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9 歷代名臣奏議-明-楊士奇 (master)


[06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歴代名臣奏議卷六十
           明 楊士竒等 撰
  治道
宋寧宗時知安溪縣陳宓上封事言宫中宴飲或至無
節非時賜予為數浩穰一人𬞞食而嬪御不廢於擊鮮
邊事方殷而樁積反資於妄用此宫闈儀刑有未正也
大臣所用非親即故執政擇易制之人臺諫用慎黙之
[060-1b]
士都司樞掾無非親暱貪吏靡不得志㢘士動招怨尤
此朝廷權柄有所分也鈔塩變易楮幣秤提安邊所創
立固執已見動失人心敗軍之將躐躋殿巖庸鄙之夫
久尹京兆守將有守城之功以小過而貶三牙無汗馬
之勞託公勤而擢此政令刑賞多所舛逆也若能交飭
内外一正紀綱天且不雨臣請伏面謾之罪
宓為軍器監簿轉對言人主之德貴乎明大臣之心貴
乎公臺諫之言貴乎直陛下臨政雖勤而治功未舉奉
[060-2a]
身雖儉而財用未豐愛民雖仁而實惠未徧良由上下相
蒙務為欺蔽匭奏囊封有懷畢吐陛下付近臣差擇是有
意於行其言也而有司惟取專攻上躬與移咎牧守之章
騰播中外以荅觀聽今赤地千里蝗飛蔽天如此其可畏
猶或諱晦以旱不為災蝗不害稼其他誣罔抑又可知臣
故曰人主之德貴乎明大臣施設浸異厥初凡建議求言
之人則以他事逐諫官言事稍直則以他職徙忠憤者指
為不靖切直者目曰沽名衆怨所萃則相繼超升物論所
[060-2b]
歸則以次䟽外某人之遷是嘗重人罪以快同列之私忿
者某人之擢是嘗援古事以文邇日之天變者直節重望
以私嫌而久棄老姦宿贓以巧請而牽復使大臣果能杜
倖門塞邪徑則舉錯當而人心服臣故曰大臣之心貴乎
公臺諫平居未嘗立異遇事不敢盡言有如金人再通最
闗國體近而侍從下至生徒莫不力爭冀禆廟筭獨於言
責不出一辭輦轂之下乾沒巨萬莫之誰何州縣之間罪
僅毫髪摭以塞責大臣所欲為之事則遂之所不右之人
[060-3a]
則排之仁宗時有宰相奉行䑓諫風㫖之譏今乃有䑓諫
不敢違中書之誚豈祖宗設官之初意㢤臣故曰䑓諫
之言貴乎直三者機栝所繫願陛下幡然悔悟昭明德
以照臨百官大臣䑓諫亦宜公心直節以副望治之意
司農卿薛極上䟽曰願陛下深思顧諟之難益懷兢業
之念勿謂帝德罔愆而怠於進修勿以天灾代有而應
不以實政綱雖舉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澤雖布必思及
其所未周誓以今日遇灾警懼之心永為異時暇逸之
[060-3b]
戒將見天心昭格沛然之澤響應於不崇朝之間遷權
刑部尚書
禮部侍郎袁燮上奏曰臣近者伏觀陛下肆頒明詔撫
諭軍民具言我直敵曲兵應者勝于以開曉人心振作
士氣可謂義舉矣然臣竊謂事有樞要物有根本未有
國家不治而可以排難折衝者故孟軻曰明其政刑雖
大國必畏之矣又曰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今吾國家
之政刑其皆明乎抑猶有未明者乎臣愚不肖蒙陛下
[060-4a]
拔擢置諸論思獻納之列而隠情緘黙非忠臣也用敢
以今之政刑猶有未明者為陛下言之臣聞國不自重
以人而重忠良布列重於九鼎姦䛕並進輕於鴻毛今
自更化以來非才不用凡通敏可喜者靡不甄拔髙爵
重禄與之不靳宜其如糓粟之必可以療饑如衣裘之
必可以禦寒也而考其績效邈焉未見國勢浸弱戎心
遂啓陛下知其所以然乎則以今日所用之才非不衆
多而真才則寡爾似奮發而實怯弱也似多能而實寡
[060-4b]
陋也不皇皇於仁義而汲汲於榮禄已不自重又豈能
為國重乎國人不服又豈能服外域乎今之儒帥固有
德望巋然舉世推重者矣分閫瀘南未為不用而地非
切要不足以觀其施設今之忠賢亦有慷慨論事名聞
外域者矣宜還天朝增重國勢而逺守支郡未究所長
舍莫邪而用鉛刀棄周鼎而寳康瓠是非顛倒何以立
國此其政刑未明者一也臣聞邦以民寧民以財聚培
埴加厚則咸安其業朘削無已則不樂其生今日吾民
[060-5a]
之困甚矣征斂太繁而已輸者責其再納逋負日積而
已蠲者不免復催有追胥之擾有鞭箠之嚴惟命是從
民財安得而不匱重以貪吏肆虐政以賄成監司牧守
更相餽遺戎帥所駐交賄尤腆而諸司最多之處抑又
甚焉見得忘義習以成風於是乎昔日優裕之郡今皆
凋弊矣昔日驩樂之民今皆愁嘆矣九重之邃其亦盡
知之乎閭閻疾苦不徹於冕旒之前官吏貪殘自肆於
法律之外虐我黎庶邦本傾揺而罕聞有所譴責此其
[060-5b]
政刑未明者二也臣聞王畿者天下之本亰邑者王畿
之本若昔令王雖一視同仁而周官所紀於王國尤厚
所以同其本也行都之建垂九十年生齒雖繁衣食未
裕其故何㢤盖自楮幣更新而蓄財之多者頓耗自塩
筴屢變而藏鈔之乆者遽貧比年水旱民無遺貲物貨
積滯商旅不行故大家困竭而小民焦嗸市井蕭條而
官府匱乏勢之所必至也抑又有因循而未革者淳熈
中亰邑守臣别進禁中緡錢歲以十萬計後復增之一
[060-6a]
季十萬毎歲凡四十萬先朝全盛之時炎興隆乾之際
未嘗有此何所從出多方督促先期進獻假酒本以充
數米麥之直償不以時商人咸怨來者益寡酒政既隳
𣙜酤不售何以助經費哉亰輦之下人心不寧殆孔子
所謂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㬰而在蕭墻之内此其政
刑之未明者三也臣聞朝廷之上一舉一錯人所觀瞻
不可不謹罪所當重而輒輕之禁所當嚴而輒弛之皆
非至公無私之道迎合權姦之意乞斬一世儒宗此等
[060-6b]
惡名百世不磨衆所共棄也而一旦洗滌之安在其為
公道乎場屋代筆之罰先朝之所甚嚴罪至鞭背終身
不齒自禁防陵夷肆行無忌今春始嚴於法而仍薄其
罪追止一秩貪鄙恃利之徒何憚而不犯法乎任子銓
試至為易得而不能措一辭者往往倩人為之厥費不
過千緡而終身可以禄仕法非不具廢而不行爵此横
目之民豈不重為民害乎此其政刑未明者四也臣聞
赦小過舉賢才聖人待物之心甚恕怙終賊刑刑故無
[060-7a]
小聖人懲惡之意甚嚴夫亦察其情而已矣開禧用兵
一時將帥扞患難守城壁者亦不為無勞事平之後迺
以㢘謹責之豈漢家宥李廣利赦陳湯之意乎今已漸
録矣而未有所任使頃歲亦有自朝士出守盱眙者經
畫有方功效漸著俄以罪見斥邊人深惜其去臣竊以
為䑓諫風聞其罪而罷之公也明主念其勤勞赦而用
之亦公也各有攸當兩不相損復何疑於此乎至於選
鋒統制誑北人之來歸偽受其降掠其寳貨而縶以遺
[060-7b]
敵投諸死地絶中原嚮化之心原情定罪先王之所不
赦而晏然自若罰不傷其毫毛毋迺太寛乎此其政刑
未明者五也若此之𩔖尚多有之夫政刑茍明彊大之
鄰不足畏政刑不明微弱之敵不可忽今我雖率道而
邊臣不體聖意驅其窮乏就食者而飢民無不我怨戮
其慕義來歸者而豪民無不我怨敵雖微弱然能招羣
盜而封爵之赦叛臣而復用之亦不為無謀矣鼔率羣
怨有所侵越何以待之嗚呼處今之世何可一時一刻
[060-8a]
不以邊事為念乎當宵衣旰食坐薪嘗膽之時而優游
泮奐若四方無虞之日從容拯溺揖遜救焚禍至無日
矣可不畏哉書曰無怠無荒四夷來王陛下清心寡慾
早朝晚罷不以聲色貨利汨亂其聦明亦可謂無怠無
荒矣然古人之所謂無怠無荒者殆不止此事所當為
不亟為之即怠荒也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㡬所以為
帝之盛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所以為王之顯伏
惟陛下若稽古訓明詔大臣無一日不熟議邊事無一
[060-8b]
日不延見廷臣合衆多之智謀求經濟之籌策掃除姦
蠧修明政刑自然國勢安彊威聲震疊而殘敵無能為
矣諸葛亮制八陣法敵莫能敗可謂一代之傑然賈詡
不稱其用兵之能而美其治國之善盖軍國無二道長
於治國乃所以妙於用兵也孟軻所謂明其政刑雖大
國必畏者盖如此惟陛下亟圖之
燮又奏曰臣生禀惷愚不識忌諱毎思古人有言事君
有犯而無隠此臣子之職也況叨論思獻納之列尤當
[060-9a]
以是為職者乎臣聞天下猶巨舟也漏焉而窒之斯不
溺矣天下猶大廈也攲焉而扶之斯不傾矣陛下視今
日之勢安邪危邪强邪弱邪如其安且强也雖方盛之
鄰邦猶嚮風而慕義今者蕞爾殘敵滅亡無日而猶敢
肆其憑陵則中國之不安不强亦已甚矣舟漏而不窒
室攲而不扶則將若之何此臣之所為夙夜懔懔食不
甘味寢不安席也陛下可不深念之哉臣聞小大之臣
咸懷忠良則朝廷之勢尊邪正雜揉忠讒並進則人主
[060-9b]
之勢孤夫以土宇之廣民物之衆共戴之以為君可謂
不孤矣然忠臣良士助焉者寡又豈能獨運天下乎昔
嘉祐中張昇為中丞彈劾不避權要仁宗勞之曰卿孤
特乃能如是昇對曰臣樸學愚忠託身睿主不可謂孤
今陛下之臣持禄養交者多赤心謀國者少陛下似孤
立也仁宗為之感動嗚呼一言悟主於斯見之可謂至
忠至切矣陛下觀今日在廷之臣其皆赤心而謀國者
乎抑亦有持禄養交者乎君譬則腹心也臣譬則手足
[060-10a]
也一體相須休戚利害靡不同之國歩方艱當求所以
康濟之策國威未振當思所以恢張之道痛心疾首莫
敢皇息人臣之義也今也不然惟靡曼是娯惟珍竒是
好淫侈相髙燕樂無節同堂合席不聞箴規相與恬嬉
而已赤心謀國者固如是乎賢才之於國猶禦寒之衣
裘養生之榖粟也汲引善𩔖無間親踈竒偉卓犖難合
自重之士尤當極力推挽俾為時用人臣所以報國也
今推賢揚善固不為乏而挾私害正者亦或有之合於
[060-10b]
己則掩覆其大過異於己則指擿其小疵毁譽發於私
情而真才不得展布赤心謀國者豈其然乎星象屢變
其占為兵甚可畏也而不以為憂亰輦之下剽掠公行
非小故也而不以為恠旱潦之後征科如故殘民之大
者也而不以為非導䛕貢佞偷合茍容以梯媒寵禄而
已又豈赤心謀國者乎此其二三節目爾其餘宿弊人
主之所當急聞而人臣之所以不敢盡言者殆未易悉
數矣夫所為不敢言者盖言之則大拂人情非所以養
[060-11a]
交其交不固又非所以自安也植私者衆赤心者寡人
主少所憑仗其何以重朝廷乎今夫一介之士利害止
於一身猶以寡助為戒必求切磋之交況於人主宗社
安危所繫非輕茍非多助何以為國今日之深患也雖
然挽而回之豈不在我伏惟陛下發自宸衷大開言路
藥期於治病而不嫌於苦口言取其有益而無惡於犯
顔惟真才是用惟公道是行如天地之無私於覆載如
日月之無私於照臨聖明當陽賢俊布列翼之衛之共
[060-11b]
圖斯世國勢既已安强皇威自然震疊區區殘敵不稱
藩面内則殄滅無餘又豈能為中國之患哉古語有云
正其本萬事理臣不勝惓惓惟陛下留神省察
燮又奏曰臣聞保邦之策其威聲在備禦其根本在人
心人心有膠漆之固則國勢有嵩岱之安何憂乎夷狄
之不服何慮乎姦雄之竊窺此保邦之上策也夫所謂
結人心者當如何哉孟子有言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
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政
[060-12a]
令行乎上而欲惡因乎民無所攖拂豈有不感恱者㢤
感恱益深則根本益固矣陛下視今之生靈果皆樂其
業乎今之政令果皆便於民乎朝廷之意未甞不以忠
厚為主而奉行之吏往往多以苛刻為能圍田再給畆
輸千錢未為過也然歉歲糴價翔踴則輸錢為便豐年
粒米狼戾則輸租為優今槩取之已不樂矣況既輸錢
中都而州縣督租如故是再輸也其肯服乎楮法之更
敢減落者沒入貲産至明白也然疑似之間初非減價
[060-12b]
而遽繩以法已摽撥者亦併籍之朝廷雖已給還而未
給者觖望能無怨乎罪麗于法正其刑可也或嚴行科
罰而因以為利逋負官物責之償可也或赦令已蠲而
督趣不休秋苖之斛面日增闗市之征稅日重此豈吾
民之所欲㢤民所不欲而日夜施之財匱于下無以相
養能不渙散乎陛下毋謂亰邑之内民物熈熈可以為
慶當知自此而往駸駸不如誠為可憂我太宗皇帝嘗
因觀燈御樓美亰輦人物之盛宰臣吕蒙正對曰乗輿
[060-13a]
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都城不數里饑寒而死者
甚衆不必盡然願視近以及逺先正大臣規正人主剴
切如此臣愚亦望陛下樂聞忠言以廣視聽如是而為
民之所欲如是而為民之所惡靡不知之然後肆頒明
詔誕告萬方政令之不便於民者更之官吏之敢為民
害者去之逋負之不可催理者蠲之枯旱之乆霈以甘
雨豈不足以恱人心召和氣而洽隆平之化㢤前日之
歎息愁恨今日之謳歌鼔舞在陛下一轉移之間爾人
[060-13b]
心既固國勢日張孟子所謂施仁政於民可使制梃以
撻秦楚之堅甲利兵者將驗於今日矣昔皇祐中范鎮
建言備契丹莫若寛河北河東之民備靈夏莫若寛關
陜之民備雲南莫若寛兩川湖嶺之民備天下莫若寛
天下之民此至論也惟陛下亟圖之
燮又奏曰臣聞國以民為本民以食貨為本國非民無
與共守民非食貨無以相生是故食貴乎足而貨貴乎
通兼斯二者而為國之本立矣恭惟仁聖在上天覆海
[060-14a]
涵惟恐一物不得其所而食常患乎不足貨常患於不
通是豈終不可為耶以理揆之自古及今事雖甚難未
有終不可為者存乎其人而已荀卿有言人主天下之
利勢也信㢤以尊臨卑以上制下心所欲為何事不集
雖髙屋之建瓴水不足以喻其㨗也是之謂利勢陛下
既操是勢矣何難乎足食通貨乎且軍兵虛籍最為冗
費自招募増額厥費尤廣誠未易供億也然以陛下臨
之責成將帥攷覈其實減屯戍之卒而復承平舊數分
[060-14b]
所增之兵以補諸軍闕額則亦何所不可昔孝宗時大
將邵宏淵剔抉軍中姦蠧具以實言優詔尊顯以厲諸
將今之將帥有若宏淵者陛下尊寵之而不然者陛下
擯黜之豈復有冗食者乎軍費省則民食寛矣今粒米
狼戾無如二廣運之歉處厥利甚博而海道險逺人皆
憚之朝廷固嘗容其附載許以爵秩矣而漠然無應或
者疑心未釋歟私載雖多安知官吏之不致詰賞典雖
厚安知異日之不衝改所以疑也此在牧守多方勸誘
[060-15a]
爾通販者厚加之賞遏糴者重寘其罰而兩淮荆襄之
問以耕墾之多寡為守臣之殿最其有不盡力者乎此
則足食之大畧也夫楮幣之作本借虚以權實爾虚與
實相當可以散亦可以斂是之謂權鼔鑄之弊日滋本
錢移於他用監兵闕而不補工程不集殽雜取贏而又
鉟銷漏泄交相為蠧錢安得而不荒然鉟銷不難革也
往者慶元中懲一倅黜一尉而人心竦然無敢犯者今
亦如是行之則此弊頓革矣漏泄不難禁也近者江隂
[060-15b]
事覺逮繫天獄明正典刑不許商舶復通遂除莫大之
害今於海邦皆然則為姦者戢矣鼓鑄日增地無遺寳
復嚴鉟銷漏泄之禁自然錢日益多楮之不售者以錢
收之又令州縣之間輸錢於官與楮相半敢違明詔必
罰無赦二者並行而豈復有他弊乎此又通貨之大畧
也其他積弊尚多臣愚未敢悉數惟陛下法天行健恢
張紀綱整齊憲度大有為於天下足食通貨在指麾之
間爾復何慮焉易曰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又
[060-16a]
曰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以是知聖人之德以剛健
為首陛下躬純粹篤實之資而加之以剛健日進無疆
誰能禦之民生憔悴財計蹙迫决非優游和緩之所能
料理也惟聖心深念之
燮又上便民劄子曰臣聞大禹之訓曰予視天下愚夫
愚婦一能勝予又曰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
此言民為可畏君為至危也於其可畏者忽之於其至
危者安之民離散於下君孤立於上而何以為國乎我
[060-16b]
朝光有天下列聖相授一本於仁雖兵力不至甚彊財
計不至甚裕若未能大快人意然人心固結國祚緜逺
亦根於此而已靖康之禍中原蕩覆可謂慘矣未㡬而
髙宗中興紹復先烈與周宣並隆紹興之末金人憑陵
逞其兵威俄而自斃屬者權臣妄開邊隙彼直我曲殆
難抗禦然元惡既戮而和好復通逆曦以蜀附金不旋
踵而誅滅峒寇相挻而起亦復次第盪平雖朝廷有道
威聲震疊之所致亦由深仁厚澤民心愛戴而不可觧
[060-17a]
所以臻此厥今時和歲稔人情熈熈長民之官所宜乗
此安業之時拊循有加培養益厚始為稱職而間有不
然者以刻核之心行苛暴之政刑罰不中民無所措邦
本所在日朘月削深為國家憂之昔唐憲宗嘗謂宰相
曰于頡大是奸臣勸朕峻刑卿知其意乎是欲朕失人
心也從古及今寛則得衆峻刑則失人心仁聖在上深
達是理亟頒明詔俾監司郡守務行寛大温乎如陽春
之發育沛乎如時雨之膏潤納斯民於仁壽之域豈不
[060-17b]
休㢤臣不勝惓惓
燮又代武岡林守進治要劄子其一曰遵法臣聞治天
下之道不可以溺於卑亦不可以過於高自三代而後
𩔖皆趨近效而無逺圖以為吾紀綱粗張法度粗脩民
生粗安斯亦足矣豈必建宏逺之規模而成帝王之極
功乎是之謂溺於卑間有英銳之主謂治效不當如是
之瑣瑣也乃慕髙逺乃求諸上古必欲蕩蕩巍巍之治
復見於今志則大矣而其效邈然是之謂過於高矣夫
[060-18a]
溺於卑者固不足論而過於髙者徒勞無益斟酌二者
而求乎至當其惟一代之家法乎自古帝王之興必有
家法規模於開創之初持守於太平之日後世子孫遵
而行之自足以治豈必慕高逺而求諸上古哉酌祖道
者可以養天下由舊章者可以固王業紛更髙皇之約
束雖嘉唐虞樂商周而無益也得失是非黑白較然則
當今之務宜將安取臣竊以為治要所在惟我成憲是
訓是式則可以不勞而成功矣若昔五代之際四海殽
[060-18b]
亂民用不寧上帝憫之生我藝祖以神聖英武之資首
攘姦凶光啓洪業王道廢而復興人紀亂而復正規模
廣大傳之無窮列聖承之靡所更改此我宋帝王之業
所以與天無極者也繼自今文子文孫舍祖宗何法㢤
今夫有一家者乃祖乃父規模於前為子孫者猶必世
守之況以天下之大神聖之所建立哉盖我祖宗之御
天下道德仁義以為之本法制紀綱以為之具其更事
多故其燭理明其為慮逺故其立法宻損益前代斟酌
[060-19a]
時宜根本乎聖心發揮乎事業坦然大中至正之道闗
諸百聖而不慙建諸天地而不悖如大禹之有典有則
以貽子孫如文武之有謨有烈以啓後人也聖上緝熈
之學日就月將固嘗御經幄命儒臣進讀寳訓繼以正
說所以繩祖武由舊章者至矣盡矣臣復何言而臣聞
之李絳曰知之不行無益也行之不至無益也方憲宗
慨想貞觀開元之盛欲庶㡬二祖之風烈而李絳告以
斯言所以勉其君者切矣故臣願吾君雖聖性得之猶
[060-19b]
復願聖心加焉且臣聞之有遵法之君要必有奉法之
臣唱焉而不和則治道闕矣夫崇寛大而本忠厚此祖
宗之心聖上之心也而奉承於下者未必不失之嚴刻
裕州縣以寛民力此祖宗之心聖上之心也而奉承於
下者未必不厚於取民其餘庶事懼或皆然則大有戾
於祖宗之訓是豈吾君之心哉要必致察於此使中外
臣子罔不為成憲是守斯可矣臣所言者凡十皆治要
也而以遵法冠于篇首則尤其要者行之以一則是九
[060-20a]
者無所不合豈不復見祖宗之盛乎漢魏相以為古今
異制方今務在奉行故事而已數具漢興以來國家宜
便奏請施行之相豈不能逺取前代顧以為由漢之治
自足以致治云爾由是言之論治道於今日者亦奚必
為過髙之說哉其二曰求言臣聞下情之通塞安危理
亂之所由分也天下如人之一身血氣周流則可以乆
安而無疾上下交通則可以常治而不亂昔者先王欲
通其情而憂其不能自達也是以求之甚急上自公卿
[060-20b]
大夫服休服采無不可諫雖百工之微猶各執藝以諫
初未嘗設為定貟也庶人謗於道則庶人有諫商旅議
於市則商旅有諫猶懼此心之未孚也於是有諫鼔有
謗木有進善之旌又懼夫勇者雖諫而怯者或未能也
則為之法曰臣下不匡其刑墨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儆
以不諫之刑古之人豈求夫從諫之美名哉亦惟曰鯁
切之不聞則幽隠之不逹人主深居九重而海内是非
利害之實莫能周知此非小故也破崖岸去邊幅虚心
[060-21a]
以求之和顔以受之猶懼忠告之不至而況拂逆之沮
遏之而使不得盡其情歟臣嘗讀唐史見李絳對憲宗
之語以為始欲陳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將以聞又憚而
削其半故上達纔十二未嘗不深悲之夫以忠言進於
君此亦臣子所當然而乃蓄縮畏忌一至于是哉此無
他順從則利隨違忤則害至利害之心勝故其勢不得
不畏非彼自畏也雷霆之所擊萬鈞之所壓不能使之
不畏也夫使臣下有所畏而不敢言則諂䛕相師浸以
[060-21b]
成俗而人主不得聞其闕失矣宫禁之崇深等級之遼
絶耳目之所不及者雖至大之事迫切之情且不得而
知而民之疾苦何自而伸乎昔我祖宗之際詢訪羣臣
如恐不逮晝日不足繼之以夜朝臣轉對許以指陳闕
失言事之官其多至二十貟諫列因循或下詔而警之
臣有忠言或漆匣而藏之非止在廷之臣得以盡規也
雍丘一尉妄言嬪嬙布衣皂囊書辭狂悖而皆不加罪
所以容納讜言護養風俗𩔖皆以犯顔敢諫為忠至於
[060-22a]
濮議新法之起爭之者雖以罪去而繼之者其言益危
彼獨何恃而不恐哉意者舍己從人從諫弗咈其風聲
氣習固應有是耶比年以來飢旱相仍星緯失度天災
時變如此可言者亦衆矣而中外臣庶能奮不顧身以
忠言劘上者罕聞焉此豈有所畏而不敢哉抑有由焉
盖自中興之初用事之臣力主和議嚴用刑罰以鉗不
附己者之口偷合茍容習以成俗故雖聖君相繼急聞
切直而士氣猶未伸也動其敢言之機而作其敢言之
[060-22b]
氣使其心奮發不能自已者其必有在矣夫瑰竒珍恠
産於遐方異域人皆得而用之事固未有不求而得求
而不得者雖然求言易從諫難古所謂從諫者非徒求
之謂也忠雖不忤善亦不從以規為瑱是謂塞聦斯其
為聽言也末矣惟知人臣進諫之難而樂聞過失虚懷
以改庶乎忠言罄竭而下情畢通是則求言之實也其
三曰舉賢臣聞人才盛衰嘗隨其時自古治平之世陶
冶薰蒸異材輩出蔚然為邦家之光有不可勝用者其
[060-23a]
勢則然也今天下治平之日亦乆矣公道著明正多士
雲㑹鱗集之時好之非不篤求之非不廣也而人才終
於未盛朝廷欲有所為左右四顧無足使者豈其進退
之法猶有未備歟以臣觀之國家非無法也正懼夫用
法之太過爾夫以資格用人是法也歲月有等功勞有
差不躐一名不差一級所以示公也進退予奪之法未
嘗不公而經國濟時之才常若不足豈非用法之太過
歟盖天下之才長短髙下不能一律固有碌碌無竒不
[060-23b]
能大有所建立者亦有超卓不羣足以辦大事立大功
者彼常人也吾以常法待之夫豈不可至於非常之材
而吾惟常法之拘彼豈能俯首帖耳循序而進耶以積
勤為髙叙以乆考為優選資格既及雖庸流不得不與
資格未至雖異才無自得之此唐人所謂膠以格條據
資配職時人有平配之誚官曹無得人之實者也豈足
以網羅天下之俊傑乎古之人未嘗無法也而亦未嘗
拘於法雖有成法以進退天下士而時於繩墨之外不
[060-24a]
計其履歴不間於踈賤以收拾一時之英材闔闢變化
無所不可測而亦有所不可窺竒傑之士足以自效而
中人可以上下者亦莫不奮發嗚呼是非資格之所能
為也我祖宗之際張齊賢入仕不十年而位輔相錢若
水由同州推官閱再朞而登樞筦其餘名臣若向敏中
石熈載劉昌年宋琪皆自下位而擢之髙位張去華王
化基范杲楊大雅皆由薦而寘之要職至於种放孫復
胡瑗之徒又起草萊而並躋顯仕此豈專用資格也㢤
[060-24b]
今日在廷之臣固亦有不次之任用者而竒材異能限
於資格而不得展其器業者尚多有之科舉取士既束
以繩墨而吏部銓選復限以資格使天下之才長短小
大無不囿吾法制之中法則公矣而臣以為未可專恃
也夫人才之盛衰何常之有導之則源泉壅之則汚泥
斵之則良材棄之則朽木既盛而衰衰而復盛在所以
造化者如何而非有定形也當今之務謂宜稍寛銓法
使為長吏者得於法律之外有所予奪如盧承慶典選
[060-25a]
攷漕舟溺者以中下既而升之既又以寵辱不驚而致
之中上此其進退予奪固未嘗專於定法也不一於法
而參之以人則資格雖用而不膠於資格矣三公之府
得自辟召䑓省長官各舉其屬真才實能有聞於世者
不由科舉拔而用之此皆繩墨之外所以收拾人才者
由是而行之則多士雲從四方風動矣釋此不為而惟
曰成法具存足以專恃則臣恐資格愈宻而簡拔愈難
矣其四曰安民臣聞臯陶戒禹曰在知人在安民夫天
[060-25b]
下之事其大者亦多矣而自知人之外惟曰安民者何
也國勢之强弱厯數之短長莫不在是人君之所頼者
也是以古人重之且夫君尊而民卑君貴而民賤其等
級相去固不侔矣而古人相須之論未嘗以是為間若
曰衆非元后何戴后非衆罔與守邦后非民罔使民非
后罔事比而同之混然等夷之無别豈不曰邦本所在
甚重而不可忽歟天下以人心為本本顛則枝葉從之
不可莫之察也古之人君不敢為横賦厚斂懼夫賦斂
[060-26a]
重而蹙吾本也不敢為嚴刑峻法懼夫刑法酷而傷吾
本也良法美意培養豐殖其本益固而枝葉益茂雖更
乎衰亂而人心終不散根本非一日也三代之君享國
長乆非有術以留之朝夕之所從事者惟此本而已臨
之如馭六馬愛之如養赤子人心歸之不可一朝觧安
吾民者所以安吾國也嗚呼位乎民上而不能安之豈
所謂代天司牧者乎聖上宵旰求治勤恤民隠求所以
安之者至矣而民果安乎未也民心無常易於攜貳難
[060-26b]
於固結也而今日猶未安也幸而年榖和熟猶能室家
相安自樂其生一有水旱之災而流離渙散無以自存
夫水旱之災古人亦有之然古人不能使天下無水旱
而能使斯民遇水旱而不至於流離此豈無其道㢤賦
斂輕徭役省民得盡力於南畝其儲蓄既多矣而委積
以待凶荒者無處無之聚民之政凡十有二條目纎悉
故雖遇水旱而救之有方未嘗飢乏吾民樂其政懷其
仁淪浹於肌骨而不能忘者此固有以結之也後世則
[060-27a]
不然賦役繁重日朘月削平居無餘蓄而災害不能救
雖曰發廪勸分舉行舊典而有司弗䖍惠不及民朝夕
迫切聚而為寇賊轉而成大盜紛然四起莫之或禁而
國勢亦岌岌矣此非其民之罪也無以結其心而其勢
固然也我國家聖聖相承一本於仁養民之政尤為備
具故亰師有福田院而諸路又有廣惠倉内藏所儲以
備緩急或以飢告出之不吝蠲租者許不俟報閉糶者
以違制論蓬滓麻實達于九重官吏蔽匿必劾其罪所
[060-27b]
以子惠困窮必先無告者如此宜其邦本深固國祚延
洪億萬斯年無有紀極也聖上卹民之心同符祖宗每
州縣荒歉則憂勤惻怛捐府庫截上供以賑給之仁愛
既廣博矣而奉承于下者未必皆究其心此微臣所以
復進說也朝廷雖有減放之令而戸部每懼供輸之闕
符移之下拘催督促不異平時州郡無以應之其得不
取之民乎此臣愚所以謂未能奉承者臣之愚慮竊以
為當今之務必使為戸部者常有餘財則可矣寛戸部
[060-28a]
者所以寛州縣也寛州縣者所以寛吾民也安民之計
無越乎此而事掊剋者必以為書生之常談其果常談
也哉其五曰正俗臣聞風俗之弊有可以復返之理患
為政者不能以是為急爾簿書期㑹斷獄聽訟世毎以
是為急而至於俗流失世敗壞則因恬而不之恠是何
急於彼而緩於此也簿書期㑹斷獄聽訟一日不治其
害立見而風俗所在雖有不善未為深害也見其可緩
之形而不見其不可緩之實培養之不加而縱尋斧焉
[060-28b]
廉耻日䘮忠信浸薄頽靡廢闕以至于不可收拾嗚呼
風俗國之元氣也元氣枵然則身隨之風俗既壞則國
從之雖秦之彊隋之富而元氣不存則危亡可立而待
是果緩耶急耶昔者先王知其甚急也是以省觀風俗
茍有不善則切切焉以為憂陶冶作成必使粹然醇厚
人有士君子之行以為吾代天牧民勿使失性其職當
如是也古人以是為急務而後世則忽之教化不明而
質樸日消此亦無足恠者我國家列聖相承美化流行
[060-29a]
習俗丕變既與古匹休矣而審觀詳察則尚有所當正
者承平既乆而侈靡成風也末習之好而去本浸逺也
富者競為驕夸貧者傾貲效之歆豔以成俗侈靡以相
髙旦旦伐之而本真微矣臣觀漢文帝以敦朴先天下
而海内望風成俗昭然化之唐太宗戒靡麗珍竒之好
而當時風俗素朴衣無錦繡夫此二君者其道德未純
於古也躬行於上而俗移於下源清流潔表端影直其
效固如此也聖上清心正本無他嗜好乗輿服御一切
[060-29b]
減損所以躬率者至矣而求諸習俗未覩其效意者躬
行雖力而法制猶未備歟今夫侯王富戚之家宫室藻
繪之飾器用雕鏤之巧被服文繡之麗極侈窮奢蕩心
駭目公卿大夫之家婦人首飾動至數萬燕豆之設備
極珍羞其侈汰如此及從而問其然則曰吾有所效也
亰邑四方之極古人所以原本樞機者在是而靡麗為
甚來者無所取則亦惟末習是效故近歲以來都邑之
侈徧于列郡而達於窮鄉此豈小故而可不正哉唐栁
[060-30a]
澤有言驕奢起於親貴綱紀亂於寵倖制之於親貴則
天下從禁之於寵倖則天下畏我真宗時銷金服飾其
禁嚴甚然累下制令而犯者不絶故内則自中宫以下
外則自大臣之家悉不得以金飾衣服復申嚴禁布於
天下自此無復犯者以其自近始而法禁明也聖上恭
儉之化形於宫掖聞于天下乆矣而臣猶慮夫貴戚大
臣之家有漸于薄俗而侈靡相尚者法禁之行當自是
始行於一二以厲其餘而風俗可移矣古人舉事必有
[060-30b]
以大服天下之心故法禁可行寛於貴戚大臣而急於
士民之家則人不服何者彼固以為吐剛而茹柔也躬
行以為之本法禁以為之具而行之自貴戚大臣始貴
戚大臣既正則逺近莫不一於正此則正俗之要也
差知潼川府魏了翁奏議曰臣䟽逖之蹤自請郡西還
十有七載兩蒙聘召三授郡寄以至按刑將漕分閫守
藩忝竊殆遍以書生分量寡欲易足日有滿盈之懼乃
今日正元日陛下親御正牙誕受寳鎮㑹朝之盛觀聽
[060-31a]
攸属而臣顧以是日首被特詔之命傳曰敬其事則命
以始今陛下既施其敬於一介外小臣而臣不以仁義
言不以堯舜陳是謂不敬有臣而不敬陛下安用省記
於積年之餘收召於萬里之逺也臣聞人與天地一本
也天統元氣以覆萬物地統元形以載萬物天地之廣
大盖無以加也而人以一心兼天地之能備萬物之體
以成位兩間以主天地以命萬物闢闔隂陽範圍造化
進退今古莫不由之其至重至貴盖若是易於坎離𤣥
[060-31b]
明心體者也而先天居東西則隂陽之正中也後天居
南北則天地之正中也於日為戊巳則土之正中也於
辰為子午則時之正中也乾坤中交而生坎離則氣之
中也為卦承上經而接下經則卦之中也離體則虚中
而文明故應物而不窮伏坎則剛中而孚實故處險而
常亨其至平至正又若是人能以其至貴至重也而不
以小用之以其至平至正也而不以偏用之則其主天
地而命萬物也豈不綽綽乎有餘裕㢤堯舜以心相傳
[060-32a]
堯典一篇惟克明俊德乃命羲和疇咨四岳等事堯無
所為也舜之繼堯亦不過取諸人以為善以天下之民
謂之八元八凱也舉之以天下之民謂之四凶也去之
是天下之民舉之去之人心之所同則天也舜無所私
於此也九官之命彼皆何等才分而自宅揆以下敷教
者不以制刑典禮者不以掌樂選衆而舉僅得其人分
職而理僅無曠事爰暨三代曰籲俊尊上帝曰陟丕釐
帝命曰以敬事上帝凡皆推是心以荅天意耳乃自秦
[060-32b]
漢而後千數百年此意或寡當事任者豈樂於獨勞而
常患乎莫與分其責居其位者豈樂於喑黙而常患乎
莫與行其言夫人之有技人之彦聖秦臣知好之以保
子孫黎民則秦臣之利也人之智慮人之聞識樂克知
好之以優於天下則樂克之善也豈必皆自己出而況
屈信消長之運乃天道之所當有非人力之能制不是
之思而憧憧往來者皆徒思也此不能與天地相似者
一也孔子論天地之神昭昭示人於覆載間者無非至
[060-33a]
教而繼之曰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又舉詩以證之曰維
嶽降神生甫及申終之曰此文武之德也是篇凡四言
而意實相貫盖人與天地一本而分使本心湛然清明
純粹與天地通則志之所至氣亦至焉動乎體而為夢
見乎龜而為占雖逺在巖渭夫孰非此心之感況山澤
之氣亦我同體者也毓靈産異以詒數世之仁亦理之
當然耳而後世之君臣所居者既狹故所感者亦然豈
惟所感然㢤下之從上後之視前更相承式而才氣愈
[060-33b]
隘沈黙拘攣以為謹也纎微煩蹙以為能也以濟時須
且弗暇給況遺後乎夫天地山川之神氣亘千古猶一
日而人才絶無僅有乃至是則以所感所傚然耳此其
不能與天地相似二也夫人憂樂慘舒之度本諸一心
之微而流行於隂陽見於祲煇未常有毫髮之欺是以
昔之聖人有舒泰而無拘迫有寛易而無狹隘以天命
自度而不敢以私意小知行乎其間勞逸以時喜怒以
𩔖凡以節宣血氣專固精神順天地而理情性也爰自
[060-34a]
後世或人主獨運萬㡬而乏羣臣之助或大臣兼緫細
務而行有司之職其規模運量既日不暇給則於長筭
逺馭寧無所遺光武賢君也視朝至昃夜分乃寐太子
憂其失養性之福諸葛亮賢相也所噉食不至數升而
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食少事煩人以為憂夫自一命
以上大小相承積而至於君相然後勢重而形佚使人
主毎旦視朝而不得大臣之助大臣鞅掌獨賢而不資
百工之助分曹列局隂拱黙視事無鉅細必經省覽下
[060-34b]
至衆而上至寡也夫如是則下逸而上勞豈所以理情
性之正養壽命之源哉此不能與天地相似者三也書
曰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㡬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
又曰敕天之命惟時惟㡬夫内而宫庭屋漏外而天下
國家莫非天命之流行使㡬微之不敕是謂曠天工而
違時㡬爰自後世或自謂智足徧察或例曰人多可疑
或言儒生皆是古非今或咎直臣多取名歸過是心既
勝賢路益狹班固賛漢之得人惟稱武宣而武帝中年
[060-35a]
已謂名臣文武欲盡詔求跅弛之士宣帝之後僅一再
傳往往見大夫無可使者至外召盩厔令拜諫議大夫
以遣東亰以後朝㑹無宿儒大人可備顧問人才固不
易得而亦非果無好臣所教茍用可制故無以盡得天
下之才耳唐中世以降或至東省閉閤南䑓缺貟正牙
罷奏庶官不對此豈真無才邪其曠天工而違時㡬也
多矣此不能與天地相似四也士修於家非積歲累月
不成而壞之於天子之庭則一語一事之間耳昔之人
[060-35b]
主念其成材之不易也故必扶植而容養之相融於善
意以圖惟國事之濟而不敢逆疑於意嚮之間所以兼
收並蓄擬緩急而遺子孫也漢之髙文去古未逺猶有
濟時詒後之慮而中世以後則有不盡然者矣遼西告
警而李廣起䍐开略塞而趙充國用五溪䘮師而馬援
奮冉肇迫□李靖出范陽煽兇真卿識河東寇結子儀
封廷湊肆毒裴度見伐蔡屢衂李愬顯使非倉卒需才
則廣厄覇陵充國援以老棄李顔郭裴諸人將沒身不
[060-36a]
見矣此其不能與天地相似五也臣既歴觀前世毎見
秦漢以後君臣大抵相尋於一轍為之廢書而嘆曰大
㢤心乎所以主天地而命萬物也必休休焉與天地相
似乃可以無曠於天位千數百年莫有以是告其君者
毋惑乎治之時常多於亂之日而危之意常浮於安之
形也今人才雖未易有而亦非果無也風俗雖不如古
而猶可以有為也拓而大之則在人焉耳於是的然自
信以告于陛下且念更迭既乆分絶榮進今重觀上國
[060-36b]
之光誠出望表用敢及時展盡以冀君相之一動心焉
儻蒙陛下留神省覽而或有取於其言君臣之間共推
此心以一掃千數百年之弊則規模既拓人才將為時
輩出矣宗社幸甚善𩔖幸甚
工部貟外郎楊簡上奏曰臣不勝惓惓有當今第一急
務告于陛下今朝廷於帥守監司寖寖乎選擇矣於賢
能寖寖乎召除矣比歲告稔五榖㢘平矣大勝於前矣
大臣亦已虛已求言曰聞過願改不憚矣觀此勢狀漸
[060-37a]
可以舉明主於三代之隆矣而有切緊利害世俗常情
喜順惡逆故其相與率多奉承不敢違其於同官亦毎
毎奉順不敢違雖明知其過而不敢言恐拂其意終將
害我習以成風牢不可破故輿論雖明知吏部注授不
問賢不肖不肖者擾害吾民不可勝言而不敢革吏部
之弊法恐拂不肖者之情也雖明知擇賢乆任之為上
策而不敢行以貟多闕少恐不賢者不任而拂其情也
以至中外獄吏以箠楚取賂以直為曲曲為直寃苦無
[060-37b]
告當職官多憚煩受成吏手同官拱黙書名不復審聽
囚辭州縣承貼吏卒困苦小民萬狀同官雖知不敢告
雖長官聞之亦或視以為常或恐拂其屬姑容之設有
言者亦不敢深言上官或有剛德始案奏之其漏網者
多矣民怨吏卒怨官遂怨及朝廷朝廷何由而知臣大
懼中外積怨之乆一夫大呼從之者如歸市今聖朝雖
有善政猶以一杯水捄一車薪之火節節盜起皆乗民
怨願陛下明諭大臣有長官能受逆耳之言有小臣喜
[060-38a]
於間過或自知已過而能改特表章之布告天下切勿
以為此小善而忽之也能改過者千無一萬無一堯舜
大聖猶舍已從人成湯改過不吝曽子曰我過矣君子
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
改過天下之善唯孔門深知之後世罕知近世尤不知
非朝廷特表章之布告天下使天下改觀則人終以改
過為耻此誠治亂安危所繫人性本善又得朝廷重賞
導之於前御史監司繩之於後庶㡬願聞過求忠告者
[060-38b]
多盡掃喜順惡逆之私情官師相規工執藝事以諫中
外官咸知改過之為大德善政盡舉弊政盡除民怨自
銷禍亂不作國祚益靈長不獨周過其厯天命可畏民
情大可畏臣不勝惓惓懇懇切切之至
簡為秘書省著作郎又奏曰臣又痛切告陛下今之郡
守縣令所至多害虐小民逺郡逺縣益甚民被害虐積
怨積忿乆將亂生一日有變蕩然潰散不可捄也今守
令多昏而聽吏多懷私而徇利詞訟一是一非反是為
[060-39a]
非反非為是使飲恨含怨無所告訴今日某人受抑屈
飲恨含怨明日某人受抑屈飲恨含怨積而滿積而溢
怨極忿極一夫大呼從亂如歸矣二稅已納者復追執
赤鈔以呈示無欠不受其稅勒使復納不伏則囚則絣
訊民戸以誣追所欠之數不多念將訴于上司而益費
含怨白納納已吏卒需賂不賂不釋民貧無告或舉債
或鬻産甚者鬻妻賣子陛下試思民情至此其怨當如
何重以今歲旱蝗所收無㡬而郡守多不肯蠲稅民餓
[060-39b]
而不救郡縣害民弊政不可勝紀此不擇賢之故也又
在外官司以汙為常有毎晨縣吏晝卯厯共納數百供
知縣市買之費習成典故則其餘贓汙可知已公取竊
取不可勝計溢于聽聞對送互送一㑹有送千緡緡錢
不至唯送空書彼此本庫自支生辰有送私忌有送生
子若孫有送子弟又有送不可勝紀今國家患無財束
手無策得賢則官庫無公取竊取之盜財不可勝用矣
此又不擇賢之故也曩自元兇妄肆小人道長風俗大
[060-40a]
壞今雖誅殛而餘風未殄畿邑猶有登科者身居親䘮
而青巾紫袍輙位于父之上今日不有其親他日何有
乎君陛下以科目取士而得此等惡逆惡逆盛則敢於
為亂社稷危矣陛下若不痛革虛文取士不考行實之
弊又不革士大夫釋服而紫使遂忘其親不孝則不忠
呉曦之亂韓侂胄之亂皆不忠不孝之為也呉韓之變
朝野震懼今幸社稷再安陛下宜汲汲為計勿從士大
夫庸庸之論勿從茍安目前之說而不思後禍臣自知
[060-40b]
學以來熟思治務到于今凡數十年不知其㡬思惟有
一策毎路擇一賢監司使監司各辟本路諸郡守守辟
諸縣令守令又各辟其属先於本貫擇人本貫則可以
乆任本貫無人乃及外邑賢者必不私於本貫親故或
士人為邑里推重亦在所擇既得其賢必乆其任擇賢
乆任則百事成不擇賢乆任則百事廢擇賢乆任則社
稷安不擇賢乆任則社稷危士大夫無不服此論惟不
肖者心知其不利於己故不主此說又士大夫憫親故
[060-41a]
之失所雖不肖者亦思所以周之至聞其貪墨害民發
歎而已不思結怨小民積怨生亂將危社稷宰執䑓諫
知社稷安危在此共堅守此茍内外有狥私不公必罷
必罪不可以親故私情敗國家公義所辟或非其人并
罪舉主陛下與宰執䑓諫開心吐誠共誓共守以安社
稷此令一下人知仕進之路悉本於行實不用虛文則
人心丕變舍惡從善舍偽從實吏姦頓掃民恱財豐矣
自此因保甲而漸脩此閭族黨之制書其孝弟睦婣有
[060-41b]
學者書其敬敏任恤者書其德行道藝興其賢者能者
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舉明主於三代之隆矣郡縣各
自為永守計有金城萬里之固矣天子有道守在四夷
矣如大臣未能驟行則姑自行都始即有明效
簡又奏曰恭惟陛下聖政日新海内改觀近又霈無窮
之惠於兩浙永免丁輸自今以往不知減朝廷緡錢㡬
億萬萬籌筭所不能盡臣不勝大喜不勝大慰覩此規
摹宏闊甚有寖寖可以躋治乎三代之勢臣請為陛下
[060-42a]
敷陳三代之道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惟有此道而已
矣天以此覆地以此載日月以此明四時以此行人以
此羣居乎天地之間而不亂是故得此道則治失此道
則亂得此道則安失此道則危得此道則利失此道則
害由此道而行有治無亂有安無危有利無害此萬古
斷斷乎不可易之理而自漢以來大率本以覇王道雜
之夫所謂王道者道也純乎義者也所謂覇者非道也
雜乎利者也利害動乎前覇者不知道故不知道中之
[060-42b]
大利不知道中之味惟茍目前遺患在後故自漢而下
治日少亂日多所以亂者本以覇故也所以略治者王
道雜之故也小失乎道則小亂大失乎道則大亂今夫
里巷羣居其情狀大可見其相與忠信正直則彼必服
相與不忠不信不正不直則彼必不服茍不合乎道雖
惠利之面雖感㤙退有後言其心終不能服十事九合
乎道人服其九亦不服其一雖微不合乎道人亦微不
服甚矣夫此道之靈也甚矣夫此心之靈也此心即道
[060-43a]
故舜曰道心明心即道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謂聖孟子
曰仁人心也此心無體狀虛明無際畔惟起乎意則失
之故孔子曰毋意禹曰安女止明此心本静止惟安之
勿起而已至哉聖言此心虛明如水如鑑如日如月無
思無為而無所不照賢賢否否是是非非自無差亂茍
起意測之反昏反差夫意不可以微起而況於大起乎
起利心焉則差起私心焉則差起權術心焉則差有所
作好焉則差有所作惡焉則差凡起思為之心焉皆差
[060-43b]
所差少者其害少所差多者其害多又有我雖微不安
于心似未害而天下乃以為大不可者然則其大小多
少亦難於定惟不起乎意如水如鑑如日月則能照知
盖三才共由此道有不由焉則天心之所不與鬼神之
所不與天下之所不與而欲免禍患良難不見于今必
見于後用此以觀自古以來治亂安危利害之應如影
之隨形響之隨聲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
而衆星共之夫德非有竒謀祕計而自西自東自南自
[060-44a]
北無思不服如衆星之共北辰此道之靈應如此士大
夫觀此往往大疑而臣深信其如此願陛下即此虛明
不起乎意之心以行勿損勿益自無所不照賢否自辨
庶政自理民自安自化四夷自服此即三王之道即堯
舜之道即天地之道願陛下毋安于漢唐規摹臣盡心
於此數十年矣見此甚明信此甚篤願陛下毋謙遜臣
不勝切實惓惓之請
袁甫為校書即轉對言邊事之病不在外而在内偷安
[060-44b]
之根不去規摹終不立壅蔽之根不去血脉終不通忌
嫉之根不去將帥終不可擇欺誕之根不去兵財終不
可治祖宗之御天下政事雖委中書終必擇風采著聞
者為䑓諫敢為論駁者為給舎所以戢官邪肅朝綱也
今日誠體是意以行之豈復有偷安壅蔽者哉
甫知衢州事又奏便民五事狀曰臣準令監司守臣到
任及半年以上具民間的實利病及邊防事件以聞臣
一介踈庸蒙恩假守寸長蔑有下考將書仰遵成憲合
[060-45a]
陳五事臣不敢泛舉不切之務亦不敢冒貢出位之言
謹以本州實事條畫具奏伏望聖慈特賜睿覽如或可
採即乞頒降指揮施行須至奏聞者
 一臣近者恭覩陛下親灑奎畫以興教化新士風為
  急以涵養未充薰陶或闕為憂申飭中外俾加訓
  迪猗歟休㢤可謂深明治道之先務矣臣所領此
  州本號多士年來教官失職學無宗師㢘耻道䘮
  士習日卑夫上有緝熈問學之君而下無明師碩
[060-45b]
  儒以推廣德意將恐訓辭雖切教化弗興天理民
  彛益就湮晦臣甚懼焉深惟挽回風俗之趨莫若
  尊禮譽望之士乃招致鄉曲名流頼其表倡遴選
  前廊職事助其訓誘朔講之外立為旬講擇通經
  者敷繹義訓臣躬率郡寮入學以聽又以廩給素
  薄衿佩蕭踈遂那撥郡帑及義歲捐緡錢一千補
  助贍養以至先聖廟貌諸生齋室稍復加葺煥然
  一新由是學舍之教養稍備㑹新教授葉汝明之
[060-46a]
  來臣力告以教導之方且勉其辰入酉歸不離直
  舍躬率以正則觀感易孚講論無倦則義理日新
  以至研究訓詁之纎悉考驗誦習之勤惰孶孶勉
  勉不敢曠廢又念固窮之難所當深體其有作館
  于外者既俾入學則毎月致餽以代束脩之資其
  有課業精進者欲示激厲則不時旌賞以為衆士
  之勸凡此所費皆自郡出不為學舎之累其區處
  可謂備矣而臣區區之志則不以是為足盖興教
[060-46b]
  化者不當僅止於革面善士習者必當開明其本
  心降衷之良秉彛之懿凡民莫不皆然況名之為
  士乃不知孝弟本良能忠信非外鑠甘於習俗之
  卑陋蔽其道心之光明縱由科舉以進身莫識事
  君之大義國家果何賴於若人㢤臣雖迂愚頗自
  信其本心每造學宫與諸生講明此道庶㡬士心
  興起道化流行不負聖朝作成之意如陛下以臣
  言為可採欲乞朝廷行下諸路提舉司俾風示諸
[060-47a]
  郡凡職於訓導者勿以聖訓為空言必求興學之
  實政將見四方士風翕然丕變所有本州毎歲助
  養士千緡乞朝省劄下以憑遵守不但一時之利
  可為永乆之規臣不勝幸甚
 一臣竊謂保甲之法所以聨属鄉井親比人民深得
  古者比閭族黨相友相助之遺意近年以來有保
  甲之名而無綱維之實居雖毗鄰心實胡越是無
  恠民心之渙散習俗之澆漓也臣考之此郡保甲
[060-47b]
  素具案牘並存姑以州城之内言之分為十寨綂
  以寨官立法非不詳盡然而上下之間視為虛名
  不究事實歲月既乆多復弛廢臣近因講行火政
  甞㑹僚属集寓公相與商訂咸謂若欲聮比有法
  豈可綂率無人遂稽鄉評擇衆所推服者請充鄉
  官俾之領袖毎寨或四三人或五六人視鄉界之
  廣狹以為人數之多寡區畫既定衆論皆以為允
  但糾率鄉井本是難事有整齊法制之術當有激
[060-48a]
  厲人心之具譬猶善養身者欲肢體之强於外則
  必有精神以運於内整齊法制之術猶人之有肢
  體也激厲人心之具猶身之有精神也考諸周官
  所載月吉則属民讀法或書其德行道藝或書其
  孝弟睦婣任恤今略倣是意置簿一面名曰鄉記
  閭里之内凡為善之實卓然有可稱者鄰保推舉
  鄉官保明直書其事聞之於州本州驗實書之於
  記凡不美之事如賭博闘毆殺傷盜賊之𩔖官司
[060-48b]
  隨時參照見得界内戒謹寧謐並無違犯亦書之
  記毎遇月終通考所書以觀鄉官勸率之實有善
  而無惡者為上雖無善而亦無不美者次之凡此
  二等真可褒嘉本州别行措置官錢另項樁管名
  曰厚俗庫於内支錢益以公醖旌賞為善之家仍
  致鄉官之餽庶使人心觀感轉相勸勉風俗可以
  漸化臣冒昧試郡愧無善狀以淑是邦毎於聽訟
  之際見有好貨忘義恃勇輕生違法悖理之事未
[060-49a]
  甞不為之愓然恐懼蚤夜以思何以風動斯人惟
  有旌善可使不善者知耻人心本無惡天理不終
  泯感發轉移之機至不可忽也臣愚不敢妄為臆
  說盖受教於先臣參論於師友皆謂撫字當以風
  化為先而風化當以書善為急故篤信其舊聞而
  欲見於行事如蒙聖慈以臣言為可採不徒可行
  於一邦亦可施諸他郡乞從朝廷行下監司推廣
  奉行其於聖化不為無補
[060-49b]
 一臣聞州縣本一體利害不兩立必存損上益下之
  公心乃有興利除害之實政臣契勘本州管下諸
  縣内西安龍游常山逓年二稅多行預借積累浸
  深遂成痼疾臣始聞之為之大懼亟加詢究乃知
  前此縣道催科無方迫於期㑹不剗追掛欠之戸
  惟告急富强之家此曹非有所利何肯與官交渉
  全楮收受而坐折見鏹錢入吏手而復多侵漁虧
  損非一不可枚舉展轉失陷職此之由臣檢覈簿
[060-50a]
  籍考究源委見得此三邑逓年拖下本州諸色官
  錢為數甚多而又積壓預借如此雖有妙手實無
  所施臣謂不大有所更張不可為也於是立為二
  說斷在必行一曰蠲欠二曰代觧何謂蠲欠證得
  諸邑自嘉定十七年寳慶二年凡此三年之内皆
  有拖違但歲有淺深故數有多寡遂亟行刷具盡
  見數目十七年之欠人知其斷不可催蠲之易爾
  元年之欠猶覬其或可催理蠲之已為難矣乃至
[060-50b]
  二年見欠二稅今舉天下皆以為當催孰肯輕議
  蠲減哉臣謂救宿弊者不顧目前之計懷永圖者
  當為度外之舉蠲所易蠲不足以蘇民瘼蠲所難
  蠲乃可以紓民氣於是將二年逋欠亦行斟酌倚
  閣然在諸縣既被惠利之實則在本州當莭非泛
  之支節之於此而寛之於彼川實谷虛理勢然也
  臣素無能觧惟有朴忠既不飾厨傳以恱過客之
  心又粗謹㢘隅以守自律之戒故所入比之常歲
[060-51a]
  雖大為虧少然亦勉自支吾不見其甚匱臣所謂
  蠲欠者此也何謂代觧證得本州雖與諸邑減免
  舊欠然而蠲除之後諸邑合解上供諸色官錢尚
  數萬緡無從措辦今本州既欲其勿借之民則亦
  豈可復催之縣然而上項官錢皆係起解朝廷諸
  色窠名分毫不可違欠本州上不敢控告朝廷乞
  行蠲減下又不敢督促諸縣復行預借反覆紬繹
  束手無策意者必得别項官錢在經常之外與之
[060-51b]
  代解然後可革預借之弊本州適有嵗賣江山酒
  息錢前政舊管一萬緡益以臣到任之後今歲新
  收可得二萬五千緡臣不免盡捐之三邑以充代
  解之數鏤之板榜掲之通衢闔郡之民歡聲四起
  臣所謂代解者此也既與蠲閣舊欠又與代解官
  錢即此兩項合八萬二千餘緡凡前日積累預借
  皆可正行銷豁宿弊一洗而盡目今悉是正催但
  所慮者病端易開實政難保繼此為邑令者必深
[060-52a]
  知預借之為害常如疾痛之在身已蠲欠者勿再
  催已代解者勿更取杜絶蠧根乃可為悠乆之利
  臣愚欲望朝廷劄下本州證應庶㡬明白洞達行
  下三邑常切遵守勿復開預借之門以貽後日之
  患
 一臣前既陳江山煑酒息錢盡捐以充代解之數矣
  然猶有未盡愚悃不可不為陛下索言之契勘本
  州創取此酒嵗有増數其初止因入夏之後官醖
[060-52b]
  將竭無以接續則取此酒以佐之在官有倍稱之
  息在民無闕沽之患不可謂非權宜之策也一二
  年來所取至三萬□數益多弊益甚其收買也吏
  縁為姦錢不時支於是有酒戸患苦之弊其般運
  也舟陸有費破損責償於是有人夫怨嗟之弊其
  發賣也官督吏胥强以髙價於是有出賣不行之
  弊其收息也輕空滲漏一切代還於是有笞箠監
  繫之弊嗚呼始欲謀利而終至繁刑仁人君子亦
[060-53a]
  何忍為此易窮則變變則通弊既極矣可不思所
  以變通之乎臣酌取中制於舊例三萬□之内三
  分殺一止取二萬以新收息錢併舊管盡以代三
  縣起解上供諸色官錢此今嵗之數然也來嵗以
  後此酒可以勿取縱如今嵗費用之多亦可如臣
  所減之數行之以漸此酒斷可住罷臣愚欲望朝
  廷劄下本州證今來所申限以二年務要免行取
  賣江山煑酒是亦寛民力之一端也
[060-53b]
 一臣伏覩乾道中廷紳奏請處州行義役一事謂隨
  役戸之多寡量事力之厚薄輸金買田永為衆産
  遇當役者以田助之從公評議推排役次以名聞
  官有協比輯睦之風無乖爭鬬訟之俗當時皆稱
  為利民朝廷即從而俞允自時厥後州縣推廣而
  奉行之者盖相望也然而義役之在州縣間能保
  守於悠乆者不一二而廢壞於不旋踵者常十百
  其故安在盖差役之利在吏而不在民義役之利
[060-54a]
  在民而不在吏差役如舊則請嘱之門開義役一
  成則漁取之路絶非得仁守㢘令出力以維持之
  其不乗間伺隙沮其謀而敗其成者鮮矣臣自領
  郡符首訪此邦義役之利病知諸邑間有已結集
  去處歴歲浸深或多廢弛有上戸併吞義役之田
  而至於壞者有都内貧富改易不常而至於壞者
  有逃絶稅賦官司强抑保長而至於壞者有重難
  科配官司困苦保正而至於壞者有役首不公額
[060-54b]
  外敷率衆戸交怨收取元産而至於壞者縣道方
  將以差役為利源豈復問義役之成否法日以弊
  民不聊生環千里而為守者忍坐視之乎臣知其
  然深欲講明而經理之以諸邑版籍不明病於預
  借茍持心欲速輕易舉行則考覈之無據推排之
  不精利未必形而害己先見矣故臣志雖立而事
  未舉勢雖可而謀未堅職思其憂反覆紬繹靖言
  尸素亦既周星方將控忱請以丐閒奚敢任斯責
[060-55a]
  而集事然而揆之於理或可講行縱不能玩愒歲
  月效尺寸之微勞豈不能開創其端决此邦之大
  計況預借之弊已遂蕩滌失陷之稅可以推尋經
  界扦量之事固未易言結集義役之圖不妨漸舉
  惟是人心難一公論易揺自非禀巖廟之明謨何
  以杜豪家之異議臣敢冒昧有請欲望聖慈俯賜
  睿斷如許本州講行義役一事即乞劄下特從所
  申却容逐一條畫規模續次申聞朝省遴選强明
[060-55b]
  之官分任勸率之責不茍目前期為經乆實千里
  生民大幸
 
 
 
 
 
 歴代名臣奏議卷六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