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12 太平御覽-宋-李昉 (master)


[624-1a]
太平御覽卷第六百二十四
 治道部五
     政治三
管子曰國有四維一維絶則傾二維絶則危三維絶則覆
四維絶則滅傾可正危可安覆可起滅不可復措也四維
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
又曰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
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冨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
㓕絶我生育之
又曰凢牧民者使士無邪行女無淫事士無邪行教也女
無淫事訓也教訓成俗而刑罰省也
又曰善爲國者使民若飢魚之歸餌渴馬之走飲
又曰堯舜之民非生而治桀紂之民非生而亂故/治亂在上
[624-1b]

又曰聖人設度量置儀法如天地之堅如列星之固如日
月之明如四時之信然故令徃而民從之
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烹小鮮不敢橈恐其縻也治/國煩則亂治身煩則精神散
道蒞天下者其鬼不神以道德治天下則鬼不/敢見其精神以犯人也
又曰聖人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
欲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矣
又曰聖人無恒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
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欲善信者吾因而善/信之不善信者吾亦
以善信/教之聖人在天下惵惵爲天下惲其心聖人治天下常/惵惵心同惲用
心皆爲/天下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百姓頃注耳目以/觀聽聖人聖人視
百姓如/嬰兒
又曰以政治國以竒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以政教治國以/竒計用兵皆不
[624-2a]
合道惟無事/可以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以此以此下/文知之天下多
忌諱而民弥貧國多忌諱人/失作業故貧人多伎巧竒物滋起法令滋
章盗賊多有法令益明竊盗/爲姦盡成盗賊故聖人云我無爲而民自化
我與事而民自冨我好静而民自正我無欲而民自朴
老子曰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
文子曰水濁則魚險政苛則民亂
墨子曰葉公子髙問政於仲尼曰善爲政者若何對曰善
爲政者逺者近之而舊者親之墨子聞之曰葉公子髙未
得其問也仲尼亦未得其對也
孟子曰爲髙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爲政必因先王之
道〇孫卿子曰魯有子訟父者康子曰殺之孔子曰不教而
誅之是虐殺不辜三軍之敗不可誅也獄犴不治不可刑
也上陳教而先服之則百姓從風矣先教而後刑則民知
[624-2b]
罪矣夫一仞之墻民不能踰百仞之山童子升而遊焉陵
遟乆矣能謂民弗踰乎訟者聞之乃請無訟
莊子曰至德之丗山無蹊隧澤無舟梁烏鵲之巢可攀援
而闚
又曰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在之者恐天下之淫其性
也宥之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
豈有治天下者哉不淫不遷無爲守分性旣正矣德又定/焉人皆治道何勞布政有治天下者哉
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樂其性也是不恬也
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
恬不愉非德也非德而可長乆者天下無之也
又曰黄帝將見大隗于具茨之山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
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存乎曰然黄帝曰
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爲天
[624-3a]
下小童曰夫爲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哉亦去其害馬
而已矣
又曰黄帝立爲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崆峒
之上故徃見之曰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榖以養民人
又欲官隂陽以遂羣生爲之柰何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
物之質也而所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
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侫人之心
翦翦焉又奚足以語至道哉翦翦狹/劣貌
尸子曰范獻子泛於河大夫皆在君曰孰知欒氏之子大
夫莫荅舟人清㳙捨檝荅曰君奚問欒氏之子若脩晉國
之政内得大夫外不失百姓雖欒氏之子其若君何若不
脩晉國之政内不得大夫而外失百姓則舟中之人皆欒
氏子也君曰善〇申子曰明君治國而晦晦而行行而止
[624-3b]
故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啇君書曰善治者
使跖可信不能治者使伯夷可疑
韓子曰或曰景公不知用勢師曠晏子不知除患夫獵者
託車輿之安用六馬之足使王良左轡則身不勞而易及
輕獸國者君之車勢者君之馬不乗君之車不因馬之利
釋車而下走者也故曰景公不知用勢之主師曠晏子不
知除患之臣也
又曰桓公謂管仲曰官少而索者衆索求/也寡人憂之管仲
曰君無聽左右之請因能而授禄因功而與官人莫敢索
君何憂焉
又曰夫堯舜在上位雖有十桀紂不能亂者勢治也桀紂
在上位雖有十堯而不能治者勢亂也
又曰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靣用脂澤粉黛則倍其
[624-4a]
𥘉明法度必賞罰則國冨而治法度賞罰者國之脂澤粉
黛也
孔叢子曰夫子適齊晏子就其舘旣燕而私焉曰齊其危
夫譬若載無轄之車以臨千仞之谿其不顚覆亦難兾也
子吾心也以齊爲遊息之館當或可救子幸不吾隱也夫
子曰死病不可爲醫夫政令者人君之銜轡所以制下也
仐齊君失之巳乆也子雖欲挾其輈而扶其輪良弗及也
抑猶可以没齊君及子身過此而徃齊其田氏矣
又曰定公問曰周書所謂庸庸祇祇畏畏顯民何謂也
孔子曰不失其道明之於民之謂也夫能用可用則政
治矣敬可敬則尚賢矣畏可畏則省刑矣人君審此三者
明以示民而國不興未之有也
又曰哀公問書稱夔曰於子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
[624-4b]
諧何謂也孔子對曰此言善政之化乎物也古之帝王功
成作樂其功善者樂和樂和則天地且猶應之况百獸乎
䕫爲帝舜樂正實能以樂盡治理之情公曰然則政之大
夲莫尚夔乎孔子曰夫樂所以歌其成功非政之本也衆
官之長信旣咸熈然後樂乃和焉
又曰孔子之衛衛將軍文子問曰吾聞魯公父氏不能聽
獄信乎孔子荅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父氏之聽獄有罪
者懼無罪者耻文子曰有罪者懼聽之察刑之當也無罪
者耻耻何乎孔子曰齊之以禮則民耻矣刑以止刑則民
懼矣文子曰今齊之以刑刑猶弗勝何禮之齊孔子曰以
禮齊民譬之於御則轡也刑以齊民譬之於銜則鞭也執
轡於此而動於彼御之良也無轡而用䇿則馬失道矣文
子曰以御言之左手執轡右手運用不亦速乎若任轡無
[624-5a]
䇿馬何懼哉子曰吾聞古之善御者執轡如組兩驂如舞
非䇿之助也是以先王盛於禮而薄於刑故民從命也廢
禮而尚刑民弥暴矣
又曰子思問於夫子曰亟問夫子之詔正俗化民之政莫
善於禮樂也管子任法以治齊而天下稱仁焉是法與禮
樂異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禮樂哉子曰尭舜之化百丗不
輟仁愛之風逺矣管仲之智足以定法材非管氏而專任/法
終必亂成矣
又曰孟軻問子思曰尭舜文武之道可力而致乎子思曰
彼人也我人也稱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晝行之滋滋焉汲
汲焉如農之趍時商之趍利惡有不致者乎
又曰穆公問子思曰吾國可興乎子思曰可公曰爲之柰
何對曰苟君與大夫慕周公伯禽之治行其政化開公家
[624-5b]
之惠杜私門之利結恩百姓脩禮鄰國其興也勃矣
又曰衛君問子思曰寡人之政何如荅曰無非君曰寡人
不知其不肖亦望其如此也子思曰希㫖容媚則君親之
中正弼非則君䟽之夫能使人冨貴貧賤者君也在朝之
士孰肯舎其所以見親而取其所以見䟽乎是故競求射
君之心而莫有非君之者此臣所謂無非也公曰然乎寡
人之過也今知改矣荅曰君弗能焉口順而心不懌者臨
事必痝君雖有命臣未敢受也
又曰信陵君問曰古之善爲國至於無訟其道何由荅曰
由乎政善也上下勤德而和德無不化俗無不和衆之所
譽政之所是也衆之所毁政之所非也毁譽是非與政相
應所以無訟也
又曰子順相魏改嬖寵之官以事賢才奪其不任之禄以
[624-6a]
賜有功諸䘮職者不恱造謗言文咨以告且曰夫不善前
政而有成孰與變之而起謗哉子順曰民之不可與慮始
乆矣古之善爲政者其𥘉不能無謗子産相鄭三年而後
謗止吾先君之相魯三月而後謗止今吾爲政日新雖不
及聖賢庸知謗止獨無時乎文咨曰子産之謗嘗亦聞之
未識先君之謗何也子順曰先君𥘉相魯魯人頌曰麛裘
而芾投之無戾芾而麛裘投之無郵及三月政化旣行民
又作頌曰衮衣章甫實獲我所章甫衮衣恵我無私文
咨喜曰乃今知先生不異乎聖賢矣
又曰新桓固謂子順曰賢者所在必興化致治今子相魏
未聞異政而即自退其身者志不得乎何去之速也荅曰
以無異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無良醫今秦有呑食天下
之心以義事之故不獲安救亡不暇何化之興昔伊摰在
[624-6b]
夏吕望在啇而二國不治豈伊吕之不欲哉勢不可也
又曰尹魯謂子魯子之讀先王之書將奚以爲荅曰爲治
丗丗治則助之行道丗亂則獨治其身治之至也
又曰建𥘉元年大旱天子憂之問羣臣政教得失子豊乃
上䟽曰臣聞爲不善而災報得其應也爲善而災至遭時
運之㑹耳非政所治也昔成湯遭旱因自責省畋散積减
御損膳而大有年意者陛下未爲成湯之事焉天子納其

淮南子曰治國者若耨田去害苗而已今沐者墮髮而猶
爲之不巳以其所去者少所利者多
又曰聖主之治也猶造父之御也和輯乎轡衘之際而緩
急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胷臆之中而執節乎掌握之間内
得於中心而外合於馬志是故能進能退履䋲而還曲中
[624-7a]
䂓取道致逺而氣力有餘誠得其術也是權勢者人主之
車輿也大臣者人主之四馬也體離車輿之安而手失四
馬之心能無危者古今未之聞也是故輿馬不調王梁不
能以取道理君臣不和唐虞不能爲治執術以御之則管
晏之知盡矣明分以視之則跖蹻之姦止矣
又曰惠子爲惠王爲國法惠王梁惠王也/惠子惠王師也已成而示之諸
先生示爲/國法先生皆善之奏之惠王惠王甚說之以示翟璜
曰善惠王曰善可行乎翟璜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
何也翟璜對曰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
重勸力之歌也豈無鄭衛激楚之音哉然而不用者不若
取是其冝也治國者禮不文辯故老子曰法令滋章盗賊
多有此之謂也
又曰田駢以道術說齊王齊王應曰寡人之治齊國也道
[624-7b]
術難以除患願聞國之政田駢對曰臣之言無政而可以爲
政譬之若林木無林而可以爲林願王察其所謂而自取
齊國之政焉已雖無除其患天地之間六合之内可陶冶
而變化也齊國之政何足問哉
又曰昔者五帝三王之蒞政施教必用叅五何謂叅五仰
取象於天俯取度於地中取法於人乃立明堂之朝行明
堂之令明堂布政之宫有/十二月之政令以調隂陽之氣而和四時之節
以辟疾病之蕃俯視地理以制度量察陵子澤肥墩髙下
之冝立事生財巳除飢寒之患中之考乎德以制禮樂行
仁義之道以治人倫而除暴亂之禍乃澄列金木水火土之
澄/清故立父子之親而成家別清濁五音六律相生之數
以立君臣之義而成國察四時季孟之序立長㓜之禮而
成官此之謂叅制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妻之辯長㓜之
[624-8a]
序朋友之際此之謂五乃裂地而州之分職而治之築城
而君之割宅而異之分財而衣食之立太學而教誨之夙
興衣寐而勞力之此治之紀綱也然得其人則舉失其人
則廢
又曰天地之生物也有夲末其養物也有先後人之於治
國也豈得無終始故仁義者治之本也今不知事脩其夲
而務治其末是釋其根而灌其枝也且法之生也以輔仁
義重法而弃義是貴其冠履而忘其頭足也故仁義者爲
厚定者也不益其基而張其廣者毁不益其基而増其髙
者覆趙政不増其德而累其髙故㓕智伯不行仁義而務
廣地故亡
國語曰不基其棟不能任重重莫若國棟莫若徳國主之
有民也猶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即夲固基美則上寕
[624-8b]
又曰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湯以殷王紂以殷亡非法度不
存也紀綱不張而風俗壞也三代之法不亡而丗不治者
無三代之智也六律具存而莫能聽者無師曠之耳也故
法雖在必待聖而後治律雖具必待耳而後聽故國之所
以存者非以有治也以有賢人也其所以亡者非以無法
也以無聖人也
又曰治國譬若張瑟大絃絙絙急/也則小絃絶矣故急轡數
䇿者非千里之御也清聲不過百里無聲之聲施於四海
是故禄過其功者損名過其實者蔽情行合而名副之禍
福不虚矣身醜夣不勝正行國有妖祥不勝善政
太平御覽卷第六百二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