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9 歷代名臣奏議-明-楊士奇 (master)


[15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歴代名臣奏議卷一百五十九
           明 楊士竒等 撰
  建官
商湯問伊尹曰三公九卿大夫列士其相去何如伊尹
對曰三公者知通於天道應變而不窮辯於萬物之情
通於天道者也其言足以調隂陽正四時節風雨如是
者舉以為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於道也九卿者不失
[159-1b]
四時通於溝渠脩堤防樹五榖通於地理者也能通不
能通能利不能利如此者舉以為九卿故九卿之事常
在於徳也大夫者出入與民同衆取去與民同利通於
人事行猶舉繩不傷於言言之於世不害於身通於關
梁實於府庫如是者舉以為大夫故大夫之事常在於
仁也列士者知義而不失其心事功而不獨專其賞忠
政彊諫而無有姦詐去私立公而言有法度如是者舉
以為列士故列士之事常在於義也故道德仁義定而
[159-2a]
天下正凡此四者明王臣而不臣湯曰何謂臣而不臣
伊尹對曰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諸父臣而不名諸兄臣
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謂
大順也
湯問伊尹曰古者所以立三公九卿大夫列士者何也
伊尹對曰三公者所以叅五事也九卿者所以叅三公
也大夫者所以叅九卿也列士者所以叅大夫也故叅
而有叅是謂事宗事宗不失外内若一
[159-2b]
漢成帝綏和二年丞相翟方進等奏言春秋之義用貴
治賤不以卑臨尊刺史位下大夫而臨二千石輕重不
相準臣請罷刺史更置州牧以應古制從之乃置州牧
秩二千石
哀帝建平二年丞相朱博又奏言部刺史秩卑賞厚勸
功樂進前罷刺史更置州牧秩真二千石九卿缺以高
第補其中材則茍自守而已恐功効陵夷姦軌不禁臣
請罷州牧置刺史如故從之
[159-3a]
東漢桓帝延熹中宦官方盛任人充塞司空周景與太
尉楊秉上言内外吏職多非其人舊典中臣子弟不得
居位請皆斥罷帝從之扵是條奏牧守以下五十餘人
或死或免天下肅然
靈帝中平五年太常劉焉見王室多故建議以為四方
兵宼由刺史威輕且用非人所致宜改置牧伯選清名
重臣以居其任會刺史郤儉賦斂煩擾謡言遠聞而耿
鄙張懿皆為盜所殺朝廷遂從焉議選尚書列卿為州
[159-3b]
牧各以本秩居任州任之重自此始
魏齊王嘉平中時校事放横黄門侍郎程曉上疏曰周
禮云設官分職以為民極春秋傳曰天有十日人有十
等愚不得臨賢賤不得臨貴於是並見聖哲樹之風聲
明試以功九載考績各修厥業思不出位故欒書欲拯
晉侯其子不聽死人横於街路丙吉不問上不責非職
之功下不務分外之賞吏無兼綂之勢民無二事之役
斯誠為國要道治亂所由也遠覽典志近觀秦漢雖官
[159-4a]
名改易職司不同至於崇上抑下顯明分例其致一也
初無校事之官干與庶政者也昔武皇帝大業草創衆
官未備而軍旅勤苦民心不安乃有小罪不可不察故
置校事取其一切耳然撿御有方不至縱恣也此霸世
之權宜非帝王之正典其後漸䝉見任復為疾病轉相
因仍莫正其本遂令上察宫廟下攝衆司官無局業職
無分限隨意任情惟心所適法造於筆端不依科詔獄
成於門下不顧覆訊其選官屬以謹慎為粗疏以&KR2237
[159-4b]
為賢能其治事以刻暴為公嚴以循理為怯弱外則託
天威以為聲勢内則聚群奸以為腹心大臣恥與分勢
含忍而不言小人畏其鋒芒欝結而無告至使尹模公
於目下肆其奸慝罪惡之著行路皆知纎惡之過積年
不聞既非周禮設官之意又非春秋十等之義也今外
有公卿将校總統諸署内有侍中尚書綜理萬機司𨽻
校尉督察京輦御史中丞董攝宫殿皆高選賢才以充
其職申眀科詔以督其違若此諸賢猶不足任校事小
[159-5a]
吏益不可信若此諸賢各思盡忠校事區區亦復無益
若更高選國士以為校事則是中丞司𨽻重增一官爾
若如舊選尹模之奸今復發矣進退推算無所用之昔
桑𢎞羊為漢求利卜式以為獨烹𢎞羊天乃可雨若使
政治得失必感天地臣恐水旱之災未必非校事之由
也曹恭公逺君子近小人國風託以為刺衞獻公舍大
臣與小臣謀定姜謂之有罪縱令校事有益於國以禮
義言之尚傷大臣之心況奸回暴露而復不罷是衮闕
[159-5b]
不補迷而不返也於是遂罷校事官
晉武帝時議省州郡縣半吏以赴農功光祿大夫荀勗
議以為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
昔蕭曹相漢載其清靜致畫一之歌此清心之本也漢
文垂拱幾致刑措此省事也光武并合吏員縣官國邑
裁置十一此省官也魏太和中遣王人四出減天下吏
員正始中亦并合郡縣此省吏也今必欲求之於本則
宜以省事為先凡居位者使務思蕭曹之心以翼佐大
[159-6a]
化篤義行崇敦睦使昧寵忘本者不得容而偽行自息
浮華者懼矣重敬讓尚止足令賤不妨貴少不陵長逺
不間親新不間舊小不加大滛不破義則上下相安遠
近相信矣位不可以進趣得譽不可以朋黨求則是非
不妄而明官人不惑於聽矣去竒技抑異説好變舊以
徼非常之利者必加其誅則官業有常人心不遷矣事
留則政稽政稽則功廢處位者而孜孜不怠奉職司者
而夙夜不懈則雖在挈瓶而守不假器矣使信若金石
[159-6b]
小失不害大政忍忿悁以容之簡文案略細苛令之所
施必使人易視聽願之如陽春畏之如雷震勿使㣲文
煩撓為百吏所黷二三之命為百姓所饜則吏竭其誠
下悦上命矣設官分職委事責成君子心競而不力爭
量能授任思不出位則官無異業政典不奸矣凡此皆
愚心謂省事之本也茍無此愆雖不省吏天下必謂之
省矣若欲省官私謂九寺可并於尚書蘭臺宜省付三
府然施行歴代世之所習是以乆抱愚懷而不敢言至
[159-7a]
於省事實以為善若直作大例皆減其半恐文武衆官
郡國職業及事之興廢不得皆同凡發號施令典而當
則安儻有駁者或致壅否凡職所臨履先精其得失使
忠信之官明察之長各裁其中先條上言之然後混齊
大體詳宜所省則令下必行不可揺動如其不爾恐適
惑人聽比前行所省皆須更輙復或激而滋繁亦不可
不重也
宋文帝元嘉末議省錄尚書揚州治中從事史沈懷文
[159-7b]
上議曰昔天官正紀六典序職載師掌均七府成務所
以翼平辰衡經賛邦極設總屬之原著夫官典和統之
要昭于國言夏因虞禮有深冢司之則周承殷法無損
掌邦之儀用乃調佐王均緝亮帝度而式憲之軌𢎞正
漢庭述章之範崇明魏室雖條錄之名立稱扵中代總
釐之實不愆扵自古比代相沿歴朝罔貳及乎爵以事
變級以時改皆興替之道無害國章八統元任靡或省
革按台輔之職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四曰政
[159-8a]
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鄭康成云冢宰之扵庶僚無所
不總也考于兹義備于典文詳古準今不宜虗廢不從
後魏宣武帝時黄門中正甄琛上表曰詩稱京邑翼翼
四方是則者京邑是四方之本安危所在不可不清是
以國家居代患多盜竊世祖太武皇帝親自發憤廣置
主司里宰皆以下代令長及五等散男有經畧者乃得
為之又多置吏士為其羽翼崇而重之始得禁止今遷
都以來天下轉廣四遠赴會事過代都五方雜沓難可
[159-8b]
備簡宼盜公行刼害不絶此由諸坊混雜釐比不精主
司闇弱不堪檢察故也凡使人攻堅木者必為之擇良
器今河南郡是陛下天山之堅木盤根錯節亂植其中
六部里尉即攻堅之利器非貞剛精鋭無以治之今擇
尹既非南金里尉鈆刀而割欲望清肅都邑不可得也
里正乃流外四品職輕任碎多是下才人懷茍且不能
督察故使盜得容姦百賦失理邊外小縣所領不過百
戸而令長皆以將軍居之京邑諸坊大者或千戸五百
[159-9a]
戸其中皆王公卿尹貴勢姻戚豪猾僕𨽻䕃養姦徒高
門邃宇不可干問又有州郡俠客䕃結貴遊附黨連羣
陰為市刼比之邉縣難易不同今難彼易此實為未愜
王者立法隨時從宜改絃易調明主所急先朝立品不
必即定施而觀之不便則改今閑官靜任猶聽長兼況
煩劇要務不得簡能下領請取武官中八品將軍已下
幹用貞濟者以本官俸恤領里尉之任各食其祿高者
領部尉中者領經途尉下者領里正不爾請少高里尉
[159-9b]
之品選下品中應遷之者進而為之則督責有所輦轂
可清也
隋文帝初即位時天下州郡過多河南行臺兵部尚書
楊尚希上表曰自秦并天下罷侯置守漢魏及晉邦邑
屢改竊見當今郡縣倍多於古或地無百里數縣並置
或戸不滿千二郡分領具寮以衆資費日多吏卒入倍
租調歲減清幹良才百分無一動雖數萬如何可覓所
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張之義瑟無膠柱之理
[159-10a]
今存要去閑併小為大國家則不虧粟帛選舉則易得
賢才敢陳管見伏聽裁處帝覽而嘉之
唐太宗貞觀七年時尚書省詔敕稽壅桉成復下彌年
不能決治書侍御史劉洎言尚書萬機本貞觀初未有
令僕職併務繁左丞戴胄右丞魏徵應事彈舉無所回
撓百司震肅不敢懈比者勲親在位品非其任功勢相
傾雖欲自彊先懼囂謗故郎中嘿奪惟事咨禀尚書依
違不得專裁筦轄玩弛綱紀不振今宜精選左右丞兩
[159-10b]
司郎中使皆得人非惟救曠滯之弊固當矯拂趨競也
上嘗謂房𤣥齡等曰致理之本惟在於審量才授職務
省官員故書稱任官惟賢才又云官不必備惟其人若
得其善者雖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縱多亦奚為古人亦
以官不得其人比扵畫地作餅不可食也詩曰謀夫孔
多是用不集又孔子曰官事不攝焉得儉且千羊之皮
不如一狐之腋此皆載在經典不能具道當須更併省
官貟各當所任則無為而理矣卿宜詳思此理量定庶
[159-11a]
官員位𤣥齡等由是所置文武摠六百四十員太宗從
之因謂𤣥齡曰自此儻有樂工雜𩔖假使術逾儕軰者
只可特賜錢帛以賞其能必不可超授官爵與夫朝臣
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遣諸衣冠以為恥累
時故事軍國重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
之五花判事中書侍郎中書令省審之給事中黄門侍
郡駁正之至是上謂王珪曰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
檢察正以人心所見互有不同茍論難往來務求至當
[159-11b]
捨己從人亦復何傷比來或䕶已短遂成怨隙或避私
怨知非不正順一人之顔情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國
之政煬帝之世是也當時羣臣如此必自謂有智禍不
及身及天下大亂家國兩亡其幸免者亦為時論所貶
終古不磨卿曹各當徇公忘私勿雷同也後又謂侍臣
曰中書門下機要之司詔敕有不便者皆應論執比來
惟睹順從不聞違異若但行文書則誰不可而何必擇
才也房𤣥齡等皆頓首謝
[159-12a]
肅宗時諸州悉帶團練使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
事楊綰奏刺史自有持節諸軍事以掌軍旅司馬古司
武所以副軍即今副使司兵叅軍今團練判官官號重
複可罷天下團練守捉使詔可又減諸道觀察判官貟
之半復言舊制刺史被代若别追皆降魚書乃得去開
元時置諸道採訪使得專停刺史威柄外移漸不可乆
其刺史不稱職若贓負本道使具條以聞不得擅追及
停而刺史亦不得輙去州詣使所如其故闕使司無署
[159-12b]
攝聽上佐代領帝善其謀扵是高選州上佐定上中下
州差置兵貟詔郎官御史分道巡覆
德宗建中初河朔兵拏戰民困賦無所出戸部侍郎判
度支杜佑以為救敝莫若省用省用則省官乃上議曰
漢光武建武中廢縣四百吏率十署一魏太和時分遣
使者省吏員正始時并郡縣晉太元省官七百隋開皇
廢郡五百一貞觀初省内官六百貟設官之本以治衆
庶故古者計人置吏不肯虚設自漢至唐因征戰艱難
[159-13a]
以省吏員誠救弊之切也昔咎繇作士今刑部尚書大
理卿則二咎繇也垂作共工今工部尚書将作監則二
垂也契作司徒今司徒戸部尚書則二契也伯夷為秩
宗今禮部尚書禮儀使則二伯夷也伯益為虞今虞部
郎中都水使者則二伯益也伯冏為太僕今太僕卿駕
部郎中尚輦奉御閑廄使則四伯冏也古天子有六軍
漢前後左右将軍四人今十二衞神䇿八軍凡将軍六
十貟舊名不廢新資日加且漢置别駕隨刺史巡察猶
[159-13b]
今觀察使之有副也參軍者參其府軍事猶今節度判
官也官名職務直遷易不同爾詎有是實哉誠宜斟酌
繁省欲致治者先正名神龍中官紀蕩然有司大集選
者既無闕員則置貟外官二千人自是以為常當開元
天寶中四方無虞編戸九百餘萬帑藏豐溢雖有浮費
不足為憂今黎苖凋瘵天下戸百三十萬陛下詔使者
按比纔得三百萬比天寳三分之一就中浮寄又五之
二出賦者已耗而食之者如舊安可不革議者以天下
[159-14a]
尚有跋扈不庭一省官吏被罷者皆往託焉此常情之
說𩔖非至論且才者薦用不才者何患其亡又況顧姻
戚家産哉建武時公孫述隗囂未滅太和正始太元時
吴蜀鼎立開皇時陳尚割據皆羅取俊乂猶不慮失人
以資敵今田悦軰繁刑暴賦惟軍是卹遇士人如奴固
無范睢業秦賈季彊狄之患若以習乆不可以遽改且
應權省别駕參軍司馬州縣額内官約戸置尉當罷者
有行義在所以聞不如狀舉者當坐不為人舉者任參
[159-14b]
常調亦何患哉如魏置柱國當時宿徳盛業者居之貴
寵第一周隋間授受已多國家以為勲級纔得地三十
頃耳又開府儀同三司光祿大夫亦官名以其太多回
作階級隨時立制遇弊則變何必因循憚改作邪議入
不省
德宗立鋭扵治建中三年詔中書門下兩省分置待詔
官三十以見官故官若同正試攝九品以上者視品給
俸至禀餼幹力什器館宇悉有差𣙜公錢收子贍用度
[159-15a]
史館修撰沈既濟諫曰今日之治患在官煩不患員少
患不問不患無人兩省官自常侍諫議補闕拾遺四十
員日止兩人侍對缺員二十一員未補若謂見官不足
與議則當更選其人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
事官外置官夫置錢取息有司之權制非經治法今置
員三十大扺月費不減百萬以息準本須二千萬得息
百萬配戸二百又當復除其家且得入流所損尤甚今
關輔大病皆言百司息錢毁室破産積於府縣未有以
[159-15b]
革臣計天下財賦耗斁大者惟二事一兵資二官俸自
他費十不當二者一所以黎人重困杼軸空虚何則四
方形勢兵未可去資費雖廣不獲已為之又益以閑官
冗食其弊奈何藉舊而置猶可若之何加焉事遂寢
時李泌請復所減州縣官上曰置吏以為人也今戸口
減扵承平之時而吏員更增可乎泌對曰今戸口雖減
而事多扵承平且十倍故吏不得不增且所減皆有職
事而冗官不減此所以為未當也至德以來置額外官
[159-16a]
敵正官三分之一若聽使計日得資然後停加兩選授
同正貟官如此則不惟不怨兼使之喜矣又請諸王未
出閤者不除府官上皆從之
憲宗元和六年檢校兵部尚書兼中書侍郎同中書門
下平章事李吉甫疾吏員廣繇漢至隋未有多扵今者
乃奏曰方今置吏不精流品厖雜存無事之官食至重
之稅故生人日困冗食日滋又國家自天寳以來宿兵
八十餘萬其去為商販度為佛老雜入科役者率十五
[159-16b]
以上天下常以勞苦之人三奉坐待衣食之人七而内
外官仰奉廩者無慮萬員有職局重出名異事雜者甚
衆故財日寡而受禄多官有限而調無數九流安得不
雜萬務安得不煩漢初置郡不過六十而文景幾三王
則郡少不必政紊郡多不必事治今列州三百縣千四
百以邑設州以鄉分縣費廣制輕非致化之本願詔有
司博議州縣有可併併之歲時入仕有可停停之則吏
寡易求官少易治國家之制官一品奉三千職田祿米
[159-17a]
大扺不過千石大厯時權臣月奉至九千緡者州刺史
無大小皆千緡宰相常衮始為裁限至李泌量閑劇稍
增之使相通濟然有名在職廢奉存額去閑劇之間厚
薄頓異亦請一切商定乃詔給事中殷平仲中書舍人
韋貫之兵部侍郎許孟容户部侍郎李絳參閲蠲減凡
省冗官八百員吏千四百員
敬宗寳厯五年上以太廟兩室破漏踰月不葺罰将作
度支宗正俸命中使帥工徒葺之補闕韋温諫曰國家
[159-17b]
置百官各有所司茍為墮曠宜擇能者代之今曠官者
止於罰俸而以其事委之内臣是以宗廟為陛下所私
而百官皆為虚設也上善其言即命有司葺之
武宗會昌中李徳裕請增諫議大夫等品秩状曰臣據
大唐六典隋氏門下省置諫議大夫七人從四品下今
正五品上自大厯二年升門下中書侍郎為正三品兩
省遂闕四品建官之制有所未備謹按左氏傳云衮職
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仲山甫則周之大臣漢
[159-18a]
書汲黯稱願出入禁闥補過拾遺後漢書張衡為侍中
嘗居帷幄從容諷諫拾遺左右此皆大臣之任故其秩
峻其任重則君敬其言而用其道況謇諤之地宜有老
成之人秩不優崇則難用耆徳其諫議大夫望依隋氏
舊制升為從四品分為左右以備兩省四品之闕向後
與丞郎出入迭用以重其選
徳裕又請復中書舍人故事狀曰伏見天寳以前中書
舍人六員除幾宻遷授之外其他政事皆得商量宰臣
[159-18b]
姚崇奏云事有是非理均與奪人心既異所見或殊抑
使雷同情有不盡臣既是官長望扵状後略言事理優
劣奏聽進止自艱難以來務從權便政頗去於臺閣事
多係於軍期決遣萬幾專在宰弼伏以陛下神武功成
昧旦思理精覈庶政在廣詢謀詩云不愆不忘率由舊
章前漢魏相好觀故事以為古今異制方今務在奉行
故事而已數條漢興以來國家便宜行事奏請施行臣
等商量今日以後除幾宻及諸鎮奏請戎事有司支遣
[159-19a]
錢榖等外其他臺閣常務關於㳂革州縣奏請系扵典
章及刑獄等並令中書舍人依故事商量臣等詳其可
否聞奏
後普出帝開運末御史中丞顔衎上言纔除御史者旋
授外藩賔佐復有以私故細事求假外拜州郡無參謁
之儀出入失風憲之體漸恐四方得以輕易百辟無所
準繩請自今藩鎮幕僚勿得任臺官雖親王宰相出鎮
亦不得奏充賔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餘不令出
[159-19b]
釐雜務
後周世宗時詔中外臣僚有所聞見並許上章論議翰
林學士竇儼上疏曰設官分職授政任功欲為政之有
倫在位官之無曠今朝廷多士省寺華資無事有員十
乃六七止於計月待奉計年待遷其中廉幹之人不無
愧恥之意如非歴試何展公才請改兩畿諸縣令及外
州府五千戸以上縣令為縣大夫升為從五品下畿大
夫見府尹如赤令之儀其諸州府縣大夫見本部長如
[159-20a]
賔從之禮郎中貟外郎起居補闕拾遺侍御史殿中侍
御史監察御史光祿少卿以下四品太常丞以下五品
等並得衣朱紫滿日準在朝一任約舊官遷二等自拾
遺監察除授回日即為起居侍御史中行貟外郎若前
官不是三署即罷後一年方得求仕如此則士大夫足
以陳力賢不肖無以駕肩各繫否臧眀行黜陟利民益
國斯實良規
宋太宗淳化四年同知給事中事柴成務等上奏曰臣
[159-20b]
等昨奉敕命差臣等同知給事中事制敕如不便依故
事封駮臣等尋檢會到門下省故事并合起請事件具
劄子進呈繳送付中書續准敕命自今後應除職官勲
爵不以廢置封贈並下畫敕其刑政損益并起請釐革
制置公事並不正宣宜令魏庠已下候到省詳依令敕
施行駮正追改者臣等考求舊典具有眀文封謂封還
詔書不即行下駮謂駮正臺議然後奏聞盖王者謹出
令重改作之制也今若詔書已行方勒追改稽諸故事
[159-21a]
頗異前聞而況設官居方是為著位職司其事必有正
言茍名實之相違慮典章之斯廢詔敕輕行之失請以
近事眀之中間竊覩敕下西路釐革青白塩法又覩差
使制置江湖諸茶塩皆聞妨害公私尋並停罷比行追
改已紊成規盖扵經度之初而闕討論之理臣等欲乞
起今後除職官勲爵不以廢置封贈祇下畫敕外其有
上章起請釐革制置公事並望且下中書議其可否候
議定令門下省審覆奏請付外施行公當者量與旌酬
[159-21b]
妄誕者眀加懲戒賞罰並舉浮競悛心如此則詔敕無
追改之名官曹有陳力之地稍符典故用叶彌綸
至道二年祠郡員外郎主判都省郎官事王炳上言曰
尚書省國家藏載籍典治教之府所以周知天下地理
廣袤風土所宜民俗利害之事當成周之世治定制禮
首建六官漢唐因之自唐末亂雜急於經營不遑治教
故金榖之政主扵三司曹名雖存而其實亡矣謹按吏
部四司天官之職掌文官選舉周知天下吏功過能否
[159-22a]
考定升降之𩔖戸部四司司徒之職掌邦五教周知天
下戸口之數禮部四司宗伯之職掌國五禮辨儀式制
度周知天下祠典祠祀之𩔖兵部四司司馬之職掌武
人選舉周知天下兵馬器械之數刑部四司司宼之職
掌國法令周知天下獄訟刑名徒𨽻之數工部四司司
空之職掌國百工周知天下封疆域圻山澤草木川瀆
津渡橋船陂池之數凡此二十四司所掌事務各封圖
書具載名數藏之本曹謂之載籍所以周知天下事由
[159-22b]
中制外如指諸掌今職司乆廢載籍散亡惟吏部四司
官曹小具祠部有諸州僧道文帳職方有諸州閏年圖
經刑部詳覆諸州已決大辟案牘及旬禁奏状此外多
無舊式欲望令諸州每年造户口税租實行簿帳寫以
長卷者别寫一本送尚書省藏扵户部以此推之其餘
天下官吏民口廢置祠廟甲兵徒𨽻百工疆畎封洫之
𩔖亦可以籍其名數送尚書省分配諸司俾之緘掌俟
期歲之後文籍大備然後可以振舉官守興崇治教望
[159-23a]
選大僚數人博通治體者參取古今禮典及諸令式與
三司所受金榖器械簿帳之𩔖仍詳定諸州供送二十
四司載籍之式如此則尚書省備藏天下事物名數之
籍如祕閣藏圖書太學藏經典三館藏史傳皆其職也
太宗覽奏嘉之詔尚書丞郎及五品已上集議吏部尚
書宋琪等上奏曰王者六官法天地四時之柄百官之
本典教所出望委崇文院檢討六曹所掌圖籍自何年
不繫都省詳其廢置之始究其損益之源以期恢復既
[159-23b]
而其議亦寢
太宗時下詔求讜言著作郎羅處約應詔上奏曰伏覩
今年春詔㫖責以諫官備員未嘗言事雖九寺三監之
官亦得盡其讜議陛下䖍恭勞神厲精求理力行王道
坐致太平聖先天而不違徳生民而未有所以散𤣥黄
之協氣為動植之休祥而猶不伐功成屢求獻替此真
唐堯虞舜之用心也臣累日以來趨朝之暇或扵卿士
之内預聞時政之言皆曰聖上以三司之中邦計所属
[159-24a]
簿書既廣網條實繁将求盡善之規冀協酌中之道竊
聞三省上言欲置十二員判官兼領其職貴各司其局
允執厥中臣以三司之制非古也盖唐朝中葉之後兵
宼相仍河朔不王軍旅未弭以賦調筦𣙜之所出故自
尚書省分三司以董之然國用所須朝廷急務故僚吏
之属倚注尤深或重其位以處之優其祿以寵之黽勉
從事者姑務其因循盡瘁事國者或主於睚眦因循則
無補扵國睚眦則不協扵時或淺近之人用指瑕於心
[159-24b]
計深識之士以多可為身謀蠧弊相沿為日已乆今若
如十二貟判官之説亦從權救弊之一端也然而聖朝
之政臻乎太平當求稽古之規以為垂世之法臣嘗讀
説命之書以為事不師古匪説攸聞又二典曰若稽古
帝堯若稽古帝舜皆謂順考古道而致治平以臣所見
莫若復尚書都省故事其尚書丞郎正郎員外郎主事
令史之属請依六典舊儀以今三司錢刀粟帛筦榷支
度之事均在二十四司如此則各有司存可以責其集
[159-25a]
事今則金部倉部安能知儲廪帑藏之盈虚司田司川
孰能知屯役河渠之遠近有名無實積乆生常況此却
復都省之事下臣猶能僉知其可況陛下聰眀睿哲乎
然議者以為不行已乆難扵改更若斷自宸心下於相
府都省之制故典存焉上令下從孰為不可葢人者可
與習常難與適變可與樂成難與慮始在周易有之天
地革而四時成此言能改命剏制及小人樂成則革面
以順上矣況三司之名興扵近代堆案盈几之籍何嘗
[159-25b]
能省覽之乎復就三司之中更分置僚属則愈失其本
原矣今三司勾院即尚書省比部尤為勾覆之司周知
内外經費陛下若欲復之則制度盡在迨及九寺三監
多為冗長之司雖有其官不舉其職伏望陛下當治平
之日建垂乆之規不煩更差使臣别置公署如此則名
正而言順言順而事成省其冗員則息其經費故書曰
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伏望法天地
簡易之化建洪範大中之道可以億萬斯年垂衣裳而
[159-26a]
端拱矣
時皇子益王元傑改封吴王行揚州潤州大都督府長
史領淮南鎮江兩軍節制張洎當草制因上疏議曰謹
按前史皇子封王以郡為國置傅相及内史中尉等佐
王為治自漢魏以降所封之王如不之國朝廷命卿大
夫臨郡即稱内史行郡事東晉永和泰元之際有琅邪
王會稽王臨川王故謝靈運王羲之等為會稽臨川内
史即其事也唐有天下以揚益路幽荆五郡為大都督
[159-26b]
署長史司馬為上佐即前代内史之𩔖也其大都督之
號非親王不受其揚益等郡或有親王遥領朝廷命大
臣臨郡者即皆長史副大使知節度事臣請質之前代
段文昌出鎮揚州云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兼揚
州大都督府長史李載義鎮幽州云盧&KR0670軍節度副大
使知節度事兼幽州大都督長史即其例也今益王以
揚潤二郡建社為吳國王居大都督之任又已正領節
度使豈宜却加長史之號乃是國王自為上佐矣若或
[159-27a]
朝廷且以長史拜受其加銜内又無副大使知節度使
之目儻或他日别命守将俾臨本郡即不知以何名目
而除授也臣草制之夕便欲上陳慮奏報往反有妨明
日宣降兹事有關國體況吴王未領恩命尚可改正乞
付中書門下商議施行
權御史中丞王化基獻澄清畧言時事有五其一復尚
書省曰國家立制動必法天尚書省上應𤣥象對臨紫
垣故六卿擬喉舌之官郎吏應星辰之位斯實乾文昭
[159-27b]
著故事具明方今省署名實未稱夫三司使額乃近代
權制判官推官勾院開拆磨勘憑由理欠孔目勾押前
後行皆州郡吏局之名請廢三司止於尚書省設六尚
書分掌其事廢判官推官設郎官分掌二十四司及左
右司公事使一人掌一司廢孔目勾押前後行為都事
主事令史廢勾院開拆磨勘憑由理欠等司歸比部及
左右司如此則事益精詳且盡去州郡吏局之名也六
卿如闕即選名品相近有才望者權之郎官如闕則於
[159-28a]
兩省三院選名幹有清望者依資除之其二十四司公
事若繁簡不同望下本省官属參酌其𩔖均而行之其
二慎公舉曰朝廷頻年下詔以𩔖求人但聞例得舉官
未見擇其舉主欲望自今先責朝官有聲望者各舉所
知其舉到官員則置籍并舉主名姓籍之所舉之官實
著廉能則特旌舉主若所舉貪冒敗事連坐舉主陛下
自登寳位十年于兹七經選掄得人多矣然下僚逺官
不無沈滯望令採訪司及州郡長吏察廉以聞籍以待
[159-28b]
用則下無遺材矣其三懲貪吏曰貪吏之於民其損甚
大屈法煩刑徇私肆虐使民之受害甚於木之受蠧若
乃用非其人而不繩以法雖夷齊顔閔不能自見蓋中
人之性如水之在噐方員不常顧用之者何如爾望令
諸路轉運使副兼採訪之名責以覺察州府軍監長吏
得失俟其澄清部内則待以不次之擢置於侍從之間
所貴周知物理能備顧問且足為外官之勸也其四省
冗官曰古人建官初不必備者惟得其人也國家封疆
[159-29a]
雖踰前世而分設庶官實倍常數意欲盡籠天下之利
而民物轉加凋弊二十年前江淮諸郡揚楚最居要衝
務穰事衆地廣民繁然止設知州一人署領官事其餘
通判判官推官及州官等悉皆分筦𣙜務倉庫當時事
無不集兼少獄訟其後十年臣任揚州時朝廷添置監
臨使臣等職實踰本州官數諸州冗員似此非一今以
朝官諸色使臣及縣令簿尉等高卑相折而計之一人
月費不啻十千以千人約之歲計用十餘萬千更倍約
[159-29b]
之萬又過倍使皆廉吏止縻公帑設或貪夫參錯其間
則取於民者又加倍焉望委各路轉運使副與知州同
議裁減若縣令簿尉等官自前多不備置可兼者兼之
如此則冗官汰矣其五擇逺官曰負罪之人多非良善
貪殘兇暴無所不至若授以遠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惡
不悛恃逺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訴甚非撫綏逺人之
意也若自今以往西川廣南長吏不任負罪之人則逺
人受賜矣書奏太宗嘉納之
[159-30a]
真宗咸平二年舉入閤故事孫何次當待制乃獻䟽曰
六卿分職邦家之大柄也有吏部辨考績而育人材有
兵部簡車徒而治戎備有戸部正版圖而阜貨財有刑
部謹紀律而誅暴強有禮部祀神示而選賢俊有工部
繕宫室而脩隄防六職舉而天下之事備矣故周之會
府漢之尚書立庶政之根本提百司之綱紀令僕率其
屬丞郎分其行二十四司粲焉星拱郎中員外判其曹
主事令史承其事四海九州之大若網在綱唐之盛時
[159-30b]
亦不聞别分利權剏使額而軍需取足及𤣥宗侈心既
萌召發既廣租調不充於是蕭景楊釗始以地官判度
支而宇文融為租調地税使始開利孔以構禍階至于
肅代則有司之職盡廢而言利之臣攘臂於其間矣於
是叛亂相仍經費不充迫於軍期切於國計用救當時
之急率以權宜裁之五代短促曾莫是思今國家三聖
相承五兵不試太平之業垂統立制在此時也所宜三
部使額還之六卿慎擇戸部尚書一人專掌塩鐵使事
[159-31a]
俾金部郎中員外郎判之又擇本行侍郎二人分掌度
支戸部使事各以本曹郎中員外郎分判之則三使洎
判官雖省猶不省也仍命左右司郎中員外總知帳目
分勾稽違職守有常規程既定則進無掊克之慮退有
詳練之名周官唐式可以復矣兹事非艱在陛下行之

咸平四年左司諫楊億奏曰臣位列朝行次當轉對輙
傾鄙見上瀆宸聰退省狂愚伏增恐慄臣竊以朝廷之
[159-31b]
所貴者惟班爵是先君人之所重者惟名器為急是以
籩豆之事各有司存樽俎之間不相踰越思不出位君
子稱其守官必也正名先王以之經國恭惟國家克遵
舊制並建群司公卿大夫表著咸設臺省監寺曹局畢
陳然而徒有其名不舉其職只如尚書㑹府上法文昌
治本是資政典攸出條目皆具可舉而行今之存者但
吏部銓擬秋曹詳覆自餘租庸筦𣙜由别使以總領尺
籍伍符非本司而校定職守雖在或事有所分網領雖
[159-32a]
存或政非自出丞轄之名空設而無違可糾端揆之任
雖重而無務可親周之六官於是廢矣且如寺監素有
於掌執臺閣咸著於規程昭然軌儀布在方䇿昔者漢
行故事宣帝以之中興魯為長府閔子譏其改作臣以
為國家慮命擬之未允故置審官之司憂議讞之或濫
故設審刑之署恐命令之或失故建封駮之局臣以為
在於紀網之不舉不在於琴瑟之更張若辯論官材歸
於相府即審官之司可廢矣詳評刑辟属於司寇即審
[159-32b]
刑之署可去矣出納詔命闗於給事中即封駮之局可
罷矣至於尚書二十四司各揚其職寺監臺閣悉復其
舊按六典之制度振百司之遺墜在我而已夫豈為難
如此則朝廷益尊堂陛益峻典故益舉品流益清端拱
而天下治者由兹道也臣又以唐虞之時建官惟百夏
商官倍秦漢益繁施及有唐典䇿咸在自三公之極貴
九品之至微著扵令文皆有貟數傳云官不必備惟其
人盖闕之斯可矣若乃貟外加置任非其才故竈下羊
[159-33a]
頭形於嘲誚斗量車載播厥風謡國體所先尤須慎重
臣竊覩班簿貟外郎及二百餘人郎中亦及百數自餘
太常國子博士殿中丞中舍洗馬俱不下數百人率預
常參皆著引籍不知職業之所守多由恩澤之序遷臣
竊以昔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以為上應列宿以至更直
建禮伏奏明光含香握蘭雍容侍從又嘗讀唐朝故事
益知省郎之貴三院御史歳滿願遷者多拗項以望省
署因而名橋或次補綸闈或便除給諫出刺大郡猶謂
[159-33b]
左遷今乃百十為群殆非為官擇人之㫖臣欲乞按唐
制應九品以上官並定貟數臣又念昔者秦之開郡置
守漢以天下為十三部命刺史以領之自後因郡為州
以太守為刺史降及唐氏亦嘗變更曾未數年又仍舊
貫今國家多命省署之職出為知州又設通判之官以
為副貳此權宜之制耳豈可為經乆之訓哉臣欲乞諸
州並置刺史以戸口多少制其俸祿分下中上緊望雄
之等級品秩之際率如舊章與常叅官比視階資出入
[159-34a]
更踐省去通判之目但置從事之員建亷察之府以綂
臨按輿地之圖而區處昔者興國初詔廢支郡出於一
時十國為連周法斯在一道置使唐制可尋至若號令
之行風教之出先及於府府以及州州以及縣縣以及
鄉里自上而下由近及逺譬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提
綱而衆目張振領而羣毛理由是言之支郡之不可廢
也明矣臣欲乞復置支郡𨽻於大府量地里而分割如
漕運之統臨名分有倫官業自舉臣又覩唐制内外官
[159-34b]
俸錢之外有禄米職田又給防閤庶僕親事帳内執衣
白直門夫各以官品差定其數嵗收其課以資於家本
司又有公廨田食本錢以給公用自唐末離亂國用不
充百官俸錢並減其半自餘别給一切權停今羣官於
半俸之中已是除陌又於半俸三分之内其二分以他
物給之鬻於市鄽十纔得其一二曾餬口之不及豈代
耕之足云昔西漢張敞蕭望之上言以為倉廩實而知
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今吏俸不足者常有憂父母妻
[159-35a]
子之心雖欲為亷其勢不能於是宣帝下詔云吏皆勤
事而俸祿薄欲其無侵漁百姓難矣遂加吏俸著於策
書臣竊見今之結髪登朝陳力就列其俸也不能致九
人之飽不及周之上農其祿也未嘗有百石之入不及
漢之小吏若乃左右僕射百僚之師長位莫崇焉月奉
所入不及軍中千夫之帥甚可駭也豈聖朝稽古之意
哉臣欲乞今後百官俸禄雜給並循舊制既豐其稍入
可責以㢘隅官且限以常員理當減於舊費冗食悉罷
[159-35b]
周行自清臣又念唐虞之制也凡預品官各設資考課
其最殿歸於有司或歴階以升或越次而補國朝多以
郊祀覃慶因而稍遷考功之黜陟不行士流之清濁無
辨陛下深鑒其弊姑務惟新昨有事於禋燔但徧加於
階爵雖矯前失未振舊規臣欲乞依舊内外官各立考
限復令考功修舉其職每嵗置使校考以表盡公資秩
改遷賞罰懲勸一遵典故以振滯淹臣又念昔者成周
之制也公侯子男皆列土以建國大夫卿士並受田而
[159-36a]
無征西漢已來用秦武功之爵唯列侯啓封或踰萬户
至闗内侯或有食邑不過數百家自是因循以至唐室
但食邑者率為虚設言實封者嵗入有差迨及聖朝並
無所給至於除拜之際猶名數未移空有食采之稱真
同畫餅之妄臣欲乞依元和中所定實封條貫支給削
去虚邑但行實食以寵勲臣臣又念國家每属嚴禋即
覃大慶叙封追贈罔限彛章乃至太醫之微司歴之賤
率荷蓼蕭之澤亦䟽石窌之封恩雖出於殊常事不循
[159-36b]
於經制臣又以勲散之設名品實繁律文以勲官為二
官已經刪定故事加散官至五品必以上聞今朝散銀
青猶關命服護軍柱國全是虚名臣欲乞自今後常叅
官勲散俱至五品者許封贈官階勲俱至三品者許立
㦸每遇慶澤令有司准式施行既禮秩之昭彰固名品
之分别臣又以五等之爵施之于今雖有啓封之稱曾
無胙土之實苴茅建社固不可以遽行翼子貽孫亦足
徵扵舊典臣欲乞内外官封至伯子男者許廕子至公
[159-37a]
侯者許廕孫别封國公者許嫡子嫡孫一人襲封並令
有司考求前制所冀國朝無虚授之寵臣下知延賞之
恩臣又以今之加功臣之稱始扵唐徳宗幸奉天扈蹕
将士並加奉天定難功臣之號因一時之賞典為萬世
之通規近代已有将相大臣有加至十餘字者尤非經
據不可遵行所宜削除以眀憲度昔者講求典禮晉國
以清考覈名實漢朝稱治當至化誕敷之際是舊章咸
秩之時跂見太平正在今日臣學術素淺文理未明輙
[159-37b]
述狂言以塞眀詔殞越于下啓處不遑干冒天聰臣無
任省循戰汗激切屏營之至
大中祥符四年龍圖閣待制知審官院張知白上奏曰
臣竊覽方册見唐虞之制立四岳十二牧百工允釐百
揆時叙又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漢史載宣帝為
名盛之主美其任人責成知王道之根本常曰與我共
治者其惟良二千石乎斯言也傳示不朽後之人孰不
稱頌哉國家受命上穹光啓鴻業順考古道增崇慶基
[159-38a]
陛下聽政之初愛民在念煥彼宸範垂為政經授之守
臣俾治黔首斯固踵唐虞之盛而稱首扵百王矣昔唐
李嶠常云安人之方須擇郡守竊見朝廷重内官輕外
任每除牧伯皆避命致訴比遣外任多是貶累之人風
俗不澄實由於此望扵臺閣妙選賢良分典大州共康
庶績臣請輟近侍率先庶僚鳳閣侍郎韋嗣立因而請
行遂令以本官出領州郡伏見江淛州郡方切擇人茍
有闕員俾之承乏臣雖不肖願繼前脩矧唐年非遥州
[159-38b]
郡故事仍在倘以為允乞舉而行
真宗時右正言夏竦進䇿曰臣聞古爵五等裂地受封
各命陪臣咸思俾乂秦滅六國分為郡縣百世因仍遂
廢古制天下之治歸州縣州縣之治歸庶官歴代以來
所難其選設吏部之曹張銓品之官鑒裁不同處置各
異自非毛玠之尚苦節陳群之建九品山濤之識量任
愷之忠直王泰之接待辛術之正眀高孝恭之藻鑒裴
行儉之博識欲其材器無遺與奪惟允雖悉誠竭力猶
[159-39a]
将不逮唐室之制入仕多門選調之間轉為繁總格式
既冗貨賄滋豐九流遂失澄清官序遽成陵替國家因
天成命司牧元元分命庶官共治天下銓衡劇地公朝
急務長定之格選集之期考課之規各有攸敘奈審覈
注擬出入多途請求之賂交午如雲令史之門衣冠若
市貪夫優㳺扵常調亷吏憤悱於選門能材且患扵循
資庸器自安扵乆次以至州僚縣佐頗有廢事曠官一
吏失循千民失所盖吏部不勤慎擇多士有曠精求負
[159-39b]
乗貽灾維鵜致誚紓民濟物諒在伊人誠當委注賢眀
專幹銓選並稽往制擇善而從但人數衰少則題品易
至賄賂不通則轉遷易當如其不逮抑之散地若有上
材擢之非次無使恩出私門權歸吏手則精麄可别勞
逸自分但衆官懷黽勉之心即萬國有治平之狀
竦又進䇿曰張官設吏求材審能官職攸敘百姓允治
古者旁求雋彦周制論辨材能六國談説授官嬴秦農
戰入仕漢則孝亷有道之舉方正秀茂之科上計之制
[159-40a]
任子之令魏晉而降取士多門制度云繁官途益雜唐
革隋命因損舊儀置勲品九等自諸録事及諸省令史
始焉謂之流外由是府胥獄掾垂帶拖紳器名忽矣陵
遲官府莫之綂一國家經始尚循唐制百司伎藝皆收
之選網守當之名勒留之號歸司出職頗繁有徒一命
親民多乖治狀濟其私弊抑有成規盖府寺之吏書算
之工因循乆次不曉藝文及預官常何知政要可令申
命司屬各限通經選集之期量加試難少識前言往行
[159-40b]
必知樂善嚮方不惟文徳慶誕由是蒼生受賜願觀狂
瞽以適時宜
竦又進䇿曰今之牧守當古諸侯權有生殺祀有社稷
其人存則王澤下流天時無害庶官各守其序四民不
遷其業其職廢則旱蝗肆孽瘡痏徧野政出扵吏胥獄
成扵賕賂故國之股肱莫先其任漢宣帝有言曰與我
共治者其惟良二千石乎國家之制貴尚州牧在顯忠
遂良扵斯惟盛而求賢審官或未純一頗有因縁乆次
[159-41a]
出分符竹結託貴要遂領藩條或得用於虐刑或成名
扵厨傳以是奉法各異為政差殊彊者失扵猛寛者失
於縱謹者失於凝滯敢者失於造次和者弊於黨狠者
弊扵戾或貪而有能亷而無材眀於法令拙於化育喜
扵慈恵踈扵防戒雖材不求備難以適中而任官惟賢
固宜慎選然則罪莫大扵貪暴愚莫甚扵闇懦去此而
往其失可追伏願陛下委注台司議新其制眀考課之
令重刺舉之權自非該通學術熟習政事者不得除授
[159-41b]
仍嵗詔尚書省上其殿最眀示賞罰若為治有状則即
郡進爵但有善化不渝何必三年而代無使人弊扵迎
送官弊扵數易惟陛下念之夫隆守文之業增太平之
基不在斯人誰塞其責
仁宗景祐四年蘇舜欽上䟽曰臣聞事不師古傅說所
譏必也正名仲尼之訓臣竊以國之寺監乃卿佐之局
南省諸曹皆尚書之任近朝多差京朝官或員外專判
於理不順且遠方一州一郡惟使相及僕射以上方得
[159-42a]
言判豈京朝小官得判省寺重地臣欲乞今後非有本
官者但稱權及勾當不令專判庶合前規
慶歴元年吏部尚書夏竦議職官䟽曰臣聞官必正名
職惟守器稽考古道職官惟稱自雲紀火師之立龍名
鳥氏之設則有司存各供王事堯命羲和分掌四嶽舜
陟帝位官名攸序司空以宅百揆司徒以遜五品士典
刑服虞掌上下秩宗以主三禮典樂以諧八音垂若予
工龍允朕命夏商官倍其名罕見五長分治方國六卿
[159-42b]
咸主軍事官告陳於左相百官聽於冢宰姬旦踐阼憲
章昭備太宰授之以治法地官責之以教象宗伯主禮
司馬布政秋官主典刑之任冬官以考工之職凡百有
司皆正服位春秋列國陪臣命秩亡秦尚首商君立爵
祖龍姱詫多設官名劉氏因縁遂成典故若漢官之制
定名於祿百石而上差等十六或中或比頗正序列魏
文盜漢乃設九品拓跋亂華爰分階從梁氏置戎號之
官隋室廣殿中之任其間南北離割羌人猾亂兵革洊
[159-43a]
仍禮樂無度官以漸替職亦旋失有唐啓祚創置相因
逮其末齡官號滋雜姑息将帥多加使領五代因循官
次相迕國家削除前弊稽考故實損益㳂革時謂適中
但百執承事理有可疑建官分職職與官殊量材受爵
爵與材異或𨽻官棘寺翻司太倉之粟繫職青宫乃主
關市之征或呼為博士不通章句之學號為著作㒺知
筆削之事或終年典禮未聞因損之議連嵗執法詎有
彈劾之䟽或眀於科律不登讞獄之司長於規刺難希
[159-43b]
諫諍之列或寺人命秩於方牧降附受寵於通籍位以
資升或過其材官以乆遷或非其事人皆謂官為請俸
之具位乃稱呼之號名實相違不可以訓語曰必也正
名禮曰各司其局傳曰惟噐與名不可以假人又曰一
日失職則死及之故宣尼嘉虞人之守官仲康罪羲和
之離次盖官不易方守不假器陳力就列臣無虚授沐
猴非戴冠之物方枘非圎鑿之偶函矢之業不同庖祝
之任有殊傳曰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又
[159-44a]
曰國家之敗由官邪也任官之道可不慎歟誠當稽堯
舜之事行三代之法正其官司辨其職掌使上下之位
無或僭差彼材彼技授之彼官此職此位付之此事位
不以資惟其人遷不以乆惟其材寺人可以厚禄而不
可以峻權降虜可以鉅賜而不可以華資若守帑藏倉
庾之物主監𣙜督責之局可别制官號畀之典守隆皇
宋之禮法敞守文之功業傳曰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周
官曰以儀辨等則人不越蓋任官惟賢不可不擇名以
[159-44b]
出信不可不正擇其賢則職舉職舉則政成正其名則
事順事順則禮備禮樂之制自官始惟陛下采念狂簡
寛貸萬死則天下幸甚
三年二月知制誥田況上䟽曰臣聞有唐兩省自諫議
大夫至拾遺補闕共二十人每宰相奏事諫官隨而入
有所闕失即時規正其實皆中書門下之属官也今諫
議大夫無復職業自司諫正言知諫院皆違補之任而
朝廷責其言如大夫之職矣而地勢不親位序不正在
[159-45a]
朝廷則與衆人同進退非所以表顯而異其分也今筦
庫冗散之吏尚赴内朝豈諫諍之臣不得日奉朝請臣
前任諫院每聞一事皆諸處采問比及論列或至後時
今若令諫官得奉内朝之事兼王素歐陽脩蔡襄皆以
他官知諫院居兩省之職而不得預其列於體未便欲
乞今後並令綴兩省班次所貴名體相稱副陛下選求
之意
知諌院歐陽脩論舉館閣職劄子曰臣伏見國家近降
[159-45b]
詔書條制館閣職事有以見陛下慎於名噐漸振紀綱
然而積弊之源其來已乆僥倖之路非止一端今於澄
革之初尚有未盡其甚者臣竊見近年外任發運轉運
使大藩知州等多以館職授之不擇人材不由文學但
依例以為恩典朝廷本意以其當要劇之任欲假此清
職以為重然而授者既多不免冒濫本欲取重人反輕
之加又比來館閣之中大半膏梁之子材臣幹吏羞與
比肩亦有得之以為恥者假之既不足為重得者又不
[159-46a]
足為榮授受之間徒成兩失臣欲乞今後任發運轉運
知州等更不依例帖職若其果有材能必欲重其職任
則當升拜美官優其秩祿况設官之法本貴量材隨其
噐能自可升擢豈必盡由儒館方以為榮
 一臣竊見近年風俗澆薄士子奔競者多至有偷竊
  他人文字干謁權貴以求薦舉如丘良孫者又有
  廣費資財多寫文冊所業又非絶出而惟務干求勢
  門日夜奔馳無一處不到如林槩者此二人並是
[159-46b]
  兩制臣寮奏乞召試内丘良孫近雖押出而林槩
  已有召試指揮舊來本無兩省以上舉館職明文
  尚猶如此奔競今若明許薦人則今後薦者無數
  矣臣欲於近降詔書内兩省舉館職一節添入遇
  館閣闕人即朝廷先擇舉主方得薦人仍乞别定
  館閣合存員數以革冗濫
 一臣竊見近降詔書不許權貴奏廕子弟入館閣此
  盖朝廷為見近年貴家子弟濫在館閣者多如吕
[159-47a]
  公綽錢延年之𩔖尤為荒濫所以立此新規革其
  甚弊臣謂今後膏粱子弟既不濫居清職則前已
  在館閣者雖未能沙汰尚須裁損欲乞應貴家子
  弟入館閣見在人中若無行業文詞為衆所知則
  不得以年深遷補龍圖昭文館并待制脩撰之𩔖
  所貴侍從清班不至冗濫
脩又乞置諸路按察使䟽曰臣自初忝諌官於第一次
上殿日曾建言方今凋殘公私困急全由官吏冗濫者
[159-47b]
多乞朝廷選差按察使糾舉年老病患贓汚不才四色
之人並行澄汰仍具呈按察之法條目甚詳如臣之議
本欲使使者四出而天下悚然知朝廷有賞善罰惡之
意然後按文責實其惡者黜其善者升中才之人盡使
警勵凡臣所言者乃所以救民急病澄革四十年蠧弊
之事若非遭逢聖主鋭意求治之時上下力行之不可
也柰何議者憚於作事惟樂因循秪命諸路轉運使兼
其職尋亦再具論奏其論格而不行按察空文遂至寝
[159-48a]
廢生民蠧病日益可哀伏見陛下聖徳日新憂心庶政
近發手詔督勵宰輔然天下之事積弊已多如治亂絲
未知頭緒欲事事更改則力未能周而煩擾難行欲漸
漸整緝則困弊已極而未能速効臣謂如欲因功少為
利博及民速於事切則莫若精選強幹朝臣十許人分
行天下盡籍官吏能否坐而升黜之如臣前所陳然後
可臣聞治天下者如農夫之治田不可一槩也蒿萊蕪
穢乆荒之地必先力行芟闢然後以時耘耨今特遣之
[159-48b]
使如乆荒而芟闢也轉運兼按察乃以時而耘耨者爾
寛猛疾徐各有所宜也漢之刺舉唐之黜陟使考課使
之𩔖每嵗遣出祖宗朝亦有考課院盖按察升黜古今
常法非是難行之異事也方今言事者多以髙論見棄
或以有害難行如臣所言只是選十餘人眀幹朝臣察
視官吏善惡灼然有迹易見者著之簿籍朝廷詳之黜
其甚者耳臣自謂於論不迂行之有利無害然尚慮議
者未以為然謹别條具冗官利害六事以眀利博効速
[159-49a]
而可行不疑伏望聖慈特賜裁擇如有可采乞早施行
一曰去冗官則民之科率十分減九臣伏見兵興以來
公私困弊者不惟賦斂繁重全由官吏為奸每嵗科率
一物則貪殘之吏先於百姓而刻剥老繆之人恣為群
下之誅求朝廷得其一分奸吏取其十倍民之重困其
害在斯今若去此四色冗官而代以循良之吏事隨便
宜絶去騷擾使民專供朝廷實數科率免却州縣分外
誅求故臣謂於民力十分減九也比於别圖減省細碎
[159-49b]
無益者其利博矣二曰不才之人為害深於贓吏國家
之法除贓吏困民先發者乃行之其它不才之人大者
壞州小者壊縣皆眀知而不問臣謂凡贓吏多是強黠
之人所取在於豪富或不及貧弱不才之人不能馭下
雖其一身不能乞取而恣其羣下共行誅剥更無貧富
皆被其殃為害至深縱而不問故臣尤欲盡取老病繆
懦者與贓吏一例黜之三曰内外一體若外官不澄則
朝廷無由致治今朝廷雖有號令善者降出外方若落
[159-50a]
此四色冗官之手則或施設乖方不知朝廷本意反為
民害或留滯廢失全不施行而又無糾舉多作空文若
外邉去却冗官盡得良吏則朝廷行下之令雖有乖錯
彼亦能回改或執奏更易終不至為大害是民之得失
不獨上賴朝廷全賴官吏善惡以此而言冗官豈可不
去四曰去冗官則吏員清簡差遣通流今天下官有定
員而入仕之人無定數既無退黜冒濫者多差遣不行
賢愚同滯每有一闕衆人競爭得者無廉恥之風不得
[159-50b]
者騰怨嗟之口濫官之弊近古無之今若擇四色冗官
去之則待闕之人可無怨滯五曰去冗官則中材之人
可使勸懼今天下官吏豈必盡是不才盖為朝廷本無
黜陟善惡不分若見國家責實求治人人旌别則中材
之人皆自勉強不敢因循雖有貪殘亦須斂手六曰去
冗官則不過朞月民受其賜方今朝廷雖有憂念恤民
之意然上下困乏必未有餘力廣恵及民若但去冗官
則民受速賜盖臣嘗見外處州縣每一繆官替去得一
[159-51a]
能者代之不過數日民已謌謡今若盡去冗官之吏而
以能吏代之不過朞月民必受賜此臣所謂及民速於
事切者也
脩又上䟽曰臣曾上言為天下官吏冗濫者多乞遣使
分行按察昨日竊覩降敕下諸路轉運使司令兼按察
使竊以轉運使自合按察本部官吏今若特置使名更
加約束則扵常行之制頗為得宜必欲救弊扵時則未
盡善且臣初乞差按察使者盖欲朝廷精選強眀之士
[159-51b]
竊聞朝議以所選非人故不遣使今所委轉運使豈盡
得人乎其間昏老病患者有之貪贓失職者有之此等
之人自當被劾豈可劾人其間縱有材能之吏又以斡
運財賦有米塩之繁供給軍須有星火之急既不暇徧
走州縣專心察視則稽遲鹵莽不能無之故臣謂轉運
使兼按察使不才者既不能舉職又不暇盡心徒見空
文恐無實効在扵事體不若專遣使人伏自兵興累年
天下困弊饑荒疲瘵既無力以振救調斂科率又無由
[159-52a]
減省徒有愛民之意絶無施恵之方若但能逐去冗官
不令貪暴選用良吏各使撫綏惟此一事及民㝡切茍
可為人之利何憚選使之勞況自今年累遣安撫豈扵
今日頓以為難今必恐三丞至郎中内難得其人即乞
且依前後安撫扵侍從臣僚臺官館職中選差十數人
少處路分兼察兩路其侍從臣僚仍各令自辟判官分
行採訪用臣前來請事件施行其轉運兼按察使若能
精選其人亦乞著為今後常行之制臣伏思從來臣僚
[159-52b]
非不言事朝廷非不施行患在但著空文不責實効故
改更雖數號令雖煩上下因循了無所益今必務日新
求治革弊救時則須在力行方能濟務臣所言者生民
之急務也天下之利也不但略言一二以塞言責而已
伏望留意詳擇
脩論大臣不可親小事䟽曰臣伏見兵興累年天下多
故樞宻之職事任非輕雖典兵戎體均宰輔至扵大小
機務其繁又倍於中書所以國家舊制都副承㫖皆用
[159-53a]
士人位比属僚事叅謀議祖宗之制尤慎擇材或取其
歴職詳練者以為副使自承平以來綱紀隳廢惟用人
使備員而已當四方無事之時兩府檢例行事上下尸
曠恬然不恠自兵戎既動中外事繁猶務因循致多敗
誤今承㫖不親職事惟署文書凡百行遣皆委諸房小
吏使副大臣不免親臨細事既不得精心思慮專意廟
謀至扵碎務繁多又不能躬自檢察遂使邉防急奏多
苦滯留軍國宻謀動成漏洩凡闗事體不便處多皆由
[159-53b]
樞臣難自躬親而承㫖不能舉職也臣今欲乞依祖宗
舊制承㫖特用士人如武臣中難得其人即請於文官
中精選材能換與合入官資責其舉職仍令樞宻使副
條列常行事目有可以分職責成者悉以委之使大臣
專意廟謀属吏分行職事時叅國論庶有裨補既復朝
廷之舊制又於事體而合宜伏望聖慈特賜裁擇
至和二年脩為翰林學士上奏曰臣竊以學士待制號
為侍從之臣所以承宴閒備顧問以論思獻納為職自
[159-54a]
祖宗以來尤精其擇茍非清德美行藹然衆譽高才博
學獨出一時則不得與其選用至艱員數至少官以難
得為貴人以得職為榮搢紳之望既隆則朝廷之體增
重其後用人頗易員數漸多往時學士待制至六七十
員近年以來稍謹除拜即今猶及四十餘員臣謂愛惜
名器不輕授人朝廷既已知之矣而為國家計者宜於
此時創立經制今惟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知制誥各有
定員其餘學士待制未有員數臣今欲乞檢詳前史及
[159-54b]
國朝故事自觀文殿大學士至待制並各立定員數遇
有員闕則精擇賢才以充其選茍無其人尚可虚位以
待如允臣所請乞賜詳議施行
脩兼判三司院時又上奏曰臣勘㑹本班見管使臣八
千一百一十二員自古濫官未有如此之多也臣遂将
簿籍根磨增添數目只自皇祐二年終至今實四年半
之内自借職以上増添二千八十五員於中近日增添
并多只自皇祐五年終至今年六月一年半之内增四
[159-55a]
百九員殿侍猶不在數盖由曲恩濫賞臨時無節以日
計月所積遂多率計一嵗常增四百五十員若不塞其
濫源則更三五年後不勝其弊矣扵今裁損已為太晚
若更增添則四海之廣不能容濫官天下物力不能給
俸禄矣臣今略舉入仕僥倖者二事乞先賜指揮釐革
其餘見在者既不可減損惟其入仕之源欲乞令當政
大臣早賜擘畫所貴不為将來之患所有臣擘畫二事
今具畫一如後
[159-55b]
 一自來諸皇親宅前勾當人除郡王宫殿侍年深有
  例送三班院差使外其餘宫院殿侍及客司書表
  宅案等别無恩例只自慶厯八年剏立年限上自
  郡王下至觀察使以下應緣皇親宅前殿侍客司
  書表宅案等並只勾當五年便送三班差使等第
  年限轉充借奉職此入仕之源最為僥倖者臣今
  欲乞應郡王已下宅前殿侍客司書表宅案勾當
  及五年者更不送三班只令在宅依舊勾當所有
[159-56a]
  合轉殿侍至借職年限並依慶厯八年宻院劄子
  指揮如此則皇親勾當人不妨恩澤只是免得諸
  宫院送納三班後續補人數兼諸宫院若得依舊
  勾當並是諳熟委使之人又三班減得人數甚為
  利便
 一百司人吏舊來出職皆有職名年限近年多候轉
  及職名及年限未滿多乞情願就近下恩澤或僥
  求因人奏帶及抽差勾當敘勞酬奬及合作選人
[159-56b]
  者情願就班行之𩔖今乞一切止絶
 右臣所起請只是因述濫官略陳此一事如允臣所
 請乞下三班院與勾當臣僚同共鋪陳條貫立定新
 制奏乞朝廷降下施行
 
 
 
 歴代名臣奏議卷一百五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