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9 歷代名臣奏議-明-楊士奇 (master)


[19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歴代名臣奏議卷一百九十九
            明 楊士竒等 撰
  求言
周厲王時國人謗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
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
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
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民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
[199-1b]
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聴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
詩瞽獻典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
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脩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
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
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
行善而備敗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心而宣之口
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㡬何王不聴
齊威王時鄒忌脩八尺有餘身體昳麗朝服衣冠窺鏡
[199-2a]
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
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
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
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
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
而自視又弗如逺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
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扵我也
扵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
[199-2b]
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為美扵徐公今
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
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扵王由此觀之王之蔽
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
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扵市朝聞寡人之
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
晉武帝泰始初尚書李𦙍上奏曰古者三公坐而論道
内參六官之事外與六卿之教或處三槐兼聽獄訟稽
[199-3a]
疑之典謀及卿士陛下聖徳欽明垂心萬機猥𤼵明詔
儀刑古式雖唐虞疇諮周文翼翼無以加也自今以往
國有大政可親延羣公詢納讜言其軍國所疑延詣省
中使侍中尚書諮論所宜若有疾疢不任覲會臨時遣
侍臣訊訪詔從之
後周武帝保定二年以于謹為三老帝親幸太學以食
之曰猥當天下重任自惟不才不知政術之要公其誨
之三老荅曰木從繩則正君從諫則聖自古明王聖主
[199-3b]
皆虚心納諫以知得失天下乃安惟陛下念之
唐太宗貞觀元年太宗謂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
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
海内可安朕雖不明幸諸公數相匡救冀憑直言鯁議
致天下扵太平諫議大夫王珪對曰臣聞木從繩則正
君從諫則聖故古者聖主必有爭臣七人言而不用則
相繼以死陛下開聖慮納芻蕘愚臣處不諱之朝實願
罄其狂瞽佐萬分一太宗曰善詔令自是宰相入内平
[199-4a]
章國計必使諫官隨入預聞政事有所開說必虚已納

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䕶短而永
愚隋煬帝好自矜誇䕶短拒諌誠亦寔難犯忤虞世基
不敢直言或恐未為深罪昔箕子佯狂自全孔子亦稱
其仁及煬帝被殺世基合同死否杜如晦對曰天子有
爭臣雖無道不失其天下仲尼稱直哉史魚邦有道如
矢邦無道如矢世基豈得以煬帝無道不納諫諍遂杜
[199-4b]
口無言偷安重位又不能解職請退則與箕子佯狂而
去事理不同昔晉惠帝賈后將廢愍懐太子司空張華
竟不能苦爭阿意茍免趙王倫乃舉兵廢后使讓張華
華曰將廢太子日非是無言當時不被納用其使曰公
為三公太子無罪被廢言既不從何不引身而退華無
詞以荅遂斬之夷其三族古人云危而不持顛而不扶
則將焉用彼相故君子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張華既抗
直不能成節遜言不足全身王臣之節固已墜矣虞世
[199-5a]
基位居宰輔在得言之地竟無一言諫爭誠亦合死太
宗曰公言是也人臣必須忠良輔弼乃得身安國寧煬
帝豈不以下無忠臣身不聞過惡積禍盈滅亡斯及若
人主所行不當臣下又無匡諫茍在阿順事皆稱美則
君為暗主臣為䛕臣主暗臣䛕危亡不逺朕今志在君
臣上下各盡至公共相切磋以成理道公等各宜務盡
忠讜匡救朕惡終不以直言忤意輙相責怒
四年太宗問蕭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對曰克已復禮
[199-5b]
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論事宿
衛之士傳飱而食雖性非仁明亦是勵精之主上曰公
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則照
有不通至察則多疑於物又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恒
恐羣臣内懐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決斷雖即
勞神苦形未能盡合扵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
宰相已下惟承順而已朕意不然以天下之廣海内之
衆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扵事
[199-6a]
穏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幾獨斷一人之慮也且
日斷十事而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
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豈如廣任賢良髙
居深視法令嚴肅誰敢為非因令諸司若詔勅頒下有
未穏便者必須執奏不得順旨便即施行務盡臣下之

十七年太宗謂魏徴曰比來朝臣都不論事何也徴對
曰陛下虚心採納誠宜有言然古人云未信而諫則謂
[199-6b]
之謗已信而不諫謂之尸禄但人之材器各有不同懦
弱之人懐忠直而不能言踈逺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
懐禄之人慮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與緘黙俛仰過
日太宗曰誠如卿言朕每思之臣欲進諫輙懼死亡之
禍與赴鼎鑊冒白刄亦何異㢤故忠貞之臣非不欲竭
誠乃是極難所以禹拜昌言豈不謂此朕今開懐抱納
諫諍卿等無勞怖畏遂不極言
太宗又謂魏徴曰朕觀近古帝王有傳位十代者有一
[199-7a]
代兩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懐憂懼或恐撫
養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驕逸喜怒過度然不能自
知卿可為朕言之當以為楷則徴對曰嗜欲喜怒之情
賢愚皆同賢者能節之不使過度愚者縱之多至失所陛下
聖徳𤣥逺居安思危常能自制以保克終之美則萬代永頼
太宗時踈勒朱俱波甘棠遣使貢方物太宗謂羣
臣曰向使中國不安日南西域朝貢使亦何縁而
至朕何徳以堪之觀此翻懐危懼近代平一天下拓定
[199-7b]
邊方者唯秦皇漢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漢武驕奢國
祚幾絶朕提三尺劒以定四海逺夷率服億兆乂安自
謂不減二主也然念二主末塗皆不能自保由是每自
懼危亡必不敢懈怠惟藉公等直言正諫以相匡弼若
惟揚美隠惡共進䛕言則國之危亡可立而待也左右
皆曰陛下求言如此誠社稷之福也
太子右庶子髙季輔上䟽陳得失太宗特賜鍾乳一劑
謂曰卿進藥石之言故以藥石相報
[199-8a]
太宗又謂孫伏伽曰今以公為諫議大夫必須獻可替
否又謂侍臣曰公等全無諫爭魏徴對曰昔者齊景公
射不中的而左右俱稱其善景公曰自晏子死不復聞
寡人之過弦章對曰上之所好下必從之君若以謇諤
為忠則人皆晏子陛下每稱述忠諫之士若有事須獻
替誰敢不盡其忠
太宗又謂侍臣曰比兩三月來不見公等讜言未知以
朕不可諫爭隠而不言為是庶事咸得不須論也魏徵
[199-8b]
對曰陛下每見一事即為鑒誡臣等深識聖情必事理有
違豈敢隠而不奏然比來大使既出内外無事所以不論
𤣥宗天寳十五年帝在蜀有老父郭從謹進言曰安禄
山包藏禍心固非一日有告其謀者陛下往往誅之使
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是以先王務延訪忠良以廣
聦明盖為此也臣猶記宋璟為相數進直言天下賴以
安自頃以來在廷之臣以言為諱闕門之外陛下皆不
得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乆矣但九重嚴邃區區之
[199-9a]
心無路上達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訴之
乎帝曰朕之不眀悔無所及慰諭而遣之
徳宗時翰林學士陸贄上奏曰朝隠昨日奉宣聖㫖逆
賊雖退猶未收城令臣審思當今所務何者最切具條
録奏来者伏以初經大變海内震驚無論順逆賢愚必
皆企竦觀聽陛下一言失則四方解體一事當則萬姓
屬心動關安危不可不慎臣謂當今急務在扵審察羣
情若羣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羣情之所甚惡者
[199-9b]
陛下先去之欲惡與天下同而天下不歸者自古及今
未之有也夫理亂之本繫扵人心況乎當變故動揺之
時在危疑向背之際人之所歸則植人之所去則傾陛
下安可不審察羣情同其欲惡使億兆歸趣以靖邦家
乎此誠當今之所急也然尚恐為之不易者蓋以朝廷
播越王命未行施之空言人或不信何以言其然今天
下之所欲者在息兵在安業天下之所惡者在斂重在
法苛陛下欲息兵則寇孽猶存兵固不可息矣欲安業
[199-10a]
則征徭未罷業固未可安矣欲薄斂則郡縣懼乏軍用
令必不從矣欲去苛則行在素霽威嚴言且無驗矣此
皆勢有所未制意有所未從雖施扵徳音足慰來蘇之
望而稽諸事實未符悔過之誠且動人以言者其感不
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蓋以言因事而易發行違欲
而難成易發故有所未孚難成故無思不服今陛下將
欲平禍亂拯阽危恤黎烝安反側既未有息人之實又
乏扵施惠之資唯當違欲以行已所難布誠以除人所
[199-10b]
病乃可以彰追咎之意副惟新之言若猶不然未見其
可頃者竊聞輿議頗究羣情四方則患扵中外意乖百
辟又患扵君臣道隔郡國之志不達扵朝廷朝廷之誠
不升於軒陛上澤闕於下布下情壅於上聞實事不必
知知事不必實上下否隔於其際真偽雜糅於其間聚
怨嚻嚻騰謗籍籍欲無疑阻其可得乎物論則然人心
可見蓋謂含𢎞聽納是聖主之所難鬱抑猜嫌是衆情
之所病伏惟陛下神無滯用鑒必窮微愈其病而易其
[199-11a]
難如淬鋒潰疣決防注水耳可以崇徳美可以濟艱難
陛下何慮不行而直為此懔懔也臣謂宜因文武羣官
入參之日陛下特加延揖親與敘言備詢禍亂之由明
示咎悔之意各使極言得失仍令一一面陳軍務之除
到即引對不拘時限用表憂勤周公勤握髮吐餐而天
下歸心則此義也又當假之優禮恱以温顔言切而理
愜者必賞導以盡其情識寡而辭拙者亦容恕以嘉其
意有諫諍無隠者願陛下叶成湯改過之美褒其直而
[199-11b]
勿恡其非有謀猷可用者願陛下體大禹拜言之誠奨
其能而亟行其䇿至扵匹夫片善採録不遺庶士傳言
聽納無倦是乃緫天下之智以助聦明順天下之心以
施教令則君臣同志何有不從逺邇歸心孰與為亂化
疑梗為訢合易怨謗為謳歌浹辰之間可使丕變陛下
儻行之不厭用之得中從義如轉圓進善如不及推廣
此道足致和平其於昭徳塞違恐不止當今所急也慮
有愚而近道事有要而似迂冀垂睿思反覆詳覧必或
[199-12a]
無足觀採捨棄非遥
穆宗初立逸游荒恣監察御史楊虞卿上奏曰烏鳶遭
害仁鳥逝誹謗不誅良臣進臣敢冒誅獻瞽言臣聞堯
舜以天下為憂不以位為樂況今朔部方梗西戎弗靖
兩河有瘡痏之虞五嶺罹氛厲之役人之疾苦積下朝
之制度莫脩邊亡見儲國用寖屈固未可以髙枕而息
也陛下初臨萬幾宜有憂天下心當日見輔臣公卿百
執事垂意以問使四方内外灼有所聞而聽政六十日
[199-12b]
入對延英獨三數大臣承聖問而已他内朝臣偕入齊
出無所咨詢諫臣盈廷忠言不聞臣實羞之盖主恩踈
而正路塞也公卿大臣宜朝夕燕見則君臣情接而治
道得矣今宰臣四五人咸頃刻侍坐鞠躬隕越隨㫖上
下無能往來此繇君太尊臣太卑故也公卿列位雖陟
降清地曽未奉優睠承下問雖陛下神聖如五帝猶宜
周爰顧逮惠以氣色使支體相成君臣昭明陛下求治
扵宰相宰相求治扵臣等進忠若趨利論政若訴寃此
[199-13a]
而不治無有也自古天子居危思安之心同而居安慮
危之心則異故不得皆為聖明也
後唐廢帝清泰二年帝以時事為憂嘗從容讓宰相盧
文紀等無所規賛文紀上言曰臣等每五日起居與兩
班旅見侍衛滿前雖有愚慮不敢敷陳竊見前朝置延
英殿或宰相欲有奏論天子欲有咨度皆非時召對旁
無侍衛故人得盡言望復此故事帝詔曰舊制以五日
起居百僚俱退宰相獨升若常事自可敷奏或事應嚴
[199-13b]
宻聽扵閤門奏牓子當盡屏侍臣扵便殿相待何必襲
延英之名也
宋太宗太平興國中言事者衆詔閤門非渉僥望乃許
受之繇是言路稍塞直史館謝泌上奏曰狂夫之言聖
人擇焉茍詰而拒之四聦之明將有所蔽願采其可者
拒其不可者庶顒顒之情得以上達帝然之
仁宗天聖三年右正言劉随乞顧問諫官䟽曰臣伏念
景徳天禧之間九域晏清四夷欵附生物咸遂祥瑞&KR2384
[199-14a]
臻而猶下賢能之詔求諫諍之官豈不以萬機至繁慮
措置之或爽八紘至廣非耳目之獨知是以雖居安而
慮危思長轡以逺馭也其後唯得魯宗道劉燁二人充
職精擇之難一至扵此洎皇太后陛下受顧託之重皇
帝陛下自臨御已来萬國歡心百官承式而乃憂勤庶
政脩舉舊章復置諫官委以言事臣最為愚懦亦預柬
求方竭駑鈍少伸補報旋因公累出領外官三年替還
復命供職誓堅勤藎罔避誅夷夫以品位甚卑責任甚
[199-14b]
重道君親之過失指權勢之非違冒雷霆之威掇姦邪
之怒在扵小臣固當難事若非恕其狂妄俾盡誠懐鉗
口保身或孤任使臣欲詳觀先帝之詔上報兩宫之恩
凡有侵紊朝綱干竊政柄姦憸冒寵賢俊乆沈憲綱渉
寃賞典過制蠧政之類知而必言言之中否唯聖人擇
之而已念臣塵諫職内外三年除朝請之外未嘗一登
金殿略近天顔雖名侍從之官實為踈逺之跡唐初置
拾遺補闕掌侍從諷諫日親旒冕凡事得以盡言盖自
[199-15a]
唐末已後權臣阻絶雖不預扵宴逰亦專司扵諫諍洎
太宗皇帝改為正言司諫精擇流品號為清華既為耳
目之官宜審詢訪之地式期顧問願竭愚誠故不敢朋
附班聮蒙昧日月有違詔旨自速靈誅
景祐二年御史中丞杜衍上奏曰臣聞三公之官至重
所以經邦萬事之統實繁貴乎燭理故明主躬親庶政
體貌大臣常扵進見之間俾盡論思之道盖君臣相遇
則可致時雍上下不交則謂之否塞固在倚毗丞弼詢
[199-15b]
訪善謀使下情必通上澤無壅斯有國有家之大務也
臣伏見中書樞密之官是皆選自宸𠂻委之柄用領三事
之職佐萬機之劇古所謂坐而論道者也今乃每遇剛
辰得親丹扆外朝始罷延英次對中覆奉行祗循常務
以天下之大民事之艱恐非數刻之中可盡硏幾之理
欲望聖慈當清閒之燕迭召兩府臣僚賜坐便殿一月
之中只乞三兩次召對俾其極獻替之說酌古今之宜
究治亂之源達幽隠之意上以成好問之裕下以申納
[199-16a]
忠之誠明良之歌上下同體是故平時而論可明其體
要之變臨事而辨或近乎逰說之嫌以虞舜之時而云
好察邇言以漢文之達亦曰無甚髙論此實通國體用
衆智之大端也至扵鹽米之細務叢脞之末莭此特有
司之職耳不當取決扵宸斷宜詔所司科管之庶其正
小大之分適權義之中延納訏謨開葢聖智提綱緫要
叶大徳之不踰造膝虚懐明為善之最樂臣猥以庸望
輙罄愚𠂻干冒威嚴隕越無地
[199-16b]
光禄寺主簿蘇舜欽上奏曰臣聞治平之君使危亡禍
亂之言不離於耳則天下庶可乆安也髙位之臣使顛
覆竄殛之禍不絶於心則百職可以無曠也苟治平而
忽危亡未有不危亡者也髙位而忘顛覆未有不顛覆
者也此物理之常勢古今之定分也歴觀前代聖神之
君好聞乎讜議賢明之輔不壅乎下情蓋以四海至逺
民有隠匿不可以徧照故無間愚賤之言而擇用之萬
機至繁事有習弊不可以獨覽故必求衆多之議以更
[199-17a]
張之然後朝無遺政物無遁情雖有佞人邪謀莫得而
進也臣昨覩詔書戒越職言事者播告四方無不驚惑
往往竊議恐非本扵宸𠂻盖陛下即位已来屢詔羣下
以來鯁直故百僚皆得轉對又置匭函設直言極諫科
今詔書如此是與前事相違豈非大臣蔽塞陛下聦明
杜絶忠良之口不惟虧損朝廷大政實亦自取覆亡之
道夫納善進賢宰相之事蔽君自任未或不亡今諫官
御史又多出其門下但務希旨即取好官多士盈庭噤
[199-17b]
不得語陛下垂拱法宫之内何由得聞天下之務乎臣
前見陛下以孔道輔范仲淹剛直不撓致位䑓諫後雖
改他官不忘獻納此二臣者非不知緘口數年坐得卿
輔盖不敢負陛下委注之意虧臣子忠義之莭而皆罹
中傷竄謫不假使正臣奪氣鯁士咋舌目覩時弊口不
敢論昔晉公問叔向曰國家之患孰為大對曰大臣持
禄而不極諫小臣畏罪而不敢言下情不得上通此患
之大者是故漢文感女子之說而肉刑是除武帝聽三
[199-18a]
老之議而江充以族肉刑古法江充近臣女子老人愚
耄踈隔之至也豈以義之所在賤不可忽二君從之後
世稱聖況國家班設爵位列陳豪英故當責其公忠安
可教之循黙賞之使諫尚恐不言罪其敢言孰肯獻納
物情閉塞上位孤危軫念于兹可為驚怛伏望陛下霈
𤼵徳音追寝前詔懃扵采納下及蒭蕘求覩四海之安
危垂念朝廷之闕失見所未見日新又新故可常守隆
平保全近輔若詔牓未削欺罔成風則不唯堂下逺扵
[199-18b]
千里竊恐指鹿為馬之事復見扵今朝也臣區區以此
言達扵冕旒者非不知出口禍從為衆憫笑盖欲陛下
一悟則天下䝉福以臣之軀質蒼生之命亦以大矣伏
望陛下留意焉
慶歴五年知諫院余靖上奏曰臣竊見朝廷每有契丹
遣使到闕元昊差人来朝大臣商量唯欲秘密兩制兩
省御史中丞已下雖名侍從供奉之官當時並不聞知
及處置既了縱或不便無由論列臣思國家建置侍從
[199-19a]
之官以備顧問諫諍之官以救闕失蓋欲謀無遺䇿故
也漢武帝征伐西戎開置邊郡侍從之官嚴助朱買臣
之徒常與大臣論議大臣數屈漢史稱之以為美談今
柄臣宻議外不得聞一慮或失救之不及勢之可憂者
也伏乞宣諭大臣凡北敵西戎之事繫於安危者侍從
諫諍之官悉令聞之使陳利害不為漏洩傳云謀之欲
多斷之欲獨此御國之要也惟陛下裁之
八年殿中侍御史何郯乞許兩制兩省上章論事疏曰
[199-19b]
臣竊以古者人君聽政以天下至廣非一人聦明所能
盡是故内取公卿大夫謀於朝外採百工庶人議於下
使下情無不通然後中外相濟政理所以無過差焉今
國家設侍從之官自翰林學士至天章閣待制皆取文
學極選以備顧問公卿之材並由此出自頃相承朝廷
惟以文翰待之而不責其言議臣下亦以職分當爾而
自安於循黙以天下利害之大被言責者唯御史䑓官
僅十餘貟而欲陛下聦明無遺政理無所失者不可得
[199-20a]
矣唐太宗置十八學士與之議天下事故貞觀一代稱
為至治斯從臣輔助之明效也在明皇時則有集賢學
士張說以圗國政在徳宗時則有翰林學士陸贄以參
戎機以至憲宗得李絳而斥近倖之弊敬宗因韋處厚
而辨忠邪之分皆由時君開懐用意以待臣下故感慨
之士得以効其節今天下多故政令舛失者不一使賢
智之士驅馳尚恐不足救其弊若猶復雍容拱黙為髙
以言議非所責則朝廷之事何寄焉近日伏聞中詔命
[199-20b]
羣臣論議時事斯誠陛下求治之志務通塞蔽然恐天
下利害非一日可盡條陳欲乞特頒詔旨告諭兩制兩
省臣寮自今有聞朝廷闕失政令過差軍機利害雖非
言職並許上章論列仍委中書置籍具録所上章䟽遇
欲進用臣寮令取有裨補多者用為選首所冀親侍之
臣各知責任務圗傾竭以助政化
至和二年侍御史趙抃上奏曰臣伏覩中書劄子奉聖
旨下御史䑓根勘太常愽士祕閣校理王起虚妄上言
[199-21a]
定州夜會擲塼瓦等事見追禁鞫問次臣嘗聞太宗皇
帝朝雍邱縣尉武程上䟽願減後宫嬪嬙太宗謂宰臣
曰武程䟽逺小臣不知宫闈中事内庭給使不過三百
人皆有掌執不可去者卿等固合知之時李昉奏武程
妄陳狂瞽宜行黜削以懲之太宗曰朕曷嘗以言罪人
但念其不知耳終不之罪今起志在憂國用心無他若
縁此獲譴臣恐中外臣僚人人緘黙雖有機宻急速大
事誰敢復措一詞言路榛塞由此始矣伏望陛下上念
[199-21b]
太宗皇帝不罪言事者之誠恕起之罪以廣睿聦有益
聖仁若然則堯採誹謗舜逹聦明禹拜昌言漢詔不諱
不獨稱美扵前世矣
三年知諫院范鎮上奏曰臣伏見先朝以御寳印歴紙
給言事官令以時奏上所以課得失而殿最之也恭以
陛下天資寛仁喜聞諫諍考扵施用其實無幾深恐大
臣不甚將順所以言者多見廢格臣欲乞據今御史諫
官見貟扵禁中及中書樞宻院人置一簿每一章奏即
[199-22a]
簿上之在禁中者陛下時時觀覽以備遺忘以觀言者
得失有可施行即敕大臣施行其在中書樞宻院者亦令
大臣為詳閲其已行未行勾注每季終錄付史館庶使
後世知陛下納諌求治之意仍令言者不敢妄有奏論
仁宗時知諌院司馬光乞施行制䇿劄子曰臣竊以國
家夲置六科蓋欲以上觀朝政之得失下知元元之疾
苦非為士人設此以為進取之階也臣昨差覆考應制
舉人所制䇿竊見上等三人所陳國家大體社稷至計
[199-22b]
其間甚有可采擇者伏望陛下取正本留之禁中常置
左右數加省覽以為儆戒其副本下之中書令擇其所
言合於當今之務者奏而行之使四方之人皆知朝廷
求直言之士非以餙虛名乃取其實用也及臣前獻五
規雖智識闇淺辭語鄙陋然皆臣夙夜盡忠竭誠以思
治世之要道非指陳一事之得失於有司無所施行亦
望陛下以視朝之隙時取觀之庶幾於聖政或有萬分
之益
[199-23a]
劉敞上奏曰臣近曽宻獻愚忠乞特降手詔諭與閤門
前後殿聽政稍増數刻足以廣聦明收衆心未䝉采納
伏念九月以後晝漏益短日始東出已渉辰初比至百
官起居二府奏事逡廵俯仰便及辰正實恐羣臣因此
請對稀少習俗既成下情壅隔甚非陛下憂勤萬機之
意臣謂自九月以後用已初為限三月已後用辰正為
限雖升降止扵數刻之間其扵收斂羣情已無量矣臣
又竊聞頃来奏事者雖有可否罕聞徳音君臣之情亦
[199-23b]
似未通且萬乘至尊羣下至卑以至卑接至尊甚難也
皆考據條制齊戒沐浴乃得一見自以為千載之遇而
曽不䝉少垂察問盡其忠藴則人人抑黙退而失望臣
願陛下延見上殿臣僚仍賜委曲訪問侍從之臣則問
以治體言事之臣則問以所言財利之臣則問以國計
守土之臣則問以民俗如此則朝廷得失人情善惡無
不聞者矣易曰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而天下不治
者未之有也臣忝近列無補聦明輙貢所聞伏増戰恐
[199-24a]
英宗即位殿中侍御史司馬光乞延訪羣臣上殿劄子
曰臣聞天尊地卑道之常也而周易乾下坤上謂之泰
者盖言人君降心以接臣人臣竭忠以事君然後上下
交而其志同也若人君驕亢以自尊人臣怠慢以自踈
則上下之情不通而否道成焉是以孔子語舜之徳曰
舜好問而好察邇言其斯以為舜乎竊見祖宗之時閒
居無事常召侍從近臣與之從容講論萬事至扵文武
朝士使臣選人凡得進見者往往召之使前親加訪問
[199-24b]
委曲詳悉無所不至所以然者一則欲使下情上通無
所壅蔽二則欲知其人能否才器所任是以黜陟取捨
皆得其宜太平之業由此而致恭惟陛下潜徳藩邸踰
三十年一旦龍飛奄有四海雖聖質英睿得扵天縱然
與當世士大夫未甚相接民間情偽未甚盡知臣謂宜
詔侍從近臣每日輪一貟直資善堂夜則宿扵崇文院
以備非時宣召若有事故請假則與以次官互換直宿
其餘羣臣進見及奏事者亦望聖慈稍解嚴重細加訪
[199-25a]
問以開廣聦明禆益大政
光又上劄子曰臣先曽上言乞詔侍從近臣毎日輪一
貟直資善堂夜則宿扵崇文院以備非時宣召若有事
故請假則與以次官互換直宿以開廣聦明裨益大政
至今未聞施行盖陛下謙謹以皇太后同聽庶政未奉
慈㫖不敢擅召羣臣與之議論今皇太后盡以四海之
事歸扵陛下出入起居頥指如意臣是以敢重申前說
乞少加采擇凡人墻之外目不見也里之前耳不聞也
[199-25b]
而天子奄有四海一日萬機民之憂樂事之本末雖有
聦明睿知之性若不問之扵人何從知之是以太祖太
宗雖起扵側㣲猶日孜孜訪問羣下至扵小臣卒伍亦
無所間絶故能紀綱四方創業垂統陛下生為帝王子
孫未嘗歴事扵外天下之事豈能細知況先朝置直學
士待制等職以為侍從之臣若使之不得朝夕在左右
備顧問将安用之所有每夜扵崇文院輪宿自是舊制
近年以來因循隳廢舉而行之有何所難㐲望聖慈檢
[199-26a]
㑹臣前來所奏劄子内事節特賜施行
光又上劄子曰臣前者兩次上言乞詔待從近臣每日輪
一員直宿資善堂夜則宿於崇文院以備非時宣召若有
事故請假則與以次官互換直宿亦曾面奉徳音云欲自
以聖意宣諭政府施行此事自後至今未聞施行臣不避
煩瀆天聴再三進言者葢以為國之要在於審察人材周
知下情而已審察人材之謂明周知下情之謂聰明則百
官稱其職聰則萬幾當其理百官稱其職萬幾當其理治
[199-26b]
之極也賢不肖混殽之謂昏下情不上通之謂蔽昏則百
職隳曠蔽則萬幾乖戾百職隳曠萬幾乖戾亂之至也治
極則安亂至則危故聰明昏蔽者治亂之大本也今陛下
即政之初厲精求治而不以此事為先欲以興隆祖業垂
裕後昆是猶却行而求及前人也故臣不得不勤勤懇懇
為陛下再三言之書稱堯之徳曰稽于衆舍己從人稱
舜之徳曰賓于四門明四目達四聰故能咸熙庶績格
于上下至今言聖人者無不以二帝為首何哉聰明故
[199-27a]
也秦二世納趙髙之謀恐譴舉不當見短扵大臣而深
拱禁中漢靈帝惑趙忠之言謂人君豋髙則百姓散離
而不敢豋䑓榭北齊後主志度儒懦不喜見朝士非私
眤未嘗交語隋煬帝沈湎滛泆常在後宫盜賊滿天下
恐人言之是以上下怨叛至於殺身滅國而終不自知
後世言無道者無不以四君為首何㢤昏蔽故也太祖
太宗起扵側㣲天下艱難民間情偽無不備知然南面
之日延訪羣臣惟恐不及晝日不足繼之以夜下至役
[199-27b]
夫田婦無不詢察以盡其情用能創業垂綂力致太平
陛下以帝王子孫生長富貴朝士大夫素未相接耕織
勞苦不經耳目當兹親政之始雖孜孜下問朝夕不倦
以察人情猶恐不盡況深居九重非視朝之時不見羣
臣羣臣非官位職事有例上殿無由進見顒卬淵黙以
嚴重自居將使幽逺之民銜寃失職者何由上聞踈賤
之臣懐材藴徳者何由自達分國家安危之所哉將扵
此乎在臣是以不勝憤懑區區盡忠重為陛下陳之伏
[199-28a]
望陛下察為國之要觀唐虞之所以興秦漢齊隋之所
以亡繼祖宗之志以守太平之業檢㑹臣前来所奏兩
劄子内事節早賜施行實天下幸甚
光又上劄子曰臣屢曽上言乞詔侍從近臣每日輪一
貟直資善堂夜則宿於崇文院以備非時宣召亦曽面
奉徳音云候秋凉當頻有宣召今已秋凉尚未聞有曽
被召之人臣始者上言之時竊見陛下欣然開納將謂
即時施行自後遷延日乆聖意漸以為難臣竊意内外
[199-28b]
之臣必有欺惑天聽沮難此事欲陛下常居禁中不與
羣下相接以壅蔽聦明專固權寵者此豈忠臣之所為
而陛下之福邪臣願陛下深察此情斷自聖志使之更
直陛下每日聽政餘暇宫中無事之時特賜召對與之
從容講論古今治體民間情偽使各竭其胷臆所有而
陛下更加采擇是者取之非者捨之忠者進之邪者黜
之如此則下情盡達聖徳日新矣若以資善堂體例稍
生則學士待制於崇文院輪宿自有在彼祗候宣召其
[199-29a]
有事故請假者須與以次官互換直宿此事極其難行
而所益甚大惟陛下留意
光又上劄子曰臣竊見祖宗之時累曽令朝臣轉對或
遇災異更廣求直言真宗咸平景徳之間詢訪尤切其
詔書云渉詆許者固可優容乏詞藻者許其直致是時
羣臣上書言事者日不下百餘封每戒敕閤門令疾速
進入詔樞宻直學士馮拯陳堯叟令詳定以聞所以然
者不惟考時政之得失亦以觀羣臣之能否也是故太
[199-29b]
宗時得寇準真宗時得張知白皆因上書言事驟加擢
用後為宰相俱著名迹景徳元年六月内出朝士邊肅
等二十四人姓名令扵崇政殿引對在外者驛召赴闕
其後稍稍進用多為名臣此皆近事易法者也陛下踐
阼未乆羣臣能否恐未徧知欲乞依祖宗舊制毎遇内
殿起居日常令朝臣兩人轉對其餘在京及外處臣僚
有欲上書言事者所在官司皆不得壅滯彼必欣然承
命各竭所懐然後陛下親加省覧必有所得若上書者
[199-30a]
稍多陛下不能一一徧觀即乞擇近臣識慮明達用心
公正者二人先次看詳但求理道切當不取文辭華美
分為數䓁各以貼黄節出事宜置之扵前然後奏御陛
下更以聖意擇其善者特令引對面加詢訪若實有可
采其所言之事即為施行仍扵禁中籍記姓名每遇有
重難公事試委之幹辦俟果有功效乃加進用如此則
天下之才盡在目前可以器使雖堯舜之世嘉言罔攸
伏野無遺賢亦不是過也不然若但循故事止作虚名
[199-30b]
所上之書未必省覽雖復省覽亦無施設則無益扵事
不如不為也
治平中知諫院吕誨乞詔中外咸上封事䟽曰臣恭惟
聖徳踐阼之初臨朝聽斷搢紳懽抃中外同慶方天下
延頸傾耳仰奉新政宜有講求以厭羣望竊以章聖皇
帝御正殿之二日詔羣臣直言抗䟽自古求治之君未
有如是之切也有以知開闢言路誠邦國之首務矣陛
下承先帝仁明之治萬機無闕臣尚慮四方幽逺明有
[199-31a]
未燭百執因循事或過舉在繼述之體所繋尤重臣欲
乞陛下特降明詔俾中外臣僚咸上封事指陳朝政之
闕失時務之利害採擇善言恢張治道則下情無壅聖
聦日廣昌明盛業自此而始羣心慶賴不勝大幸
殿中侍御史范純仁乞詔臣寮上封章陳闕失䟽曰臣
伏見近者水災為害萬衆失寧愁痛未平繼以滛雨隂
沴不解人益無聊陛下軫慮至深嘗降詔旨責躬求諫
非不丁寧多士盈庭徒為竊議未聞各明上封章副陛
[199-31b]
下之意者其間或有奏䟽亦未聞采擇施行羣下有未
通之情朝廷無恤災之實以致天意未順人罹其殃若
非陛下至徳動天推誠納諌則恐未能上承天戒下格
太和伏望聖慈特降詔諭令兩制近侍及三司副使已
上臣寮並須令逐貟各上封章指陳時政闕失其省府
館閣諸司主判朝臣及常參官等並令依次轉對各依
故事如此忠言可盡下情可通聖政之得失必聞羣臣
之能否皆見惟祈天造俯納愚誠
[199-32a]
純仁又上䟽曰臣近日曽上封奏乞降詔令兩制及三
司副使已上臣寮逐貟各上封事及諸司主判常參官
等依次轉對至今不䝉施行伏惟陛下臨御之初天下
延頸企足觀望聖化正宜博覽羣䇿通達下情使四方
之利病必聞羣下之能否皆見然後可以布順民之政
恢太平之風固不當以聽覽為煩而以多言為厭也況
自古昔有敷奏以言之法官師相規之誡瞽為詩工誦
箴大夫規誨士傳言皆所以深采羣言裨助時政之道
[199-32b]
也近世則有百僚轉對之法本朝累聖悉曽行之非臣
至愚獨有是説伏望聖慈體明目達聦之道念羣情壅
塞之弊將臣所奏付中書門下檢㑹施行則天下幸甚
起居舍人傅堯俞上奏曰臣伏以近侍䑓諌官皆天子
耳目心腹所上章奏宜即達聖聽乃與其他文字一例
進入脫有留滯遺失内外不得相知自来别無闗防竊
慮未為便穏欲乞指揮禁中置簿專令人管勾逐日具
有無及職位姓名章奏道數畫一抄上仍令通進司逐
[199-33a]
日亦依此畫一開坐闗送閤門閤門每日扵引公事前
先次進呈俟陛下親覽訖然後付内照㑹遇前後殿不
坐即令閤門具状直進如有留滯遺失可以根逐施行
神宗初即位下詔曰朕以菲徳承至尊託于公卿兆民
之上惟治忽在朕躬夙夜兢兢上思有以奉天命下念
所以修政事之綂愧不敏明未燭厥理夫開言路通上
下之志欲治之主所同趣也其布告内外文武羣臣若
知見思慮之所及至扵朝之闕政國之要務邊防戎事
[199-33b]
之得失郡縣民情之利害各令直言抗䟽以聞無有所
隠言若適用亦以得人觀其器能當從顯擢風爾文武
其各體朕意庶兹令之非徒下也扵是御史知雜事劉
述上奏曰臣伏覩近降詔敕許内外文武羣臣直言朝
之闕政國之要務邊防戎事之得失郡縣民情之利害
此誠陛下悉心求治虚已待人圖新庶政之當先也天
下幸甚臣竊思之内外文武職官固多英俊之士其間
論議或有可取然不若侍從䑓閣乃天下賢才之所聚
[199-34a]
也臣欲乞特降聖㫖取當今之急務問以所宜令兩制
兩省及館閣臣僚一一條對既以究其利病亦以見其
器能候内外諸處奏到文字就兩制館閣中擇智識優
長練習時務者三四人置局看詳評議逐旋其事理扵
所屬中書宻院參覆商量然後進呈取㫖施行所冀庶
政交脩下情盡達
熈寧元年龍圗閣直學士韓維上奏曰臣近嘗面奏降
黜陳習有虧陛下信令理須追革自爾未聞别有處分
[199-34b]
尋屬迫近郊祠不及繼有論列臣伏以人主深居九重
之中所以鼓動羣衆共成天下之務惟在號令而已則
其出之豈可以不慎行之豈可以不信陛下即位之初
命羣臣轉對其詔文曰斥有位之阿私又曰郡縣之官
課空文而尸素仰詳明詔之意是開羣臣以盡言使其
抱負隠伏悉以上聞然後公議審擇以輔初政之美陳
習所言臣雖不盡知然聞其大略詆人過失耳使其所
言而是乃所以上副詢求之意若其非也猶當函忍以
[199-35a]
勸来者今所言之事未察虚實而言事之人已加斥貶
自違明詔之本意而失大信於初政未獲其利乃更有
害此臣愚所未諭也昔晉文覇駮之君商鞅刻核之臣
耳尚知假伐原徙木以著其信然後政令可得而行人
民可得而使也豈為人主而不務此乎議者或謂陳習
素行非美今所言頗挾怨害得貶不為不幸此又流俗
不知大體者之言無足采信藉使習實有此乃自匹夫
之惡耳匹夫之惡不懲於朝政未為甚損使天下之人
[199-35b]
疑陛下扵不信臣竊以為害無甚扵此者陛下若不以
此為失亟加追改而乃欲博詢細故以補聦明臣恐陛
下思慮雖逺而所及者愈近施設雖多而所得者愈少
也伏望聖慈特賜指揮追還誤罰昭示大信
知諌院范純仁乞詔近侍陳朝廷闕失䟽曰臣竊以古
者三公之下即建九卿皆以左右王朝恊賛治道蓋禄
厚者其報宜重位髙者其責當深理之必然不容僭濫
本朝自兩府之下亦設侍從之官自待制諫議已上學
[199-36a]
士舍人皆是古來九卿之職朝廷待之恩禮既異士民
瞻仰位貌亦崇是宜朝夕論思同國休戚今乃忘本徇
末擇易捨難只将主判司局便為巳之職事言寵名則
亞扵四輔論補報則同扵庶僚人情既務因循朝廷不
加考核況今災異之後是陛下宵旰之時凡在近臣正
宜盡瘁而其間甚有優㳺緘黙養望待遷無愛君憂國
之言乏盡忠補過之義或有時政得失惟能退有後言
處之不慚僅同胡越未必人人茍禄盖因習以成風不
[199-36b]
稼取禾莫斯為甚伏望陛下明降詔旨督責近侍凡是
朝廷闕失並須論列奏陳所上封章並赴政府其盡心
論奏而言多中理者稍加褒進其持禄不言或言而無
取者量行黜責如此則朋龜效靈庶職脩舉朝廷獲多
士之助近臣免尸素之譏
元豐八年純仁知慶州乞詔内外官條陳利害状曰臣
伏覩六月二十二日詔書應中外臣寮及民庶並許實
封直言朝政闕失民間疾苦者有以見聖心求治之深
[199-37a]
也臣雖至愚不敢泯黙竊以陛下方啓重熈之運布日
新之政天下之人翹首以望至治固未覩夫闕政之可
陳也所謂民間疾苦則陛下臨御之初聊整數事而百
姓鼓舞歡呼者是也蓋近在畿輦之下事理著明者陛
下得熟聞而更之其在僻逺幽㣲者則陛下莫得而聞
矣固宜明詔四方詢求之廣也然中外臣民猶未能深
副聖意極有所陳者盖民庶之愚雖有疾苦不能自言
唯舉人胥吏有能言者又以利害不切於己而不言也
[199-37b]
臣寮則亦有不能言者矣或有所畏避而不言者矣有
踈逺而慎靜者矣有怠於憂國愛人者矣有昔嘗言而
今愧扵言者矣如此者皆不言也儻非陛下深詔執事
及羣有司使各罄其所聞自陳扵上則懼聖詔将為空
文而天下之情終不能盡也蓋向來朝廷脩立法度付
之有司以施扵天下固欲便民而益國也如慈父寄食
哺兒意豈有不善㢤而哺者無愛兒之心不量飢飽多
少之節曰唯知哺之而已不恤其他則兒不病而死者
[199-38a]
幾希矣今吏之行法者不恤民之利害惡欲曰唯知
行法而已不恤其他則宜其百姓疲弊而無告也然
則郡邑之弊守令知之一路之弊職司知之茶鹽利
局民兵刑法差役之弊提其局及受其害者知之軍
政之弊三帥與将領者知之邊防之弊守邊者知之
伏望陛下特下明詔内則敕六曹四司九寺三監三
帥百司外則敕監司提舉提㸃邊臣牧守以至令佐
監當曹掾各使條陳本職及所經歴之利害無或隠
[199-38b]
蔽曰某事利人益國可以興行某事煩宻勞費可以
簡省某事蠧害公私可以釐革限一月内聞奏亦可
因其所陳略知其人之才識然後陛下參命近侍與
大臣審擇而行之流為霈澤被於萬方如此則朋龜
獻兆庶績咸熈堯舜三代之政可不勞而成矣唯陛
下留神省察特賜施行則天下幸甚
哲宗初即位下詔求言曰蓋聞為治之要納諫為先朕
思聞讜言虛已以聽凡内外之臣有能以正論啓沃者
[199-39a]
豈特受之而已固曰不愛髙爵重禄以奨其忠設其言
不當于理不切于事雖拂心逆耳亦将欣然容之無所
拒也若乃隂有所懐犯非其分或扇揺機事之重或迎
合已行之令上則觀望朝廷之意以徼倖希進下則衒
惑流俗之情以干取虛譽審出扵此而不懲艾必能亂
俗害治然則黜罰之行是亦不得已也顧以即政之初
恐羣臣未能徧曉凡列位之士宜悉此心務自竭盡朝
政闕失當悉獻所聞以輔不逮宜令御史䑓出榜朝堂
[199-39b]
時韓維留侍經筵乃上䟽乞改詔書六事曰臣近者伏
覩録到朝堂所出牓文開示大信招來羣言皆前代帝
王之髙致而方今朝廷之急務天下幸甚臣尚有疑者
若乃隂有所懐至不得已也七十五字非元諭聖旨之
本意似増飾而為之者何則前云至扵拂心逆耳猶将
欣然容而不拒復以賞爵勸之後所云則異扵此矣又
以黜罰懼之且機事之重何害宻言已行之令容有未
知朝廷之意茍善何惡其觀望流俗之言必淺自可以
[199-40a]
勿聽藉使有犯此四禁者亦未至拂心逆耳猶在欣然
容之之列豈可便行黜罰若此言出于陛下則是詔文
前後自相違戾疑誤觀者若出扵臣下議論則是違異
聖意巧為辭說以懼來者隂成其邪志也古之求言必
曰毋有所諱又曰毋悼後患今則多設防禁又以黜罰
懼之是人有所諱而悼後患也古之為民者宣之使言
下至道路芻蕘亦見收采今則出榜止扵朝堂降詔不
及諸道既乖古義亦非舊體恐非所以推廣聖徳普及
[199-40b]
扵遐逺開闢言路不間扵幽側也此事若不改正臣深
恐自今聖徳漸成壅蔽臣在先帝朝嘗奉聖旨以災旱
撰責躬求直言詔及下之日都人歡恱甘雨亦降不數
日姦人希宰相意上惑聖聽别作一詔盖掩前詔之美
庇䕶新法之失人情疑懼遂不敢言前詔但成虚文而
已今榜後之意頗亦𩔖之此事扵國體不小伏望陛下
深察此弊而痛絶其端特作聖意批降指揮令刋去此
七十五字只以榜前所云别撰詔文徧頒天下使萬方
[199-41a]
之人豁然知聖人樂善好諫之心披雲霧而覩青天白
日豈不快㢤豈不大㢤門下侍郎司馬光亦上䟽曰臣
先乞下詔書廣開言路不以有官無官之人並許進實
封状仍頒下諸路州軍於要閙處出榜曉示鼓院檢院
州軍長吏不得抑退臣昨奉聖旨令入見於今月二十
三日到京䝉降中使以五月五日詔書賜臣看閲臣狂
瞽妄言曲荷采納豈獨微臣之幸抑亦天下之幸此乃
聖主之先務太平之本原也然臣伏讀詔書其間有愚
[199-41b]
心未安者不敢不冒萬死極竭以聞竊見詔書始末之
言固盡善矣中間有云若乃隂有所懐犯非其分或扇
揺機事之重或迎合已行之令上則觀望朝廷之意以
徼倖希進下則衒惑流俗之情以干取虛譽審出扵此
茍不懲艾必能亂俗害治然則黜罰之行是亦不得已
也臣聞明主推心以待其下而無所疑忌忠臣竭誠以
事其上而無所畏避故情無不通言無不盡今詔書求
諫而逆以六事防之臣以為人臣惟不上言上言則皆
[199-42a]
可以六事罪之矣其所言或扵羣臣有所褒貶則可以
謂之隂有所懐本職之外㣲有所渉則可以謂之犯非
其分陳國家安危大計則可以謂之扇揺機事之重或
與朝旨暗合則可以謂之迎合已行之令言新法之不
便當改則可以謂之觀望朝廷之意言民間之愁苦可
閔則可以謂之衒惑流俗之情然則天下之事無復可
言者矣是詔書始扵求諫而終扵拒諫也臣恐天下之
士益箝口結舌非國家之福也又止令御史䑓出榜朝
[199-42b]
堂自非趨朝之人莫之得見所詢者狹伏望聖明扵詔
書中刪去中間一節如臣三月三十日所奏頒布天下
使天下之人曉然知陛下務在求諫無拒諫之心各盡
所懐不憂黜罰如此則中外之事逺近之情如指諸掌
矣帝於是始改前詔曰朕紹承燕謀獲奉宗廟初攬庶
政鬰于大道夙夜祗畏不敢遑寕懼無以章先帝之休
烈而安輯天下之民永惟古之王者即政之始必明目
達聦以防壅蔽敷求讜言以輔不逮然後物情徧以上
[199-43a]
聞利澤得以下究詩不云乎訪予落止此成王所以求
助而羣臣所以進戒上下交儆以遂文武之功朕甚慕
焉應中外臣寮及庶民並許實封直言朝政闕失民間
疾苦在京於登聞鼔檢院投進在外扵所屬州軍驛置
以聞朕將觀覽以考求其中而施行之
光又乞降封事簽帖劄子曰臣聞舜明四目達四聦王
者視四海之内皆如户庭閭閻之間皆如指掌然後能
治其天下恭惟太皇太后陛下深居九重皇帝陛下富
[199-43b]
扵春秋四海之廣大閭閻之㣲隠未嘗身親而目覩也
非采聽臣民之言雖以天縱睿智之性何由知之陛下
近詔天下臣民皆得上封事言朝政缺失民間疾苦仍
降出令臣與諸執政官看詳其第一次降出者三十三
卷臣謹與諸執政選擇其中除無取及冗長之辭外其
可取者已用黄紙簽出進入訖伏乞陛下取簽出者更
賜詳覽或留置左右以備規戒或降付有司商議施行
如此則忠言日進聦明日廣誠生民之厚幸社稷之盛
[199-44a]
福也曏者執政請聽臣寮上殿陛下謙退以為國家政
事多未習知臣寮欲言事者自有章疏何必上殿今臣
民章疏舉集於前若非陛下勤加省覽則朝政缺失民
間疾苦何由上聞國家政事無時而習知也其間亦有
一事而衆人共言者臣亦重複簽出蓋欲陛下知天下
所共患衆情所同欲也夫為政在順民民心之所欲者
行之所惡者去之則何患號令不行民心不附國家不
安名譽不榮哉惟在陛下斷志而力行之耳
[199-44b]
光知陳州又乞開言路劄子曰臣昨在京師伏䝉太皇
太后不以臣愚疎無取遣使訪以得失豈惟微臣有千
載一遇之幸中外聞之踊躍相慶以為言路將開下情
得以上通太平之期指日可待也當是時臣未暇備論
天下之事先陳所急於三月三十日上言以近嵗風俗
頽弊士大夫以偷合茍容為智以危言正論為狂致閭
閻愁苦而上不得知明主憂勤而下無所訴公私兩困
盜賊已繁宜下詔書不以有官無官之人有知朝政闕
[199-45a]
失及民間疾苦者並許進實封状鼓院檢院州軍長吏
不得抑退其義理精當者行其言而顯其人狂愚鄙陋
者報聞罷去亦不加罪又扵四月二十一日復上言皇
帝陛下初即政扵用人賞罰尤不可不當夫諫諍之臣
人主之耳目也不可一日無之說命曰若跌弗視地厥
足用傷設有人閉目而塞耳跣足而疾趨前遇險阻能
無傷乎賈山有言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勢重非特萬
鈞也開道而求諫和顔色而受之用其言而顯其身士
[199-45b]
猶恐懼而不敢自盡況震之以威壓之以重乎頃者王
安石秉政欲蔽先帝聦明專威福行私意由是深疾諌
者過於仇讎嚴禁誹謗甚於賊盜是以天下之人以
言為諱百姓愁苦無聊靡所控告致怨謗之語上及先
帝臣常痛心泣血思救其失是故首乞下詔開言路以
通下情臣謂羣臣茍有肯進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勸
來者此乃古人市駿骨揖怒蛙之意也召誥曰王乃初
服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今皇帝陛下
[199-46a]
新即位太皇太后初垂簾天下之人莫不屬目傾耳臣
自到西京以來朝夕伏聽朝廷惟新之政以為必務明
四目達四聦以𤼵天下積年憤鬰之志今開言路之詔
既不聞頒扵四方而太府少卿宋彭年言在京不可不
並置三衙管軍臣僚水部貟外郎王諤乞令依保馬元
立條限均定逐年合買之數又乞令太學増置春秋博
士使諸生肄業朝廷以非其本職而言各罰銅三十斤
臣忽聞之悵然失圖憤悒無已臣非私扵二人直為朝
[199-46b]
廷惜治體耳夫阿意箝口容身竊禄此小臣之利也威
福在巳人不敢言此大臣之利也然民怨扵下而不聞
國家阽危而不知於陛下有何利哉彼宋彭年王諤臣
素不識不知其人為賢為不肖但惜陛下臨政之初而
二臣首以言事獲罪臣恐中外聞之忠臣解體直士挫
氣欲仕者斂冠藏之欲諫者咋舌相戒則上之聦明猶
有所不照下之情猶有所不達太平之功尚未可期也
宋彭年所言雖不識事體但當廢而不行亦不宜加罪
[199-47a]
至如孔子作春秋為萬世法王安石秉政輙黜之使不
得與諸經並列於學官學者毋得習以為業王諤所言
未至不當乃以越職為罪古者置諫鼓設謗木詢于芻
蕘未聞有位於朝而以言事為越職者也若當職之人
既不肯言不當職之人又不得言則以四海之廣兆民
之衆其政治利病天子深居九重何由得聞之哉昨日
進奏院遞到告身差臣知陳州然則臣自今於一州之
外言及他事亦為越職何敢言矣今二臣之罰既不可
[199-47b]
追伏望陛下如臣前奏下詔不以有官無官當職不當
職之人皆得進言擇其可取者微加旌賞使天下之人
知朝廷樂聞善言不惡論事無可取者寢而勿問庶幾
願納忠之人猶肯源源而来也臣禀賦愚戇文學政事
皆出人下惟不識忌諱不阿權貴遇事妄言無所顧避
以此荷知於累朝見稱於衆人若亦不得言則無所復
用於聖世矣上辜太皇太后陛下下問之意下負㣲臣
平生納忠之心内自痛悼死不暝目臣久忝便安今朝
[199-48a]
廷授以名藩義不敢辭見牒本州索逺接公人起𤼵赴
任次到官之日但勉竭疲駑恪勤本職茍力所不逮伏
須罪戾而已
光又上劄子曰臣聞周易天地交則為泰不交則為否
君父天也臣民地也是故君降心以訪問臣竭誠以獻
替則庶政修治邦家乂安君惡逆耳之言臣營便身之
計則下情壅蔽衆心離叛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由斯道
者也夫道猶岐路近差跬歩逺失千里今皇帝陛下新
[199-48b]
臨大寳徳性高明太皇太后同斷萬幾聖謨光大初𤼵
號令不可不慎斯乃治亂之岐塗安危之所分也當以
要切為先以瑣細為後臣竊見近年以來風俗頽弊士
大夫以偷合茍容為智以危言正論為狂是致下情蔽
而不上通上恩壅而不下達閭閻愁苦痛心疾首而上
不得知明主憂勤宵衣旰食而下無所訴公私兩困盜
賊已繁猶賴上帝垂休歲不大饑祖宗詒謀人無異志
不然者天下之勢可不為之寒心乎此皆罪在羣臣而
[199-49a]
愚民無知往往怨歸先帝此臣所以日夜憤痛焦心泣
血不顧死亡思有開𤼵於朝廷者也臣愚以為今日所
宜先者莫若明下詔書廣開言路不以有官無官之人
應有知朝廷闕失及民間疾苦者並許進實封狀盡情
極言仍頒下諸路州軍於所在要閙處出榜曉示在京
則於鼓院檢院投下委主判官畫時進入在外則於州
軍投下委長吏即日附遞奏聞皆不得取責副本彊有
抑退其百姓無産業人慮有姦詐則責保知在奏取指
[199-49b]
揮放令逐便然後陛下於聽政之暇略賜省覽其義理
精當者即施行其言而顯擢其人其次取其所長捨其
所短其狂愚鄙陋無可采取者報聞罷去亦不加罪如
此則嘉言日進羣情無隠陛下雖深居九重四海之事如
指諸掌舉措施為惟陛下所欲斯乃治安之源太平之
基也陛下若以臣言為可取伏乞決自聖意下學士院
草詔書施行羣臣若有沮難者其人必有奸惡畏人指
陳專欲壅蔽聦明此不可不察
[199-50a]
侍御史劉摯乞増諫貟許察官言事疏曰臣䝉恩過聽
使備貟御史固將竭盡愚論知無不及而竊惟陛下即
阼臨政之始其所先者宜莫若廣言路故臣今就職之
日首獻其説蓋聖人以一心御萬事而無遺慮以一視
周四海而無遺照非能身親而目得之也為能咨諏訪
逮致人之言開闢其途使無壅蔽上之公卿大夫百執
事下之雖工瞽執技之賤蒭蕘負薪之鄙皆得輸意自
竭雜然至前而聽吾之所擇惟懼乎言者之不能多也
[199-50b]
祖宗以来諫官御史張設貟品罕不備足凡在職者皆
有言責臣今伏見諫官止有大夫一貟御史䑓自中丞
而下雖十貟然止於中丞侍御史兩殿中法得言事外
監察御史六貟專於察治官司公事文書之稽違者而
不與於言則是在朝廷以言為官而任其責者裁此五
人而已天下之大臣工之衆權強之漸朋比之萌民之
休戚政之利病其於獻納伺察誠恐耳目之未廣事或
有不得盡聞于聖聽者非所謂明四目達四聦開衆正
[199-51a]
屈羣䇿者也臣欲望聖慈於諌院増置諫官貟數本䑓
六察御史並許言事其所領察按自不廢如故所貴共
盡忠力交輔聖政臣不勝惓惓
 
 
 
 
 
[199-51b]
 
 
 
 
 
 
 
 歴代名臣奏議卷一百九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