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9 歷代名臣奏議-明-楊士奇 (master)


[10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歴代名臣奏議卷一百五
           明 楊士竒等 撰
  仁民
周文王作靈臺及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吏以聞於
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無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
天下之主也有一國者一國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又安
求主遂令吏以衣冠更葬之天下聞之皆曰文王賢矣
[105-1b]
澤及朽骨又況於人乎或得寳以危國文王得朽骨以
喻其意而天下歸心焉
文王問於吕望曰為天下若何對曰王國富民覇國富
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道之國富倉府是謂上溢而下
漏文王曰善對曰宿善不祥是日也發其倉府以振鰥
寡孤獨
武王問於太公曰治國之道若何太公對曰治國之道
愛民而已曰愛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敗生之
[105-2a]
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國之道使民
之義也愛之而已矣民失其所務則害之也農失其時
則敗之也有罪者重其罰則殺之也重賦斂者則奪之
也多徭役以罷民力則苦之也勞而擾之則怒之也故
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飢寒為
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
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将柰其士衆何太公對曰臣
聞愛其人者兼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咸劉厥
[105-2b]
敵使靡有餘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為之
柰何邵公對曰有罪者殺之無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
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為之柰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
田其田無變舊新唯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
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
徳也
魯哀公問政於孔子對曰政有使民富且夀哀公曰何
謂也孔子曰薄賦斂則民富無事則逺罪逺罪則民夀
[105-3a]
公曰若是則寡人貧矣孔子曰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
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
齊桓公之平陵見家人有年老而自養者公問其故對
曰吾有子九人家貧無以妻之吾使傭而未返也桓公
取外御者五人妻之管仲入見曰公之施惠不亦小矣
公曰何也對曰公待所見而施惠焉則齊國之有妻者
少矣公曰若何筦仲曰令國丈夫二十而室女子十五
而嫁
[105-3b]
公問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
所謂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為天
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彊非之則危背之則亡詩云人
而無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
景公覩嬰兒有乞於途者公曰是無歸夫晏子對曰君
存何為無歸使養之可立而以聞
公遊於夀宫覩長年負薪而有飢色公悲之喟然歎曰
令吏養之晏子曰臣聞之樂賢而哀不肖守國之本也
[105-4a]
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
曰聖王見賢以樂賢見不肖以哀不肖今請求老弱之
不養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景公曰諾於是老弱
有養鰥寡有室
公甞賞賜及後宫文繡被臺榭菽粟食鳬鴈出而見殣
謂晏子曰此何為死晏子對曰此餒而死公曰嘻寡人
之無徳也何甚矣晏子對曰君之徳著而彰何為無徳
也景公曰何謂也對曰君之徳及後宫與臺榭君之玩
[105-4b]
物衣以文繡君之鳬鴈食以菽粟君之營内自樂延及
後宫之族何為其無悳也顧臣願有請於君由君之意
自樂之心推而與百姓同之則何殣之有君不推此而
苟營内好私使財貨偏有所聚菽粟布帛腐於囷府惠
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國則桀紂之所亡也夫士
民之所以叛由偏之也君如察臣嬰之言推君之盛徳
公布之於天下則湯武可為也一殣何足恤哉
邾文公卜徙於繹史曰利於民不利於君君曰苟利於
[105-5a]
民寡人之利也天生烝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
矣孤必與焉侍者曰命可長也君胡不為君曰命在牧
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吉孰大焉遂徙於繹
楚人有獻魚楚王者曰今日漁獲食之不盡賣之不售
棄之又惜故來獻也左右曰鄙哉辭也楚王曰子不知
漁者仁人也盖聞囷倉粟有餘者國有餓民一本作下/民多飢
後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曠夫餘衍之蓄聚於府庫者境
内多貧困之民皆失君人之道故厨庖有肥魚廐有肥
[105-5b]
馬民有餓色是以亡國之君藏於府庫寡人聞之久矣
未能行也漁者知之其以此諭寡人也且今行之於是
乃遣使恤鰥寡而存孤獨出倉粟發幣帛而振之
漢髙祖十二年相國蕭何為民請曰長安地狹上林中
多空地棄願令民得入田毋收槀為禽獸食上大怒曰
相國多受賈人財物乃為請吾苑乃下相國廷尉械繫
之數日王衛尉侍前問曰相國何大罪陛下繫之暴也
上曰吾聞李斯相秦皇帝有善歸主有惡自與今相國
[105-6a]
多受賈豎金而為民請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繫治之王
衛尉曰夫職事苟有便於民而請之真宰相事陛下奈
何乃疑相國受賈人錢乎且陛下距楚數嵗陳豨黥布
反陛下自将而往當是時相國守關中揺足則關以西
非陛下有也相國不以此時為利今乃利賈人之金乎
且秦以不聞其過亡天下李斯之分過又何足法哉陛
下何疑宰相之淺也髙帝不懌是日使使持節赦出相

[105-6b]
武帝拜卜式為中郎式初不願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
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為郎布衣草蹻而牧羊嵗餘羊
肥息上過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獨羊也治民亦猶是矣
以時起居惡者輒去毋令敗羣上竒其言欲試使治民
拜緱氏令緱氏便之
魏文帝時御史大夫王朗上䟽曰兵起以來三十餘年
四海盪覆萬國殄瘁賴先王芟除寇賊扶育孤弱遂令
華夏復有綱紀鳩集兆民於兹魏土使封鄙之内雞鳴
[105-7a]
狗吠達於四境蒸庶欣欣喜遇昇平今逺方之寇未賔
兵戎之役未息誠令復除足以懐逺人良宰足以宣徳
澤阡陌咸脩四民殷熾必復過於曩時而富於平日矣
易稱勑法書著祥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慎法獄之謂
也昔曹相國以獄市為寄路温舒疾治獄之吏夫治獄
者得其情則無寃死之囚丁壮者得盡地力則無饑饉
之民窮老者得仰食倉廩則無餒餓之殍嫁娶以時則
男女無怨曠之恨胎養必全則孕者無自傷之哀新生
[105-7b]
必復則孩者無不育之累壮而後役則幼者無離家之
思二毛不戎則老者無頓伏之患醫藥以療其疾寛繇
以樂其業威罰以抑其强恩仁以濟其弱振貸以贍其
乏十年之後既笄者必盈巷二十年之後勝兵者必滿
野矣
明帝時殺禁地鹿者身死財産没官有能覺告者厚加
賞賜廷尉髙柔上䟽曰聖王之御世莫不以廣農為務
儉用為資夫農廣則榖積用儉則財畜畜財積榖而有
[105-8a]
憂患之虞者未之有也古者一夫不耕或為之飢一婦
不織或為之寒中間已來百姓供給衆役親田者既減
加頃復有獵禁羣鹿犯暴殘食生苖處處為害所傷不
貲民雖障防力不能禦至如滎陽左右周數百里嵗畧
不收元元之命實可矜傷方今天下生財者甚少而麋
鹿之損者甚多卒有兵戎之役凶年之災将無以待之
惟陛下覽先聖之所念愍稼穡之艱難寛放民間使得
捕鹿遂除其禁則衆庶永濟莫不悅豫矣
[105-8b]
柔又上䟽曰臣深思陛下所以不早取此鹿者誠欲使
極蕃息然後大取以為軍國之用然臣竊以為今鹿但
有日耗終無從得也何以知之今禁地廣輪且千餘里
臣下計無慮其中有虎大小六百頭狼有五百頭狐萬
頭使大虎一頭三日食一鹿一虎一嵗百二十鹿是為
六百頭虎一嵗食七萬二千頭鹿也使十狼日共食一
鹿是為五百頭狼一嵗共食萬八千頭鹿鹿子始生未
能善走使十狐一日共食一子比至健走一月之間是
[105-9a]
為萬狐一月共食鹿子三萬頭也大凡一嵗所食十二
萬頭其鵰鶚所害臣置不計以此推之終無從得多不
如早取之為便也
吳大帝時徴役繁數重以疫癘民戸損耗行騎都尉駱
統上䟽曰臣聞君國者以據疆土為彊富制威福為尊
貴曜徳義為榮顯永世𦙍為豐祚然財須民生彊賴民
力威恃民勢福由民殖悳俟民茂義以民行六者既備
然後應天受祚保族宜邦書曰衆非后無能胥以寧后
[105-9b]
非衆無以辟四方推是言之則民以君安君以民濟不
易之道也今彊敵未殄海内未乂三軍有無已之役江
境有不釋之備徴賦調數由來積紀加以殃疫死䘮之
災郡縣荒虚田疇蕪曠聽聞屬城民戸浸寡又多殘老
少有丁夫聞此之日心若焚燎思尋所由小民無知既
有安土重遷之性且又前後出為兵者生則困苦無有
温飽死則委棄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戀本畏逺同之於
死每有徴發羸謹居家重累者先見輸送小有財貨傾
[105-10a]
居行賂不顧窮盡輕剽者則迸入險阻黨就羣惡百姓
虚竭嗷然愁擾愁擾則不營業不營業則致窮困致窮
困則不樂生故口腹急則奸心動而攜叛多也又聞民
間非居處小能自供生産兒子多不起養屯田貧兵亦
多棄子天則生之而父母殺之既懼干逆和氣感動隂
陽且惟陛下開基建國乃無窮之業也彊鄰大敵非造
次所滅疆場常守非朞月之戍而兵民減耗後生不育
非所以歴逺年致成功也夫國之有民猶水之有舟停
[105-10b]
則以安擾則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勝是以聖王
重焉禍福由之故與民消息觀時制政方今長吏親民
之職惟以辦具為能取過目前之急少復以恩惠為治
副稱陛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徳者官民政俗日以彫弊
漸以陵遲勢不可久夫治疾及其未篤除患貴其未深
願陛下少以萬機餘閒留神思省補復荒虚深圖逺計
育殘餘之民阜人財之用參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統之
大願足以死而不朽矣帝感統言深加意焉
[105-11a]
嘉禾六年謝淵謝宏等各陳便宜欲興利改作以事下
上大将軍右都䕶陸遜遜議曰國以民為本彊由民力
財由民出夫民殷國弱民瘠國彊者未之有也故為國
者得民則治夫之則亂若不受利而令盡用立効亦為
難也是以詩歎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乞垂聖恩寧濟百
姓數年之間國用少豐然後更圖
烏程侯皓徙武昌揚土百姓泝流供給以為患苦又政
事多謬黎元窮匱左丞相陸凱上䟽曰臣聞有道之君
[105-11b]
以樂樂民無道之君以樂樂身樂民者其樂彌長樂身
者其樂不久而亡夫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
民民安則君安民樂則君樂自頃年以來君威傷於桀
紂君明暗於奸雄君惠閉於羣孽無灾而民命盡無為
而國財空辜無罪賞無功使君有謬誤之愆天為作妖
而諸公卿媚上以求愛困民以求饒導君於不義敗政
於淫俗臣竊為痛心今隣國交好四邉無事當務息役
養士實其廪庫以待天時而更傾動天心搔擾萬姓使
[105-12a]
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國養民之術也臣聞吉凶在
天猶影之在形響之在聲也形動則影動形止則影止
此分數乃有所繫非在口之所進退也昔秦所以亡天
下者但坐賞輕而罰重政刑錯亂民力盡於奢侈目眩
於美色志濁於財寳邪臣在位賢哲隱藏百姓失業天
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憂漢所强者躬行誠信
聽諫納賢惠及負薪躬請岩穴廣采博察以成其謀此
往事之明證也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曹失綱紀晉
[105-12b]
有其政又益州危險兵多精强閉門固守可保萬世而
劉氏與奪乖錯賞罰失所君恣意於奢侈民力竭於不
急是以為晉所伐君臣見虜此目前之明驗也臣闇於
大理文不及義智慧淺劣無復冀望竊為陛下惜天下

東晉孝武帝時豫章太守范寗上䟽曰臣聞道尚虚簡
政貴平靜坦公亮於幽顯流子愛於百姓然後可以經
夷嶮而不憂乗休否而常夷先王所以致太平如此而
[105-13a]
已今四境晏如烽燧不舉而倉庾虚耗帑藏空匱古者
使人嵗不過三日今之勞擾殆無三日休停至有殘形
翦髪以要復除生兒不復舉養鰥寡不敢妻娶豈不怨
結人鬼感傷和氣臣恐社稷之憂積薪不足以為喻臣
久欲粗啓所懐日復一日今當永離左右不欲令心有
餘恨請出臣所啓事付外詳擇
安帝時劉毅以䘮師乞觧任降為後将軍尋轉衛将軍
開府儀同三司江州都督毅上表曰臣聞天以盈虚為
[105-13b]
運政以損益為道時否而政不革人凋而事不損則無
以救急病於己危拯塗炭於将絶自頃戎車屢駭干戈
溢境所統江州以一隅之地當逆順之衝自桓𤣥以來
驅蹙殘敗至乃男不被養女無匹對迯亡去就不避幽
深自非財殫力竭無以至此若不曲心矜理有所釐改
則靡遺之歎奄焉必及夫設官分職軍國殊用牧養以
息務為大武畧以濟事為先兼而領之盖出於權事因
藉既久遂似常體江州在腹心之内慿接揚豫藩屏所
[105-14a]
倚實為重複昔胡寇縱逸朔馬臨江抗禦之宜盖權爾
耳今江左區區戸不盈數十萬地不踰數千里而統旅
鱗次未獲減息大而言之足為國耻況乃地在無虞而
猶置軍府文武将佐資費非要豈所謂經國大情揚湯
去火者哉自州郡邉江百姓遼落如郵亭險閡畏阻風
波轉輸往復恒有淹廢又非所謂因其所利以濟其弊
者也愚謂宜觧軍府移鎮豫章處十郡之中厲簡惠之
政比及數年可有生氣且屬縣凋散示有所存而役調
[105-14b]
送迎不得止息亦謂應随宜并合以簡衆費刺史庾悅
自臨蒞以來甚有恤隱之誠且綱維不革自非綱目所
理尋陽接蠻宜示有遏防可即州府千兵以助郡戍
後魏太武帝時南州大水百姓阻飢尚書令鉅鹿公劉
潔奏曰臣聞天地至公故萬物咸育帝王無私而黎民
戴賴伏惟陛下以神武之姿紹重光之緒恢隆大業育
濟羣生威之所振無思不服澤之所洽無逺不懐太平
之治於是而在自頃邉寇内侵戎車屢駕天資聖明所
[105-15a]
在克殄方難既平皆䝉酬錫勲髙者受爵功卑者獲賞
寵賜優崇有過古義而郡國之民雖不征討服勤農桑
以供軍國實經世之大本府庫之所資自山以東偏遇
水害頻年不收就食它所臣聞率土之濵莫非王臣應
加哀矜以鴻覆育今南摧彊寇西敗醜虜四海晏如人
神協暢若與兆民共享其福則惠感和氣蒼生悅樂矣
世祖從之於是復天下一嵗租賦
宣武帝時侍中源懐表奏曰景明以來北蕃連年灾旱
[105-15b]
高原陸野不任營殖唯有水田少可菑畝然主将參僚
専擅腴美瘠土荒疇以給百姓因此困弊日月滋甚諸
鎮水田請依地令分給細民先貧後富若分付不平令
一人怨訟者鎮将已下連署之官各奪一時之禄四人
已上奪禄一周北鎮邉蕃事異諸夏往日置官全不差
别沃野一鎮自将已下八百餘人黎庶怨嗟僉曰煩猥
邉隅事尠實少畿服請主帥吏佐五分減二詔從之
隋高祖以山東民多流冗遣使按檢又欲徙民北實邉
[105-16a]
塞皇太子勇上書諫曰竊以導俗當漸非可頓革戀土
懐舊民之本情波迸流離盖不獲已有齊之末主闇時
昏周平東夏繼以威虐民不堪命致有迯亡非厭家鄉
願為羈旅加以去年三方逆亂賴陛下仁聖區宇肅清
鋒刃雖屏瘡痍未復若假以數嵗沐浴皇風迯竄之徒
自然歸本雖北夷猖獗嘗犯邉烽今城鎮峻峙所在嚴
固何待遷配以致勞擾臣以庸虚謬當儲貳寸誠管見
輙以塵聞上覽而嘉之
[105-16b]
唐太宗即位初民部尚書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踐者戸
請給絹一匹上曰朕以誠信御下不無虚有存恤之名
而無其實戸有大小豈得雷同給賜乎於是計口為率
貞觀中上謂侍臣曰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
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夫不失時者唯在
人君簡靜乃可致耳若兵戈屢動土木不息而欲不奪
農時其可得也王珪曰昔秦皇漢武外則窮極兵戈内
則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祻難遂興彼豈不欲安人乎失
[105-17a]
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轍殷鑒不逺陛下親承其弊
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則易終之實難伏願慎終如始方
盡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寧國唯在於君君無
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尅已自勵
耳帝又嘗謂黄門侍郎王珪曰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
多飢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
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
六十年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亡滅煬帝
[105-17b]
失國盖亦由其父凡理國者務積於人不在盈其倉庫
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但使倉庫可備凶年何須
儲蓄後嗣若賢能自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積倉庫徒
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
太宗曰隋煬帝求覓無已内則淫蕩於聲色外則勦人
以黷武遂至滅亡朕覩此但以清靜撫之今百姓自言
安樂豈知朕之力也魏徴對曰堯舜擊壌而歌亦云帝
力何有於我哉只将此事以為太平百姓亦不知由主
[105-18a]
上安之也太宗曰朕今安養百姓豈求其知但論理亂
在時君耳徴對曰此事非知之難終行之難
太宗曰隋時百姓假有財物豈能自保自我有天下以
來存心撫養無所科差人人皆得營産業守其資財即
我所賜向使我徴求無已雖數賞賜亦不如不得魏徴
對曰堯舜在上百姓亦云耕田而食鑿井而飲含哺鼓
腹而云帝有何力於其間哉今陛下如此含養百姓可
謂日用而不知矣又奏曰昔晉文公出畋逐獸碭入大
[105-18b]
澤迷不知所出其中有漁者文公謂曰我若君也道安
從出我且厚賜汝漁者曰臣願有獻文公曰出澤而受
之於是送出澤文公命曰子之所欲教寡人者何也願
受之漁者曰鴻鵠保大海之中厭而數移徙之小澤則
必有繒丸之憂黿鼉保淵厭而出之淺渚則必有網羅
釣射之憂今君逐獸碭入至此何行之大逺也文公曰
善謂從者記漁者名漁者曰君何以名為君其尊天事
地敬社稷固四國慈愛萬人薄賦斂輕租稅者臣亦與
[105-19a]
焉君不尊天事地不敬社稷不固四國外失禮於諸侯
内逆人心一國流亡漁者雖有厚賜不得保也遂辭不
受太宗曰卿言是也
太宗曰今人與古人同邪魏徴對曰人多以古人淳朴
今人澆薄以臣量之勢亦相似太宗曰今之人固不及
古古之君臣為化唯以百姓心為心近代帝王唯損百
姓以適其欲朕今與公等雖不及古然須以百姓為心
不得有損於物而自奉也
[105-19b]
太宗問拓設使人曰拓設兵馬今有幾許對曰見有四
千餘兵舊有四萬餘人太宗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
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如割脛以自啖腹飽而身斃又
曰身安天下安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表正而影曲上理
而下亂者朕每思傷其身者不縁外物皆由嗜欲以成
其祻若耽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須亦大既妨
政事又擾生人且復出一非理之言萬姓為之觧體怨
讟既作離叛亦興朕每思此不敢放逸魏徴對曰古者
[105-20a]
聖哲之王亦近取諸身逺體諸物昔楚聘詹何曰未聞
身理而國亂者陛下所明實古之大義
高宗永徽中來濟兼太子賔客進爵為侯帝嘗從容問
馭下所宜濟曰昔齊桓公出逰見老人命之食曰請遺
天下食遺之衣曰請遺天下衣公曰吾府庫有限安得
而給老人曰春不奪農時即有食夏不奪蠶工即有衣
由是言之省繇役馭下之宜也
高宗時造蓬萊上陽合璧等宫復征討四夷京師養廐
[105-20b]
馬萬匹帑廥寖虚知左史張文瓘諫曰王者養民逸則
富以康勞則怨以叛秦漢廣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
崩武帝末年户口減半夫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人
罔常懐懐于有仁臣願撫之無使勞而生怨隋監未逺
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賜繒錦百段為減廐馬數千
武后時詔市河南河北牛羊荆益奴婢置監登萊以廣
軍資監察御史張廷珪上書曰今河南牛疫十不一在
詔雖和市甚於抑奪併市則價難準簡擇則吏求賄是
[105-21a]
牛再疫農重傷也高原耕地奪為牧所兩州無復丁田
牛羊踐暴舉境何賴荆益奴婢多國家戸口奸豪掠買
一入於官永無免期南北異宜至必生疾此有損無益
也抑聞之君所恃在民民所恃在食食所資在耕耕所
資在牛牛廢則耕廢耕廢則食去食去則民亡民亡則
何恃為君羊非軍國切要假令蕃滋不可射利后乃止
武后将建大像於白司馬坂成均祭酒平章事李嶠諫
造像雖俾浮屠輸錢然非州縣承辦不能濟是名雖不
[105-21b]
税而實稅之臣計天下編戸貧弱者衆有賣舍帖田供
王役者今造像錢積十七萬緡若頒之窮人家給千錢
則紓十七萬戸飢寒之苦徳無窮矣
中宗景龍二年中書舍人李乂諫曰江南鄉人採捕為
業魚鼈之利黎元所資江湖生育無限府庫供支易殫
與其拯物豈若憂人且鬻生之徒惟利斯視錢刀日至
網罟年滋施之一朝營之百倍未若回救贖之錢物減
貧無之徭賦活國愛人其福勝彼
[105-22a]
代宗大歴元年冬十月上生日諸道節度使獻金帛器
服珍玩駿馬為夀共直緡錢二十四萬常衮上言節度
使非能男耕女織必取之於人斂怨求媚不可長也請
却之上不聽
徳宗貞元十二年京兆尹李實言於上曰今嵗京兆雖
旱而禾苗甚美由是租稅皆不免人窮至壊屋賣瓦木
麥苗以輸官優人成輔端為謡嘲之實奏輔端誹謗朝
政杖殺之監察御史韓愈言京畿百姓窮困今年稅物
[105-22b]
徴未得者請俟來年遂坐貶陽山令
憲宗時宣徽五坊小使方秋閱鷹狗所過撓官司厚得
餉謝乃去下邽令裴寰才吏也不為禮因構寰出醜言
送詔獄當大不恭宰相武元衡婉辭諍帝怒未置裴度
見延英言寰無辜帝恚曰寰誠無罪杖小使小使無罪
且杖寰度曰責若此固宜第寰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
罪帝色霽乃釋寰
時浙西擒李錡伏法准舊例籍其家財産業送上都翰
[105-23a]
林學士裴洎李絳等上言曰李錡兇狡叛戾僭侈誅求
刻剥六州之人積成不道之告陛下哀憫無告為之弔
伐變愁怨之氣為𤼵生之和歌舞聖時負戴恩徳其李
錡家所積錢帛皆斂於人或有酷𤼵寃濫之徒斃其身
取其貨或有枉法徴剥之吏加其罪納其財前後事状
布聞逺邇聖恩本以叛亂誅討蘇息一方今輦運錢帛
播聞四海非所以戒遏亂畧惠綏困窮也伏望天慈下
痛哀之詔降雨露之澤将逆人財物並以賜本道代浙
[105-23b]
西百姓今年租賦則萬姓欣戴四海歌詠上覽状嘉歎
久而從之
時擢李渤為庫部員外郎㑹皇甫鏄輔政務剥下佐用
度而渤奉詔弔郄士美䘮在道上言渭南長源鄉戸四
百今纔四十閺鄉戸三千而今千它州縣大抵𩔖此推
其敝始於攤迯人之賦假令十室之迯則均責未迯者
若抵石于井非極泉不止誠由聚斂之臣割下媚上願
下詔一賜禁止計不三年人必歸于農夫農國之本本
[105-24a]
立而太平可議矣又言道路茀不治驛馬多死憲宗得
奏咨駭即詔出飛龍馬數百給畿驛
武宗㑹昌中李徳裕上奏曰恤貧寛疾著於周典無告
常餼存於王制國家立悲田養病置使專知開元五年
宰臣宋璟蘇頲奏所稱悲田乃關釋教此是僧尼職掌
不合定使專知請令京兆按此分付其家𤣥宗不許至
二十二年十月斷京城乞兒悉令病坊收管官以本錢
收利以給之今縁諸道僧尼盡以還俗悲田坊無人主
[105-24b]
領必恐貧病無告轉致困窮臣等商量縁悲田出於釋
教並望更為養病坊其兩京及諸州各於録事耆夀中
揀一人有名行謹信為鄉閭所稱者專令勾當其兩京
望給寺田十頃大州鎮望給田七頃其它諸州望委觀
察使量貧病多少給田五頃三二頃以充粥飰如州鎮
有羨餘官錢量與置本收利㝡為穏便若可如此方圓
不在更給田之限各委長吏處置訖聞奏
後唐明宗嘗問中書侍郎馮道曰天下雖豐百姓濟否
[105-25a]
道曰榖貴餓農榖賤傷農因誦文士聶夷中田家詩其
言近而易曉明宗顧左右録其詩常以自誦
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温仲舒拜工部郎中樞宻直學
士知三班院秋彗星見召對别殿仲舒以為國家平太
原以來燕代之交戍守年深殺傷剽掠彼此迭見大河
以北農桑廢業戸口減耗凋弊之餘極力奉邉丁壮備
徭老弱供賦遺廬壊堵不亡即死邪人媚上猶云樂輸
加以兵卒踐更行者辛苦居者怨曠願推恩宥以綏民
[105-25b]
庶太宗嘉納之
太宗嘗燈夕設宴宰相吕䝉正侍上語之曰五代之際
生靈凋䘮周太祖自鄰南歸士庶皆罹剽掠下則火光
上則彗孛觀者恐懼當時謂無復太平之日矣朕躬覽
庶政萬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貺致此繁盛乃知理亂在
人䝉正避席曰乗輿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甞
見都城外不數里饑寒而死者甚衆不必盡然願陛下
視近以及逺蒼生之幸也上變色不言䝉正侃然復位
[105-26a]
同列多其直諒
至道一年太常博士直史館陳靖上言先王之欲厚生
民莫先於積榖而務農鹽鐵𣙜酤斯為末矣按天下土
田除江淮湖湘兩浙隴蜀河東諸路地里夐逺雖加勸
督未遽獲利今京畿周環二十三州幅員數千里地之
墾者十纔二三稅之入者又十無五六復有匿里舍而
稱迯亡棄耕農而事游惰賦額嵗減國用不充詔書累
下許民復業蠲其租調寛以嵗時然鄉縣擾之每一戸
[105-26b]
歸業則刺報所由朝耕尺寸之田暮入差徭之籍追胥
責問繼踵而來雖䝉蠲其常租實無補於捐瘠況民之
流徙始由貧困或避私債或迯公稅亦既亡遯則鄉里
檢其資財至於室廬什器桑棗材木咸計其直或鄉官
用以輸稅或債主取以償逋生計蕩然還無所詣以兹
浮蕩絶意歸耕如授以閒曠之田廣募游惰誘之耕墾
未計賦租許令别置版圖便宜從事酌民力豐寡農畆
肥磽均配督課令其不倦其迯民歸業丁口授田煩碎
[105-27a]
之事並取大司農裁決耕桑之外令益樹雜木蔬果孳
畜羊犬鷄豚給授桑土僭擬井田營造室居使立保伍
養生送死之具慶弔問遺之資並立條制候至三五年
間生計成立即計戸定征量田輸稅若民力不足官借
糴錢或以市餱糧或以營耕具凡此給受委於司農比
及秋成乃令償直依時價折納以其成數關白户部帝
覽之喜令靖條奏以聞
真宗時知處州楊億上奏曰臣獲領郡符合求民瘼苟
[105-27b]
自圖於緘黙是上負於憂勤儻有救於瘡痍亦無辭於
鼎鑊臣竊見龍泉縣松瞿小梅松源三處酒坊一年共
趂辦額錢壹阡玖貫捌伯壹拾玖文足並是勾當人自
備麴米本柄醖造沽賣收趂上件淨利錢數納官自來
州司枷項差勒人員軍将須管甘認勾當並皆破貨家
業及身命償官并均攤干繫人填納臣自到任所深訪
其由盖是往年王師討伐江南龍泉乃其境上錢俶多
調發卒士防遏邉陲此時𣙜酤甚獲其利縣民張延熈
[105-28a]
貪婪無識遂入状添起虚額買襆勾當自江南平定錢
俶進納土疆書軌既同幅員無外所遣丁卒皆已罷歸
遂致酤賣不行課利虧失元買襆户並盡底破賣家産
填納不足只有身命償官州司又不敢陷失舊額須至
差勒平民以至籍入家財通納身命蠧傷和氣流患生
人百姓亦甞詣闕披陳詔下三司相度雖行刺問尋便
供申所司唯聚斂是圖陸沈無報瘡痍益甚寃痛彌深
又況龍泉縣連接七閩彌亙千里山川險絶閭舎稀踈
[105-28b]
所是三處酒坊並皆越在草莽數間小屋僅庇風霜雖
有𣙜酤之名全無醖醸之具盖是勾當之人相承敗闕
興創不成須至破賣田園遭離刑辟見今勾當人並係
徴欠司枷項徴督每三數日一度就科盖省司之益峻
課程官吏之懼於書罰縱加決責何以徴填擠溝壑而
可期扣閶闔而無路臣備見此事深究其由自以受兩
朝之聖知忝百城之憂寄有所聞見豈敢緘藏雖獲罪
以猶言庶期死而得請伏望皇帝陛下念逺民之塗炭
[105-29a]
採微臣之芻蕘更詢相府之訏謨勿令計司之關決儻
謂狂瞽之有實所侵功利以非多舊額之中減其大半
人乃受賜天實聽卑茍事下於有司必謹守於舊制王
澤既壅民病愈滋雖龔黄臨之亦不能為理臣伏見陛
下踐阼之始盡放天下逋欠寰海之内歌舞太平雖甚
盛徳無以加此又自守郡之後夤奉詔書莫不以優卹
為先未甞以課利為急百姓既足長府自然有餘一人
向隅滿堂為之不樂臣忝預諫列獲佩郡章早受特達
[105-29b]
之知敢辭進越之罪祈天俟命伏切愚𠂻干犯宸嚴無
任戰汗兢惶激切之至
仁宗景祐四年蘇舜欽上䟽曰臣聞矜孤養老邦家之
大政卹貧寛疾冊書之格言竊見前代皆置悲田養病
坊唐至長安中命使專領亦選名徳僧徒兼掌其事縣
官出錢收利籍而用之開元中丞相宋璟上言乞罷中
㫖不從㑹昌沙汰僧尼李徳裕以悲田出於釋氏遂易
名而増脩國家富有四海生齒實繁山澤之間舉無遺
[105-30a]
利賦稅之外復有逺倉或水旱為災則流亡相屬遇慈
恵之吏必率斂而飼養逢苟且之政必枕藉而死亡本
非墯慵多值歉乏又京城之内丐乞者多飢寒所侵往
往殘廢或自折支體困入埿塗號呼里閭呻吟道路聚
為祲厲甚傷化風陛下仁被草木恵及昆蟲惟此天窮
未霑王澤臣欲乞依有唐故事創置悲田養病坊州郡
並以曹官領之仍於髙年擇信行可稱者三兩人與僧
官同切管句三京給田十頃望鎮州七頃諸州軍等第
[105-30b]
給田以充粥食有羨餘官錢置本收利以備醫藥十嵗
已下八十已上仰州縣察訪無家可歸者亦令㸔養如
此則大益仁化無虧國風頌聲喧𫝊上資聖筭和氣浹
洽可召豐年
參知政事范仲淹上奏曰臣聞淳化中太宗皇帝以邉
户飢荒多賣人口入蕃頗憫惻之特遣使以物貨收贖
各還父母此人君之盛徳也近年縁邉漢户被西戎虜
不少今既通人使乞出聖意以内帑物帛委邉臣漸次
[105-31a]
收贖陷蕃漢户人口各還其家使父母子孫再得完聚
則不惟邉上生民恩淪骨髓必也至徳動天降祐王室
書之史䇿光于後代乞不降出
慶歴二年右正言歐陽脩論乞止絶河北伐民桑柘劄
子曰臣風聞河北京東諸州軍見脩防城器具民間配
率甚多澶州濮州地少林木即今澶州之民為無木植
送納盡伐桑柘納官臣謂農桑是生民衣食之源租調
繫國家用度之急不惟絶其根本使民無以為生至於
[105-31b]
供出賦租将來何以取足臣伏思兵興以來天下公私
匱乏者殆非敵人為患全由官吏壊之其誅剥疲民為
國斂怨盖由郡縣之吏不得其人故臣前後累乞澄汰
天下官吏者盖備見其弊如此也今澶州之民驟罹此
苦豈非長吏非才處事乖繆所致兼聞澶州民桑已伐
及三四十萬株竊慮它郡盡皆效此伏乞早賜指揮禁
絶其合用材木仍乞下轉運司令相度漸次那容準備
其澶州人户經伐桑者乞差官檢覆量多少與權免将
[105-32a]
來絲綿紬絹之稅竊以軍國所須出自民力必欲外禦
契丹之患常須優養河朔之民若使道路怨嗟人心離
叛則内外之患何以枝梧伏望聖慈特賜留意
皇祐二年知諫院包拯上奏曰臣伏覩明堂赦書應今
日以前天下欠負官物并於干繫保人名下催納元非
侵欺盜用或雖是侵盜見今本家并干繫保人内委無
抵當者並令屬及轉運司保明聞奏其累經官吏保明
三司未與除放者限赦到一月内令本處先具自來保
[105-32b]
明度數申本路轉運司疾速保明繳連聞奏當議並與
除放此誠陛下憂卹元元如是之至也然臣歴觀前後
赦文凡有恩貸無不周悉而有司往往廢格不即遵行
臣竊聞真宗咸平年中親御便殿放三司所引諸色違
欠凡四千一百六人計物八萬三千數盖先帝以恩詔
每宥逋責有司必究問本末或縲係追逮益為煩擾故
命以籍引對而面釋之大哉先帝憂民軫物之心唯恐
不及伏望陛下特降指揮委三司将應係諸色逋欠人
[105-33a]
各具因依一一𩔖聚備録申奏並令引見詳酌除放如
此則恩出於上弊絶於下矣
拯又上奏曰臣伏聞先帝時冬十二月雷震司天監奏
主國家發恵布澤未及黎庶上召輔臣謂之曰此上天
所以警朕也且河北關西戍兵未息民人勞止又三司
轉運使率擾之事名𩔖實繁大者宜即減省小者悉蠲
除之将來改元赦書卿等宜盡采民弊著為條目務澤
及黎庶也大哉先帝愛民之心如是之至以陛下求治
[105-33b]
之心亦先帝之心也臣竊聞見陜西用兵之後朝廷急
於饋運多所經畫丁夫征賦有常數矣若踰之則盡為
無名之率其它酒稅錢榖之𩔖亦有定額矣而貪於寵
利者唯務聚斂掊克於下前後務以相勝前者増幾十
萬以圖厚賜後者則又増幾十萬以圖優賞日甚一日
何窮之有而民力困且竭矣所以瘡痍天下于今未息
用是觀之其實豈為國乎若果為國豈不以愛民為念
哉禮曰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則先王顧生民何
[105-34a]
如哉今雖用度微窘而諸州旱澇相繼亦當寛養黎庶
固其大本大本不固則國家從何而安哉況朝廷比下
詔令未甞不以寛民卹物為先而有司往往不即遵行
是陛下有憂民之心而民無繇知使王澤壅於上民情
欎於下此皆向者有司之失恐非所以流布愷悌慰安
元元之深㫖也臣欲乞應自西事以來一切權宜之事
因循未釐革者将來明堂赦書盡采餘弊著之條目悉
與改正為定制若民間夏秋二稅除依例輸外不得非
[105-34b]
横支移折變茶鹽酒稅課利一切依舊額趂辦勿許擅
用有増減諸色欠負自來每遇恩貸不以存亡必根究
本末但務追攝罕得除放乞令今後於理合該蠲免者
更不縲繫逮捕重為煩擾並令疾速檢㑹除放若有司
稽違必嚴行黜責如此則上可以遵先帝之意下可以
救當世之患俾四方之人知陛下曠蕩之澤實及於下
則海内幸甚
拯又論歴代并本朝户口䟽曰臣近者獲登雲陛親奉
[105-35a]
徳音詢及本朝并唐編户多少之數臣雖粗陳梗槩不
足以上對清問退而徧考諸史盡見歴代本末竊以三
代雖盛其户口記籍莫得其詳國史所起惟兩漢最備
謹按前漢元始二年人户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及後
漢光武兵革漸息之後戸四百二十七萬六百三十永
夀三年増至一千六十七萬九百六十此兩漢極盛之
數也三國鼎峙干戈日尋版籍嵗減當時纔百四十餘
萬耳晉自武帝平吳之後編户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
[105-35b]
百自後南北幅裂戸無常數少者不盈百萬多者不過
三倍隋文帝平一天下至大業二年户八百九十萬七
千五百三十六及乎唐之初年人户不滿三百萬至髙
宗永徽元年漸増至三百八十萬明皇天寳十三載已
前最為全盛只及九百六萬九千一百五十四自安史
構亂之後屠戮生靈幾盡乾元已後僅滿一百至二百
萬耳至武宗㑹昌年中其間相距百餘嵗纔増至四百
九十五萬五千一百五十一降及五代戰伐相蹂日益
[105-36a]
耗散是時四分竊據之地逐處户口各有數十萬太祖
皇帝建隆之初有户九十六萬七千三百五十三自後
取劒南平嶺表下江左闢湖湘所得户口方逾百萬至
開寳九年漸加至三百九萬五百四户太宗皇帝至道
二年已増至四百五十一萬四千二百五十七真宗皇
帝天禧五年又増至八百六十七萬七千六百七十七
陛下御宇已來與民休息至天聖七年凡計編户一千
一十六萬二千六百八十九至慶歴二年増至一千三
[105-36b]
十萬七千六百四十八戸八年又増至一千九十六萬
四千四百三十四臣以謂前代户口之目三代已降跨
唐越漢未有若今之盛者也臣聞蚩蚩生聚蕃息衰耗
一出於時政之所陶化是故明主知其然也則必薄賦
斂寛力役救荒饉三者不失然後幼有所養老有所終
無夭閼之傷無庸調之苦此乃陛下日慎一日以致其
盛若遂與之休養則可封之俗不異二帝之世矣
拯權三司使又請罷天下科率疏曰臣伏見自西寇已
[105-37a]
來急於饋運常賦之外調發相繼天下民力殆已竭矣
且先朝當契丹未請盟之時宿兵兩路干戈日尋詎聞
有今之騷動乎盖郡縣長吏鮮得其人或遇非次配率
競效苛刻貪官猾吏縁以為奸乗釁誅求不知紀極轉
運提刑又不能察其臧否各徇顔情而已且民者國之
本也財用所出安危所繫當務安之為急安之在精擇
郡守縣令及漸絶無名之率爾若乃横斂不已人懐危
慮或因嵗之飢饉以吏之殘酷相應而起塗炭海内此
[105-37b]
乃心腹之患況已萌之兆可不深慮乎臣欲乞今後應
係軍須所用之物並令三司預先計度於出産州軍置
塲收買或非次急切須至配率者亦乞勘㑹各於出産
路分専委逐處長吏於形勢物力户内等第均配仍委
知州通判親自監納兼令轉運提刑専切提舉體量稍
有違越並乞重行朝典所貴重困之民漸獲蘇息
仁宗御邇英閣讀正稅養民篇覽歴代户口登耗之數
顧謂侍臣曰今天下民籍幾何知審官院梅詢對曰先
[105-38a]
帝所作盖述前代帝王恭儉有節則户口充羨賦斂無
藝則版籍衰減炳然在目作監後王自五代之季生齒
凋耗太祖受命而太宗真宗休養百姓天下戸口之數
盖倍於前矣因詔三司及編脩院檢閱以聞
 
 
 
 
[105-38b]
 
 
 
 
 
 
 
 歴代名臣奏議卷一百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