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671-1a]
太平御覽卷第六百七十一
道部十三
服餌下
登眞隱訣曰太極眞人昔以神方一首傳長里先生先生
姓薛自號長里周武王時人也先生以傳西域揔眞王君
即金闕聖君之上宰也按䭀飯方受西梁眞人所傳時在大
宛北谷今長里傳九轉乃周𥘉間是爲受服䭀飯三四百
年後乃合此丹蓋司命劒經序也惣眞王君傳太元眞人
即東卿司命茅大君也以漢武帝天漢三年受之時年四
十八後又以付二弟并各賜成丹一劑司命旣傳二弟而
不載於此當以王君命使付非正次傳授也自二君以後
惟定籙與楊君使示許長史并掾乃至于今故漢晉之世
諸學道人各六合服金液昇仙無言九轉則此眞人方下
[671-1b]
授以來未有營之者受經皆登壇盟誓割帛跪金爲敢宣
之約敢不/敢也前盟則金龍玉魚後代止布帛而巳違負信
三祖獲考於水官謂妄傳非人也傳授湏齋盟用金玉偃
鐶以代剪髮㰱血之誓也欲合九轉先作神釡當用滎陽
長沙豫章土釡謂瓦釡也昔黄帝火九鼎於荆山太清中
經亦有九鼎丹法即是丹釡從來咸呼爲鼎用糓糠燒之
當在名山深僻處臨水上作䆴屋屋長四丈廣二丈開南
東西三户先齋戒百日乃泥作神釜釡成搗藥令計至九
月九日平旦發火按合諸丹無用年歳好惡惟日月中有
期限及吉㓙琅玕以四月七月十二月中旬間發火曲晨
以五月中起火太清九丹起火雖無定月而云作六一五
月七月九月爲佳自齋以始便斷絶人事令待丹成也合
丹可將同志及有心者四五人耳皆當同齋戒齋起日先
[671-2a]
投玄酒五斛於所止之流水中若地無流水當作好井亦
投酒於井中以鎭地氣令齋者皆飲食此水也合丹法又
令以青石凾盛好龍骨十斤沉于東流水中名曰青龍液
飲食之以通水靈也取東海左頋牡蠣具郡白石脂雲母
屑蚯蚓土滑石礬凢六物等分太極眞人以太上天帝君
鎭生五藏上經刻于太極紫微玄琳殿東殿墉上此乃上
清八龍大書非世之學者可得悟了也南岳赤松子受而
服之求其注釋於太極眞人
又青童君云五公之腴鎭生五藏錬白易軀可以少顔色
湏齊戒泥竈修錬也雲腴之味香甘異美強血𥙷骨守氣凝
液鎭生五藏長養魂魄眞上藥也眞人云此愈於錬八石
餌雲母也眞人錬形於太陽易皃於三官者此之謂也
又曰太極眞人 青精䭀飯方按彭祖傳云大宛有青
[671-2b]
精先生能一日九食亦能終歳不飢即是此矣眞上仙之
妙方斷糓之竒靈也清虚眞人說霍山中有學道者鄧伯
元王玄甫受服青精石飯吞日景之法能夜中書又仙人
龍伯髙受服青䭀方醉亡隱處方臺又定録君命吿椽云
次服䭀飯兼糓勿違益髓除患肌膚充肥又掾書告長史
覔米藥來山染作飯恐草燥又長史與大掾書令餉小掾
白米是染作飯凡此六事有書者也太極眞人青精十石
䭀飯上仙靈方王君注解其後大書者是太素本經及西
梁口訣墨注者是清虚王君所釋南岳魏夫人敷撰而使
司命楊君書之五眞共成一法足稱靈妙矣
上元寳經曰子食草木之王氣與神通子食青燭之津此
之謂也此太素所傳太極所撰上眞靈仙之至要不同餘
術也服䭀飯百害不能傷疾疫不能干去諸思念絶滅三
[671-3a]
尸耳目聦明行歩輕捷能隱化遁變長服益壽茅司命大
君語二弟云冝服四扇散昔黄帝授風后却老還少之道
也我昔授之於髙丘先生今以相付耳又語小弟保命君
曰卿冝服王母四童散此反嬰之祕道也體中少損冝服
此方以𥙷腦耳按小茅君服時巳一百二十歳也夫此二
方皆妙法也當齋戒修制
又曰裴君受支子元服食茯苓之法焦山蔣山人所傳能
長生乆視修合之際湏謹宻齊戒裴君又受支子元胡麻
之法蔣先生惟服此二方位爲仙眞此二方書與世少異
裴君所祕用者驗而有實凢服伏苓胡麻之方甚衆此法
旣眞人所經用眞人手所書記必當最神勝於諸法若能
常服仙道可期但患人服未覺甚益便不服之故少有尅
終之効若體先不虚損及年少之時當服伏苓若年三十
[671-3b]
歳當服胡麻蔣先生日此二方是大有之要法長生神仙
之祕寳也大有者謂委羽山洞天大有宫中之書法彼人
當有服之者寳玄經云伏苓治少胡麻治老合以齊戒服
以朝早卉醴華腴宻也百卉之花以成腴/醴五公謂爲卉醴華英火精水寳火精/伏苓
也性熱而合火伏苓則其精矣水寳胡/麻也性冷色黒而含津澤故謂之水寳和以爲一還精歸
寳此之謂也裴君以年少時所用故服伏苓也清虚眞人
年十二便受此方于時未必虧損所以云服伏苓夜視有
光也二方同耳皆長年之竒方也若合二物倍用宻共煎
搗爲丸乃隹按青精方伏苓禁食酸此專用伏苓不必禁
酸味
又曰清虚王眞人授南岳魏夫人糓仙甘草丸方魏夫人
少多病疾王君於脩武縣中吉夫人曰學道者當去病先
令五藏充盈耳目聦明乃可存思服御耳按王君𥘉降眞
[671-4a]
之時是晉元康九年冬於汲郡脩武縣廨内夫人時應年
四十八也夫人按而服之及隱影去世之時年八十三歳
也此晉成帝咸和八年甲午歳則夫人從服藥巳來三十
五年矣其間或不必常相續也了無復他患先疹都愈髪
不白齒不落耳目聦明常月中書道家章符夫人旣爲女
官祭酒故猶以章符示迹耳存思入室動百日數十日了
不覺勞旣在俗世家事相亂欲脩齋研誦便託以入室也
食飲通快四體充盈即甘草丸之驗也謂之糓仙方脾胃
旣和則能食而不害膚充而精察起居調節無澁利之患
矣食糓而得仙故謂之糓仙也此夲九宫右眞公郭少金
撰集此方諸宫乆巳有之至郭氏更撰集次第序說所治
耳猶如青精乃太素之法而今謂太極眞人也學仙道者
冝先服之昔少金以此方授介象又授劉根張陵等數十
[671-4b]
人亦稱此丸爲少金丸冝齋戒修合並無毒無所禁食一
年大益無責旦夕之効也俗人亦皆可服之
又曰雲芝英不擇日而修合治三尸伏疾服食一劑則糓
虫死則三尸枯若道士固食糓者乃冝服也糓虫旣滅使
人食糓而無病過飽而不傷去尸虫之藥甚多莫出於此
昔修羊公稷丘子東方朔崔文子啇丘子但服此藥以恊
糓而皆得仙也漢景帝及武帝求索東方朔脩羊公祕方
終不傳
又曰北海公㳙子名姓不顯青童君弟子蘇林之師也少
餌木黄精授守一玄丹之道在世二千八百年玄洲上卿
蘇林字子玄㳙子弟子也同紫陽之師濮陽曲水人年二
十餘辭家學道後授三元眞一遊變人間
又曰太清正一眞人張道陵沛國人夲大儒漢延光四年
[671-5a]
始學道至漢未於鳥鵠山仙官來降授以正一盟威之教
施化領民之法號天師即眞誥云奉張道陵正一平氣者
是也天師靈寳伍符序及太清金液丹序並佳筆別有傳
巳行於世
又曰服五石者亦能一日九食百關流淳亦能終歳不飢
還老反嬰遇食則食不食亦平眞上仙之妙方斷糓之竒
靈也陶隱居注云雖一日九食而吸饗流變不爲滓終歳
不飯而容色更鮮又云吸引之易感無貴於七曜修行之
早成不過於九道保守之堅固莫踰於鎭生衛用之急防
無起於渾神藥石之速効豈勝於青精祈拜之感孰賢於
朝謝也
又曰服五石鎭五藏不壞
又曰九苞鳯腦太極隱芝丹鑪金液紫華虹英太清九轉
[671-5b]
五雲之漿東白香滄浪青錢髙丘餘精積石飛田能使
人壽考琴髙先生受鎭氣益命之道又行𥙷腦反丹之法
寳劒上終曰太極曲晨八景丸服之能飛行太虚
又曰太虚眞人服四極雲牙也
又曰飛龍雲腴方錬五石之華膏身有玉光能夜書此藥
愈於八石之餌
又曰服日月之華者欲得恒食竹笋竹笋者日華之胎也
一名太明又欲恒食松葉松者木之秀也欲服日月當食
此物氣以感運也
太虚眞人云松栢者木之秀
又曰眞人挹五方元晨之暉食九霞之精注曰謂清晨之/元氣始暉之霞
精曰陽數九謂之九霞夲/文云神光内耀朱華外陳
太上黄素經曰凢道士臨食常上饗太和
[671-6a]
太平經曰青童君採飛根吞日景空洞靈章云朝飡五雲
氣夕噏三晨光又云食黄琬紫眞之
眞誥曰崑崙有絳山石髓玉樹之實
又曰上淸金闕靈書紫文採服隂華吞月精之法昔授之
於大微天帝君一名黄氣陽精藏天隱月之經也
又曰諸爲道者酒肉最爲大忌酒之爲物能使人識慮昏
迷性懷亂僻案諸藥中惟 四童丸云用酒亦可以水
又木丸以酒和煎之其餘不云酒服餌
又曰後漢左慈就司命乞丹砂得十二斤以合九華丹
又曰治明期與後漢末人張正禮在衡山中受服王君虹
景丹積三十餘年
又曰趙廣信陽城人也魏末來剡山受服氣法守玄中之
道後服九華丹
[671-6b]
又曰朱孺子呉末人入赤水山服菊花餌木又受西歸子
入室存泥丸法三十三章
又曰鄭景世與張重華俱晉𥘉人也在灊山受行守五藏
含日法服胡麻及玄丹
又曰馬明生臨淄人爲縣吏逐賊𬒳傷太眞夫人以靈元
救得差後師安期生受服太清丹
又曰王玄甫沛人與鄧伯元俱在霍山受服青精石飯吞
日丹景之法
又曰黄山訣云養性服食藥物不欲食䔉及石榴子道士
自不可食
列仙傳曰赤將子轝者黄帝時人不食五糓而食百草華
又曰天仙偓佺者槐山採藥人也好食松實體生毛目方
能飛行及走馬
[671-7a]
又曰務光夏時人耳長七寸好琴服蒲韮根
又曰㳙子齊人好餌术著天地之經三十八篇後釣於澤
得符鯉中隱宕山能致風雨
吉伯陽九仙法淮南王少得其文不能解也其琴心三篇
有旨焉
又曰劉景前漢時人也從邯鄲張君受餌雲母知其吉㓙
抱朴子曰修道餌藥及隱居入山不得入小法者多遇害
萬物之老者悉能爲恠常試人耳惟不能於鏡中易其眞
形耳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鏡徑九寸巳上懸於背
後則老魅不敢近人或有來試人者則當頋視鏡中是列
仙山神者如人形是鳥獸邪鬼亦見昔人有於蜀雲臺山
石室中忽有一人着黄練單衣葛巾至其前於是人頋鏡
中乃鹿也因叱而成鹿徑去又林慮山下有一亭每宿者
[671-7b]
或死或病常夜有十數人衣或白或黑或婦人男子後郅
伯夷過宿明燭而坐夜半果見宻以鏡照之乃羣犬也伯
夷乃執燭起詐誤以燭燼落其衣聞燎毛遂以刀刺殺一
犬餘駭去每入山湏擇吉日
抱朴子曰天地之情狀隂陽之吉㓙茫茫乎其亦難詳也
吾亦不必謂之有又亦不敢保其無然黄帝吕望皆所信
伏近代嚴君平司馬遷皆所據用而經傳有歴剛曰吉日
有自來矣王者立太史官封拜置立有事宗廟社稷郊祀
天地皆擇其日也
按玉鈐經云欲入山不可不知遁甲之祕術而不爲人委
曲說其事也
太平御覽卷第六百七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