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65-1a]
太平御覽卷第二百六十五 職官部六十三
州主簿 從事 中正
州主簿
韋昭辯釋名曰主簿主諸簿書簿普也普關諸事
漢書曰王尊遷東郡太守水盛泛溢瓠子金堤尊躬率
吏民沉白馬劾水神河伯尊親執珪璧使巫祝請以身填
金堤因止宿廬于堤上及水盛堤壞吏民皆走唯二主簿
位在尊旁尊立不動而水波稍却廻還吏民嘉壯尊之勇
節白馬三老朱英等奏其狀
東觀漢記曰周喜仕郡爲主簿王莽末群賊入汝陽城喜
從太守何敞討賊爲流矢所中謂賊衆曰卿曹皆民隷也
豈有還害其君者耶喜請以死贖君命因仰天號泣賊於
是相視曰此義士也給其車馬遣送之
[265-1b]
後漢書曰朱儁㑹稽人也太守尹端以儁爲主簿熹平二
年端坐討賊許昭失利爲州所奏罪應弃市儁乃羸服閒
行輕賫數百金到京師賂主章吏還得刋定州奏故端得
輸作左校端喜於降免而不知其由儁亦終無所言
魏志曰盧毓字子家涿郡人也崔琰舉爲兾州主簿時天
下草創多逋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亡士妻白等始適
夫家數日皆未與夫相見大理奏弃市毓駮之曰夫女子
之情以接見而恩生成婦而義重故詩曰未見君子我心
傷悲亦旣見止我心則夷又禮未廟見之婦而死即葬女
氏之黨以未成婦也今白等生有未見之悲死有非婦之
痛而吏議欲肆之大辟若同牢合卺之後罪何所加卺音/謹且
記曰附從輕言附人之罪以輕者爲比也又書云與其殺不
辜寧失不經恐過重也茍以白等皆受禮聘巳入門庭刑之
[265-2a]
爲可殺之爲重太祖曰毓之所執是也又引經典有意使孤
歎息〇又曰龐㳙字子異太守徐揖請爲主簿後郡人黄昂
反圍城㳙弃妻子夜踰城圍告急於張掖燉煌二郡𥘉疑未
發兵㳙欲伏劒二郡感其義遂興兵軍未至而郡邑以䧟陣
死㳙乃收歛揖喪送還本郡行服三年乃還
又曰崔林字德孺清河人少時晚成宗族莫知唯從兄琰
異之太祖定兾州擢爲州主薄
蜀志曰杜微字國輔梓潼涪人丞相領益州牧以微爲主
簿微固辭輿而致之旣至亮引而微自陳謝亮以微不聞
人言於座上作書與之
吴録曰苞咸字子良爲郡主簿太守黄君行春留咸守郡
君縁棲採雀卵咸責數以春月不冝破卵杖之三十
王隱晉書曰陶侃字士衡鄱陽人爲郡主簿夫人病欲使
[265-2b]
主簿迎醫於數百里天大寒雪各辭疾召侃使行侃曰資
於事父以事君夫人亦當次母安有父母之病而聞迎醫
不便行也
晉書曰潘京字世長武陵漢壽人也弱冠郡辟主簿太守
趙廞甚器之甞問曰貴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義
陵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數爲所攻光武時移東出遂得
全完共議易號傳曰止戈爲武詩稱髙平曰陵於是名焉
州所辟因謁見問䇿探得不孝字刺史戯京曰辟士爲不
孝耶京舉板荅曰今爲忠臣不得復爲孝子其機辯皆此
類
又曰易雄長沙劉陽人也仕郡爲主簿張昌之亂也執太
守万嗣將斬之雄與賊爭論曲直賊怒叱使牽雄斬之雄
趍出自若賊人又呼問之雄如𥘉如此者三賊乃捨之嗣
[265-3a]
由是獲免雄遂知名
又曰潘京武陵人也郡辟主簿後太廟立州郡皆遣使賀
京白太守曰夫太廟立移神主應問訊不應賀遂遣京作
文使詣京師以爲永式
又曰習鑿齒字彦威爲桓温荆州主簿親遇隆宻時語曰
徒三十年看儒書不如一詣習主簿也
宋書曰王思逺宋建平王景素辟南徐州主簿深見禮遇
景素𬒳誅左右離散思逺親視殯葬手種松栢與廬江何昌
㝢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廢爲庶人思逺分衣食以
相資贍年長爲備笄緫訪求偶對傾家送遣
三國典略曰梁李膺字公胤廣漢人也西昌侯藻爲益州
以爲主簿使至建康梁武恱之謂曰卿何如昔日李膺對
曰勝問其故對曰昔事桓靈之主今逢堯舜之君梁武嘉
[265-3b]
其對以如意擊席者乆之
後魏書曰裴安祖弱冠州辟主簿民有兄弟争財詣州相
訟安祖召其弟兄以禮義責讓之此人兄弟明日相率謝
罪郡内欽服之
又曰韋朏字尊顯少有志業年十八辟州主簿時属歳儉
朏以家粟造粥以餌飢人所活甚衆
唐書曰顔杲卿以䕃受官性剛直有吏幹開元中爲魏州
録事參軍振舉綱目政稱第一
又曰杜暹𥙷婺州參軍秩滿將歸州吏以𥿄萬餘張以贈
之暹唯受一百畨餘悉還之時州寮別者見而嘆曰昔清
吏受一大錢復何異也
三輔决録曰韋元將年十五身長八尺五寸爲郡主簿楊
彪稱曰韋主簿年雖少有老成之風昻昻千里之駒
[265-4a]
陳留耆舊傳曰戴斌爲郡主簿送故將喪歸郷里蠡吾里
人距之孝子臣吏脫絰叩頭求哀終不見聽斌乃投絰放
縗操手劒瞋目厲聲距踊而前曰哭不哀者郎君也喪車
不前者戴斌也里人服其義乃内之
廣陵列士傳曰劉儁爲郡主簿郡將爲賊所得儁知言辭
不能動賊因叩頭流血乞得代之賊不聽前斫府君儁因
投身投之正與刃㑹斫儁左肩瘡尺餘賊又欲更下刃儁
號呼抱持不置賊因相謂曰此義士殺之不祥遂俱縱遣
黄義仲交廣二州記曰合浦之士有尹牙爲郡主簿太守
荅云重仇未執牙即變姓易名爲執之天子竒其義因赦
不問
俗說曰謝景仁爲豫州主簿在玄閤下桓聞其善彈筝便
呼之旣至取筝令彈謝即理弦撫筝因歌秋風意氣殊邁
[265-4b]
桓大以此竒之
從事
漢書曰邴吉字少卿爲廷尉右監坐法失官歸爲州從事
又曰趙廣漢涿郡人爲州從事以嚴絜通敏下士爲名
又曰楊雄數爲朝廷在位賢者稱嚴君平德杜陵李強爲
益州牧喜謂雄曰吾真得嚴君平矣雄曰備禮以待之彼
人可見而不得詘也強心以爲不然及至蜀致禮與相見
卒不敢言以爲從事乃歎曰楊子雲誠知人也
東觀漢記曰鮑永爲司隷校尉矜嚴公正平陵鮑恢爲從
事恢亦抗直詔曰貴戚且歛手以避二鮑
又曰樊凖字㓜陵爲州從事臨職介正不發私書
又曰班彪避地河南大將軍竇融以爲從事深敬待後接
以師友之道
[265-5a]
後漢書曰朱震字伯厚爲州從事奏濟隂太守贓罪之數
諺曰車如鷄栖馬如狗疾惡/如風朱伯厚
續漢書曰楊球爲幽州從事部分邊塞職事脩理
謝承後漢書曰陳衆辟州從事有劇賊淳于臨等數千人
攻縣殺吏光武遣司空李通率師擊之州牧惶怖恐獲罪
戾衆於是自請以恩信曉喻降之乗單車駕白馬徃到賊
所以義告諭臨素服名德即降服民生立祠曰白馬從事
華嶠後漢書曰衛羽爲州從事時中常侍單超兄子匡爲
濟隂太守負其勢大爲貪放刺史第五種欲取之聞羽素
抗厲乃召羽謂曰聞公不畏強禦今欲相委以重事若何
對曰願庻幾於一割羽出遂馳至定陶閉城門收匡賔客
親吏四十餘人七日中起發其贓五六千萬種即舉奏一
州震慄
[265-5b]
魏志曰賈洪字叔業家貧好學應州辟其時州中自叄事
以下百餘人唯洪與嚴苞字文通才學最髙故衆爲之語
曰州中曅曅賈叔業辯論胷胷嚴文通
又曰袁紹領兾州從事沮綬喜曰吾心也
又曰張遼字文逺鴈門馬邑人本聶壹之後以辟怨變姓
漢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爲從事
又曰邢顒太祖辟爲兾州從事時人稱之德行堂堂邢子
昻
蜀志曰張松說劉璋交通先主從事廣漢王累自倒懸
於門以諌璋無所納
又曰馬謖字㓜常以荆州從事隨先主入蜀材力過人好
論軍計
又曰譙周字尹南身長八尺體貌素朴推誠不識無造
[265-6a]
次辯論之方然潜識内敏建興中丞相亮領益州牧命周爲
勸學從事
王隱晉書曰山濤字巨源河内人年四十始爲州郡部河
南從事
又曰劉毅辟爲司州都官從事京邑肅然彈河南尹事司
隷徐不過曰躩虎之犬鼷䑕蹈其背毅曰旣能躩虎又能
殺䑕何損於犬投傳而去
晉中興書曰華譚字令思生未朞而父殁母年十八執節
養譚弱冠知名揚州刺史周俊禮辟署從事史愛其才器
以爲賔友
陳留耆舊傳曰髙愼字孝甫敦質少華口不能劇談嘿而
好沉深之謀爲從事號曰卧虎故人謂之嶷然不語名髙
孝甫
[265-6b]
益部耆舊傳曰李弘字仲元爲州從事楊雄稱之曰不屈
其志不累其身不夷不惠可否之間見其貌肅如也觀其
行穆如也聞其言戚如也
又曰巴郡任文公有道術爲州從事時越嶲欲反州遣五
從事案虚實止傳舎食未半有風發案文公起曰當有逆
變因促駕去諸從事未能發爲郡兵所殺
鍾離意别傳曰楊州刺史夏君三辟意九江從事三府側席
夏君見意曰刺史得京師書聞從事有令問刺史何惜王
家之爵不貢賢者乃表上尚書
李固别傳曰益州及司隷辟皆不就門徒或稱從事掾固
曰未曽受其位不冝獲其号
孟嘉别傳曰庾亮辟嘉爲勸學從事亮盛脩學斆髙選儒
官正旦大㑹禇襃問亮嘉何在亮曰但自覓之褒歴觀之
[265-7a]
指嘉曰將無是乎亮欣然
羅含别傳曰含字君章刺史庾以親賢之重作鎮方岳
捜揚楚楚匪蘭弗刈仍辟含荆州部從事
潜夫論曰孝明帝時荆州舉茂才過闕謝恩賜食旣訖問
何異聞對曰巫地有劇賊九人刺史不能得帝曰汝非部
郡從事耶對曰是也帝乃振怒曰賊發部中而不能擒何
以爲茂才乃捶數百而切讓州郡十日之間賊即伏誅由
此觀之擒盗賊在明法不在數赦
世說曰顧和爲州從事月旦朝未入停車周侯歴和車邊
過和風皃夷然不動周指頋心曰此中何有徐應曰此中
最是難測地周人遇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令僕才
又曰羅含爲宣武從事謝鎮西作江夏使往檢校之羅旣
至𥘉不問郡家事乃遥就謝數日飲酒而還桓公問何事
[265-7b]
羅云未審公謂謝尚是何似人桓公荅仁祖是勝我許人
羅云豈有勝公人而有行非者故一無所問桓公竒其意
而不責
王丞相集教曰丹陽從事陳耽器局弘正可轉主簿吴興
從事謝鸞才幹正直可轉西曹
中正
魏略曰時苗字德胄鉅鹿人也爲太官令領其郡中正定
九品至於叙人才不能寛大然紀人之短雖在乆逺衘之
不置
吴志曰習温爲荆州太平公太平公即州都也後潘秘爲
尚書僕射代温爲太平公甚得其譽
晉書曰楊晫陶侃共載詣顧榮州大中正温雅責晫與小
人共載晫曰江州名少風俗卿巳不能養進寒儁且可不
[265-8a]
毀之楊晫代雅爲大中正舉侃爲鄱陽小中正
又曰諸葛瞻領丹陽宣城新安三郡大中正時中州人士
多寓焉
又曰劉毅字仲雄年七十巳告老後舉爲青州大中正尚
書以毅懸車致仕不冝勞以碎務孫尹曰司徒魏舒司隷
嚴詢與毅年齒相近管四十萬户州兼董司百寮揔攝機
要舒所統殷廣兼執九品銓十六州議者不以爲劇昔鄭
武公年過八十入爲司徒毅志氣聦明一州品第不足勞
其思慮毅遂爲州都銓正人流清濁區別其所彈貶自親
貴始
又曰解結問別駕治中河北白壤髙良何故少人士每以
三品爲中正皆云不審陳頵對曰詩稱惟岳降神生甫及
申英偉大賢多出山澤河北地平氣均蓬蒿裁六尺不足
[265-8b]
成林故也
又曰于寳稱晉宣帝除九品置大中正晉令云大小中正
爲内官者聽月三㑹議上東門外設幔陳席
又曰劉毅上表刺史𥘉臨州大中正史若吏部選内猶下
中正問人事所在父祖位狀
晉起居注曰僕射諸葛恢各稱州都大中正爲吏部尚書
及郎司徒左長史屬掾皆爲中正臣今領吏部請解大中
正以爲都中正職局司理不冝兼者也
蕭子顯齊書曰張緒字思蔓呉郡人轉太子中庶子本州
大中正長沙王晃屬選用吴興聞人邕爲州議曹緒以資
藉不當執不許晃遣書佐固請之緒正色謂晃曰信此是
家州卿殿下何得見逼
梁書曰沈約遷侍中光禄大夫領太子詹事揚州大中正
[265-9a]
關尚書八條事
後魏書曰房堅遷齊州大中正髙祖臨朝令諸州中正各
舉所知千秋與幽州中正楊尼各舉其子髙祖曰昔有一
祁名垂往史今有二奚當聞來牒
北齊書曰乾明中邢邵爲中壽監同郡許惇與邵競夲州
中正遂慿附宋欽道出邵爲刺史
三國典略曰陳以孔奐爲御史中丞領揚州大中正晉令
宋齊以來爲大都奐清白自守妻子並不之官所得秩俸
隨即分贍孤寡郡中大恱號曰神君
襄陽耆舊傳曰晉朝以江表始通人物未悉使江南別立
大中正
通典曰魏司空陳群以天臺選用不盡人才擇州之才優
有昭鑒者除爲中正自較人才銓定九品州郡皆置吴有
[265-9b]
太平公亦其任也
郭子曰孫子荆應上品拔王武子時爲大中正謂訪聞此
人非卿能拔自爲之目曰天才英雄亮拔不羣
傅子曰魏司空陳群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平次人才
之髙下各爲軰目州置都而揔其議
晉宣帝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議曰案九品之狀諸中正旣
未能料究人才以爲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曹羲集九品
議曰伏見明論欲除九品而置州中正欲檢虚實一州闊
逺略不相識訪不得知㑹復轉訪本郡先逹者耳此爲問
州中正而實决於郡人
孫楚集奏曰九品漢氏夲無班固著漢書序先往代賢智
以爲九條此蓋記鬼録次第耳而陳群依之以品生人又
魏武拔竒决於胷臆收才不問階次豈頼九品而後得人
[265-10a]
今可令長守爲小大中正各自品其編户也
劉毅集論九品曰臣聞用治理者以官才爲夲官才有三
難而治亂之所由人物難知一也愛憎難防二也情僞難
明三也今立中正定九品操人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柄
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今職名中正實爲姦府事名九
品而有八損冝罷中正除九品弃魏弊法更立一代之美
制
荀勗集曰袁讓豫州大中正曰𬒳勑以臣爲豫州大中正
臣與州閭郷黨𥘉不相接臣本州十郡方於他州人數倍
多品藻人物以正一州清論此乃臧否之夲風俗所重
傅暢自序曰時請定九品以余爲中正余以祖考歴代掌
州郷之論又兄宣年三十五立爲州都令余以少年復爲
此任故至於上品以宿年爲先是以郷里素滯屈者漸得
[265-10b]
叙也
應璩新論曰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州閭與郡縣希踈
如馬齒生不相識靣何縁別義理
太平御覽卷第二百六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