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432-1a]
太平御覽卷第四百三十二
人事部七十三
慈愛 恭敬 智 聦敏 強記
慈愛
說文曰慈愛也
釋名曰慈字也
韓詩外傳曰夫爲人父者心懷慈仁之愛以畜飬之愛子
不詈髦子不笞
禮記學記曰夫慈者所以使衆也
左傳昭五年曰子産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
孝經援神契曰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慘居濕絶少分
甘宗均曰少則/自絶甘則分
家語曰孔子曰明君心寛𥙿以容其民慈愛以優柔之
[432-1b]
漢書曰翟方進少爲郡小吏號遲鈍因病歸欲遊學後母
慜其志而怜其㓜隨之長安織履以給之
謝丞後漢書曰楊彪子循爲曹操所殺後見彪問曰公何
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䑛犢之愛操
爲之改容
列女傳曰魏孟陽之女芒夘之後妻也有三子前妻之子
有五人皆不愛慈母前妻中子犯魏王令罪當死慈母憂
感悲哀帶因減赤人有謂慈母曰人不愛母何爲憂懼勤
勞如此母曰其父爲其孤也而使妾爲之繼母如爲人母
而不能愛其子何謂慈乎魏王聞之髙其義赦其子而復
其家自此之後五子親侍慈母
老子曰吾有三寳一曰慈
韓子曰愛子者慈於子重生者慈於生䝿功者於事仁
[432-2a]
淮南子曰堯立孝慈使民如子弟
說苑曰魏文侯封太子摯於中山三年使不徃來舎人趙
倉唐曰爲人子三年不聞父問不可謂孝爲人父三年不
聞子問不可謂慈臣願奉使侯何所好太子曰侯嗜晨鳬
好北犬倉唐北犬奉晨鳬文侯賜太子衣一襲令以鷄
鳴時致之太子發筐視衣盡顛倒太子曰趣具駕君侯召
我也唐來不受太子曰詩曰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
之自公召之遂西至文侯大喜倉唐一使文侯爲慈父摯
爲孝子
潘岳西征賦曰夭赤子於西安坎路側而瘞之亭有千秋
之號子無七日之期雖逸厲於延呉實潜慟於余慈
蔡邕書曰邕薄祐早䘮二親年踰三十鬢髮二色叔父親
之猶若㓜童陸則對座食則比豆
[432-2b]
恭敬
說文曰恭肅也
釋名曰恭供也自持也亦言供給事人敬警也
易小過卦曰山下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於恭取過於禮/而不爲害
易繫辭曰君子致恭以存其位
易文言曰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
尚書五子歌曰居民上者奈何弗敬
毛詩小弃曰唯桑與梓必恭敬止
又曰敬之敬之天惟顯思
大戴禮曰昔禹見耕者五偶而式過十室之邑則下爲秉
德之士存焉
又曰昔武王踐祚入於户未甞越履徃來過之不履影
禮記曲禮曰君子恭敬蹲節退讓以明禮
[432-3a]
又檀弓上曰晉獻公將殺其丗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
子盍言子之志於公乎丗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
之心也曰然則盍行乎丗子曰不可謂君謂我欲殺君也
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辭於狐突曰君
老矣子少國家多難伯氏不出而圖吾君圖/謀伯氐茍出而
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爲恭丗子也
又少儀曰賔客主恭祭祀主敬
又樂記曰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破恭順禮之制也
又哀公問曰敢問何謂敬身孔子對曰君子過言則民作
辭過動則民作則君子言不過辭動不過則百姓不令而
恭敬如是則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則能成其親矣
又經解曰恭儉莊敬禮教也
左傳宣上曰晉靈公不君趙宣子驟諌公患之使鉏麑賊
[432-3b]
之晨徃寢門闢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而歎曰
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觸槐而死
又襄四/年曰季氐以公鉏爲馬正賈逵曰馬/正家司馬愠而不出閔子
馬見之閔子馬曽大/夫閔馬父也曰爲人子者患不孝不患無所恭敬
父命何常之有公鉏然之敬恭朝夕恪居官次
又昭二曰正考父佐戴武宣三人皆/宋君也三命滋益恭三命/上郷故
其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俯恭於傴/傴恭於僂循墻
而走言不敢/安行也亦莫余敢侮
論語曰恭近於禮逺耻辱也
又曰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啇聞之矣
死生有命冨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
之内皆兄弟也
又曰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
[432-4a]
可弃
又曰子禽語子貢曰子之爲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
家語曰孔子曰恭則近禮堯舜篤恭以王天下
又曰顔淵將西遊宋問孔子曰何以爲身子曰恭敬而巳
矣恭則近於禮忠敬則人愛
史記曰子路爲蒲大夫辭孔子孔子曰蒲多壯又難治然
則吾語汝恭以敬可以執勇
漢書曰萬石君石奮其父趙亡徙温髙祖東擊項籍過河
内時奮年十五爲小吏髙祖與語愛其恭敬奮積功勞孝
文時太中大夫恭勤過宫闕門必下車趍見路馬必式子
孫爲小吏來歸謁萬石君必朝服見之
魏略曰常林少單貧帶經耕鋤其妻自擔餉餽之林雖在
田野其相敬過於賔客
[432-4b]
呉書曰顧悌字子通待妻子有禮常夜入晨出希見其靣
常疾篤妻出看之悌命左右自扶起冠幘
王隱晉書曰庾衮執事有恪與弟子治藩跪而受條其人
曰今在隱屏先生胡不踞衮乃揖而延之正席而坐吿之
曰何以幽顯易其操者乎
樊英别傳曰英甞病卧便室中英妻遣婢拜問英荅拜或
問之英曰妻齊也
說苑曰魯有恭士名曰机泥行年七十其恭甚益冬日行
隂夏日行陽一食之間三起見衣裘褐之士則爲之禮魯
君問曰机子年甚長矣不可釋恭平泥對曰君子好恭以
成其名小人學恭以除其刑斧鑚加於泥者何釋恭爲
又曰趙簡子乗弊車瘦馬衣設羊裘其宰諌曰車新則安
馬肥則徃來疾狐格之裘温且輕簡主曰吾非不知吾
[432-5a]
聞君子服美則益恭小人服美則益倨我以自俻恐有小
人之心也
智
易繋辭曰智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
禮記中庸曰舜其大智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
論語公冶長曰寗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
及其愚不可及也寗武子衛/大夫寗俞
又雍也曰智者樂水
又曰智者動
爾雅曰歫齊州以南戴曰爲丹穴丹穴之人智
史記秦使王稽於魏知范雎賢載入秦至湖穰侯至勞稽
曰君得無與諸遊子俱來稽曰不敢即別去睢曰吾聞穰
侯智士也其見事遲向者疑車中有人忘索之於是下車
[432-5b]
走行十餘里果使騎還索車中無人乃止
又曰摴里子名疾秦惠王弟也滑稽多智秦人號曰智囊
又曰眺錯以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嚢
又曰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歳者徒以吾兩人耳願
與漢王挑戰决雄雌漢王笑謂曰吾寧闘智不闘力
漢書曰陳嬰者東陽令史也少年殺其令相聚邑中從之
者得二萬人欲立嬰爲王嬰母謂曰吾爲乃家婦聞先故
未曽貴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屬成猶得封侯事敗易
以亡亡爲世所指名也嬰乃不敢爲王
范曄後漢書曰魯恭祖父匡王莽時羲和有權數號曰智
囊
于寳晉紀曰桓範出赴曹爽宣王謂蔣濟曰智嚢徃矣
晉中興書曰王允之字淵猷年在揔角從伯敦深智之甞
[432-6a]
夜飲允之辭醉先眠時敦將謀作逆因允之醉別牀卧夜
中與錢鳯計議允之巳醒悉聞其語恐或疑便於眠處大
吐衣靣並汚鳯旣出敦果照視見其眠吐中以爲大醉不
復疑之
華陽國志曰任文孫字文公閬中人𥘉武檐山石折文公
曰噫西方智士死吾其應之遂卒益部爲之諺曰任文公
智無雙
文子曰神者智之淵也神清則智明智者心之府也智公
則心平
莊子曰巧者勞智者憂
尹子曰兩智不能相救兩貴不能相臨兩辯不能相屈力
均勢敵故也
啇君書曰智者見於未萌
[432-6b]
申子曰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勝
吕氏春秋曰目之見也籍於照心之智也籍於重
淮南子曰智之以智權者人英也
又曰禆諶出而智公成子産之事
新序曰魏文侯曰智士者國之器也國有智士則無諸侯
之憂
桓譚新論曰楊子雲何人耶荅曰才智開通能入聖道漢
興以來未有此也
論衡曰其智如傾其德如山智能之人湏三寸之舌一尺
之筆以乃能自通
又曰劉子駿漢朝智囊筆墨淵海
袁子正書曰楊子曰莊周何人哉袁子曰太而不儉重而
畏禍智人也
[432-7a]
孫卿智賦曰血氣之釋也志意之榮也百姓待之是謂君
子之智
聦敏
論語公冶長曰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
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
吾與汝弗如也
漢書曰桑弘羊雒陽賈人子以心計年十三爲侍中
謝承後漢書曰應奉讀書五行並下
九州春秋曰夏侯淵爲劉備所殺於陽平曹公自長安出
斜谷至陽平俻拒險守峽王欲還出令曰鷄肋官屬不知
所謂楊脩便曰夫鷄肋弃之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
王欲還也引還
呉志曰顧譚毎省簿書未甞下籌徒屈指心計盡發疑謬
[432-7b]
後魏書曰祖瑩字元珎十二爲中書學生博士張天龍講
尚書選爲都講生徒悉集瑩夜讀書勞倦不覺天曉催講
旣切遂誤持曲禮卷上座博士嚴毅不敢復還仍置禮於
前誦尚書三篇不遺一字
沈約宋書曰劉穆之内惣朝政外供軍旅决斷如流事無
壅滯目覽辭訟手荅牋書耳行聽受口並酬應不相叅渉
益部耆舊傳曰何祇𥙷成都令使人投筭祇聽其讀而心
計不差升合其精如此
費禕别傳曰于時戰國多事衆務煩猥禕識寤過人毎續
書記粗舉目蹔視巳充其數接納賔客飲食嬉戯加之博
弈毎盡人之歡事不廢也董允代禕爲尚書令欲則禕之
所行旬日之中事多紆滯允爲歎曰才力相懸若此之逺
說苑曰昔鄒忌爲齊相稷下先生淳于髠之屬七十二人
[432-8a]
皆輕鄒忌爲設妙辭淳于三稱鄒忌三知之如應響淳于
等辭詘而去故所以尚干將莫耶者貴於立斷也所以尚
騏驥爲立至也是以聦明敏捷欲人之入也
世說曰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碑背上題曰黃絹㓜
婦外孫韲魏武謂脩卿解不荅曰解魏武帝曰卿未可
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乃曰巳得令脩别記所知脩曰黃
絹色絲也於字爲絶㓜婦少女也於字爲妙外孫女子也
於字爲好韲臼受辛也於字爲辤所謂絶妙好辤帝亦記
之與脩同乃歎曰不如卿三十里
世說曰人餉食魏武帝一杯酪魏武噉少許盖頭題上爲
合字以示衆莫之解次至楊脩使噉曰公教人一口何疑
強記
禮記曲禮曰博聞強識謂之君子
[432-8b]
漢書曰上行幸河東甞云書一篋張安世憶記之後得書
以相校無所遺失安世長子千秋爲中郎將將兵隨渡遼
將軍范朋友擊烏桓還謁大將軍光光問千秋戰闘方略
山川形勢千秋口對兵事畫地成圗無所忘失
東觀漢記曰虞延字君大爲郡督郵光武東廵路由小黃
髙帝母昭靈后園陵在焉詔呼延引見問園陵之事延占
對可觀其陵株梓皆識其數爼豆犧牲頗暁其禮
謝承後漢書曰應奉常從彭城相袁賀時出行閉治車師
門内出半靣視奉奉即委去别後數十年於道路見車師
識而呼之
又曰呉郡陸續𥘉仕郡户曹史飢荒太守君興使續於都
亭賦民饘粥續悉簡閱其人訊以名氏事畢興問所幾因
說六百餘人皆分别姓字無有誤謬
[432-9a]
又曰王充字仲任上虞人家貧無書常遊洛陽肆閱所賣
書輙能誦憶
袁山松後漢書曰荀淑與陳寔神交及其弃朗陵而歸也
數命駕詣之淑御慈明從叔慈抱孫文若而行寔亦令元
方侍側季方作食抱孫長文而坐相對怡然甞一朝求食
季方尚少跪曰髙聞大人荀君言甚善竊聽之甑壞飯成
糜寔曰汝聽談解乎諶曰唯因令與二慈說之不失一辭
二公大恱
典略曰延篤字叔堅南陽 人𥘉從堂磎季度受春秋左
傳借夲便諷
魏志曰𥘉王粲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問卿能誦否曰能
即暗誦之不差一字觀人棊局壞粲爲復之碁者不信以
帊盖局使更以他局爲之用相比校不誤一道其強記嘿
[432-9b]
識如此
呉志曰朱桓強識與人一靣數十年不忘部曲妻子悉識
之
晉中興書曰陶侃明識過人武昌道上種楊栁人有竊之
殖于其家侃見而識之問何以盗官所殖乎時以爲神
益部耆舊傳曰張松識逹精異劉璋遣曹公楊脩以公所
撰兵書示松飲讌之間一省即便闇誦
禰衡别傳曰衡字正平黄射作章陵太守衡俱有所之見
蔡伯喈所爲碑正平一過視之歎之言好後各歸章陵自
恨不令使寫之正平曰吾雖一過皆識其所言唯第四行
中石盡磨滅兩字不分明因援筆書之𥘉無遺失唯兩字
不着
蔡琰別傳曰琰字文姬邕之女年六歳邕鼔琴弦絶琰曰
[432-10a]
第一絃邕故斷其一絃問之琰曰第二絃邕故斷一絃琰
曰第四絃
世說曰夏侯䇿魏文示其爵里刺一見之悉憶
俗說曰桓宣城䘮後家至貧孔夫人疾患湏羊解神不能
得桓温以弟買得質羊羊主家富謂桓言僕乃不湏買得
郎爲質但郎家貧幸可爲郎飬買得郎耳車騎冲也後江
州出射堂射羊主東邊看射車騎猶識之呼來問公識我
否荅云不識桓公曰我是昔日買得郎也
太平御覽卷第四百三十二
[432-10b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