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877-1a]
太平御覽卷第八百七十七
咎徴部四
雲 五色雲 青雲 黄雲
赤雲 黒雲 氣 白氣
赤氣 黒氣 雨 無雲而雨
雨土 雨沙 雨灰 雨血
雨肉 雨毛 雨水 雨花
雨草 雨糓 雨魚 雨螽
雨錢 雨水銀 雨金 雨續
雨帛
雲
周禮春官曰眂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四曰監八曰叙
鄭司農曰監雲氣臨日也叙/者雲有次叙如山在日上也
[877-1b]
[877-1b]
而散吏皆壓佐
袁山松後漢書曰中平四年雲氣如足相次重疊彌天
國志暦曰晉咸和元年七月雲闘聲如暴風雨
五色雲
宋書曰前廢帝景平二年有雲五色如錦其年五月司空
徐羡之廢帝爲滎陽王
青雲
河圖曰靑雲刺月五糓不熟傍多赤雲如人頭大戰月旁
有白雲如杵者三貫月六十日内有兵戰月始出有黒雲
貫名激雲不出三日暴雨
黄雲
崔鴻十六國春秋曰後趙石勒建平四年有赤黄雲如幕
長數十疋其年勒死
[877-2a]
又曰冉閔永興三年有雲黄赤色起東北長百餘丈是歳
閔爲慕容儁所殺
春秋運斗樞曰勢集於后族羣妃之黨僣黄雲四合女訛
驚邦
春秋感精符曰妻黨翔則黄雲入國候今冬至日見雲黒有
水雲赤白如人頭懸鏡之狀禍流
赤雲
左傳曰哀公六年有雲如衆赤鳥夾日而飛三日楚昭王
使問周太史太史曰其當王身乎若禜之可移於令尹司
馬王弗禜而卒孔子曰楚昭王知天道矣不失國冝哉
黒雲
趙書曰石虎建武四年東南卒有雲黒稍分爲三疋又貫
日日没後分爲七枚相去數十丈其間有白雲如魚鱗虎
[877-2b]
子韜曰當有刺客後果爲太子宣所殺
氣
釋名曰祲祲也赤黒之氣相侵也
周禮曰春官眂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一曰祲鄭司農/云祲隂
陽氣相/侵也
左傳曰昭公十五年春將禘于武公戒百官梓慎曰禘之
日其有咎乎吾見赤黒之祲非祭祥也䘮氣也其在莅事
乎二月祭貞禘叔弓蒞事籥入而卒
春秋運斗樞曰赤人刺房赤人賊氣而刺房房/天王之明堂火星也
吕氏春秋曰亂國之王其氣有豊上歛下有若水之狀有
若山之狀春黄夏黒秋蒼冬赤
崔鴻十六國春秋北凉録曰玄始十一年春正月饗群臣
于謙光殿沮渠蒙遜曰南方有惡氣經天暴兵衆也不出
[877-3a]
一旬必有㓂問命治兵東苑以備之西秦遣騎七千來襲
至縣孫猴嶺聞有備而還
三輔舊事曰漢作靈臺以四孟之月登臺而觀黄氣爲疾
病赤氣爲兵黒氣爲水也
白氣
漢書曰哀帝建平元年有白氣從地至天出叅下貫太廟
廣如疋布長十餘丈哀帝隂病候也
續漢書曰孝和永元十/六年四月丁未紫宫中生白氣如粉絮占
爲喪
又曰孝靈嘉平二年八月辛未白氣如疋練衝北斗第四
星占爲大戰明年冬楊州刺史臧旻攻盗賊於建康斬首
數千級
蜀李書曰哀帝即位有白氣二道帶天望氣者言宫中有
[877-3b]
伏兵果爲卭都公所害也
晉書曰懷帝永嘉三年十二月有白氣如帶自地昇天南
北各二至五年石勒劉曜王彌皆㓂洛陽帝蒙塵于平陽
劉聦封帝爲㑹稽公
又曰成帝咸和元年後蜀李雄玉衡二十四年雄死太子
班立有白氣如帶經天太史占有隂謀班不悟爲李期所
殺
宋書曰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十二月夜有白氣貫於北斗
屬子地至明年魏太武至瓜歩江
陳書曰文帝天嘉五年六月夜有白氣兩道出于北斗東
南屬子地後年四月帝崩太子伯宗立廢爲臨海王
又曰宣帝太建五年二月夜有白氣貫于北斗紫宫屬于
地至明年北齊兵至于江
[877-4a]
隋書曰蕭吉煬帝嗣位拜太府少卿行經華隂見楊素家
上有白氣屬天宻言於帝帝問其故吉曰其後素家當兵禍
絶滅之象改葬可免帝後謂玄感曰公家冝改葬玄感亦
微知其故以爲吉祥託以遼東未滅不遑私門之事未幾
玄感以反族誅
赤氣
漢書曰成帝永始三年二月癸未夜東方有赤白色氣大
三四圍長二三丈索索如樹南方有大樹四五圍下莖十
五餘丈皆不至地䜟占曰東客之變氣狀如樹木以此知
四方欲動者明年十二月己夘尉氏男子楚並等謀反庚
子山陽䜟官亡徙蘇令等爲大賊一日有兩氣同時起而
並令等同月而俱發
又曰王莽建國四年夏赤氣出東南竟天明年二月元帝
[877-4b]
王皇后崩
後漢書曰獻帝興平末年夜有赤氣貫紫宫明年改元建
安政歸曹氏
晉書曰惠帝大安二年赤氣竟天又永興二年十一月夜
有赤氣竟天其年十二月成都王頴攻洛陽
又曰懷帝永嘉元年正月天氣晝赤氣有聲如雷明年劉
元海僣位
宋書曰文帝元嘉七年十一月西北有赤氣中黒如旌旗
至八年滑臺爲魏軍圍粮盡城中燻䑕而食之
後魏書曰莊帝永安三年十一月己丑有赤氣如霧從顯
陽殿階西南角斜屬廊髙一丈連地如絳紗自未至戍不
滅帝見而惡之
隋書曰周静帝大定元年有赤氣起西方東行遍天下七
[877-5a]
月隋公堅禪
又曰隋大業末越王侗東都留守爲王丗充所幽丗充自
立爲丞相百官㹅巳於尚書省受冊設樂文武陪位於㕔
西有赤氣如絳慢自辰至戌而滅旬日世充乃殺朝士元
文都盧楚遂簒位
黒氣
史記曰周靈王二十年有五黒氣如日至景王五大夫争
權
後漢書曰靈帝光和元年六月有黒氣墮所御温徳殿庭
十月皇后宋氏廢至中平元年鉅鹿人張角稱黄巾帥部
三十六萬同反叛
宋書曰明帝太始二年二月夜有黒氣五東西經天南行
隋書曰梁元帝承聖三年六月有黒氣如龍見殿内其年
[877-5b]
元帝爲西魏所擒
又曰陳廢帝臨海王時十月日入時有黒氣如雲入日中
其年見廢
雨
史記曰夏桀末年大雨水俄爲湯所放
京房易妖占曰雨鳴瓦任威武大臣專擅霖雨壞道
尚書洪範咎徴曰狂恒雨若君行妄/則常雨
左傳曰莊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
於粢盛若之何不吊對曰孤實不敬天降之災又以爲君
憂拜命之辱
春秋繁露曰木有變則春多雨此徭役衆賦歛重故也
京氏别對災異曰人君擅私恩恣意縱情不與臣下同謀
即致偏雨夜墮也不救致苦雨降萬民愁勞水絶道其救
[877-6a]
也興公道無私黨此災消矣
漢書曰文帝後三年秋大雨晝夜不絶三十五曰流殺民
家新垣平謀反之徴
又曰昭帝時秋大雨自七月至十月時帝㓜霍光專政
又曰成帝時秋大雨四十餘日時王氏舉宗在朝之應
又曰哀帝時夏大雨雹又冬大風雨雹其年郡國四十一
雨水明年京師及郡國又四十一雨水海賊張伯路與平原
劉文光等攻厭次殺令長
又曰王莽地皇中赤眉殺太師羲仲莽遣太師王匡討之
莽兵出東都門外天大雨沾衣長安父老歎曰是爲軍泣
時百姓飢荒莽令煑草爲酪不可食重於煩費
又曰四年六月光武兵至昆陽莽使司徒王㝷司空王邑
將兵百萬圍之㑹天大風飛屋瓦雨下如注二公兵亂敗
[877-6b]
自相殘殺滍水爲之不流
後漢書曰靈帝時夏京師大雨水其秋中常侍曹節矯詔
誅太傅陳蕃將軍竇武遷太后於北宫至後年京/師又雨水暴出其年
竇太后崩是苦雨之應也
又曰獻帝𥘉平𥘉董卓逼帝入長安將入宫日大雨晝昬
卓殺太傅袁隗太僕袁基及男女宗族五十餘人
又曰獻帝時夏大雨水時曹操殺皇后伏氏
又曰獻帝末司徒王允殺董卓卓將李郭汜攻䧟長安
殺戮甚衆乃収卓尸葬於郿葬日大風雨雨水從藏溢漂
卓棺岀於穴俄而汜皆𬒳殺
續漢書曰建光元年京都及郡國二十九淫雨傷稼是時
羗反乆未平百姓屯戍不解愁苦
又曰桓帝延熹二年夏霖雨五十餘日是時大將軍梁兾
[877-7a]
秉政
又曰靈帝建寧元年夏霖雨六十餘日是時大將軍竇武
謀廢中官其年九月長樂五官史朱瑀等共中常侍曹節
起兵闕下武敗走追斬武兄弟死者數百人
魏志曰明帝時大雨殺鳥雀時帝居䘮不哀出入弋獵故有
恒雨爲罰之變
晉書曰元帝時大雨四十餘日晝夜雷電時王敦興兵王
師敗續
又曰成帝時頻年大雨恒雷時蘇峻餘黨猶據石頭帝㓜
權在臣下也
齊書曰明帝時王敬則爲大司馬拜日大雨洪注文武失
色敬則後竟𬒳誅
崔鴻十六國春秋曰後趙石勒將㓂鄴霖雨三月不止王
[877-7b]
師敗季龍于臣靈口赴水死者五百餘人勒軍大飢相食
又曰石勒元年大霖雨滂沱泛溢衝山䧟谷巨松僵拔東
至于海原隰之間皆如山積後文騫擊勒孔萇大敗而歸
後又霖雨中山暴水流漂巨木百萬後有季龍篡奪之事
隋書曰魏静帝時大雨七十餘日後元瑾荀濟劉思逸謀
殺齊文宣不遂咸𬒳誅
又曰北齊武成清河年大雨晝夜不息數十日山東大水
人多餓死是年匈奴來㓂并州
又曰後主大統三年積隂大雨時太后淫亂也
隋書曰文帝仁壽元年夏驟雨震雷大風抜木冝君湫水/移於始平明年獨孤
后崩
唐書曰則天長安四年九月霖雨兼雪凢隂一百五十餘
日至神龍元年正月五王誅二張孝和反正方見晴
[877-8a]
霽
又曰徳宗貞元二十一年順宗風病王叔文用事連月隂
雨不霽乃以憲宗爲皇太子制岀日即晴傳所謂皇之不
極厥罰恒隂皆此類也
無雲而雨
春秋感精符曰失陽事則無雲而雨宋均注曰四月純陽/用事失陽故無雲而
雨/也
河圖袐徵曰主急妄怒矢陽事則主無雲而雨
京氏别對災異曰無雲暴雨何人君封拜無功進無徳則致
不雲而暴雨過惡暴楊誅反受罪宻雲而不雨其救也誅
疆䘏弱信及兆民雲雨時也
隋書曰梁武帝時雨自七月至十月是時頻年興師士卒
疲弊
[877-8b]
又曰元帝承聖中湘州賊陸納推李洪雅爲王羽議器甲
甚精徒黨勇銳時天日晴明𥘉無雲霧軍發之際/忽然風雨時
人謂爲軍泣百姓竊言知其敗也元帝命竟陵太守王僧
辨討平之
京房曰若岀軍之日無雲而雨此天泣軍没不還雨不沾
衣名曰鬼泣其軍必敗
抱朴子曰無雲而雨是爲雨血將軍當楊兵講武以應之
大雨軍中甚必無功
雨土
京房易傳曰内滛亂百姓勞苦則天雨土此小人將起是
謂黄生目土失其性則雨塵土沙灰皆土之類
尚書中候曰夏桀無道山亡土崩殷紂時十日雨土於毫
紂竟國滅
[877-9a]
伏侯古今注曰漢武帝元朔四年雨土
又曰昭帝始元二年雨土晝昬
又曰元帝建昭四年雨土
梁書曰武帝大同元年雨土二年又雨黄塵如雪攬之盈
掬時帝溺於佛法興造尤甚
後魏書曰世宗景明四年凉州雨土如霧時舅尚書令髙
肇專政俄而𬒳殺
隋書曰隋文帝開皇二年京師雨土四年関中亂飢諸王
各謀爲逆時内營都邑後起仁壽宫丁匠死者太半
雨沙
隋書曰梁簡文時雨黄沙時侯景陵上其年人相食
雨灰
隋書曰梁武大同年雨灰色黄時帝惡人勝巳又信佛法
[877-9b]
捨身爲奴蔽賢絶道後有侯景之亂
雨血
戰國䇿曰齊湣王三十一年侵伐隣國窮兵極武外怨於
諸侯内失於百姓燕將樂毅連五國兵以伐之湣王出走
楚使淖齒救齊淖齒謂王曰夫千乗愽昌間地方數百里
雨血沾衣嬴博之地坼及至泉有人當闕而哭求之不得
去則又聞其聲王悉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齒曰天地人皆
以告矣而王不知何得無誅遂殺湣王以與燕闘而敗
漢書曰惠帝時冝陽雨血一頃時諸吕用事殺三皇子建
立非嗣退大臣王陵趙堯周昌后崩大臣共誅滅諸吕僵
尸流血之應
又曰哀帝時山陽雨血廣三尺長五尺大者如錢小者如
麻後二年王莽擅朝誅貴戚丁傅董賢用事
[877-10a]
晉書曰惠帝永康元年三月尉氏雨血明年正月趙王倫
篡位遷帝於金墉城其後天下大兵禍流王室
崔鴻十六國春秋曰前趙劉聦建元元年十二月雨血於
左司隷寺覆地其月又雨血東宫延明殿徹瓦在地者深
五寸二年四月雨血於東宫其年十二月又雨血於東宫廣袤
頃餘麟嘉元年二月雨血東宫其月又雨血於光極殿來
年雨血平陽廣袤十里其月聦死劉璨爲靳淮所殺
又曰後趙石遵時雨血周遍鄴城俄爲石鍳冉閔所廢閔
遂滅石氏誅胡人
又曰南燕慕容超將敗東萊雨血俄而國亡
又曰後蜀李勢末年天雨血俄降於桓温也
隋書曰文帝時突厥雍閭可汗境内雨血三日俄而爲隋師
所㓕
[877-10b]
唐書曰髙祖武徳𥘉突厥處羅可汗欲侵中夏㑹天雨血
三日乃止而處羅疽發而死
雨肉
後漢書曰桓帝時廉縣雨肉似羊肺大如手時梁兾專政
盗賊攻掠明年梁大后崩兾亦敗
魏志曰公孫淵將亡襄平北市生肉長圍各數丈有頭目
口喙無手足而動摇占曰有形不成有體無聲其國滅亡
其年司馬宣王討平之
晉書曰愍帝建興元年十二月河東雨肉劉石擁兵帝竟
没遇害
崔鴻十六國春秋曰前趙劉聦時有流星起于牽牛入紫
宫龍形委曲蛇行光照地落于平陽北十里視之則肉臭
聞平陽長三十歩旁常有哭聲
[877-11a]
墨子曰殷紂滅年天雨肉其年爲周武王所滅
雨毛
京房曰邪進賢退前樂後憂金失其性則雨毛也
漢書曰武帝時天雨白毛明年又雨之時征役繁興户口
凋散
晉書曰武帝時蜀雨白毛益州刺史皇甫晏爲牙門張弘
謀害
隋書曰文帝開皇六年京師雨毛如馬尾長者二尺餘六
七寸其月梁士彦宇文忻劉昉以謀反誅明年發十萬人
築長城又於楊州開山造瀆以通運衆役繁興雨毛之應
雨氷
漢書曰桓帝時京師雨氷其年皇后梁氏崩梁兾與妻自
殺○崔鴻十六國春秋曰涼張駿二年九月雨氷狀若絲
[877-11b]
纊皆着草
雨花
隋書曰文帝仁壽年在仁壽宫頻天雨花大者徑寸小者
如榆莢○又曰毛州天雨金銀花遍四十餘里
雨草
京房曰君恡禄信衰厥妖雨草火失其性則草妖
漢書曰元帝時雨草而葉相摎結大如彈丸時帝外氏權
盛京房曰國破亡若雨孽人主殃
又曰平帝時雨草狀如元帝時王氏專政至於莽乃篡位
政在私門之家
宋書曰明帝太始四年雨草于宫明年魏侵青州殺太守
雨榖
史記曰梁惠成王八年雨黍于齊
[877-12a]
京房曰雨五榖人相食
又曰燕丹囚於秦天雨粟於燕後秦滅之
後漢書曰光武末陳留雨粟形如稗實
雨魚
漢書曰成帝時雨魚長五寸巳下時王氏專政
崔鴻十六國春秋曰後蜀李期末年大雨魚於宫中其色
黄其年爲李壽廢殺之
又曰夏赫連勃勃鳯翔元年五月雨魚于統萬時興役尤
甚
雨螽
史記曰魯文公三年雨螽劉向以爲宋殺大夫而無罪有
暴虐賦歛之應
雨錢
[877-12b]
廣五行記曰後魏宣武景明年海陵人黄㝷家貧忽風雨
錢飛至家後巨富錢數萬其後𬒳誅
雨水銀
隋書曰文帝仁壽四年八月仁壽宫内再雨水銀又陜州
雨水銀奏髙祖髙祖知非祥其年太子逆殺漢王諒舉兵
天下將亂之應
雨金
史記曰晉惠公二年雨金至六年秦穆公涉河伐晉
雨續
宋書曰孝武大明七年㑹稽雨續委於山澤續如麻紵脆
似地毛至八年大餓横屍原野
雨原
宋書曰文帝元嘉十七年七月張仲舒晨夕輙見門側有
[877-13a]
赤氣赫然空中忽雨絳羅於庭中廣七八分長五六寸皆
以箋𥿄繫之紙廣長與羅等紛紛甚駃舒惡而焚之舒經宿
暴死
太平御覽卷第八百七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