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d0087 五禮通考-清-泰蕙田 (master)


[17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五禮通考卷一百六十九
           刑部尚書秦蕙田撰
  嘉禮四十二
   學禮
    蕙田/案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敎學為先太學
    之制昉于五帝其名為成均虞曰庠夏曰序
    殷曰瞽宗周曰辟廱又兼立四代之學是為
[179-1b]
    五學又有門闈之小學以教國子四郊之小
    學以敎國人待其既長然後由小學而進于
    太學焉其鄉遂州黨亦各有學諸侯之國亦
    立太學小學鄉學蓋三代以上莫不以立學
    為先務其敎之之法國子則師氏詔以三徳
    保氏詔以六藝大司樂詔以樂徳樂語樂舞
    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中年而考校
    九年而大成其秀者官之其不率教者屏之
[179-2a]
    至於鄉學則鄉遂之吏受教法于司徒以鄉
    三物教之嵗時書其徳行道藝三年大比興
    其賢能而登于天府又中年論其秀者升于
    太學俾與國子齒焉諸侯則嵗貢其太學之
    秀者天子試之射宮視其賢否而行慶讓之
    法以是知先王之於士教之必周擇之必慎
    而後可收得人之效也天子又以春秋視學
    修釋菜之儀舉養老之典承師問道合語乞
[179-2b]
    言以身先為之嚮導故學士莫不蒸蒸丕變
    相與勉為賢者而恥為不肖然則學之禮顧
    不重哉古禮經有學禮一篇見於大戴禮賈
    誼新書所引惜其文不傳今採録經傳以補
    禮經之闕而後世學校選舉視學養老經筵
    見於史者俱以類附之其釋奠儀節已見吉
    禮故不及云
禮記王制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夏后
[179-3a]
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
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虞
庠在國之西郊注皆學名也異者四代相變耳或上西/或上東或貴在國或貴在郊上庠右學
大學也在西郊下庠左學小學也在國中王宮之東東/序東膠亦大學在國中王宫之東西序虞庠亦小學也
西序在西郊周立小學于西郊膠之言紏也庠之言養/也周之小學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庠云其立鄉學
亦如之膠或作絿貴疏虞殷尚質貴取有成故大學在/西小學在東夏周 文取積漸長養故大學在東小學
在西云周之小學為有虞氏之庠制者庠則後有室前/有堂若夏后氏之序及周之學所在序者皆與庠制同
其州黨之序則歇前而已序則豫也故鄉射云豫則鉤/楹内堂則由楹外彼鄭注豫讀如成周宣榭火之榭是
[179-3b]
也云其立鄉學亦如之者言鄉學亦為庠制故上文云/耆老皆朝于庠是也周大學在國之西郊鄭駮異義云
三靈一雍在郊者熊氏云文王之/時猶從殷禮故辟廱太學在郊
内則有虞氏養國老于上庠養庶老于下庠夏后氏養
國老于東序養庶老于西序殷人養國老于右學養庶
老于左學周人養國老于東膠養庶老于虞庠虞庠在
國之西郊
    蕙田案虞殷之太學在西夏周之太學在東
    東膠又在辟廱之東故大戴禮謂之東學以
[179-4a]
    其法夏后氏之序故亦曰東序對郊外小學
    而言故以東膠為大學祭義食三老五更于
    太學亦謂東膠也
王制天子曰辟廱注辟明也廱和也所以明和天下下/疏謂於此學中習學道藝欲使天
之人悉皆明達諧和也案詩注云王廱水之外/圓如璧二注不同者此注解其義詩注解其形
詩大雅靈臺虡業維樅賁鼓維鏞於論鼔鐘於樂辟廱
傳植者曰虡横者曰栒業大版也樅崇牙也賁大鼔也/鏞大鐘也論思也水旋丘如璧曰辟廱以節觀者 箋
論之言倫也虡也栒也取以懸鐘鼓也設大版于上刻/畫以為餙於得其倫理乎鼓與鐘也於喜樂乎諸在辟
[179-4b]
廱中者言成于中和之至不疏此在辟廱合樂必行養/老之禮但主言樂之得理 美養老之事故言不及焉
 張子曰辟廱古無此名其制蓋始于此故周有天下
 遂以名天子之學而諸侯不得立焉
於論鼓鐘於樂辟廱鼉鼔逢逢矇瞍奏公傳逢逢和也/有眸子而無
見曰矇無眸子曰瞍公事/也 箋凡聲使瞽矇為之
    蕙田案天子視學大昕鼓徴以警衆及天子
    至始大合樂故於鼓獨一再言之
周頌振鷺振鷺于飛于彼西雝
[179-5a]
 薛君章句鷺潔白之鳥也西雍文王之雍/也言文王之時辟雍學士皆潔白之人也
 何氏楷曰辟通作璧廱説文謂天子鄉飲之地即辟/廱也字从广雝聲按廱字當从广下邕广讀若儼象
 對刺髙屋之形四方有水曰邕辟廱之制四面有水/環之正合邕義从邕為意兼聲今不諧邕而諧雝殊
 不可解雝者鳥名也漢書又通作雍考説文乃無雍/字三輔黄圖云周文王辟廱在長安西北四十里亦
 曰璧廱如璧之圓壅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蔡邕云/水廣二十四丈四周于外禮統云内如覆外如偃盤
 毛云水旋丘如璧曰璧廱以節觀者孔云璧體圓而/内有孔此水亦圓而内有地猶如璧然土之髙者曰
 邱此水内之地未必髙於水外正謂水下而地髙故/以邱言之以水繞邱所以節約觀者令在外而觀也
 陳祥道云辟廱外圓内方明徳當圓行當方考之於/禮鬴簋錢璧之類皆外圓内方圓而函方隂陽之義
[179-5b]
 也漢明帝視辟廱人圜橋門而觀周制宜亦然也今/案據此則辟廱之説本自明白繹其字義即其制度
 亦可想見後人紛紛妄生異論白虎通謂辟之為言/積也積天下之道徳也雍之為言壅也壅天下之殘
 賊故謂之辟雍也韓詩説謂言辟取辟有徳不言辟/水言辟廱者取其廱和也禮記注疏謂辟明也於此
 學中習學道藝欲使天下之人悉皆明達和諧樂書/謂夏后氏以序名學則主以禮射而畧於樂商人以
 瞽宗名學則主以樂教而畧於禮周人兼而用之而/名其學以辟廱辟者法之所自出本之以為禮廱者
 和之所自生本之以為樂辟廱以本之則禮樂之教/足以同人心出治道胡致堂謂靈臺詩言鳥獸昆蟲
 各得其所鼔鐘虡業莫不均調於此所樂之徳惟辟/雍而已辟君也雍和也文王有聲所謂鎬京辟雍義
 亦若此皆以己意穿鑿附㑹最誤學者故詳闢之鄭/云辟廱三靈皆同處在郊今按黄圖載靈臺辟廱皆
[179-6a]
 在長安西北四十里則同處之説不為無據頌振鷺/于飛于彼西雝先儒亦謂辟廱在西郊故曰西雝也
 韓詩説謂辟廱在南方七里之内此不足信孫鑛/云東漢左辟廱右靈臺正是法周蓋二地相近
大雅文王有聲鎬京辟廱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
服皇王烝哉箋武王於鎬京行辟廱之禮自四方來觀/者皆感化其徳心無不歸服者 疏辟廱
之禮謂養老/以教孝弟也
 張子曰靈臺辟廱文王之學也鎬京辟雍武王之學
 也至此始立為天子之學矣
 何氏楷曰武王遷鎬已乆及有天下鎬始稱京辟廱/在鎬京中所以教天子春射秋饗尊事三老五更之
[179-6b]
 處武王所首重/故特舉而言之
    蕙田案周於國中立五學而辟廱居其中其
    東西南北四學則為教國子肄業之地故武
    王臨辟廱而四學之士咸來觀禮莫不感化
    於徳心悦而誠服周之作人於斯為盛經云
    自西自東自南自北謂成均上庠瞽宗東序
    之學者非汎指四方之人也
 白虎通徳論辟雍所以行禮樂宣徳化也辟者象璧
[179-7a]
 圓以法天也雍者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辟之為
 言積也積天下道治雍之為言壅也壅天下之儀則
 故謂辟雍也王制曰天子辟雍諸侯泮宫外圓者欲
 使觀者平均也又欲言外圓内方明徳當圓行當方
 也
周禮春官大司樂掌成均之法注董仲舒云成均五帝/之學文王世子曰於成
均以及取爵于上尊然/則周人立此學之宮
 鄭氏鍔曰大司樂所掌者樂也周人於成均之中教/樂徳樂舞樂語則成均乃習學之所大司樂所掌者
[179-7b]
 樂官之法以治學政則於他學之法無預可知名曰/成均者徳不能無虧性不能皆平樂之為教所以成
 之均/之
凡有道有徳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注鄭/司農
云明堂位曰瞽宗殷學也以此觀之祭於學宫中在疏/文王世子云春誦夏絃太師詔之瞽宗以其教學 瞽
宗故祭樂祖/還在瞽宗
禮記文王世子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于東序
春誦夏絃太師詔之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詔之冬讀書
典書者詔之禮在瞽宗書在上庠注周立三代之學學/書于有虞氏之學興
[179-8a]
謨之教所興也學舞于夏后氏之學文武中/也學禮樂于殷之學功成治定與已同也
凡祭與養老乞言合語之禮皆小學正詔之于東序
大司成論説在東序
凡語于郊者於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注董仲舒曰/五帝名大學
曰成/均
    蕙田案文王世子曰成均曰東序曰瞽宗曰
    上庠獨不及辟廱者以此篇主學世子及學
    士而言辟廱非教學之所也
[179-8b]
祭義天子設四學當入學而大子齒
 陸氏佃曰天子立四學并其中學而立直于一處並
 建周人辟雍則辟雍最居中其南為成均其北為上
 庠其東為東序其西為瞽宗當學禮者就瞽宗學書
 者就上庠學舞干戈羽籥者就東序學樂徳樂舞樂
 語者就成均辟雍唯天子承師問道食三老五更及
 出師受成等就焉學禮曰帝入東學尚親而貴仁東
 序是也帝入南學尚齒而貴誠成均是也帝入西學
[179-9a]
 尚賢而貴徳瞽宗是也帝入北學尚貴而尊爵上庠
 是也帝入太學承師而問道辟雍是也總而言之四
 學亦大學也若辟雍雖太子不得預太子入學學者
 所學之宫也辟雍非其所學之宮故云四學
 鄭氏鍔曰周人立五學中曰辟雍環之以水水南為
 成均水北為上庠東為東序西為瞽宗學禮者就瞽
 宗學書者就上序學舞干戈羽籥者就東序學樂徳
 樂舞樂語者就成均惟天子承師問道及養老更之
[179-9b]
 類乃就辟雍故大戴禮有帝入東學西學南學北學
 太學之文蓋周人立四代之學禮記云於成均以及
 取爵于上尊也又云瞽宗商學也然上庠下庠虞也
 東序西序夏也左學右學商也東膠虞庠周也不見
 成均為何代之學獨董仲舒謂五帝學康成從之他
 無所見或者以成均為辟雍豈其然歟
    蕙田案陸氏鄭氏解四學五學之説極精惟
    云食三老五更就辟雍則未然三老五更之
[179-10a]
    位在東序不在辟廱也
食三老五更于太學所以教諸侯之弟也祀先賢于西
學所以教諸侯之徳也注西學周小學也先賢有道徳/王所使敎國子者 疏周之小
學在西郊王制云養庶老於/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是也
 陳氏禮書記曰天子視學命有司行事祭先師先聖
 焉卒事遂適東序設三老五更之席又曰食三老五
 更於太學所以教諸侯之弟祀先賢於西學所以教
 諸侯之徳夫天子視學則成均也命有司行事祭先
[179-10b]
 師先聖焉即祀先賢於西學也祀先賢于西學則祭
 於瞽宗也有司卒事適東序設三老五更之席即養
 國老於東膠也養國老于東膠即食三老五更於大
 學也然則商之右學在周謂之西學亦謂之瞽宗夏
 之東序在周謂之東膠亦謂之太學蓋夏學上東而
 下西商學上右而下左周之所存特其上者耳
    蕙田案注以西學為西郊之虞庠不如陳氏
    主瞽宗之的然陳氏謂天子視學在成均則
[179-11a]
    又誤以成均辟廱為一
射義天子將祭必先習射于澤澤者所以擇士也
郊特牲卜之日王立於澤注澤澤宫也所/以擇賢之宮也
 朱子曰王制論學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説者以
 為辟廱大射行禮之處也水旋丘如璧以節觀者泮
 宫諸侯鄉射之宮也其水半之蓋東西門以南通水
 北無也故振鷺之詩曰振鷺于飛于彼西雝説曰以
 雝為澤蓋即旋丘之水而其學即所謂澤宫也蓋古
[179-11b]
 人之學與今日不同孟子所謂序者射也則學蓋有
 以射為主者矣蘇氏引莊周言文王有辟廱之樂遂
 以辟廱亦為樂名而曰古人以樂教胄子則未知學
 以樂而得名歟樂以學而得名歟則是又以為習樂
 之所也記所謂魯人將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於泮
 宫者蓋射以擇士云耳
    蕙田案孟子云序者射也澤宫為習射之所
    其當在東序與
[179-12a]
 大戴禮保𫝊篇學禮曰帝入東學上親而貴仁則親
 踈有序始思相及矣帝入南學上齒而貴信則長㓜
 有差始民不誣矣帝入西學上賢而貴徳則聖智在
 位而功不匱矣帝入北學上貴而尊爵則貴賤有等
 而始下不踰矣注四學者東序瞽宗虞庠及四代之/學也春氣温養故上親夏物咸小大
 殊故上齒秋物成實故貴徳冬時物/藏于地惟象于天半見也故上爵也帝入太學承師
 問道退習而端于太傅太傅罰其不則而達其不及
 則徳智長而理道得矣
[179-12b]
    蕙田案此文亦見于賈誼新書漢書賈誼傳
    其所引學禮蓋古禮經之文而今不傳矣周
    立四代之學于國又立辟廱于中故有五學
    盧辨注大戴禮亦未明晰
 易傳太初篇太子旦入東學晝入南學暮入西學在
 中央曰太學天子之所自學也
    蕙田案蔡邕明堂論引此又引大戴保傅篇
    云與易傳同則此文當有夜入北學四字傳
[179-13a]
    冩偶脱之耳云太學天子所自學則世子不
    得與可知與祭義四學之説互相發明
    又案天子之學有五中為辟廱亦曰太學天
    子視學則臨之其南為成均亦曰南學學樂
    徳樂舞樂語者居之成均者五帝之學也其
    北為上庠亦曰北學學書者居之上庠者虞
    學也其東為東序亦曰東膠亦曰東學學干
    戈羽籥者居之東序者夏學也其西為瞽宗
[179-13b]
    亦曰右學亦曰西學學禮者居之瞽宗者殷
    學也辟廱居其中四學環其外辟廱為天子
    講禮之學雖世子齒學亦不得就焉四學為
    學世子及學士之學故大司樂掌成均之法
    大司成論說于東序大師詔禮于瞽宗典書
    者詔書於上庠祭義云四學據世子齒學而
    言學禮云五學據天子入學而言其實一也
    以四學對辟廱則辟廱為太學以郊外之小
[179-14a]
    學對四學則四學亦為太學矣至郊外之小
    學則倣虞氏下庠之制謂之虞庠在國之西
    郊皇侃謂四郊皆有虞庠然經無其文不可
    知也先儒説學校之制人各一説紛如聚訟
    今以學禮五學祭義四學㕘之文王世子王
    制周禮詩大雅諸文反覆討論惟陸農師鄭
    剛中之説獨為精當故依用之其漢唐以來
    諸儒之説臚陳於後畧為辨正庶知所折衷
[179-14b]
    焉
 辨諸儒以辟廱與明堂太廟為一
 詩靈臺孔疏異義公羊説天子有靈臺以觀天文有/時臺以觀四時施化有囿臺觀鳥獸魚鱉諸侯當有
 時臺囿臺諸侯卑不得觀天文無靈臺皆在國之東/南二十五里韓詩説辟廱者天子之學圓如璧壅之
 以水示圓言辟取辟有徳不言辟水言辟廱者取其/廱和也所以教天下春射秋饗尊事三老五更在南
 方七里之内立明堂於中五經之文所蔵處蓋以茅/草取其潔清也左氏説天子靈臺在太廟之中壅之
 靈沼謂之辟廱諸侯有觀臺亦在廟中皆以望嘉祥/也謹案公羊傳左氏説皆無明文説各無以正之元
 之聞也禮記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/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廱諸侯曰泮宫天子
[179-15a]
 將出征受命于祖受成于學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/學以訊馘告然則太學即辟廱也詩頌泮水云既作
 泮宫准夷攸服矯矯虎臣在泮獻馘淑問如臯陶在/泮獻囚此復與辟廱同義之證也大雅靈臺一篇之
 詩有靈臺有靈囿有靈沼有辟廱其如是也則辟廱/與靈䑓皆同處在郊矣囿也沼也同言靈於臺下為
 囿為沼可知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西郊王者/相變之宜衆家之説各不明晳雖然於郊差近之耳
 在廟則逺矣王制與詩其言察察亦足以明之矣如/鄭此説靈臺與辟廱同處辟廱即天子太學也鄭以
 靈臺辟廱在西郊則與明堂宗廟皆異處矣案大戴/禮盛德篇云明堂者所以明諸侯尊卑也外水名曰
 辟雍政穆篇云太學明堂之東序也如此文則辟廱/明堂同處矣故諸儒多用之盧植禮記注云明堂即
 太廟也天子太廟上可以望氣故謂之靈臺中可以/序昭穆故謂之太廟圜之以水似璧故謂之辟廱古
[179-15b]
 法皆同一處近世殊異分為三耳蔡邕月令論云取/其宗廟之清貌則曰清廟取其正室之貌則曰太廟
 取其堂則曰明堂取其四門之學則曰太學取其周/水圓如璧則曰辟廱異名而實一也潁子容春秋釋
 例云太廟有八名肅然清静謂之清廟行禘祫序昭/穆謂之太廟告朔行政謂之明堂行饗射養國老謂
 之辟廱占雲物望氣祥謂之靈臺其四門之學謂之/大學其中室謂之大室總謂之宮賈逵服䖍注左傳
 亦云靈臺在太廟明堂之中此等諸儒皆以廟學明/堂靈臺為一鄭必知皆異處者袁凖正論云明堂宗
 廟太學禮之大物也事義不同各有所為而世之論/者合以為一體取詩書放逸之文經典相似之語而
 致之不復考之人情騐之道理失之逺矣夫宗廟之/中人所致敬幽隱清静鬼神所居而使衆學處焉饗
 射其中人鬼慢黷死生交錯囚俘截耳瘡痍流血以/干犯鬼神非其理矣且夫茅茨采椽至質之物建日
[179-16a]
 月乗玉輅以處其中象箸玉杯而食于土簋非其類/也如禮記先儒之言明堂之制四面東西八丈南北
 六丈禮天子七廟左昭右穆又有祖宗不在數中以/明堂之制言之昭穆安在若又區别非一體也夫宗
 廟鬼神之居祭天而於人鬼之室非其處也夫明堂/法天之宫非鬼神常處故可以祭天而以其祖配之
 配其父於天位可也事天而就人鬼則非義也自古/帝王必立大小之學以教天下有虞氏謂之上庠下
 庠夏后氏謂之東序西序殷謂之右學左學周謂之/東膠虞庠皆以養老乞言明堂位曰瞽宗殷學也文
 王世子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於東序又曰秋/學禮冬學書禮在瞽宗書在上庠此周立三代之學
 也可謂立其學不可謂立其廟然則太學非宗廟也/又曰世子齒于學國人觀之宗廟之中非百姓所觀
 也是故明堂者大朝諸侯講禮之處宗廟享鬼神嵗/覲之宫辟雍大射養孤之處大學衆學之居靈臺望
[179-16b]
 氣之觀各有所為非一體也古有王居明堂之禮月/令則其序也天子居其中學士處其内君臣同處非
 其義也明堂以祭鬼神故亦謂之廟明堂大廟者明/堂之内大室非宗廟之太廟也於辟廱獻㨗者謂鬼
 神惡之也王制釋奠于學以訊馘告其上句曰小學/在公宮之左大學在郊明大學非廟也非所以為證
 也周人養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今王制亦/小學近而太學逺其言乖錯非以為正也左氏曰公
 既視朔遂登觀臺以其言遂故謂之同處夫遂者遂/事之名不必同處也馬融云明堂在南郊就陽位而
 宗廟在國外非孝子之情也古文稱明堂隂陽者所/以法天道順時政非宗廟之謂也融云告朔行政謂
 之明堂夫告朔行政上下同也未聞諸侯有明堂之/稱也順時行政有國皆然未聞諸侯有居明堂者也
 齊宣王問孟子人皆謂我毁明堂毁諸已乎孟子曰/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則勿毁之矣夫
[179-17a]
 宗廟之設非獨王者也若明堂即宗廟不得曰夫明/堂王者之宗廟也且説諸侯而教毁宗廟為人君而
 疑於可毁與否雖復淺丈夫未有是也孟子古之賢/大夫而皆子思弟子去聖不逺此其一證也竊以凖
 之此論可以申明鄭意大戴禮遺逸之書文多假託/不立學官世無傳者其盛徳篇云明堂外水名曰辟
 雍政穆篇稱太學明堂之東序皆後人所増失于事/實故先儒雖立異端亦不據為説然則明堂非廟而
 月令云天子居明堂太廟者正謂明堂之太室非宗/廟之太廟也明堂位云太廟天子明堂自謂制如明
 堂非太廟名明堂也廟與明堂不同則/靈臺又宜别處故靈臺辟雍皆在郊也
    蕙田案明堂辟廱本非一地説者以大戴有
    明堂外水曰辟雍之語而明堂五室辟廱五
[179-17b]
    學又畧相近因傅㑹之馬宫蔡邕盧植潁容
    王肅諸家皆承其誤惟鄭康成非之而袁凖
    正論駁之尤詳可謂有卓然之識者矣至袁
    氏以辟雍與太學為二其誤與孔疏同當分
    别觀之
 辨劉氏孔氏以辟廱為小學
 禮記王制孔疏劉氏以為周之小學為辟廱在郊則太/詩靈臺孔疏王制言太學在郊乃是殷制其周制
 學在國太學雖在國而辟廱仍在郊何則囿沼魚鳥/所萃終不可在國中也辟廱與太學為一所以得太
[179-18a]
 學移而辟廱不移者以辟廱是學之名耳王制以殷/之辟廱與太學為一故因而説之不必常以太學為
 辟廱小學亦可矣周立三代之學虞庠/在國之西郊則周以虞庠為辟廱矣
    蕙田案殷制太學在郊文王殷之諸侯故立
    辟廱于郊辟廱之名剏於文王至武王宅鎬
    建辟廱于國中遂為周家一代之學諸侯不
    得立焉文之辟廱殷制也故在郊武之辟廱
    周制也故在國靈臺辟廱何必在一處疏家
    比而同之乃以辟廱為小學即西郊之虞庠
[179-18b]
    失之逺矣
 辨注疏以瞽宗上庠為小學
 禮記文王世子孔疏東序是大學也春夏學干戈而/用動秋冬學羽籥而用静皆據年二十升於太學者
 若其未升大學之時則春誦夏絃在殷之瞽宗也周/立三代之學者謂立虞夏殷學也其虞之學制在國
 兼在西郊郊則周之小學也夏殷之學亦在國而鄭/注儀禮云周立四代之學于國者含周家為言耳故
 與此注不同夏后氏之學在上庠即周之大學為夏/之制也先師以為三代學皆立大學小學今案下養
 老於東序是周之大學夏之東序也又王制云養老/于虞庠是周之小學為虞庠也又此學虞學也學舞
 于夏學學禮于殷學若周别/有大學小學更何所敎也
[179-19a]
    蕙田案疏以東序為大學瞽宗上庠為小學
    不知三者皆大學也記稱學干戈羽籥于東
    序學禮于瞽宗學書于上庠干戈羽籥非大
    于禮與書何故學禮書者獨在小學乎周立
    虞氏之上庠于國又立虞氏之下庠于郊經
    云上庠者别于西郊之下庠也注疏誤以上
    庠即虞庠遂并瞽宗成均俱為小學亦惑矣
 辨注疏以成均虞庠為一
[179-19b]
 禮記王制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學曰成均則虞庠/近是也天子飲酒于虞庠則郊人亦得酌于上尊以
 相旅成疏春秋繁露云成均為五帝之學虞庠是舜/學則 均五帝學也以無正文故云近是也 周禮
 大司樂掌成均之法注周人立/此學之宫 疏即虞庠是也
 王氏詳説曰世子篇曰謂之郊人逺之于成均以及/取爵于上尊也郊人云者郊之小學所謂養老于虞
 庠是已成均云者國之大學所謂養國老/于上庠是已鄭氏以成均為虞庠失之
    蕙田案王氏辨成均非虞庠虞庠非上庠極
    是至以成均為上庠則非
 辨注疏以四學為四郊之學
[179-20a]
 禮記祭義注四學謂周四郊之虞庠也學疏天子設/四學謂設四代之學周學也殷學也夏 也虞學也
 天子設四學以有虞庠為小學設置于四郊是天子/設四學據周言之皇氏云四郊虞庠為以四郊皆有
 虞/庠
    蕙田案四學皆大學非四郊之學説見前
 辨劉氏項氏四學之説
 劉氏敞曰周人立四代之學者此直謂一處並建四/學耳周人辟雍則辟雍敢居中其北為有虞氏之學
 其東為夏后氏之學其西為商人之學當學羽籥干/戈者就東序學禮者就瞽宗學書者就虞庠辟雍惟
 天子養老及出師成謀與受俘大射等就焉當天子/至于辟雍則三學之人環水而觀矣以其包四代之
[179-20b]
 制故記禮者或有指虞庠名之或有指東序/名之所以紛紛如此之多者所指之體偏也
    蕙田案辟雍之南尚有成均一學成均東序
    瞽宗上庠四代之學也合辟廱為五學劉氏
    説尚未備
 江陵項氏松滋縣學記學制之可見於書者自五帝/始其名曰成均説者曰以成性也然則有民斯可教
 有教斯可學自開闢則既然矣有虞氏始即學以蔵/菜而命之曰庠又曰米廩則自其孝養之心發之也
 夏后氏以射造士如行葦矍相之所言而命之曰序/則以檢其行也商人以樂造士如夔與大司樂所言
 而命之曰學又曰瞽宗則以成其徳也學之音則校/校之義則教也蓋致於商人先王之所以教者備矣
[179-21a]
 周人修而兼用之内即近郊並建四學虞庠在其北/夏序在其東商校在西當代之學居中南面而三學
 環之命之曰膠又曰辟雍郊言其地璧言其象皆古/人假借字也其外亦以四學之制㕘而行之
    蕙田案項氏説本于原父以瞽宗即校亦未
    然
 辨陳氏禮書三學之説
 陳氏禮書四代之學虞則上庠下庠夏則東序西序/商則右學左學周則東膠虞庠而周則又有辟廱成
 均瞽宗之名則上庠東序右學東膠大學也故國老/於之養焉下庠西序左學虞庠小學也故庶老於之
 養焉記曰天子設四學蓋周之制也周之辟廱即成/均也東膠即東序也瞽宗即右學也蓋以其明之以
[179-21b]
 法和之以道則曰辟廱以其成其虧均其過不及則/曰成均以習射事則曰序以糾徳行則曰膠以樂祖
 在焉則曰瞽宗以居右焉則曰右學蓋周之學成均/居中其左東序其右瞽宗此大學也虞庠在國之西
 郊則小學也右學東序蓋與成均並建於一邱之上/而已由是觀之成均頒學政右學祀樂祖東序養老
 更右學東序不特存其制而已又因其所上之方而/位之也周之時干戈羽籥在東序絃誦與禮在瞽宗
 書在上庠以言學者之事始乎書立乎禮成乎樂而/舞又樂之成焉故大司樂言樂徳樂語而終于樂舞
 樂師言樂成告備而終於臯舞孟子言仁義禮樂之/實而終於不知手之舞之記言詩言志歌詠聲而終
 於舞動容此舞之所以為樂之成也由小學之書以/進於瞽宗之禮樂由瞽宗之禮樂而成之以東序之
 舞則周之教/法可知矣
[179-22a]
    蕙田案周有五學如陳氏禮書所説止有三
    學由不知成均與辟雍非一地又誤以上庠
    為虞庠耳
 蔡氏徳晉曰天子設四學中為大學名曰成均教者/所居以施教之地不在數中外四面為四學南曰辟
 雍北曰上庠東曰東序西曰瞽/宗皆學者所居以肄業之地
    蕙田案春官大司樂掌成均之法而合國之
    子弟則成均亦學者肄業之地矣辟雍居中
    惟天子視學則臨之成均在辟雍之南蔡氏
[179-22b]
    以成均居中非是
          右天子五學郊外小學附/
周禮地官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注虎門路/寢門也
保氏使其屬守王闈注闈宮中之巷門屬疏師氏之屬/守中門外保氏之 守王闈門
 蔡邕明堂論周官有門闈之學師氏教以三徳守王
 門保氏教以六藝守王闈
    蕙田案天子立小學有二其一為門闈之學
    師氏保氏掌之所以教太子而國之貴游子
[179-23a]
    弟亦學焉其一為郊外之學王制所謂虞庠
    在國之西郊先儒又謂四郊皆有小學後世
    既立國子學又立四門學蓋取於此大戴禮
    保傅篇云王子年八嵗而出就外舍成童而
    就大學盧辨注云小學謂虎闈師保之學也
    大學王宫之東者蔡邕明堂論亦云周官有
    門闈之學而鄭氏注周禮不之及焉亦踈矣
    世子學於虎門其所與共學者惟王子弟及
[179-23b]
    公卿適子耳其餘大夫元士之子及國中之
    秀者當學於郊外小學若國中之大學則王
    制云王太子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
    之俊造皆造焉蓋皆由小學而進于大學者
    也
          右門闈小學
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注/術
當為遂聲之誤也古者仕焉而已者歸教于閭里朝夕/坐于門門側之堂謂之塾周禮五百家為黨萬二千五
[179-24a]
百家為遂黨屬于鄉遂在逺郊之外家疏家有塾者此/明塾之所在周禮百里之内二十五 為閭同共一巷
巷首有門門邊有塾謂民在家之時朝夕出入恒就教/于墊黨謂周禮五百家也庠學名也於黨中立學教閭
中所升者也術遂也周禮萬二千五百家為遂遂有序/亦學名於遂中立學教黨學所升者也國謂天子所都
及諸侯國中也周禮天子立四代學以教世子及羣后/之子及鄉中俊選所升之士也而尊魯亦立四代學餘
諸侯於國但立時王之學也周禮六鄉之内五家為比/五比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六
遂之内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鄰為酇五酇為鄙五鄙/為縣五縣為遂今此經六鄉舉黨六遂舉序則餘閭里
以上皆有學可知故此注云歸教于閭里其比與鄰近/止五家而已不必皆有學鄭注州長職云序州黨之學
則黨學曰序故鄉飲酒之義云主人拜迎賔于庠門之/外注云庠鄉學也州黨曰序此云黨有庠者是鄉之所
[179-24b]
居黨為鄉學之庠不别立序凡六鄉之内州學以下皆/為庠六遂之内縣學以下皆為序也皇氏云遂學曰庠
與此文違其義非也庾氏云黨有/庠謂夏殷禮非周法義或然也
 陳氏禮書鄉曰庠記言黨有庠州曰序記言遂有序
 何也古之致仕者教子弟於閭塾之基則家有塾云
 者非家塾也合二十五家而教之於閭塾謂之家有
 塾則合五黨而教之鄉庠謂之黨有庠可也周禮遂
 官各降鄉官一等則遂之學亦降鄉一等矣降鄉一
 等而謂之州長其爵與遂大夫同則遂之學其名與
[179-25a]
 州序同可也
    蕙田案古字術與遂通用月令審端經術注
    云術周禮作遂水經注引此文亦云遂有序
    陳澔謂術當為州非也
鄉飲酒義主人拜迎賔于庠門之外
周禮地官州長春秋以禮㑹民而射于州序注序州黨/之學也
疏黨正云飲酒于序故知州黨學同名為序若鄉則立/庠故禮記鄉飲酒義云主人迎賔于庠門之外彼郷大
夫行賔賢能非州長黨正/所行故知庠則鄉學也
[179-25b]
黨正以禮屬民而飲酒于序
 陳氏禮書孟子曰庠者養也序者射也鄉飲酒尊兩
 壺于房户之間鄉射尊於賔席之東蓋鄉飲在庠而
 庠有房室故尊于房户之間鄉射在序而序無房室
 故尊於賔席之東而已鄉射禮豫鄭氏曰今/文豫為序則鉤楹
 内堂則由楹外堂序/也序則物當棟堂則物當楣是於
 其有室則所揖所履之位淺而前於其無室則所揖
 所履之位深而後爾雅曰東西牆謂之序序之名蓋
[179-26a]
 本於此
孟子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
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
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
 朱子曰庠以養老為義校以教民為義序以習射為
 義皆鄉學也學國學也共之無異名也
 漢書儒林傳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
    蕙田案以王制内則明堂位考之當云虞曰
[179-26b]
    庠夏曰序而校無明文或云殷曰校想當然
    矣周則鄉學曰庠遂學曰序州黨學亦曰序
    其縣鄙學蓋曰校何休曰中里為校室里屬
    于縣鄙則縣鄙曰校可知也蓋兼三代之名
    而命之
 尚書大傳大夫七十而致仕而退老歸其鄉里大夫
 為父師士為少師新穀既入餘子皆入學距冬至四
 十五日始出學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
[179-27a]
 餘子畢出然後皆歸夕亦如之
 白虎通徳論古之教民百里皆有師里中之老有道
 徳者為里右師其次為左師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藝
 孝悌仁義也
 陳氏禮書塾説文曰閭里門也爾雅曰門側之堂謂
 之塾尚書大傳曰大夫七十而致仕老其鄉里大夫
 為父師士為少師嵗事已畢餘子皆入學距冬至四
 十五日始出學傅農事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
[179-27b]
 於左塾餘子畢出然後歸夕亦如之上老父師也/庶老少師也
 貨志亦曰春將出民里胥平旦坐於右塾鄰長坐於
 左塾畢出然後歸夕亦如之蓋古者合二十五家而
 為之門塾坐父師少師於此所以教之學也坐里胥
 鄰長於此所以教之耕也書言先路在左塾之前次
 路在右塾之前先路象路也次路木路也象路貴於
 木路而象路在左塾木路在右塾則左塾者東塾也
 里胥尊於鄰長而里胥在右塾鄰長在左塾則右塾
[179-28a]
 者西塾也何則自内視外則左東而右西自外視内
 則左西而右東也曲禮曰主人入門而右客入門而
 左此左西而右東也又曰公事自闑東私事自闑西
 此左東而右西也然則書言左塾史言右塾皆西塾
 也自内外言之異耳漢之時閭里亦有門史稱石慶
 入里門是也
 漢書食貨志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族五族為
 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於里有序而鄉有庠序以明
[179-28b]
 教庠則行禮而視化焉春令民畢出在壄冬則畢入
 于邑冬民既入餘子在于序室
 劉氏敞曰周人以有虞氏之庠建之於鄉故鄉有庠/以夏后氏之序建之於州故州有序以啇人之校建
 之於黨故黨有校自黨以下皆為小學而非四代之/制以教童子而已擇小學之秀者移之校擇校之秀
 者移之序擇序之秀者移之/庠擇庠之秀者移之太學
 項氏曰凢鄉皆立虞庠凢州皆立夏序凢/黨皆立商校於是四代之學達于天下
    蕙田案黨學名序見于周禮劉氏項氏以為
    黨有校者臆説也
[179-29a]
 蔡氏徳晉曰立學之制鄉則比無學而閭有學族無
 學而黨州鄉有學遂則鄰無學而里有學酇無學而
 鄙縣遂有學閭里之學皆名塾而在巷首黨州之學
 名序當在中閭鄙縣之學名校當在中里也鄉學名
 庠遂學名序遂降鄉一等遂學既名序鄙縣之學不
 得不名校矣左傳鄭人游于鄉校鄭風子衿刺學校
 廢康成云鄭國謂學為校言可以校正道藝蓋鄭之
 始封本在西都畿内故猶以六遂中縣鄙之學名其
[179-29b]
 鄉學也
    觀承案黨庠遂序之名雖不同然鄉尊於遂
    故遂學僅與鄉之州縣同名為序正是可通
    惟校無考据左傳鄭人遊於鄉校則校為鄉
    學之名亦可徴矣蔡氏謂鄙縣之學名校者
    恐不足据榕村李氏以校為鄉學之名極是
    似當從之要之庠序校學之名對文則各别
    散文亦可通禮家之言每有異同㕘錯者正
[179-30a]
    坐此以意㑹之可也
          右鄉遂學
禮記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宫南之左
大學在郊注學所以學士之宫尚書傳曰百里之國二/十里之郊七十里之國九里之郊五十里之
國三里之郊此小學大學殷之制諸疏經文承上諸侯/之下故直云天子命之教不云命 侯從可知云此殷
制者以下文云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則/左學小右學大此經云小學在公宫南之左故知殷制
也周則大學在/國小學在西郊
 陳氏禮書諸侯之學小學在内大學在外故王制言/小學在公宫南之左大學在郊以其選士由内以及
[179-30b]
 於外然後達于京故也天子之學小學居外大學居/内故文王世子言凡語于郊者於成均取爵於上尊
 以其選士由外以升於/内然後達于朝故也
    蕙田案殷制大學在郊周制大學在國天子
    諸侯皆然陳用之説非是
諸侯曰頖宫注頖之言班也所以班政教也化疏頖是/分頖之義故為班於此學中施 使人觀
之案詩注云頖之言半以南通水北無也/二注不同者此注解其義詩注解其形
 陳氏禮書頖宫泮水也其制半於辟廱而水蓋闕於
 北方也諸侯樂縣闕其南而泮水闕其北者闕南而
[179-31a]
 存北所以便其觀也闕北而存南所以便人之觀也
文王世子始立學者既釁器用幣然後釋莱不舞不授
器乃退儐于東序一獻無介語可也注言乃退者謂得/立三代之學者釋
菜于虞庠則儐于東序魯之學有米廩東序瞽宗也乃/疏諸侯唯立時王之學何得云乃退儐于東序故云
退者得立三代之學得有夏之東序謂諸侯有功徳者/得立三代之學若魯國之北東序與虞庠相對東序在
東虞庠在西既退儐于/東序明釋莱在于虞庠
    蕙田案五等諸侯之大學皆有東序不獨魯
    也
[179-31b]
禮記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
宗殷學也頖宫周學也注庠序亦學也庠之言詳也於/以考禮詳事也魯謂之米廩虞
帝上孝今蔵粢盛之委焉序次序王事也瞽宗樂師瞽/矇之所宗也古者有道徳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於
此祭之頖之言班也於以班政教/也 疏此明魯得立四代之學也
禮器魯人將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注頖宫郊/之學也
 詩靈臺孔疏魯是周之諸侯於郊不當有學泮宮亦/應在國而禮器注云頖宫郊之學也詩所謂泮宫也
 事或為郊宫不在圖者以其詩言魯侯戾止是行往/適之故知在郊蓋魯以周公之故尊之使用殷禮故
 學在其/郊也
[179-32a]
 陳氏禮書頖宫大學也魯之大學在郊故將有事於/上帝則於之先有事焉然則序與瞽宗蓋亦設于頖
 宫之左右而米廪其/公宮南之小學歟
    蕙田案魯立四學其中為泮宫其北曰米廪
    其東曰序其西曰瞽宗不立成均者避天子
    也魯之四學在國中故水經注云靈光殿之
    東南即泮宫也宫中有臺臺南水東西一百
    步南北六十步臺西水南北四百步東西六
    十步詩所謂思樂泮水也杜佑通典云魯郡
[179-32b]
    古魯國有泗水泮水出焉建宫于上名為泮
    宫其不在郊外明矣南郊與泮宮何必在一
    處詩云魯侯戾止何必定往郊外諸儒強以
    為大學在郊之證皆不然也
詩魯頌序泮水頌僖公能修泮宮也
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旂其旂茷茷鸞
聲噦噦無小無大從公于邁注泮水泮宮之水也天子/辟廱諸侯泮宫 箋辟廱
者築土雝水之外圓如璧四方來觀者均也/泮之言半也蓋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
[179-33a]
 何氏楷曰泮水孔穎達云泮宮之外水也於文半水/為泮據説文云諸侯鄉射之宫也西南為水東北為
 牆徐鍇云天子辟廱水周之諸侯泮宫水纔其半此/㑹意也鄭𤣥則云泮之言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以
 南通水北無也孔申鄭義云辟廱者築土為堤以壅/水之外使圓如璧令四方來觀者均故謂之辟廱也
 辟廱之宮内有館舍外無牆院故得圜觀之也天子/宮形既如璧則諸侯宮制當異矣而泮為名則泮是
 其制必疑南有水者以行禮當南面而觀者宜北面/畜水本以節觀宜其先節南方故知南有水而北無
 也北無水者下天子耳亦當為其限禁故云東西門/以南通水明門北亦有溝塹但水不通耳今案許鄭
 二説規制互異然白虎通有云泮宮者半于天子宮/也半者象璜也獨南面禮儀之方有水其餘壅之以
 垣與鄭説合三人占吾將從二人矣泮宮今或稱作/黌宫當是璜宫之誤半水為泮字義甚明或通作頖
[179-33b]
 亦字訛也乃鄭注禮記又謂頖之言班也所以班政/教也因聲附㑹殆不足信至戴埴則直疑泮宫非學
 名而引通典言魯郡乃古魯國郡有泗水泮水出焉/建宮于上名為泮宫與楚之渚宮晉虒祁之宫無以
 異楊慎深然其說愚考一統志泮水一名雩水源出/曲阜縣縣治西南西流至兖州府城東入泗水即詩
 所云泮也雩乃此水本名以其為泮宫池又名為泮/耳水因宮得名而謂宮以水得名乎戴揚可謂喜於
 立異而不顧泮字之所從來者矣酈道元水經注云/靈光殿之東南即泮宫也在髙門直北道西宮中有
 臺髙八十尺臺南水東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臺西/水南北四百步東西六十步臺池咸結石為之詩所
 謂思樂/泮水也
思樂泮水薄采其藻魯侯戾止其馬蹻蹻其馬蹻蹻其
[179-34a]
音昭昭載色載笑匪怒伊教
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既飲㫖酒永
錫難老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在泮飲酒者徴先生君/子與之行飲酒之禮而因
以謀/事也
穆穆魯侯敬明其徳敬慎威儀維民之則允文允武昭
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
明明魯侯克明其徳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矯矯虎臣在
泮獻馘淑問如臯陶在泮獻囚
[179-34b]
 何氏楷曰王制云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宫周官注/載古逸詩云有昭辟廱有賢泮宮田里周行濟濟鏘
 鏘相從執質以族以文辟雍泮宮皆所謂太學也特/因天子諸侯而其名異耳王制又云諸侯天子命之
 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太學在郊禮器云/魯人將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於頖宮頖宮魯之太
 學也魯太學在郊故將有事上帝則於此有事焉孔/云泮宮泮水正是一物詩言采芹藻之菜則云泮水
  說行禮謀獻之事則云泮宮魯有四代之學此詩主/頌泮宮者先代之學尊魯侯得立之示存古法而已
 其行禮之飲酒養老兵事之受成/告克當於周世之學在泮宮也
濟濟多士克廣徳心桓桓于征狄彼東南烝烝皇皇不
吳不揚不告于訩在泮獻功
[179-35a]
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車孔博徒御無斁既克淮夷孔
淑不逆式固爾猶淮夷卒獲
翩彼飛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懐我好音憬彼淮夷來
獻其琛元龜象齒大路南金
    蕙田案諸侯學制見於經傳者惟魯為詳鄭
    氏因謂諸侯惟立時王之學有功徳者得立
    三代之學今考文王世子稱王命公侯伯子
    男反養老幼于東序是諸侯皆有東序又稱
[179-35b]
    始立學者必釋奠于先聖先師釋奠者當於
    西學則諸侯皆有瞽宗惟上庠之有與否則
    不可知耳諸侯亦有小學殷制在國中周制
    在郊
          右諸侯學
詩鄭風子衿序子衿刺學校廢也世亂則學校不修焉
疏校是學之别名非謂鄭國稱校也言學校廢/者謂鄭國之人廢於學問耳非謂廢毁學宫也
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傳青衿學/子之所服
[179-36a]
嗣習也古者教以詩樂誦之歌之絃之舞之也箋學子/俱在學校之中已留彼去故隨而思之嗣續 女曾不
傳聲闖我以/恩責其忘已
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
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箋君子之學/以文會友以
友輔仁獨學而無友則/孤陋而寡聞故思之甚
 程子曰世亂學校不修/學者棄業賢者念之
春秋襄三十一年左氏傳鄭人遊于鄉校以論執政
          右諸侯鄉學
[179-36b]
 
 
 
 
 
 
 
 五禮通考卷一百六十九