曰文
王罔攸兼扵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訓用違
庶獄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夫一國之事亦非輕矣而
[049-28a]
文王既委之人則不敢兼且知焉誠以為任之不專則
責治之無所也是舜文王一道也今陛下獨知師文王
之憂勤而不能任人以為治臣之所以妄意陛下不能
任人以為治者臣以為天子之職莫大扵任相今陛下
置相而獨取夫奉職守法順旨而易制者充焉凡今宰
相之事不過奉行文書條理而已矣一政事無不從中
治也一聽㫁無不從已出也陛下好自用而使宰相循
循而入唯唯而退臣不知陛下亦安賴是為哉且君猶
[049-28b]
元首臣猶股肱也陛下棄股肱而運動廢耳目而視聽
臣恐宰相權輕則近習得以乗間而議政此大不可也
東漢之事可鑒矣光武懲王氏竊國之禍矯枉過正雖
寇鄧耿賈之賢而猶不大任之以吏事責三公不十餘
年之間而易置者凡十數折辱如奴𨽻来去如傳舍子
孫承之終東漢之世卒以宰相之權輕而其天下摶弄
扵后戚宦寺之手可哀也已今日之事陛下當用老成
忠直識慮過人者禮而任之勿間勿疑而使得専意扵
[049-29a]
當今之大計則舜文之治陛下得之矣自古及今未有
不任宰相而能為治陛下之所宜察也若夫漢文以徳
化人漢宣以法繩下是二君者臣不敢以宣帝望陛下
也臣讀史觀文帝之治温然有三代之風勸力田而務
農者衆除肉刑而犯法者寡惇孝弟而尺布斗粟之謡
可以見民徳之歸厚省力役而紅腐貫朽之積可以知
治効之必至聽張釋之不用嗇夫之辯口而秦亟疾苛
察之風為之衰息與匈奴俱棄細故偕之大道而瘡痍
[049-29b]
之民得以休養凡此之務皆孟子言扵戰國不見信用
者而文帝乃䏻行之文帝之治純扵徳故能基四百年
之業則其所以結民者至矣若夫宣帝之中興其一時
之政非不美也然而其役智也察其用法也深信賞必
罰之間中和之意亡矣盖寛饒以忠直見殺而王成以
欺偽見褒當是時有識之士察微而知著者咸謂徳不
足而法有餘漢之業未有不暫興而亟衰者也王吉路
温舒皆長者之言而謂為迂闊不見聽用自今觀之衰
[049-30a]
漢之業者豈不自神爵五鳯之間誅名責實之過哉陛
下徒察其勵精緫核之迹以為算計見効優扵孝文此
羣臣之説誤陛下也臣竊觀今日之治謂之責實而失
實莫大焉凡天子欲有為則羣臣以有為之説進陛下
喜辯給故朴忠者退而機巧者自飾扵其間陛下好才
智故沈厚有謀者或不見察而輕矯自售者得逞扵其
内陛下重武夫而儒者為迂闊之具陛下思法吏而忠
厚之人䝉不職之罰凡此皆宣帝之失也而陛下又無
[049-30b]
魏相丙吉之徒為之佐臣恐有其失無其治也臣非不
知陛下之意盖將舉弊政而更新之然臣竊惟當今事
勢雖有緩病而不可繩之以急政雖若無法而不可一
之扵用法以急政救緩病以用法救無法臣恐今日之
治行之不得其中則衰亂繼之故天下大器也噐乆不
用則蠧空其中然而舉敗器而急持之則破壊分裂不
可復為全器矣病之深者非一夕可攻而復今者百藥
皆試矣怒其不為功而以毒攻之使異時良醫措手之
[049-31a]
無所此甚可思而動也故臣願陛下廓然立乎廣大之
域坦然行乎仁義之途勿邀近功勿喜小利急當今之
所緩緩當今之所急則宣帝之治陛下當自過之柰何
欲効雜覇之主乎臣之所論勞逸寛猛之說如此陛下
勿徒謂各因其時而已也陛下自以為徳有所未至信
有所未孚此誠未至且未孚也陛下承大統以来求古
帝王之治而訓式之然師文王之憂勤而不師其任人
喜宣帝之總核而不察其雜覇則徳何以至信何以孚
[049-31b]
歟數年之間行之不為不力而闕政尚多虚文尚勝則
是陛下之已行者未得其道盍亦反其本而已矣此大
事也故臣反覆詳言之如此臣伏讀聖策曰敦朴以示
化而踰制者尚繁欽恤以祥刑而抵法者尚衆臣有以
見陛下欲美教化省刑罰之意甚切也臣聞民無有不
可化而患化之之道未至刑無有不可措而患措之之
心未切漢之文帝閔秦俗之奢麗無法也躬為儉約以
先之衣弋綈之衣惜露臺之費帝王舉動敦朴如此而
[049-32a]
當時之民猶且富人大賈而帝服倡優下賤而后飾者
往往有之文帝不以罪民也而愈自黜降期於必化卒
之革秦之俗為漢之俗者文帝敦朴之功也今陛下儉
約之徳雖逺方夷狄皆知之然而後宫妃嬪以華靡相
尚者有矣豈能皆衣不曵地如漢夫人乎執政侍臣以
聲色自奉者有矣豈能皆清儉自守如唐楊綰乎刑之
扵家然後可以化之扵國為之扵近然後可以効之扵
逺然則敦朴之化臣碩陛下力行之而已矣唐之太宗
[049-32b]
見隋亂之初定也用魏徴之言勉行仁義貞觀之末嵗
斷死罪二十九人㡬至刑措太宗勉強以行仁義猶足
以收刑措之功向使信封倫之説一切以鬼蜮待其民
法令宻于蝟毛誅罰甚于湯火則刑者相望犯者相繼
雖有百臯陶無益扵愚民之陷溺而抵死也今陛下欽
恤之詔雖曰屢下而誠心不加焉俗吏不知愛護赤子
而以斬罰煆煉為治用法酷急循文刻深賂賄公行而
無辜䝉戮至扵窮極根株網羅罣誤者尚多有之而陛
[049-33a]
下又躬行督責之政奬用武健之吏以此示之臣謂刑
人之衆無恠也然則欽恤之意臣碩陛下允蹈之而已
矣臣伏讀聖策曰嚴入仕之途而銓曹猶未清察長民
之官而循吏猶未著臣有以見陛下欲清冗官用循吏
之意甚至也臣聞古之立法者禁其一必開其一古之
責吏者責其實必畧其文唐陸贄勸徳宗愛惜名器雖
虚爵不以妄予可謂嚴矣至其論考課之法則曰覈才
取吏有三術焉一曰拔擢以旌其異能二曰黜罷以糾
[049-33b]
其失職三曰序進以謹其守常如此則髙課者驟升無
庸者亟退其餘績非出𩔖守不敗官則循以常資約以
定限贄扵法度之外所建如此則清吏道之源也今日
嚴銓試之法重任子之舉申實厯之禁革岳祠之倖行
之以漸議者自息然臣獨扵限員改秩之事必謂不可
此賢愚同滯之弊也當今行陸贄之三術然後功過白
而黜陟眀吏道之不清非所患矣故臣曰禁其一必開
其一者此也漢龔遂為渤海太守請扵帝曰勿拘臣以
[049-34a]
微文臣請得以便宜治故遂之政非俗吏之所能為今
也令顧守守顧監司上下相承虚文自營期扵免過盖
目之外有不見足之外有不履也簿書期會之間一不
報則大吏譴至尚何暇為古循吏之事乎陛下恵恤元
元精擇守令不可謂不加意也臣謂宜於召對之時察
其人忠實可用則許之以凡愛利之政得自為之如此
則循吏之効當不愧於兩漢矣故臣曰責其實必畧其
文者此也臣伏讀聖策嘆士風之未厚悼民俗之未淳
[049-34b]
臣獨至此而有激焉曰此陛下事也士風之所以未厚
者是陛下輕之故也民俗之所以未淳者是陛下忽之
故也夫以士風之未厚為陛下輕之者臣聞魯甘齊餌
而孔子行秦任恵文而四皓隠漢殺三良而二疎去何
則此三君者意不在士也然孔子行而魯弱四皓隠而
秦亡二疎去而漢亦衰矣盖士重則國重士輕則國輕
自古人君輕士則士散而之田畝遁而伏山林非其時
也深藏而不仕至扵浮薄輕偽之徒貪冒嗜利而無恥
[049-35a]
者然後陷爵禄而不知出觸刑辟而不知悔此士風之
所以䘮上之所以待士者益薄士之所以自待者益不
重而輕臣不意乃扵今而見此也近時士人知有爵禄
不知有禮義豈惟陛下賤之雖臣亦賤之也然陛下過
矣臣聞之陛下嘗謂取人不必由此至以科舉為可廢
學官為可罷臣不覺中夜嘆息自憤近世士風之不立
至令人主有厭薄吾徒之意則吾徒之罪也然駑馬之
不進而因欲廢車粃粟之不良而因欲廢食雖陛下亦
[049-35b]
知無是理矣胎卵之不殺則麟鳯来集魚鱉之各遂則
龜龍来游陛下勿謂書生為無用贅疣之物汲汲然求
所以長育成就洗濯磨淬之嚴學官之選重科舉之意
則士無賢不肖皆知感激奮迅求所以報上而真材實
能出矣夫以民俗之未淳為陛下忽之者臣聞湯武興
而民好善幽厲興而民好暴故太公好仁邠國歸市上
之所示下之所趨也書曰敝化奢麗萬世同流商民之
化如此而周之君臣必欲使之有士君子之行如周民
[049-36a]
焉然則風俗教化古帝王之先務也今也士大夫不知
有節義㢘恥小民不知有孝慈悌順見利則趨見便則
奪矣刺繡文不如倚市門伏農畝不如持兵杖習之乆
則居之也安風俗如此可不大哀而救之耶陛下朝夕
與大臣圖議者皆目前之事之為急所謂民俗者古之
君子扵此察焉以觀興亡以考得失而今也恬不加省
如今之俗蕩而不反則臣将見鄙暴勝而賊民興天下
一日有急不知所恃矣陛下宜先勵士大夫之節舉清
[049-36b]
逺之人黜貪鄙之士然後小民可得而濟矣臣伏讀聖
策至有所謂廣儲蓄而食未豐蠲租賦而人未裕臣以
為儲蓄雖廣而非誠廣租賦雖蠲而非誠蠲何也臣聞
古者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
蓄曰國非其國矣方是時公私共之周官大司徒之職
掌鄉里之委積以待凶荒掌縣鄙之委積以卹艱阨後
世王制既衰雜以權術故魏用平糴之法漢置常平之
倉社倉起扵隋義倉興扵唐其實皆一也所以制低昻
[049-37a]
而權斂散以利民也而今也雖有常平義倉之名而無
其實儲蓄之數虚挂簿書移用者十三侵盜者十五故
旱荒嵗饑則餓殍之民填委溝壑故臣謂儲蓄雖廣而
非誠廣此在陛下申戒有司専以恵民為急勿徒曰應
法而已則善矣古者取民有制故民力常寛漢之時盖
兵戈之餘故時有所賚予賜民田租半賜三老孝悌力
田帛人若干匹嵗時有餔鰥寡有養此猶有近古之風
也而當是時實恵及民民拜漢之徳不忘近者陛下加
[049-37b]
意黎元去逺方虚額之數放四道夏租之半陛下扵急
迫之時而行寬大之政此人主之用心也然而陛下雖
有蠲利之名而講利之臣未去雖有恵民之意而擾民
之吏猶在臣恐實利未必及民如漢文景之時也故臣
謂租賦雖蠲而非誠蠲此在陛下逐去聚斂之臣示天
下以愛民之意則常賦之外不至他斂民将有息肩之
所矣臣伏讀聖策曰有勸農之官而田不加闢任觀風
之使而民或告寃此又陛下重民本求民瘼之言也臣
[049-38a]
觀方今虚名之事非一而守令之勸農為甚曠職之吏
非一而監司之㢘察為最自古勸課農桑積以嵗月使
斯民菽粟如水火者三代而下未有若漢文帝之時也
當是時力田有官一嵗而詔數下誠意如此不為虚文
也今日守令以勸農為職而大抵皆困扵錢榖獄訟之
間田萊荒而吏不知㳺手末作之人多而官不禁方春
農時太守率吏民飲近郊應故事事已則退非真能下
問父老勸勉子弟察視原野憂勤水旱夙夜究心扵其
[049-38b]
間切扵其身也臣謂今宜嚴守令勸農之課視其殿最
而黜陟之亦在陛下加之意而已矣自古遣使郡國以
助耳目然適足以病民而無益者漢武帝末年是也當
是時繡衣直指之出以督捕盜賊為名恣為威暴郡邑
苦之今朝廷遣觀風之使其意將以求民疾苦而除去
之也吏有害扵民得以按奏而今之監司大抵率無數
人稱職私意勝則察舉有所不公寬猛失當則民情有
所不適今天下凡㡬道監司不過十數人此宜使宰相
[049-39a]
精擇其能不以輕授陛辭之日陛下又丁寧而訓勑之
陛下視天下如一身手足疾痛則腹心不期而自救如
此為治雖幽遐之民皆獲所欲如在輦轂之下矣臣伏
讀聖策曰側席幽人而賢才尚遺伏軾勇士而猛将猶
闕臣扵此竊有疑焉而不敢不為陛下陳之也臣觀自
三代之衰世之君子安其富貴而不復思天下有遺佚
不舉之民漢唐以来則皆徇其名而實未嘗行其道間
者陛下詔郡國舉山林之遺才時亦有應詔而出者陛
[049-39b]
下輙官之臣不知陛下舉其人將行其道耶抑不知陛
下姑采其虚譽而姑與之虛名而已耶臣之来聞之道
路謂陛下外優儒生而心實輕之如此則陛下之所謂
側席幽人者臣未敢以為誠然也孔子曰先進於禮樂
野人也今陛下春秋鼎盛方銳意求治之時羣臣之間
正乏所謂野人者以正言直道立乎其中不忌不疑是
非毁譽不能揺利害重輕不能奪如此則凡為陛下立
大事斷大議者必此人也今陛下左右講讀之臣率皆
[049-40a]
以阿世取媚者為之養成陛下至使陛下例以為儒生
之説好守古以非今好言人主之過以自是其學空虚
無用迂濶難從夫是以意常輕之此何幽人之可致乎
陛下必先信其道尊禮其人然後如臣所謂能為陛下
立大事斷大議者出焉非若世之所謂白首窮經槁死
無用之人而足也臣又觀今之將帥不若昔之將帥今
之士卒行伍不若昔之士卒行伍此陛下之所憂也然
而陛下伏軾臨觀之際將自察之臣竊以為未也本朝
[049-40b]
得狄青扵行伍之間豈獨取其武力而已哉陛下憤大
辱之未雪慨然有清中原之心而目中諸將不足為用
平時寇盜竊發且不能禦而況此大功歟陛下何不忍
之嵗月待其可為然後動而臣竊聞之陛下親擐甲胄
躬試毬馬雖有諫者毎拒而不納臣知陛下之意非溺
乎此也盖將以有為也然就使一旦有警陛下豈將親
統六師以督戰乎夫人主自將危道也陛下盍不念太
上皇帝險阻艱難之備嘗也哉臣恐介胄毬馬之事不
[049-41a]
足以示武扵敵人適足以貽笑於方外陛下無謂伏軾
既乆猛將未出而輕為此舉也陛下有知人之佐將為
陛下舉得其人未有不能為用者也若夫屯田積榖或
謂兵不如農擇帥安邊或謂文不如武此議者過也使
屯田積榖能如趙充國之於西邊諸葛孔眀之扵渭上
曹操之於許羊祜杜預之於荆襄兩淮之間則何有乎
兵不如農使擇帥安邊能如韓𤦺之扵河北范仲淹之
於陜西威徳並行夷虜震懼則何有乎文不如武臣之
[049-41b]
所慮者獨在屯田無一定之策而輕試迎合之言擇帥
非可用之人而徒取輕言之士如此恐誤陛下事也陛
下之所問十四條者臣悉已陳於前矣而終策之曰救
弊之術時措之宜子大夫之所講聞也其悉心以對毋
枉執事朕將親覽焉夫救弊之術時措之宜前所陳盖
具之矣而臣之拳拳思所以悉心而對者不過願陛下
操本而治清心而應勿急近功以害大事如斯而已矣
盖以陛下智出庶物有輕待人臣之心才兼衆人有獨
[049-42a]
馭天下之意先事而察未審而斷欲為之志囂然而不
寧扵是有求詳之過有役智之病有自用之失故勤勞
總核之効不見於十四事者之中況使陛下居晦以用
眀處静以制動分職而任之人擇人而付之職有功則
加賞有罪則加罰其道豈不甚約而易行也哉以陛下
英眀之主而七八年之間未有所立者是陛下即位之
初小人以邪學導誘陛下勸陛下攬威權以自用此其
所以為失也夫古之立威權者誠亦有說方時之弊或
[049-42b]
在於女后與政或在扵强臣専國或在於宦寺竊權或
在扵藩鎮方命使太阿之柄倒授堂陛之勢逆置盖名
分僭差國威?削之後扵是乎人君乃總權以立天下
之大分漢唐中興之君是也方時之病上下姑息風俗
茍且解縱繩墨人自為意狃恩而不知義稍疎其恩則
生怨縱欲而不知法稍節其欲則思叛盖紀綱陵壊風
采消委之餘於是乎人君乃立威以變易天下之耳目
我藝祖皇帝之創業是也然威權用於一時而徳澤垂
[049-43a]
於萬世盖古之帝王唯恐一失人心則雖有威權無所
用之今陛下獨懲近世委靡頽堕之弊思有以振作之
而小人遂勸陛下以獨斷自用此豈為治之祥也哉臣
願陛下擇忠朴正直之人而委任之察左右近習之姦
而逐去之虚心以接物和顔以聽諫布徳澤以結民心
優儒禮以長人才謹邊備勿輕用兵省國費勿多取財
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人疾莊士如此豈惟可以小
康乃大有為之基也臣之所謂夲者此也詩云迨天之
[049-43b]
未隂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户今牖户虚矣幸陛下留意
臣愚不識忌諱言渉狂惷惟陛下幸赦臣謹對
 
 
 
 
 
 厯代名臣奏議卷四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