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73-1a]
太平御覽卷第一百七十三
居處部一
宫
丗本曰堯使禹作宫
釋名宫穹也屋見垣上穹隆也
爾雅曰宫謂之室室謂之宫
史記曰天官書曰玄武虚危主宫室
大戴記曰周時徳澤和洽蒿茂大以爲宫柱名爲蒿宫
毛詩曰定之方中作爲楚宫揆之以日作爲楚室
又曰鼓鍾于宫聲聞于外
易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丗聖人易之以宫室上㨂下宇
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
左傳曰襄公作楚宫穆叔曰太誓云人之所欲天必從之
[173-1b]
君欲楚夫故作其宫若君不復適楚必死是宫也六月公
薨于楚宫
又曰晉成虒祁之宫又成銅鞮之宫數里
論語曰禹卑宫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
史記曰騶子之燕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坐而受業築
碣石宫親徃師之
又曰秦始皇造阿房宫徴發天下工匠
又曰秦始皇所居之宫有祈年宫長信宫梁山宫
又曰戎使由余於秦秦繆公示以宫室積聚由余曰使鬼
爲之則勞神矣使人爲之亦苦民矣
又曰項羽屠咸陽焚其宫室三月火不㓕
又曰盧生說始皇曰人主爲微行所居而人知之則害於
神願上居無令人知則不死之藥殆可得也乃命咸陽之
[173-2a]
旁三百里内宫觀二百七十複道甬道相連帷帳鍾鼔美
人充之所幸言其處者死始皇幸梁山宫望見丞相車騎
衆不善之中人以告丞相損車騎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
語捕時在旁者斬之自是莫知所在决事悉於咸陽宫
又曰始皇二十七年作長信宫於渭南通驪山作甘泉前
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築牆垣/如街巷
又曰漢武帝時河決天子自臨決河沉白馬玉壁作瓠子
歌於是 築宫其上名曰宣房宫
又曰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臺之東曰後百歳是當有天
子之宫夾我墓樗里疾室在於昭王廟西渭南隂郷樗里
故俗謂之樗里子至漢興長樂宫在其東未央宫在其西
武庫正直其墓秦人諺曰力則任鄙智則樗里
漢書曰漢八年蕭丞相營作未央宫立東闕北闕蒼龍玄/虎二闕
[173-2b]
前殿武庫太倉髙祖還見宫闕壯麗甚怒曰天下方未定
何治宫室過度也何曰非壯非麗無以威四夷旦令後世
無以加也
又曰𥘉江充召見犬臺宮晉灼曰黄圖上林有走狗觀也/古曰今書本犬臺有作太臺字
者誤也漢/無太臺宫自請願以所常𬒳服冠見上上許之充爲人魁岸
容貌甚壯帝望見而異之謂左右曰燕趙固多竒士旣至
前問以當丗政事上恱之
又曰武帝六年冬行幸囬中春作首山宫
又曰上幸不其祠神人于交門宫若有向坐拜者作交門
之歌
又曰幸河東之明年正月鳯皇集祋祤於所集處得玉寳
起歩壽宫
又曰栢梁災越巫勇之廼曰越俗有火災又起屋必以大
[173-3a]
用勝服之於是起建章宫爲千門萬户
又曰梁孝王吴楚破梁最親有功又爲大國居天下膏腴
北界泰山西至髙陽四十餘城多大縣孝王太后少子愛
之賞賜不可勝道於是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里廣睢陽
城七十里大治宫室爲複道宫連屬於平臺四十餘里如/淳
曰在梁東北離宫所在晉/灼曰或說在城中東北角得賜天子旌旗從千乗萬騎出
警入蹕擬於天子
又曰孝武作建章宫爲千門萬户有鳯凰闕髙二十餘丈
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壷梁象海中神山南有玉堂壁門大
鳥之屬立神明臺井幹樓度髙五十餘丈輦道相屬焉
又曰秦起咸陽西至雍離宫三百師古曰凡言離宫者皆/謂於別處置之非常所
居/也鍾鼓帷帳不移而具又爲阿房之殿髙數十仭師古曰/阿房者
言殿之四阿皆爲房也一說大陵曰阿言其殿髙若於阿/上爲房也房次王作旁說云始皇作四十殿未有名以其
[173-3b]
去咸陽近且號阿房/阿近也八尺曰仭也東西五里南北千歩從車羅騎四馬
馳鶩旌旗不撓師古曰撓屈也言庭之廣大殿之髙敞衆/騎馳鶩無所觸建立旗旌不屈撓撓音女
孝/切爲宫室之麗至於此使其後世曽不得聚廬而託處焉
又曰鄒陽諌吴王曰臣聞秦倚曲臺之宫應劭曰始皇帝/所治處也若漢
家未央/宫也懸衡天下服䖍曰關西爲衡應劭曰衡平也如淳/曰衡猶稱也言其縣法度於其上也師
古曰此說秦自以爲威力強固非論平法也下又言/陳勝連從兵之據則是說從撗之事耳服釋是也畫地
而不犯兵加胡越師古曰畫地不/犯者法制之行至其晩節末路張耳陳
勝連從兵之據師古曰從/音子容切以叩函谷咸陽遂危師古曰/叩擊也何
則列郡不相親萬室不相救也
又曰後元二年幸盩屋作五柞宫張晏曰有五/柞樹因以名
又曰甘露二年幸萯陽宫在鄠萯/音倍
後漢書曰永平三年夏旱而大起北宫鍾離意詣闕免冠
上䟽曰伏見陛下以天時小旱憂元元降避正殿躬自克
[173-4a]
責而皆密雲遂無大潤豈政有未得應天心者邪昔成湯
曹旱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邪使人疾邪宫室榮邪女謁
盛邪苞苴行邪䜛夫昌邪竊見北宮作人失農時此所謂
宫室榮也自古非患宫室小狹但患人不安寜冝且罷以
應天心臣意以疋夫之才無有重能乆食重祿擢備近臣
比受厚賜喜懼相半不勝愚戇征營罪當萬死征營不/自安也帝
䇿詔報曰湯引六事咎在一人其冠履勿謝比上天降旱
宻雲數㑹朕戚然慚懼思獲善應故分布禱請闚候風雲
北祈明堂南設雩塲明堂在洛陽城南言北祈者/蓋時修雩塲在明堂之南也今又勑
大匠上作諸宫減省不急庶消災譴詔因謝公卿百僚遂
應時澍雨又曰東平王蒼薨元和三年東廵狩幸東平宫
追念蒼謂其諸子曰思其人至其郷其處在其人亡因泣
下沾襟
[173-4b]
魏志曰帝營作許昌宫楊阜諌曰堯尚茅茨而萬國安
禹卑宫室而天下樂桀作琁室象廊紂爲傾宫鹿臺皆喪
社稷也
吴志曰後主二年六月起新宫於太𥘉之東制度尤廣二
千石巳下皆自入山督攝伐木又壞諸地大開苑囿起土
山作樓觀加飾珠玉製以竒名右臨硎左彎碕又開城
北渠引後湖水激流入宫内廵遶堂殿窮極伎巧功費萬
計
又曰赤烏十年春二月適南宫三月改作太𥘉宫詔移武
昌材瓦有司奏武昌宫作巳二十八年恐不堪用冝别更
置帝曰大禹卑宫室爲美今軍事未巳所在多賦妨損農
業且建業宫乃朕從京來作府舎耳材柱率細年月乆逺恐
朽壞今武昌宫材木自可用繕之〇晉書曰尚書僕射謝安
[173-5a]
石以宫室杇壞啓作新宫帝權出居㑹稽王第二月始興
功内外日役六千人安與大匠毛安之决意修定皆仰摸
玄象體合辰極並新制置省閣堂宇名署時正構太極殿
欠一梁有梅木流至石頭石頭津主啓聞取用之因畫花
於梁上以表瑞焉又起朱雀重樓皆繡栭藻井門開三道
上重名朱雀觀觀下門上有銅雀懸楣上刻木爲龍虎
左右相對
王隱晉書曰髙堂隆刻鄴宫屋材云後若干年當有天子
居此宫惠帝止鄴宫治屋土剥更渥始見刻字計年正合
時
載記曰石勒欲營鄴宫先是廷尉續咸諌止之及是霖雨
中山西北暴水流漂巨木百餘萬根集于堂陽勒大恱謂
公卿曰諸卿知否此非爲災天意欲吾營都矣於是營之
[173-5b]
勒親定䂓模
又曰劉曜命起酆明觀立西宫建凌霄樓於滈池侍中喬
豫和苞上䟽曰臣聞人主之興作也上准乾坤俯順人時
是以衛文承亂亡之後宗廟流漂無所而猶上憲營室作
爲楚宫故能上興康叔武公之迹延九百之慶也今奉
詔書將營酆明觀市道蒭蕘咸非之曰一觀之費足以平
涼州矣又奉勑旨復欲擬阿房而建西宫模瓊樓而建陵
霄以此功費亦可以吞吴蜀剪齊魏矣書奏曜大恱
宋書曰少帝以石頭城爲長樂宫東府城爲未央宫
齊書曰髙祖永明元年秋七月車駕幸青溪舊宫設金
石樂在位者賦詩
唐書曰東都平太宗入觀隋氏宫室嗟後主罄人力以逞
奢侈薛収進曰峻宇雕牆殷辛以滅土階茅㨂唐堯以昌
[173-6a]
秦帝増阿房之飾漢后罷露臺之費故漢祚延而秦禍速
自古如土崩瓦解取譏後代良以奢虐所致太宗恱其對
又曰髙祖甞避暑于仁智宫
又曰閻立徳受詔造翠微宫及玉華宫咸稱旨賞賜甚厚
又曰太宗將幸九成宫姚思廉諌曰離宫遊幸秦皇漢武
之事固非堯舜禹湯之所爲也言甚切至太宗納之
西京雜記曰趙王如意年㓜未能親就外傅戚姬使舊趙
内傅趙媪傳之號其室爲養徳宫
又曰五柞宫有五柞樹皆連抱上枝覆䕃數十畝其西有
青桐觀觀有三梧桐樹樹下石騏驎二枚刋其脇爲文字
是秦始皇酈山墓上物也頭髙一丈三尺東邊者前左脚
折折處有赤如血父老謂其有神皆含血而屬䈥焉
帝王世紀曰紂作傾宫七年乃成大十里髙十丈又曰堯
[173-6b]
有貳宫
漢武故事曰上起明光宫發燕趙羙女二千人充之取年
十五巳上二十巳下滿四十者出嫁掖庭令惣其籍時有
死出者隋捕之凡諸宫美人可有七八千建章未央長樂
三宫皆輦道相屬懸棟飛閣不由徑路
六韜曰殷君喜治宫室七十三所大宫百里宮中九市
列仙傳曰鈎弋夫人齊人病六年右手拳望氣者云東方
有貴人氣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偉帝披其手得一玉鈎
而手尋展故名其宫爲鈎翼宫
十洲記曰方丈山上有玄琉璃宫
博物志曰夏桀之時爲長夜宫於深谷之中男女雜處三
旬不岀聽政其後大風飄沙一夕填此宫谷
鄴中記曰石/虎在時自襄國至鄴二百里中四十里輙立一宫宫有
[173-7a]
一夫人侍婢數十黄門宿衛石虎下輦即止凡虎所起内
外大小殿臺觀行宫四十四所
項國志曰武帝遊五柞宫欲廣上林令譙隆諌曰堯舜至
治廣徳不務苑囿帝初不恱後拜爲中郎〇墨子曰上古之
人未知爲宫室就陵而居處下潤傷民故聖人作爲宫室
宫室之法髙足以避潤濕中足以禦風寒上足以待霜雪
牆髙足以別男女故以便生不以爲樂也今之爲宫室必
厚歛百姓暴奪民財爲曲直之室青黄刻鏤之飾故國
貧而人難訴也
管子曰黄帝有合宫以聽政
穆天子傳曰天子升于崑崙之丘以觀黄帝之宫
越絶書曰美女宫周五百九十歩土城者句踐所習教美
女西施鄭旦宮室
[173-7b]
方言曰吴有館娃之宫
列子曰周穆王時西域國有化人來王執化人之祛騰而上
天曁化人之宮構以金銀絡以珠玉出雲雨之上實爲清
都紫微也
孟子曰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宫
吕氏春秋曰武王勝殷靖箕子之宫也
神異經曰東方有宫青石爲牆髙三仭左右闕髙百尺畫
以五色門有銀牓以青石碧鏤題曰天地長男之宫西方
有宫白石爲牆五色玄黄門有金牓而銀鏤題曰天地少
女之宫西南有宫以金爲牆闕有金牓以銀鏤題曰天皇
之宫南方有宫以赤石爲牆赤銅爲門闕有銀牓曰天地
中女之宫北方有宫以黒石爲牆題曰天地中男之宫東
南有宫以黄石爲牆以黄牓碧鏤題曰天地少男之宫西
[173-8a]
南有宫以黄銅爲牆題曰地皇之宫
十洲記曰青丘山上有紫宫天真仙女多遊於此
又曰方丈山有琉璃宫
紀年曰穆王所居鄭宫春宫
說苑曰楚使使聘齊齊王享之梧宫使者曰大哉梧乎王
曰江海之魚吞舟况大國之樹
三輔故事曰桂宫周匝十里内有光明殿走狗臺土山複
道横北庭從宫中西上城至神明臺
三輔黄圖曰有夜光宫望逺宫昭臺宫蒲桃宫棠梨宫萯
陽宫長平宫五柞宫
漢宫闕名曰長安有長樂宫未央宫長門宫鼓篁宫承
光宫冝春宫池陽宫長平宫黄山宫望仙宫長楊宫集靈宫
延壽宫祈年宫通天宫馺娑宫沛宫林光宫甘泉宫龍泉
[173-8b]
宮首山宫交門宫明光宫五柞宫萬歳宮竹宫壽宫建章
宫太一宫思子宫見漢書長樂等宫或在京師或在外邵/或帝王所居或祠祀所在或因事以置
夜光宫棠梨宮扶茘宫見三輔/莫圖桂宫見三輔/故事鼎湖宫谷口
宫〇魏略曰大秦國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
水精爲梱食器亦然
郡國誌曰金河府摩磷宫北二十里有石殿一飛橋向岸
畫以古賢哲士太常卿蔣少遊制太和五年文明太后來
幸釣得鯉魚一雙長三尺以黄金鏁穿鰓放於池中後皆
長五尺沉泛相隨正光元年五月五日天清氣爽聞池内
鏘鏘聲水中驚沸湏臾雷電晦冥有氣五道自池中屬於天
乆之乃滅波止水定唯見一魚化爲龍矣
又曰秦川宮昔非子到秦於此築宫室
又曰廬山有三宫上宫在懸崖之表人所不及次宫在山
[173-9a]
巖下兩邊有隂陽溝有石羊馬夾道相對下宫在彭蠡湖
際
隋圖經曰大業十六年自江都還洛陽勑於汾州北臨汾
水起汾陽宫即管涔山汾河源所出之處當盛暑之時臨
河盥潄即涼風凛然如八九月其北多雨經夏罕有晴日
一日之中倐忽而雨倐忽而晴晴雨未曽經日雖髙嶺千
仞嶺上居人掘地深二三尺即得清泉用之
壽春圖經曰十宫在縣北五里長阜苑内依林傍澗踈逈跨
㞯隨地形置焉並隋煬帝立也曰歸鴈宫回流宫九里宫
松林宫楓林宫大雷宫小雷宫春草宫九華宫光汾宫是
曰十宫
西京記曰通義坊唐髙祖龍潜舊宅武徳元年以爲通義
宫六年髙祖臨幸大宴羣臣引見鄰里父老班賜有差貞
[173-9b]
觀元年立爲興聖尼寺焉
又曰大明宫南接京城之北面西接京城之東北隅𥘉髙宗
甞患風痺以宫内湫濕屋宇擁蔽乃於此置宫司農少卿
梁孝仁充使製造北據髙岡南望爽塏視終南如指掌坊
市俯而可窺
東京記曰上陽宫在皇城西南東苑前苑東垂南臨洛水西
亘糓水上元中韋機充使所造列岸脩廊連亘掘地得銅
器似盆而淺中有隱起雙鯉之狀魚間有四篆字曰長冝
子孫時人以爲李氏再興之符髙宗末年常居此宫以聽
政也
兩京記曰上陽宫西有西上陽宫兩宫夾糓水虹橋架逈
以通徃來楚辭曰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宫
太平衘覽卷第一百七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