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9 歷代名臣奏議-明-楊士奇 (master)


[21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歴代名臣奏議卷二百十八
           明 楊士竒等 撰
  赦宥
東漢光武建武二十年大司馬廣平侯呉漢病篤車駕
親臨問所欲言漢對曰臣愚無所知識但願陛下慎無
赦而已
桓帝時河南尹李膺初與廷尉馮緄大司農劉祐等同
[218-1b]
心糾罸姦倖時膺等以罪輸作司𨽻校尉應奉上䟽理
膺等曰昔秦人觀寳于椘昭奚恤蒞以群賢梁惠王瑋
其照乘之珠齊威王荅以四臣夫忠賢武將國之心膂
竊見左校施刑徒前廷尉馮緄大司農劉祐河南尹李
膺等執法不撓誅舉邪臣肆之以法衆庶稱宜昔季孫
行甫親逆君命逐出莒僕於舜之功二十之一今膺等
投身彊禦畢力致罪陛下既不聽察而猥受譛訴遂令
忠臣同愆元惡自春迄冬不䝉降恕遐邇觀聽為之歎
[218-2a]
息夫立政之要記功忘失是以武帝捨安國於徒中宣
帝徴張敞於亡命緄前討蠻荆均吉甫之功祐數臨督
司有不吐茹之節膺著威幽并遺愛度遼今三垂蠢動
王旅未振易稱雷雨作觧君子以赦過宥罪乞原膺等
以備不虞書奏乃悉免其刑
東晋元帝永昌元年皇孫生郭璞上䟽曰有道之君未
嘗不以危自持亂世之主未嘗不以安自居故存而不
忘亡者三代之所以興也亡而自以為存者三季之所
[218-2b]
以廢也是以古之令主開納忠讜以弼其違標顯切直
用攻其失至乃聞一善則拜見規誡則懼何者盖不私
其身處天下以至公也臣竊惟陛下符運至著勲業至
大而中興之祚不隆聖敬之風未躋者殆由法令太明
刑教太峻故水至清則無魚政至察則衆乖此自然之
勢也臣去春啟事以囹圄充斥隂陽不和推之卦理宜
因郊祀作赦以蕩滌瑕穢不然將來必有愆陽苦雨之
災崩震薄蝕之變狂狡蠢戾之妖其後月餘日果薄鬬
[218-3a]
去秋以來諸郡並有暴雨水皆洪潦嵗用無年適聞呉
興復欲有搆妄者咎徴漸成臣甚惡之頃者以來役賦
轉重獄犴日結百姓困擾甘亂者多小人愚嶮共相扇
動雖勢無所至然不可不虞按洪範傳君道虧則日蝕
人憤怨則水涌溢隂氣積則下伐上此微理潜應已著
實於事者也假令臣遂不幸謬中必貽陛下側席之憂
今皇孫載育天固靈基黔首顒顒實望惠潤又嵗渉午
位金家所忌宜於此時崇恩布澤則火氣潜消災譴不
[218-3b]
生矣陛下上承天意下順物情可因皇孫之慶大赦天
下然後明罰勅法以肅理官克厭天心慰塞人事兆庶
幸甚禎祥必臻矣臣今所陳蹔而省之㦯未允聖㫖久
而尋之終亮臣誠若所啓上合願陛下勿以臣身廢臣
之言臣言無隠而陛下納之適所以顯君明臣直之義
耳䟽奏帝納焉
後魏明元帝時以郡國豪右大為民蠧乃優詔徴之民
多戀本所在聚結盜賊並起守宰不能禁帝乃引白馬
[218-4a]
侯崔𤣥伯及元城侯元屈等問曰前以兇俠亂民故徴
之京師而守宰失於綏撫令有逃竄今犯者已多不可
悉誅朕欲大赦以紓之卿等以為何如屈對曰民逃不
罪而反赦之似若有求於下不如先誅首惡赦其黨𩔖
𤣥伯曰王者治天下以安民為本何能顧小曲直也譬
琴瑟不調必改而更張法度不平亦須蕩而更制夫赦
雖非正道而可以權行自秦漢以來莫不相踵屈言先
誅後赦會於不能兩去孰與一行便定若其赦而不改
[218-4b]
者誅之不晚帝従之
後周宣帝在位徳政不脩數行赦宥京兆丞樂運上䟽
曰臣謹按周官曰國君過市則刑人赦此謂市者交利
之所君子無故不逰觀焉若逰觀則施惠以恱之也尚
書曰眚災肆赦此謂過誤為害罪雖大當緩赦之吕刑
云五刑之疑有赦此謂赦疑従罰罰疑從免論語曰赦
小過舉賢才謹尋經典未有罪無輕重溥天大赦之文
逮兹末葉不師古始無益於治未可則之故管仲曰有
[218-5a]
赦者奔馬之委轡不赦者癰疽之礪石又曰惠者民之
仇讐法者民之父母呉漢遺言猶云唯願無赦王符著
論亦云赦者非明世之所宜豈可數施非常之惠以肆
姦宄之惡乎
唐髙祖時東都平大赦天下又欲責賊支黨悉流徙惡
地治書侍御史孫伏伽諫曰臣聞王者無戲言書稱爾
無不信朕不食言言之不可不慎也陛下制詔曰常赦
不免皆原之此非直赦有罪是亦與天下更新辭也世
[218-5b]
充建徳所部赦後乃欲流徙書曰殱厥渠魁脅從罔治
渠魁尚免脅従何辜且蹠狗吠堯吠非其主今與陛下
結髪雅故往為賊臣彼豈忘陛下哉壅隔故也至䟽者
安得而罪之由古以來何始無君然止稱堯舜者何也
直由善名難得也昔天下未平容應機制變今四方已
定設法須與人共之法者陛下自作須自守之使天下
百姓信而畏也自為無信欲人之信若為得哉賞罰之
行無貴賤親踈惟義所在臣愚以為賊黨於赦當免者
[218-6a]
雖甚無狀宜一切加原則天下幸甚
太宗貞觀中鹽澤道行軍總管岷州都督髙甑生坐違
李靖節度減死徙邉時有上言者曰甑生舊秦府功臣
請寛其過太宗曰甑生違李靖節度又誣告靖謀逆雖
是藩邸舊勞誠不可忘然治國守法事須畫一今若赦
之使開僥倖之路且國家建義太原元從及征戰有功
者甚衆若甑生獲免誰不覬覦有功之人皆須犯法我
所以必不赦者正為此也又謂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
[218-6b]
智人者少智者不肯為惡愚人好犯憲章凡赦宥之恩
惟及不軌之軰古語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嵗再
赦善人喑啞凡養稂莠者傷禾稼惠奸宄者賊良人昔
文王作罰刑兹無赦又蜀先主嘗謂諸葛亮曰吾周旋
陳元方鄭康成之間每見啟告理亂之道備矣曽不語
赦故諸葛亮理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數
赦卒至傾敗夫小仁者大仁之賊故我有天下以來絶
不放赦今四海安寜禮義興行非常之恩彌不可數將
[218-7a]
恐愚人常冀僥倖惟欲犯法不能改過
長孫皇后遇疾漸危篤皇太子啟后曰醫藥備盡今尊
體不瘳請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䝉福祐后曰死生
有命非人力所加若脩福可延吾素非為惡若行善無
効何福可求赦者國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異方之
教耳常恐為理體之弊豈以吾一婦人而亂天下法不
能依汝言也
武后時突厥入趙定殺掠甚衆民多脅従於賊賊已去
[218-7b]
懼誅逃匿時狄仁傑為河北安撫大使乃上䟽曰議者
以為虜入寇始明人之逆順㦯迫脅㦯願從㦯受偽官
㦯為招慰誠以山東之人重氣一往死不為悔比縁軍
興調發煩重傷破家産剔屋賣田人不為售又官吏侵
漁州縣科役督趣鞭笞情危事迫不循禮義投跡異域
以圖賖死此君子所愧而小人之常民猶水也壅則為
淵䟽則為川通塞隨流豈有常性昔董卓之亂神器播
越卓已誅禽部曲無赦故事窮變生流毒京室此由恩
[218-8a]
不溥洽失在機先今負罪之伍潛竄山澤赦之則出不
赦則狂山東群盜縁兹聚結故臣以為邉鄙暫警不足
憂中土不寜可為慮也夫持大國者不可以小治事廣
者不可以細分人主所務弗檢常法願曲赦河北一不
問罪詔可
中宗時張易之誅議窮治黨與監察御史張廷珪建言
曰自古革命務歸人心則以刑勝治今唐歴不移天地
復主宜以仁化蕩宥且易之盛時趨附奔走半天下盡
[218-8b]
誅則已暴罰一二則法不平宜一切洗貸中宗納之
徳宗時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陸䞇論左降官
准赦量移事狀曰右竄謫之徒皆在遐僻㦯迫於衰暮
顧景思還㦯困於瘴癘翹心望徙既闗霈澤許以量移
企躍之情逺想可見若准所司舊例須俟州府録申盤
勘檢尋動踰年嵗上稽恤宥之㫖下虧慶賴之心臣等
商量恐須釐革望令所司據承貞元六年恩赦檢勘已
量移未量移官及貞元六年恩後左降官等除遷改亡
[218-9a]
殁之外具名銜及貶責事由年月速報中書門下不須
更待州府申請臣等據所司報到則便進擬不出嵗内
冀悉霑恩未審可否謹録奏聞伏聽進止
贄又上奏曰伏以國之令典先徳後刑所後者法當舒
遲故決罪不得馳驛行下所先者體宜疾速故赦書日
以五百里為程誠以聖王之心務𢎞慶惠必廻翔於行
罰而企躍於舒恩不加罰於典法之外不虧恩於徳令
之内則受責者莫得興怨荷貸者咸思自新所謂威之
[218-9b]
斯懲宥之斯感懲以致理感以致和致理則尊致和則
愛為人父母必在兼行陛下徳配上𤣥澤流下土頃因
郊祀普降鴻恩凡是貶責之人並許量移近處臣等任
叨輔翼職在宣行尋具奏聞請便進擬聖心精一務欲
均齊令待所司檢尋一時𩔖例處分其左降官内㦯罪
非可棄才有足甄亦許别狀啇量不拘常例奨用臣等
據所司檢勘左降官及流人送名到者都比擬量移及
别追用分為三狀前月十二日封進其流人量移狀已
[218-10a]
䝉印出行下訖餘兩狀至今未奉進止竊以赦書宣布
僅欲半年若更淹遲恐乖事體又諸州刺史及臺省官
等繼有事故頗多缺貟睿㫖精於選求至今常不充備
以眚掩徳見非古人錄用棄瑕允歸聖造願廣含𢎞之
美庶増誘㧞之途謹奉狀陳聞伏聽進止
贄又上奏曰右希顔奉宣進止舊例左降官每准恩赦
量移不過三百五百里今度進擬稍似超越又多是近
兵馬處及當路州縣事非穏便宜更商量伏以罰宜從
[218-10b]
輕赦宜從重所以昭仁恕之道廣徳澤之恩也夫位尊
者其惠不可以不重言大者其實不可以不豐位尊而
恵輕則體非宜言大而實寡則人失望陛下躬行盛禮
渙發徳音念謫居之荒遐哀負累之沈棄俾移近處將
合新恩赦令初行室家相慶恵亦至矣言亦大矣竊料
竄逐窮僻喜聞霈澤降臨固必破産以飾行装計日而
俟休命荏苒淹卹復經半年儻又所移之官還與舊任
鄰近竊恐乖陛下垂愍之意虧制書行慶之恩口恵重
[218-11a]
而事實輕非所以揚鴻休而布大信也謹按承前格令
左降官非元勅令長任者每至考滿即申所司量其舊
資便與改叙縦㦯未有遷轉亦即任其歸還逮于開元
末李林甫固權專恣凡所斥黜𩔖多非辜慮其却廻㦯
復冤訴遂奏左降官考滿未别改轉者且給俸料不須
即停外示優矜實欲羈係從此已後遂為恒規一經貶
官便同長任廻望舊里永無還期縦遇非常之恩許令
移逺就近雖名改轉不越幽遐㦯自西徂東㦯從大適
[218-11b]
小時俗之語謂之横移馴致忌尅之風積成天寳之亂
展轉流弊以至于今天下咸病此法深苛而不能改従
舊典者良以猜嫌之慮易惑上心將謂負譴之人悉包
樂禍之意已經黜責遂欲隄防故髙論則痛嫉林甫之
隂邪而宻網則習行林甫之弊法憸邪為蠧乃至於斯
然則左降永絶於歸還量移不離於僻逺盖是奸臣詭
計殊非國典舊章且貶黜之中情狀各異犯有輕重責
有淺深固非盡是回邪皆須備慮王者之道待人以誠
[218-12a]
有責怒而無猜嫌有懲沮而無怨忌斥逺以儆其不恪
甄恕以勉其自新不儆則浸及威刑不勉則復加黜削
雖屢進退俱非愛憎行法乃暫使左遷念材而漸加進
叙人知復用誰不増脩何憂乎亂常何患乎蓄憾如㦯
以其貶黜便謂姦兇恒處閑防之中長従擯棄之例則
是悔過者無由自補藴才者終不見伸凡人之情窮則
思變含悽貪亂㦯起於兹雖則何患能為亦足感傷和
氣謂非帝王開懷含垢之大體聖哲誘人遷善之良圖
[218-12b]
也臣等昨進擬商度非不精詳既審事宜亦尋舊例參
求折衷兼務齊平大約所擬之官各移近地一道郡邑
稍優於舊任官資序進於本銜並無降差亦不超越其
有累經移改已至闗畿則但以大州増其常秩所冀人
皆受賜施不失平上副鴻恩下塞延望纔將得所殊匪
為優今若裁限所移不過三五百里則有改職而疆域
不離於本道遷居而風土反惡於舊州徒有徙家之勞
是増移配之擾又當今郡府多有軍兵所在封疆少無
[218-13a]
館驛應合量移之例約有二百許人道路須計其逺迩
之差州縣則校其髙下之等若必選非當路復不近兵
則恐𩔖例失倫署置偏併示人疑慮體人非𢎞幸希聖
聦更賜裁審其擬官狀並未敢改革
贄又論赦書事狀曰右隠朝奉宣聖㫖并以中書所撰
赦文示臣令臣審看可否如有須改張處及事宜不盡
條録奏来者臣謹如詔㫖詳省再三猶懼所見不周兼
與諸學士等參考得失僉以為綱條粗舉文理亦通事
[218-13b]
多循常辭不失舊用於平昔頗亦可行施之當今則恐
未稱何則履非常之危者不可以常道安觧非常之紛
者不可以常語諭自陛下嗣承大寳志一中區窮用甲
兵竭取財賦甿庶未達於暫勞之㫖而怨咨已深昊穹
不假以悔禍之期而患難繼起復以刑謫太峻禁防傷
嚴上下不親情志多壅乃至變生都輦盜據宫闈九廟
鞠陷於匪人六師出次於郊邑奔逼憂厄言之痛心自
古禍亂所鍾罕有若此之暴今重圍雖觧逋寇尚存裂
[218-14a]
土假王者四兇滔天僭帝者二豎又有顧瞻懐貳叛換
黨姦其流實繁不可悉數皇輿未復國柄未歸勞者未
獲休功者未及賞困窮者未暇恤滯抑者未克申將欲
紓多難而收羣心唯在赦令誠言而已安危所属其可
忽諸動人以言所感已淺言又不切人誰肯懐昔成湯
遇災禱于桑野躬自髠剔以為犧牲古人所謂割髪宜
及膚翦爪宜侵體良以誠不至者物不感損不極者益
不臻今兹徳音亦𩔖於是悔過之意不得不深引咎之
[218-14b]
辭不得不盡招延不可以不廣潤澤不可以不𢎞宣暢
鬰堙不可不洞開襟抱洗刷疵垢不可不盪去瘢㾗使
天下聞之廓然一變若被重昏而覩朗曜人人得其所
欲則何有不從者乎應須改革事條謹具别状同進除
此之外尚有所虞竊以知過非難改過為難言善非難
行善為難假使赦文至精止於知過言善猶願聖慮更
思所難易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夫感者誠發於
心而形於事人或未喻故宣之以言言必顧心心必副
[218-15a]
事三者符合不相越踰本於至誠乃可求感事㦯未致
則如勿言一虧其誠終莫之信伏惟陛下先斷厥志乃
施於辭度其可行而宣之其不可者措之無茍於言以
重其悔言克誠而人心必感人心既感而天下必平事
何可不詳言何可不務罄輸愚懇伏聽聖裁
贄又請宥趙貴先罪狀曰右欽溆奉宣聖㫖前者共卿
商量趙貴先欲恕其罪朕朝來更問諸將皆云貴先順
從朱泚則是逆人合依常刑不可寛捨衆人意既如此
[218-15b]
應難釋放卿宜知悉者臣愚以為貴先從逆之罪法當
不容貴先陷身之由情則可恕陛下所議矜宥原其情
也諸將所請誅戮據於法也據法而除君之惡者人臣
之常志原情而安衆之危者人主之大權臣主之道既
殊通執之方亦異言各有當體各有宜事㦯相駮而無
傷此之謂也往以襄城告急詔命隴右發兵齊映率衆
東行貴先即其部將于時軍至昭應適遇駕幸奉天齊
映馳歸鳯翔貴先獨王營幕進無揔帥退閡亂兵遂為
[218-16a]
賊泚所招紿以同迎鑾駕泚既反狀未露貴先安得勿
從已受邀留遂遭刼制身縻偽職兵𨽻兇徒雖居賊中
亦不見任首末事跡簡在天心臣亦親承徳音非獨聞
於傳說其於情狀頗有足矜所可受責之辜唯在不能
守節而死耳貴先儻能守節即是忠烈之徒固獲褒旌
豈資寛捨況所議讞盖縁獄疑罪疑惟輕實編令典脅
從罔理亦載聖謨況復懐光未殱希烈猶熾遭罹誘陷
其𩔖寔繁今京邑初平皇猷更始乃是汚俗觀化之日
[218-16b]
聖王布徳之時所用刑章尤宜審慎一輕一重理亂攸
生宥之以恩則自新者咸思歸命斷之以法則懐懼者
姑務偷生衆心既偷賊勢思固不忍一朝之忿而貽累
嵗之憂茍循匹夫之談以興億衆之役為計若此夫何
利之有焉曩者安史創亂染汚士吏肅宗興復累降赦
書罪止渠魁餘所不問河朔遺孽既聞徳澤之𢎞被且
幸脅汚之見原人人皆自怨尤各悔歸國之晚及乎三
司按罪繼用嚴科未降之流復喜得計慶緒將消而再
[218-17a]
結思明已附而重攜浸長厲階至今為梗豈不以任法
吏而虧權道小不忍而亂大謀者乎昔漢髙帝既定四
方見諸將往往偶語謀反乃問張良曰為之奈何良曰
陛下所最恨者為誰帝曰雍齒與我有舊而數窘我良
曰今急封雍齒則人人自堅矣帝用良計諸將果安皆
云雍齒且侯吾属何患盖以圖霸王者不牽於常制安
反側者罔念於宿瑕今陛下有漢髙之英貴先無雍齒
之釁加戮不足威暴逆矜全可以定危疑明恕而行盛
[218-17b]
徳斯在何所為慮尚勞依違㣲臣區區上言盖為將來
張本凡非首惡皆願從寛庶使負累之徒莫不聞風而
化消姦兇誘惑之計開叛亂降附之門此其大機不可
失也陛下前意固為善矣伏惟不為浮議所移
憲宗元和三年帝御丹鳳樓大赦天下知樞宻中使劉
光竒黨庇同𩔖奏准舊例散差中使走馬往諸道送赦
書所貴疾速意欲疵瑕其𩔖使至諸道受納財賂俟其
至也自獲其半翰林學士裴垍李絳等奏曰陛下自臨
[218-18a]
御海内事推至當易去煩苛今復以赦書散差勅使專
送是求方鎮貨財盖非陛下意㫖請付度支塩鐵急遞
發遣既得疾速簡便又無求取勞擾上依絳等所奏光
竒又奏曰舊例如此難便改易上曰舊例若是即須恭
守若不是即須改移豈可循舊弊耶宜依裴垍李絳所

文宗時邕管經畧使董昌齡誣殺參軍衡方厚貶溆州
司户俄徙峡州刺史右拾遺魏謩諫曰王者赦有罪唯
[218-18b]
故無赦比昌齡專殺不辜事跡暴章家人銜冤萬里投
訴獄窮罪得特被矜貸中外以為屈法今又授刺史復
使治人紊憲章乖至治不見其可有詔改洪州别駕後
晉髙祖即位屢赦天下左散騎常侍張允為駮赦論以
獻曰管子曰凡赦者小利而大害乆而不勝其禍無赦
者小害而大利乆而不勝其福漢之呉漢疾篤帝問漢
所欲言漢曰惟願陛下無赦爾盖行赦不以為恩不行
赦不以為無恩罰有罪故也自古皆以水旱則降徳音
[218-19a]
而宥過開狴牢而出囚冀感天心以救其灾者非也假
有二人之訟者一有罪而一無罪若有罪者見捨則無
罪者銜寃此乃致灾之道非救灾之術也至使小人遇
天灾則皆喜而相勸以為惡曰國將赦矣必赦我以救
灾如此則是赦民為惡也夫天之為道福善而禍滛若
捨惡人而變灾為福則是天又喜人為惡也凡天之降
灾所以警戒人主節嗜慾務勤儉恤鰥寡正刑罰而已
上覽之大恱
[218-19b]
宋太宗時祖吉守郡為姦利事覺下獄案劾爰書未具
郊禮將近太宗疾其貪墨遣中使諭㫖執政曰郊赦可
特勿貸祖吉趙普奏曰敗官抵罪宜正刑辟然國家卜
郊肆𩔖對越天地告于神明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
哉太宗善其言乃止
太宗嘗因郊禮議赦有秦再思者上書願勿赦引諸葛
亮佐劉備數十年不赦事帝頗疑之時趙普對曰凡郊
祀肆眚聖朝彛典其仁如天若劉備區區一方臣所不
[218-20a]
取上善之遂定赦初太祖將祀南郊詔兩京諸道自十
月後犯強竊盜不得預郊祀之赦天聖五年馬亮上言
朝廷雖有詔而法官㫁獄乃言終是㑹赦多所寛貸恵
姦宄失詔㫖遂詔已下約束而犯刼盜及官典受贓悉
論如律
真宗時右正言夏竦上奏曰臣聞仲尼曰善人為邦百
年可以勝殘去殺傳曰為温慈恵和以效天之生育長
飬臣以為邉無兵革之患官無貪暴之吏國無率斂之
[218-20b]
制民無寇盜之憂則元元受好生之賜萬物遂長育之
性皆非謂肆赦之義也盖赦者偏枯之物權時之制君
子所懼小人所恱夷吾嫉其大害孔明譏其小恵故無
赦之國其刑必平居上者攸宜矜慎皇家觧五代之苛
暴復八世之典憲撥亂之始宜推觧網之恵守成之朝
難縦委轡之權夫赦不可以逆知逆知則姦作姦不可
以數恵數恵則政煩方今郊祀之日必覃渙汗之恩豪
猾瞻望而造姦吏胥因縁而㺯法雖預示禁章不令原
[218-21a]
免及廣覃慶澤誰復舉行願陛下崇先王去殺之道塞
叔世屈法之門令恩不預彰罪無茍免霽霜威流恵澤
若以廢之不可必也用之有方書曰眚災肆赦易曰赦
過宥罪或當陽氣發生之始薰風亭育之際順雷雨之
象布蓼蕭之恩必也赦除悮失寛宥故犯庶㡬懲戒有
差免使重輕一致肆眚之文事宜従簡若蠲放理督之
物升進官資之属各詔有司頒下其事何必縷陳條例
動盈數幅使舞文之吏得以因縁載筆之官難為紀述
[218-21b]
從其簡易足正經綸
仁宗景祐元年二月侍御史龐籍乞郊禋更不行赦䟽
曰臣竊見南郊禮畢行赦且禮行於郊而勸賞賜赦者
古之人無有也三王之世嵗親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又
祀感生帝於泰壇漢朝有甘泉五畤之祭綿代而降郊
祀不輟至於賞赦皆未之聞也有唐兵興以來事天之
祀嵗㦯廢之迄于五代三年之行還必大賞所以勞衞
兵也必大赦所以蕩亂獄也然則所賞既大不可以嵗
[218-22a]
舉故必三載而躬祀也聖朝承五代之弊興千齡之統
應變以制事酌中而立治逺遺前古之法近擇後王之
迹是以間嵗報本就陽位而展禮一朝錫福御端闈而
行赦慶賞二柄行慶之道也謂夫法駕順動六師景従
雖無大勞而必隆賞所以勉軍伍而衞社稷也雖至愚
以謂賞者國家之大典可以仍舊謂夫狴牢悉啟桎梏
並空雖皆大罪而必盡赦所以滌衆故而使自新也雖
至愚以為赦者政教之大患不可以常用何以明之且
[218-22b]
有罪者宥之未必自新也被苦者抑之未必無怨也不
能自新將復為惡不能無怨將悔為善一赦而使民悔
善復惡故以為政教之大患也所謂常赦者除十惡鬬
殺刼殺謀殺並為已殺人者及放火官典犯正枉法贓
至死不赦外其餘罪咸赦除之設有鬬毆者折肋墮胎
折跌人支體及瞎其一目即損二事已上及因舊患令
至篤疾以威力取財雖不傷人是皆凶險之大楚毒之
極寘之常刑則可以舒平民之憤挫惡人之銳乃復被
[218-23a]
其大恩出為無罪誠不足以増光盛徳適足以塞和氣
而已況復將有事於南郊之嵗必告布天下民以是知
國將郊禋郊必宥罪乃先其時節用肆其凶暴雖約束
之預降終瑕釁之悉蕩宣父有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
知之今使之知所以為幸陛下誠能布發睿㫖昭示天
下今後郊禋之日除賞賜之外更不行赦使無敢為虐
則善懦者懐恵凶頑者知禁矣
慶歴二年館閣校勘蔡襄上䟽曰臣伏覩比年以來盛
[218-23b]
夏之月陛下親慮京師繫囚令天下負罪者減降便從
輕典此盖陛下嗟憫元元重罹禁網冐炎暑之苦而處
狴牢之下天衷惻然下寛大之詔實羣生之厚幸也臣
愚無智慮不能識天地無垠之施而竊有惑焉臣聞古
先帝王躬慮獄囚皆以決訴冤滯非特專宥過戾也廹
隆冬縁亢旱則或行之非一定而不易之制也向者國
家行之比三年矣編户之民習蹈前事咸知指時月輕
觸憲度豈非屢行之乃滋而為弊夫法者天下大公之
[218-24a]
本也故罪有大小法有輕重今所蒞者大罪而所處者
輕法以非其罪邪雖輕法不得施安在降其等乎誠當
其罪邪重法尚不足以禁顧輕之何以革小人之心而
驅之嚮善哉國家每郊禮必大赦貸民之罪固不鮮矣
又仍嵗有踈決減降之制臣謂貧弱者多負寃而富強
者多䝉宥為恵甚小而其蠧甚大非有補於治體也伏
望陛下參前古之制拯當今之弊罷減降之詔而責天
下州郡吏審辨獄情而毋多久繫也臣職賤而言近不
[218-24b]
勝隕越之至
嘉祐四年知制誥劉敞上奏曰臣伏見今月二十八日
䟽決在京繫囚雖恩出一時然在外群情皆云聖意以
皇女生故施此慶澤恐非王者之令典也去年閏月已
曽減降尚未半年復行此恩傳稱民之多幸則於國不
幸一嵗再赦好人喑啞前世明君賢臣論此詳矣雖成
事不說臣願朝廷慎之
六年起居舍人同知諌院司馬光論赦及踈決狀曰臣
[218-25a]
竊以赦者害多而利少非國家之善政也虞書曰眚災
肆赦怙終賊刑謂過誤有害則赦之恃惡自終則殺之
非不擇罪之有無并赦之也漢大司馬呉漢病篤光武
親臨問所欲言對曰惟願陛下慎無赦而已王符亦曰
今日賊良民之甚者莫大於數赦贖赦贖數則惡人昌
而善人傷矣蜀人稱諸葛亮之賢亦曰軍旅屢興而赦
不妄下然則古之明君賢臣未嘗以數赦為美也國家
承順天心子愛百姓發號出令必先至仁然數赦之弊
[218-25b]
猶未能去又古之赦者其出無常嚴謹周宻不可前知
姦民猶抵冒以待之況今國家三年一郊未嘗無赦每
嵗盛夏皆有踈決猾吏貪縦大為姦利悍民暴横侵侮
善良百千之中敗無一二幸而發露率皆亡匿不過周
嵗必遇赦降則晏然自出復為平人往往指望謂之熱
勅使愿慤之民憤邑惴恐凶狡之羣志滿氣揚豈為民
父母勸善沮惡之意哉且踈決之名本以盛暑之際恐
囹圄之中有滯積冤結有司不為申理使無所告愬故
[218-26a]
天子臨軒親加慮問平其枉直無辜則赦有罪則誅使
久繫之人一朝而決故能消釋沴氣迎致太和非謂不
問是非一切縦之也又祖宗之時每嵗不過一次踈決
死罪以下皆遞降一等近年以來㦯至再三自徒以下
一切赦之今嵗五月以前踈決之令已再行矣此所以
使百職隳慢姦邪恣睢者也今縦未䏸盡革前弊伏望
陛下特降指揮下中書今後每嵗踈決不過一次㦯早
㦯晚使外人不可豫期其徒罪仍依舊降従杖㦯遇親
[218-26b]
祀南郊之嵗更不踈決永為定制庶㡬為惡之人不敢
指以自寛有所戒懼
七年光又上論赦劄子曰臣伏見國家每下赦書輙云
敢以赦前事言者以其罪罪之誠欲恩澤下究而號令
必信也比見臣僚多以私意偏見奏赦前事乞不原赦
㦯更特行編配重於不經赦之人朝廷皆從其請若其
人情理巨蠧必不可赦者則國家當於約束勅及赦文
内明白言之若所坐不至甚重而特不赦是恩澤有所
[218-27a]
不均而同死罪猶赦之而微罪不赦是則罪之輕重不
繫於人主不刋之法令而決於人臣一時之私意也況
使經赦之人仍就編配得罪重於不經赦者尤無謂也
夫赦者誠非致治之道然朝廷若能永無赦令使有罪
者必刑則人知恐懼莫敢犯矣今既數下赦令而使大
罪得免小罪被刑經赦者其罰重不經赦者其罰輕臧
否糾紛使百姓何所取信哉臣愚欲望陛下自今犯罪
之人情理巨蠧必不可赦者乞於豫降約束勅内明白
[218-27b]
言之其餘並従赦文處分其有指赦作過情狀顯然不
因臣僚奏請陛下聖意特不原免者止宜依法施行亦
不可使重於赦前之罪應昨赦前犯罪不至編配而赦
後特行編配者並乞放令逐便庶使恩澤均一號令明

仁宗時范仲淹奏為赦後乞放祖宗朝欠負䟽曰臣伏
覩國家每一降赦萬人歡呼一兩月間錢糓司存將欠
負之人依舊督責桎梏老㓜籍沒家産既失大信且虧
[218-28a]
至仁䝉聖恩已差楊日嚴王質與三司詳定不係侵欺
盜用該赦欠負次臣舊曽在三司定放欠負見滑州酒
務有少欠雜物係專副四十餘界計八十來年登戴少
數又不顯侵欺其勾當人亡殁年深只追貧弱子孫理
納並不知祖父如何少欠似此刻剥傷民豈陛下愛育
生靈之徳臣欲特出聖意應祖宗朝天下欠負更不問
侵欺盜用並與除放如省司更不舉行許三司知次第
人陳告干繫人吏並坐違制決停告事人與轉一資諸
[218-28b]
處承受施行官吏並科違制之罪
起居舍人知諌院范鎮上奏曰臣聞古人有言曰一嵗
再赦好人喑啞此言赦之恵姦而無益於治道不可數
者也属者京師及畿輔嵗一赦而去嵗再赦今嵗三赦
京師兵士又得再賜錢姑息之政無此甚者夫嵗一赦
者細民謂之熱恩必其在五六月間也猾胥姦盜倚為
過惡指期以待免況再赦乎況三赦乎其為恵姦虧損
治道可知矣好人良善也數赦尚猶喑啞蚩蚩愚民其
[218-29a]
不狃而為姦且盜者無㡬矣又今防秋備塞之人無慮
五六十萬使聞京師端坐而受賜者能無動心乎不可
不慮然陛下徳音已下賜錢已出臣知不可救已伏乞
今後罷所謂嵗一赦者以摧姦猾而使善良有所立也
罷兵士之特賜錢者以均内外以防後患而使民力得
寛裕於財也昔唐太子承乾為長孫皇后請肆赦以崇
福祐者長孫皇后曰赦者國之大事豈以吾故亂天下
法乎長孫婦人耳猶能如此陛下聖仁堯舜之資顧不
[218-29b]
為長孫后之所為乎臣竊惜之
神宗熈寧元年通判利州周表臣論灾異不必肆赦䟽
曰臣伏見國家每因天文之異水旱之灾大則行徳音
於天下小則曲赦於西京臣竊惑焉夫數赦之為害古
人論之詳矣盖古者赦過宥罪行於過失遺亡而不以
惠姦陷於刑辟者非盜人貨財則脅弱暴寡者也使為
盜者䝉釋則其主必憤疾使衆強者被宥則寡弱必無
訴故赦者良民不被其澤而惡人昌矣又況小人習性
[218-30a]
之愚不能改過自新其既出也大至於讎害其主小至
於傷損平人則復穴坯踰垣揭箧探囊故朝脫桎梏夕
復殺人朝出囹圄夕復為盜此非一日也國家何姑息
於此而赦之乎昔成湯之時其旱可謂久矣湯以六事
自責而已未嘗聞赦也髙宗有飛雉之鳴可謂異矣祖
已訓之以正厥事而已未嘗聞赦也周宣王之時其旱
亦可謂久矣詩美其側身脩行而已未嘗聞赦也夫遇
灾應變得如成湯髙宗宣王不亦可乎而必赦姦宄以
[218-30b]
為惠不亦異乎竊原國家之意豈非謂刑罰獄訟或有
寃濫故赦之以致和氣茍得其人則自無寃濫矣況近
年以來省法弛禁人持近厚之心刑罰清而獄訟理乃
使兇姦之人槩䝉釋宥恐非國之福也臣願朝廷或遇
灾異求古明王所以應天之道或脩法度政事之未備
者㦯求惠民濟衆之未至者㦯舉擢有道徳才行而隠
晦於下位者㦯出宫嬪之間執事嵗深與無職掌掃洒
而幽閉者臣聞太祖皇帝躬履儉約嬪御不滿三百猶
[218-31a]
以為多嘗因霖雨又出數十人此近事之驗也凡此皆
先王舊典或祖宗故事惟陛下博求行之以應變而赦
不妄下庶乎使寇賊姦宄無不息矣
七年三月不雨帝以旱欲降赦時已兩赦王安石奏曰
湯旱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與若一赦三赦是政不節
矣非所以弭灾也上乃止
元豐三年大尉文彦博上論赦事䟽曰臣伏覩陛下躬
行大享之禮前期潔齋於路寢朝謁於靈宫孝享於太
[218-31b]
廟乃格明堂以嚴宗祀祀禮之重莫重於此既而御端
闈孚大號霈恵澤於天下號令之重亦莫重於此然號
令之出在於必行不惟其反謹詳辛巳赦文釋係縲貸
逋負比常赦至寛自殺人已死及監主自盜官吏枉法
外罪無輕重悉除而近嵗以來中外臣僚多不詳罪犯
與情理之輕重皆乞遇赦不原朝廷或從其奏臣恐輕
重之間有所未安且臣下迎格赦令則禮為不恭朝廷
遂從其請則令有不信臣乞今後凡有罪奏乞不赦原
[218-32a]
者並送刑部候具獄上一繫朝廷臨時特㫖
神宗時知諫院司馬光上言曰按察之官以赦前事興
起獄訟禁之誠為大善至於言事之官事體稍異何則
御史之職本以繩按百僚糾擿隠伏姦邪之狀固非一
日所為國家素尚寛仁數下赦令㦯一嵗之間至于再
三若赦前之事皆不得言則其可言者無㡬矣萬一有
姦邪之臣朝廷不知誤加進用御史欲言則違今日之
詔若其不言則陛下何從知之臣恐因此言者得以藉
[218-32b]
口偷安姦邪得以放心不懼此乃人臣之至幸非國家
之長利也請追改前詔刋去言事兩字光論至再帝諭
以言者好以赦前事誣人光對曰若言之得實誠所欲
聞若其不實當罪言者帝命光送詔於中書
知諫院陳襄乞原免張堯夫等狀曰臣伏見轉運司差
官置院取勘本州宛丘縣令張堯夫司法參軍周琳為
檢㫁潁州萬夀縣令劉獻臣等明知手分張育等多納
人户青苖頭子錢四十四貫有零偷盜入已及事發旋
[218-33a]
搬所盜錢入縣其時劉獻臣等却容庇本人許令陳首
虗作誤納錢數在庫從杖罪就縣㫁遣係提刑司廵歴
到縣㸃檢發覺差官覆勘出上件情罪牒請張堯夫録
問周琳檢法將劉獻臣等作故出張育等盜錢徒二年
全罪以官吏分首從從私罪定㫁尋䝉大理寺等處駮
定只合用公坐相承四等減㫁其張堯夫周琳却有檢
㫁不當罪名准勅下轉運司取勘雖兩經徳音及遇郊
禋大赦其推勘院為見前來徳音後准朝旨取勘以此
[218-33b]
不敢引赦恩釋放依前圎結公案錄奏檢准熈寜編勅
諸官貟將校犯罪自首或㑹恩合原除私罪徒及贓罪
並結案聞奏餘更不結案其張堯夫周琳所犯只得公
罪杖不合結案事理分明臣昨曽知本州備知逐官蒞
職公動州縣所賴今再叨朝寄益見其職事風蹟可觀
歴任以來各無公私過犯内張堯夫是故禮部尚書張
詠曽孫到邑三年臨事精敏威惠兼着奉行新法夙夜
匪懈僧道舉人等累次經轉運司陳狀稱本官婚田鬬
[218-34a]
訟給納青苖並無留滯催驅青苖税物不施刑責各依
限了足備見愛民之甚乞留再任已具奏陳提刑司曽
申中書乞免替移通判比部貟外郎雍標亦具申奏乞
依勅條原放兼入仕已來有韓絳呉充王拱辰滕甫劉
庠陳薦薛向等一十三人保舉充縣令京職官任使得
替合該磨勘惜其名臣之後能自立身勤政如此誠可
奨激及周琳除本職外州司多委他局勾當並皆濟集
強幹可稱竊詳萬夀縣令佐元犯本為不覺察人吏多
[218-34b]
納青苖錢數有礙新法刑名深重避見申觧上州暴揚
已過以此商量許令陳首作悮納錢數只就本縣㫁放
雖然公事其間雜有私情顯是刑名疑慮其張堯夫等
意在推明新法嚴誡吏人取受以致失錯檢㫁别無枉
曲今依條減外亦只有公罪杖累逢恩宥於法自合全
原不當圎結公案竊慮將來奏案朝廷以前來徳音曽
降勅命取勘特有移改隔礙磨勘指揮原其本情誠足
矜憫欲乞聖慈檢㑹提刑轉運司及本州通判雍標等
[218-35a]
奏狀及申中書狀特賜詳酌與依赦勅原放不作遺闕
庶使公勤盡心之吏知所勸激謹具狀奏聞伏候勅㫖
彭汝礪上奏曰禮之有刑非以民為不足教也所以救
禮之失也刑之有赦有宥有贖非以姦為可容也所以
待刑之所不及也故周公之法非獨老幼惷愚者有赦
也而不識者亦有宥焉非獨墨劓之疑有赦也而大辟
者亦有贖焉以此知先王之所以愛人厚矣後世無先
王之教育而有先王之刑有先王之刑而無先王之赦
[218-35b]
是所以愛人者少而所以傷人者有餘也此豈可忽哉
律大辟刑名疑慮許奏請然有司畏於駮問見坐而移
易獄辭牽合法令以刑之則疑者未必釋也杖罪情理
可矜許贖然有司用法㦯出於喜怒而無告者未必有
而無故未必刑也大辟極矣而㦯有減則徒役者何獨
不幸耶杖罪至輕矣而亦有贖則流配者何獨不恤耶
舜典曰罪疑惟輕又曰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則赦宥非
有輕重之論也臣欲乞應以過失犯刑應刑名疑慮皆
[218-36a]
聽贖則請於逐路職司而已其應赦而不請應決而私
用贖許民得自言而使職司督察之如此則民無幸不
幸者矣先王仁義之意其㦯在是歟
哲宗元祐七年九月侍講學士范祖禹乞除賊盜重法
狀曰臣於去年十二月轉對奏事乞除賊盜重法未䝉
施行臣聞王者之徳如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四海之内
皆赤子也無有逺邇當視之如一今重法之地獨為匪
民一人犯罪連及妻孥沒其家産便同反逆先王制刑
[218-36b]
必使民得以自新不聞别異州域偏行峻令恐非聖世
所宜為也陛下將郊見天地御樓肆赦若於赦文悉除
此法一切蕩滌與之更始足以感格人心召致和氣則
帝舜好生之徳大禹泣罪之仁成湯觧網之恩復見於
今矣恭惟祖宗無不哀矜庶獄刑罰從寛逺過前代實
有隂徳上當天心是以承平百年福祚無窮唯自嘉祐
七年初立窩藏重法至熈寜中中書檢正官奏請遂為
著令皆因有司建議非仁宗神宗本意此乃權時之制
[218-37a]
不可久行臣前奏論之已詳今因初郊宜以為仁政之
始聖人順動雲行雨施刑清民服此其時也伏望聖慈
㫁而不疑特降睿旨於將來赦書行下使百姓曉然知
二聖天地涵養無私之徳不獨視此諸郡如夷貊之人
臣將見民之戴恩淪於骨髓則勝殘去殺庶可望矣謹
錄奏聞
元祐中上清儲祥宫成將肆赦樞宻直學士王巖叟曰
昔天禧中祥源成治平中醴泉成皆未嘗赦古人有垂
[218-37b]
死諫君無赦者此可見赦無益於聖治也
徽宗時翰林學士葉夢得上奏曰臣近因申明昊天上
帝皇地祗冊文尋䝉聖㫖别撰已為祈辭今來合降赦
書謂宜更行推廣歴叙天下艱危之狀深自貶損明示
四方使無逺近皆知陛下為民請命以邀福於上下神
祗之意昔漢光武初興第五倫毎讀詔書常嘆息曰此
聖主也一見決矣唐徳宗以朱泚之亂廵幸奉天陸贄
在翰林每降詔令武夫悍卒無不感泣李抱真自山東
[218-38a]
入朝言曰此時臣知天下不足平盖上天不可矯誣人
情易以誠感惟不諱禍難而示以惻怛則雖幽逺與愚
賤皆可以動文辭播告不為無補伏望聖慈詳酌如允
所請將赦書乞降付本院依此施行
髙宗建炎元年尚書右僕射李綱議赦令䟽曰臣伏讀
陛下登寳位赦書竊怪與祖宗登極之赦恩數不同及
得張邦昌僭位偽赦考之乃知登寳位赦書一切比附
以行也臣所致疑者有三祖宗登極惟赦雜犯死罪以
[218-38b]
下至於惡逆則不赦盖惡逆者天地之所不容使其罪
亦得以幸免則人倫廢而天理絶矣邦昌嘗位宰輔依
附金人易姓建號身為惡逆之魁故其偽赦不循典憲
而首為亂階今陛下纉承大統以為神民萬物主豈可
不法祖宗而赦惡逆哉此臣之所疑者一也祖宗登極
自京官以上有轉官恩數而選人則否豈非以其貟多
而太濫故耶邦昌僭竊欲以私恩收天下之士心故其
偽赦雖選人亦有循資之文今陛下嗣位於艱難多事
[218-39a]
之時正宜吝惜名噐示天下以大公至正之道豈可不
法祖宗而行濫賞哉此臣之所疑者二也祖宗登極於
有罪犯安置編管羈管等人次第推恩㦯量移㦯自便
或叙用或復官以其罪之輕重為差故恩施而威立邦
昌偽赦一切復官而有職名者又皆復職惟以姑息更
無典憲今陛下出政於國勢削弱之際正宜分别是非
行覈實之政豈可不法祖宗而務姑息哉此臣之所疑
者三也是三者豈朝廷以今日事勢為正當如此耶將
[218-39b]
以邦昌偽赦寛大而不比附以行則失天下之心耶抑
邦昌與聞國事欲以此盖其惡耶臣愚竊以為過矣宜
降詔改従祖宗之制惡逆不赦選人不循資安置編羈
管人令刑部檢具元犯以聞等第施行則國政立而人
心服矣春秋大正始今日所當正者莫先於此伏望聖
慈㫁而行之以公天下為度而勿以反汗為嫌天下幸

髙宗時皇子生故事當肆赦綱為尚書右僕射又上奏
[218-40a]
曰陛下登極曠蕩之恩獨遺河北河東而不及勤王之
師天下觖望夫兩路為朝廷堅守而赦令不及人皆謂
已棄之何以慰忠臣義士之心勤王之師在道路半年
擐甲荷戈冒犯霜露雖未效用亦已勞矣加以疾病死
亡恩恤不及後有急難何以使人乎願因今赦廣示徳
意上嘉納於是兩路知天子徳意人情翕然
知洪州趙元鎮乞曲赦䖍寇䟽曰臣訪聞䖍州自従衞
軍民交變以來凡十縣之間失業之民率聚為寇雖聖
[218-40b]
恩寛厚貸其脅從亦既累年而猶家藏兵噐未嘗輸官
州縣既不能止絶又其聽訟理獄往往許以追證舊事
閭里騷然各懐反側則是陛下已赦之罪官吏猶得治
之使徳澤阻於布宣人情積于忿怨一旦姦心不能自
懲則投兵剚刃勢有必然者因而聚衆阻險無由自新
昨遣岳飛再已平定而前日怨仇之訟紛紛猶未已也
臣區區愚見欲望聖慈依昨來建州平范汝為體例特
降曲赦或止降詔書貸其往咎及應干優䘏等事並檢
[218-41a]
舉施行如此則人獲安業盜賊潜消矣
中書舍人洪遵上奏曰臣伏見天下惡少平時飲博椎
埋剽竊盜販睚眦殺人肆為不逞㦯竄聚山谷㦯行刼
江湖無所不至固嘗儲其什一以俟緩急之用一旦抵
罪則盡出所藏行賕獄吏以覬幸免而免之之術其說
有四曰案問曰無證左曰非故殺曰尸不驗往往奏裁
例従輕比止於鞭扑而宥以逺惡然其逺者不過三千
里惡者不過嶺南凶徒惡黨𩔖多伏匿於窮山夐野之
[218-41b]
間為之影援部送軍兵㦯取其金帛㦯墮其酒炙㦯窘
於黨與㦯反羅殺害行不半途則已逸去政使得至配
所才及年嵗則左賂右買規脫尺籍否則逋逃亡命覆
出為惡延禍良民不可縷數夫被罪之人可以驅駕自
古以然春秋之時越勾踐使罪人三行属劒於頸以取
檇李之勝秦漢以來東征西伐赦弛刑官徒發天下亡
命毆之為兵載在方策昭然可考臣愚欲望聖慈令有
司㸔詳凡天下凶惡强盜及雜犯殺人罪應至死而赦
[218-42a]
之者量地里逺近分配大軍不惟可免逋亡異日生患
而此徒輕生好殺既𨽻軍伍知有洗心自新之路稍加
閱習必樂為用
孝宗淳熈三年兵部侍郎周必大乞因乆雨親札同赦
䘏民劄子曰臣竊見月初陛下以霖雨過多親發徳音
分遣御史提㸃刑獄䟽理囚繫將諸路杖罪以下與夫
干繫之人並從釋放命令一頒旋即晴霽天髙聽卑應
若影響此固陛下躬行而親致者不必逺引古事以為
[218-42b]
證也然自秋冬以來陛下每有寛恤之詔則亦隨有感
格暨數日之後復爾隂雨今則稻不可穫農夫皆以為
憂麥不可種嗣嵗在所當念臣嘗深思其故得非羣臣
將順聖徳有所未至不然四方民隠有所未達天雖不
言示人以事仁愛拳拳㦯在兹乎今郊禋宻邇將來所
下赦書多是循用定式雖嘗令六部前期條具亦不過
常事末節往往州縣亦以空文應之甚不稱陛下斂福
敷錫之意臣愚欲望聖慈因霽色之未効察天意之有
[218-43a]
由特運宸心益思民間之利病凡可以罷行者黙而識
之俟有司赦條既定特降親札與赦俱下使四方萬里
鼓舞盛徳上動天監必獲無疆之休下得人心自成中
興之績盖念慮彌廣則報應彌大又豈特晴霽而已
六年必大為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又論詳議明堂赦
書䟽曰臣仰惟仁宗皇帝在御之二十八年肇行宗祀
之禮當時所降赦書恩意特厚又别為手詔闢至公之
路杜私謁之蹊以新庶政載在史冊垂之無窮今陛下
[218-43b]
臨政願治十有八載徳日新而又新治既進而加進其
視祖武無間然者是以發徳音下明詔卜以秋季宗祀
上帝盖盛舉也惟是自來赦令多因諸部條具而去取
之文詞雖繁卓然可行者少故州縣亦視為常程未免
徒掛墻壁臣愚欲望今兹出自聖意宻諭三省樞宻院
就此三兩月間詳議政事施設之大者用仁宗故實敷
為詔㫖與赦俱下至如諸路刑獄有觀望淹延累嵗不
能決者州縣賦稅有輕重不均若登帶積欠名存實亡
[218-44a]
者版曹憲部皆可稽考並作訪聞㦯貸㦯蠲一新斯民
之耳目此實人主殊常之恩而非有司所能及也故願
陛下與大臣預圖之又諸州太守到任便民五事其事
亦有言一方大利大害尋常例付曹部勘當鮮聞施行
臣亦乞命大臣表而出之取㫖行下使四方萬里之逺
知陛下上承天心下恤人隠歡欣感戴溢為和氣自然
華夷來同福祿無疆不其韙歟
孝宗時敷文閣待制四門置制使范成大上奏曰臣聞
[218-44b]
刑罰者聖人所不得已也赦宥者亦聖人所不得已也
愚民犯法彼固無辭遇赦當釋官亦無辭縦有情重難
貸出於一時特㫁者亦當因赦而稍輕不應引赦而反
重此理甚明而人不以為怪臣竊惑之伏見近日奏案
赦前犯罪者有司以為依赦合原縁情重奏裁以人情
事理論之特不用赦而行刑已為甚重今乃反増其刑
謂如本犯徒一年遇赦當放以情重故特㫁徒二年三
年或増至配流之𩔖雖欲禁暴戢姦然非徳刑並用之
[218-45a]
意兼在外州縣禁囚遇赦者則依等第徑行釋放其偶
在奏案者乃反増加則是州縣用恩朝廷用威豈不倒
置欲望聖慈特降睿㫖今後遇有赦前犯罪情重奏裁
決不可貸者止於特不用赦以元刑㫁之已自不恕人
情事理實為允惬
元世祖時趙天麟上策曰臣聞天之道隂陽而已矣王
者之道刑賞而已矣故承天而居尊宜法道而立政夫
陽主生而春夏始於前隂主殺而秋冬繼於後斯二者
[218-45b]
天也慶賞以勵功能威刑以警罪惡斯二者人也有功
弗賞有能弗舉則無以激將來之功能有罪不刑有惡
不除則無以致姦佞之絶迹是以明乎隂陽之並行審
乎冬夏之先後賞者無以為慶也刑者所以好生也故
刑期無刑辟以止辟豈虚語哉然而赦者欲以蕩滌瑕
穢與民更始以負罪者言之則實莫大之洪恩以致治
者論之則非太平之常事也近世以來郊天祀宗建儲
立后未有不肆赦者僥倖之子逆知期㑹能不啟非濫
[218-46a]
之心哉且罹犴罹獄者皆人之切心側目者也及乎啼
烏夜啟驛馬宵流玉籥告靈金雞樹伏雷雨一觧例皆
釋之名為嘉吉之符實皆變異之徴也遂使攘刼服贓
而詫議善流屏忍而銜寃飬稂莠於良田縦豺狼於當
道獨不念害嘉穀而傷平民乎風俗駭然誠可憚也又
況大赦之後姦邪未嘗衰止朝脫囹圄夕嬰縲紲其不
能承化自新亦已明矣書曰文王作罰刑兹無赦志曰
太宗絶赦四海安静子顔願無赦於光皇孔明非惜赦
[218-46b]
於蜀土故得彌天息寇闔境安生此皆前世明主賢臣
已然之效也今國家哀囚徒之孽苦憫小民之庸騃頻
降原赦此盖朝廷不忍人之心形於外而不能自已也
推此以及良民順天道以正生殺則周文之治不難同
矣又豈唐太漢光蜀國琭琭之足言哉夫當罪而宥之
當殺而生之亦猶來暄風於霜雪之辰行春令於秋冬
之際如此而欲天道之成臣不知其可也事作于下者
象動于上感興於人者應發於天能無懼乎易曰一隂
[218-47a]
一陽之謂道伏望陛下信賞決罰無肆赦宥使上下有
紀内外絶倖則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矣且使王符之𩔖
靡得而議焉
時冊上尊號議大赦天下參知政事張雄飛諌曰古人
言無赦之國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聖明在上
豈宜數赦帝嘉納之語雄飛曰大獵而後見善犲集議
而後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從汝遂止降輕刑之詔
順帝時蘇天爵論不可數赦䟽曰自昔國家務明刑政
[218-47b]
茍或赦宥之數行必致紀綱之多紊是以先王既興禮
樂以教民又嚴法制以懲惡盖禮樂興則教化洽法制
嚴則姦貪懼未嘗數赦以病民也唐太宗貞觀二年謂
侍臣曰凡赦惟及不軌之輩古語有云君子不幸小人
之幸一嵗再赦善人喑啞夫養稂莠者傷禾稼惠姦兇
者賊良人朕有天下以來嘗須慎赦盖數赦則愚人嘗
冀僥倖唯欲犯法不復能改過矣誠哉太宗之斯言也
昔我世祖皇帝即位之初未嘗肆赦臨御既久聖徳深
[218-48a]
仁丕冒天下是以刑政肅清禮樂脩舉姦貪知懼善良
獲伸故中統至元之治比隆前古欽惟聖天子承順天
心子愛百姓發號施令必先至仁踐阼伊始已降寛恩
然自近嵗以來赦宥太數誠恐姦人貪吏各懐僥倖大
為姦利非國之福也夫以世祖皇帝在位三十五年肆
赦者八近自天歴改元至元統初嵗六年之中肆赦者
九盖敷恩宣澤雖出於朝廷之美意然長姦惠惡誠為
政者所當慎也伏願自今以始近法世祖皇帝之所行
[218-48b]
逺鑑唐太宗之所言使中外臣民洗心革慮守法奉公
知非常之恩不可復覬不勝幸甚
 
 
 
 
 
 歴代名臣奏議卷二百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