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d0087 五禮通考-清-泰蕙田 (master)


[21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五禮通考卷二百八
           刑部尚書秦蕙田撰
  嘉禮八十一
   體國經野
地志禹會諸侯于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成湯之時有三
千餘國武王觀兵有千八百國東遷之初尚存千二百
國迄獲麟之末二百四十二年見于春秋經傳者惟百
[218-1b]
有餘國而會盟征伐章章可紀者約十四君 魯都曲/阜
 衛都朝歌戴公廬曹今北直大名府滑縣也文公遷/楚邱今滑縣東七十里廢衛南縣是成公徙帝邱
亦曰濮陽即大名府開州也至元君徙野王/而祀絶野王今河南懐慶府附郭河内縣是 齊太公/封營
邱今青州府臨淄縣胡公徙薄姑今青州府博興縣/東北十五里薄姑城是獻公徙臨淄即太公營邱也
叔虞封唐今山西平陽府翼城縣東二十五里唐城/是子爕徙晉今太原府太原縣是穆侯徙絳孝侯改
絳為翼亦曰故絳今翼城縣東南十五里古翼城/是景公遷新田仍稱絳今平陽府絳州絳縣也 宋
都商/邱 鄭都新鄭今開封府禹州新鄭縣又陕西西/安府華州西北有故鄭城其始封邑也
都宛邱即開/封府陳州 蔡都上蔡今河南汝寧府上蔡縣平/侯徙新蔡今汝寕府新蔡縣也昭
[218-2a]
侯徙州來亦曰下蔡今南直鳳/陽府夀州北三十里下蔡城是 曹都曹今兖州府/曹州定陶縣
都許今開封府許州是靈公遷葉今南陽府裕州葉/縣悼公遷夷今鳳陽府亳州東南七十里廢城父縣
是旋還葉又遷于白羽今南陽府鄧州析川縣是許男/斯又遷于容城今荆州府東廢華容縣是葢皆為楚所
遷/也 秦非子封秦城今陕西鞏昌府秦州清水縣是莊/公居犬邱文公卜居汧渭間今鳳翔府郿縣東
北十五里故郿城是寜公徙平陽今鳳翔府岐山縣西/四十六里有平陽鄉徳公徙居雍今鳳翔府治是獻公
徙櫟陽今西安府臨潼縣北五十里故萬年縣是孝公/作咸陽今西安府咸陽縣東三十里咸陽故城是也
 楚熊繹封丹陽今湖廣荆州府歸州東北七里丹陽/城是文王始都郢今荆州府城北十里紀南城是
至平王更城郢今荆州府東北三里郢城是也昭王遷/鄀在襄陽府宜城縣南境旋還郢至襄王東北保陳城
[218-2b]
即開封陳州也考烈王遷鉅陽在陳州東境又東遷夀/春今鳳陽府夀州也最後懐王孫心都盱眙即鳳陽府
泗州盱眙縣又徙長沙郴/縣而亡今湖廣郴州也 呉都勾吳正義太伯居梅/里今常州府無錫縣東
南四十里有太伯城至闔閭始築/吳郡城都之即今蘇州府城也 越都㑹稽今浙江/紹興府治又勾
踐嘗徙瑯邪今山東青州府諸城/縣東南百四十里瑯邪城是也皆大國也其餘子男
附庸之屬 滕山東兖州/府滕縣是 薛滕縣南四十/里有薛城 邾兖州/府鄒
縣是艾公遷繹在鄒縣/東南二十五里繹山下 小邾亦曰郳在/滕縣境内 鄫兖州府/嶧縣是
 偪陽嶧縣西南五十/里有偪陽城 郜兖州府城武縣/東南有郜國城 茅兖州府/金鄉縣
東舊有/茅鄉 鑄兖州府曹州定陶/縣境有鑄鄉城 遂括地志定陶有/遂鄉古遂國也
[218-3a]
兖州府濟/寜州是 邿濟寧州南六十里廢亢/父縣有邿亭邿讀曰詩 須句兖州/府東
平州/是 鄣東平州東六/十里有鄣城 宿東平州東三十/里無鹽城是 郕東平/州汶
上縣北二十/里郕國城是 鄅兖州府沂州北/開陽故縣是 郯沂州郯/城縣顓臾
沂州費縣西北九/十里有顓臾城 於餘丘 極 鄟已上未詳凌氏/曰俱在兖州府
境/ 譚濟南府城東七/十里有譚城 牟濟南府泰安州新泰/縣東南廢牟縣是 紀
青州府夀光縣西/南三十里紀城是 莒青州府/莒州是 向莒州南七十/三里向城是 根
今莒州沂水縣/東南牟鄉是 陽未詳凌氏曰/在青州府境 介莱州府膠州/髙宻縣西六
十里黔/陬城是 彝膠州即墨縣西/廢壯武縣是 莱亦曰郲今登州府黃/縣東二十里有莱子
[218-3b]
城齊侯遷莱子于/郳今莱州府治是 共河南衛輝/府輝縣是 凡輝縣西南二/十里有凡城
南燕衛輝府胙城縣/是故胙國也 雍懐慶府修武/縣西有雍城 邘懐慶府城/西北三十
里有/邘城 溫亦曰蘇今懐/慶府溫縣是 原今懐慶府濟源縣西/北十五里原鄉是 甘
河南府城西南甘/水上舊有甘城 鞏河南府/鞏縣 滑河南府偃師縣南/二十里廢緱縣是
 劉廢緱縣/有劉亭 虢在河南府陕州者曰北虢在開封滎/陽者曰東虢又陕西鳳翔府寳雞縣
東二十里虢/國城曰西虢 焦陕州南二里徽伯壘是又南/直鳳陽府亳州亦古焦國 尹或/曰
在河南府/城東北毛 𥅆 單 成俱未詳周畿内國也凌/氏曰皆在河南府境内
開封府杞縣是又杞遷于緑陵或曰在杞/縣西北百里又遷于淳于或曰即今杞縣 密開封/府禹
[218-4a]
州密/縣 項開封府陳/州項城縣 頓項城縣境/有南頓城 祭開封府鄭州/東北十五里
有祭/城 葛歸徳府寧陵縣北/十五里有葛城 戴歸徳府睢/州考城縣 沈今汝/寜府
城東平輿/故城是 栢汝寧府/西平縣 房汝寧府遂/平縣是 黃汝寧府光/州西十二
里有/黄城 息光州/息縣 弦光州光/山縣 蔣光州固始縣西北/七十里期思城是
汝寧府信陽/州確山縣 道確山縣北/有道城 申南陽府附郭/南陽縣是 蓼
南陽府唐縣南廢湖陽縣是又鳳陽府/夀州南六十里廢安豐縣亦古蓼國 鄧今南陽/府鄧州
鄧州内鄉縣西南百二十里丹水城是又湖廣襄陽/府宜城縣南境亦有鄀城記曰自商宻遷于此商宻
即丹/水也 應今汝州東南/廢父城縣是 黎山西潞安/府黎城縣 揚平陽府/洪洞縣
[218-4b]
平陽府蒲州東南百/二十里永樂城是 耿蒲州河/津縣 冀河津縣/有冀鄉 荀
亦曰郇蒲/州猗氏縣 霍平陽府/霍州 賈未詳凌氏曰在/平陽府西境 崇今陕/西西
安府/鄠縣 酆在鄠縣/東境 畢今西安府咸陽/縣西北有畢原 芮西安府同/州是又山
西平陽府觧州芮城縣西有古芮國/城本魏國地芮伯萬出居此因名 韓同州韓/城縣 梁
韓城縣南二十/里少梁城是 召鳳翔府城南有召亭或曰/春秋時召亦遷于河南 榖湖/廣
襄陽府榖/城縣是 唐襄陽府棗陽/縣上唐鄉是 羅襄陽府南漳縣東南/八十里有羅國城又
荆州府枝江縣亦故羅國其所遷處也岳州府/平江縣又有羅國城楚文王自枝江徙羅于此 鄾襄/陽
府城東北十/二里有鄾城 鄖亦作䢵今/徳安府治 隨徳安府/隨州是 厲隨州北/有厲鄉
[218-5a]
 賴在隨州東北境又楚遷賴/于鄢今襄陽府宜城縣也 貳隨州應/山縣境 絞 軫
未詳凌氏曰/俱近隨州境 庸鄖陽府/竹山縣 州荆州府監利縣是又山/東莱州府髙宻縣東北
有廢淳于縣/亦古州國 䕫荆州府歸州東二/十里有䕫子城 權今承天府當/陽縣東南有
權城又楚遷權于那處今承天/府荆門州西廢編縣有那口城 麋岳州府境有東西/二麋子城又鄖陽
府附郭鄖縣/亦故麋國也 徐鳳陽府泗州北五十里徐城是又/楚遷徐于奚即許國所嘗遷者
今徐州/蕭縣 鍾吾今淮安府邳/州宿遷縣是 舒廬州府/舒城縣 巢廬州/府無
為州/巢縣 六廬州府/六安州 英氏在六安/州境 桐安慶府/桐城縣 舒鳩
凌氏曰在/安慶府境 邢北直順徳府治是又遷于夷儀今/東昌府附郭聊城縣有夷儀聚 北
[218-5b]
保定府易州東/南故燕國城是 巴四川重慶府/附郭巴縣是 不羮羮音郎河/南開封府
許州襄城縣西南有不羮城又南/陽府裕州舞陽縣北境亦有此城皆悉索幣賦以奉大
國之命者也外此者 戎蠻河南汝州西南有蠻/中聚即戎蠻子邑 陸
河南府嵩縣北三/十里陸渾廢縣是 鮮虞北直真定府城東北四十/里新市故城鮮虞國都也
 無終北直順天府薊/州玉田縣是 山戎北直永/定府是 北翟山西大/同府是
 潞氏亦曰赤翟今潞/安府潞城縣 白翟陕西延/安府是 驪戎西安府/臨潼縣
是/ 鄋瞞在山東濟/南府北境 淮彝南直徐邳/等州境 肥山西太原/府平定州
樂平縣東五十里昔陽城其國都也又北直真定府藁/城縣西南有肥纍城山東濟南府有肥城縣皆其種屬
[218-6a]
北直永平府境又有肥如城志/曰晉滅肥肥子奔燕受封于此 鼔真定府/晉州是 盧在湖/廣襄
陽府/境 濮亦曰百濮在湖廣/常徳府辰州府境則九州異裔參錯于列國
之中者也莫不弱者先滅强者後亡凌遲至于戰國存
者惟有七君而田齊三晉又非春秋之舊
 顧氏棟髙春秋大事表魯都曲阜今為山東兖州府/曲阜縣治應劭曰
 曲阜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/自春秋至戰國魯世世都之党氏溝哀十一年季/孫使冉求俟
 于党氏之溝杜/注朝中地名棘下地定八年公歛處父與陽虎/戰于棘下杜注城内地名
 圃襄四年季孫樹六檟于蒲圃東門之外杜注塲圃/名定八年陽虎將享季氏于蒲圃而殺之即此
[218-6b]
 五父之衢襄十一年季武子將作三軍詛于五/父之衢白褒魯記在魯東門外二里襄/十
 年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杜注郰邑魯縣東南莝/城孔子還轅息鄹即此今曲阜縣與鄒縣相接處
 魯邑郎隱元年費伯帥師城郎杜注魯邑髙平方與/縣東南有郁郎亭在今兖州府魚臺縣東北
 九十里桓十年齊侯衛侯鄭伯来戰于郎莊十/年齊師宋師次于郎葢魯之邉邑故數受兵見/上
 魯大夫費庈父之食邑讀如字與季氏費邑/讀曰秘者有别在今兖州府魚臺縣西南隐五/年公
 觀魚于棠棠濟上之邑杜注髙平方與縣北有武唐/亭魯侯觀魚臺水經注菏水又東經武唐亭有髙臺
 二大許下臨水昔魯侯觀魚處在今魚臺縣東北十/二里棠與唐古通用即二年公與戎盟之唐是也
 中邱隐七年城中邱公羊云内之邑也杜注在瑯琊/臨沂縣東北今沂州府東北三十里有中邱城
[218-7a]
 防隠九年公㑹齊侯于防杜註在瑯琊華縣東南案/魯有兩防此所謂東防也在今沂州府費縣東北
 六十里世為臧氏食邑襄二/十三年臧紇自邾如防即此隠十年敗宋師于菅/辛巳取防此所謂西
 防也杜註髙平昌邑縣西南有西防城宋防既為魯/有欲别于臧氏之防故謂之西防在今兖州府金鄉
 縣西/北莵裘隠十一年吾使營莵裘杜註魯邑在泰/山梁父縣南在今兖州府泗水縣西北
 田桓元年鄭伯以璧假許田寰宇記許昌城南四十/里有魯城在今河南許州府東境為魯朝宿邑鄭
 伯請以泰山之祊易之而祀周公公/羊云田多邑少稱田邑多田少稱邑桓六年公㑹/紀侯于成杜
 註在泰山鉅平縣東南在今兖州府寧陽縣東北九/十里莊三十年次于成備齊也襄十五年齊人圍成
 公救成于是城成郛後為孟氏邑定十二年仲由為/季氏宰將墮成公歛處父曰墮成齊人必至于北門
[218-7b]
 是魯之北境/近齊之邑莊二十八年冬築郿杜註魯下邑/在兖州府夀張縣東南五十里
 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杜註今城陽諸/縣在今青州府諸城縣治西南三十里小榖莊三十/二年城
 小榖孫氏復謂之宜從榖梁註為魯邑曲阜縣西/北有小榖城左傳杜註謂為齊邑為管仲城之非
 世為季氏邑在今沂州府費縣治西南七十里賈/逵索隠俱以為魯懿公子費伯之食邑者非是
 衍僖二十九年介葛盧来舍于昌衍杜註魯縣/東南有昌平城在今曲阜縣東南八十里文/七
 年城郚杜註魯邑卞縣南有郚城城郚/備邾難也在今兖州府泗水縣東南文十二年/季孫行父
 帥師城諸及鄆杜註城陽姑幕縣南有鄖亭鄖即鄆/在今沂州府沂水縣東北四十里此為東鄆莒魯所
 爭/者平陽宣八年城平陽杜註泰山有平陽縣在今泰/安府新泰縣西北四里案魯有兩平陽此係
[218-8a]
 東平陽也西平陽在兖州府鄒縣西三/十里本邾邑為魯所取見哀二十七年成二年齊/人伐我北
 鄙圍龍杜註魯邑在泰山博/縣西南今在泰安府城西南成三年叔孫僑如帥/師圍棘杜註汶陽田
 之邑在濟北蛇邱縣今/當為泰安府肥城縣地襄十二年莒人伐我東鄙/杜註瑯琊費縣南有台亭
 在今沂州府/費縣東南襄十七年齊侯伐我北鄙圍桃杜註/魯邑卞縣東南有桃墟在今兖州府
 泗水縣東南昭七年晉人來治杞田季/孫以成與之而遷孟氏之邑于桃即此陽闗襄十七/年師自
 陽闗逆臧孫魯邑杜註在泰山鉅平縣北後屬齊定/七年齊人歸鄆陽闗即此在今兖州府寕陽縣東北
 武城襄十九年城武城魯邑杜註泰山南武城縣子/㳺為武城宰即此在今沂州府費縣西南九十
 里/髙魚襄二十六年齊烏餘以廪邱奔晉遂襲我髙/魚魯邑杜註廪邱東北有高魚城今其地在
[218-8b]
 曹州府鄆城縣東/北北與范縣接界陽州襄三十一年齊閭邱嬰伐陽/州齊魯境上邑在今泰安府
 東平州西北昭二十五年公孫于齊次于陽州杜註/云未敢直前故次于竟定八年公侵齊門于陽州則
 此時陽州當/為齊有矣昭二十五年臧㑹奔郈叔孫氏邑杜/註郈在東平無鹽縣東南在今泰安
 府東平州東南十里定十二年仲/由將墮三都叔孫氏墮郈即此東野定五年季平/子行東野還
 卒于房杜註季氏邑今闕里志周公後有東/野氏葢以邑為氏東野及房皆近費之邑龜隂田
 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陰田杜註三邑皆汶陽田泰/山博縣北有龜山案博縣為今之泰安府龜山在新
 泰縣之西南泗水縣之/東北與泰安府境相接莒父定十四年城莒父及霄/杜註魯邑莒係以父魯
 人語音如梁父亢父單父是也子夏/為莒父宰即此今為沂州府莒州地見上杜註魯/邑在今莒州
[218-9a]
 境/定十五年冬城漆杜註邾庶其邑南平/陽縣東北有漆鄉今在兖州府鄒縣北啟陽哀/三
 年叔孫季孫城啟陽杜註瑯琊開陽縣今沂州/府治北十五里有開陽故城本鄅國後属魯邾瑕
 哀六年城邾瑕杜註任城亢父縣有邾/婁城今在兖州府濟寕州南二十里負瑕哀七年/公伐邾
 以邾子益来囚諸負瑕杜註魯邑南平陽縣西/北有瑕邱城在今兖州府滋陽縣西二十五里哀/八
 年齊人取讙及闡杜註在東平剛縣北戰國時為齊/之剛邑故剛城在今兖州府寜陽縣東北三十五里
 東陽哀八年呉伐我克東陽而進舎于五梧明日舎/于蠶室杜註三邑魯地東陽在今沂州府費縣
 西南七/十里五梧見上在/費縣西蠶室今兖州府滕縣東/三十里有蠶母山 魯地
 蔑隠元年盟于蔑杜註魯地即姑蔑也魯國卞縣南/有姑城在今兖州府泗水縣東北四十五里定十
[218-9b]
 二年費人攻公仲尼命申句湏樂頎下/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即此隠二年公/㑹戎于潜
 杜註魯地潜地葢近戎戎在今曹州府/曹縣故戎城潜當在魯兖州府西南境隠二年公/及戎盟于
 唐杜註魯地髙平方與縣北有武唐/亭在今兖州府魚臺縣東十二里隠十年盟于/鄧杜註魯地
 黄帝臣鄧伯涅國與南陽子姓/之鄧有别當在今兖州府境桓三年齊侯送姜/氏于讙杜註魯地
 濟北蛇邱縣西有下讙亭/在今濟南府肥城縣西南祝丘桓五年城祝丘杜註/魯地莊四年夫人姜
 氏享齊侯于祝丘即此是齊魯兩境/上之邑在今沂州府東南五十里咸丘桓七年焚/咸丘杜註
 魯地高平鉅野南有咸亭/在今曹州府鉅野縣南桓十一年公㑹宋公于/闞杜註魯地在東平須
 昌縣東南魯先公墓所在自隠桓以下皆葬此今兖/州府汶上縣西南三十五里有南旺湖湖中有闞亭
[218-10a]
 其地葢阜六七即魯先公葬處/定元年季孫使後如闞即此曲池桓十二年盟于/曲池杜註魯地
 魯國汶陽縣北有曲水亭/在今曲阜縣東北四十里桓十七年盟于趡杜註/魯地當在今兖州府泗
 水鄒縣/之間桓十七年戰于奚杜註魯地今兖州府滕/縣南奚公山下有奚邑水經注夏車正奚
 仲之/國也莊九年公及齊大夫盟于蔇杜註魯地瑯琊/繒縣北有蔇亭在今兖州府嶧縣東八十里
 生竇莊九年殺子紏于生竇杜註魯地在今曹州/府曹縣東北三十里濮水所逕為齊魯交界
 勺莊十年公敗齊師于長勺杜註魯地路史曰成王/以商民六族錫魯有長勺氏尾勺氏此葢商民所
 居/乗丘莊十年公敗宋師于乗丘杜註魯地西漢泰/山郡有乗丘縣顔師古曰即春秋乗丘也括
 地志乗丘在瑕丘縣西北三十五里/今兖州府治滋陽縣西有古瑕丘城莊十一年公/敗宋師于鄑
[218-10b]
 杜註魯地當在兖州府境與元年齊遷/紀郱鄑郚之鄑在都昌縣西者為二地濟西莊十八/年公追
 戎于濟西杜註公逐戎于濟水之西莊三十年公及/齊侯遇于魯濟杜註濟水歴齊魯界在齊界為齊濟
 在魯界為魯濟葢魯地宣元年齊人取濟西田杜註/故曹地僖三十一年晉人以分魯濟西約在今曹州
 府曹縣鄆城鉅/野三縣之地莊二十七年公㑹杞伯姬于洮杜/註魯地在今曹州府濮州西南五
 十/里莊三十一年築臺于薛杜註魯/地今兖州府滕縣東南有薛城莊三十一年/築臺于秦杜
 註東平范縣西北有秦亭/在今曹州府范縣南三里梁邱莊三十二年齊侯宋/公遇于梁邱杜註在
 髙平昌邑縣西南今曹州府城武縣東北三十里有/梁邱城蓋齊宋接界處榖梁云梁邱在曹邾之間去
 齊八百里其地近宋/見齊桓之能執謙閔二年共仲歸及宻乃縊杜/註魯地瑯琊費縣北有宻如
[218-11a]
 亭在今沂州/府費縣北汶陽僖元年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/杜註汶水北地定十年齊人取鄆
 讙龜隂田三邑皆汶陽也其/地在今兖州府寜陽縣境甯母僖七年盟于甯母/杜註魯地高平方
 與縣東有泥母亭讀如甯在/今兖州府魚臺縣東二十里僖十七年夫人姜氏/㑹齊侯于卞杜註魯
 國卞縣在今兖州府/泗水縣東五十里升陘僖二十二年及邾人/戰于升陘杜註魯地重館
 僖三十一年臧文仲如晉宿于重館杜註高平方與/縣東北有重鄉城在今兖州府魚臺縣西北十一里
 鹹文十一年叔孫得臣敗狄于鹹杜註魯地後漢志/濮陽縣春秋時有鹹城濮水之北當在今曹州府
 曹縣/境成二年公㑹楚公子嬰齊于蜀杜註博縣西/北有蜀亭今兖州府汶上縣西南四十里有
 蜀山其下有蜀山湖與南旺/湖東西相對為泰安府接境陽橋成三年楚侵及陽/橋杜註魯地在今
[218-11b]
 泰安府泰/安縣西北壞隤成十六年公往㑹晉出于壊隤杜註/未詳所在苐據成十六年傳云公待
 于壊隤申宮儆備設守而後行意其地當去公宮不/逺又昭公之䘮送君者自壊隤而反當在曲阜境内
 貍脤成十七年公孫嬰齊卒于貍脤舊說云魯地杜/駁之曰傳稱庚午圍鄭還自鄭壬申至于貍脤
 由庚午至壬申纔二日未得及魯境也又大夫卒其/境内則經不書地益明貍脤非魯地矣但不知是何
 國之/地耳襄十五年及宋向戌盟于劉孔氏/達曰釋例地闕葢魯城外之近地 庚宗昭/四
 年穆子去叔孫氏及庚宗高氏曰時穆子適齊又哀/八年呉伐我舎于庚宗次于泗上當在魯北境此時
 呉師自武城而来也今兖/州府泗水縣有庚宗亭塞闗昭五年豎牛奔齊孟/仲之子殺諸塞闗之
 外杜註齊魯界上/闗亦六闗之一昭八年大蒐于紅杜註蕭縣西/有紅亭今為江南徐州府蕭縣
[218-12a]
 蕭為宋邑蕭叔所封邑傳云自根牟至于商衛革車/于乗商即宋也豈魯蒐于近宋之鄙而蕭縣魯亦有
 其地歟/當更考祲祥昭十一年㑹邾子盟于祲祥杜/註闕當在今兖州府滋陽縣境定三/年及
 邾子盟于㧞左傳作郯杜註郯/即拔也當在兖州府滋陽縣境蛇淵囿定十三年築/蛇淵囿京相
 璠曰濟水有蛇丘城城下有水/魯囿也在今濟南府肥城縣南丘輿哀十四年司馬/牛卒于魯郭門
 之外葬諸丘輿杜註泰山南城縣/西北有輿城在今沂州費縣西 魯山川泰山隠/八
 年鄭伯請以泰山之祊易許田泰山在今山東泰/安府城北五里史記貨殖傳其陽則魯其隂則齊
 山僖十四年季姫及鄫子遇于防葢魯國之防山也/防山在兖州府曲阜縣東二十里孔子父母合葬
 于防/即此龜山定十年齊人来歸鄆讙龜隂田杜註奉山/博縣北有龜山田在其北龜山在今奉安
[218-12b]
 府新泰縣西南四十里詩云奄有龜蒙/即此龜山也又夫子去魯作龜山之操莱柞昭七年/季孫以
 桃易孟氏之成其臣謝息辭以無山與之莱柞莱柞/在今泰安府莱蕪縣應劭曰魯之莱柞邑葢邑有二
 小山也莱/柞二山名濟水莊十八年公追戎于濟西杜註逐之/于濟水之西案莊三十年公及齊侯
 遇于魯濟杜註濟水歴齊魯界在齊界為齊濟在魯/界為魯濟水經註濟水過定陶西東流濟隂乗氏縣
 西分為二瀆其南瀆為菏水東南流至山陽湖陸縣/與泗水合而入淮其東北流入鉅野澤又東北過東
 郡夀良縣西界北逕須昌榖城又東北逕盧縣華不/注山臺縣菅縣梁鄒臨濟樂安而入于海杜氏所謂
 歴齊魯界者即東北分流一支其在鉅野夀良須昌/則穿曹魯之境謂之魯濟其在榖城以下則穿齊衛
 之境所謂齊濟也鉅野今亦為縣屬曹州府夀良即/今兖州府之夀張縣須昌在今東平州榖城在今東
[218-13a]
 阿縣俱屬奉安府/此齊魯分界也汶水僖元年公賜季友汶陽之田/杜註汶水北地汶水出泰山
 莱蕪縣西入濟汶水西南入兖州府寜陽縣境至東/平州東㑹坎河諸泉流至此而分其西流者入大清
 河大清河/即濟水也洙水莊九年冬浚洙杜註洙水在魯城北/下合泗浚深之為齊備水經注洙水
 西南至魯縣東北分為二流北為洙瀆南即/泗水孔子設教于洙泗水之間闕里是也泗水襄/十
 九年諸侯次于泗上案此魯城北之泗也哀八年呉/伐魯深入魯地舎于庚宗次于泗上從征記洙泗二
 水交于魯城東北十七里今在曲阜縣東/北八里自泗水縣流入境入滋陽縣界沂水昭二/十五
 年季孫請待于沂上以察罪杜註魯城南自有沂水/沂水在今曲阜縣南二里雩門源出尼山西流經此
 論語所謂浴乎沂風乎舞雩者也又有雩水亦曰泮/水魯頌思樂泮水即此水側有雩壇亦名舞雩雩門
[218-13b]
 因此而名雩門魯南城之西門也沂水西入滋陽縣/境合于泗水杜註云云葢以别于沂州之沂水也沂
 州之沂水/見齊地漷水襄十九年取邾田自郭水杜註漷水/西經魯國下入泗漷水在今滕縣南
 十五里哀二年季孫斯伐邾取漷東田及沂西田即/此漷水出鄒山東則流于邾魯之間正義云邾在漷
 南田在漷北此魯/取邾田之境也淄水昭二十六年成人伐齊師之/飲馬于淄者杜註淄水出泰
 山梁父縣西北入汶兖州府/寜陽縣東北舊有淄水今涸逵泉莊三十三年公子/牙歸及逵泉卒寰
 宇記云逵泉在曲阜縣東南十里源出平澤合沙溝/共流數里以入于沂漕河志云縣境之泉凡二十二
 其五入泗其十六/入沂其一入洸大野哀十四年西狩于大野獲麟/杜註髙平鉅野縣東北大澤
 是也大野在今曹州府鉅野縣東十二里兼涉兖州/府嘉祥縣之地舊為大澤東西百里南北三百里禹
[218-14a]
 貢大野既瀦職方十藪魯有鉅野即此也隋後濟流/枯竭鉅野漸微元末河徙涸為平陸矣今為鉅野縣
 案晉太和四年桓温自兖州伐燕六月至金鄉天旱/水絶使將軍毛虎生鑿鉅野三百里引汝會于清引
 舟自清入河郄超曰清水入河難以通運即此清水/即濟水是鉅野濟至晉時猶存網目注謂漢有鉅野
 誤/矣黄池哀十三年公㑹晉侯及呉子于黄池杜註陳/留封丘縣有黄亭近濟水案地名考從胡傳
 以黄池列諸衛地非也公羊傳曰呉在是則天下諸/侯莫敢不至趙伯循云黄池魯地故魯獨㑹之耳若
 更有諸侯不當不序是時呉闕為深溝于商魯之間/商即宋魯㑹而宋不㑹故呉王歸欲伐宋殺其大夫
 而囚其婦人則趙氏之言為有據矣國語稱北屬之/沂西屬之濟以會晉公午于黄池沂水出葢縣臨樂
 山入于泗而濟水在封邱縣南今河南開封府封/丘縣西南冇黄池東西廣三里春秋時為宋地
[218-14b]
 衛都朝歌在今河南衛輝府之淇縣漢書地理志曰/河内本殷舊都周既滅殷分其畿内為三
 邶以封紂子武庚庸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監殷/民謂之三監武王崩三監畔周公誅之盡以其地封
 康叔遷邶鄘之民于洛邑今淇縣東北有朝歌城張/洽集傳以為在淇縣北闗西社是也邶城在府治汲
 縣東北鄘城在新鄉縣西南三十二/里自衛遷楚邱河内殷虗更屬于晉遷楚邱今為河/南衛輝
 府之滑縣閔二年衛懿公為狄所滅遺民渡河立戴/公以廬于漕至僖二年齊桓公封衛于楚邱漕近楚
 邱俱在/滑縣又遷帝邱今為北直大名府之開州僖三十/一年狄圍衛衛成公遷于帝邱杜
 註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虚故曰帝邱又曰濮/陽以地在濮水北也故城在今開州治西南三十里
 豚澤定六年魯侵鄭不假道于衛陽虎使季孟自南/門入出自東門舎于豚澤葢東門外城之地
[218-15a]
 死鳥昭二十年公如死鳥葢郭門外之地據傳云公/遂出華寅閉郭門踰而從公析朱鉏宵從竇出
 徒行從公必去郭門不逺又齊公孫青来聘從諸死/鳥親執鐸終夕與於燎當是郭門外東向適齊之地
 也/馬路之衢禇師子申遇公于馬路之衢遂從/過齊氏此當為城門内之衢路 衞
 邑清隠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杜註衞邑濟北東阿/縣有清亭水經注濟水自魚山而北逕清亭東
 京相璠曰今東阿縣東北四十里有清亭濟水/通得清之目焉在今山東㤗安府東阿縣東北桓/三
 年齊侯衞侯胥命于蒲杜註衞地在陳留長垣縣西/南後為甯氏邑在衞西與晉楚接界衞靈公曰蒲衛
 之所以待晉楚也甯殖以蒲出獻公甯氏誅繼受蒲/者為公叔氏出于獻公復以蒲叛是蒲為衞之巖邑
 矣今為直𨽻大名府長垣縣治宋紹定十三年金主/珣自黄陵岡向河北行至蒲城東登舟渡河遇風蒙
[218-15b]
 古兵追至南岸後軍皆敗/葢當時大河尚在今縣北莊十四年㑹于鄄杜註/衞地今東郡鄄城後為
 齊豹邑昭二十年衞公孟彄與齊豹狎奪之司冦與/鄄即此鄄讀絹漢末為兖州治曹操創業于此水經
 注鄄城在河南岸十八里河上之邑最為險固今/山東曹州府濮州東二十里舊城集故鄄城也
 閔二年狄滅衞衛之遺民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/滕之民立戴公以廬于曹杜註共及滕衞别邑共國
 今汲郡共縣案漢志共縣故國北山淇水所出孟康/曰共伯入為三公者葢其地偪近衞都故先為國而
 後并于衞也古共城/為今衞輝府輝縣治杜註衞下邑正義云當在河/東近楚邱今為滑縣見衞都
 匡僖十五年諸侯盟于牡邱遂次于匡杜註匡在陳/留長垣縣西南文八年晉侯使解揚歸匡戚之田
 于衞杜註匡本衛邑中屬鄭孔達伐不能克今晉令/鄭還衞論語子畏于匡即此史記孔子自匡至蒲括
[218-16a]
 地志蒲城在匡城縣北十五里/今俱在直𨽻大名府長垣縣境訾婁僖十八年邢狄/伐衞衞師于訾
 婁狄師還杜註衞地今河南衛輝府滑縣西南六/十里有訾婁城西北與直𨽻大名府長垣縣接界
 鹿僖二十八年晉侯侵曹伐衞取五鹿杜註衞縣西/北有地名五鹿陽平元城縣東亦有五鹿葢兩注
 以存疑晉之衞縣今為山東東昌府觀城縣元城縣/即今大名府治也案五鹿為衞邑晉文取之而仍屬
 衞襄二十五年衛獻公自齊還國齊崔杼止其帑以/求五鹿此時葢屬衛哀十四年齊衞救范氏圍五鹿
 杜註晉邑則又屬晉其迭屬晉衞且地近邯鄲中牟/鄴城則元城之說為長今大名府有五鹿城二屬元
 城縣者即沙鹿城屬開州者衞地五/鹿是也開州東與東昌觀城縣接界文元年公孫/敖㑹晉侯于
 戚杜註衞邑在頓邱衛縣西世為孫氏邑㑹盟要地/孫林父出獻公後以戚如晉晉人為之疆戚田蒯聵
[218-16b]
 自戚入衞葢其地瀕河西據中國之要樞不獨衛之/重城亦晉鄭呉楚之孔道也今開州北七里有古戚
 城亦曰戚田晉衞縣為今東/昌府觀城縣在開州東接界桑中成二年夫子有三/軍之懼而又有桑
 中之喜髙氏曰桑中衞邑/之小者在今衞輝府淇縣夷儀襄二十五年衞侯入/于夷儀杜註本邢地
 衞滅邢而為衞邑晉愍衞衎失國使衞分之一邑又/定九年齊伐晉夷儀為衞討也則又為晉地葢寔衛
 之邉邑與齊晉皆連壤今直𨽻/順徳府西南四十里有夷儀城懿氏襄二十六年晉/取衞西鄙懿氏
 六十以與孫氏杜註戚城西北五十里有懿城因姓/以名城取田六十井正義云上世有大夫姓懿氏食
 邑于此今戚城在開州北七里/戚城西北二十五里有懿城羊角襄二十六年齊/鳥餘以廪邱奔
 晉襲衛羊角杜註廪邱縣所治羊角城是今/山東曹州府范縣東南之莪東保有羊角城平邱昭/十
[218-17a]
 三年㑹于平邱杜註在陳留長垣縣西南寰宇記在/封邱縣東四十里葢縣與封邱接境陳留風俗傳云
 衛靈公/所置邑平夀昭二十年齊豹之亂衞/侯在平壽杜註衛下邑哀十一年大/叔疾誘其初
 妻之娣置于犂杜註衛邑當/在今山東曹州府濮州東南外州太叔疾淫于外/州杜註衛邑
 陽哀十六年衞侯飲孔惶酒于平陽杜註東郡燕縣/東北有平陽亭今衞輝府滑縣東南有葦城葦城
 南有平陽城案下文云使貳車反祏于西圃註云還/取廟主西圃孔氏廟所在則平陽葢孔氏之宗邑
 泠哀二十五年衛侯出奔/將適泠杜註近魯邑 衞地牧隠五年鄭人侵/衞牧杜註衞地
 即商之牧野杜佑曰汲郡古牧野地/在今衞輝府治汲縣西南二十五里隠八年宋公/衞侯遇于垂
 杜註衛地左傳作犬邱一地兩名濟隂句陽縣東北/有垂亭今山東曹州府曹縣北三十里句陽店是其
[218-17b]
 地/桓元年公及鄭伯盟于越杜註近垂/地名當在山東曹州府曹縣附近桃邱桓十/年公
 㑹衛侯于桃邱弗遇杜註衛地濟北東阿縣東南有/桃城今山東泰安府東阿縣西五十里有桃城舖旁
 有一邱髙可數/仞即桃邱也桓十六年衛宣公使急子于齊使/盜待諸莘將殺之杜註衞地陽平
 縣西北有莘亭道阨險自衞適齊之地輿地志云陽/平之莘冇衞宣公二子争死處今山東東昌府莘縣
 北莘亭故城是也成二年戰鞌傳師從齊師于/莘即此地左傳云至衞地即指下文之莘而言首止
 桓十八年齊侯師于首止杜註衞地陳留襄邑縣東/南有首鄉僖五年㑹王世子于首止即此在今河南
 歸德府睢州治東/南接寜陵縣境城濮莊二十七年公㑹齊侯于城/濮杜註衞地將討衞之立子
 頽是時王命齊桓為侯伯僖二十八年晉文敗楚于/城濮即此今山東曹州府濮州南七十里有臨濮城
[218-18a]
 鹹僖十三年㑹于鹹杜註衛地東郡濮陽東南有鹹/城在今直𨽻大名府開州東南六十里文十一年
 得臣敗狄于鹹/自為魯地别見歛盂僖二十八年齊侯衞侯盟于歛/盂杜註衞地今直𨽻大名府開
 州東南有歛/盂聚是其地襄牛衞侯出居于襄牛杜註衞地秦置/襄邑縣明初省縣併入睢州今屬
 河南歸/德府楚師背酅而舎杜註邱陵險阻名正義曰/楚所舎之處有邱陵名酅其地有險阻也
 有莘之墟晉侯登有莘之墟以觀師杜註故國名元/和志汴州陳留縣東北三十五里有故莘
 城為古莘國又曹州濟隂縣今曹縣南三十五里有/莘仲故城為伊尹所耕地案城濮之戰晉侯所登有
 莘之墟是曹/州而非汴州宛濮甯武子與國人盟于宛濮杜註陳/留長垣縣西南有宛亭近濮水今
 在直𨽻大名/府長垣縣北清邱宣十二年同盟于清邱杜註衞地/在濮陽縣東南今大名府開州東
[218-18b]
 南七十里有/清邱髙五丈新築成二年衞孫良夫及齊師戰于新/築杜註衞地今大名府魏縣南二
 十里有/新築城鞫居齊師次于鞫居杜註衞地後漢志封邱/縣鞫亭即古鞫居也封邱縣今屬河南
 開封/府馬陵成七年同盟于馬陵杜註衛地陽平元城/縣東南有地名馬陵戰國時孫臏射殺龎
 涓處宋人河北漕運徃徃于黎陽或馬陵道口裝卸/藎津要之地今大名府治東南十五里有馬陵道又
 有馬/陵城襄十九年叔孫豹㑹晉士匄于柯杜註魏郡/内黄縣東北有柯城後漢志内黄有柯城在
 今河南彰德府内黄縣境莊十三年公㑹齊侯盟于/柯乃齊阿邑在今山東兖州府陽榖縣東北五十里
 曰阿城鎮本兩國地髙氏地名/考混為一謂地相接者非是商任襄二十一年㑹/于商任杜註闕
 或曰在今彰德/府安陽縣境茅氏襄二十六年晉戍/茅氏杜註戚東鄙孫蒯敗衛/師于圉杜
[218-19a]
 註衞地今開/州東有圉城戲陽昭九年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于/戲陽杜註魏郡内黄縣北有戲陽
 城郡國志内黄有茀陽/聚今屬河南彰徳府厥慭昭十一年㑹于厥慭杜/註闕或曰在今衞輝府
 新鄉/縣境定七年齊侯衞侯盟于沙左傳作瑣杜註即/沙也陽平元城縣東南有沙亭在今大名府
 元城/縣東定八年公㑹晉師于瓦杜註衞地東郡燕縣/東北有瓦亭今衞輝府滑縣東南瓦岡集古
 瓦亭/也垂葭定十三年齊侯衛侯次于垂葭實□氏杜/註髙平鉅野縣西南有□亭鉅野縣今屬
 山東曹/州府定十四年㑹于牽杜註魏郡黎陽縣東北/有牽城路史内黄西南三十里有故牽城
 今在内黄之西南濬縣之北二縣本連壤/内黄今屬河南彰徳府濬縣屬衞輝府哀二年/晉趙鞅
 鄭罕達戰于鐵杜註鐵邱名在戚城南今大名/府開州北有戚城其南為王合里即鐵邱也哀/十
[218-19b]
 一年衞莊公復太叔疾使處巢死焉杜註衞地寰宇/記巢亭在襄陵縣南二十里今歸德府睢州巢亭是
 也/ 衞山川案左傳衞地無山僖十四年沙鹿崩杜/註沙鹿山名陽平元城縣東有沙鹿土
 山此時當屬衞晉惠公時封域安得到此卜偃之言/乃因明年韓原之敗適與之㑹而附㑹之耳榖梁亦
 以為晉山此因後日之晉而追言之非/實錄也公羊以為為天下記異者得之閔二年狄/滅衞宋桓
 公逆諸河宵濟衞都朝歌在今衞輝府淇縣在河北/僖二年遷楚邱為今衞輝府滑縣僖三十一年遷帝
 邱為今北直大名府/開州俱在河之南濟水定八年齊與衞地自濟以/西毛詩鄭箋云衞自河以
 東夾于濟水孔穎達云濟自河北而南入于河又出/而東楚邱在其間西有河東有濟故曰夾于濟水齊
 所與衞地蓋齊衛分境之濟也又濟水亦謂之濟水/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杜註清衛邑濟北清河縣
[218-20a]
 有清亭水經注濟水自魚山而北逕清亭東京相璠/曰濟水通得清之目清亭在今山東東阿縣東北四
 十/里濮水定八年齊侯鄭伯盟于曲濮濮梁首受濟水/東流至祭城分為二凟北濮出焉又東逕須
 城北詩云思須與漕者也又北迤逕而東入乘氏縣/由鉅野以入濟曲濮為濮水曲折處在今山東曹州
 府濮/州境洹水成十七年聲伯夢涉洹杜註洹水出汲郡/林慮縣東北至魏郡長樂縣入清水洹水
 在今彰德府治安陽縣北四里亦名安陽河源出/林縣西北林慮山中東流入内黄縣界入于衞河
 水昭二十年公與北宫喜盟于彭水之上詩清人在/彭孔疏彭河上邑水經注清地水逕清陽亭南即
 古清人/城也澶淵襄二十年盟于澶淵杜註在頓邱南今/名繁淵此衞地又近戚田水經注曰浮
 水故瀆上承大河于頓邱縣而北出東逕繁陽故城/南故應劭曰縣在繁水之陽張晏曰縣有繁淵春秋
[218-20b]
 襄公二十年公㑹晉侯齊侯盟于澶淵杜預曰在頓/邱縣南今名繁淵澶淵即繁淵也亦謂之浮水焉彚
 纂云繁陽故城在内黄縣東北二十七里古頓邱約/畧在濬縣之南漢元光三年河水徙頓邱東南流既
 而决瓠子今瓠子故城在開州西南二十五里則澶/淵之地當在内黄之南開州之西北也案水經注發
 明杜氏之説最有根據而後漢書郡國志乃云杼秋/故屬梁國有澶淵聚左傳襄二十年盟于澶淵南畿
 志云杼秋故城在今蕭縣西七十里案江南徐州府/蕭縣去直𨽻大名府開州千有餘里後漢志誤也
 阿澤襄十四年孫氏追敗公徒于阿澤杜註濟北東/阿縣西南有大澤阿澤在今山東泰安府東阿
 縣東北六十里有七級上下二/為今運河所經古阿澤是其處 南河僖二十八年/晉侯伐曹自
 南河濟杜註曹在衞東從汲縣南渡出衞南而東黄/河故道自新鄉東流經衞輝府汲縣南七里謂之棘
[218-21a]
 津亦曰南河係衛地昭十七年晉伐陸渾亦於此渡/蓋此時汲縣已屬晉矣又東二十里為延津即廪延
 之津係鄭地今為/縣乃此津之下流滎澤閔二年狄伐衛戰于滎澤杜/註此滎澤當在河北杜註以
 别于鄭州之滎澤也鄭州之滎澤係鄭地正義曰禹/貢導沇水入于河溢為滎是滎在河南此時衞都河
 北為狄敗乃東徙渡河故知此滎澤當在河北但沇/水入河乃決被河南多故專得滎名其北雖少亦稱
 滎/也
 齊都臨淄故齊城今在山東青州府臨淄縣城北班/固曰臨淄名營邱師尚父所封以地臨淄
 水而名齊世世都此城/周三十里有十三門城内之里曰莊襄二十八年/陳桓子曰得
 慶氏之木百車于莊孔穎達曰六達謂之莊又/昭十年陳鮑與欒髙戰敗諸莊莊在鹿門之内曰嶽
[218-21b]
 襄二十八年慶封伐西門弗克還伐北門克之入伐/内宫弗克反陳于嶽杜註嶽里名是在宫門之外北
 門之内合莊與嶽即孟/子所謂莊嶽之間也又有魚里陳鮑圉人為優慶/氏之士觀優至于
 魚里杜註里名當/近在宫門之外城西祀后稷之處曰稷昭十年陳/鮑伐欒髙
 戰于稷杜註稷祀后稷之處今/臨淄縣西南十三里有稷山其西北有地名棘陳/桓
 子召子山而反棘焉杜註西安縣/東有㦸里亭今在臨淄縣西北西南有狹道名弇
 中襄二十五年崔杼弑莊公閭邱嬰與申鮮虞乗而/出及弇中遂來奔哀十四年子我失道于弇中即
 此志云自臨淄縣西南至萊蕪有長峪界兩山間長/三百里為齊魯徃來之道齊乘所云馬陘亦即此成
 二年晉師入自邱輿擊馬陘蓋晉師自膏來也/豈弇中為峪之總名而馬陘為峪中之一地與西五
[218-22a]
 十里有地名葵邱莊八年連稱管至父戍葵邱杜註/在臨淄縣西京相璠曰齊西五十
 里即雍廪之渠邱二人蓋以/久戍而怨非以逺戍而怨也 齊邑盧隱三年傳齊/鄭盟于石門
 尋盧之盟也杜註齊地後為齊公子高徯邑成十七/年高弱以盧叛即此今盧城在濟南府長清縣西南
 二十/五里桓三年公㑹齊侯于嬴杜註齊邑今/泰山嬴縣在今泰安府東南五十里莊二/年夫
 人姜氏㑹齊侯于禚杜註齊地實邑也定九年齊侯/致禚媚杏于衞杜註三邑皆齊西界據此當為齊魯
 衛三國分/界之地莊八年傳鮑叔牙本公子小白奔莒今/濟南府歴城縣東三十里有鮑成齊乘
 曰禹後有鮑叔仕齊食采/于鮑因以為氏叔牙其後莊十三年公㑹齊侯盟/于柯杜註齊之阿邑齊
 威王烹阿大夫即此今故城在兖州府陽穀縣東北/五十里曰阿城鎮有阿城上下二閘為運道所經
[218-22b]
 周首文十一年傳齊王子成父獲長狄僑如弟榮如/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門杜註齊邑濟北穀城東
 北有周首亭在今泰安府東/阿縣東近濟南府長清縣界宣十四年晏桓子今/濟南府齊河縣北有
 晏城志云/晏嬰采邑石窌成二年齊侯以辟司徒之妻有禮予/之石窌杜註邑名濟北盧縣東有地
 名石窌在今濟南府長清縣城東/南三十里以清水在城南為名丘輿晉師入自丘/輿擊馬陘杜
 註齊邑當在今青/州府治益都縣界馬陘杜註齊邑史記作馬陵齊乘/淄水出益都岳陽山北經萊
 蕪谷又北經長峪道亦曰馬陵即郤克追齊侯處所/謂弇中狹道亦即此在益都縣西南近臨淄蓋已直
 逼齊/都矣上鄍公㑹晉師于上鄍杜註地闕當在今/兖州府陽穀縣境蓋齊衞境上之邑成/十
 七年齊侯使國勝告難杜註陽平樂/平縣今東昌府堂邑縣東南有清城東陽襄二年晏/弱城東陽
[218-23a]
 以逼萊子杜註齊境上邑今/青州府臨胊縣東有東陽城襄十四年衞獻公奔/齊齊人以郲寄衞侯
 杜註齊東鄙邑哀五年齊置羣公子于萊即此即齊/所滅之萊國是也今登州府之蓬萊縣黄縣皆故萊
 國之/地平隂襄十八年諸侯伐齊齊侯禦諸平隂杜註/齊邑在濟北盧縣東北故平隂城在今泰
 安府平隂縣東/北三十五里防門杜註平隂城南有防防有門于/門外作塹防横行廣一里案此
 即齊築長城之始戰國時七國皆有長城齊城即/䚽始于此郡縣志故長城首起平隂縣二十九里
 兹荀偃士匄以中軍克京兹杜註在平/隂城東南今在泰安府平隂縣東南魏絳欒盈/以下軍克
 邿杜註平隂西有邿/山在今平隂縣西郵棠齊侯將走郵棠杜註齊邑/故萊邑也北海即墨縣有
 棠鄉今膠州府即墨縣南八/十里有甘棠社即古棠鄉祝柯襄十九年諸侯盟/于祝柯杜註祝柯
[218-23b]
 縣今屬濟南郡今濟南府長清/縣豐齊鎮北二里有故祝柯城髙唐襄十九年夙沙/衞入于髙唐以
 叛杜註在祝柯縣西北案襄二十五年祝佗父祭于/髙唐杜註高唐有齊别廟蓋齊之宗邑也穆孟姬為
 陳無宇請之陳氏始大故城在/今濟南府禹城縣北四十里襄二十五年齊棠/公之妻杜註邑名
 孟子勸齊王發棠即此後譌/為堂今為東昌府之堂邑縣廩丘襄二十六年齊烏/餘以廩丘奔晉杜
 註東郡廩丘故城是也在今曹州府范/縣東南七十里介乎齊晉宋魯衛之間襄二十七/年崔成請
 老于崔杜註濟南東朝陽縣西北有崔氏城崔/之宗邑也今在濟南府革邱縣西北二十五里邶殿
 襄二十八年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杜註齊别都以/邶殿邊鄙六十邑與晏嬰髙氏曰案晏子春秋景公
 封晏子于都昌辭不受都昌古城在今萊州府昌邑/縣西舊以為即邶殿然古者増封每因其原封而附
[218-24a]
 益之晏子本封于晏在今濟南府齊河縣境邶殿當/亦在此都昌之說不可通余謂髙氏之言非也皇輿
 表以髙宻為晏子封邑髙宻縣屬萊州府蓋以晏弱/滅萊棠之故太史公亦謂晏子為萊之濰夷人昌邑
 與髙宻為接壤則其増封非無據晏城/之為晏或其未封髙宻時所食邑耳夫于昭十年/陳桓子
 召子周與之夫于杜註濟南於陵縣西北有于亭案/於陵齊邑陳仲子所居今故城在濟南府長山縣南
 二十/里陳桓子請老于莒陳私邑在齊東境昭三年/齊侯田于莒即此髙氏曰取地於莒遂謂之
 莒如鄭取許田而謂之許楚取沈邑/而謂之沈魯有薛地而謂之薛耳聊攝昭二十年/晏子曰聊
 攝以東杜註齊西界聊城縣東北有攝城案聊城齊/邑為今東昌府治治城自石晉汴宋以河患再徙古
 聊城在今府治西十五里攝一作聶水經注聊城縣西/二十五里有古聶邑僖元年次于聶北救邢即此蓋
[218-24b]
 齊之西界/近邢地也定九年齊侯致禚媚杏于衞杜註齊西/界當在今濟南府禹城縣禚近魯見前
 杏杜註齊西界當在/今東昌府博平縣哀六年公子陽生入齊使胡/姬以安孺子居賴又遷之于
 駘杜註齊邑哀十年晉趙鞅伐齊毁髙唐之郭及/賴而還即此今濟南府治東近章邱縣界有賴亭
 杜註齊邑或曰在今/青州府臨朐縣界哀十年晉趙鞅伐齊取犂及/轅杜註犂一名隰濟南有隰
 隂縣大夫隰氏之采邑在/今濟南府臨邑縣西十里杜註祝柯縣西有轅城/在今濟南府禹城縣西
 北/哀十一年公㑹吳伐齊及博至于嬴杜註齊邑/故城在今泰安府泰安縣東南嬴見桓三年
 舒州哀十四年陳恒執公于舒州史記作徐州今兖/州府滕縣東南薛城是本薛地為齊陳氏邑案
 春秋末薛尚存當是齊侵其近/郊之地别置舒州以封陳氏耳哀十七年公㑹齊/侯盟于䝉杜註東
[218-25a]
 莞蒙隂西有故蒙隂城在/今沂州府蒙隂縣東十里 齊地石門隠三年齊鄭/盟于石門杜
 註齊地盧縣故城西南濟水之/門也在今濟南府長清縣西南隱六年公及齊侯/盟于艾杜註泰山
 牟縣東南有艾山不言齊地尚疑地在齊魯之間在/今沂州府蒙隂縣西北又哀十一年及齊師戰于艾
 陵孔氏曰在博縣南六十里在今泰安府泰安縣/東南與此自别張守節謂艾與艾陵為一地者誤
 棼莊八年齊侯㳺于姑棼遂田于貝邱杜註齊地即/薄姑一名蒲姑樂安博昌縣北有薄姑城周成王
 時薄姑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益太公之封後/胡公徙都于此在今青州府博興縣東北十五里
 阜莊九年管仲諸囚鮑叔受之及堂阜而稅之杜註/齊地東莞蒙隂縣西北有夷吾亭今在沂州府蒙
 隂縣/西北北杏莊十三年㑹于北杏杜註齊/地當在今泰安府東阿縣境落姑閔元年/盟于落
[218-25b]
 姑杜註齊地在今/泰安府平隂縣界陽榖僖三年齊侯宋公江人黄人/㑹于陽榖杜註齊地在東平
 須昌縣北今兖州府陽穀縣東北三十里陽穀故/城是也縣治南有㑹盟臺即齊桓公㑹江黄處
 陵僖四年管仲對楚子曰南至于穆陵杜註齊/境穆陵閶在青州府臨朐縣東南一百五里無棣
 杜註齊境杜氏通典鹽山春秋之無棣邑也元於其/地分置兩無棣縣今直𨽻天津府之慶雲山東武定
 府之海豐皆元所分無棣之地皆以無棣溝得名詳/見山川案無棣是齊西北邉境其地廣莫今現跨兩
 省春秋置邑安得如/此之大通典失之牡邱僖十五年盟于牡邱杜註/地闕今東昌府治聊城縣
 東北七十里有牡邱/或云即春秋㑹盟處僖十八年宋敗齊師于甗立/孝公而還杜註齊地在今濟
 南府治歴/城縣界僖二十六年公追齊師至酅弗及杜註/齊地濟北穀城縣西有地名酅下在今
[218-26a]
 泰安府東阿縣西南趙氏/曰酅齊之附庸紀季之邑文十六年公子遂及齊/侯盟于郪杜註齊地當
 在今泰安府/東阿縣境平州宣元年公㑹齊侯于平州杜註齊/地在泰山牟縣西今泰安府萊蕪
 縣西有/平州城宣八年仲遂卒于垂杜註齊地非魯/境故垂地當在今泰安府平隂縣境成/二
 年齊晉戰于鞌杜註齊地通典云鞌在平陰縣東今/從髙氏之說取近志謂鞌即古之歴下城即今濟南
 府治之/歴城縣袁婁成二年秋及齊國佐盟于袁婁杜釋例/地名闕注苐引穀梁曰袁婁去齊五十
 里且公穀二傳並為近郊之辭張氏洽因曰臨淄/縣西有袁婁蓋亦約略之語耳或曰在淄川境
 師從齊師于莘杜註齊地桓十六年衞公子伋使于/齊使盜待諸莘即此今為東昌府莘縣杜註一云衞
 地一云齊地髙氏以莘去鞌四百餘里齊侯既親遇/晉師境上即當遏勿使進何為不戰引退縱敵入境
[218-26b]
 四百里而後戰疑莘亦當為近鞌之地今細案左傳/本文莘確是東昌府之莘縣專屬衛地與齊無預
 徐闗齊侯自徐闗入今濟/南府淄川縣有徐闗大隧襄十九年齊及晉平/盟于大隧杜註地闕
 或曰在今東昌/府髙唐州境重邱襄二十五年同盟于重邱杜註/齊地今東昌府聊城縣東北跨
 茌平縣界有古重邱為諸侯㑹盟處彚纂云濟南府/徳州亦有重邱城或云㑹盟處以經文考之公㑹諸
 侯于夷儀同盟于重邱夷儀為今直𨽻順徳府地/去東昌為近自夷儀渉齊境則其地當在聊城
 風昭五年孟仲之子殺豎牛投其/首于寜風之棘上杜註齊地野井昭二十五年/齊侯唁公于
 野非杜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/在今濟南府齊河縣東濟河北㟁夾谷定十年公/㑹齊侯于
 夾谷杜註即祝其舊以濟南淄川縣西南三十里有/夾山上有夾谷臺為定公㑹齊侯處案齊魯兩君相
[218-27a]
 㑹不應去齊若此之近去魯若此之逺今泰安府萊/蕪縣有夾谷峪名勝志以為萊兵刼魯侯處庶幾近
 之/安甫定十年㑹于安甫杜/註闕張洽傳曰齊地哀十年公㑹吳伐齊/南鄙師于鄎杜註齊
 地/哀十一年齊伐我及清杜註齊地濟北盧縣東/有清亭今為濟南府之長清縣又隱四平公及
 宋公遇于清杜註衞地濟北東阿縣有清亭東阿今/屬泰安府蓋當時濟水流于二邑之間而清池跨占
 其左右故二國/皆得有清也哀二十一年公及齊侯盟于顧杜/註齊地詩云韋顧既伐即此今曹
 州府范縣東/南有顧城留舒哀二十七年齊陳成子救鄭及留/舒達穀七里穀人不知杜註齊地
 今泰安府東阿縣西南有/留舒城與東平州接壤 齊山川泰山史遷曰自/泰山北被
 于海膏壤/二千里靡笄成二年戰鞌傳師至于靡笄之下杜/註靡笄山名靡笄山在今濟南府治
[218-27b]
 歴城縣南十里亦曰歴山史記晉平公元年伐齊齊/靈公戰于靡下徐廣曰靡當作歴左傳作靡笄之下
 省文而為靡下又譌靡而為歴也漢三年韓信襲破/齊歴下軍即此鄭康成云歴山即雷首山山有九名
 歴下其一也三齊記歴下城/南對歴山城在山下因名華不注成二年晉逐齊/侯三周華不注
 杜註山名華不注山在濟南府城東北十五里下有/華泉伏琛云不音跗與詩鄂不韡韡之不同謂花蒂
 也言此山孤秀如/花跗之着于水云巫山襄十八年齊侯登巫山以望/晉師杜註巫山在盧縣東北
 今濟南府肥城縣西北七/十五里即齊侯望晉師處格馬山襄十八年晉師伐/齊齊師遁殖綽郭
 最代夙沙衛殿衞殺馬于隘以塞道二子獲于晉後/人因以名山在今濟南府長清縣東南六十里水經
 注漢賔水出南格馬山北流盧縣故/城北山即夙沙衞殺馬塞道處也艾山隱六年公/及齊侯盟
[218-28a]
 於艾杜註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髙氏曰今沂州府/蒙隂縣西北百二十里有艾山漢牟縣屬泰山郡晉
 因之在今萊蕪縣東二十里蒙陰正/在萊蕪東南又桑氏水經沂水出僖四年管仲/對楚子曰賜
 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蘇秦曰齊北有渤海/韓非子齊景公逰于少海今自平州碣石南至登州
 沙門島皆為渤海即少海也孔穎達曰齊地當盡樂/安北海之東界今濟南東北境皆濵海青州之博興
 夀光濱渤海沂州之日照濱大海登萊二府三面距/海當其北者為渤海當其東南者大海也桓公時未
 能有登萊之地故曰東至于/紀酅後滅萊則東盡于海矣古九河故道大抵在/河間成平以南平原
 鬲縣以北九河徒駭最西以次而東訃桓公之時齊/之東境當在最西徒駭是其西界耳又尚書禹貢彚
 纂曰九河故道春秋時已湮廢遷徙然大勢當在山/東徳州以上及直𨽻河間府數百里之地則齊之東
[218-28b]
 境當亦/止此無棣又管仲曰北至于無棣水經注清河入/南皮縣界分為無棣溝流逕髙城入海
 隋改髙城為鹽山屬滄州杜氏通典鹽山春秋之無/棣邑也自後廢置不一至元分其地置兩無棣縣一
 仍舊冶屬河間路之滄州一屬濟南路之棣州明改/河間之無棣為慶雲屬滄州改濟南之無棣為海豐
 屬武定州今海豐滄州之境皆有無棣溝舊合鬲津/河東入海唐世嘗疏之以通濵海魚鹽之利亦曰無
 棣河/今淤濟水隱三年齊鄭盟于石門鄭伯之車僨于濟/濟即今之大清河在濟南府長清縣界二
 十五里自平陰縣流入境又東/北入齊河縣界即鄭伯車僨處濼水桓十八年公㑹/齊侯于濼杜註
 濼水在歴城縣西北入濟濼即今之小清河志云濟/之南源也源發趵突泉在濟南府城西南濟水伏流
 重發處經城北而東大明湖自城北水門流入焉又/東北經華不注山陽合華泉又東北入大清河即濟
[218-29a]
 瀆也宋南渡時濼水分流入章邱縣界謂之小清河/行五百餘里至馬車瀆入海明永樂後屢濬屢塞今
 小清河仍自華不/注東北入大清河濰水襄十八年晉師東侵及濰南/及沂杜註濰水在東莞東北
 至北海都昌縣入海濰水出今沂州府莒州西北九/十里之箕屋山即濰山也土人名為淮河昭十三年
 中行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劉綽曰淮當作濰/是也東流歴諸城髙宻安邱濰縣至昌邑之東北五
 十里入海昌邑/縣即古都昌境沂水沂水出今沂州府沂水縣西北/一百七十里雕崖山接蒙陰縣
 界南流至江南淮安府宿遷縣北匯為駱馬湖又南/入運河曽氏曰水以沂名者非一出尼邱山西北經
 魯之雩門者亦謂之沂水出太山武陽之冠石山者/亦謂之沂水而沂水之大則出于太山也哀二年取
 沂西田係小沂/水與此又别淄水太公始封營邱孔穎達曰營邱/臨淄水上故曰臨淄臨淄今亦
[218-29b]
 為縣屬青州府淄水出今青州府益都縣西南顔神/鎮東南二十五里之原山經臨淄縣東東北流至夀
 光縣北入海田單馳騁于淄澠之間蓋淄水/在城南澠水在城北也易牙能别淄澠即此澠水昭/十
 三年晉侯與齊侯宴齊侯曰有酒如澠杜註澠水出/齊國臨淄縣北入時水澠水在今青州府臨淄縣西
 源出故城西南之中池/至博興縣界入于時水時水莊九年及齊師戰于乾/時杜註時水旱則乾竭
 故名時水出今臨淄縣西南二十五里蓋伏淄所發/亦謂之耏水平地出泉曰耏襄三年齊侯與晉士匄
 盟于耏外即此水經注今樂安博昌縣南界有時水/西通濟其上源在盤陽北髙苑下有死時即春秋之
 乾時亦謂之時澠水/以下流與澠水合也姑水尤水昭二十年晏子曰聊/攝以東姑尤以西杜
 註姑尤齊東界二水皆在城陽郡東南入海姑水今/曰大姑河發源于登州府黄縣西南三十里之蹲狥
[218-30a]
 山東南福山界又折而西南歴招逺萊陽以至于平/度州南故即墨城尤水今曰小姑河發源于菜州府
 東南三十里之馬鞍山亦東南流至平度州與大姑/河合通名沽河至膠州即墨縣入海二水起北海至
 南海行三百餘/里繞齊東界申池文十八年齊懿公逰于申池/杜註齊南城西門名申門齊
 城無池惟此門左右有池申池在今臨淄縣西即系/水源也襄十八年晉及諸侯伐齊焚中池之竹木即
 此/華泉成二年戰鞌傳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華/泉華不注山下之泉水也在濟南府城北
 晉都絳今為山西平陽府之翼城縣成王封叔虞于/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今太原府之太原縣
 四世至成侯南徙曲沃又五世至穆侯復遷于絳亦/曰翼自桓叔封曲沃其子荘伯浸强時謂晉侯為翼
 侯桓八年武公遂滅翼自曲沃徙都之王命為晉侯/至莊二十六年武公子獻公命士蒍城絳以深具宫
[218-30b]
 翼即絳也鄭氏詩譜言穆侯遷都于絳孝侯改絳曰/翼獻公又北廣其城方二里命之曰絳則翼絳之為
 一地明矣僖十三年秦輸粟于晉自雍及絳成六年/遷新田後謂之故絳皆指此古翼城在今縣治東南
 十五/里曲沃為晉别都今為山西絳州之間喜縣曲沃/自穆侯徙絳後為晉大邑昭侯
 封桓叔于曲沃師服曰晉甸服也而建國言大邑不/當以封也自桓叔初封曲沃至武公并晉歴三世几
 六十七歲武公既徙絳曲沃復為大邑驪姫使言于/公曲沃君之宗也不可以無主於是獻公城曲沃使
 太子申生居之亦謂之新城亦謂之下國新城以城/曲沃而名下國以桓叔至武公國之三世為晉之舊
 國也僖二十四年晉公子入于曲沃朝于武宫蓋武/公廟所在後為欒氏食邑襄二十三年晉欒盈入于
 曲沃以叛即此晉亡入魏秦謂之左邑水經注左邑/故曲沃詩所謂從子于鵠者也漢武帝分置聞喜縣
[218-31a]
 今左邑故城在/今聞喜縣治東遷于新田今為山西平陽府之曲沃/縣成六年晉人謀去故絳
 韓獻子曰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/惡公從之遷于新田自此以後命新田為絳以舊都
 為故絳自襄二十三年欒盈晝入絳至定十三年趙/鞅歸晉入于絳皆指新田之絳矣絳故城在今縣治
 西南/二里大夏為晉陽為晉舊都今為山西太原府之太/原縣古唐國叔虞始封
 時所都也昭元年子産曰昔髙辛氏有二子伯曰閼/伯季曰實沈不相能日尋干戈帝遷實沈于大夏主
 參唐人是因及成王滅唐而封太叔故參為晉星杜/註大夏晉陽也曰大夏曰太原曰大鹵曰夏墟曰唐
 曰晉曰鄂左傳所稱凡七名皆指晉陽一地後為趙/氏食邑定十三年趙鞅入于晉陽以叛即此古唐國
 在今縣治北古晉/陽城在縣治東北諸浮文十二年六卿相見于諸浮/杜註晉地正義曰六卿在朝
[218-31b]
 旦夕聚集而特云相見于諸浮者將欲宻謀慮其漏/泄故出就外野屏人私議諸浮當是城外之近地耳
 長樗襄三年公及晉侯盟于長樗公至自晉杜註晉/侯出其國都與公盟于外正義曰長樗蓋近城
 之地盟訖還入于晉故公歸書至自晉也文三年盟/于晉都此盟出城外者悼公謙以待人不敢使國君
 就已出盟于外/若似相就然翼東門成十八年欒書中行偃弑厲/公以車一乗葬之于翼東門
 之外案此是故絳之東門也晉以成六年遷新田/以新田為絳故謂故絳為翼在平陽府翼城縣
 莊二十五年晉士蒍城聚以處羣公子冬晉侯圍聚/盡殺之明年命士蒍城絳以深其宫此時之絳都為
 翼城縣而聚在今絳州絳縣東南十里有車箱城相/傳為晉置羣公子之所是城絳城聚非一地亦非一
 時史記謂城聚都之命曰/絳始都絳混而一之誤矣絳市宣八年晉人獲秦謀/殺諸絳市六日而蘇
[218-32a]
 案此時未遷新田/蓋故絳之市也絳縣襄三十年晉悼夫人食輿人/之城杞者絳縣老人無子而
 徃與于食趙文子召而謝過以為絳縣師正義/曰絳晉國都也此時晉已遷蓋指新田之絳矣絳郊
 昭二十九年龍見于絳/郊蓋曲沃縣之郊也固宫襄二十三年晉欒盈以/晝入絳范宣子奉公以
 如固宫杜註宫之有臺觀備守者正義曰晉語云范/宣子以公入于襄公之宫蓋襄公有别宫牢固故謂
 之固宫下傳云范氏之徒在臺後欒氏/乘公門則臺可守禦若漢宫之漸臺矣銅鞮之宫襄/三
 十一年子産曰銅鞮之宫數里杜註晉離宫在上黨/羊舌氏食邑在宫北二十里漢置銅鞮縣水經曰銅
 鞮水出覆釡山酈氏注云鞮水出銅鞮之山石磴山/與專池女諌諸水亂流以注于銅鞮今銅鞮故城在
 沁州南/十里虒祁之宫昭八年晉築虒祁之宫杜註虒祁/地名在絳西四十里臨汾水水經
[218-32b]
 注汾水西逕虒祁宫北有故梁截汾水中凡三十柱/柱逕五尺裁與水平蓋晉平公時物也其宫靣汾背
 澮西則兩川之交㑹今平陽府曲沃縣西四/十九里有虒祁宫址地連絳州之聞喜縣界 晉邑
 隨隱五年翼侯奔隨杜註晉地後為士㑹食邑/號隨武子今山西汾州府介休縣東有隨城陘庭
 桓二年哀侯侵陘庭之田陘庭南鄙啟曲沃伐翼杜/註翼南鄙邑翼為今平陽府翼城縣縣東南七十五
 里有熒庭城志云即陘庭也襄二十/三年齊侯伐晉張武軍于熒庭即此桓二年傳靖/侯之孫欒賓
 杜註晉地晉大夫欒氏之封邑今直𨽻真定府欒城/縣是也案欒賔傅桓叔在春秋前晉疆未得到真定
 當存/疑莊二十八年驪姫使梁五東闗五言于公曰/蒲與二屈君之疆也二或云當作北杜註今
 平陽蒲子縣今山西隰/州東北有蒲子故城二屈見上杜註平陽北屈縣/今山西吉州東北二十
[218-33a]
 一里有北/屈廢縣僖十年帝許我罰有罪矣敝于韓古韓/國春秋前晉文侯二十四年滅韓後為
 桓叔子韓萬封邑亦曰韓原在今/陕西同州府韓城縣東南二十里僖十五年陰飴/甥㑹秦伯杜註
 吕甥食采于陰今山西平陽府霍州西南十里有呂/城蓋以吕甥所居得名後以賜魏錡復有吕錡吕相
 之/稱狐厨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厨受鐸渉汾及昆都/杜註晉邑平陽臨汾縣西北有狐谷亭今屬
 平陽府/襄陵縣受鐸杜註/晉邑昆都杜註晉邑今平陽府臨汾縣/南有昆都聚是時狄自西來
 薄平陽境狐厨受鐸在汾西而昆都在汾東故涉汾/而及昆都也今平陽府治臨汾縣城西二里即逼汾
 水/僖二十四年咎犯與秦晉之大夫盟于郇杜註/解縣西北有郇城案郇國名詩所謂郇伯勞之
 者亦曰荀汲郡古文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/黯是為荀叔今在蒲州府臨晉縣東北十五里
[218-33b]
 僖二十四年傳文公妻趙衰生原同笄括樓嬰杜註/原屏摟三子之邑原即周襄王所賜邑趙衰嘗為原
 大夫今河南懷慶府濟源/縣西北十五里有原鄉路史曰炎帝臣屏醫封/屏國趙括采邑當在其
 處/今隰州永和縣南十里/樓山城隋嘗置樓山縣僖二十五年遷原伯/貫于冀案冀本國名
 地并于虞虞亡歸晉惠公與郤芮為食邑謂之冀芮/僖二十四年芮謀殺文公被誅邑入晉其子缺因臼
 季舉命為卿復與之冀杜註平陽皮氏縣東北有冀/亭在今絳州河津縣東又縣東十五里有如賓鄉
 河陽僖二十八年天王狩于河陽本周盟邑後歸晉/謂之河陽古河陽城在今河南懷慶府孟縣西
 南三/十里僖三十年燭之武曰許君焦瑕杜註焦瑕晉/河外五城之二邑宣二年秦圍焦杜註晉河
 外邑案焦本國名晉之同姓司馬侯所謂虞虢/焦滑皆晉所滅者今陜州南二里有故焦城文/十
[218-34a]
 三年晉使詹嘉處瑕以曲沃之官守之故瑕亦名曲/沃戰國䇿每以焦曲沃並稱如左傳之言焦瑕知瑕
 即曲沃矣今陜州西南三十二里有曲沃城即詹嘉/所處瑕邑桃林在靈實縣蓋相近之地也晉地道記
 猗氏縣東北有瑕城今屬蒲川府乃郇瑕/氏之瑕在河北此在河南舊混而一之誤僖三十/三年晉
 人敗狄于箕杜註太原陽邑縣南有箕城昭二十二/年叔孫婼如晉士伯曰將館子于都乃館諸箕杜註
 都别都謂箕邑今太原府太/谷縣東南三十五里有箕城先茅之縣以先茅之縣/賞胥臣杜註
 先茅絶後故取其縣以賞/胥臣猶言蘇忿生之田也文五年晉陽處父聘于/衛反過甯杜註晉邑汲
 郡修武縣今河南衛輝府獲嘉縣/西北有修武故城古甯邑秦置縣文六年晉賈季/使迎公子樂于
 陳趙孟使殺諸郫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入孟門登/太行張武軍于熒庭戍郫邵杜註取晉邑而戍之即
[218-34b]
 此郫也蓋郫邵在太行之南界接鄭衛戍之防追襲/耳今河南懷慶府濟源縣西一百里有郫亭與山西
 絳州垣曲縣接界/蓋逼近晉都之地文六年晉殺其大夫陽處父陽/為處父食邑漢陽邑縣是也今
 太原府大谷縣東/南十五里有陽城羈馬文十二年秦伯伐晋取羈馬杜注/晉邑今蒲州府治南三十六里
 有羈/馬城宣六年赤狄伐晉圍懷及邢邱即周之懷邑/今河南懷慶府武陟縣西南十一里有懐城
 邢邱杜註今河内平皋縣今懷慶府河内縣東南七/十里有平皋故城平皋陂周圍二十五里多産
 茭蒲民賴其利/陂南即大河向陰宣七年赤狄伐晉取向陰之禾/向即周之向邑今懐慶府濟源
 縣西南/有向城𤓰衍之縣宣十五年晉賞士伯以𤓰衍之縣/吳氏曰今汾州府孝義縣北十里
 有𤓰城晉滅虞/虢遷其民於此宣十七年苖賁皇使見晏桓子杜/註賁皇食邑于苗今河南懐慶府
[218-35a]
 濟源縣西十/五里有苗亭成二年楚申公巫臣奔晉晉人使為/邢大夫故邢國衞滅之後入于晉為
 邑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邢即/此今為直𨽻順德府邢臺縣銅鞮成九年鄭伯如/晉執諸銅鞮杜
 註晉别縣在上黨後為羊舌赤之食邑昭二十八年/滅羊舌氏以樂霄為銅鞮大夫漢置銅鞮縣屬上黨
 郡晉因之故城在/今沁州南十里桑田成十年晉公召桑田巫杜註/晉邑故虢地後入晉僖二年
 虢公敗戎于桑田即此今河南陜/州閿鄉縣東三十里有稠桑驛成十三年吕相/絶秦焚我箕郜
 我是以有輔氏之聚髙氏曰今太原府祁縣西七里/有郜城俗呼其地曰髙城村舊以為即此郜考是役
 秦次于輔氏晉侯方略狄土遣魏顆禦却之又襄十/一年秦伐晉濟自輔氏其為濵河之邑無疑今陜西
 朝邑縣西北十三里有輔氏城其地東接蒲津理可/通也或者但見箕在太谷遂謂郜在祁縣夫太原與
[218-35b]
 蒲津相去數百里秦師/何由至此乎存以俟考成十七年苦成叔王符曰/郤犨食采于苦曰苦成路
 史曰苦成故城在今/山西解州鹽池東成十七年鄭子駟侵晉虚滑/杜註晉二邑滑故滑國為秦
 所滅時屬晉後屬周在河南府偃師/縣東二十里又偃師東南有虛城雞澤襄三年同/盟于雞澤
 杜註在廣平曲梁縣西南今曲梁故城在今直𨽻廣/平府治永年縣東北即國語所謂雞邱若今雞澤縣
 乃隋析廣平縣所置/非春秋時雞澤也霍人襄十年晉滅偪陽使周内/史選其族嗣納諸霍人杜
 註霍晉邑案霍本周霍叔處所封晉獻公滅之以為/邑後以賜先且居為霍伯今悼公以偪陽之罪不合
 絶祀故歸之天子使周内史選其宗族賢者令居晉/之霍邑以奉祀言納諸霍人者此霍邑或稱霍人猶
 如晉邑謂之柏人也今平陽府霍州西十六里有霍/城正義又引班固漢書樊噲傳云攻霍人此係秦漢
[218-36a]
 以來别有霍人縣漢地理志謂之葰人縣/在今代州繁峙縣北相去數百里不可混襄十一/年秦晉
 戰于櫟髙氏曰今陜西西安府臨潼縣北三十里有/櫟陽城相傳即晉之櫟邑非也傳稱是役秦庶長武
 濟自輔氏輿鮑交伐晉師戰于櫟晉師敗績則櫟為/河上之邑明矣史記晉悼公十二年秦取我櫟杜氏
 釋例云櫟在河北此為差近若櫟陽則古驪/戎圖秦獻公所都且去河絶逺必非此櫟也長子襄/十
 八年晉執衞行人右賈于長子孫蒯于純留杜註長/子純留二縣今皆屬上黨郡案長子周初為辛甲所
 封邑後歸晉今為/潞安府長子縣純留本春秋時留叮闗赤狄之别/種也宣十六年晉滅之為邑
 謂之純留亦曰屯留史記始皇八年王弟長安君成/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即此今潞安府屯留縣東南
 十里有/純留城梗陽襄十八年中行獻子見梗陽之巫臯杜/註晉邑在太原晉陽縣南昭二十八年
[218-36b]
 魏戊為梗陽大夫即此今太/原府清源縣有梗陽故城襄二十一年叔向曰/必祁大夫杜註祁奚
 食邑于祁因以為氏祁縣屬太原今太原府祁縣東/南八里有古祁城志以為晉祁氏之邑又縣東七里
 有祁藪即爾雅所謂昭/餘祁矣祁縣以藪得名襄二十四年范宣子曰在/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
 范氏杜註杜伯之子隰叔奔晉四世及士㑹食邑于/范復為范氏今山東曹州府范縣東三里有士㑹墓
 季氏私考疑濮州衛地晉不應以封其大夫愚嘗考/狄嘗㓕衞衞之遺壤入于狄者甚多至宣十五年晉
 復滅狄而士㑹于宣十二年傳稱隨武子于十七年/請老稱范武子以後終春秋之世稱范不稱隨蓋士
 㑹以十六年與于滅狄之功滅留吁甲氏晉得狄之/土以為士㑹賞功之邑耳其後范復入齊孟子自范
 之齊即此蓋春秋之季范氏叛晉即齊齊衞助/之而范遂入齊為邑其地之去来固甚明也襄/二
[218-37a]
 二十六年蔡聲子曰雍子奔晉晉與之鄐以為謀主/杜註晉邑昭十四年邢侯與雍子爭鄐田蓋亦近邢
 臺之地邢臺縣今/屬直𨽻順德府木門襄二十七年衛侯之弟鱄出/奔晉托于木門杜註晉邑在
 直𨽻河間府城西北三里城中古有大樹謂之木門/城漢置參户縣武帝封河間獻王子免為侯邑宋元
 符三年張商英請閒木/門口泄徒駭東流即此襄三十年鄭羽頡奔晉為/任大夫杜註晉邑屬廣平
 郡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任即此後為趙邑漢/因置任縣故城在今直𨽻順德府任縣東南中都
 昭二年晉人執陳無宇于中都杜註晉邑在西河介/休縣東南今汾州府平遥縣西北十二里有中都古
 城西南至介/休五十里昭十三年晉侯㑹吳子于良後漢書/志良成縣故屬東海春秋時曰良漢
 書志良成縣註侯國師古曰左氏傳晉侯/㑹吳子于良即此今為江南徐州府邳州乾侯昭二/十八
[218-37b]
 年公如晉次于乾侯杜註晉境内邑在魏郡斥邱縣/闞駰曰地多斥鹵故曰斥邱歴代皆為斥邱縣髙齊
 始改置成安今直𨽻廣平府/成安縣東南有斥邱故城昭二十八年晉分祁/氏之田為七縣司馬
 彌牟為鄔大夫杜註太原鄔縣今鄔城/故址在汾州府介休縣東北二十七里平陵司馬烏/為平陵
 大夫亦曰大陵後屬趙漢置大陵縣隋改為文/水今太原府文水縣東北二十里有大陵故城塗水
 知徐吾為塗水大夫杜註太原榆次縣今/太原府榆次縣西南二十里有塗水故城馬首韓固/為馬
 首大夫元和郡縣志馬首故城在夀陽縣東南十五/里漢為榆次之東境隋置夀陽縣今屬平定州縣東
 南十五里/有馬首村孟丙為孟大夫杜註太原盂縣哀四年/齊國夏伐晉取盂即此盂縣今屬平定
 州/平陽分羊舌氏之田為三縣趙朝為平陽大夫杜/註平陽平陽縣堯所都春秋時晉邑後韓武
[218-38a]
 子都此歴代皆為平陽縣隋/改曰臨汾今為平陽府治楊氏僚安為楊氏大夫/杜註平陽楊氏縣
 今平陽府洪洞縣南二里有/古楊城一名范城叔向所築五氏定九年齊侯衛侯/次于五氏杜註晉
 大夫邯鄲午之私邑亦曰寒氏十年傳午以徒七十/人門于衛西門曰請報寒氏之後即此今直𨽻廣平
 府邯鄲縣/有五氏城邯鄲定十三年趙鞅殺邯鄲午杜註邯鄲/廣平縣故衛邑後屬晉戰國時趙肅
 侯都此今直𨽻廣平府邯鄲/縣西南三十里邯鄲故城河内定十三年齊邴意/兹曰銳師伐河内
 杜註汲郡故為衞之邶邑衞徙楚邱後河内/殷虚更屬于晉今為河南衞輝府治汲縣晉陽秋/趙
 鞅入于晉陽以叛即今太原府之太/原縣唐叔始封時故都也見晉都朝歌冬荀寅士/吉射入于
 朝歌以叛即今河南衛輝府之淇縣衛/康叔始封時故都也後屬晉詳衛都哀四年趙/稷奔臨杜
[218-38b]
 註晉邑今直𨽻趙州臨城縣/有古臨城即春秋時臨邑哀四年齊國夏伐晉/取邢任欒鄗逆畤陰
 人盂壺口㑹鮮虞納荀寅于柏人杜註欒至壺口八/邑皆晉地欒在趙國平棘縣曲北本欒武子封邑其
 後南徙漢於其故地置闗縣後漢改曰欒城縣今/屬直𨽻真定府又直𨽻趙州之北境皆古欒邑地
 杜註即髙邑縣也鄗本晉邑後屬趙漢置鄗縣光武/改曰髙邑北齊移治于房子縣東北去舊城三十里
 即今直𨽻趙州之髙邑縣也古鄗/城在今趙州柏鄉縣北十二里逆畤水經注濡水/囬湍曲復亦
 謂之曲逆水春秋齊國夏伐晉取曲逆是也是直以/逆畤為曲逆矣秦置縣漢封陳平爲曲逆侯今曲逆
 故城在直𨽻保定府/完縣東南二十里壺口杜註潞縣東有壺口闗舊/志壺關山在山西潞安府
 壺闗縣西北二里今在府治長/治縣東南十三里詳見山川柏人杜註晉邑趙國/柏人縣也哀五
[218-39a]
 年晉圍柏人史記趙王遷元年置柏人縣屬趙國漢/髙祖八年過趙問縣名不宿而去今柏人故城在直
 𨽻順德府唐山/縣西十二里冠氏哀十五年齊伐晉取冠氏杜註/陽平館陶縣案冠氏晉邑隋因
 分館陶縣界析置冠氏縣今山東/東昌府冠縣北尚有冠氏故城晉地條桓二年/傳晉穆
 侯以條之役生太子杜註晉地舊以直𨽻河間府景/州古條為晉條地漢周亞父所封皇輿表亦從其説
 今案其地太逺穆侯時疆土疑不到此今山西解州/安邑縣有中條山縣北三十里有鳴條岡孟子曰舜
 卒于鳴條尚書大傳湯伐桀戰/于鳴條此為晉之條地當近是千畆其弟以千畝之/戰生杜註西河
 介休縣南有地名千畝今汾/州府介休縣南有千畝原汾隰桓三年曲沃伐翼/逐翼侯于汾隰杜
 註汾水邊史記作汾/旁蓋翼地之近汾者屈産僖二年晉以屈産之乗與/垂棘之璧假道于虞公羊
[218-39b]
 謂屈産為地名今汾州府石樓縣東南四里/有屈産泉牧馬川上多産名駒接隰州界垂棘杜/註
 地/闕髙梁僖凡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晉及髙梁杜註/晉地在平陽楊縣西南僖二十四年晉公子
 使殺懷公于髙梁即此今平陽府臨汾縣東北三/十七里髙梁都地名梁虚是也與洪洞縣接界
 略僖十五年晉侯許賂秦伯東盡虢略内及/解梁城杜註從河南而東盡虢界見山川解梁城
 杜註河東解縣今山西蒲氏府/臨晉縣東南十八里有解城令狐僖二十四年晉/公子濟河圍令
 狐入桑泉取臼衰文七年晉敗奈師于令狐即此闞/駰曰令狐即猗氏也今蒲州府猗氏西十五里有令
 狐/城桑泉杜註在河東解縣西今蒲州府/臨晉縣東十三里有桑泉城臼衰杜註解/縣東南
 有臼城今在/解州西北廬栁晉師軍于廬柳今蒲州府/猗氏縣西北有廬栁城緜上僖/二
[218-40a]
 十四年介之推隱而死晉侯以緜上為之田杜註西/河介休縣南有地名緜上襄十三年晉侯蒐于緜上
 以治兵即此今沁州沁源/縣北八十里有緜上城南陽僖二十五年王與陽/樊温原攢茅之田晉
 於是始啟南陽杜註晉山南河北故曰南陽又文元/年晉使告於諸侯而伐衛及南陽杜註今河内地然
 則南陽地極寛大兼渉衛境不止晉有矣蓋本周圻/内地文公始受之故曰啟馬融曰晉地自朝歌以北
 至中山為東陽朝歌以南至軹為南陽應劭曰河内/殷國也周謂之南陽後又為魏鄭衞三國之地魏即
 分晉地應蓋本其後而言之耳徐廣曰河内郡脩武/縣古名南陽劉原父曰修武有古南陽城蓋南陽其
 統名而修武則魏之南陽邑也今/懷慶府修武縣北有南陽故城清原僖三十一年/晉蒐于清原
 杜註河東聞喜縣北有清原在/今絳州稷山縣西北二十里王官文三年秦伯伐/晉取王官及郊
[218-40b]
 杜註晉地今蒲州府臨晉縣東南七/十里王官谷有廢壘即王官城也杜註晉地史/記取王官及
 鄗正義曰鄗音郊當/為臨晉平陽間小邑文六年改蒐于董杜註河東/汾陰縣有董亭晉汾陰今為
 蒲州府滎河縣又聞喜縣東北四十里接絳州界有/董氏陂中産楊栁可以為箭即左傳所謂董澤之蒲
 也疑為/一地堇陰文七年趙盾禦秦師于堇陰杜註晉地/疑亦當在蒲州府滎河縣蓋蒲州界接
 潼闗與秦以大河為限秦晉戰爭刳首令狐/河曲羈馬俱在今永濟臨晉滎河猗氏之地刳首文/七
 年晉敗秦師于令狐至于刳首杜註令狐在河東當/與刳首相近案令狐今蒲州府猗氏縣地水經注刳
 首在西三十里當在/今滎河臨晉間也武城文三年秦人伐晉取武城/杜註闗史記秦厲公二十
 一年晉取武城漢置/武城縣屬左馮翊北徴文十年秦伐晉取北徴今/陜西同州府澄城縣西南
[218-41a]
 二十一里有/北徴古城河曲文十二年晉人秦人戰于河曲杜/註在河東蒲坂縣南今蒲州府治
 永濟縣東南五/里有蒲坂故城黄父文十七年晉侯蒐于黄父杜註/一名黒壤晉地宣七年㑹于黒
 壤傳云盟于黄父杜註黄父即黒壤蓋二名為一地/矣黒壤山在今澤州府沁水縣西北四十里澮水所
 出後周宇文泰小字/黒獺諱之改曰烏嶺隂地宣二年趙盾自陰地率諸/侯之師以侵鄭杜註晉河
 南山北自上洛以東至陸渾哀四年蠻子赤奔晉陰/地即此晉上洛今陜西商州雒南縣陸渾今河南府
 嵩縣其地南阻終南北臨大河所謂河南山北也又/陜州盧氏縣有陰地城即命大夫屯戍之所猶夫南
 陽為河内之總名而别/有南陽城則在修武也曲梁宣十五年荀林父敗赤/狄于曲梁杜註廣平曲
 梁縣襄三平晉侯之弟揚干亂行于曲梁即/此故城在今直𨽻廣平府治永年縣是也黎氏伯/宗
[218-41b]
 曰狄棄仲章而奪黎氏地杜註黎侯國上黨壺闗縣/有黎亭今潞安府治長治縣西三十里黎侯亭是也
 又山東曹州府范縣有黎城則/黎侯失國寓衛時所居之地宣十五年晉侯治/兵于稷杜註晉地
 今山西絳州稷山縣南五十里有稷/神山山下有稷亭即晉侯治兵處也斷道宣十七年/同盟于斷
 道杜註晉地傳云卷楚一地/二名今沁州東有斷梁城野王晉人執晏弱于野/王杜註野王縣屬
 河内今為河南懷/慶府治河内縣赤棘成元年盟于赤/棘杜註晉地交剛成十二/年晉人
 敗狄于交剛杜註闗/或云在今隰州境保城成十三年傳吕相絶秦伐/我保城杜註無之髙氏曰
 杜不言保城何地蓋非地/名不過完守入保之城耳苕邱成十六年晉人執季/孫行父舎之于苕邱
 杜註晉地公/羊作招邱台谷成十八年晉侯師于台谷以救宋/杜註闕或曰在今澤州府治界
[218-42a]
 瓠邱襄元年晉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寘諸瓠邱/杜註河東垣縣東南有壺邱在殽谷之北岸亦
 曰陽壺寰宇記曰古陽壺城南臨大/河今絳州垣曲縣東南陽壺城是也著雍襄十年晉/悼公還自
 宋及著雍疾杜註晉地襄十九年晉荀偃伐齊歸濟/河及著雍病十三年㑹于平邱荀吳自著雍侵鮮虞
 蓋晉適齊宋河以内之地/約當在直𨽻河間府境雍榆襄二十三年叔孫豹/救晉次于雍榆杜註
 晉地汲郡朝歌縣東有雍城郡邑志黎陽縣有雍城/即古雍榆也故城在今河南衛輝府濬縣西南十八
 里/東陽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取朝歌趙勝帥東陽/之師以追之獲晏氂杜註晉之山東魏郡廣
 平以北昭二十二年荀吳略東陽遂襲鼔滅之杜註/東陽與此同孔頴達曰鼔在鉅鹿居山之東山東曰
 朝陽知東陽是寛大之語總謂之山東故為魏郡廣/平以北王氏曰是漢以前東陽大抵為晉太行山東
[218-42b]
 地非有城邑也楚漢之間始置東陽郡漢置東陽縣/今山東東昌府思縣西北六十里有東陽城猶南陽
 為河内之總名而别有/南陽城則在脩武也昭元年冬晉趙武適南陽/烝于温卒鄭伯如晉弔及
 雍乃復故雍國地入于晉今河/南懷慶府修武縣西有雍城魏榆昭八年石言于/晉魏榆杜註晉
 地今太原府榆次縣西北有榆/次故城通典曰晉魏榆邑也汝濱昭二十九年晉/趙鞅荀寅帥師
 城汝濵杜註晉所取陸渾地陸/渾今河南府嵩縣汝水在縣南適歴昭三十一年季/孫意如會晉荀
 躒于適歴/杜註晉地大陸定元年魏獻子田于大陸焚焉杜註/禹貢大陸在鉅鹿北疑此田在汲郡
 吳澤荒蕪之地正義曰鉅鹿城去成周千餘里魏子/不應徃彼田獵吳澤在脩武縣北還卒于甯甯即修
 武城是也案吳澤陂在今河南懷慶府修武縣北東/入衛輝府獲嘉縣界為太白陂與禹貢之大陸自别
[218-43a]
 平中定三年鮮虞人敗晉師于平中杜註晉地案昭/十二年晉荀吳帥師侵鮮虞及中人杜註中山
 望都縣西北有中人城在今直𨽻保定/府唐縣西北十三里此平中當亦相近中牟定九年/晉車千
 乗在中牟杜註滎陽有中牟縣廸逺疑非也索隱曰/此中牟當在河北非鄭之中牟正義蕩隂縣西有牟
 山中牟蓋在其山之側今河南彰德府湯隂縣/西有中牟城在牟山下正當衛走邯鄲之道百泉
 定十四年晉人敗范氏之師于百泉故衛地今河南/衞輝府輝縣西北七里有蘇門山一名百門山有百
 門泉衛風所謂泉源在左者也/定公時已屬晉衛水源于此棘蒲哀元年師及齊/衞鮮虞取棘蒲
 杜註晉邑漢封功臣柴武為侯/邑今直𨽻趙州城中有棘蒲社上雒哀四年蠻子赤/奔晉隂地楚起
 豐析與狄戎以臨上雒左師軍于莬和右師軍于倉/野今陜西商州雒南縣水經注丹水自蒼野又東歴
[218-43b]
 菟和山又東至商縣上雒春秋時晉地竹書晉烈公/三年楚人伐南鄙至于上洛即此漢置上洛縣至元
 始廢其地即今商州治/也丹水在城南一里陰地使謂隂地之命大夫士/蔑杜註河南山北自上
 雒以東至陸渾命大夫别縣監尹正義曰河南山北/東西横長其間非一邑若是典邑大夫則當以邑冠
 之傳言陰地之命大夫則是特命大夫使總理隂/地故以為别縣監尹也以其去國遥逺别為置監
 邱哀二十三年荀瑶伐齊曰齊取我英邱杜註晉地/案是役以報英邱之怨傳稱戰于犂邱齊師敗績
 犂邱在今山東濟南府臨邑/縣則英邱當亦相近之地 晉山川華山僖十五/年晉侯
 許賂秦伯南及華山杜註華山在𢎞農華隂縣南華/山在今陜西華隂縣南十里華隂為晉之隂晉邑潼
 關在華隂東北四十里/河南閿鄉縣西六十里二崤僖三十三年晉師及姜/戎敗秦于殽杜註殽在
[218-44a]
 𢎞農澠池縣西亦曰二崤二崤在今河南府永寜縣/北六十里漢澠池之西界自東崤至西崤長二十五
 里案左傳殽有二陵南陵夏后皋之墓北陵文王之/所避風雨杜註南谷中谷深委曲兩山相嶔故可以
 避風雨水經注石崤山山徑委深峯阜交䕃故可以/避風雨建安中曹公西侵巴漢惡其險更開北山髙
 道後行旅皆由此北周復從南道隋大業初建東京/開葼册道即北道也大約出潼關歴陜州入永寜界
 分為二道東南入福昌縣界即南道東北入澠池縣/界即北道春秋時秦師伐晉之道其道在南故杜曰
 南谷中魏太和中于其地置崤縣唐/廢為石□鎮杜子美詩石□吏即此桃林塞文十三/年晉使
 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杜註在𢎞農華陰縣東潼/關桃林在今河南陜州靈寶縣南十一里隋置桃林
 縣唐天實初得實符于關旁改名靈寶闗在谷中絶/岸壁立深險如函因名潼闗自魏武西征馬超始見
[218-44b]
 于史今陜西同州府華陰縣東四十里蓋自華而虢/而陜而河南中間千里古立闗塞有三在華隂者潼
 闗也自潼闗東二百里至陜州靈寶縣則秦函谷關/也自靈寶縣東三百餘里至河南府新安縣則漢函
 闗也王氏曰自靈寶以西潼關以東皆曰桃林自崤/山以西潼津以東通稱函谷然則桃林與函谷同實
 異名新安漢關與桃林無與自秦闗以西皆詹父所/守矣秦孝公始于其地置關以前則但謂之桃林
 孟門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取朝歌為二隊入孟門/登太行杜註孟門晉隘道孟門在今河南衛輝
 府輝縣司馬貞謂在朝歌東北髙氏曰元和郡縣志/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連亘十三州之界凡有八
 陘第一軹闗陘第二太行陘第三白陘此三陘在河/内第四滏口陘即鄴第五井陘第六飛狐陘第七蒲
 陰陘此四陘在中山第八軍都陘在幽州合以今日/之地軹關在濟源縣太行陘在懷慶府城北白陘在
[218-45a]
 輝縣輝縣界連淇縣淇縣即古朝歌齊之入孟門蓋/入白陘也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蓋以紂都朝歌
 太行如屏擁其西北二陘分别左右可恃以為固也/是時齊輕兵深入既取朝歌則分兵為二部一入白
 陘由朝歌而隳其險阨一登太行由河/内以瞰其腹心朝歌故衛都此時屬晉太行太行即/太行陘
 在懷慶府城北亦名羊腸坂闊三步長四十里羊腸/所經瀑布懸流實為險阻曹孟德詩北上太行山艱
 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即此也八/陘隨地異名獨此稱其本號蓋險要无在此壺口
 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邢任欒鄗逆時陰人孟壺口/杜註潞縣有壺口闗壺口在今山西潞安府城東南
 十三里延袤百餘里東接相州山形險狹形如/壺口亦謂之崞口地形險要日昔為襟喉之地首山
 宣三年趙宣子田於首山杜註首山在河東蒲坂縣/東南首山即首陽山在今山西蒲州府城東南山有
[218-45b]
 九名亦曰陑山亦曰雷首山禹貢壺口雷首/至于太岳尚書大傳湯放桀升自陑皆此也霍太山
 閔元年晉獻公滅霍杜註永安縣東北有霍太山霍/太山一名霍山周職方冀州其山鎮曰霍山地志謂
 即霍太山是也史記晉滅霍霍哀公奔齊晉大早卜/之曰霍太山為槀使趙夙召霍君奉祀山在今山西
 平陽府霍州東三十里周二百餘里南接岳陽趙城/二縣北接靈石縣東接沁源縣界亦曰太岳亦曰岳
 陽禹貢既脩太原至于岳陽壺口/雷首至于太岳皆此也今為中鎮梁山成五年梁山/崩杜註在馮
 翊夏陽縣北梁山在今陜西同州府韓城縣西北九/十里詩奕奕梁山惟禹甸之本為韓國鎮山晉滅韓
 其地屬晉水經注河水又南逕梁山原公羊/傳梁山河上之山也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沙鹿僖/十
 四年沙鹿崩杜註山名陽平元城縣東有沙鹿上山/今直𨽻大名府元城縣東四十五里有沙麓山穀梁
[218-46a]
 傳沙鹿晉山林屬于山為沙鹿山名也水經注/元城縣有沙邱堰大河所經以沙鹿山而名緜山
 僖二十四年介之推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緜上/為之田杜註在西河介休縣南今山西汾州府介休
 縣東南二十五里有介山以介之推得名山南跨靈/石西跨沁源盤踞深厚亦名緜山亦名緜上襄十三
 年晉侯蒐于緜/上以治兵即此文十二年晉人秦人戰于河曲杜/註河曲在河東蒲坂縣南水經注
 河水南至華隂潼闗渭水自西來㑹之蓋河水自此/折而東故謂之河曲即蒲坂也今蒲阪故城在山西
 蒲州府城/東南五里汾水成六年傳韓獻子曰不如新田有汾/澮以流其惡杜註汾水出太原經絳
 縣北西南入河汾水出太原静樂縣北百四十里之/管涔山自臨汾經絳縣故城北至蒲州府之滎河縣
 北折而入于大河新田/晉所遷今絳州絳縣也澮水杜註澮水出平陽絳縣/南西入汾澮水有二源
[218-46b]
 一出平陽府之翼城縣烏嶺山一出絳縣東北俱西/流過平陽府曲沃縣入絳州之王澤合于汾亦曰少
 水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封少水而還即此案新田/在汾澮二水之間蓋古者建國必居于水之交㑹所
 以固其風氣流其疢疾資其灌溉汾澮之于晉猶洙/泗之于魯淄澠之于齊澗瀍之于周王城耳皆環㑹
 都城之水也齊莊公伐晉至為京觀于少水直逼國/都之側晉亦危矣是時晉之君臣疑懼恐有欒氏之
 人為内應故且案兵以待之厥後積怒欒氏/一再錮之蓋深恨其召外兵以幾至不測也涑水成/十
 三年吕相絶秦伐我涑川杜註涑水出河東聞喜縣/西南至蒲坂縣入河今山西蒲州府城東北二十六
 里有涑水城即秦所伐之涑川也水經注涑水出聞/喜縣東山至周陽與洮水合又曰河水南至雷首山
 西涑水注之案雷首去蒲坂三/十里即杜氏所云入河處也洮水昭元年傳子産/曰臺駘能業其
[218-47a]
 官宣汾洮後漢志聞喜有洮水聞喜縣今屬山西平/陽府水經注洮水東出清野山西合涑川然則涑水
 亦洮水之/兼稱矣塗水昭二十八年魏獻子分祁氏羊舌氏/之田為十縣以知徐吾為塗水大夫
 杜註塗水出太原榆次縣塗水有二一曰大塗水發/源太原府榆次縣東南八縳嶺下西北流入泂渦水
 一曰小涂水源出鷹/山西流入大涂水汝水昭二十九年晉趙鞅荀寅/帥師城汝濱杜註汝濱晉
 所取陸渾地陸渾在今河南府嵩/縣汝水源于汝州魯山縣地相接盟津即河陽僖二/十八年天王
 狩于河陽在今河南懷慶府孟縣西南三十里武王/㑹諸侯于盟津即此地後歸晉謂之河陽晉泰始中
 杜預於此造舟為橋名/曰河橋亦曰富平津茅津文三年秦師日茅津濟/封殽尸而還杜註茅津
 在河東大陽縣西今山西解州平陸縣東南有茅城/河水經其南即茅津也南對陜州州治距河僅三里
[218-47b]
 乃黄河津濟處亦謂之大陽津唐貞觀十一年于茅/津造浮梁曰大陽橋長七十六文廣二文架大河之
 上尋廢今亦曰大陽關蓋東則富平/津西則大陽津實大河之衝要也棘津昭十七年/晉荀吳帥
 師涉自棘津用牲于雒遂滅陸渾杜註河津名棘津/在今河南衞輝府胙城縣北水經注河水經東燕故
 城北則有濟水北來注之有棘津之名亦謂之石濟/津僖二十八年晉將伐曹假道于衞衞人不許還自
 南河濟/即此采桑津僖八年晉里克敗狄于采桑杜註北/屈縣西有采桑津采桑津在今山西
 吉州寜鄉縣西大河津濟處也水經注河水又南為/采桑津史記作齧桑瓠子之歌所云齧桑浮兮淮泗
 滿者此在梁與彭/城之間與此又别董澤宣十二年厨武子曰董澤之/蒲杜註聞喜縣東北有董池
 陂今山西絳州聞喜縣東北三十五里有董氏陂中/産楊栁可以為箭又云豢龍池即舜封董氏秦龍之
[218-48a]
 所下流入涑水水經注涑水西經董澤陂南即古/池東西四里南北三里文六年蒐于董澤即此
 池成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邭瑕之/地沃饒而近盬鹽鹽也猗氏縣鹽城是也鹽池在
 今山西蒲州府猗氏縣南許氏謂之盬鹽池池長五/十一里廣六里周一百一十四里紫色澄渟澤而不
 流水出石鹽自然凝成宋志鹽之類有二引池而化/者周官所謂盬鹽也煮海煮井煮鹻而成者周官所
 謂散鹽也孔叢子猗頓以盬/鹽起漢于其地置猗氏縣百泉定十五年晉人敗/范氏之師于百泉
 今河南衞輝府輝縣西北七里有蘇門山山有百門/泉泉通百道衛風所謂泉源在左者也衞水源于此
 故屬衛定公/時已屬晉曲逆水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逆畤酈/道元以為即曲逆也水經注濡
 水出蒲隂縣西昌安郭南枉渚廽湍率多曲復亦謂/之曲逆水春秋齊國夏伐晉取曲逆是也是直以逆
[218-48b]
 畤為曲逆矣在今北直保/定府完縣東南二十里
          右春秋列國都邑山川上
 
 
 
 
 
 五禮通考卷二百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