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12 太平御覽-宋-李昉 (master)


[664-1a]
太平御覽卷第六百六十四
 道部六
     尸解
西城王眞人傳曰解化之道尸不不能俱神化者也
寶劒上經曰尸解之法有死而更生者有頭斷從一旁出
者有形存而無骨者
又曰夫尸解者本眞之錬蛻也五屬之隱適也雖仙品之
下第其禀受亦不輕也所謂隱回三光白日陸沉者也夫
修下尸解者皆不得返望故鄉此謂上解之道也名配紫
簡三官不得復窺其閒隟雖獲隱遯世志未厭又不得返
歸故遊栖不定也
又曰以丸藥和水而飲之又并抱草而卧則傷死於空室
中謂之兵解
[664-1b]
又日上品惟八素列紀受而不行餘皆白日尸解得爲飛

登眞隱訣曰尸解者當死之時或刀兵水火痛楚之切不
異世人也旣死之後其神方得遷逝形不能去尔
又曰董仲居淮南人也少時服氣鍊形年百餘歲不老常
見誣繫獄尸解仙去
又曰清平吉沛人也漢髙祖時卒也至光武時故不老後
尸解去
眞誥曰頋歡字玄平吳郡人齊永平中卒於剡山葬鹽官
樂附里木連理生墓縣令江山圖表狀歡尸解而去
又曰辛玄子字延期隴西定谷人好道行渡秦川長梁津
致溺水解而去之
又曰張祖常者彭城人吳時北來行入方山洞室中託形
[664-2a]
墮車隱化幽館而修守一之業
又曰劉平河者無名字漢末爲九江平河長行醫術有功
德救人疾患如己之病行遇仙人周正時授以隱存之道
居於方山洞室常服日月晨氣顔兒甚少後尸解而去
又曰受大戒者死滅度鍊神上補天官謂之尸解
又曰人死必視其形如生人視足不青皮不皺目光不毁
者皆尸解也白日尸解自是仙也非尸解之例其用藥得
尸解非是用靈丸之解化者皆不得返故鄕三官執之也
白日去謂之上尸解夜半去謂之下尸解向晚暮之際去
者謂之地下主者也
瓊文四紀篇曰得九眞中經者白日尸解或曰飛行羽經
輕也
又六紀篇曰靈書紫芝或五老寶經有之者尸解
[664-2b]
神仙傳曰介象字元則㑹稽人也吳先主甚重之常謂曰
介君象速求去先主不聽象言病先主使左右賜美棃一
奩須臾象死解去
又曰紫淸上宫九華安祀謂楊君曰可尋解劒之道作吉
終之術自盡出嘿之㑹隱顯之迹
又曰葛玄字孝先從左慈受九丹金液經常餌术語弟子
張奉曰當尸解去八月十二日時當發至期玄衣冠而卧
無氣而色不變尸解而去
又曰壺公謝元厯陽人也費長房師之及道士李意期將
兩弟子去積年長房及兩弟子皆隱變解化
又曰鮑靚字太玄琅邪人晉明帝時人葛洪妻父陰君授
其尸解法一說云靚上黨人漢司隷鮑宣之後修身養性
年過七十而解去有徐寧者師事靚寧夜聞靚室有琴聲
[664-3a]
而問焉荅曰嵇叔夜昔示迹東市而實兵解耳
晉中興書曰葛洪赴岣嶁令行至廣州其刺史鄧岱留不
聽去洪乃止羅浮山中錬丹積年忽與岱書當逺行尋藥
岱得書徑住别而洪已亡年八十一顔色如平生入棺輕
如空衣尸解而去
道學傳曰吳猛字雲世有道術庾亮聞其神異厚禮迎之
來武昌尋求歸辭以筭盡請具棺庾公閔然卽日發遣未
達家五十里而終形狀如生
又曰若六行未通宿植尚少則入中品以爲尸解遁變也
降此以下是正服御功行淺劣則入階下階勝者則滅度
更生更生之後修道隨功多少方始得道
太上太霄琅書曰修學上法時入山林服餌靈藥因縁應
過雖復尸解和光世禮與世大異者不棺不槨拂山平之
[664-3b]
上掃深樹之下單衾覆於地○太上太眞科曰若祠祀先
人應知歸否者有功德升度得道子孫仁孝則化形來遊
歆所設也亦尸解之類
金闕聖君傳曰靈書紫文者或曰五老寶經有之者尸解
行之者成道
東海青童傳曰保洞觀經曰雲靈上玄品有之者白日尸

抱朴子曰道林中有五種尸解符今太玄陰生符及是一
病解者
列仙傳曰寗封黃帝時爲陶正以火自燒而隨煙上下眞
誥云寗生服石腦而火則是作火解也
又曰司馬季主漢文帝時人受西靈子都劒解之道在委
羽山大有宮服明丹之華抱扶晨之暉兒如女子鬢長三
[664-4a]
尺一男名法育一女名濟華同得道眞訣云季主服靈散
濳升猶首足異處此語似作劒兵解法兵解則不得在太
極而其女尚讀洞經便是別修髙法也
守玄白術隱居太茅山東守玄白能隱形亦數見身介琰
者白羊公弟子也今在建安方山琰初爲孫權所殺解化
而去
又曰愕綠華者女仙也顔整晉穆帝昇平三年己未十一
月十日降於羊權家自云南山人權字道學即晉簡文時
黃門侍郞羊欣之祖也權及欣皆濳修道要躭玄味眞緑
華云凡修道之士視爵位如過客視金玉如瓦礫則得長
生因授權尸解法亦隱景化去
又曰中侯王夫人於兄子晉處受飛解脫網之道
又曰蔡天生上谷人少賣香於野外性仁好道逢河伯少
[664-4b]
女市香天山
又曰韓崇字長季吳郡人也漢明帝時人少好道林屋仙
人王瑋玄曾授以流珠丹一法祟奉而修之太有驗後瑋
玄授以隱解而去入大霍山度世爲右理中監
漢起居注曰李少君之將去也武帝夢共登髙山見使者
稱太一之命召請旣覺語左右曰少君將去數日果病死
解去
靈寶赤書曰三元王符與靈寶五篇眞文同出太玄都玉
京山紫㣲上宫此文禳陽九百六刼會之數度學者之身
玄都有此經佩之得爲聖上朝太淸功德未滿即得尸解
又曰社契字廣平京兆人建安初來江東依孫䇿後遇介
琰先生授之以稱異人再拜奉其香火少女乃教其朝天
帝王皇之法尸解而去隱存方臺○老君傳九眞五石並
[664-5a]
日暫入太陰權過三官者始得上解之法
又曰紫陽公傳西城劒解之法修佩神劒七年朱書符解
化去若以曲晨飛精題之者立能變遁隱化太一遣吉光
寶衣來迎
又曰王逺字方平見蔡經骨相當尸解且告以要言方平
冠遠遊冠朱衣虎頭鞶囊五色綬帶劒黃色少髭長短中
人也乘羽車駕五龍異色綬帶前後麾節幡旗自天而下
須臾引見經父兄因遣之召麻姑姑報先被詔按行蓬萊
今便往願還來卽去如此兩時聞麻姑來先聞人馬聲從
官當半於逺姑至經舉家亦見之是好年才如笄於頂上
作髻餘髮散垂至腰衣有文彩又非錦繡光彩曜日不可
名狀皆世所無也入拜逺逺爲之起立各進行廚脯行云
是麟脯逺去經父母怪私問經經日王君常在崑崙山往
[664-5b]
來羅浮等山山上有宫室王君出唯乘一黃麟十數侍者
每行山海神皆奉迎拜謁也逺有書與陳尉其書廊落大
而不正先是無人知方平名逺用此知之陳存録王君手
書於小箱中也經後尸解而去
又曰張微子漢昭帝時將作大匠張慶女也微子好道得
尸解
又曰蘇子訓者齊人也人莫知其有道在鄉里行信讓積
年顔色不老人追隨之不見所常服餌好淸談常閑居讀
易爲文皆有意義京師貴人聞之莫不虚心謁見不可致
之後至適出門諸貴人冠蓋塞路諸生具言適去矣東陌
上乘驢者是也各奔馬逐之不及子訓至陳公家言曰吾
明日當去不復還也陳公以葛布單衣一送之至時子訓
死解化仙去
[664-6a]
又曰陰長生新野人也後漢戚里專務道術聞馬明生得
度世之道乃造焉明生但日夕別與之高談論語當世之
事治田農之業如此十餘年長生不懈同事明生者十二
人皆悉歸唯長生彌肅明生曰子眞得道矣乃將入靑城
山以太淸神丹經授之丹成仙去著書九篇云上占仙者
多矣伹漢興以來四十五人連金爲六矣三十人尸解餘
並白日仙去
陰君自序曰漢延光元年新野山北之子受仙君神丹要
訣道成去世付之名山於是陰君裂黃素舄丹經一通函
以文石置嵩髙山一通黃櫨簡漆書之函以青玉置太華
山一通黃金之簡刻而書之函以白銀著蜀經山一封縑
書合爲一篇付弟子使世世當有所傳付又著詩三篇以
示將來也
[664-6b]
又曰成仙公名武丁桂陽人也後漢時爲縣小吏少言大
度博通經學不從師授有自然之性時先被使京還過長
沙郡投郵舎不及遂宿於野忽聞樹上人語云向長沙市
藥平旦視之乃二白鶴仙公異之遂往市見二人張白蓋
相從而行謂仙公曰君當得地仙耳令還仙公病卒尸解
又曰龍伯髙者後漢伏波將軍馬援戒其兄子稱此人之
美可法者也伯高後從仙人刁道林受服胎氣之法又受
服青䭀方醉亡隱處方臺師定籙君伯高名述京兆人漢
建武中爲仙都長至零陵太守馬援戒兄子嚴書曰龍伯
高敦厚周愼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公廉有威吾愛之重之
願汝曹効之
又曰漢期門郎程偉妻得道者也能通變化偉逼求術妻
不傳逼之不巳妻蹷然而死尸解而去
[664-7a]
南岳魏夫人内傳曰淸虚眞人王子登與東華青童君來
降授夫人曰隱遷白翳神散一劑又與白石精金化形靈
丸使頓服之稱疾勿行尅期有定俱㑹丹壠之南陽洛山
陽洛宮言畢二眞人去卽服藥因稱腳疾閉目寢息飲而
不食夜半之後太一玄仙遣颷車來迎駕氣騁御徑入帷
中其時弟子侍疾衆親滿側莫之覺也陽洛山昔夏禹巡
諸名山刻石於此下有洞臺神仙學者萬餘人
又曰王晉賢晉王夷甫女也爲愍懷太子妃洛城亂劉曜
略晉賢欲妻之晉賢大罵曰我皇太子婦司徒公之女胡
羌小醜敢欲干我乎言畢投河其侍婢名六出投河死時
遇嵩髙女眞韓西華出遊遂俱獲内救外示其死體實密
濟脟人嵩髙山今華陽内洞中六出年二十餘體貌脩整
有節操姓田漁陽人魏故浚儀令田諷之孫諷有陰德以
[664-7b]
及六出耳
又曰董奉字君異候宫人也吳先主時有少年爲奉本縣
長見奉年四十餘不知有道罷官去後五十餘年復見他
職行經候官諸故吏人皆往見之奉顔皃一如往日奉居
山不種田爲人治病亦不取錢愈者使裁五株杏數年計
十餘萬株令人將穀一器自往取杏一器貨杏得穀賑救
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歲二萬餘斛乃尸解去
裴君曰尸解之仙不得御華蓋乘飛龍登太極遊九宫也
諸有單用曲晨飛精劒解者得八素列紀惟奉寶祕不修
行皆白日尸解其有作水火兵病及用大刀竹杖解去者
先詣名山並爲太淸尸解凡修劒解之道並紀名紫簡上
隷髙仙諸有宿功善業陰德信仙其神得詣朱火丹陵宮
受學仙道爲九宫眞人諸有用大極尸解之道夜半去者
[664-8a]
職爲地眞應尸解者或學功淺深志尚頽廢或爲祭酒精
勒救治者並得爲三十六洞天文解地下主者一百四十
年一轉武解鬼師二百八十年一轉凡有三等乃得進補
仙職○九天生神章經曰夫學上道希慕神仙及得尸解
者終歸仙道神化則同不相逢雜俱入道眞
明眞科曰生丗好道精功布德名書上淸者得尸解下仙
遊行五岳後生人中更受經法爲人宗師
太微經曰諸尸解者按四極眞科云一百四十年乃得神
中眞官於是始得飛華蓋乘輦龍登太極遊九宫也
雌一五老經曰夫仙之去世也或絶跡藏往而内栖事外
或解劒遺杖飄然雲霧延神寄玄莫知其端緒也
又曰若有此五老經雖不齋戒存思與俗混雜故不失隱
存下神白日尸解及命過大陰地下主者或遺骨胎變受
[664-8b]
化南宫是必宿有骨縁也
上淸經曰元始天帝以上淸變化七十四方解形之道授
南極元君
太淸眞人内傳及名山記曰羅浮山洞周五百里在㑹稽
南行三十里其山絶高葛洪解化處眞誥謂之增城山
集仙録曰張天師道陵隱龍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得黄
帝龍虎中丹之術丹成服之能分形散景天師自鄱陽入
嵩髙山得隱書制命之術
又曰周爰友者汝南安城人也漢河南尹周暢女也暢平
生多陰德爰友小好道餌伏苓四十年後遇石先生教其
遁化及隱景之道解形而去
又曰唐廬眉娘者生而眉緑性機巧南海太守進至闕順
宗嘆其在宫内謂之神姑但食胡麻飯一三合至元和中
[664-9a]
憲宗嘉其聦惠因賜金鳳環以束其腕乆之不願在宫掖
乃度爲女道士放歸南海賜號逍遥數年不食尸解化去
太平御覽卷第六百六十四
[664-9b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