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d0087 五禮通考-清-泰蕙田 (master)


[22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五禮通考卷二百十四
           刑部尚書秦蕙田撰
  嘉禮八十七
   設官分職
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論道經邦爕理隂
𫝊師天子所師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徳義/者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論道以經緯國事和理隂陽
言有徳/乃堪之官不必備惟其人𫝊三公之官不必備員/惟其人有徳乃處之
[224-1b]
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𫝊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言/卑于公尊於卿特置此三者
貳公宏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𫝊副貳三公宏大道化敬/信天地之教以輔我一
人之/治
 朱子曰三公三孤本無職事亦無官屬但以道義輔
 佐天子而已三公三少只是加官
 陳氏傅良曰周召以師保為冡宰是卿兼三公也顧
 命自太保奭以下皆卿也是時召公為保兼冡宰芮
 伯為司徒彤伯為宗伯畢公為司馬皆是以三公兼
[224-2a]
 之衛侯康叔為司冦毛公為司空審如是則三公多
 是六卿兼之但其人足以兼公則加其公之職位無
 其人則止為卿而已三公三孤皆無其人則闕焉而
 已而六卿自若也要之成周以三公三孤待非常之
 徳故曰官不必備惟其人
 蔡氏沈曰此篇與今周禮不同如三公三孤周禮皆
 不載或謂公孤兼官無正職故不載然三公論道經
 邦三孤貳公宏化非職乎職任之大無踰此矣或又
[224-2b]
 謂師氏即太師保氏即太保然以師保之尊而反屬
 司徒之職亦無是理也然周禮非聖人不能作也意
 周公方條治事之官而未及師保之職所謂未及者
 鄭重而未及言之也書未成而公亡其間法制有未
 施用故與此不合而冬官亦闕要之周禮首末未備
 周公未成之書也讀書者參互而考之則周公經制
 可得而論矣
 陳氏師凱曰周禮未嘗不言公孤但不載其専職耳
[224-3a]
 如云王之三公八命出封加一等則九命為伯是舉
 朝無尊于此者而外朝之位三公在前孤卿大夫在
 左公侯伯子男在右是惟三公可以面天子孤則亞
 于三公故其位與諸侯之公相對六卿莫敢先也其
 䞇孤執皮帛卿執羔則卿亞于孤又可見矣
    蕙田案周禮地官之序官云鄉老二鄉則公
    一人鄭氏注云王置六鄉則公有三人也三
    公者内與王論道中參六官之事外與六鄉
[224-3b]
    之教其要為民是以屬之鄉焉賈疏引曲禮
    三公於諸侯曰天子之老以證之其説極確
    然序官雖列鄉老之名而不及其職者以三
    公位居六卿之右其職主于論道經邦燮理
    隂陽佐天子以出治其分六鄉使領之者如
    周召分陜東西為二伯但遥領其政教而已
    以三公非地官之屬故闕其職掌所以尊之
    也然六鄉之官惟鄉老為最尊故特序于鄉
[224-4a]
    大夫之前不沒其實也惟三年大比獻賢能
    之書鄉老亦與其事則附見于鄉大夫職葢
    舉賢任官固大臣職也後儒或謂鄉老公孤
    之致仕在鄉者然致仕之臣無常額安得云
    每二鄉置一人乎
    觀承案六鄉之官鄉老最尊故六卿則每鄉
    一人鄉老以公為之則每二鄉一人然此乃
    三公之兼職而非其本職也其本職自在論
[224-4b]
    道燮理用心於根本之地而不在職業之地
    課勤惰也今周禮止有六卿分職而缺三公
    之位故先儒謂周禮乃周公屬稿而未能盡
    行之書者良非無据後人乃据鄉老有二鄉
    則公一人之文以為周禮原有三公之職是
    以兼職而冒為本職逐末而忘其本已
冡宰掌邦治統百官均四海𫝊天官卿稱太宰主國政/治統理百官均平四海之
内邦國/言任大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擾兆民𫝊地官卿司徒主/國教化布五常之
[224-5a]
教以安天下衆民/使小大皆協睦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𫝊春官/卿宗廟
官長主國禮治天神地祗人鬼之事及國/之吉凶賓軍嘉五禮以和上下尊卑等列司馬掌邦政
統六師平邦國𫝊夏官卿主戎馬之事掌國征伐統/正六軍平治王邦四方國之亂者
冦掌邦禁詰姦慝刑暴亂𫝊秋官卿主冦賊法禁治姦/惡刑强暴作亂者夏司馬討
惡助長物秋司/冦刑姦順時殺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𫝊冬官卿/主國空土
以居民士農工商四民使順天時分/地利授之土能吐生百榖故曰土六卿分職各率其
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𫝊六卿各率其屬官大夫士治/其所分之職以倡道九州牧伯
為政大成兆民之性命皆能其官則政治曰疏周禮冬/官亡小宰職云六曰冬官掌邦事又云六 事職以富
[224-5b]
邦國以養萬民馬融云事職掌百工器用耒耜弓車之/屬與此主土居民全不相當冬官既亡不知其本禮記
王制記司空之事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是明冬/官本有主土居民之事也齊語云管仲制法令士農工
商四民不雜即此居民使順天時分地利授之土也土/則地利為之名以其吐生百榖故曰土也周禮云事此
云土者為下有居四民故/云土以居民為急故也
 呂氏祖謙曰冢宰相天子統百官則司徒以下無非/冢宰所統乃均列一職而併數之為六者綱在網中
 也乾坤之與六子並列于八方/冢宰之於五卿並列于六職也
周禮天官冡宰第一注象天所立之官冢大也宰者官/也天者統理萬物天子立冢宰使
掌邦治亦所以總御衆官使不失職不言司者大宰總/御衆官不主一官之事也 疏周天有三百六十餘度
[224-6a]
天官亦總攝三百六/十官故云象天也
乃立天官冡宰使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注/掌
主也邦治王所以治邦國也佐猶助也鄭司農云邦治/謂總六官之職也故大宰職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
治邦國六官皆總屬于冢宰故論語曰君薨百官總已/以聼于冢宰言冢宰于百官無所不主爾雅曰冢大也
冢宰大/宰也
 魏氏校曰冡長也衆官之有/冢宰猶衆子之有冡嫡也
 髙氏愈曰政之均也始于心之均心之均者惡上無/以使下惡前無以先後此絜矩之道也後世宰臣濁
 亂朝政其惡非一要皆始于其心之不平故詩人刺/太師尹氏之惡而一言以蔽之曰不平其心嗚呼盡
[224-6b]
 矣故宰相佐天子理天下自平/其政始平其政自平其心始
 蔡氏徳晉曰冢宰之官以天名夫統地與四時而成/天合教禮兵刑事而成治則冢宰之任誠重也先王
 将使四海之治歸王畿王畿之治歸六官六官之治/歸冢宰故天官冢宰立而萬事之樞機握四方之根
 抵定矣掌邦治言帥其屬者先有司之/義均邦國言佐王者地道無成之義也
地官司徒第二注象地所立之官司徒主衆徒地者載/養萬物天子立司徒掌邦教亦所以安
擾萬/民
乃立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
注教所以親百姓訓五品有虞氏五/而周十有二焉擾亦安也言饒衍之
[224-7a]
 陳氏傅良曰先王教民自經界始為井邑邱甸以正/其賦比閭族黨以居其民伍兩卒旅以寓其兵無非
 習民于正而遇之以道徳之意俾之分定而心一生/厚而徳優以服從上令是曰教典豳風述風化之由
 孟子言王道之本無非田圃之事誠知本者後世大/臣不問疆理之務但以設學博置弟子員為修教化
 何以納民/于善也
 方氏苞曰以地官掌教者禮官所教秀民而已土地/人民皆𨽻于地官而親民之吏屬焉必地官掌教乃
 能盡天下之人無一不教古之聖人所以/務明明徳于天下而非漢唐之治所及也
 蔡氏徳晉曰冢宰佐王奉若天道統馭百官司徒佐/王祖識地徳養教萬民故二官相次又冢宰之屬多
 上正君徳之職司徒之屬多下安民生之職而師保/之官亦所以正君徳也二官立而邦之根本固矣
[224-7b]
春官宗伯第三注象春所立之官也宗尊也伯長也春/者出生萬物天子立宗伯使掌邦禮典
禮以事神為上亦所以使天下報本反始不/言司者鬼神示人之所尊不敢主之故也
乃立春官宗伯使帥其屬而掌邦禮以佐王和邦國注/禮
謂曲禮五吉凶賔軍嘉其别三十有六鄭司農云宗伯/主禮之官故書堯典曰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禮僉
曰伯夷帝曰俞咨伯女作秩宗宗官又主鬼神故國語/曰使名姓之後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玉帛之類采
服之宜彛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場之所上下/之神祗氏姓之所出而率舊典者為之宗春秋禘于大
廟躋僖公而𫝊曰夏父弗忌為宗人又曰使宗人釁夏/獻其禮禮特牲曰宗人升自西階視壺濯及豆籩然則
唐虞厯三代以宗官典國之/禮與其祭祀漢之大常是也
[224-8a]
 郝氏敬曰地官稱司春官不稱司何也地後天而春/先時天首六官春首四時故天稱冢宰春稱宗伯所
 以尊禮而/配天也
 蔡氏德晉曰天地之化始于春治教之端在于禮春/于天為元于人則為仁而禮以仁為體者也吉禮以
 仁鬼神凶禮以仁死䘮賔禮以仁賔客軍禮嘉禮以/仁邦國萬民凡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事而非仁
 也此春官所以掌禮而賛治教也司徒司馬司冦司/空皆言司以各主一事也冢宰兼統六官故不言司
 宗伯亦不言司者禮無乎不用治非禮不制教非禮/不行政非禮不立刑無禮則淫事無禮則亂故亦不
 言司/也
夏官司馬第四注象夏所立之官馬者武也言為武者/也夏整齊萬物天子立司馬共掌邦政
[224-8b]
政可以平諸侯正天下/故曰統六師平邦國
乃立夏官司馬使帥其屬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國注/政
正也政所以正不正者也孝經/説曰政者正也正徳名以行道
 鄭氏鍔曰太宰平邦國平之以道平于順治/之前司馬平邦國平之以政平于叛違之後
 髙氏愈曰兵威雄猛象夏火之炎烈故稱夏官然非/馬則徒兵不可以戰而貴儲之有素故以司馬名
 蔡氏徳晉曰司馬主兵係之夏官夏為火令古人有/言兵猶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先王其有垂戒之意乎
秋官司冦第五注象秋所立之官冦害也秋者遒也如/秋義殺害收聚歛藏于萬物也天子立
司冦使掌邦刑刑者所以/驅恥惡納人于善道也
[224-9a]
乃立秋官司冦使帥其屬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國注/禁
所以防姦者也刑正人之法孝/經説曰刑者侀也過出罪施
 周子曰天以春生萬物止之以秋聖人以仁育萬物
 肅之以刑
 華氏泉曰周書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盖出乎禮則
 入乎刑是禮與刑相表裏也虞書眀于五刑以弼五
 教盖教之所棄即刑之所取是教與刑相表裏也
 髙氏愈曰刑官名司冦以除盜賊為主也盜賊特飢/寒之民草竊無知至微末耳而刑官所掌以是為主
[224-9b]
 者何也觀漢之亂倡于黄巾唐之社屋于黄巢明之/鼎遷于逆闖則知盜賊之興真足以亡天下而刑官
 以司冦名其位即次于/司馬聖人之慮深逺矣
冬官考工記第六注象冬所立之官也是官名司空者/冬閉藏萬物天子立司空使掌邦事
亦所以富充國家使民無空者也司空之篇亡漢興/購求千金不得此前世識其事者記錄以備大數
 王氏與之曰書言司空居四民時地利則所謂事者/非止如漢人考工記之補亡止言百工之事也民各
 有職職各有事邦國之富實基于此如衛文公務材/訓農通商恵工馴致國家殷富盖得事典之遺意
 辨諸儒以冬官未亡錯見五官之説
 俞氏廷椿曰司空之篇/實雜出於五官之厲
[224-10a]
 朱氏彛尊經義考俞氏復古編以天官之屬獸人獻/人鱉人獸醫司裘染人追師屨人掌皮典絲典枲改
 入冬官以地官之屬鼓人舞師改入春官封人載師/閭師縣師均人遂人遂師遂大夫土均草人稻人土
 訓山虞林衡川衡澤虞丱人角人羽人掌葛掌染草/囿人場人改入冬官以春官之屬天府世婦内宗外
 宗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改入天官典瑞典同巾/車司常冡人墓大夫改入冬官以夏官之屬弁師司
 弓矢槀人職方氏土方氏形方氏山師川師邍師改/入冬官以秋官之屬大行人小行人司儀行夫掌客
 掌訝掌交環/人改入春官
 王氏與之曰司空果亡乎以周官司空之掌攷之司/空未可以為亡也夫周官言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
 地利凡經言田萊溝洫都邑涂巷者非邦土而何農/工商賈市井里室廬者非居民而何桑麻榖粟之所
[224-10b]
 出山澤林麓之所生非地利而何及攷小宰官六官/設屬各有六十今治官之屬六十有三教官之屬七
 十有九禮官之屬七十有一政官之屬六十有六意/者秦火之餘簡編脱落司空之屬錯雜五官之中先
 儒莫之能辨遂以考工記補/之其實司空一官未嘗亡也
    蕙田案王氏所著周禮訂義八十卷但移序
    官於每條之前其餘俱仍經文之舊未嘗輕
    有改移别著周官補遺證司空非亡雖亦承
    俞夀翁之誤而較之輕改經文者固有間矣
    今補遺一編已無存
[224-11a]
 丘氏葵曰余生苦晚得俞夀翁王次㸃兩家之説始/知冬官未嘗亡又参以諸家之説訂定天官之屬六
 十地官之屬五十七春官之屬六十夏官之屬五十/有九秋官之屬五十有七冬官之屬五十有四於是
 六官始/為全書
 朱氏彛尊經義考丘氏更定周禮天官之屬六十太/宰小宰宰夫宫正宫伯宫人内宰九嬪世婦女御内
 宗外宗女祝女史内司服典婦功縫人夏采内小臣/閽人寺人内豎膳夫庖人内饔外饔亨人甸師酒正
 酒人漿人凌人籩人醢人醯人鹽人冪人腊人醫師/食醫疾醫痬醫掌舍幕人掌次天府大府玉府内府
 外府司㑹司書職内職嵗職幣太史小史内史外史/御史地官之屬五十七大司徒小司徒鄉師鄉老鄉
 大夫州長黨正族師閭胥比長遂人遂師遂大夫縣/正鄙師鄼長里宰鄰長師氏保氏司諫司救調人媒
[224-11b]
 氏司市質人廛人胥師賈師司虣司稽胥肆長泉府/司門司闗掌節閭師縣師稍人土訓誦訓遺人旅師
 委人迹人廩人舍人倉人司祿司稼舂人饎人槀人/掌炭掌茶掌蜃春官之屬六十大宗伯小宗伯肆師
 鬰人鬯人司尊彛司几筵典命典祀守祧職䘮大司/樂樂師大胥小胥大師小師瞽矇眡瞭磬師鍾師笙
 師鏄師韎師旄人籥師籥章司干鼓人舞師鞮鞻氏/典庸器馮相氏保章氏大卜卜師卜人龜人菙氏占
 人簭人占夢眡祲大祝小祝䘮祝甸祝詛祝司巫男/巫女巫都宗人家宗人大行人小行人司儀行夫掌
 客掌訝掌交夏官之屬六十大司馬小司馬軍司馬/輿司馬行司馬都司馬家司馬諸子虎賁氏旅賁氏
 司甲司兵司戈盾繕人環人挈壺氏掌固司險掌疆/司右戎右齊右道右大馭戎僕齊僕道僕田僕馭夫
 馬質校人趣馬巫馬牧師廋人圉師圉人射人司士/司勲懐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匡人撢人大僕小臣祭
[224-12a]
 僕御僕𨽻僕服不氏射鳥氏羅氏掌畜節服氏小子/羊人方相氏司爟候人秋官之屬五十七大司冦小
 司冦士師鄉士遂士縣士方士訝士朝士司民司刑/司刺司約司盟職金司厲司圜掌囚掌戮司𨽻罪𨽻
 蠻𨽻閩𨽻夷𨽻貉𨽻布憲禁殺戮禁暴氏野廬氏蜡/氏雍氏萍氏司寤氏司烜氏條狼氏脩閭氏㝠氏庶
 氏穴氏翨氏柞氏薙氏硩簇氏剪氏赤犮氏蟈氏壺/涿氏庭氏御枚氏伊耆氏象胥掌察掌貨賄朝大夫
 都則都士家士冬官補亡五十四大司空小司空載/師封人量人均人土均草人稻人山虞林衡川衡澤
 虞丱人角人羽人掌葛掌染草囿人場人牧人牛人/充人獸人獻人鱉人鷄人犬人獸醫司裘掌皮司服
 典絲典枲染人弁師追師屨人典瑞典同巾車典路/車僕司常司弓矢槀人冢人墓大夫職方氏土方氏
 形方氏山師川師邍師盖合俞夀/翁王次㸃兩家之説而損益之
[224-12b]
 吴氏澂曰周公相成王建六官分六職禮樂政事燦/然大備即其設位言之則曰周官即其制作言之則
 曰周禮周衰諸侯惡其害已滅去其籍漢河間獻王/購得周官五篇冬官久亡以考工記補之考工記乃
 前世能識古制者所作先儒皆以為非惟劉歆獨識/之而五官亦錯雜𫝊至於今莫敢是正澄何自而考
 之乎本之尚書以考之也周官一篇成王董政治官/之全書也執此以考周禮之六官則不全者可坐而
 判也夫冢宰掌邦治統百官均四海執此以考天官/之文則其所載非統百官均四海之事可以知其非
 冢宰之職也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擾兆民執此以考/地官之文則其所載非敷五典擾兆民之事可以知
 其非司徒之職也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司馬/掌邦政統六師平邦國執此以考春夏二官則凡掌
 邦禮邦政者皆其職也舍此則非其職也司冦掌邦/禁詰姦慝刑暴亂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執此
[224-13a]
 以考秋冬二官則凡掌邦禁邦土者皆其職也舍此/則非其職焉是故天官之文有雜在他官者如内史
 司士之類是也亦有他官之文雜在天官者如甸師/世婦之類是也地官之文有雜在他官者如大司樂
 諸子之類是也亦有他官之文雜在地官者如閭師/柞氏之類是也春官之文有雜在他官者如封人大
 小行人之類是也亦有他官之文雜在春官者如御/史大小胥之類是也夏官之文有雜在他官者如衘
 枚氏司𨽻之類是也亦有他官之文雜在夏官者如/職方氏弁師之類是也至如掌祭之類吾知其非秋
 官之文縣師㕓人之類吾知其為冬官之文緣文/尋意以考之参諸經籍以證之而又何疑之有乎
 方氏孝孺曰書之周官言六卿之職美矣冡宰者治/之所從出也宗伯典禮司馬主兵司冦掌禁司空掌
 土皆聼于冡宰者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宜見/于冢宰今周禮列于冢宰之下者預政之臣不過數
[224-13b]
 人而六十屬皆庖厨之賤事攻醫制服之淺技夫王/之膳服固冢宰之所宜知然以是實冢宰之職則陋
 且䙝矣此必非周公之意司徒以五典施教其為事/至重不宜復預他事也而自鄉師以下近于教者止
 十二屬其餘皆春秋二官之事而冬官為最多盖定/其序者不知地官在乎主教而以土官之事屬之土
 地冬官職也何與乎教教之大法及冡宰之大政皆/已亡矣其不亡者間見於他官司馬司冦纂入者甚
 衆惟宗伯稍存多為他官所掠而禮之係乎邦國者/亦亡其亡者皆諸侯之所惡而去之也而其失序者
 漢儒之謬也余喜讀周禮憂周公之心不明于後世/以書周公之言為凖考六卿之屬更次之自宗伯歸
 于冢宰者五自司馬歸者三自司冦歸者二合宫正/以下為五曰宫正歸以司徒之舍曰膳夫曰醫師曰
 内宰曰司農曰典婦功曰内司服附于冡宰之左重/變古也司徒去其非教事者八十存者四以司馬之
[224-14a]
 諸子訓方氏匡人撢人司冦之掌交歸焉宗伯自司徒/歸者十自司馬歸者十有九自司冦歸者十有二司馬
 之存者三十有一司冦之存者二十有三而以司徒之/司虣司稽司救調人歸焉於是取土地之事財賦之則
 在司徒者五十有五在司馬者八在司冦者十有三為/司空土地不可無治之之道也故有載師閭師縣師均
 人治民無法不可以治地也故有遂人遂師遂大夫縣/正鄙師鄼長里宰隣長旅師稍人委人土均樹藝地之
 所宜先也故有草人焉有稻人焉有司稼焉地圖方志/王者所宜知也故有土訓誦訓山林川澤地之寳也故
 有澤虞有川衡金玉錫石角羽荼炭染草葛蜃山澤之/所産也故各有主之者以致其用苑囿場圃鳥獸草木
 所莘也故有迹人囿人場人榖粟土地所入守之宜有/制也故有廩人倉人民者土地之本不可無恤也故有
 遺人以振其凶荒財用者生於地而取之有節故市有/司㕓有人肆有長賈有師泉有府質人胥師司門司闗
[224-14b]
 職方土方懷方合方形方山師川師邍師所以辨土地/而致稱異也故自司馬而歸焉逹道路除不蠲有野廬
 氏蜡氏掌害稼者有雍氏掌水禁有萍氏除毒蟲猛鳥/獸蠹物鼃黽有㝠氏庶氏穴氏翨氏硩簇氏翦氏赤犮
 氏蟈氏壺涿氏庭氏攻禾殺草有柞氏薙氏亦皆司空/之事也故自司冦歸焉六卿之屬繇是復其始其不能
 皆六十者亡者衆也而亦不必以六十為率也卿之/所掌有大小其事有煩簡奚必皆止于六十者乎
    蕙田案方氏所更五官之屬與俞氏丘氏吴
    氏又有不同
 王氏應電曰冬者萬物之所終也司空掌邦土天下
 之治所由以成故命名曰冬漢人以考工記補之夫
[224-15a]
 共工者誠冬官之事但其一屬爾故取之以入冬官
 則可用之以補冬官則不可自宋以來乃以五官之
 事聨職于司空者歸之以為司空未嘗亡也不知周
 禮之治每事六官皆與盖自王身王宫王朝王畿四
 海以及於昆蟲草木六官皆有其責非若後世之設
 官截然各為一事也不得此意遂用其疑似以相歸
 併此説一興人各自以意見而更定之豈得復為周
 公之周禮哉
[224-15b]
 髙氏愈曰六官皆稱其屬六十今以其數考之天官
 之屬浮其一而教官之屬共浮十有九春官浮其八
 夏官浮其十秋官浮其六疑若其數過多者然地官
 自鄉大夫至比長自遂大夫至隣長共十二職俱無
 府史胥徒之設乃即民間賢能舉而長其民者而比
 長每鄉至二千四百六十人之多則非王朝之官也
 又自胥師至肆長共六職皆係市賈而為長豈得云
 官則實訃教官之屬亦止六十一耳而春官内外宗
[224-16a]
 係同異姓之女其數至多而瞽矇則盲夫眡瞭則細
 民俱非官也則實計春官之屬止六十有四夏官三
 司馬皆闕又方相氏為狂夫圉師圉人為厮養不得
 居官數則實計政官之屬亦六十有四而秋官五𨽻
 皆俘奴賤役不得稱官則秋官之屬亦止六十有一
 而與每屬六十之數固相符也而或者以為五官皆
 有溢額而欲取以補冬官之闕謬之甚矣
 方氏苞曰司空之篇亡自漢以後無異議而晚宋元
[224-16b]
 明諸儒乃分割五官以為事典是之謂不知而作也
 夫五官之事皆基于事典故洪範之述官政首司空
 而後及其餘而是經所謂辨方正位體國經野正司
 空之職也尚書周官所謂居四民時地利則體國經
 野之實用也即是以求之則事典之本體昭昭然可
 見而羣儒之迷謬不足辨矣盖惟司徒司馬與司空
 聨事而事各異方雖若有連而不相及也鄉師之職
 大役則帥民徒而至治其政令既役則受州里之役
[224-17a]
 要以攷司空之辟盖任役事者地官之民徒而興事
 任力則有司空之辟焉今其所謂辟者安在哉大司
 馬之職大役與慮事屬其植受其要盖聚大衆故以
 司馬之法治植要以習軍中之壕壘然司馬曰與慮
 事則主其事者非司空而誰哉川澮溝洫之積數遂
 人掌之量人量之司險設之而規五溝五涂之深廣
 相因山通川之地勢要綰道路以立闗梁時式險易
 以𫝊衆力溝或以水潄防或以水淫則司空之法也
[224-17b]
 王畿侯國之封疆都鄙之室數大司徒制之大司馬
 正之量人量之職方氏辨之土方氏相之形方氏正
 其華離邍師辨其名物而鄉遂郊闗以封域而别其
 逺近農士工商以作業而異其逰居城郭渠落以鄉
 山經水而審其面勢測土深以求泉順地阞以行水
 春築隄防冬繕城郭則司空之法也其在他職則事
 更無聨焉者社稷宗廟之位四郊四望四類以及山
 川邱陵墳衍之兆小宗伯授之㑹同之壇司儀令之
[224-18a]
 而正方攻位量功命事小宗伯司儀不與也王内之
 宫寢宫中之官府次舎司空作焉而後内宰書其版
 圖之數宫正宫伯比其官吏人民士庶子之居朝市
 既成而後小司冦朝士太僕掌其政司市布其令倉
 府廐廩既成而後大府玉府内府外府倉人廩人校
 人廋人儆其守車旗兵甲既成而後巾車典路司常
 司甲司兵司戈盾司弓矢辨其用其他禮樂賓祭之
 器守藏服御之物莫不皆然惟天官之染人追師屨
[224-18b]
 人夏官之槀人疑可為事官之屬然王后世子之飲
 食衣服皆𨽻天官而聼于冡宰聖人有深慮焉染人
 以類從則所掌特宫中之染事耳兵器之用惟弓矢
 為多而易毁折故司馬之屬特設槀人以試之然曰
 受財于職金以齎其工則造之者乃弓人矢人可知
 矣用此觀之五官之屬皆確乎其不可易冬官雖亡
 而以五官按之其職其事可班而列也又况鄉師所
 涖之匠師儀禮大射之工人士梓人覲禮之嗇夫不
[224-19a]
 屬于司空而焉屬哉
    蕙田案周禮冬官篇亡漢唐諸儒俱無異論
    至南宋俞氏庭椿剏為冬官未亡之説其後
    王氏與之吴氏澄邱氏葵方氏孝孺等祖述
    其説互有更易支離割裂全無根據昔之亡
    者止冬官一篇今則并五官之存者而淆亂
    之而周公制作之精意㡬何其不亡矣且六
    官之屬各六十特舉其大數而言非真以六
[224-19b]
    十為定額而不可浮于六十之外也天官宰
    夫之下有上士八人中士十六人地官鄉師
    春官肆師之下亦同而夏官之上士别名輿
    司馬中士别名行司馬秋官之上士别名鄉
    士其名雖異而其官未嘗増多以是推之則
    知據五官之目而以為有溢額者皆刻舟之
    見也至如鄉遂之官隷於司徒實非王朝之
    官九嬪世婦女御内宗外宗非外朝之官胥
[224-20a]
    師賈師司虣司稽胥肆長皆賈也瞽矇眡瞭
    樂人也方相氏狂夫也圉師圉人圉也罪𨽻
    蠻𨽻閩𨽻夷𨽻貉𨽻𨽻也皆有職而無官然
    則五官之屬本無溢多而欲分其數以補冬
    官之亡不亦謬乎
天官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一曰治
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國
以教官府以擾萬民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
[224-20b]
諧萬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五曰
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紏萬民六曰事典以富邦
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注典常也經也法也王謂之禮/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邦國
官府謂之禮法常所守以為法式也常者其上下通名/鄭司農云治典冡宰之職教典司徒之職禮典宗伯之
職政典司馬之職刑典司冦之職此三時皆有/官惟冬無官以三隅反之則事典司空之職也
 髙氏愈曰太宰言六典猶中庸言九經也邦國守之/為常經百官修之為常職萬世由之為常道由是典
 則治不由是典則亂六典六官所分掌而惟/大宰兼統之所以隆其職冠于五官之上也
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貳設其攷陳其殷置其
[224-21a]
注正謂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冦司空也貳謂小宰/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馬小司冦小司空也考成也佐
成事者謂宰夫鄉師肆師軍司馬士師也司空亡未聞/其考 疏鄉師云及𦵏執纛以與匠師御匶注云匠師
事官之屬其於司空若鄉師之於司徒若然則匠師司/空之考而此云未聞者彼文以義約之無正文故也
小宰以官府之六屬舉邦治一曰天官其屬六十掌邦
治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専逹二曰地官其屬六十掌
邦教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専逹三曰春官其屬六十
掌邦禮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専逹四曰夏官其屬六
十掌邦政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専逹五曰秋官其屬
[224-21b]
六十掌邦刑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専逹六曰冬官其
屬六十掌邦事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専逹注大事從/其長若庖
人内外饔與膳夫共王之食小事専逹若宫人掌舍各/為一官六官之屬三百六十象天地四時日月星辰之
度數天道備焉亨疏大事從其長若膳夫食官之長則/下庖人内外饔 人有事皆來諮白膳夫也小事則専
逹若宫人掌舍無大事/無長官可諮自専行事
 王氏應電曰三百六十之屬固以六官為長而六官/之下又有各司之長如膳夫為膳官長醫師為醫官
 長内宰為内官長也有大事焉則分司之屬承命于/各官之長各司之長又承命于六官之長而無敢専
 行有小事焉則各司之長専行之而六官有弗與或/分司之屬専行之而其長亦弗與盖大臣而理小事
[224-22a]
 則是上侵乎下而失其大體小臣而専大/事則是下侵乎上而撓其大權其失均矣
以官府之六職辨邦治一曰治職以平邦國以均萬民
以節財用二曰教職以安邦國以寧萬民以懐賔客三
曰禮職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事鬼神四曰攻職以服
邦國以正萬民以聚百物五曰刑職以詰邦國以糾萬
民以除盜賊六曰事職以富邦國以養萬民以生百物
注懐亦安也賔客來共其委積所以安之聚百/物者司馬主九畿職方制其貢各以其所有
 髙氏愈曰六職即六典也大宰以天子所統經綸天/下者言之故謂之典小宰以百官所掌紀綱一事者
[224-22b]
 言之故/謂之職
    蕙田案以上六官之綱
治官之屬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
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注/變
冡言大進退異名也百官總焉則謂之冢列職于王則/稱大冡大之上也山頂曰冡旅衆也下士治衆事者自
大宰至旅下士轉相副貳皆王臣也王之/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士以三命而下為差府六人史十
有二人注府治藏史掌書者凡府/史皆其官長所自辟除胥十有二人徒百有
二十人注此民給徭役者若今衛士矣胥讀如諝謂其/有才知為什長 疏府史大例皆府少而史多
[224-23a]
而府又在史上惟御史史百有二人特多而在府上以/其掌賛書多也有府兼有史以其當職事繁也有史而
無府以其當職事少得史即足故也至于角人羽人等/直有府無史以其當職文書少而有税物湏藏之也腊
人食醫之等府史俱無以其専官行事更無所湏也惟/天府一官府特多于史以其所藏物特重也有胥必有
徒胥為什長故也腊人之類有徒無胥者得徒則足不/假長帥也食醫之類胥徒並無者専官行事不假胥徒
也/
 林氏之竒曰冢宰三公之任而命以卿盖卿爵/也冢宰官也其爵則卿其官則三公可以兼之
 王氏昭禹曰有藏則置府有書則置史有號令之/事則置徒有徒則置胥有市賈之事則置賈也
 蔡氏徳晉曰治典太宰以卿一人主之少宰以中大/夫二人副之既已職其要矣然非多設佐員以職其
[224-23b]
 詳則治之繁劇者無由理故更設宰夫以下大夫四/人統領上中下士五十六人使職治典之詳也府史
 胥徒則吏員也自太宰至旅下士凡六十三人而府/史胥徒止百五十人官甚多而吏甚簡盖周時百官
 各勤于政吏止取其給不必過多且吏簡則易周知/其情弊不至朋比為姦以蒙蔽其上况吏多而禄不
 給不得不薄薄則内顧之念重不得不為姦惟吏簡/則祿易給而得厚則人咸知自愛然則先王之減省
 吏員誠法也又成周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則知/吏之與官其位亦不甚懸絶盖必取儒雅賢厚之人
 居之如漢世博士弟子之眀經者多補太守卒/吏是以吏之流品不雜此又正本清源之法也
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
四人徒四十人注正長也宫正主宫中官之長上疏上/大宰至旅下士總馭羣職故為 首自
[224-24a]
此宫正已下至夏采六十官隨事緩急為先後故自宫/正至宫伯二官主宫室之事安身先湏官室故為先也
自膳夫至腊人皆供王膳羞飲食饌具之事人之處世/在安與飽故食次宫室也自醫師已下至獸醫主療疾
之事有生則有疾故醫次食饌也自酒正至宫人陳酒/飲肴羞之事醫治既畢湏酒食養身故次酒肴也自掌
舍至掌次安不忘危出行之事故又次之自大府至掌/皮並是府藏計㑹之事既有其餘理湏貯積或出或納
宜計㑹之故相次也自内宰至屨人陳后夫人已下内/教婦功婦人衣服之事君子明以訪政夜以安息故言
婦人于後也夏采一職記招/魂以其死事故於末言之也
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
十人注伯/長也
[224-24b]
 魏氏校曰宫正宫伯皆士先王燕居宫巾宦侍婦人/不得在側左右前後所與居者惟士耳程子嘗言于
 哲宗曰人主親賢士大夫之時多親宦官官妾/之時少則可涵養徳性薰陶氣質得斯義矣
 王氏應電曰天官之職宫中為至要故小宰宰夫以/宫職為至重宫正宫伯與小宰宰夫相戒交舉乃天
 官之第一義所以/列衘百職之首也
 蔡氏徳晉曰成周天子之衛有四官正宫伯所掌居/守環列之衛也令官吏及士庶子有徳行道藝者直
 宿衛以養成君徳為務孟子所謂在王所者長㓜卑/尊皆薛居州王誰與為不善乃相臣格王要道故屬
 冢宰太僕所掌侍御僕從之衛也主于通政令虎賁/所掌奔趨先後之衛也取其有勇力故二者屬司馬
 司𨽻所掌周防守禦之衛也令四翟之吏守王之門/外與罪𨽻同為五𨽻故屬司冦然别言之則有四衛
[224-25a]
 合言之止二衛而已宫正宫伯所掌即漢光禄勲所/掌之郎衛也太僕虎賁司𨽻所掌即漢衛尉所掌之
 兵衛也漢之郎衛類取明經行脩者充之自議郎外/皆主更直執㦸宿衛諸殿門出充車騎光禄勲考其
 徳行而進退之猶存周官遺法魏晉以後郎衛廢而/光祿不復居禁中至北齊光祿寺則掌膳羞悵幕而
 已/
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
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注膳之言善也今時美物曰/珍膳膳夫食官之長也鄭司
農以詩説之/曰仲允膳夫
 蔡氏徳晉曰養生莫切於飲食然物性不齊而四時/五臟各有宜忌膳夫選擇牲物和調美善而後進于
[224-25b]
 王所以均平其氣體衛護其生理非徒以肥甘養口/體而已記以飲食為人之大欲存焉而魯共公擇言
 亦謂必有以酒與味亡其國者則知飲食之欲不可/不防閑撙節也人主玉食萬方苟縱欲不已小之則
 如唐時貢荔枝置遞鋪至死者相望于道以為民害/大之則如商辛之酒池肉林而宗社為墟矣膳夫以
 禮制王食以道節王欲使品物有定多寡有數則臣/民不得貢四方珍竒之味人主不得恣口腹無厭之
 求此所以成王清心寡欲之徳也且膳夫一飲一食/必與王俱如晉知悼子卒平公飲酒宰夫杜蕢遂入
 寢而諌是也是其有助于相臣格君/心之職者非小故膳夫屬之冢宰也
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賈八人胥四
人徒四十人注庖之言苞也裹肉曰/苞苴賈主市買知物賈
[224-26a]
内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
注饔割烹煎和之/稱内饔所主在内
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
注外饔所/主在外
亨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五人徒五十人注主/為外
内饔煮/肉者
 朱子曰陳君舉説天官之職如膳羞衣服之官皆屬
 之此是治人主之身此説是
[224-26b]
 魏氏校曰今之厨役古乃以士為之事外無道也後
 世士多清談鼎鑊之事以為賤役事道判矣讀周禮
 者以此類求之庶知古人温恭朝夕執事有恪之義
甸師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注/郊
外曰甸師猶長也甸/師主共野物官之長
獸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
十人
&KR1547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
[224-27a]
三百人
鼈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十有六人
腊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注腊之/言夕也
 髙氏愈曰自膳夫至腊人凡十官為一屬以其皆奉/王飲食之事也天官自宰夫而下首列宫官所以擁
 衛王居而防肘腋之變次列食官醫官所以保䕶王/躬而防意外之虞三者皆官之至要固不得以他官
 先之/矣
醫師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注/醫
師衆醫/之長
[224-27b]
食醫中士二人注食有和/齊藥之類
疾醫中士八人
瘍醫下士八人注瘍創/癕也
獸醫下士四人注獸牛/馬之類
 黄氏度曰周冢宰必兼三公使其燥濕寒暑之不戒/飲食起居之不節而疾生焉何以為師保故食醫之
 調適飲食為詳而醫師/奉王之事屬于冢宰
 葉氏時曰人君一起居一飲食不知致謹皆足以生/疾不統于大臣則小臣何所忌西漢以太醫太官𨽻
 少府而統于丞相御史猶有周官遺意至東漢則尚/藥太官雖如舊而悉用奄人主之唐亦𨽻之内侍省
[224-28a]
 起居飲食之重不揆于大臣而委之奄/豎豈有防微杜漸葆和毓徳之計哉
 蔡氏徳晉曰醫師職在調䕶王躬其屬以食醫為上/治之于未病也疾瘍二醫則治之于己病矣食醫之
 法下及君子先王之體羣臣也疾瘍之療徧及萬民/先王之子庶民也至獸如牛馬之屬人所任用者亦
 不忍其疾痬而設醫治之先王愛物之仁至矣疾醫/不使療瘍内外之證異也民醫不使療獸人物之類
 殊也人則疾痬分為二職獸則統于一職詳于貴而/畧于賤也先王經制之善如此宜其上下恬熙民無
 夭札物無疵癘以/成大和之治也
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
十人注酒正酒/官之長
[224-28b]
 髙氏愈曰自酒正至冪人共九職亦皆主王飲食供/養之事但女酒女漿之屬皆以女人在王宫之内内
 外貴有别故不與/膳夫庖人相次
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注奄精氣閉藏者/今謂之宦人月令
仲冬其器閎以奄女酒女奴曉酒者古者從坐男女沒/入縣官為奴其少才知以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
宦/女
漿人奄五人女漿十有五人奚百有五十人注女漿女/奴曉漿者
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注凌/氷室
也詩云二之日鑿氷冲/冲三之日納于凌隂
[224-29a]
 髙氏愈曰凌人厠于食官者夏月/酒漿籩醢之味皆利氷之寒故也
籩人奄一人女籩十人奚二十人注竹曰籩女籩/女奴之曉籩者
醢人奄一人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注醢豆實也不謂/之豆此主醢豆不
盡于醢也女醢/女奴曉醢者
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注女醯女/奴曉醯者
鹽人奄二人女鹽二十人奚四十人注女鹽女/奴曉鹽者
 葉氏時曰周官鹽人一職亦以鹽之用而供邦事未/嘗以鹽之利而供邦財也後世𣙜利之禁興方且𣙜
 鹽不足而又𣙜鐵𣙜鐵不足而/又𣙜茶自漢至唐法日宻矣
[224-29b]
冪人奄一人女冪十人奚二十人注以巾覆物曰冪/女冪女奴曉冪者
 梁氏萬方曰飲食之官以冪/人終之者致潔以告成全也
宫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
十人
掌舎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注舍行所/解止之處
幕人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注幕帷/覆上者
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注次自修/正之處
 王氏應電曰宫寢中凡便身煩勞之事後世皆屬之/宦寺而周公必以屬士人宜其有承弼唘沃之功而
[224-30a]
 無逢迎消蝕之禍也漢猶近古孔光以名士親/執唾壺侍中後世宮人意亡而治彌不古若矣
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
賈十有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注大府為王治藏/之長若今司農矣
 葉氏時曰周以大府為府官之長總司貨賄出入之/權則利權不分歛散得宜使分掌于諸司而不専總
 于一司則出財者惟以給辦為能用財/者惟以濟事為功而不顧後之不繼矣
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賈八
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注工能/攻玉者
内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注内府主良貨/賄藏在内者
[224-30b]
外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注外府主泉/藏在外者
 李氏覯曰玉府掌天子燕私之物然而為冡宰之屬/列大府之下主以上士之官而司書之要貳司㑹之
 鈎考皆必及焉若以御府禁錢付之親幸之手省闥/之中外人所不覩法制所不行比校所不及則傷財
 害民非/細故矣
 葉氏時曰玉府掌王内帑内府外府掌王公帑公帑/二而内帑一以公用多而私用少也三府各有所掌
 而統之以大府則三府不得行其私大府雖總其財/而制之以太宰則大府亦不得行其私此成周掌財
 之官/然也
司㑹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
[224-31a]
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注㑹大計也司㑹/主天下之大計計
官之長若/今尚書
司書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注司/書主
計㑹之/簿書
職内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注/職
内主入也若今之/泉所入謂之少内
職嵗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徒二十人注/主
嵗計以/嵗斷
[224-31b]
職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賈四人胥二
人徒二十人
 葉氏時曰財之出入必有㑹計司㑹為計官之長而/司書貳之職内職嵗則以出入相考而職幣復㑹其
 餘財焉不特此也司裘何與㑹計而嵗終且㑹其裘/事掌皮何與財用而嵗終亦㑹其財齎以二官而繼
 于計官之列則凡事皆㑹可知此成周㑹財之官然/也然以㑹計之官鈎考掌財用財之吏苟其權不足
 以制而為太府者反得以勢臨之則将聼命之不暇/又安敢校其是非故太府僅以下大夫二人司㑹乃
 有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使之以尊臨卑以多制/寡而後糾察鈎考之勢得行司㑹又𨽻之冡宰而冢
 宰以九式節財以嵗終制用司㑹又不得以欺之也/故知大府可以統諸府司㑹可以臨大府太宰可以
[224-32a]
 制司㑹則理財之法庶乎可得而論矣後世有為漢/丞相而不知一嵗錢穀之出入謂當責治粟内史為
 唐宰相而曰陳調兵食非宰相事請罷度支/歸有司彼豈識大府司㑹兼屬冡宰之意乎
 蔡氏徳晉曰職内職嵗皆無府藏唯職幣自有府藏/盖羣臣當用公物已經内外府支出其用之有餘則
 不復更入内外府故另立職幣俾収藏之以供賜予/之用此職之立有四善焉一則支給公物可以稍寛
 令辦事得以舒展一則令羣臣不得侵漁公物以入/已一則令羣臣不獻羡餘以媚朝廷一則令君上不
 得索瑣悉小利入公帑而充正/用一職立而君臣之道交得矣
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
掌皮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
[224-32b]
 郝氏敬曰自大府至掌皮十一職皆貨財之司而大/府與司㑹為出入之長王飲食居處外財用為至急
 君心荒于侈與羣小因緣為姦亦唯財為甚故冡宰/兼領之後世宰相領度支儒者非之不知後世之失
 在别設宰相不/在領度支也
 髙氏愈曰司裘掌皮二職亦係王服御之事故屬之/冡宰又以皮裘之事皆有㑹計故列諸㑹訃諸官之
 下/
内宰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
胥八人徒八十人注内宰宫/中官之長
 鄭氏伯謙曰内宰為冡宰之屬則女寵近習皆畏師/保之檢察而無敢踰節皇父作相膳夫内史皆不得
[224-33a]
 人晋侯近女而惑疾醫和以為趙孟/之過古人致君二南之化其道由此
内小臣奄上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注奄稱士者/異其賢也
 李氏覯曰餘奄皆不命也先王不以恩奪義不以私/廢公雖其褱人毋得過寵奄稱士者止于四人况可
 為卿大/夫哉
 吕氏祖謙曰奄位極于上/士先王防患之意盖微
閽人王宫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注閽人司昏晨以唘/閉者囿御苑游離宫
也/
 沈氏形曰宫門臯庫雉應路凡五當二十人囿游之/門盖二又當八人也囿人掌囿游之守禁是游即在
[224-33b]
 囿/中
寺人王之正内五人注寺之言侍也詩云寺人孟子正/内路寢 疏僖二十四年寺人披
請見自稱刑臣明寺人奄人也寺人既掌内人不掌男/子而秦詩云欲見國君先令寺人者秦仲時官未備故
寺人兼小臣也正内謂后之路寢若王之路寢不/得稱内先鄭云后六宫前一後五前一則路寝
 朱子曰天官兼嬪御宦官飲食之事皆總之則其於
 飲食男女之欲所以制其君而成其徳者至矣豈復
 有後世宦官之弊古者宰相之任如此
 蔡氏徳晋曰幽王時周家法度雖壊猶有寺人孟子/惡讒而作巷伯之詩孔子賢而録之則成周寺人必
[224-34a]
 選用醇謹老成可知也今考員止五人而無爵其職/雖得侍御于王而所掌正内人之事盖慎簡而賤役
 之周家所以無宦寺之禍也秦詩云未見君子寺人/之令説者謂秦仲官未備故寺人兼小臣得掌男子
 然宦寺與外政自此始厥後卒用趙髙殺扶蘓/弑二世而亡秦豈非祖宗立法不善之所致與
内豎倍寺人之數注豎未冠/者之官名
 方氏苞曰童稚未有遽犯宮刑者按春秋傳庚宗婦/人之子叔孫以為豎官又孔氏之豎渾良夫長而美
 通于伯姫則/豎非刑人也
九嬪注嬪婦也昏義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/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聼天下之内治以
眀章婦順故天下内和而家理也不列夫人于此官/者夫人之于后猶三公之于王坐而論婦禮無官職
[224-34b]
世婦注不言數者君子不苟于/色有婦徳者充之無則闕
女御注昏義所謂御妻/御猶進也侍也
 朱子曰五峯以周禮為非周公致太平之書謂如天
 官冡宰却管甚宫閫之事其意只是見後世宰相請
 託宫闈交結近侍以為不可殊不知此正人君治國
 平天下之本豈可以後世之弊而併廢聖人之良法
 美意哉
 薛氏衡曰内宰所掌自内豎以上所以紀綱王宫之
[224-35a]
 治自九嬪以下所以輔成王内之治
女祝四人奚八人注女祝女奴/曉祝事者
 朱子曰古人立法無所不備有是事則立是官如宮
 中祈祝之事専立女祝以掌之自無後世巫蠱之禍
女史八人奚十有六人注女史女/奴曉書者
 張子曰女史八人書王后言動以佐内治及進御煩
 碎之事皆書之故后夫人以下莫不懼而増徳
典婦功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賈
[224-35b]
四人徒二十人注典主也典婦功者主/婦人絲枲功官之長
典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賈四人徒十有二人
典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
 陳氏傅良曰三官悉用士人為之先王以此人主奢/儉所係國家利害所闗非士大夫為之則害國亂政
 必不得已與内宫相闗通如内/小臣内司服之類始用宦者耳
 髙氏愈曰婦人不親絲枲則湛于逸樂而淫/邪易生故立典婦功典絲典枲三官以督之
内司服奄一人女御二人奚八人注内司服主宫中裁/縫官之長有女御者
以衣服進或當于王/廣其禮使無色過
[224-36a]
縫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注女工/女奴曉
裁縫/者
染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
 薛氏衡曰内司服與縫人既主以奄人而染人特付/之命士者盖縫線之事雖當便于内而采章之正不
 宜使便/于内也
 王氏志長曰染人職掌甚細然嫌微之際所闗綦重/書懋五服五章詩闗緑衣黄裏盖名器之尊卑後宫
 之華朴與其式法淫邪皆/係焉屬之天官固宜已
 髙氏愈曰婦人淫巧自衣服始衣服奇邪自以艶色/相誇闘始故染人一官特掌于冡宰而後宫服飾化
[224-36b]
 于竒邪/者鮮矣
追師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工二人徒四人注追治/玉石之
名/
 髙氏愈曰按追師為王后及九嬪世/婦首服止于工二人其儉約如此
屨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
 史氏浩曰王有弁師后有追師王有司服后有内司/服各有其司獨于屨人總之者以為不足煩二官
夏采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注夏采夏翟羽色禹貢/徐州貢夏翟之羽有虞
氏以為緌後世或無故染/鳥羽象而用之謂之夏采
[224-37a]
 陳氏傅良曰冡宰一職惟制御天子身畔之人一則
 環衛之人二則供奉飲膳酒漿之人三則出納財賄
 之人四則宫中使令之人盖以此等與天子勢狎或
 用内卿或用女奚他卿不能誰何所以冡宰盡制御
 之
 李氏光地曰冡宰兼統百官理萬事而其要以正君
 身為本故自王及后世子凡内外之飲食服用居處
 以至閹豎閽寺婦職女功皆兼而掌之盖所以相天
[224-37b]
 子脩身齊家而為治國平天下之本其慮至逺而義
 至精也惟小宰宰夫則佐冡宰兼總大體紀綱内外
 之政此外宫正宫伯則掌宿衛居守王宫之事事之
 最要者也膳夫庖人内饔外饔亨人甸師獸人&KR1547
 鼈人腊人醫師食醫疾醫瘍醫獸醫酒正酒人漿人
 凌人籩人醢人醯人鹽人冪人皆飲食之事宫人掌
 舎幕人掌次皆王寢處次舎之事大府玉府内府外
 府皆蓄藏之事司㑹司書職内職嵗職幣皆㑹計之
[224-38a]
 事以上諸職雖兼掌宫内之服食器用然皆外職也
 故以司裘掌皮繼之盖裘皮雖衣服之類然不出於
 婦功故於内職無所附屬而自内宰以下則皆内職
 也内宰内小臣閽人寺人内豎皆内之男官九嬪世
 婦女御女祝女史皆内之女官典婦功典絲典枲内
 司服縫人染人追師屨人夏采則皆服飾之事也服
 飾成於婦功故次於内職之後也
 髙氏愈曰先儒言天官一職凡宿衛之親人供奉之
[224-38b]
 近宻凡其布列王宫内外廹近人主左右者一舉而
 屬之冡宰夫是以嬪妃使令之私無敢蠱惑人主而
 侵竊大臣之柄者後世奪大臣之權而授之羣臣散
 天官之屬而歸之百司出内廷之士大夫而置之外
 廷上不得以臨於下外不能以制乎内甚者宰相大
 臣反仰鼻息于薰腐之軰豈復有綱紀名分乎周公
 深慮逺識知後世之撓亂國政者固必皆若軰為之
 故一攝以大宰之權使不得以乗間竊威福也
[224-39a]
 蔡氏徳晉曰天官冡宰之屬凡六十三職以太宰少
 宰宰夫為主乃總六官者其屬五項宫正宫伯主王
 宿衛膳夫以下主王飲食膳羞宫人以下主王宫室
 起居大府以下主國財用㑹計内宰以下主王内治
 皆廹近人主左右之人一舉而屬之冡宰俾得以道
 法而檢押廢置之是以嬪妃閹寺之流無敢蠱惑人
 主而侵奪大臣之柄也或疑如此恐有宰相不賢之
 弊不知人主但當慎擇賢宰相而専任之不當疑忌
[224-39b]
 宰相而分其權使羣小得以乗間而竊威福至重為
 國家禍患也
    蕙田案天官之屬卿一人冡宰是也中大夫
    四人小宰司㑹各二也下大夫十二人宰夫
    司㑹各四大府内宰各二也上士四十六人
    中士百一十八人下士一百七十九人自冡
    宰而外司㑹則漢之計相魏晉之度支尚書
    唐之度支使宋之三司使是也大府則漢之
[224-40a]
    司農少府是也宫正則漢之光祿勲是也内
    宰則漢之大長秋是也膳夫即今之光祿寺
    醫師即今之太醫院
教官之屬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鄉師下
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
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注/師
長也司徒掌六鄉鄉師分而治之/二人者共三鄉之事相左右也
 朱子語類問司徒職在敷教而地官言教者甚畧言
[224-40b]
 山陵林麓之事甚詳何也曰湏使不饑不寒五方之
 民各得其所教始可施但其中言教亦不畧如族師
 閭胥書其孝弟睦婣任恤屬民讀法之類皆是
 王氏應電曰六鄉天子首善之地多近臣近親司徒/自治而教之鄉師為之師長領䄂六遂以及都鄙皆
 天子畿内之地司徒不能徧及故于六遂特設遂人/一職治而教之遂師為之師長領袖都鄙之治教則
 屬諸其長而有都則都士都宗人朝大夫等官以提/挈之若邦國之治教則在諸侯而有牧伯以統率之
 然其教法皆/本于司徒也
鄉老二鄉則公一人鄉大夫每鄉卿一人州長每州中
[224-41a]
大夫一人黨正每黨下大夫一人族師每族上士一人
閭胥每閭中士一人比長五家下士一人注老尊稱也/王置六鄉則
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内與王論道中參六官之事外與/六鄉之教其要為民是以屬之鄉焉州黨族閭比鄉之
屬别正師胥皆長也正之言政也師之言帥也胥有才/知之稱載師職曰以官田牛田賞田牧田任逺郊之地
司勲職曰掌六鄉之賞地六鄉地在逺郊之内/則居四同鄭司農云百里内為六鄉外為六遂
 王氏安石曰鄉老公也尊之于鄉憲其言行不/累以事故稱老鄉老于司徒之官非屬而無職
 陳氏傅良曰周公畢公以太師保釐東郊而召公以
 太保率西方諸侯盖二伯兼鄉老者方叔涖中鄉之
[224-41b]
 師則卿為鄉大夫者歟春秋傳宋二師令鄉而司徒
 令隧管仲為齊士鄉十五公與髙國各率其伍雖損
 益非古而列國孤卿亦董鄉事所以中外相維而治
 出於一
 章氏俊卿曰鄉大夫卿也何以謂之大夫王制曰諸/侯之上大夫卿則卿固可謂之大夫矣大夫以智帥
 人者也故鄉大夫掌鄉之政教禁令則卿可曰/大夫朝大夫掌都家之國治則士亦可曰大夫
 髙氏愈曰鄉大夫萬二千五百家之長六鄉共有鄉/大夫六人其官以卿為之而復稱鄉大夫者意大夫
 其本職而卿特為加銜所以别于六遂耳州長二千/五百家之長每鄉五州長六鄉共有州長三十人黨
[224-42a]
 正五百家之長每州五黨正五州二十五黨正六鄉/共黨正一百五十人族師百家之長每黨五族師一
 州二十五族師六鄉共族師七百五十人閭胥二十/五家之長每族四閭胥一黨共二十閭胥一州共百
 閭六鄉共有閭胥三千人自鄉大夫至閭胥皆佐司/徒以教其民者僅有其官而無府史胥徒以為役盖
 皆里中賢者選而舉之使各任其鄉之事與朝廷之/卿大夫不同比長五家之長六鄉七萬五千家共萬
 五千比長比長即五家之民自閭胥/以上則為另設之官不在齊民之列
 沈氏彤曰鄉老三公兼之鄉大夫不以六卿兼何也/曰鄉老無専職惟及鄉大夫帥其吏而禮賔賢能以
 獻其書于上退而以五物詢衆庶而已故三公可兼/若鄉大夫則職専而所掌多故别置而不以六卿兼
 也如或兼之亦與公/之兼鄉老常暫殊矣
[224-42b]
 蔡氏徳晉曰自鄉大夫至比長自遂大夫至鄰長皆/無府史胥徒以此皆鄉遂之民差其等職其教非列
 位于朝而撡刑政之權者也其爵雖為卿大夫士而/無官府之設其禄亦皆受田于鄉遂與其子弟自耕
 以供一家之衣食而非有祿廪稍餼之班故下士即/上農夫受田百畝中士倍下士上士又倍巾士大夫
 又倍上士其所受之田皆私田而與其鄉民同養公/田者也唯以致仕之公卿大夫士及世禄之子弟為
 之則皆受公田之禄于朝者也而司徒嵗終之考三/嵗之比又視其賢否以進退其爵秩是以古者之民
 富貴貧賤常與其徳行才能相稱而/民莫不砥行脩職以待上之察舉也
    蕙田案外朝之位三公及州長百姓北面三
    公每一人領二鄉之教則州長以下皆其屬
[224-43a]
    吏故皆從三公之位也鄉老為兼官鄉大夫
    以下皆正官周禮列地官之職有鄉大夫而
    無鄉老以此或謂鄉大夫即六卿為之恐未
    然
封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六人徒六
十人注聚土曰封謂壝/堳埒及小封疆也
 髙氏愈曰司徒主民民依于土教民安土重遷莫/重于正四封而建社故鄉官以下即以封人先之
鼓人中士六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
[224-43b]
舞師下士二人胥四人舞徒四十人注舞徒給徭役/能舞者以為之
牧人下士六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六十人注牧人養牲/于野田者詩
云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負/其餱三十維物爾牲則具
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人徒
二百人注主牧公家之牛者詩云誰謂爾無/牛九十其犉犉者九十其餘多矣
充人下士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注充猶肥也/養繫牲而肥
之/
 方氏苞曰鼓舞乃民間通用之樂必屬地官于教民/乃便牧人掌牧六牲以共祭祀亦地事也牧人養牲
[224-44a]
 于田野充人/養牲于國中
載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六人徒六
十人注載之言事也事民而税之載師/者閭師縣師遺人均人官之長
閭師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注主徴六鄉賦貢之/税者鄉官有州黨族
閭比正言閭者徴民之税宜督其親/民者凡其賦貢入大府榖入倉人
縣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
十人注主天下土地人民已下之數徴野賦貢也名曰/縣師者自六鄉以至邦國縣居中焉鄭司農云四
百里/曰縣
[224-44b]
 魏氏校曰縣師主天下之兵賦不屬之司馬而屬之/司徒者古者寓兵于農無事則屬之司徒此經制也
 有事而後屬之司馬此權制也是故司馬/調兵必檄司徒之屬先王所以防微也
 蔡氏徳晉曰成周役法與軍法相表裏其事至煩重/小司徒既兼總之又特設縣師以専司其事而于六
 遂内更立稍人掌邱乗/之法亦所以佐縣師也
遺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
十人注遺謂以物/有所饋遺
均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
十人注均猶平也主平/土地之力政者
[224-45a]
 髙氏愈曰自載師至均人共五官為一類皆主/土地人民賦歛征役之事宜為司徒所掌也
師氏中大夫一人上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十有二
人徒百有二十人注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保氏司諫/司救官之長鄭司農云詩云楀維師
氏/
保氏下大夫一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
六十人注保安也以道安人者也書叙曰周公為師/召公為保相成王為左右聖賢兼此官也
 薛氏衡曰人主居君師之位将以善天下之民必先/自善其身先王特設師保之官責以長善救失之任
 使人主無動不善/所以善天下之本
[224-45b]
 魏氏校曰先王有師臣者有友臣者于公孤則師之/于師保氏則友之師嚴而友親相湏以成徳後世人
 主不知務故師友道廢人臣唯僕僕為恭漢置諫/議大夫唐宋置拾遺補闕人主曷嘗與之友㦲
 蔡氏徳晉曰師保氏所以詔諫王者即所以教世子/者也故父子一徳也所以教世子者即所以教胄子
 者也故君臣一徳也後世另設東宫官屬以教世子/而詔諫王非其職則世子無嚴憚之心教胄子又非
 其職則世子無切磋之/益其何以養成諸徳也
    蕙田案周召為成王師保乃三公之職與經
    所云師氏保氏不同鄭合而一之誤矣文王
    世子云父師司成又云大司成論説在東序
[224-46a]
    即地官之師氏教國子以道者也
    觀承案師氏保氏自與師保之尊不同据文
    王世子父師司成之文而以師氏保氏當之
    分析最確可破康成之謬
司諌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注諌猶正也/以道正人行
司救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注救猶禁也以禮/防禁人之過者也
 鄭氏鍔曰王者以天下為一身己之徳成而無過亦/欲天下之民有徳行而無過惡故為民設司諌猶已
 有詔媺之師為民設司/救猶已有諌惡之保
[224-46b]
調人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注調猶/和合也
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注媒之言謀也謀合異/類使和成者今齊人名
麴麩/曰媒
 髙氏愈曰自師氏至媒氏共六官為一類主詔諌王/訓國子而調和匡正㑹合其民司徒掌教莫切于此
司市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
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注司市市/官之長
 王氏曰地官主教養萬民士農工商四者而已六鄉/皆士故鄉大夫而下於徳行之教詳六遂皆農故遂
 人而下於稼穡之教詳市商人也司市而下/治教商人之法也工則當見之于冬官矣
[224-47a]
質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
十人注質平也主/平定物賈者
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
十人注故書廛為壇杜子春讀壇為廛説/云市中空地元謂廛民居區域之稱
胥師二十肆則一人皆二史賈師二十肆則一人皆二
史司虣十肆則一人司稽五肆則一人胥二肆則一人
肆長每肆則一人注自胥師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/除也胥及肆長市中給徭役者胥師
領羣胥賈師定物價司虣禁/暴亂司稽察㽞連不時去者
[224-47b]
欽定義疏有爵者自下士始故知胥師以下非官也比
 長治五家即假以下士之名胥師賈師治二十肆而
 仍與羣胥伍以是知古之賤未而貴農也惟不假以
 爵故王都而外鄉遂都家公邑凡小邑聚有列肆者
 守土之吏皆得辟除以治市政又所以便民而恤商
 也
泉府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
人賈八人徒八十人注鄭司農云故書泉或作錢市疏/其職掌以市之征布故與司 連
[224-48a]
類在/此
 易氏祓曰外府列于天官而泉府/列于地官者以掌市之征布也
 髙氏愈曰自司市至泉府凡十職皆所以治市然自/胥師至肆長皆賈氏為之地官之屬六十其人固皆
 不在數/中也
司門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
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每門下士二人府一
人史二人徒四人注司門若今城門校/尉主王城十二門
 髙氏愈曰司門賤役也而主之以下大夫盖凡門闗/之内敢于出入犯禁者類皆豪強兼并之徒非位尊
[224-48b]
 權重必不能防閑檢責之且主城管鑰原非可輕倘/奸徒竊發繫尤非小故官卑者不可以居是職也在
 漢有城門校尉掌城門屯兵而出從/緹騎且百二十者後世兵備彌嚴也
司闗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
十人每闗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注闗界/上之門
掌節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
十人注節猶信也行/者所執之信
 髙氏愈曰司門司闗掌節三官以其為貨賄往來交/通所係故屬於司徒市官之後太宰九賦其七所謂
 闗市之賦者盖皆司/市以下諸官掌之矣
[224-49a]
遂人中大夫一人遂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
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四人史十有二人胥十
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注遂人主六遂若司徒之于六/鄉也六遂之地自逺郊以逹于
畿中有公邑家邑小都大都焉/鄭司農云遂謂王國百里外
遂大夫每遂中大夫一人縣正每縣下大夫一人鄙師
每鄙上士一人鄼長每鄼中士一人里宰每里下士一
人鄰長五家則一人注縣鄙鄼里鄰/遂之屬别也
 王氏安石曰遂官各降鄉官一等故州謂/之長縣與黨同謂之正鄙與族同謂之師
[224-49b]
 髙氏愈曰六遂之制與六鄉無殊遂人之官視小司/徒遂師視鄉師二官兼總六遂之政其地大其事煩
 故其設屬之多胥徒之盛直擬于冢宰司徒之六卿/自遂大夫以下皆所謂民官其遂大夫統萬二千五
 百家視鄉大夫縣正統二千五百家視州長鄙師統/五百家視黨正鄼長統百家視族師里宰統二十五
 家視閭胥鄰長統五家視比長/而其爵毎視鄉官皆卑一級
旅師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
十人注主歛縣師所徴野之賦榖者也旅猶處也六遂/之官里宰之師也正用里宰者亦歛民之税宜督
其親/民
稍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注主為縣師令都/鄙邱甸之政也距
[224-50a]
王城三百里曰稍家邑/小都大都自稍以出焉
委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注/主
歛甸稍芻薪之賦/以共委積者也
土均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
四人徒四十人注均猶平也主平/土地之政令者也
草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注草/除草
稻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
十人徒百人
[224-50b]
 髙氏愈曰自旅師至稻人共六職俱主郊野米粟兵/車芻薪貢賦與夫糞種作田之事次于遂人之下盖
 亦猶其屬官而/為之左右者也
土訓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注鄭司農云/訓讀為馴謂
以逺方土地所生異物告道王也爾雅/云訓道也元謂能訓説土地善惡之勢
誦訓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注能訓説四/方所誦習及
人所作為/久時事
 林氏之奇曰土訓之所訓者土地/之圗誦訓之所訓者方志之書
    蕙田案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
[224-51a]
    之地域識其大者也土訓掌道地圖誦訓掌
    道方志以告於王識其小者也故二官為司
    徒之屬
山虞每大山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
人徒八十人中山下士六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
小山下士二人史一人徒二十人注虞度也度知山/之大小及所生者
林衡每大林麓下士十有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
百有二十人中林麓如中山之虞小林麓如小山之虞
[224-51b]
注衡平也平林麓之大小及所生/者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
川衡每大川下士十有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
有二十人中川下士六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小
川下士二人史一人徒二十人注川流水也禹/貢曰九川滌源
澤虞每大澤大藪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
胥八人徒八十人中澤中藪如中川之衡小澤小藪如
小川之衡注澤水所鍾也水希曰藪禹/貢曰九澤既陂爾雅有八藪
 陳氏汲曰周禮有頒田法而山澤未嘗頒之民太宰/以九職任萬民乃有虞衡以作山澤之材則知畿内
[224-52a]
 山澤皆官物也特置虞衡之官以掌之分山林川澤/為上中下三等而設官有多少之異却令山澤之農
 以時入山林川澤入山林者供薪蒸木材入川澤者/供川澤之奠以當邦賦然則周制何以不頒之民而
 乃設官以掌之也民自有之則有田不耕趨末者衆/矣今設官以掌使旁近之民以時而入俾各供所有
 以當邦賦則上之政令/有制而下之取有節
迹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史二人徒四十人注迹之言/跡知禽獸
處/
丱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
十人注丱之言礦也金/玉未成器曰礦
[224-52b]
角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徒八人
羽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徒八人
掌葛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
掌染草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八人注染草藍蒨/象斗之屬
掌炭下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
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注荼/茅莠
掌蜃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八人注蜃大蛤月令/孟冬雉入大水
為/蜃
[224-53a]
囿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注/囿
今之/苑
場人每場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注場築/地為墠
季秋除圃中為之詩云九/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
 髙氏愈曰自山虞至場人共十五職皆主山林藪澤/及其徴歛之事盖太宰九職有山澤之賦皆此山虞
 以下諸官/掌之也
廪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
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注藏米曰廪/廪人舍人倉
[224-53b]
人司禄/官之長
舎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
十人注舎猶宫也主平/宫中用榖者也
倉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
十人
司祿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注/主
班/祿
司稼下士八人史四人徒四十人注種穀曰稼如/嫁女以有所生
[224-54a]
舂人奄二人女舂抌二人奚五人注女舂扌女奴能舂/與扌者扌抒臼也詩
云或舂/或扌
饎人奄二人女饎八人奚四十人注鄭司農云饎人主/炊官也特牲饋食禮
曰主婦視饎爨/故書饎作&KR1066
槀人奄八人女槀每奄二人奚五人注鄭司農云槀讀/為犒帥之犒主冗
食者故/謂之犒
 髙氏愈曰自廪人至槀人共八職皆與米粟之事相/出入故類為一屬周公以錢幣事屬天官以米粟事
 屬地官者錢幣主流行米榖主蓄藏隂陽之義也且/使㑹計之繁劇各有所分而人不得縱其奸後世以
[224-54b]
 錢榖二事總于户部一官/而筦算之勞有不勝言矣
 陳氏傅良曰周禮地官掌教最難曉以屬官考之自
 鄉師至比長自遂人至鄰長皆鄉遂之官自封人至
 充人皆疆場畜牧之官自載師至均人皆掌財賦征
 役之事自司市至泉府皆掌市井自司門至掌節皆
 掌門闗自旅師草人稻人虞衡以至掌染草炭荼蜃
 極于場人囿人無非山林川澤田疇之官所謂教官
 者師氏保氏司諫司救調人鼓人不過六七而已當
[224-55a]
 時謂之教典何也先王教民自經界始八八為井五
 五為軍市有奠居里有聨比無非習民于正而寓之
 以道徳之意俾之分定而慮不易事同而心臧生厚
 而徳正易直而淳龎以服從上令是曰教典師保諫
 救調媒之官則導媺惡訓禮行判合婚冠者也而豈
 徒謂是哉豳詩述風化之由孟子言王道之本無非
 田圃之事誠知本者也
 李氏光地曰大司徒主於教民然教民者以養民為
[224-55b]
 本故自土地田野之事賦税兵車之政皆司徒掌之
 盖古者養即為教教即為養養教不相離非如後世
 之截然為二物也鄉師鄉老鄉大夫州長黨正族師
 閭胥比長皆六鄉之官也六鄉之民居王城之中其
 受田在近郊百里之内其施教最先其立法最詳盖
 其所謂教民讀法序齒興賢其紀綱條具布之六遂
 都鄙邦國所以化民成俗無不由是故下六遂之官
 詳于田野稼穡而畧于教事非逺近異施也其法已
[224-56a]
 具于六鄉故於遂畧其詞立文不同而義相備也封
 人主封社稷鼓人舞師主鼓舞祭祀牧人牛人充人
 主祭祀之犧牲皆國之大事故次之載師閭師縣師
 遺人均人主賦斂力征之事故又次之師氏保氏司
 諫司救調人媒氏掌教萬民徳行道藝匡其過惡勸
 其親睦之事乃教所以成故又次之盖六鄉之官為
 之經而封人以下至媒氏為之緯各主其鄉之祭祀
 賦役教化者經也又各為之専官者緯也此其序也
[224-56b]
 司市質人㕓人胥師賈師司虣司稽胥肆長泉府皆
 市官也司門司闗掌節皆闗吏也市在王朝之後闗
 在王城之外故闗市次於此而山林川澤之官則列
 於六遂之終者亦重王城之義也遂人遂師遂大夫
 縣正鄙師鄼長里宰鄰長皆六遂之官也旅師稍人
 委人土均亦主賦役力征之事者也旅師猶載師也
 稍人猶縣師也委人猶遺人也土均猶均人也其職
 盖相成而或屬於鄉或屬於遂亦以所職之逺近為
[224-57a]
 先後之次也草人稻人盖農師也繼於土均之後猶
 師氏保氏之繼均人鄉主教而遂主耕也土訓誦訓
 辨四海九州之土宜地俗因草人稻人辨地物而並
 及之也山虞林衡川衡澤虞迹人丱人角人羽人掌
 葛掌染草掌炭掌荼掌蜃皆山澤之官也次於此者
 猶闗市之次六鄉也闗市近故内之山澤逺故外之
 也囿人場人園圃之官也故次山澤也廪人舎人倉
 人司祿司稼舂人&KR1066人槀人皆倉廪粟米之官也國
[224-57b]
 之積貯民之司命故以是終焉
    蕙田案地官之屬卿一人大司徒是也中大
    夫五人小司徒二師氏一遂人二也下大夫
    十五人鄉師四保氏一司市二司門二遂師
    四廪人二也上士四十八人中士百四十八
    人下士三百三十八人山虞林衡川衡澤虞
    皆中下士其數無考其鄉遂之官則卿六人
    中大夫三十六人下大夫百八十人上士九
[224-58a]
    百人中士三千七百五十人下士萬八千人
    而郊野之官不與焉師氏保氏如後世之經
    筵講讀及太子師傅司門如漢之城門校尉
    廪人如魏晉以後之倉部今之倉場侍郎也
禮官之屬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師下
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
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注/肆
猶陳也肆師佐宗伯陳列/祭祀之位及牲器粢盛
[224-58b]
 薛氏衡曰肆之為言陳也宗/伯以明其義肆師以陳其數
鬰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徒八人注鬰鬰金香/草宜以和鬯
鬯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八人注鬯釀秬為酒/芬香條暢于上
下也秬如黑/黍一稃二米
鷄人下士一人史一人徒四人
司尊彛下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注/彛
亦尊也鬰鬯曰彛彛/法也言為尊之法也
司几筵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徒八人注筵亦席也/鋪陳曰筵藉
[224-59a]
之曰席然其言/之筵席通矣
 薛氏衡曰鬰鬯實尊彛而獻之/涖几筵而陳之故三職相次
天府上士一人中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
十人注府物所藏言天者/尊此所藏若天物然
典瑞中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注瑞節/信也典
瑞若今/符璽郎
典命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注命謂/王遷秩
羣臣/之書
[224-59b]
司服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胥一人徒十人
 髙氏愈曰自天府至司服共四官皆國家典/禮之物名器爵秩所係宜為禮官重職也
典祀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
十人
守祧奄八人女祧每廟二人奚四人注逺廟曰祧周為/文王武王廟遷主
藏焉奄如今之宦者女祧女奴有才/知者天子七廟三昭三穆奚女奴也
 薛氏衡曰典祀掌外祀之兆守守祧掌先王先公之/廟祧外焉兆守謹于四郊内焉廟祧謹于宗廟禮之
 大本/在是
[224-60a]
世婦每宫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
史二人奚十有六人注世婦后官官也王后六宫漢始/大長秋詹事中少府太僕亦用士
人女府女史女奴有才智者卿疏王后六官每宫卿二/人則十二人也此主婦人則 大夫士並奄人為之是
以賈馬皆/云奄卿也
 沈氏彤曰王之六卿六命十二小卿皆中大夫四命/九嬪視九卿此卿十二人則當視四命中大夫也天
 官之世婦即春官之世婦乎曰然其職同則其人同/也但兩著其職而爵數獨詳于春官則未之歸一耳
 朱子以周禮為草/本盖謂此類也
    蕙田案賈疏以世婦為奄人大謬豈有奄人
[224-60b]
    而位為列卿者乎攷天官世婦所掌與此世
    婦所掌大畧相同則其非兩職明甚
内宗凡内女之有爵者注内女王同姓之女謂之内宗/有爵其嫁于大夫及士者凡無
常數/之言
外宗凡外女之有爵者注外女王諸姑姊/妹之女謂之外宗
冡人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
人徒百有二十人注冡封土為邱/壠象冡而為之
墓大夫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
[224-61a]
人徒二百人注墓冡塋之地孝/子所思慕之處
職䘮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
四人徒四十人注職/主也
 髙氏愈曰人死魂氣歸天體魄歸地聖人既立之主/以定其魂復為之墓以藏其魄故廟之與墓皆有禮
 儀而不可忽而守祧與冡人墓大夫皆𨽻于禮官職/䘮主諸侯公卿大夫䘮禮者與墳墓之類相近故冡
 人墓大夫以下/即以此繼之
大司樂中大夫二人樂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士
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注大司樂/樂官之長
[224-61b]
 髙氏愈曰凡教人均平其氣體怡懌其心志使之優/柔漸漬而自和順于道徳者莫善于樂故虞廷命夔
 教胄子而周官教國子以司樂名官然虞廷典禮典/樂分為二而周官以司樂屬之大宗伯盖禮理也樂
 和也隂陽理而後和/則司樂𨽻禮官宜矣
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
注胥有才知之稱禮記文王世/子曰小樂正學干大胥佐之
 鄭氏鍔曰閭胥以胥名之謂其才智足以長人/樂官亦名胥胥者相也惟有才智然後能相人
太師下大夫二人小師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
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眡瞭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
[224-62a]
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注凡樂之歌必使瞽矇為/焉命其賢知者以為大師
小師晉杜蒯云曠也大師也眡讀為虎眡之眡瞭目明/者鄭司農云無目眹謂之瞽有目眹而無見謂之矇有
目無眸子/謂之瞍
 髙氏愈曰大司樂學官之長大師教樂之官之長小/師其副也古人重樂謂其可以格神眀馴鳥獸故其
 官特以下大夫為之瞽矇其别有上/中下者盖亦以審音之優劣定其差
典同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注同/隂律
也不以陽律名官者因其先言耳書曰協時月正日同/律度量衡太師職曰執同律以聼軍聲 疏引書及大
師職證同在律上之義孔注尚書律為法/制當齊同之則同不為隂律與鄭義别
[224-62b]
 王氏安石曰典/同則律可知
 髙氏愈曰不以陽律名官/者陽待隂之和舉其全也
磬師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
十人
鐘師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
笙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
鎛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
十人注鎛如/鐘而大
[224-63a]
 髙氏愈曰八音金石為重故先鐘磬二師笙師于匏/土竹木四音皆教而耑稱笙師者以笙之用獨多也
 鎛師主革音而以鎛名/官者以主鼓其金奏也
韎師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舞者十有六人徒四十
注鄭司農説以眀堂位曰韎東夷之樂讀如味飲食/之味杜子春讀韎為菋荎著之菋元謂如韎韐之韎
旄人下士四人舞者衆寡無數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
徒二十人注旄牛尾舞者/所持以指麾
 陸氏佃曰王者舞先王之樂眀有法也舞當/代之樂明有制也舞四夷之樂明有懐也
 鄭氏鍔曰作四夷之樂當從其國不變其俗故韎師/所服者赤韎示不變其所服旄人所執者牛尾示不
[224-63b]
 變其所執鞮鞻氏所履/者革履示不變其所履
籥師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注籥/舞者
所吹春秋宣八年壬午猶繹萬入去籥傳曰去/其有聲廢其無聲者詩云左手執籥右手秉翟
籥章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
十人注籥章吹籥/以為詩章
 鄭氏鍔曰迎寒逆暑祈年祭蜡古之詩無不可用乃/専用豳籥吹豳詩者盖以先公開國于豳稼穡蠶桑
 勤力重本極王業之艱難周公念其祖先務農之勤/教民之心風俗之厚故四時祈祭皆用豳籥吹豳詩
 而以籥/章名官
[224-64a]
鞮鞻氏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注/鞻
讀如屨也鞮屨四夷舞者所屝/也今時倡蹋鼓沓行者自有屝
典庸器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注/庸
功也鄭司農云庸器有功者鑄器銘其功春秋/𫝊曰以所得於齊之兵作林鐘而銘魯功焉
司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注干舞者所/持謂楯也春
秋傳曰萬者/何干舞也
 髙氏愈曰自典同至司干共十二職/皆太師之屬而總𨽻于大司樂也
大卜下大夫二人卜師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
[224-64b]
十有六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注問龜曰/卜大卜卜
筮官/之長
 髙氏愈曰大卜卜師卜人三官同署而龜人以下四/官皆其屬也先王所以同民患前民用使人通隂陽
 造化之㡬而趨吉避凶者莫過於卜筮觀洪範九疇/耑以稽疑繫之則其重可知矣占夢眡祲二官所以
 考休咎而察灾祥亦其類也故附焉大卜卜師卜人/官至三十人之多者盖神明之事微妙而難窺當主
 多人以相/参决也
    蕙田案洪範稽大疑則謀及卜筮易稱定天
   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莫大乎蓍龜故先
[224-65a]
    王以卜筮為重殷人建天官先六大而大卜
    居其一周禮大卜以下大夫為之而滕侯之
    先以王室懿親為周卜正則三代以上未嘗
    以方技目之矣古人先卜而後筮春秋傳亦
    云筮短龜長此筮人之官領於大卜盖古制
    然也至孔子賛易列于六經而卜龜之法不
    𫝊人始重筮而輕卜矣
龜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四人胥四人徒四十
[224-65b]
注工取/龜攻龜
菙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注燋焌用/荆菙之類
占人下士八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八人注占著龜之/卦兆吉凶
簭人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注問著曰/筮其占易
占夢中士二人史二人徒四人
眡祲中士二人史二人徒四人注祲隂陽氣相侵漸成/祥者魯史梓慎云吾見
赤黒/之祲
 朱子曰聖人雖至小事必用其敬如夢亦有官掌之
[224-66a]
 鄧氏元錫曰卜筮占夢即人/占天也眡祲以天占人也
欽定義疏殷宗恭黙傅説見夢夢協朕卜武王以誓師
 大人之占著於小雅傳記所載祲祥凶變先見于夢
 兆者多矣故周公特設掌夢之官與卜筮眡祲相間
 皆聖人畏天省躬精誠之所貫注也
大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祝中士八人下士十有
六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注大祝祝/官之長
 薛氏衡曰卜也者先王所以求諸幽以决吾心之疑/祝也者先王所以告諸幽以薦吾心之信此序官之
[224-66b]
 相為先/後與
 王氏志長曰别立䘮祝詛祝甸祝不以干大小祝者/逹誠于鬼神示欲其心無所淆得専致其寅清也
䘮祝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
四人徒四十人
甸祝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四人注甸之言田/也田狩之祝
詛祝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四人注謂祝之/使沮敗也
司巫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一人徒十人注司巫/巫官之
長/
[224-67a]
男巫無數女巫無數其師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
四人徒四十人注巫能制神之/處位次主者
 王氏志長曰程子嘗言天人一也但常人神氣昏塞/有所隔而不能相通聖人能通幽眀而一之此卜筮
 占夢眡祲馮相保章巫祝醫官所由設也盖王心一/動鬼神與知善惡纎微皆與造化流通而無間内而
 徴於夢寐有獻贈之法外而動乎四體有養治之宜/眀而見於蓍龜以詔救政幽而祈於鬼神以求福佑
 上而觀象於三辰以辨序事故曰王前巫而後史卜/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其此之
 謂/與
大史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
[224-67b]
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注大史史/官之長
 王氏與之曰史官公道所係清議所出君相一有過/舉史氏直書正蘓子由所謂宰相操一時之賞罰史
 官明萬世之是非者此所以權重宰/相列之春官雖太宰不得統攝之
 陳氏曰太史盖掌記錄明卜候故凡郡國記書及天/官星憲之書皆藏于此晉韓宣子適魯觀書於大史
 見易象與魯春秋則知凡書皆藏大史矣楚昭王時/有雲如衆赤鳥夾日以飛楚子使問之周大史則知
 太史兼明/天象矣
 髙氏愈曰大史掌國家一切禮法當屬禮官而得以/鈎考邦國官府之治其相亞太宰而畧與司㑹權埒
 漢人以郡國計書先上大史猶仍周官之法至掌天/時告朔之禮又合後世欽天監職而兼之故馮相保
[224-68a]
 章司推算占候為其屬自後漢至隋惟魏明帝史職/領中書其餘多領秘書而變為著作局國史纂修實
 錄之/屬矣
馮相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注/馮
乘也相視也世登髙臺以視天文之次序天文屬大史/月令曰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
不/貸
保章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注/保
守也世守/天文之變
 髙氏愈曰馮相主推步保章主占候推步者司天文/之常占候者司天文之變此則唐虞羲和之職而周
[224-68b]
 公列之為二繫之以/氏盖亦世掌其官者
内史中大夫一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
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
 王氏詳説玉藻曰左史書動右史書言以左傳考之
 左史即大史右史即内史襄二十五年載齊大史書
 崔杼之事非書動乎僖二十八年王命内史策命晉
 侯非書言乎
 髙氏愈曰内史於王生殺大柄皆参與而一切誥命/策令皆出其手盖為天子最親宻之臣書稱大史友
[224-69a]
 内史友而家語云古者天子以内/史為左右手則倚任之重可知
外史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胥二人徒二
十人
 陳氏傅良曰内史猶今内制翰林也外史猶今外制/舍人也凡策命之出黜陟予奪其與人主圗之者冡
 宰也而以二史屬春官冡宰詔王大宗伯之屬得以/陳誼補過於其間故號令罔不臧而賞罰公亦三公
 所以集衆思/昭令聞也
 髙氏愈曰其官/無府史盖闕文
御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其史百有二十人府四
[224-69b]
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注御猶侍也進也其史百有/二十人以掌賛書人多也
 吕氏祖謙曰御史之名見於周官以中下士為之特/小臣耳至于戰國其職益親故獻書多云獻書于大
 王御史秦趙澠池之㑹令御史書事淳于髠亦云御/史在後執法在傍是乂掌記事紏察之任也至秦皇
 衡石程書侍御史之權益重漢以/後御史大夫直與丞相分權矣
    蕙田案自大史以下皆史官大史位下大夫
    卑於内史而列職在其前者大史兼掌天事
    内史専掌人事古者以天事為重故也馮相
    保章大史之屬故次之漢以内史治三輔而
[224-70a]
    御史大夫班亞丞相謂之副相與周禮名同
    而實異惟大史令即周大史之職凡郡國計
    書先上大史以其副下丞相與周禮掌六典
    法則之意同而司馬遷以為近於卜祝之流
    則其權益輕矣
巾車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
府四人史八人工百人胥五人徒五十人注巾猶衣也/巾車車官之
長/
[224-70b]
典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
十人注路王之/所乗車
車僕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
十人
司常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
十人注司常主/王旌旗
 髙氏愈曰先王所以明上下列貴賤辨等咸異物采/者自衣服宫室而外莫過于車旗後世名分僣差亡
 等冒上多自此始故巾車/司常二官為禮官重職
[224-71a]
都宗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
四十人注都謂王子弟所/封及公卿所食邑
家宗人如都宗人之數注家謂大夫/所食采邑
 易氏祓曰天子有宗伯諸侯有宗人春秋夏父弗忌/為宗人此諸侯之宗人也内諸侯亦有宗人都宗人
 家宗人/是已
 髙氏愈曰宗人主都家之禮猶天子之宗伯不敢稱/伯稱宗人而已都司馬云每都朝大夫云每國此不
 言者缺文也春官有都家宗人夏官有都家司馬秋/官有都家士是祭祀兵刑大事禮樂征伐大權俱不
 下移而一統于上此大都耦國之/禍所以不見於先王之世也歟
[224-71b]
    𫝊田案春秋傳鄭公孫黒肱有疾召室老宗
    人立段則諸侯之大夫亦設宗人矣
凡以神士者無數以其藝之貴賤為之等注以神士者/男巫之俊有
學問才知者藝謂禮樂射御書數髙者為上士次之為/中士又次之為下士 疏有即入之故無常數在都家
之下者欲見都家/之神亦處置之
 易氏祓曰春官設屬最有統紀所典之禮五禮為先
 五禮之中吉禮為本是盖天秩天叙自然之理觀大
 宗伯其用亦博矣實以天神人鬼地示為主然後小
[224-72a]
 宗伯為之建國之神位肆師為之立國祀之禮而五
 禮從之自其設屬而言雖五禮之用為不同莫先于
 祭祀之禮於是因禮事之緩急而為職掌之先後祭
 祀始于祼而告時告備之禮行焉故鬱人先之鬯人
 次之鷄人次之尊彛几筵瑞玉命服之官又次之以
 至内外祭祀無不畢舉而凶禮為謹終之事此冡墓
 職䘮所以居五禮之末掌禮之職備矣禮之所至樂
 亦至焉又自大司樂以至司千凡二十職皆列于禮
[224-72b]
 官之次盖聖人制禮所以檢柅人心而歸之于中使
 之周旋鼓舞于聲容之間而至敬存焉是樂之為用
 皆所以輔成乎是禮者也然禮者理也所以經理斯
 世者苟有一毫之不盡亦不足以為禮之至又自太
 卜而下皆卜筮之事太祝而下皆巫祝之事太史而
 下皆紀策書之事是雖文為制度之未而天秩天叙
 實寓其間聖人率是而行之始于宫庭逹于天下其
 道甚大百物不廢復以神士者終焉寧非吉禮為五
[224-73a]
 禮之本乎
 李氏光地曰宗伯職掌邦禮而以祭祀為主盖所以
 治神人而和上下故凡有事於禮及司神之官皆屬
 焉小宗伯肆師佐大宗伯者也其次則鬱人鬯人鷄
 人司尊彛司几筵皆掌祭祀之重器其次則天府典
 瑞典命司服皆掌禮秩之大儀又其次典祀守祧世
 婦内宗外宗則守廟兆之官及祭祀之職也又其次
 冡人墓大夫職䘮則守墓域之官及䘮事之職也行
[224-73b]
 禮必有樂然後神人以和故大司樂樂師大胥小胥
 大師小師瞽矇眡瞭典同磬師鐘師笙師鎛師韎師
 旄人籥師籥章鞮鞍氏典庸器司干皆樂官之屬也
 卜祝筮史明鬼神之理通隂陽之道故次於司樂之
 後而俱𨽻於宗伯之職太卜卜師龜人菙氏占人簭
 氏占夢眡祲卜官之屬也大祝小祝䘮祝甸祝詛祝
 祝官之屬也司巫男巫女巫巫官之屬也大史小史
 馮相氏保章氏内史外史御史史官之屬也巾車典
[224-74a]
 路車僕司常掌車旄之事宜次於典命司服而叙在
 巫史之後盖車所以乗旗載於車後之者貴賤之等
 也都宗人家宗人主食邑采地之官後之者内外之
 辨也凡以神仕者無常數未有官職故又後之也
    蕙田案春官之屬卿一人大宗伯也中大夫
    五人小宗伯二大司樂二内史一也下大夫
    二十四人肆師四冡人二墓大夫二樂師四
    大師二大卜二大祝二大史二内史二巾車
[224-74b]
    二也上士五十三人中士一百五十八人下
    士二百七十五人瞽矇眡瞭皆三百人男巫
    女巫凡以神士者無數内官則卿十二人下
    大夫二十四人中士四十八人内宗外宗無
    常數焉大司樂即虞書典樂教胄之職後世
    别立國子監而樂官領於太常分為二職與
    古制異矣内史即唐宋兩制之任明初以學
    士入閣辦事與周官設内史之意同其後委
[224-75a]
    任益重遂為輔弼之臣諸曹莫能抗矣
          右周禮官制上
 
 
 
 
 
 
[224-75b]
 
 
 
 
 
 
 
 五禮通考卷二百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