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12 太平御覽-宋-李昉 (master)


[404-1a]
太平御覽卷第四百四
 人事部四十五
     師
韓詩外傳曰智如源泉行可以爲表儀者人師也
又曰哀公問於子夏曰五帝有師乎子夏曰臣聞黃帝學
乎太顛顓頊學乎禄圖帝嚳學乎赤松子堯學乎務成子
附舜學乎尹壽禹學乎西王國湯學乎貸子相文王學乎
錫疇子斯武王學乎太公周公學乎郭叔仲尼學乎老&KR2157
此十一聖人未遭此師則功業不能著乎天下名號不能
傳乎後世
尚書曰徳無常師主善爲師
周禮地官下曰師氏掌以媺詔王告王以善道也文王世/子曰師也者教之以事
而喻諸/徳者也以三德教國子居虎門之左則司王朝掌國中得
[404-1b]
失之事以教國子弟凡國之貴遊子弟學焉
大戴禮曰帝入太學承師問道
禮記檀弓上曰事師無犯而無隱左右就養無方服勤至
死心䘮三年心䘮戚容如/父而無服也
又學記曰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
能愽喻然後能爲師能爲師然後能爲長能爲長然後能
爲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爲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
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其此之謂乎凡學之嚴道師爲難
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
其臣者二當其爲尸則弗臣也當其爲師則弗臣也尸主也/爲祭主
太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善學者師逸
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
又曰記問之學不足以爲人師師無當於五服五服不得
[404-2a]
不親
又文王世子曰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徳者也
左傳襄六曰鄭人游于郷校郷人之/學校以論執政諭政/得失然明
謂子産毀郷校如何患人於中/謗議囯政子産曰其所善者吾則行
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何毀之
榖梁傳昭公曰子旣生不免乎水火母之罪也成童不就
師傳父之罪也就師學問無方心老不通師之罪也
論語爲政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
又述而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
孔叢子曰子思居魯穆公師而尊之
春秋後語曰甘羅請張唐相燕吕不韋叱曰我自請不行
汝安能行之甘羅曰夫項橐七歳爲孔子師今臣十二歳
矣曰君其試臣何遽叱乎
[404-2b]
史記曰孔子旣没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立
爲師師之如夫子時
又曰曹叅爲齊相乃避正堂舎蓋公而師之齊果大治
又曰鄒子如燕昭王擁篲先駈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
碣石宫身往親師之
又曰文王爲西伯鬻熊者爲文王師有功於文王及武王
㓕殷未之封也成王學勤事之後封其曽孫熊繹爲楚子
漢書曰𥘉梁相禇大通五經爲博士時倪寛爲弟子及御
史大夫缺徴禇大夫自以爲得御史大夫至雒陽聞倪寛
爲之禇大笑乃至與寛議封禪於上前大不能及退而服
曰上誠知人也
又曰龔勝旣歸郷里二千石長吏𥘉到官皆至其家如師
弟子之禮
[404-3a]
又曰嚴彭祖字公子東海下邳人與顔安樂俱事眭孟弟
子百餘人唯彭祖安樂爲明質問疑誼各持所見孟曰春
秋之意在二子矣孟死彭祖安樂各顓門教授
又曰竇皇后兄弟長君少君絳侯灌將軍等曰吾属命乃
懸兩人此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爲擇師傳於是乃選長者
之有行者與居長君少君由此爲退讓君子不敢以冨貴
驕人
又曰張良稱曰今以三寸舌爲帝者師封萬户位列侯此
亦布衣之極於良足矣
又曰張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陽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
崇至少府九卿宣爲人恭儉有法度而崇愷悌多智二人
有異行禹心親愛敬宣而踈之崇毎候禹常責師置酒設
樂與弟子相娱禹將崇入後堂飯食婦女相對作優人管
[404-3b]
絃鏗鏘極樂昏夜乃罷而宣之來也禹見之於便坐講論
經義日晏賜食不過一肉巵酒相對宣未甞得至後堂及
兩人皆聞知自得服䖍日各/為得冝也
又曰晁錯潁川人也學申啇刑名於軹張恢生所軹縣之/儒生姓
張名/恢與洛陽宋孟劉帶同師以文學爲太常掌固
又曰孔霸亦治尚書事太傅夏侯勝昭帝末年爲博士宣
帝時爲太中大夫以選授皇太子經遷詹事髙宻相元帝
即位徴霸以師爵關内侯號褒成君常為師教帝今成/就故曰褒成君
又曰張禹𥘉爲師以上難數對己問經爲論語章句獻之
後漢書曰廉范𥘉師事薛漢後辟公府㑹薛漢坐楚王事
誅故人門生莫敢収視范獨往収歛之吏聞顯宗大怒召
入詰責范叩頭曰臣無狀愚戅心爲漢等皆己伏誅不勝
師資之情罪當萬死因貰之
[404-4a]
謝承後漢書曰董春字紀陽㑹稽餘姚人少好學師事侍
中祭酒王君仲受古文尚書後詣京房授易究極聖旨條列
科義後還爲師立精舎逺方門徒學者常數百人
東觀漢記曰顯宗即位尊桓榮以師禮常幸太常府令榮
坐東面設几杖㑹百官驃騎將軍東平王蒼以下榮門生
數百人天子親自執業毎言太師在是旣罷悉以太官供
具賜太常家其恩禮如此永平二年壁雍𥘉成拜榮爲五
更毎大射養老禮畢上輙引榮及弟子升堂執經自爲下

又曰顯宗以張酺受皇太子業甚得輔導之體章帝即位
出拜東郡元和二年東廵狩幸東郡引酺及門生并郡椽
吏並㑹庭中帝先備弟子之儀使酺講尚書一篇然後修
君臣之禮賞賜殊特
[404-4b]
續漢書曰李膺性簡亢無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陳寔爲
師友
又曰楊政從代郡范升學升甞爲岀婦所告坐繫獄政乃
肉祖以箭貫耳抱升子潜伏道傍候車駕過泣涕辭請有
感帝心詔曰乞楊生師即爲放出升
范曄後漢書曰歐陽歙字王思樂安千乗人爲大司徒坐
汝南贓罪千餘萬發覺下獄平原孔震年十七聞獄當斷
馳之京師行到河内獲嘉縣自繫上書求代歙死曰伏見
臣師大司徒歐陽歙爲儒宗八丗博士乞殺臣以代歙命
書奏而歙己死獄中
又曰鄭玄字康成北海髙宻人也事扶風馬融融門徒四
百餘人升堂進者五十餘生融素驕貴玄在門下三年不
得見乃使髙業弟子傳授於玄日夜尋誦未甞怠倦㑹融
[404-5a]
集諸生考論圖說聞玄善筭乃召見於樓上玄因從質諸
疑義問畢辭歸融喟然謂諸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
又曰鍾皓字季明潁川長社人以篤行稱爲士大夫所慕
李膺常歎曰鍾君至徳可師
魏志曰夏侯惇字元讓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
殺之
又曰荀攸字公逹文帝在東宫太祖謂曰荀公逹人之師
表汝當盡禮敬之攸曽病世子問病獨拜床下其見尊異
如此
晉書曰魏髙貴郷公之入學也將崇先典乃命王祥爲三
老侍中鄭小同爲五更祥南靣几杖以師道自居帝北靣
乞言
又曰王承爲東海王越記室越興世子毗書曰習禮度不
[404-5b]
如式瞻儀形諷味遺言不如親承音旨王叅軍人倫師表
尔其師之
徐爰宋書曰武帝登祚加顔延之金章紫綬領湘東王師
後魏書曰陽平王之子欽託高僧壽爲子求師師至未幾
逃去欽以讓僧壽僧壽性滑稽乃謂欽曰凡人絶粒七日
乃死始經五朝便爾逃遁去欽乃大慙於是待客稍厚之
裴景仁前秦記曰符堅幸太學問博士經典博士盧壼對
曰周官禮注未有其師韋逞母宋傳其父業得周官音義
自非此母無可授後堅於是就宋立講室書堂生徒百二
十人隔綘紗幔而授業焉拜宋爵號宣文君賜侍婢十人
崔鴻後秦録曰𥘉姚泓之爲太子受經於太學博士淳于歧
歧病在家泓以師者人之表範傳先聖之訓加在三之義
不可以不重親詣省疾拜於牀下
[404-6a]
又前燕錄曰劉讃字彦真平原人也經學博通爲世純儒
貞清非禮不動慕容廆重其徳學使太子晃師事之
又後趙録曰張躍清河武城人也學敏才逹雅善清談
勤偉其儀辯拜世子衛軍長吏勑世子曰張長史人之表範
汝其師之案世說或曰王趙鄧王㕘軍人倫師表/爾其師之謂王安期鄧伯道趙禮之也
唐書曰賀徳仁越州山隂人少與從兄徳基俱事國子祭
酒周弘正咸以詞學見稱時人語曰學行可師賀徳基文
質彬彬賀徳仁徳仁仕陳至吴興王友入隋授豫章王府
記室叅軍王以師資禮之恩遇甚厚
又曰貟半千本名餘慶與彦先同師事學士王義方甚嘉
重之嘗謂曰五百年生一賢足下當之矣因改名半千及
義方卒半千與彦先皆制師服䘮畢而去
六韜曰文王卜田史扁布卜曰田于渭之陽將得焉非熊
[404-6b]
非罷非虎非狼天遺汝師以之佐昌文王乃齊戒三日田
于渭陽卒見吕尚坐茅以漁文王再拜乃與之歸
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師
孫卿子曰干將莫耶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然而不
加砥礪則不能利不得人力則不能斷驊騮騏驥纎離
緑耳此皆古之良馬也然而必前有衘轡之制後有鞭
策之戚加之造父之御然後一日而致千里夫人雖有性質
美而心辯智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
又曰國將興必尊師重傳尊師重傳則法度存師術有四
傳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爲師耆艾而信可以爲師誦
說不懈可以爲師知微而論可以爲師
又曰夫逹師之教也弟子安焉樂焉休焉遊焉肅焉嚴
焉此六者得於學則邪僻之道塞焉此六者不得於學則君
[404-7a]
不能令於臣父不能令於子師不能令於徒
鶡冠子曰伊尹酒保太公屠牛管子作革百里官奴海内
荒辭立爲丗師
莊子曰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曰齧缺齧缺之師曰王
倪王倪之師曰𬒳衣
又曰善卷堯聞其得道之士乃北面而師事之蒲衣八歳
而舜之師
又曰申屠嘉兀者也與鄭子産同師伯昏無人
列子曰列子旣師壷丘子林友伯昬瞀人反居南郭從之
處者百數
吕氏春秋魏文侯師子夏
又曰神農師悉諸黃帝師大撓帝顓頊師伯夷父帝嚳師
昭帝堯師子州支父帝舜師許由禹師大成摯湯師小臣
[404-7b]
文王武王師吕望周公旦齊桓公師管夷吾晉文公師咎
犯隨㑹秦穆公師伯里奚公孫枝楚莊王師孫叔敖沈申
吴王師伍子胥文之儀越王勾踐師范蠡此十聖六賢未
見不尊師者也
淮南子曰段干木晉之大駔爲文侯師
海内先賢傳曰仇覽字季智郭太賫刺從之曰暮求留宿
明旦太下床朝之曰君非太友乃太師也
荀氏家傳曰爽字慈明㓜而歧嶷大學儒林咸歎服之年
十二太尉杜喬師焉
江微陳留志曰樓望字次子雍丘人也少受春秋於少府
丁子然以節操稱建武二十八年趙孝王聞其名遣大夫
賫玉帛聘望爲師不受
邴原别傳曰原舊能飲酒自行後八九年間酒不向口單
[404-8a]
行負笈苦身持力至陳留則師韓子助潁川宗陳仲躬涿
郡則盧子幹臨歸師友以原不飲酒㑹米肉送原原曰本能
飲酒但以荒思廢業故斷之耳今當逺别因見況餞可以
一飲讌於是每坐飲終日不醉
太史公素王妙論曰計然者蔡丘濮上人其先晉國公子
也姓辛氏字文當南游越范蠡師事之
楊子法言曰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
又曰一閧之市必立之平一卷之書必立之師
又曰李仲元一丗之師也見其貌者肅如也觀其行者穆
如也○桓譚新論曰該言三歳學不如三歳擇師
又曰昔殷之伊尹周之太公秦之百里奚雖咸有天才然
皆年七十餘乃昇爲王覇師
論衡曰通書千篇以上萬卷己下敷暢壅閉審定文議而
[404-8b]
以教授爲人師者通人也
潜夫論曰天地之所貴者聖人聖人之所尚者徳義徳義之
所成者智也智之所求者學問也雖有至聖不生而知雖
有至智不生而能故志曰黄帝師風后顓頊師老彭帝嚳
師融堯師務成舜師紀后禹師黒始湯師伊尹文武師姜
尚周公師庶季孔子師老&KR2157若此言之而信則人不可以
不就師矣夫此十一君者皆上聖也猶待學問其智乃博
其徳乃碩而況於凢人乎
符子曰玄冥子謂由有子曰子有師乎由有子曰吾將以
萬物爲師矣
韋昭辯名曰古者稱師曰先生
應璩百一詩曰子弟可不慎慎在選師友師友必良徳中
才可進誘 ︻四百四卷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