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975-1a]
太平御覽卷第九百七十五
果部十二
甘蕉 扶留 芋 菱
芡 蓮 藕
甘蕉
晉宫閣名曰華林園芭蕉二株
南夷志曰南詔土無食器以芭蕉葉藉之
廣志曰芭蕉𦵔或曰甘蕉莖如荷芋重皮相裏大如盂升
葉廣二尺長一丈子有角子長六七寸或三四寸生爲行
列兩兩共對若相抱形剥其上皮色黄白味似蒲萄甜而
飽人其根大如芋魁大一石青色其莖解散如絲織以爲
葛謂之蕉葛雖脆而好色黄白不如葛色岀交阯建安
南州異物志曰甘蕉草類望之如樹株大者一圍餘葉長
[975-1b]
一丈或七八尺廣尺餘二尺許花大如酒杯形色如芙蓉
著莖末百餘子大名爲房根似芋塊大者如車轂實隨華
每華一闔各有六子先後相次子不俱生花不俱落此蕉
有三種一種子大栂指長而銳有似羊角名羊角蕉味㝡
甘好一種子大如雞卵有似牛乳味微減羊角蕉一種大
如耦子長六七寸形正方少甘味㝡弱其莖如芋取以灰
練之可以紡績
異物志曰芭蕉葉大如筵席其莖如芋取鑊煑之爲絲可
紡續女工以爲絺綌今交阯葛也其内心如䔉鵠頭生大
如合柈因爲實房一房有數十枚其實皮赤如火剖之中
黒剥其皮食其肉如 蜜甚羙食之四五枚可飽而餘滋
味猶在齒牙間一名甘蕉
顧徽廣州記曰甘蕉與吴花實根葉不異真是南土暖不
[975-2a]
經霜凍四時花葉展其熟其未熟時亦苦澁也
南方草物狀曰蕉樹子房相連累甜羙亦可蜜藏
遊名山志曰赤巖山水石之間唯有甘蕉林髙者十丈
卞敬宗甘蕉讃曰扶踈似樹質則非木
扶留
吴録地理志曰始興有扶留藤縁木而生味辛可以食㯽
榔
蜀記曰扶留木根大如箸視之似栁根又有蛤名古賁生
水中取燒爲灰曰牡厲粉先以㯽榔着口中又扶留長寸
古賁灰少許同嚼之除胸中惡氣
異物志曰古賁灰壯厲灰也與扶留㯽榔三物合食而後
善也扶留藤似木防巳扶留㯽榔所生相去逺爲物甚異
而相成俗曰㯽榔扶留可以忘憂
[975-2b]
交州記曰扶留有三種一名 扶留其根香羙一名南扶
留葉青味辛一名扶留藤味亦辛
廣志曰扶留藤縁樹生其花實即蒟也可爲醬
左思吴都賦曰石忛水松東風扶留
芋
說文曰齊人謂芋爲莒
孝經援神記曰仲冬昴星中収莒芋宋均曰/莒亦芋
廣雅曰藉如水芋也亦曰烏芋
漢書曰汝南郡有鴻隟大陂翟方進爲丞相奏破之郡中
追怨童謡曰壞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羹芋魁
漢書曰秦破趙遷卓氏曰吾聞岷山之沃野下有蹲鴟注/曰
蹲鴟/芋也至死不飢乃求逺遷致之臨卭至僮百人
崔鴻十六國春秋蜀録曰李雄剋成都衆甚飢餒乃將民
[975-3a]
就榖於郪掘野芋而食之
南史孝義傳曰鮮于文宗漁陽人年七歳䘮父父以種芋
時亡至明年芋時對芋嗚咽如此終身
汜勝之書曰區種芋法區収三石
汝南先賢傳曰袁安字召公除隂平長時年飢荒民皆菜
食租入不畢安聽使輸芋曰百姓飢困長何得食榖先自
引芋吏皆從之
汝南先賢傳曰薜苞歸先人冡側種稻芋以祭祀芋以充
飢耽道說禮玄虚無爲
列仙傳曰酒客爲梁承使民益種芋三年當大餓卒如其
言梁民不死
風土記曰博士芋蔓生根如鵞鴨卵
華陽國志曰何隨字季業蜀郫人母亡歸送吏飢輙取道
[975-3b]
側民芋隨以帛繫其處使足所取直民相語曰聞何安漢
清民取糧令爲之償
愽物志曰野芋食之煞人家芋種之三年不収後旅生亦
不可食
廣志曰凡十四芋有君芋大如魁有車轂芋有旁巨芋有
青邊芋此四芋魁大如鉼少子葉如繖蓋緗色紫莖長丈
餘易熟長味芋之最善者也莖可作羮臛有蔓芋緑支
生大者二三升有雞子芋色黃有百果芋畝収百斛有卑
芋七月熟有九靣芋大不羙有蒙控芋有青芋有曹芋子
皆不可食莖可爲𦵔又有百子芋出葉榆縣有魁芋無旁
子生永昌
本草經曰芋土芝八月採
左思蜀都賦曰瓜疇芋區
[975-4a]
菱
爾雅曰菱厥郭璞注曰今/水中芰也
尚書大傳曰鉅野夌鉅野大野也魯/藪今蜀山陽也
周書曰冬食菱藕
周禮天官下籩人職曰加籩之實菱
國語曰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屬之屈到楚卿/宗老家臣曰祭
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將薦芰屈建命去之建屈到之/子子木曰夫
子不以私欲干國之典也
漢書循吏傳曰龔遂爲渤海太守勸民秋冬益蓄菓實菱
芡
謝承後漢書曰袁閎父賀爲彭城相亡閎到郡迎䘮飢食
菱芡渴飲行潦
梁書曰魚弘爲湘東王鎮西司馬𫐠職西上道中乏食縁
[975-4b]
路採菱作菱飯給所部弘度之所後人覔一菱不得又於
窮洲之上捕得獼猴數百爲脯以供酒食
淮南子曰楚靈王作章華之臺棄疾承民之怨而立公子
比百姓避而去之乃食芰飲水枕塊而死
吕氏春秋曰厲叔事莒閔公自以爲不知而去居於海上
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飱橡栗
杜恕篤論曰夫蓱之浮與菱之浮相似也菱植根萍隨波
是以堯舜歎巧言之亂徳仲尼惡紫之奪朱
風俗通曰殿堂象東井形刻作荷菱水物所以厭火也
羅浮山記曰綏寜縣元龜淵中岀菱甚爲甘旨
廣志曰鉅野大菱大於常菱淮漢以南凶年以芰爲𬞞
范汪祠制曰孟秋之祭菱芡
楚辭曰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
[975-5a]
左思蜀都賦曰其沃嬴則有緑菱紅蓮
潘岳西征賦曰鳬躍漸唼喋菱芡
郭璞江賦曰忽忘夕而宵歸詠採菱以叩舷
曹植九愁曰採菱華而結辭
孫楚論屈建文曰加籩之品菱芰存焉楚多陂塘菱所生
父自嗜之而抑按宰祝旣毀就養無方之禮又失奉死如
生之義奪乎素欲建何忍焉
芡
周禮天官下籩人職曰加籩之實芡
漢書曰龔遂爲渤海太守勸民冬益蓄果實菱芡
淮南子曰貍頭愈䑕雞頭巳廔音漏䑕齧人創狸愈之廔/頸腫疾雞頭水中草幽州
謂之鴈頭/亦愈瘻
崔豹古今注曰芡雞頭也一名鴈頭一名菱葉似荷而大
[975-5b]
葉上蹙衂如沸實有芒刺其裏如珠可以療飢止渴
方言曰䓈音/役芡雞頭也北燕謂之䓈青徐淮泗之間謂之
芡
說文曰芡雞頭也
廣雅曰南楚江湘之間謂之雞頭或謂之鴈頭
夲草經曰雞頭一名鴈實生雷澤
劉騊駼玄根賦曰芳林臻臻朱竹離離菱芡吐榮若攄錦
而布繡
蓮
爾雅曰荷芙蕖其實蓮蓮謂/房也其中的蓮中/子也的中薏中心苦/者也
毛詩曰陳宛丘澤陂曰彼澤之陂有蒲與蓮有羙一人碩
大且卷
史記曰龜千歳遊於蓮葉之上焉
[975-6a]
吴時外國志曰大秦國有蓮藕雜菓
宋起居注曰元嘉十八年有司奏楊州刺史王濬解稱州
治後池有兩蓮駢生雙房分體又十六年華林丞伍泳刺
雙蓮同幹秀岀華池
宋起居注曰㤗始二年八月嘉蓮雙葩並實合跗同莖生
豫州鱧湖又六年雙蓮一蔕生東宫玄圃池
三國典略曰齊主還鄴髙麗新羅並遣使朝貢先是徐州
蓮一莖兩蔕占云異木蓮枝逺人入欵斯其應也
北齊書曰後主武平中特進侍中崔季舒宅中池内蓮莖
皆作胡人靣仍着鮮卑帽俄而季舒見煞
三國典略曰周平齊齊㓜主胡太后等並歸于長安𥘉武
成殂後有謡云千錢買菓園中有芙蓉樹破劵不分明蓮
子隨他去調甚悲苦至是應焉
[975-6b]
又曰髙緯所幸馮淑妃名小怜也
後唐書曰監軍張承業夲朝舊人權貴任事人士脅肩低
首候之唯馬郁以滑稽侮狎每賔僚宴集承業出異方珎
菓陳列於前客無敢先嘗者當郁前者食必盡承業私戒
主膳者曰他日馬監至唯以乾蓮子置前而巳郁至窺之
知其不可啖異日鞾中置鐵鎚出以擊之承業大笑曰爲
公易饌勿敗予按
夏侯孝芙蓉賦曰緑房翠葉紫飾紅敷黄螺圎岀垂㽔散
鬚纓以金牙點以素珠
孫楚蓮華賦曰攅聚星列纎離相扶皦若玄黎投幽夜粲
若鄧林飛鵷鶵
樂府歌曰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
藕
[975-7a]
爾雅曰荷芙蕖其根藕
吴時外國志曰大秦國有蓮藕雜菓
齊書曰永明中巴東王子響殺行事劉夤等武帝聞之謂
群臣曰子響遂反戴僧靜大言曰諸王應自反豈唯巴東
武帝問其故荅曰天王無罪而一時𬒳囚一挺藕一盃漿
皆諮籖師籖師不在則竟日忍渴
唐史曰蘇州進藕其㝡上者名傷藕或云荷名或云葉
甘爲蟲所傷或云故傷其葉以長其根近多重臺荷蓋
蓮實中又生花亦甚異也
司馬相如子虚賦曰咀嚼菱藕
夏侯孝若芙蓉賦曰咀菱藕於玄泉
謝眺詩曰秋藕折輕絲
[975-7b]
太平御覽卷第九百七十五
[975-8a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